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工程量计算式
- 格式:docx
- 大小:37.23 KB
- 文档页数:4
一.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适用涵洞桩号:BK1+746;公路-Ⅰ级; 安全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3m;Ⅱ类环境;3.2m;0.2m;26cm; 1.992m;0.99m;3cm;C30;13.8Mpa; 1.39Mpa;12根直径为228cm;0.0045616m²;280Mpa; 26kN/m³;20kN/m³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 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钢筋间距:1-3.0m×1.6m盖板涵洞身断面路面结构层和填土平均容重γ2=1-3.0m×1.6m盖板涵计算书盖板宽b=净保护层厚度c=砼强度等级:砼轴心抗压强度fcd=环境类别: 汽车荷载等级: 盖板厚d= 净跨径:L 0= 计算跨径:L= 填土高:H=单侧搁置长度:钢筋总面积As= 盖板容重γ1=砼轴心抗拉强度ftd=mm的HRB335钢筋,受力主筋:钢筋轴心抗压强度fsd=2.外力计算1) 永久作用 (1) 竖向土压力46.43kN/m(2) 盖板自重6.69kN/m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4的规定: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 车辆荷载顺板跨长3.90m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7.30m 车轮重 PP=560kN车轮重压强L19.68kN/m²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67.99kN.m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79.68kN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24.94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跨中弯矩q=K·γ2·H·b= p=P/La/Lb= V1=(q+g)·L 0/2= M1=(q+g)·L²/8= g=γ1·d·b/100= La=1.6+2·H·tan30°= Lb=5+2·H·tan30°= M2=p·L²·b/8=γ0γ0=1) 砼受压区高度0.093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1关于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6。
盖板涵计算书(参考版)一、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盖板涵洞整体布置图2、外力计算1)永久作用(1)竖向土压力q=K×γ2×H =×20×= kN/m(2)盖板自重g=γ1×d=25×= kN/m2)有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
车辆荷载顺板跨长:La=c轮+2×H×tan30°=+23/3= m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Lb=d轮+2×H×tan30°=+23/3=单个车轮重:P=70*=91 kN车轮重压强:p=a b =PL L91/(×)= kN/m2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M1=(q+g )×L 2/8=(+)× /8= 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V1=(q+g )×L 0/2=(+)× /2= kN 2)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aa 2p -b2=4L L L M ⎛⎫ ⎪⎝⎭=**()*4= kN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aa 00p b -2=L L L V L ⎛⎫ ⎪⎝⎭= ***(2)/5= kNaa p -b 2=4L L L M ⎛⎫ ⎪⎝⎭a a 0p b -2=L L L V L ⎛⎫ ⎪⎝⎭3)作用效应组合 跨中弯矩:γ0Md=(+)=×(×+×)= 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γ0Vd=(+)=(×+×)= kN??m 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截面有效高度h0=h-As=(++2)= m1)砼受压区高度x=fsd×As/fcd/b=300× = 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ξb的规定:HRB400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x≤ξb×h0=×=砼受压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
一.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适用涵洞桩号:BK1+746;公路-Ⅰ级; 安全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3m;Ⅱ类环境;3.2m;0.2m;26cm; 1.992m;0.99m;3cm;C30;13.8Mpa; 1.39Mpa;12根直径为228cm;0.0045616m²;280Mpa; 26kN/m³;20kN/m³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 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钢筋间距:1-3.0m×1.6m盖板涵洞身断面路面结构层和填土平均容重γ2=盖板涵计算书盖板宽b=净保护层厚度c=砼强度等级:砼轴心抗压强度fcd=环境类别: 汽车荷载等级: 盖板厚d= 净跨径:L 0= 计算跨径:L= 填土高:H=单侧搁置长度:钢筋总面积As= 盖板容重γ1=砼轴心抗拉强度ftd=mm的HRB335钢筋,受力主筋:钢筋轴心抗压强度fsd=2.外力计算1) 永久作用 (1) 竖向土压力46.43kN/m(2) 盖板自重6.69kN/m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中4.3.4的规定: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 车辆荷载顺板跨长3.90m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7.30m 车轮重 PP=560kN车轮重压强L19.68kN/m²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67.99kN.m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79.68kN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跨中弯矩γ0q=K·γ2·H·b= p=P/La/Lb= V1=(q+g)·L 0/2= M1=(q+g)·L²/8= g=γ1·d·b/100= La=1.6+2·H·tan30°= Lb=5+2·H·tan30°= M2=p·L²·b/8= V2=p·L 0·b/2=γ01) 砼受压区高度0.093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1关于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6。
