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展望修订版
- 格式:docx
- 大小:281.33 KB
- 文档页数:7
一、东北亚区域的界定近年来,关于东北亚地区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东北亚地区的界定始终未能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公认的为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指出东北亚包括韩国、朝鲜、日本、蒙古国、中国的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远东联邦管区,即整个环亚太平洋地区。
但是,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对东北亚地区的范围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认为东北亚仅包括朝鲜半岛和日本;李振福、王梦颖(2016)认为,东北亚除了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界定的区域外,还应该包括中亚五国、阿富汗全境以及与我国隔太平洋相望的美国。
自十五、十六世纪发现新大陆以来,海洋成为各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阵地,随着全球化和现代航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通过海洋运输完成,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俨然已经成全球化的必经之路。
所以,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将东北亚地区界定为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等五个国家。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现状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遗留问题等众多因素的存在,虽然经济合作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到目前尚未实现一个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
总体来说,东北亚地区的双边经济合作较为成熟,而多边经济合作仍然任重道远。
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获得众多实质性的成果,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国,2017年中俄双方贸易额达到840亿美元,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9%,并最迟在2020年使中俄双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
此外,双方就加强在世贸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沟通协作,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已达成共识,用人民币完成“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建设也成为现实。
2015年中韩自由贸易区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建立,中韩贸易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环境。
2017年韩国对中国贸易出口额高达1,4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4.8%;韩国自中国进口的贸易额高达9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占韩国进口总额的20.5%,中国以绝对的优势保持韩国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近来东北亚形势出现了既往罕见的紧张升级与对抗加剧。
但与此同时,停滞许久的对话与合作也呈现探路重启迹象。
形势发展走向扑朔迷离,但能使各方均避损获益的出路仍是和解合作。
美韩新政府先后上台,将给东北亚大国博弈和朝韩关系带来何种契机,取决于域内各国的互动方向。
焦点问题的升级与转机并现多年来,半岛无核化问题一直是东北亚形势的导向性焦点。
特别是2006年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地区形势一直围绕朝鲜核试和导弹试射问题,呈现出周期性的紧张与缓和的交替。
但近一年多来地区形势持续紧张,时间长度和危机严峻度均超过以往。
一方面,朝鲜在2016年年中进行两次核试验和二十多次导弹试射,不断搅扰地区稳定。
进入2017年,美国等国家监测显示朝鲜进行新一轮核试验的准备工作时断时续,虽然第六次核试未在舆论猜测的时间节点进形势迷离 出路清晰——东北亚形势的变化与前景东北亚形势正处在空前复杂节点,多种动向并现,走势又多不确定。
围绕朝核导计划的武力解决舆论和军事准备均超出历史强度。
虽然形势的变化方向扑朔迷离,但解决问题的出路清晰,本地区现有的矛盾和问题,都应该最终通过协商谈判解决。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对抗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虞少华/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6.005行,但在2月12日和5月14日,朝鲜又先后成功发射“北极星-2”中程弹道导弹和“火星-12”远程弹道导弹,按外界分析和朝鲜自称,前者表明朝鲜已具备“攻击驻冲绳和关岛美军基地的能力”,而后者标志朝鲜“已有能力攻击美国本土”。
与此同时,朝鲜不断强调将拥核确定为“永久战略路线”,致使其同有关国家在无核化问题上的分歧对抗性加大。
特别令外界不安的是,在承受史上最严厉联合国制裁同时,朝鲜“以超强硬对强硬”的举措言辞亦有增无减。
另一方面,美、日、韩等国以朝鲜核导威胁为由不断升级相关军事部署和应对准备,也使东北亚火药桶离燃点越来越近。
3月13日起,“关键决断”和“鹞鹰”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先后启动,规模和烈度均为史上之最。
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探析【摘要】东北亚作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中日韩三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关系对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趋势,探讨了当前东北亚地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形势下,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更多变化,各国需要在地缘政治竞争中找到平衡,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展望未来,东北亚地区有望实现更加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关键词】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关系、经济发展、趋势、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北亚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地缘政治节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复杂化,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中美关系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
各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和竞争也在影响着整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探索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东北亚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中日韩三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关系对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新变化趋势,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深入分析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区域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揭示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力变化;2. 探讨中日韩三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分析其背后的动因和趋势;3. 研究中美关系对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分析两国在该地区的角色和利益冲突;4. 调查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评估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5. 探讨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趋势,分析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影响因素。
东北亚经济合作进程中的政治障碍及其规避策略浅析摘要:政治障碍是困扰当前东北亚经济合作进程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些障碍性因素涉及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朝鲜核问题等。
