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 格式:doc
- 大小:14.54 KB
- 文档页数:7
之老阳三干创作伤寒论原序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现今居世之士,曾不留心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酿成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失落臂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金匮要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年夜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动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时间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广博,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篇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领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成;水不成,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成;金气不成,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缺乏,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一篇2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欠亨,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扶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一篇3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一篇4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篇5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一篇6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摆荡振振者,不治.一篇7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一篇8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年夜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一篇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一篇10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一篇11问曰:寸脉沉年夜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抟,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一篇12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成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一篇13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年夜邪中表,小邪中里.穀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一篇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一篇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领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一篇16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一篇17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二篇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二篇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二篇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二篇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二篇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二篇6疮家虽身疼痛,不成发汗,汗出则痉.二篇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摆荡,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二篇8暴腹胀年夜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二篇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二篇10痉病有灸疮,难治.二篇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二篇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二篇13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年夜承气汤.二篇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晦气,年夜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二篇15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二篇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晦气,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二篇17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二篇18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年夜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二篇19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年夜,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二篇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成以火攻之.二篇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二篇2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二篇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年夜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二篇24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晦气,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二篇25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二篇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二篇27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三篇1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治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尿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尿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尿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三篇2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三篇3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三篇4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三篇5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三篇6百合病一月不解,酿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三篇7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三篇8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三篇9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三篇10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三篇11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三篇12蚀于肛者,雄黄熏之.三篇13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三篇14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成治.升麻鳖甲汤主之.三篇15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成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四篇1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年夜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四篇2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如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下,宜鳖甲煎丸.