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与史实
- 格式:docx
- 大小:28.85 KB
- 文档页数:12
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历史小说。
它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和智谋较量。
然而,作为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在史实与历史虚构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首先,三国演义中的史实是基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存在。
小说中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地位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确认。
小说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社会风貌,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窗口。
然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虚构也是不可忽视的。
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和对话并非完全依据历史记载,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作需要进行了艺术加工和虚构。
比如,小说中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和结拜,以及后来的北伐和定南山等事件,都是作者根据历史片段和传闻进行了创作和拼凑。
这些虚构的情节和对话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乐趣,但也使小说与历史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另外,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融合和交织的关系。
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却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小说中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而小说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则是基于历史记载和后世研究的成果,虚实相间,既保留了历史真实性,又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和艺术性。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也受到了作者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小说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在小说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观察。
因此,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对话可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寄托,而非完全依据历史事实。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相互交织,既有基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描写,又有作者的想象和创造。
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现,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社会风貌,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
关于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小说感兴社会之效,殆莫过于《三国演义》一书。
”语出清末民初黄人所撰小说小话》,说的是罗贯中小影响之大。
且不赘述它对明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和清君臣的影响;只看清末“西人之我国者,稍解中文即争《三国演义》;偶与论及中国英传记则津津乐道者,必此书也。
或看今人由此阐发出领导艺术人才学、谋略学等范畴及在国内上八十四集《三国演义》电连续剧而引起的讨论热,见它的魅力方兴未艾。
但是历史义小说毕竟不是历史本身,们必须把握历史与文学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
因为它是一部历演义小说,它是以西晋史学家陈寿著的《三国志》作底本写成的通俗艺读物。
本文分析明代文论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中所体现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看法。
一般而言,探《三国演义》的真实与虚构问题首先得弄清小说采用的材即历史资料,是否信;小说作者对他所描写历史人物是否做到了“不虚美、不恶”,不含有较大的偏见。
显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较为客观地评论小说家发历史材料、探索历史背景、描写历事件和艺术地再现历史人形象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有哪些不足,甚至重大的失误。
而历来研者往往更多的是拘泥于细枝节,单从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从而作出简单判断,研究小说术再现历史人物及历史发真实风貌的功能方面则稍欠缺。
当然还是有些文论家卓见识,能够理解作者罗中是如何运用辩证方法,适当地采用些虚构的情节来强作品的艺术性,而又能使这虚构的情节与历史的真人真事不出现太大的矛盾突。
从而使读者能够从思想上进特定的三国时代氛围,并尚友古人”,和小说中自己爱的人物产生共鸣。
这才是备洞见识力的文论家超越世俗浅之处。
罗贯《三国志通俗演义》参陈寿的《三国志》及裴之的注文,也借鉴《后汉书》《晋书》中若干纪传并旁采《世说新语》《搜神记《三国志平话》等古籍。
时也取材于《资治通鉴,而胡三省的注解更有助于者理解三国人物与历史事的前因后果。
这就小说作者按时问顺序编三国的历史小说提供了鉴。
《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和真正的三国史实大全《三国演义》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很多虚构成分,但历史主线是真的。
很多人都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史书,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和真正的三国事实的对照大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5.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鞭打督邮。
6.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
刘备的夫人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
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
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7.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