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和现实争议,共同抛弃“冷战思维”,采取政经适当分离、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互信等一系列途径规避和缓解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政治障碍,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无疑最为符合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战略诉求。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合作;政治障碍;规避策略东北亚经济存在着高度互补性,且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近年来,东北亚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但这种高度互补性并未自动的导致区域合作,况且,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建立在适当的国家间政治合作的基础上。
目前东北亚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障碍,政治障碍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朝鲜核问题等,突破这些非经济性症结是促进东北亚经济整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出路。
一、区域一体化与东北亚经济合作进度冷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作为经济全球化一部分的区域一体化浪潮方兴未艾,并逐渐形成3大经济圈: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圈(10+3)。
这三个经济圈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3/4,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比之下,东亚经济圈的实力最弱。
从地区内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率看,欧盟为63%,北美自由贸易区为54.1%,而中日韩三国贸易总量仅为区域内贸易总额的19.3%,可见差距很大。
近年来,东北亚国家认识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
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并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三国宣称将致力于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和平对话,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
2005年7月,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宣布扩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的实施范围,使其扩展到韩国的部分地区、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
发展困境》2023-10-30CATALOGUE目录•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展望与政策建议01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东北亚区域定义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东北亚区域地理位置重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旨在促进区域内的贸易、投资、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福祉。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加速和冷战的结束,东北亚各国开始探索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2001年,首届东北亚经贸合作会议在吉林长春举行,标志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俄罗斯远东开发计划的实施,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1992年,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东北亚经济合作宣言》,标志着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起步。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提高。
有助于加强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02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该地区存在一些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中日钓鱼岛争端、朝韩关系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国家间的信任和合作。
地区领导权争夺在东北亚地区,各国都希望在区域一体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各国在合作中存在竞争和分歧。
政治制度差异东北亚地区政治制度多样,包括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威权主义等,这导致各国在合作中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
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存在巨大差异,这可能导致合作中存在不平等现象和利益冲突。
经济结构差异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可能阻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摘要: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利益交汇、角力之地,快速发展的中国,日渐有崛起之势,尝试冲击亚太地区现有秩序;“世界警察”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一直将此作为战略前沿;二战战败国日本,仍保留强大的国家实力,并向往走向“正常国家”;朝鲜半岛,两国历史上的纠葛,现实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除此之外,俄罗斯、蒙古等国家,虽然此时的他们无力顾及此地,但是也对该地利益的重要一环。
由此可见,这里聚集着众多的国家的地缘利益,大国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博弈,国家战略关系非常复杂,难以把握。
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朝鲜开启核试验之后,这里成为了世界安全格局中极为脆弱一点。
所以当今东北亚局势的势变,都可能导致亚洲甚至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塑。
关键词:东北亚中国周边环境国家博弈东北亚作为亚洲与太平洋相连的咽喉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极力争夺的战略高点。
目前东北亚的地缘争端主要有如下特征:(1)广泛性。
几乎所有的东北亚国家都无一幸免的卷入了这场地缘争端。
(2)长期性,历史性。
历史问题是国家间正常交往的沉重包袱,国民情绪对立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各国发展军备的借口。
如今的东北亚问题还是历史问题的长期堆积,其中包括:中朝韩与日本间的侵略关系,朝韩之间的国家分裂问题,朝鲜战争问题等,这些都导致该地区安全形势堪忧。
(3)利益纠葛复杂。
各个国家在此地区的博弈的目的、期待结果基本都不相同,并且因为利益纠纷,国家间存在的政治互信有限,导致很多问题不能达到共识。
本文便首先从相关国家的战略利益说起,由此再谈谈如今的东北亚安全态势的种种表象和根源及其未来可能态势。
一各个国家在此的战略部署在此部分主要就东北亚利益相关国家:朝鲜、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等的战略利益说起。
1.朝鲜朝鲜,是东北亚局势的最大一个变量。
朝鲜自2006年开启核试验以来,一直抱着“一条路走到黑”的坚决态度研制核武器,这都是挑起目前东北亚局势的关键诱因,这也是首先谈朝鲜的原因。
2009年第1期东亚合作的进展、问题与展望金熙德内容提要 东亚合作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构想期、70~80年代的酝酿期,90年代前期的探索期以及1997年以来的启动期,如今已进入一个新的定向期。
最近几年,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出现了危机驱动减弱、东盟推动乏力、安全阻力增强、秩序竞争加剧等新的特点。
今后的东亚合作面临着多种不同思路之间的竞争与选择。
在未来20~30年,东亚秩序的演变进程很可能是多种主要前景长期共存与竞争的局面。
中国有必要对东亚合作以外的可能前景也给予完全同等的重视。
关键词 东亚合作;区域一体化;地区秩序;东亚共同体作者简介 金熙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北京邮编:100007)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550(2009)01-0049-071997年以来,东亚合作从构想阶段进入了实践阶段,走向!东亚共同体∀被视为是其终极目标。
近年来,东亚合作已超越了起点低、进展快的启动阶段而进入了理论与实践的!深水区∀。
东亚合作的目标是否合理?其路径是什么?有无时间表?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一 东亚合作的动力、进程和目标本文所说的!东亚合作∀或!东亚区域合作∀,不是泛指东亚地区内的任何时期、任何形态合作的概念,而是一个专有名词,它专指20世纪60年代被提起、90年代后期正式启动、谋求以构建区域内多边合作框架或机制来促进本地区和平与发展,进而以区域一体化为理想目标的客观进程和外交实践。