涵洞工程量如何计算涵洞工程量如何计算?这个其实不复杂,今天小蚂蚁算量工厂为大家详细的说下(根据自身经验总结)。
盖板涵工程量如何计算?其实很简单,砼量可以用板来计算,钢筋可以在单构件里输入。
盖板涵指的是洞身由盖板、台帽、涵台、基础和伸缩缝等组成。
填土高度为1~8米,甚至可达12米。
在孔径较大和路堤较高时,盖板涵比拱涵造价高,但施工技术较简单,排洪能力较大,盖板可以集中制造。
一、盖板涵施工流程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夯实→基础及垫层施工→基础钢筋制安装→基础模板安装→基础砼浇筑→涵身钢筋制安→涵身模板安装→涵身砼浇筑→预制,吊装盖板(现浇盖板)→附属工程施工。
1。
放样:按照图纸,进行基础的定位放线,确定中线,边线及标高。
2.基坑开挖:首先按照安全、技术交底,人工开挖探沟,确认无任何管线后,方可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施工过程中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深度大于4m的盖板箱涵基坑,边坡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防护。
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预留300mm厚土层,人工配合开挖。
基坑周圈用编织袋装砂子堆积200mm高,基坑施工挖出的土方,堆到基槽边2m以外,高度不应超过1.5m.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控制,车辆的行走离开坑边。
基坑挖好后,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
给水栓及排水槽:给水栓系统及站场排水槽,由于开挖深度、宽度小,宜选用行动灵活的小型轮胎式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挖除的土方堆放于基坑500mm以外,留作回填土用.二、工程量计算工程量计算要分别计算涵洞底板、涵洞壁、盖板,都是以立方米计算。
涵洞工程量计算方法、公式:C20砼:(5.85—0.6)×1。
2×29×2=365.4m3c30砼台帽:[(1.2—0.25)×0.35+(0。
6-0。
35)×1。
2]×29×2=36。
685m3盖板:0。
35×(4+0.25×2)×29=45.675m3C30水泥混凝土路面:3×0.18×29=15.66m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
3米5米6米净跨径盖板涵计算书6米9/30/2015净跨径.7米填土暗涵盖板讣算6米净跨径.7米填土暗涵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汽车荷载等级:公路-1级;环境类别:1类环境;净跨径:L0=6m;单侧搁置长度:0. 30m;计算跨径:L=6. 3m;填土高:H=. 7m;盖板板端用dl二30cm;盖板板中母d2二25cm;盖板宽b二0. 99m;保护层厚度c二3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fed二13.8Mpa;轴心抗拉强度ftd=l. 39Mpa;主拉钢筋等级为HRB335;抗拉强度设汁值fsd=280Mpa;主筋直径为18mm,外径为20mm,共24根,选用钢筋总面积As二0. 006108m2盖板容重丫1 二25k\/m3; 土容重丫2二18kN/m3根据《公路垢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7. 0. 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2.外力计算1)永久作用(1)竖向土压力q= Y 2?H?b=18X .7X0. 99 二12. 474kN/m(2)盖板自重g二Y l?(dl+d2)?b/2/100二25X (30+25) X0. 99/2 /100二6. 81kN/m2)111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 3.4的规定: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当儿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 6米9/30/2015净跨径.7米填土暗涵盖板计算车辆荷载顺板跨长La二0. 2+2?H?tan30=0. 2+2X.7X0. 577=1. 01m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Lb=l. 9+2?H?tan30=l. 9+2X.7X0. 577=2. 71m车轮重P二280kN车轮重压强Lp二P/La/Lb二280/1. 01/2. 71二102. 54kN/m2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22 Ml二(q+g)?L/8二(12. 47+6. 81) X6. 3/8=95. 65kNm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Vl=(q+g)?L0/2=(12. 47+6. 81) X 6/2=57. 84kN2)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M2=p?La?(L-La/2)?b/4=102. 54X1. 01X (6. 30-1. 01/2) X0. 99/4=148. 30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V2=p?La?b? (L0-La/2)/L0) =102. 54X1.01X0. 99 X (6. 00-3)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 1. 6关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规定:跨中弯矩yOMd=O. 9(1.2M1+1.4M2)=0.9X (1.2X95. 65+1.4X148. 30)=290. 17kNm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YOVd二0. 9(1.2V1+1.4V2)二0. 9X (1. 2X57. 84+1.4X93. 75)=180. 60kN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讣算截面有效高度h0二dl-c-2/2二30-3-1. 000-26. 0cm-0. 260m6米9/30/2015净跨径.7米填土暗涵盖板讣算1)栓受压区高度x二fsd?As/fcd/b二280X0. 006108/13. 8/0. 99=0. 125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 1关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gb=0.56。