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8.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
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9.庞统连环计∶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10.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
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1.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其对史实的虚化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事件虚实结合的描写。
作者根据史实,民间传说、国史等结合自己的虚构和想象,塑造出了一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物形象。
使之脱离于历史真实而站在艺术的舞台上,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关键字:《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史实虚化历史真实艺术真实我国古代对于小说与历史的认识常常纠缠不清。
其小说与真实历史有着紧密联系,有的作品与史传野史很难区别,也有的小说是从历史故事演变而来;此外,我国民族素重历史,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常常从历史学的角度上看待和批评小说,而小说家为了抬高小说的地位又往往将小说归于史部之中。
这种纠缠,在既写历史又为小说的《三国》一类作品中反映得更加突出。
《三国》是传信?还是贵虚?究竟如何处理这对实与虚的矛盾?这就成为研究者对《三国》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成就最高的一部。
本书是罗贯中根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遗闻轶事、小说讲史等丰富资料创作成功的,是在戏曲、平话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加工、丰富、提高的。
早在唐代李义山的《骄儿》诗里已有关于当时参军戏演三国故事的记载,至宋则有专讲三国的民间艺人。
到了元代更有全以演述三国故事为内容的《三国志平话》出现。
罗贯中吸收了群众艺术的营养,又考据国史,尽量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把纷乱的三国历史按年代、时间、人物有层次地组织起来,写成这部巨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后,便出现了许多考据和评论。
有肯定的,也有责难的。
指责最多的,即所谓违背正史,虚构故事。
或责其“好为绚染,以诬古人”,为了艺术的“绚染”,以致给古人栽赃抹黑。
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作为传奇的历史小说,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史实的虚化。
史实虚化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形象的超人化,由此形成历史——传奇小说传奇性的另一重要标志。
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分析在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作为文学作品,它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艺术构想和虚构元素。
因此,在研究《三国演义》时,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斗争和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然而,虽然小说所描写的历史事件基本与史实相符,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虚构和艺术处理。
首先,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和事件经过了艺术加工,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著名的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刘备、孙权联合击败曹操,而在小说中则出现了周瑜的火攻策略,使得故事更具戏剧性。
其次,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也是虚构的,例如刘备取益州的过程、吴国孙权让位给刘备等。
这些情节的虚构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反而弥补了历史资料的不足,使得故事更加完整。
因此,我们在研究《三国演义》时需要明确其中的历史真实和虚构,并加以区分和分析。
二、历史真实的价值与意义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虚构的历史小说,但其中仍包含了许多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这部小说了解到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首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基本符合历史记载,如刘备忠诚仁德,曹操威武果断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三国演义》还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局势、文化风貌等方面的内容,使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背景。
比如小说中对三国时期的战争策略、文化交流等加以描写,使得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小说来了解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历史事件的发展。
三、虚构历史小说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虚构历史小说,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故事的连贯性。
《三国演义》与历史真实的差异解析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然而,作为一本历史小说,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原因。
1. 人物描写与改编1.1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智勇双全、威风凛凛的形象,而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如此英勇。
曹操在现实中更多地是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致力于统一中国,有过不少政治手段和军事策略。
1.2 关羽关羽是刘备麾下重要将领,在小说中被赋予了忠诚、仁义、勇武等高尚品质。
然而,在历史中,关羽其实更为复杂。
他曾先后依附过曹操和刘备两位主公,而非《三国演义》中一直效忠于刘备。
2. 事件顺序与编排2.1 群雄割据的时期《三国演义》将群雄割据的时期简化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魏、蜀汉和东吴。
然而,实际上,在这个时期,有许多小国家和势力也同时活跃,且并非都属于以上三个大国。
这种简化缺少了历史真实的细节与复杂性。