东亚合作问题首先是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而被提出的。
据各种测算,东亚双边与多边经济合作会给各当事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例如,中日、中韩、韩日如能各自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将使这三对经贸关系都走上新的更高台阶,而中、日、韩三国FTA乃至东盟+中、日、韩FTA的签署将会带来更大的互利效果。
#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还提供了如下启示,东亚合作还可以为地区内各国共同抵御世界经济风险构筑一道防护墙。
区域合作报告: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一、引言东亚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东亚经济共同体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次报告旨在讨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二、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定义与背景东亚经济共同体是指由东亚国家组成的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
这些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十国以及可能包括台湾地区。
东亚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和高度的经济互补性而闻名于世。
三、发展前景:机遇与潜力1. 优势互补东亚地区的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性。
例如,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廉价的产品与服务,而日本则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品质管理能力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 市场潜力东亚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市场和最快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的崛起和东南亚国家的迅速崛起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将加强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市场。
3. 跨国合作的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亚地区的国家面临着需要跨国合作来应对共同挑战的需求。
例如,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都需要东亚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将有助于加强地区内的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四、发展挑战:难题与问题1. 政治争端东亚地区存在一些政治争端,例如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领土争端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紧张等。
这些争端可能对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阻碍地区内的合作。
2. 经济结构调整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以其制造业和出口为主导,而日本则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和服务业为主导。
由于各国之间的结构差异,推动经济一体化可能会面临一些结构调整的挑战。
3. 文化差异东亚地区拥有多种不同的文化,这也可能成为发展东亚经济共同体的障碍。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和合作上的困难,从而影响到地区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朱丙梅经济研究院国际贸易专业201302110270从2000年11月,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和东盟建立自贸区为双方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益,为东亚、亚洲、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不过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纵观对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客观的角度去系统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中国经济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对策。
目前,研究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完善的对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祤永明(2010)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双方正在金融、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方面逐步展开合作。
不论是在贸易投资方面,还是在合作机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进展,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
在双方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赵银亮(2003)认为: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框架之上的有益探索。
全力塑造东亚经济圈的努力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陈德照(2005)认为: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从单一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双边合作与不同范围的地区合作相结合;从单纯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到贸易、投资和货币、金融多领域相结合;从非机制性合作发展到非机制性同机制性合作相结合的多种性质合作并存的局面。
7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李晓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摘 要:中俄是亚太地区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中俄两国地缘相近、资源禀赋互补,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可上溯到18世纪,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中俄乃至亚太来说都意义非凡。
进入21世纪,中俄先后提出了“振兴东北”和“开发远东”两大战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的出台,中俄区域合作正式上升为双方的国家发展战略。
2015年国际局势突变,中俄双边经济合作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抑制本国经济持续下滑,俄罗斯远东超前社会经济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自由港正式启动,这为中俄再次带来巨大的经济合作机遇。
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强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对中俄两国的地区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合作;超前社会经济发展区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9-0007-05 [作者简介]李晓如(1990-),女,汉族,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苏联历史。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历程(一)俄罗斯帝国时期18—19世纪,随着俄罗斯帝国的不断扩张,远东地区的开发在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有所提升。
接受政府指令和资助的考察队日益频繁地到远东地区进行探险、考察,以及传教士们汇集的资料,加深了俄国政府对远东地区政治经济状况的了解,引起了俄国对这一地区的关注,从这一时期开始远东地区逐渐成为俄国亚洲政策新的焦点和核心。
通过远东地区,俄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交往和联系逐渐加强。
中俄之间的贸易逐步发展,同时,两国都把对方视为对本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象。