四篇3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四篇4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四篇5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附《外台秘要》方牡蛎汤.治牡疟.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五篇1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五篇2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侯氏黑散.治年夜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缺乏者.五篇3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缺乏,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风引汤.除热癫痫.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头风摩散方.五篇4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收支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五篇5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五篇6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缺乏,浮则为风,风血相抟,即疼痛如掣.五篇7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成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五篇8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五篇9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抟,名曰断泄.荣气欠亨,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隔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年夜,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五篇10病历节,不成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治脚气疼痛,不成屈伸.矾石汤.治脚气冲心.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近效方》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年夜泄,厉风气,下焦脚弱.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六篇1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摆荡,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六篇2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六篇3夫男子平人,脉年夜为劳,极虚亦为劳.六篇4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六篇5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晦气,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六篇6劳之为病,其脉浮年夜,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六篇7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六篇8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并主之.六篇9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冷汗也.六篇10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年夜者,痹夹背行,苦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六篇11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用化也.六篇12脉弦而年夜,弦则为减,年夜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六篇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六篇14虚劳里急,诸缺乏,黄芪建中汤主之.六篇15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晦气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六篇16虚劳诸缺乏,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六篇17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六篇18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年夜黄蟅虫丸主之.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缺乏,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肘后》獭肝散.治冷劳,又主鬼疰一门相染.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七篇1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七篇2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七篇3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年夜,不治,又加利尤甚.七篇4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七篇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七篇6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七篇7咳逆上气,时时吐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七篇8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七篇9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七篇10年夜逆上气,咽喉晦气,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七篇11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年夜枣泻肺汤主之.七篇12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七篇13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年夜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七篇14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附方《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千金》甘草汤.《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七篇15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年夜枣泻肺汤主之.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八篇1师曰:病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八篇2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八篇3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八篇4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年夜枣汤主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九篇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九篇2平人无寒热,短气缺乏以息者,实也.九篇3胸痹之病,喘气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九篇4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九篇5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九篇6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九篇7胸痹缓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主之.九篇8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九篇9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九痛丸.治九种心痛.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一零篇1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一零篇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一零篇3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一零篇4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一零篇5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一零篇6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一零篇7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这人肚中寒.一零篇8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成,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一零篇9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一零篇10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一零篇11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一零篇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年夜柴胡汤.