2.2 战斗描写的夸张在小说中,战斗描述经常被夸张渲染,英雄们也展现出超人般的能力。
但实际上战争是残酷而艰难的,没有那么多神奇和轻松取胜。
3. 文化传统的重构3.1 儒家思想在《三国演义》中,儒家思想被强调并成为主导价值观。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完全遵循儒家原则。
这种重构反映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并用之来塑造故事中人物的形象。
3.2 文化英雄与正统历史观《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文化英雄,并给予他们封号和礼遇。
这种现象在历史真实中并未如此高调存在,而是更加注重事实的记录与研究。
这种改变反映了作者对于正统历史观的追求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
结论虽然《三国演义》是一本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但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由于作者意图、时代背景等因素所导致。
我们需要认识到小说是一种创作性的文学作品,它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时会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处理。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虚与实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实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它一问世,就有人研究它到底有几分真,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是章学诚的“七实三虚”,这已被大部分学者接受。
近年来,就虚实问题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正本)和张国光的《三国演义》(文史对照插图本)。
最近有人另立高见,认为《三国演义》五分真都不到。
文中言之凿凿,似成一说,但毕竟是一面之词,仅算一家之见。
由于没能分析全书,所以每出一说,均有支持者,不乏反对者。
1.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我自幼酷爱《三国演义》,亦喜《三国志》,有时为之而通宵达旦,每逢绝处常常拍案称奇。
最近终于将传记体的《三国志》改成编年史的《三国志》,并完成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
该书的排版方式为:左边是《三国演义》,右边为裴注的《三国志》,中间夹了一点《资治通鉴》资料。
到了这一步应该说《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一目了然,其实大谬不然,全书排完后才发现史实与小说并不一致的方式很多,但不少地方是真中夹假,一时无法定论,大致有如下类型:一.《三国志》简略,《三国演义》详细《三国志》中记载了某一件事,但很简略,廖廖数字;而《三国演义》则长篇大论,通情达理,且是某一回中的重头戏。
以三请诸葛亮为例:《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仅有12字: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三国演义》则从第三十七回中开始,至三十八中,用了整整一回篇幅,近4,900字来描写“凡三往”。
从这一例中可以看到,刘皇叔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见到诸葛亮,这些全为史实,但远非《三国演义》所说的如此活灵活现,那么这一件事能说有几分真呢?二.《三国演义》更换角色《三国志》原有记载,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换了主角。
常常把他人的功劳贴到某人的脸上,或者把某人干的坏事栽赃到大白脸的头上,这类例子颇多,下面仅举二个例子。
如《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虽非全为事实,但确有详载,相差亦不太大。
《三国演义》研究报告作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长篇小说。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以鲜明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和个人命运描绘得生动而具体。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三国演义》进行研究。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三国演义》是对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一种再现和演绎。
它涵盖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各大战役、著名将领和政治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人物命运等。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命运的起伏。
其次,从文学角度来看,《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它以史实为基础,融合了大量的曲折情节、精彩对白和描写手法。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对情节的合理安排,作者成功地给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同时,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讽等,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从人性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展现了各种不同的人性特点和道德观念。
作品中既有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如刘备、关羽和张飞等;也有心机深重、欺诈狡诈的反派角色,如曹操和司马懿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读者可以反思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以及道德观念对人物行为的影响。
总之,《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历史
研究的价值,还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和鲜明的人性特点。
通过对《三国演义》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学,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示,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三国演义》的历史与虚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和人性悲欢。
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虚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就《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进行探讨,揭示其中的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原大地陷入了连年战乱之中,各路豪强割据一方,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小说以黄巾起义为开端,通过描写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对抗和人性百态。