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沙皇政权和中国清政府,分别实行了向远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移民政策。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与现状分析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三、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优势和挑战五、“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分析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密集区域,其各国经济关系的紧密度不断提升。
随着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的签署,该区域经济合作的力度愈加明显。
本文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与现状、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优势和挑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列举相关案例加以说明。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与现状分析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北朝鲜、南韩国、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等。
这些国家作为对世界经济产出、贸易额和合计GDP有巨大贡献的主要经济体,其经济合作的深入程度一直是亚洲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东北亚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呈现出无限制地域性,贸易活动主要是“地区内贸易”,即东北亚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侧重于地域内部或邻国之间的贸易。
在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下,东北亚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该经济区域内部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东北亚区域内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缓解贸易依赖倾向,提高了东北亚地区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
通过不同贸易协议和机制的签署,区域经济合作渐成规模,异质性和更高质量的贸易关系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利于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体在全球舞台上的合作,促进互联互通。
三、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尽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发展问题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比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研究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创建合作机制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标签:东北亚欧洲联盟区域经济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东北亚地区面临着如何巩固和深化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挑战。
本文将结合研究对象自身的经济特点,通过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借鉴欧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区位优势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科学依据,研究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背景及条件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
虽然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多样性,但该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日趋频繁,区域内相互依存程度较高,要素资源等经济条件的互补性很强。
而且东北亚的经济富有活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
因此,东北亚进行区域合作和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优越条件十分显著。
1.地理界定广义的东北亚(按国家划分)指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狭义的东北亚(按地区划分)指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日本、韩国、朝鲜、蒙古。
在地区经济合作领域中,东北亚地区的合作范围不是以各主权国家的整体为单位,而是以各国实际的参与地区构成,包括俄罗斯东部地区,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日本的北部、西北部地区,韩国,朝鲜,蒙古,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其面积为17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亿,占亚洲总人口的20%。
2.历史进程近20多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酝酿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出现的是双边合作和非制度化形式的合作;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实质性合作开发阶段。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了东北亚多边经济贸易合作,并开发和建设了很多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地区,例如珲春依据独特的区位优势,由原来封闭寂静的边境小城,迅速变成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
东北亚经济合作阻碍因素分析东北亚经济合作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也面临了一些阻碍因素。
下面将对这些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历史遗留问题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一个主要阻碍因素。
在二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出现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领土争端和历史认识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互信度不高,使得经济合作变得困难。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通过政治谈判和外交努力来解决,但这需要时间和双方的共同努力。
政治因素也对东北亚经济合作造成了阻碍。
东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复杂,存在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
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一直紧张,韩国和北朝鲜之间也存在紧张的关系。
这些政治问题使得东北亚地区的国家之间在经济合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碍,阻碍了经济合作的发展。
经济差异也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之一。
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国家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水平较高,而另一些国家则相对较弱。
这种经济差异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国家在经济合作中存在一定的利益分歧,使得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第四,地缘政治因素也对东北亚经济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东北亚地区处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地理位置特殊。
这使得东北亚地区成为了各大国在亚太地区集团化竞争的重要战略地区。
东北亚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也使得经济合作变得复杂化。
东北亚经济合作面临了许多阻碍因素,如历史遗留问题、政治因素、经济差异、地缘政治因素和文化差异等。
要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发展,各国需要通过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加强文化交流等方式来克服这些阻碍因素。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东北亚地区才能实现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合作机遇与挑战作者:于弘雪来源:《侨园》2019年第06期21 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府加强了远东地区开发的力度,并致力于在东北亚地区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各种领域的经贸合作。