2米净跨径明盖板涵整体计算一.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环境类别:I类环境;净跨径:L0=2m;单侧搁置长度:0.30m;计算跨径:L=2.3m;盖板板端厚d1=30cm;盖板板中厚d2=30cm;盖板宽b=0.99m;保护层厚度c=3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轴心抗压强度f cd=11.5Mpa;轴心抗拉强度f td=1.23Mpa;主拉钢筋等级为HRB335;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80Mpa;主筋直径为20mm,外径为22mm,共14根,选用钢筋总面积A s=0.004399m2涵顶铺装厚H1=.001cm;涵顶表处厚H2=.001cm;盖板容重γ1=25kN/m3;涵顶铺装容重γ2=25kN/m3;涵顶铺装容重γ3=23kN/m3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2.外力计算1) 永久作用(1) 涵顶铺装及涵顶表处自重q=(γ2·H1+γ3·H2)·b=(25×0.00+23×0.00)×0.99=0.00kN/m(2) 盖板自重g=γ1·(d1+d2)·b/2/100=25×(30+30)×0.99/2 /100=7.43kN/m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车辆荷载顺板跨长L a=0.2m车轮重P=70kN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中4.3.2关于汽车荷载冲击力的规定: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冲击系数采用1.3车轮重压强p=1.3·P/L a=1.3×70/0.20=455.00kN/m3.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力跨中弯矩M1=(q+g)·L2/8=(0.00+7.43)×2.32/8=4.91kNm边墙侧边缘处剪V1=(q+g)·L0/2=(0.00+7.43)×2/2=7.43kN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力跨中弯矩M2=p·L a·(L-L a/2)/4=455.00×0.20×(2.30-0.20/2)/4=50.05kNm边墙侧边缘处剪力V2=p·L a·(L0-L a/2)/L0+p·L a·(L0-1.5)/L0=455.00×0.20×(2.00-0.20/2)/2.00+455.00×0.20×(2.00-1.5)/2.00=109.20kN3) 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中4.1.6关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规定:跨中弯矩γ0M d=0.9(1.2M1+1.4M2)=0.9×(1.2×4.91+1.4×50.05)=68.37kNm边墙侧边缘处剪力γ0V d=0.9(1.2V1+1.4V2)=0.9×(1.2×7.43+1.4×109.20)=145.61kN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截面有效高度h0=d1-c-2.2/2=30-3-1.100=25.9cm=0.259m1) 砼受压区高度x=f sd·A s/f cd/b=280×0.004399/11.5/0.99=0.108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5.2.1关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6。
盖板涵工程量计算式
盖板涵是一种常见的排水结构,用于引导和收集地表水,以防止水
流侵蚀和积水。
对于盖板涵工程,正确计算工程量是至关重要的,以
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并满足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盖板涵工程量计算的
相关公式和方法。
一、盖板涵工程概述
盖板涵工程是一种将地表水引导至下游排水系统的结构。
它通常由
进水孔、涵洞、出水孔等组成。
其基本功能是通过控制涵洞截面面积
和进出水孔的位置和大小,来调整地表水的流速,防止水流过快或过
慢而引起的问题。
二、盖板涵工程量的计算
对盖板涵工程量的计算主要包括涵洞截面面积的计算、进水孔和出
水孔的计算、涵洞长度的计算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计算公式和方法。
1. 涵洞截面面积的计算
涵洞截面面积的计算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可
以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
如果采用矩形截面,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截面面积 = 宽度 ×高度
其中,宽度是涵洞的水平跨度,高度是涵洞的垂直跨度。
如果采用圆形截面,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截面面积= 1/4 × π × 直径²
其中,π取3.14。
2. 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计算
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涵洞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可以采用矩形或圆形孔口。
如果采用矩形孔口,孔口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孔口面积 = 宽度 ×高度
其中,宽度是孔口的水平跨度,高度是孔口的垂直跨度。
如果采用圆形孔口,孔口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孔口面积= 1/4 × π × 直径²
其中,π取3.14。
3. 涵洞长度的计算
涵洞长度的计算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涵洞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涵洞长度主要受到地形、水流速度和涵洞断面形状的影响。
一般来说,涵洞长度应尽量保持水流稳定,以避免水流过快或过慢而引起的问题。
涵洞长度的计算可以参考以下公式:
涵洞长度 = 坡度 ×河底净宽
其中,坡度是涵洞纵向的变化率,河底净宽是涵洞的宽度减去进水孔和出水孔的宽度。
三、盖板涵工程量计算实例
以某盖板涵工程为例,涵洞设计要求为矩形截面,宽度为3米,高度为2米;进水孔和出水孔均设计为圆形,直径为1米。
1. 涵洞截面面积的计算
截面面积 = 宽度 ×高度
截面面积 = 3 × 2 = 6平方米
2. 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计算
孔口面积= 1/4 × π × 直径²
孔口面积 = 1/4 × 3.14 × 1² = 0.785平方米
3. 涵洞长度的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进水孔和出水孔的宽度为1米;涵洞纵向坡度为0.001,河底净宽为2米(减去进水孔和出水孔的宽度)。
涵洞长度 = 坡度 ×河底净宽
涵洞长度 = 0.001 × 2 = 0.002公里
以上是对盖板涵工程量计算的一个实例,通过这个实例可以看出,盖板涵工程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实际要求。
总结:
盖板涵工程量计算是盖板涵工程设计的重要一环。
准确计算涵洞截面面积、进水孔和出水孔的面积以及涵洞长度,可以保证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师在进行盖板涵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截面形式和孔口形式,并结合工程量计算公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