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充分利用了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将这些真实的历史素材融入到小说情节之中,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历史感和真实性。
然而,《三国演义》并非一部严格按照史实来创作的历史纪实作品,其中也融入了大量的虚构元素。
在小说中,作者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趣味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删减、改编和虚构。
例如,小说中的一些著名场景如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空城计等,虽然在史书中有所记载,但作者在描述时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得情节更加曲折离奇。
同时,小说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周瑜、貂蝉等,虽然基于历史原型,但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个性和情感,使得他们更加生动立体。
虚构元素的加入,使得《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的文学作品。
通过虚构的手法,作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三国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想象的乐趣。
同时,虚构元素也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戏剧性,使得整个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欲罢不能。
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大量的虚构元素,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赋予了历史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的99个不同之处,还原真实历史!三国演义,虽然是⼀部伟⼤的旷世奇作,是菁菁学⼦们争相拜读的名著之⼀。
但是,它毕竟只是⼀本⼩说,不是史实。
罗贯中先⽣尊刘贬曹的的写作⽅式,虽然把三国时期的波澜壮阔描绘的绘声绘⾊,引⼈⼊胜,让⼈⼼驰神往,但⽼先⽣的这种写作⽅式,也确实让⼀些本该名传千古的名⾂猛将埋没于冥冥众⽣之中,没有得到在当今的⼈民⼤众⼼中本该拥有的历史地位。
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已经深⼊⼈⼼,让⽆数的三国迷们以为演义就是史实。
这与真实的历史是背道⽽驰的,今天⼩编就根据⾃⼰看过的《三国志》《蜀记》等史料与⼤家⼀起看看演义与真实历史的不同之处:1.桃园结义:正史并⽆写到三⼈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常常抵⾜⽽眠。
(年龄:关⽻>刘备>张飞)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贼,不可能分⾝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些⾦钱,并⽆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乌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列,⾄于张杨当时和刘备⼀样,只是义勇军,⽽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5.关公斩颜良,诛⽂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
8.⼟⼭约三事:那次战役关⽻是战败被擒,并⾮有“⼟⼭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9.曹操献⼑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曹操献⼑,不见正史虚构的10.连环计∶貂蝉是虚构⼈物,历史中并不存在,吕布与董卓的翻脸是因为吕布与董卓的⼩妾有染,并⽆指出是有⼈⽤计。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瑰宝。
它以惊人的描写手法和丰富的历史元素吸引了无数读者,并被誉为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演义》在历史真实性方面引发了热烈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以及它对历史认知的影响。
历史背景•建安时期•东汉灭亡•三国鼎立《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公元184年至280年间的中国历史,这段时间被称为建安时期。
在这个时期,东汉王朝陷入内忧外患,最终灭亡,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吴、蜀、魏三个势力对峙,争夺统一中国的权力。
历史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历史小说在描写历史事件时通常会加入虚构的元素,这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中更加自由地运用了虚构的手法,使得其中的历史真实性存在争议。
尽管如此,也有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在描述历史人物、战役和政治斗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人物虚构与历史真实《三国演义》刻画了许多英勇、智者和权谋家的形象,其中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等。
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性格特点和行为举动基本上都是根据历史记载进行虚构。
尽管他们描绘得非常精彩,但人物形象过于完美化往往会使人怀疑其真实性。
战役描写与历史真实《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战役场景也与历史上的战争相吻合。
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合肥之战等等。
虽然这些战役的描写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和虚构,但它们仍然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某些真实面貌,如军事战术、战争策略和敌对势力之间的较量。
政治斗争与历史真实政治斗争在《三国演义》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争斗、权谋和交锋在小说中形成了丰富的情节,揭示了当时乱世的混乱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尽管一些情节和对话可能是虚构的,但它们背后仍然能够反映出当时政治格局的一些真实特点。
历史真实对历史认知的影响《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卓越的历史小说,对读者的历史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所撰,记载了从黄帝到西汉初年的历史,它在我国古代史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三国演义》则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作为两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史记》和《三国演义》之间自然存在着一定的通联。