一零篇13腹满不减,减缺乏言,当须下之,宜年夜承气汤.一零篇14心胸中年夜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成触近,年夜建中汤主之.一零篇15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宜年夜黄附子汤.一零篇16寒气厥逆,赤丸主之.一零篇17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成,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抟,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年夜乌头煎主之.一零篇18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一零篇19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一零篇20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年夜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年夜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附方《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外台》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者.《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年夜便欠亨.一零篇21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年夜,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年夜承气汤主之.一零篇22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年夜承气汤.一零篇23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年夜承气汤.一零篇24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一零篇25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一零篇26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一一篇1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一一篇2肺中寒,吐浊涕.一一篇3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一一篇4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一一篇5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一一篇6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一一篇7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一一篇8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一一篇9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一一篇10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一一篇11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一一篇12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一一篇13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一一篇14脾死脏,浮之年夜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一一篇1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年夜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一一篇16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一一篇17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一一篇18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和睦,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执医必考】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新增《中医经典》条文背诵合集➢黄帝内经一、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治病必求于本”的临床价值2.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3.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4.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四、素问·经脉别论1.“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和“生病起于过用”的理论观点。
2.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五、素问·太阴阳明论1.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金匮要略》之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证二条方六首)此篇专门从脉证入手,专论温疟、瘅疟及牡疟三种类型的疟病。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译文】老师说:“疟病的脉象自然表现出弦脉,弦而数的多发热,弦而迟的多怕冷。
脉象弦而沉紧的,可以采用攻下法予以治疗,弦而迟的可以用温法治疗,弦而紧的可以用汗法、针灸治疗,脉象浮而大的可以用吐法治疗。
脉象弦数的,是因为外感风邪而发热,可以通过斟酌饮食的方法来治疗。
”【原文】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译文】患上疟病,如果是月初一日发病,则一般经过十五天治疗才能痊愈;如果不能痊愈,再过十五天病也会被完全治愈。
如果一个月后疟病仍然没有痊愈,应当怎样解释呢?老师说:“这是因为疟邪已经在腹中结成痞块,名为疟母,应当立刻予以治疗,可以用鳖甲煎丸治疗。
”【鳖甲煎丸方】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黄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大黄三分芍药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韦三分,去毛厚朴三分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紫威三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䗪虫五分,熬阿胶三分,炙蜂窠四分,炙赤消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䗪虫五分,无鼠妇、赤消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原文】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肌肉。
【译文】老师说:“阴虚津液亏损,但阳邪独亢盛,表现为发高烧,气短,心中烦闷难以化解,手脚发热,想要呕吐,名为瘅疟。
如果只有发热症状而不怕冷,这是因为邪热侵扰内脏,外留于分肉间,这容易让人消烁肌肉。
《金匮要略》一级原文(1-90)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夫人禀五常, 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 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 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 不越三条: 一者, 经络受邪, 入藏府, 为内所因也;二者, 四肢九窍, 血脉相传, 壅塞不通, 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 病由都尽。
(2)2.清邪居上, 浊邪居下, 大邪中表, 小邪中里, 谷饪之邪, 从口入者, 宿食也。
五邪中人, 各有法度, 风中于前, 寒中于暮, 湿伤于下, 雾伤于上, 风令脉浮, 寒令脉急, 雾伤皮肤, 湿流关节, 食伤脾胃, 极寒伤经, 极热伤络。
(13)3.问曰: 上工治未病, 何也?师曰: 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 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 补用酸, 助用焦苦, 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1)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4.太阳病, 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曰刚痉。
(1)5.太阳病, 发热汗出, 而不恶寒, 名曰柔痉。
(2)6.太阳病, 其证备, 身体强, 几几然, 脉反沉迟, 此为痉, 栝蒌桂枝汤主之。
(11)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取微汗。
汗不出, 食顷, 啜热粥发之。
7.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18)8.太阳病, 关节疼痛而烦, 脉沉而细(一作缓)者, 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
湿痹之候,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当利其小便。
(14)9.湿家身烦疼, 可与麻黄加术汤, 发其汗为宜, 慎不可以火攻之。
(20)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上五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二升半, 去滓, 温取八合, 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是古代中医经典之一,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