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邻国,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一直是俄罗斯远东合作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俄罗斯将远东地区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因此,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的拓展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概况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东与朝鲜接壤,北部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与蒙古国毗邻,南临渤海湾,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可以说东北地区是东北亚通向欧洲大陆的重要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次,东北地区是中国森林面积最广阔、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矿产资源超过84种。
石油储藏量占全国50%左右,天然气、页岩油、煤矿、铁矿以及其他金属矿产等能源储量也极为丰富。
此外,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地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老工业基地,是GDP的领头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为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东北地区的经济开始下滑,加之东北地区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日益显现,工业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大型企业面临生存问题,经济发展持续下滑。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先后提出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调整和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改观。
目前,东北地区正面临如何进一步扩大发展渠道,转变经济发展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新的问题。
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政策,为中国东北地区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机遇。
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概况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联邦区。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该区域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
本文将从地缘政治、历史遗留问题、经济结构差异和政策制度等方面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进行探讨。
首先,地缘政治因素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困境之一、该地区涉及的国家众多,其中包括具有重要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中国、韩国、日本和朝鲜。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争议和矛盾,包括领土争端、历史纠纷和政治分歧等问题。
例如,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等领土问题上存在严重争端,中韩关系长期存在紧张局势。
这些地缘政治问题制约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阻碍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
该地区历史上存在着悠久的民族纷争和复杂的历史纠葛,如二战后的冲绳问题、战后日本的军事遗产、南京大屠杀等。
这些历史问题对地区国家之间的互信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经济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进展。
此外,历史问题也常常成为区域领导人的选举和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进一步阻碍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再次,东北亚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差异是发展困境的一大难题。
该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存在差异。
日本是发达经济体,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属于新兴经济体,朝鲜则是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体。
这些差异导致了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难以形成真正的共同市场和生产链。
此外,一些国家对资源和市场的高度依赖,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结构差异的问题。
最后,政策制度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
该地区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机构存在差异,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规定和标准也不一致。
这些差异限制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流动,增加了交易成本,阻碍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政治意愿和领导力的缺失,也对区域一体化进程形成重大障碍。
综上所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地缘政治、历史遗留问题、经济结构差异和政策制度等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
东北亚经济合作阻碍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尽管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东北亚地区却面临着诸多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政治因素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和军事冲突等因素,东北亚地区的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关系。
各国之间缺乏互信,难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济因素也是东北亚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国在产业结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给合作带来了障碍。
地缘因素也对东北亚经济合作产生影响。
东北亚地区地处亚洲东北部,涵盖了华北平原、长白山地区、日本群岛和库页岛等地区,地缘位置复杂,各国在地缘战略方面存在差异,制约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文化因素也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障碍之一。
东北亚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但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互相认知不足,合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东北亚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
东北亚地区资源分布不均,各国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分歧,给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要实现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需要克服政治、经济、地缘、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建立起合作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共同繁荣。
2. 正文2.1 政治因素东北亚经济合作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
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关系。
历史问题与领土争端导致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使得合作缺乏政治基础。
特别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朝鲜与韩国、日本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合作。