本文旨在探讨《史记》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一、《史记》的价值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将史料搜集整理,并以史实为主,史评为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史记》以其广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富的史料,成为了我国古代史学的典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二、《三国演义》的价值《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倒叙的方式叙述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并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描写,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杰作。
《三国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史记》对《三国演义》的影响1.影响文学创作思路《史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严谨的史料原则,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国演义》在叙事结构上也受到了《史记》的影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事件的描写,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叙事更为生动。
2.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史记》中对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对其性格品质的评价,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明显受到了《史记》中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描写的影响。
3.影响历史故事的呈现方式《史记》中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对于《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的呈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改编和重新演绎,使历史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段历史。
四、结语《史记》作为我国古代史书的巅峰之作,其对后世文学作品的产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杰作,既是受到了《史记》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史记》进行了创新和改造。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考察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十分著名的一部古代小说,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这部作品中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考察,探讨其在历史中的真实性,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虚构元素。
历史真实性辨析1.主要历史事件:《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方势力争霸为主线,其中包括了大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战役和政治斗争。
例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都是公认有确凿历史依据支持的重要事件。
2.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出现了众多英雄豪杰,如刘备、关羽、张飞等。
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存在,并且在《三国演义》中也笔者并举地塑造出了其独特形象。
3.细节调整:然而,为了增强故事的叙事效果,小说中也对历史细节进行了调整。
例如部分战役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虚构元素的使用1.对话场景:小说中的对话场景往往是作者根据历史事件创作的。
尽管这些对话可能并非历史上确有其事,但它们成功塑造了人物性格和情感。
2.奇特能力:《三国演义》中许多角色被赋予了超凡的能力,如诸葛亮的智谋、关羽的勇猛等。
虽然这些能力显然是虚构的,但它们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3.文学修饰:作者以文学修饰手法处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使得小说有着独特艺术风格。
例如通过高悬利诱之策、明察秋毫等描写,使得故事更加生动丰富。
结论《三国演义》既包含历史真实性元素,也存在虚构元素。
尽管小说并不能完全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但它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思考三国历史的平台。
在阅读和研究时,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其中真实与虚构元素,以准确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参考文献: -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 《魏志•蜀志•吴志》等正史记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国演义》与史实的124个差距揭秘真实三国
导语:《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
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
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民初五四运动后,反传统派学者积极澄清《三国志》,以对诸葛亮、关羽、刘备传统正面人物进行再评价,胡适、鲁迅等革新派学者也带头从释《三国演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出于澄清真实历史,新中国学者在改革开放前常继承反传统派学者对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解释,援引《三国志》驳斥《三国演义》。
1、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还编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2、换巾脱险:是孙坚叫祖茂戴头巾逃走引开敌军,三国志也没说祖茂被华雄杀死。
3、温酒斩华雄:华雄并非关羽所杀,是被孙坚的部队杀的。
4、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没有此事,且虎牢关和汜水关是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称呼。