其中提到了许多方剂,包括四逆汤。
四逆汤是治疗阳邪未解引起的寒热病症的一种汤剂。
以下是《伤寒论》中关于四逆汤的相关内容: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提到了四逆汤的剂方内容。
这一节中讨论了寒邪入侵人体阳明经脉引起的症状,其中包括阳热病证,即寒热颠倒的病症。
以下是相关的条文内容的摘录(出自《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发热恶寒,身疼短气者,名为伤寒。
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解。
然阴气未和,阳气亦未央也。
身若解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不解者,以法治之。
所谓不解者,胸胁下满而喘咳者也。
若胸痛者,以阴阳剑下胸中;胁痛者,以阴阳剑以下阴;腹满者,以下阴阳剑。
胸胁满而咳者,此肺痿也,与调胃承气汤。
”
“【四逆汤】方:附子二枚,当归六钱,生姜三两。
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再煮取一升,温服七合,一日三服。
”
以上是《伤寒论》中关于四逆汤的相关提及和方剂内容。
四逆汤是根据伤寒病的症状而设计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颠倒寒热的病证,有利于调和阴阳,缓解寒热症状。
然而,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生指导和个体实际情况,不可凭借摘抄而擅自使用或调配方剂。
如有健康问题,建议就医咨询专业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1.《金匮》所论病证分类,阴病、阳病各指什么?阳病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阴病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2.“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为什么?脏气为邪气改变3.“卒厥者,唇口青,身冷”其病机与预后“卒”同“猝”,忽然之意。
“卒厥”是指忽然发生昏厥的病证。
其病机为阴阳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
卒厥的预后,《金匮》以入脏、入腑来判断。
病人卒然昏倒之后,如出现唇口青、身冷,说明邪气内闭,血流郁滞,阳气涣散,内闭外脱,属入脏,预后不良,所以说“入脏即死”。
若见身和、汗自出,说明气血流通恢复正常,属在腑,比较容易治愈,所以说“入腑即愈”。
所谓“入脏”、“入腑”,重要指病位的深浅,犹言在里、在外,是相对而言。
同样,“即死”、“即愈”也非绝对之辞。
因脏性藏而不泻,腑则泻而不藏,病邪入腑尚可排泄,治疗较易。
而邪入脏则邪无出路,需要通过攻其相为表里的腑才干驱除,所以难治。
4.“治未病”的含义防止疾病从已病脏腑向为病脏腑传变,也叫既病防传。
5.五邪中人的特点。
五邪是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风邪多在午前侵犯肌表,脉多浮缓;寒邪多在暮时中于经络之里,脉多紧急;湿邪常伤于身体下部或流注关节;雾邪易伤于身体上部,侵犯皮腠;榖饪之邪损伤脾胃,形成宿食,极寒极热均能伤经络。
6.《金匮》论脉有几种意义?原文第九条:“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是阐明同一脉象出现在不同部位,主症也不同样,必须在凭脉辨证的同时,结合其他症状全面考虑,才干对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金匮中的脉象有阐明病因、病机、辩证、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意义,不可单凭脉,也不可不重脉,应脉症合参,掌握脉象重要精神。
7.“未至而至,至而不去,至而不至,至而太过”的含义。
前一个“至”指时令,后一个指那个时令的气候到。
未至而至:时令未到,气候已到。
eg未到雨水节,而气候已经温暖.至而不去:时令已到而气候未到。
伤 寒 杂 病 论汉 张仲景桂林古本,即经后人完整修订过的版本,修正了原 本中因传抄致误的地方,并作了少许增加,包括有杂病部分,对于入门学习伤寒的后辈,此本甚佳.本书是在桂林古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并附录了一些古中医常识和内经的几篇重点原文,以便学习Kf701 排版整理 已丑年丁卯月于合肥内容目录伤 寒 杂 病 论 (1)平脉法第一 (3)平脉法第二 (6)六气主客第三 (10)伤寒例第四 (11)杂病例第五 (17)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18)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21)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23)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24)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26)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7)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39)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5)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5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5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5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57)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62)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64)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66)辨疟病脉证并治 (68)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68)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70)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76)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78)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79)附录 河图洛书 (84)附录 天十地支五行 (84)附录 易卦 (85)附录 主客相得 (85)附录 十八反 十九畏 (86)附录 方药用量转换 (86)附录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86)附录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87)附录 阴阳离合篇第六 (88)附录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89)附录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99)平脉法第一【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小柴胡汤相关条文供参考以下条文出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forum/viewthread.php?tid=95&fpage=1以「柴胡」二字搜索所得,除小柴胡汤外,其他柴胡剂亦录。
其中「小柴胡汤」标红色。
时间有限,部分条文所在章节位置未详加确认,仅供参考。
这些原是2006/2/27 志一先生在UC 讲堂讲课时,我顺便整理的资料,虽然后来没用到,但留此备查。
后来,网站同仁们合力校对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了更完善的版本,但我想暂时还是留着吧。
========================================伤寒杂病论卷第三伤寒例伤寒传经……传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二升,日三服。
伤寒杂病论卷第四温病脉证并治第六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栝蒌根四两黄连三两牡丹皮四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风脉证并治第十一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柴胡半八两芍药三两枳实四枚(炙) 甘草三两(炙)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目录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金匮要略》原著或咨询中医学专家,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九一)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血痹劳症【原文】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髮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里说“男子脉浮弱”浮脉代表气脉,脉浮起来时表示气上浮,就是意味病人的表虚掉了。
涩脉代表血不足,也代表病人的精血不够,代表里虚掉了。
有这种现象的病人一定不会生子,因为“精气清冷”。
这里说男子没有子,那么这种现象对于女人来说,不容易怀孕或者怀孕了也容易流产。
也就是说劳症的男人不容易生小孩,为什么不容易生小孩,因为精冷肯定不能让女人受孕,劳症的女人也不容易怀孕。
劳症的病人都是虚寒的症状,而我们中药里有处方可治。
“夫失精家”就是男人遗精,遗尿也是属于遗精的一种,所以如果十七、八岁的小孩居然面色薄白,这就是他在刚开始发育的期间,生理的反应造成晚上睡觉时他会梦遗。
如果只是偶而遗个一、两次是很正常的,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满则溢。
但是如果很严重时,人就会虚掉,此时可见他脸上的气色整个是薄白的,精神萎靡不振。
女人晚上睡觉,全身流汗,盗汗,如果肥胖的人,流汗流很多,那是阳明热证。
如果是很瘦弱,也很虚弱,疲劳,脸色又很苍白,晚上盗汗很严重,这也是属于失精家。
所以,失精家的定义,千万不要锁定说是男人遗精很厉害才叫失精家。
男子遗精有几种,第一种是做梦与女子梦交而遗精,这是最浅的一种,第二种就是不做梦都遗精,第三种,人要清醒的时候,白天都要遗精,这就是最严重的一种了。
这些都是属于桂枝龙骨牡蛎汤。
“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为什么会少腹弦急,少腹弦急,与后面的桂附八味丸是一样,都有同样的症状,足厥阴肝经经过阴囊的地方,当少腹弦急的时候,筋很急,会拉痛得很厉害,这就是肝虚掉了。