东北亚的一些国家存在着不同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相异、国家利益分歧等问题也增加了经济合作的困难。
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民主与专制国家之间的合作方面,政治因素成为了阻碍因素。
在东北亚地区,一些国家之间的安全关切也影响了经济合作。
东北亚经济合作阻碍因素分析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日本北海道、韩国等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是一个地缘政治重要性极高的区域。
尽管拥有巨大的潜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却存在着许多阻碍因素,限制了其发展。
本文将对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最主要的阻碍之一。
在这个地区,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说,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中日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韩国和日本之间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紧张。
这些政治问题限制了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阻碍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北亚国家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等方式,寻求共同利益。
各国政府也需要主动采取行动,扭转紧张的政治关系,为经济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2. 经济结构不匹配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结构存在着很大的不匹配性,这也是阻碍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经济体,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而韩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与中国和日本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种不匹配的经济结构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国家之间竞争激烈,贸易摩擦频繁,合作意愿不足。
要解决这一问题,东北亚各国需要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和合作,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各国还需加强产能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
只有通过协调发展和产能合作,才能够实现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3. 安全与风险管理东北亚地区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如朝鲜半岛问题、地缘政治紧张、自然灾害等。
这些安全风险给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限制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合作。
由于东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紧张,也使得在安全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
为了解决安全与风险管理问题,东北亚国家需要加强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地缘政治紧张、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各种挑战。
浅谈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展望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浅谈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展望【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东北亚地区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蕴含潜力不断释放,东北亚地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推动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更与东北亚各国提升国际地位、促进经贸合作水平,改善地区人民福祉息息相关。
然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经过多年努力,东北亚国家已经在区域合作及局部合作中实现突破,但仍需要改善和加强,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地区在自然地理上包括俄国、韩国、朝鲜、日本、中国、蒙古六个国家,作为热点地区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地缘区位的相邻优势、经济发展的互补优势、互利共赢的合作优势,决定了东北亚各国之间的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但是由于受到政治、历史、领土以及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国家间互信程度较低、局部矛盾不断、加之美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东北亚区域形势诡谲多变。
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阻碍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现状(一)东北亚国家间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在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880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韩的贸易额为256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创历史新高。
中日双边贸易额为3325亿美元,中国继续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中朝经贸合作发展较快,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韩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小企业对策对话、自贸协商、环境领域等方面保持着密切合作。
中蒙贸易额为6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东北亚区域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区域之一。
(二)东北亚地区次区域合作生机勃勃目前,东北亚地区虽然没有形成规范的国际组织,但是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影响力比较大的有环日本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
各国就环日本海经济圈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达成共识,还在资源开发、港口利用、开辟交通航线、旅游观光、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行密切合作。
环渤海地区以中日韩三国为主,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向渤海海域发展的趋势,相关的投资、技术及贸易有着频繁的联系。
环渤海地区有望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一个紧密型次区域经济合作区。
(三)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提速当前,建立自贸区、推进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WTO成员国也不同程度的加入区域性经济组织,以加速各自的发展。
在东北亚地区中日韩FTA谈判于2012年末开始正式启动,大大推动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中韩自贸区也迈出实质性步伐。
自贸区的建设将有力地推进东北亚及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比较乐观,也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
但不能否认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经济合作的发展和突破。
(一)政治因素的问题东北亚地区政治环境复杂多变,重点集中在:朝鲜半岛局势不稳,美国插手东北亚政治局势;地区国家岛屿争执不下,意在夺取海洋权益;美韩签订FTA,共同谋取经济利益等等。
国家间政治不大信任、大国间争取利益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
如何协调好各地区的关系、建立政治互信、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成为东北亚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
美国推行亚太战略对东北亚政治安全形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为了控制东北亚地区,构建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体系,并以此遏制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发展。