5、吕布杀董卓:他们是为了一位宫女,职位「貂蝉」而分裂了,貂蝉的出现不在王允的意料之内。
6、曹嵩之死:是陶谦派人去杀的。
7、吕布击退六将:没有此事,也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
8、血战宛城:是张绣、贾诩利用曹操和邹氏的谣言起兵的。
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1. 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然而,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既有真实的历史记录,也有虚构的情节。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进行辨析,并探讨其影响。
2. 历史真实性2.1 真实人物与事件《三国演义》以马良、刘备、曹操等历史人物为基础,并描绘了黄巾起义、赤壁之战等真实的历史事件。
这些人物和事件在历史记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可以被认定为真实存在。
2.2 修改和夸张然而,在讲述这些真实人物和事件时,小说对他们进行了修改和夸张处理。
例如,曹操被塑造成聪明但狡诈的形象,刘备被描绘为仁爱善良的君主。
这些修改和夸张加深了角色个性,并丰富了故事情节,但同时也破坏了历史真实性。
3. 虚构的情节3.1 塞入的虚构人物除了真实的人物之外,小说中还塞入了一些虚构的人物,如关羽、张飞等。
这些人物虽然在小说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但他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确切存在。
3.2 发生变化的事件《三国演义》对历史事件进行了修改和虚构,以增加戏剧性和叙事效果。
例如,《赤壁之战》被描绘成火海惊涛,豪杰争霸;而在实际历史中,则是一场普通的水战。
这种改动使故事更加紧凑有趣,但与真实事件存在偏差。
4. 影响与意义4.1 激发历史兴趣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大量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但这部小说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它激发了读者们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并推动了学术研究与讨论。
许多读者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开始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一步探索真实的历史资料。
4.2 塑造历史观念虽然小说中存在大量虚构的情节,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塑造历史观念和价值观的文化载体。
《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他们根据作者意图所具备的品质,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促使人们思考和讨论领导能力、忠诚、家族关系等方面的价值观。
5. 结论《三国演义》在既有真实性,又有虚构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论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本文将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论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篇1一、《三国演义》的虚实相间《三国演义》的虚实相间,是指在作品中融合了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元素,以达到更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来说,它采用了“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处理方式,即在主要框架、人物和事件上,以历史真实为依据,而在细节描绘和人物塑造上,则加入了民间传说和作者的虚构想象。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三国演义》既能够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又能够充分发挥艺术的创造力。
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通过虚构的元素,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鲜明性,使得作品更具有文学魅力和艺术价值。
二、《三国演义》的写作技法在实现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的基础上,《三国演义》采用了多种写作技法,以达到更高的艺术表现力。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种:1. 巧于构思作者在作品中巧妙地构思了情节的起伏和人物的命运,使得故事情节紧凑、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深刻。
例如,在“空城计”一段中,作者将这一情节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2. 采用传说作者大胆地采用了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
例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等情节,都是出自民间传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和巧妙安排,使得作品更具有传奇色彩和艺术魅力。
3. 改变史实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作者有时会对历史真实进行一定的改变,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
例如,“关羽单刀赴会”这一情节,虽然与历史真实有所偏差,但却符合作品拥刘反曹的倾向,突出了关羽的用武凛然气概。
《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据说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评价用了“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这个断语,后来评论者多赞同此说。
以致很多热心的历史、文学爱好者甚至研究专家寻找其“七分史实”是哪些,其“三分虚构”又是哪些。
这是很荒唐的。
《三国演义》是一部精心构思的小说,不是还原真相的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掌故文化都是似是而非的,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书,不但不是七分历史,连三分也没有。
《三国演义》的叙事自成体系,完全不是一个历史知识的传承体系,而是一个文学作品的形成体系。
《三国演义》由民间传说—评书词话—戏曲曲艺—小说故事这样的文学体系发展而来,最终由罗贯中等将这个体系进行了一番颇为接近历史的改造,定格于《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个发展、形成过程完全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不是真实历史人物的再现,而完全是文学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人,无论行实、资历、性格、观念,都与真实人物存在很大的距离。
另外,在描写、叙事方法上,《三国演义》还有很多“巧安排”。
所谓“巧安排”,有二:一是巧妙地将野史、传闻融入正史,其中很多内容早已被证明是“莫须有”的故事;二是一些可能真实的历史事实却被进行了一番大手术,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