当肝经虚掉以后,少腹弦急。
男人会感觉阴囊拉痛很厉害,女人会感觉到阴道抽筋很痛,这些都是属于少腹弦急。
这些统统都可以使用桂枝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25】【126】【127】展开全文【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六十五。
用前方。
陈修园:血与之水,以小便利与不利分之,请再申其说:太阳病,从胸而陷于中土,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乃脾气不能转输,水聚于少腹,为无血也;而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水聚,为血聚,血证谛也。
必谛审其果是血证,方可以抵当汤主之。
否则,不可姑试也。
此一节,申明上文“小便自利”之义也,喻嘉言云:此条乃法中之法也。
见血证为重病,抵挡为重药。
后人辨证不清,不当用而误用,与夫当用而不当用,成败在于反掌,故重申其义也。
黄元御: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是皆血瘀之脉证。
血司于肝,血结木郁,贼伤己土,则发黄色,缘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故也。
然使小便不利,则三者乃膀胱湿热之瘀,是茵陈五苓证,非血证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已谛,故宜抵当。
刘世祯:此承上更明瘀血之外证与脉象,以示后学平辨之法。
盖血结少腹瘀热在里之候,虽外见太阳之表证仍在,其身色必黄,与伤寒大异。
发黄之因不一,有血虚而黄者,则色黄而兼微青,有脾虚而黄者,则色黄而兼淡白;有燥胜而黄者,则色黄似熏黑;有湿热而黄者,则黄明如橘子(血虚黄,脉弦而涩;脾虚黄,脉濡而滞;燥黄,脉短而数;湿黄,脉滑而滞;若兼他因,脉至便兼他象,且湿盛之黄,必溺色亦黄);若瘀血发黄,则当黄晕如油,其色微熏而溺色不变,其脉当见沉结。
沉结者,沉按结塞不通,应指紧实之意,非迟而一止之谓。
合上条论之,则当脉微而按之沉结,微见于轻举,结见于沉按(本论言脉,每分条辨析,应合而求之,乃得其全。
如脉法举阳结之脉,先言浮而数者,名曰阳结,举分部察息之二,次乃补述辨象曰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必合浮而数与车盖二条,始识阳结之脉,兹论血证,亦同此例。
上言微而沉,不言沉按之象云何,读本条之结,则血证之脉,昭然于心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43】【144】【145】展开全文【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九。
陈修园:病在经脉而如结者,不独男子也。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当表邪方盛之际,而经水适来。
盖经水乃冲任厥阴之所至,而冲任厥阴之血,又皆取资于阳明。
今得病之期,过七日而至八日,正值阳明主气之期,病邪乘隙而入。
邪入于里,则外邪除而脉尺身凉,已离表证,惟冲任厥阴俱循胸胁之间,故胸胁下满如结胸之状,而且热与血搏,神明内乱而发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
治者握要而图,只取肝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何以谓之实?邪盛则实也。
此节合下一节,皆言妇人热入血室。
病在经脉状如结胸者,可以互证而明也。
黄元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而值经水适来之时。
及得病七八日后,发热已除,而脉迟身凉,是当解矣。
乃胸胁之下胀满,如结胸之状,而作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热不在上而在下也。
当刺厥阴之期门,随其经中之实处而泻之,以肝主藏血,肝胆同气。
此与阳明刺期门章义同。
刘世祯:此示邪乘虚陷,热入血室之例(其证男女皆具,而妇人得之者为多,以经期胎妊数脱血故也)。
太阳中风,当发热汗出恶风,今妇人中风,而发热恶寒者,以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有余不足,以对待言之,非气盛之谓;若气真盛则不受邪)。
血不足则荣气虚寒,荣中寒而卫阳惵弱,加经水适来,血海空虚,风乘虚入,直入血分,遂见发热恶寒之状。
外证当乍有微汗(血虚甚亦有无汗者,所谓血虚中风,形作伤寒是也),脉象濡而按紧(濡者卫气微,紧者荣中寒)。
此邪循络陷,逆入厥阴之界(宜参看《太阳上篇》厥阴中风条),热邪陷络,则经热内并,故外证发热自除,身转凉和,脉转迟滞(此迟为阴阻,乃滞塞之象,非迟慢之迟)。
热内陷令浊气蓄积,肝为胀满,肝胀而络气横塞,故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所谓血室者,肝也;以肝为藏血之藏,络血汇归之所,故曰血[“血”原无,据文义补。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LT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
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
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
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栝蒌根四两黄连三两
牡丹皮四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方
地黄八两知母四两黄连三两阿胶一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石膏半斤碎(棉裹)黄连三两黄芩四两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黄芩三两地黄四两牡丹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大便利,止后服。
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
黄连三两黄芩三两栀子十四枚(劈)牡丹三两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猪苓加黄连牡丹汤方
猪苓一两茯苓一两阿胶一两泽泻一两滑石一两
黄连一两牡丹一两
右七味,以水四升,先煮六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再服。
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脉急数,上寸口者,温邪干心也,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主之。
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方
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阿胶一两甘草一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三味,取四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此温邪乘肺也,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
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黄芩三两石膏半斤(碎)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温,发热,腰以下有水气,甚煮取三升,少腹热痛,小便赤数,脉急而数下尺中者,此温邪移肾也,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主之。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方
地黄六两黄柏三两秦皮二两茯苓三两泽泻一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大温,发热头晕,目眩,齿枯,唇焦,谵语,不省人事,面色乍青乍赤,脉急大而数者,大黄香蒲汤主之;若喉闭难下咽者,针少商令出血;若脉乍疏乍数,目内陷者,死。
大黄香蒲汤方
大黄四两香蒲一两黄连三两地黄半斤牡丹皮六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温病,下之大便溏,当自愈;若下之利不止者,必腹满,宜茯苓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白术三两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
脉浮弦而数,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
若伏气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白虎汤;大实者,宜承气辈;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宜黄连阿胶汤。
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心烦不卧,故知也。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黄芩三两牡丹皮三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汤方
(见前)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制)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
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制)枳实三枚大者(炙)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芍药二两黄芩二两阿胶三两鸡子黄三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则舌蹇,神昏,宜栀子汤;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
栀子汤方
栀子十六枚(劈)黄芩三两半夏半斤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纳三味,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白虎加地黄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地黄六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方
百合七枚(劈)地黄汁一升牡丹皮六两半夏一升茯苓四两
右五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别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四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地黄汁,与百合汁,更上火,令沸,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