美国的影响使得东北亚区域无法营造安定的环境进行经济的平稳合作发展。
(二)国家安全的问题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国防安全、生态安全(自然生态、人类生态)和能源安全最为突出。
首先,东北亚地区是冷战遗留问题较多也是各种矛盾较尖锐的地区。
中日、日韩战争问题成为各国人们合作交流的心里障碍。
其次,东北亚地处活跃地带,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工业革命以来以消耗能源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问题频发。
再次,中日韩是能源消耗大国,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双方虽可互补,但彼此之间的博弈不可避免,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三)经济因素的问题东北亚地区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地区,这里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经济体制、市场机制、经济发展战略等都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各国经济制度不同,导致各国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目的以及采取的措施不同,产生分歧在所难免。
其次,经济政策的不同影响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
各国贸易依存度较低,无法把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重心放到本地区。
再次,各国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经济力量对比不平衡,使得资金投入的力量和工作热情很难协调,在很多方面无法达成共识。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会直接影响经济合作,但是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
最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缺乏主导者。
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蒙古经济实力较弱,中日韩无法独立承担主导区域合作的重任,日本对于本区域的积极性不是很强。
(四)制度因素的问题目前,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已经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的新格局,但是双边合作以及多边合作都停留在松散的对话阶段,约束力相当有限,从长远来看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利。
各种合作的机构和会议很多,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通过的协议保障不够,也没有制度立法的保护。
与欧盟相比,缺乏一个稳定的统一的组织机构从地区的整体利益出发制定长远的经济合作规划,制约着经济合作的质量和效力。
无论是现行的经济制度,还是政治、法律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冷战结束后,虽然多数国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其成熟程度不大相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制度不健全及短缺问题。
其次,法律制度的缺失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在东北亚多数国家也普遍存在。
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展望虽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诸多问题,但是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多领域合作,促进互利共赢仍是各个国家的共同目标,探讨合作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区域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年来,各国也在为此不懈的努力着。
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空间及未来还是非常有希望。
(一)开创区域经济合作新局面为了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各国应着眼联合发展,协调经济政策,开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加强双边及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构建多形式合作框架,拓宽合作领域。
积极加强经贸合作,扩大相互投资,增进技术交流,推动人员往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努力把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中日韩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经贸发展相对紧密,三方的全球利益和地区利益趋同。
中日韩三国的国际地位逐日提升,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要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就必须加强中日韩三国的全方位经济合作,组建经济自由贸易区,不仅对于三国意义重大,对于东北亚区域的和平与安全也至关重要,可以增强东北亚区域的国际经济地位。
(二)多领域合作促进经济合作1.加强环境领域的合作。
东北亚国家的地理环境不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各有侧重。
但是气候变化、沙尘暴、酸雨、海洋污染等跨国界的问题是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
日本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环境问题已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解决,韩国近十多年的国内环境状况也得到较大改善,中蒙朝在发展中可以加强与日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创造美丽的东北亚生态环境。
环境得到了改善,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2. 促进能源领域的合作。
东北亚各国在能源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能源非常丰富,现在也需要借助大量国外资金进行开发。
日本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具有极大优势,石油储备和精炼能力超强,在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拥有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是煤炭供应国,对于先进的技术需求较大。
韩国在市场运作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心得。
蒙古和朝鲜的能源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在能源合作领域,东北亚各国应加强交流、互利共赢、扩大合作。
东北亚有望建立完善的能源合作机制,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3. 提升旅游领域的合作。
东北亚包括国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草原国家蒙古,岛国日本,半岛朝鲜和韩国,还有地形多变的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国的旅游资源各有千秋,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整合该地区的优势旅游资源,形成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对进一步提高东北亚整体经济实力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旅游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4. 推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
而在该地区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人才素质良莠不齐。
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和合作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合作,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可以为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四、结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面临一些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要各国协调好国家关系,摒弃成见,求同存异,合理利用好东北亚的优势条件,促进多领域的合作,一定会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腾飞。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区域内资源的整合,促进共赢发展;还有利于提高东北亚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