这样,小说中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就更大了。
《三国演义》中写了很多战争场景、政治场面、文化风物、建筑器物、历史掌故等等,这些场景和文化,未必是汉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很可能是唐宋元各时代的一个大杂烩。
尤其战争场面的描述,大半源于戏剧文学而不是历史叙述,是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总之,《三国演义》不过是借用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运用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编撰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学故事,既非真实的历史,也非真实的人物,而是自成体系的故事面貌和生动鲜活的小说角色。
不要把小说当历史看,正如不要把历史当小说看。
“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之说,容易混淆历史与文学的界限。
论《三国演义》与史实许盘清张小峰内容提要文章以《<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为基础,列表分析《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以及虚构的类型和艺术魅力;在确立文史界限为前提的评价标准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三国演义》的真实程度为百分之六十三;从文学和史学角度评价了《三国演义》的真实性。
为后人依据史实写演义小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三国志》《三国演义》对照本真实度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料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所以一经问世就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看法和质疑。
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莫过于章学诚的“七实三虚”分法,该观点早已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
近年来,关于虚实的研究上,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证本)和张国光的《三国演义》(文史对照插图本)等作品。
前几年有人另立高见,认为《三国演义》五分真都不到。
文中言之确凿,似成一说,但本文认为此观点缺少全面和系统性的分析,仅为一家之言。
(1)《三国演义》主要材料来源是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等史籍,加上长久以来小说、戏剧、传说等综合而成,但毕竟与历史事实有区别,不能等同视之。
一、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标准《三国演义》的精彩之处,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了成功的艺术虚构,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著名的莫过于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这些人物都是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
研究小说典型人物的性格离不开人物的历史渊源。
因此小说和历史之间差异亦再所难免。
若议论历史上诸葛亮“隆中对”和北伐战略之得失,就不能以“桃园结义”、“借东风”、“空城计”等为史料。
历史演义小说的《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二者的关联性如何?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
由于排出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对照本,所以顺便将二书所述事件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列举。
采取的真实度标注方法:取材于《三国志》的材料多少以一至零来区别。
如:0. 95意味着约95%的内容来源于《三国志》;0. 2则基本为虚构,即:从《三国志》中取材不到20% 。
通过《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对照发现二者的区别非常明显,主要表现:第一,《三国志》简略、《三国演义》详细。
《三国志》中记载某件事,一般较为简略,大多寥寥数语;而《三国演义》中则长篇大论,且是某一回中的重头戏。
以“三请诸葛亮”为例,《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中:“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仅十二个字,而《三国演义》则从第三十七回中开始,至三十八回中间,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近四千九百字来描写“凡三往”这一事件。
刘皇叔的确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见到诸葛亮,这些全为史实,但远非《三国演义》所说活灵活现。
第二、《三国演义》更换了《三国志》中的某些角色。
《三国志》中原有记载,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换了主角。
可能是作者为人物塑造而作的必要修改,以便更符合创作本旨。
这类现象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虽非全为史实,但相差亦不太远。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却差别较大,博望坡确有人放火,但放火者非“军师”,而是刘备。
《三国志·先主传第二》云:“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
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寥寥数语,仅四十字。
《三国演义》自第三十九回:“自是文官大备,乃聚武将商议南征。
夏侯惇进曰:”至第四十一回:“令大军分作八路,一齐去取樊城。
”止。
洋洋洒洒,凡七千余字,经作者描写,自夏侯惇至张飞、关公等人,起初视诸葛亮为无流之徒,一跃进为战无不胜、神机妙算的神人!许多情节属于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如世人津津乐道的关公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例,《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中:“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三国志》中仅为二十四字,而《三国演义》中则从,“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
”至“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千余字,文中华雄先后斩了鲍忠、祖茂、俞涉和潘凤,并大败孙坚,可谓当世豪杰,却为关云长不费吹灰之力斩杀。
文中除关公、华雄实有其人外,其他均为虚构。
确定事件的真假程度并不容易,必须事先设定标准或假定,再分析全书。
标准有:基本属实型两书叙述相同,仅是《三国演义》较详细,此类假定为“基本属实”。
取概率为0. 8到0. 9 ;若字数相差不多,仅更换一个当事者时,将真实程度定在0. 5到0. 7之间。
假设裴注均为史料同时假定《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虚构的主要故事是三人桃园祭天地,三人救董卓;虚构人物为程远志,诸如此类。
《三国演义》总共一百二十回,虚构的情节、人物和真实程度表所示。
通过对比,将真实度相加,再除以一百二十回,得出的真实度概率为0. 63,即《三国志》全书只有六分真。
章学诚的“七实三虚”非常接近,由于没有对照《后汉书》与《晋书》,如加上后,其真实度可能会有提高。
其中虚实问题,一直在学术上争论不休。
“七实三虚”是说它的大致走向,但不能拘泥量化。
“演义”为历史小说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历史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对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经历事实的记载。
文学是重在塑造人物典型。
《三国演义》虽是当之无愧列入中国四大名著,但不是历史而是演义小说。
所以,不能完全站在史学的角度评价其真实性。
在《三国演义》中的“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当年27岁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既照顾历史又突出了人物和情节。
赤壁大战中诸葛亮固然是重要参与者,其作用远非“演义”中渲染的突出;“演义”浓墨重彩地刻画诸葛亮的智绝无双;写曹操又不同凡响,处处却落周瑜彀中。
周瑜、孔明斗法又总是孔明棋高一筹,非曹操、周瑜所能望其项背。
作者将大量笔墨倾注于诸葛亮身上是着意刻画一个神机妙算无人可及、黑云压城却能运筹帷幄,气定神闲的军师形象。
三国故事中最为精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部分往往是虚构最多的部分,如: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打黄盖、草船借箭、连环计、借东风、火烧战船、智算华容等等,这些情节经过戏剧化的演绎,千百年来早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并由此产生出许多成语,影响深远。
实际上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大半是艺术虚构,或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虚构最多的部分,恰是“演义”最为精彩的部分,真应了《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之言。
赤壁之战、火烧战船、曹操大败的“大事”是不虚的,但是,不光“借东风”“智算华容”无其事,“草船借箭”也是从孙权处移花接木来的。
“曹操倒霉遇蒋干”更是“冤案”。
《三国志》引《江表传》称:“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蒋干不仅不“丑”,而且还很英俊。
曹操派蒋干游说周瑜不是在赤壁之战期间,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争夺南郡上。
《三国志》在蒋干回曹营后,说:“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看来双方的会谈,恰到好处。
但到了《三国演义》,却演绎了群英会蒋干中计的重头戏。
二、虚构的艺术类型《三过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言之有据。
但演义出于艺术考虑,虚构成份往往是为了突出所谓正统的仁义忠君,保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贬斥乱臣贼子、奸臣当道的分裂局面。
虚构的类型可分为:虚中有实,借题发挥《三国演义》的前十八回中,所用《三国志》材料很多,约有八成以上,尤其是一些人物的语言,几乎全抄史书。
在关羽出现后,虚构部分也急剧增加。
《三国演义》中虚拟的大将级人物不多,为衬托关羽而设关索、周仓两员大将。
为突出关羽虚构了为大家熟知的:过五关斩六将。
前后占用二回半的篇幅,万余字,笔墨仅次于诸葛亮。
演义成功塑造了一身正气,不近女色、信誉卓著、忠君的关羽。
曹操为了笼络他,上马金,下马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却换了个“来去明白,真丈夫也”的叹息。
“过五关斩六将”,是书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写关羽挂印封金,辞别曹操之后,保着甘、糜二夫人,往河北(黄河以北)投奔刘备,经过五个关隘;因未向曹操讨取通关证,沿途受到阻挠,斩了六员曹将。
书中写关羽所向披靡、胆色过人是关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三国志·先主传二》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指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
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
关羽亡归先主。
”就是说关羽离开曹操之前,刘备已奉袁绍之命到了许都南面的汝南郡与刘辟等领兵攻打许都附近地区,扰乱曹操的后方。
关羽得到刘备的消息后,由许都南下以归故主,而不可能北上河北去寻找刘备。
也不会去“过五关”,更不会“斩六将”了。
罗贯中在文中为表现关羽不辞艰辛、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虚构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让他先赴河北,再折回汝南,在小说艺术上是可以的。
但此虚构是有一个地理方位混乱的大漏洞。
按照情理,关羽既然要到河北投奔刘备,他离开许都后,就应该向北,直趋延津(今河南延津西北)或者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渡过黄河,即可进入冀州境内。
书中却让他先过东岭关(虚构的地名),接着折向西北,跋涉四百多里,走到洛阳,白白绕了一个大弯,然后才折回东方,经过汜水关(即《演义》第五回写到的虎牢关)、荥阳,最后再到达滑州(应为白马),从那里过河。
几经的路线,犹如一个大“之”字,让人物来回折腾,行程近千里不合逻辑。
《三国演义》于文、史之间有此鸿沟亦属正常,出文入史前提即是要区分好二者的界限,不能文、史混淆。
移花接木、合类并举如:“温酒斩华雄”。
华雄被斩是事实,时间和地点也一致,但为孙坚所杀。
斩文丑也是史实,是在官渡之战的初期被曹操被杀,与关羽挨不上边。
杀蔡阳是刘皇叔所为,书中也算在了关羽头上。
此类虚构中最著名的当属“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是曹操进攻濡须,恰巧碰上孙权坐船来察探敌情,曹操便命令放箭,致使孙权的船一侧挨了很多箭,而失去平衡,在船身即将翻沉之际,权急令掉转船身,等另一侧也挨了箭,船身平衡之后才撤了回去。
显然故事远非传说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是随机应变的结果。
故事的地点和主角都转移到诸葛亮身上,是为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型,这类虚构在《演义》中非常普遍。
张冠李戴、混淆事实徐州是秦汉文化的重镇。
三国的三位创业之主和《演义》中的“三绝”与徐州发生密切关系。
曹操东征徐州与陶谦、吕布和刘备在此大战。
刘备两次为徐州牧;孙坚任下邳丞时,其夫人“梦日月入怀”而生孙策、孙权;关羽一生中最为动人的“降汉不降曹”故事渊源于徐州。
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反腐倡廉”,将首都地区以外的郡国划分为十三个刺史部,每部派刺史一人巡行郡县,“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东汉改为十二,首都附近隶司隶校尉。
州部原为监察区,刺史无定员及固定治所,后来随着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州乃演变成大行政区,灵帝时资深刺史改称“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