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阅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2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3)学会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3)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出示《格林童话》书籍,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作者等信息。
(2)讲述格林兄弟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讨论《格林童话》的特点,如:奇幻、冒险、道德教育等。
(4)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如:把握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格林童话》。
二、指导课1.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3)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童话故事。
2. 教学内容(1)讲解《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童话、魔法、公主等。
(2)分析、概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3)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选取一则《格林童话》,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并说明理由。
(4)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如:关注故事主题、分析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一则《格林童话》进行深入阅读。
三、欣赏课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童话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教学内容(1)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
(2)分析、评价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3)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1. 课程目标: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2)介绍《格林童话》的出版背景及影响;(3)分析《格林童话》的特点:寓言性质、寓意深刻、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3. 教学活动:(1)教师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及出版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的特点;(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格林童话》的了解和阅读体验;(4)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进行阅读。
二、指导课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2. 教学内容:(1)介绍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了解故事背景、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领悟寓意;(2)教授如何做到阅读笔记:摘录精彩片段、概括故事情节、写下感悟。
3. 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2)示范如何做阅读笔记;(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方法和笔记技巧;(4)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并完成阅读笔记。
三、欣赏课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中人物、情节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1)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勇敢善良、机智勇敢、自私懒惰等;(2)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情节:王子与公主、魔法森林、神奇的宝物等;(3)领悟《格林童话》中的寓意:善恶报应、努力付出才有回报等。
3.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2)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情节;(3)讨论《格林童话》中的寓意,联系现实生活;(4)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
四、汇报课1. 课程目标:检查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1.2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1.3 教学资源《格林童话》原著或改编版本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或黑板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格林童话》中的善与恶2.2 教学重点分析《格林童话》中的善恶冲突引导学生理解善恶观念的深层含义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善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提前为学生分配《格林童话》阅读任务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和教学PPT或黑板3.2 课堂导入通过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童话中的善恶问题3.3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分享阅读《格林童话》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从善恶角度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4 深入探讨组织小组讨论,探讨《格林童话》中的善恶观念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善恶问题3.5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善恶观念的重要性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4.2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3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给予相应的评价第五章:教学延伸活动5.1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选择《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善恶问题,并制作PPT进行展示5.2 写作任务鼓励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5.3 亲子共读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格林童话》学生和家长可以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善恶问题,增进亲子关系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6.2 问题驱动学习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引发学生阅读欲望。
【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及创作过程。
3. 分析《格林童话》的特点:寓言性、民间色彩、道德观念等。
4.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5.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格林童话》封面、作者照片等。
2. 教师讲解: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白雪公主》等精彩故事。
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5. 分享感受: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二、指导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引导学生掌握《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分章节阅读、做笔记、分享心得等。
3.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展示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学生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3. 阅读方法讲解:教师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4. 制定阅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阅读计划。
5.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三、欣赏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中寓言性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中民间色彩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教学内容】1.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寓言性和道德观念。
2. 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民间色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格林童话》阅读教案《格林童话》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由德国作家格林兄弟编写而成。
这本书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红帽子》等。
这些故事以幽默、想象力丰富的方式展示了人类智慧和美好的品质,给了孩子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幻想。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格林童话》,我们设计了一个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对经典童话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从故事中找出主题和道德,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格林童话》故事集。
2.预备卡片和颜色笔。
3.小组讨论选题。
4.班级公告板。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让孩子们回顾自己对童话故事的认识和理解,引起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童话故事有什么作用?2.听读和讨论(30分钟)选择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例如《灰姑娘》。
老师可以先简单介绍故事的大概情节,然后逐段读给学生听。
读完每一段后,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都是什么样的性格?-故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它们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故事的结局如何?你对结局的评价是什么?3.寻找主题和道德(20分钟)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的主题和道德。
例如,《灰姑娘》的主题可以是“美德与幸福”,道德可以是“美德会被发现和回报”。
让学生在预备卡片上写下找到的主题和道德,并用颜色笔标注。
4.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童话故事,并进行深入讨论。
让每个小组写下他们选择的童话故事的主题和道德,并展示给全班。
每个小组还可以准备一个小课堂,介绍这个故事的情节和自己的理解。
5.总结(10分钟)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们得以深入阅读和理解《格林童话》,并通过讨论找到故事中的主题和道德。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创造力。
《格林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格林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课程简介本教案结合《格林童话》一书,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课外阅读。
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惯。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通过选取《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进行阅读和讨论。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童话的定义和特点。
2. 主题和情节分析。
3. 人物角色和形象描写。
4. 意义和价值观的解读。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阅读不同的童话故事,并就故事内容展开讨论。
- 互动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童话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表演。
- 创作作业:提供主题,要求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综合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
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作业评分:针对课堂讨论和创作作业进行评分。
- 口头表达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和角色扮演进行评价和点评。
参考资源- 格林童话选编- 相关文献和批评教学计划本课程拟分为若干单元进行教学,每个单元包括预、阅读、讨论和评价等环节。
具体的教学计划将在课程开始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以上是《格林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的基本内容,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选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童话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格林童话》简介:《格林童话》是德国著名的格林兄弟所著的一部童话集,其中包括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
2. 选篇阅读:《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
3. 童话故事中的人生哲理:从童话故事中提炼出对人生有益的哲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讲解童话故事中的人生哲理。
2.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格林童话》选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童话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及人生哲理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2. 学生自读《格林童话》选篇,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童话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
4. 组织学生就童话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及人生哲理进行讨论。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从《格林童话》中学到的人生哲理。
3. 创作一则自己的童话故事,可以是改编《格林童话》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完全原创的故事。
4. 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格林童话》的理解程度以及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 阅读报告:评估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及对童话故事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格林童话》阅读活动教案格林童话阅读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德国文化和传统故事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历史
2. 阅读格林童话的选段,包括《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 分析故事情节,角色性格,主题和道德含义
4.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教学方法
1. 讲解和讨论
2. 阅读和分析
3. 创作和表演
教学步骤
1.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历史,引导学生了解德国文化和传统故事
2. 阅读选段,分析故事情节,角色性格,主题和道德含义
3. 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分享和表演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生对德国文化和传统故事的了解程度
注意事项
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故事选段和相关资料
2. 活动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3.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质量。
《格林童话》阅读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增广见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二、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2个课时四、活动准备1. 《格林童话》故事书若干本2. 阅读活动记录表3.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五、活动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环节:通过播放《格林童话》相关的动画片片段,引起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引入环节:通过播放《格林童话》相关的动画片片段,引起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2.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格林童话》进行阅读。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格林童话》进行阅读。
3. 互动交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互动交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第二课时1.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阅读的故事和获得的感悟。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阅读的故事和获得的感悟。
2. 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故事,选择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故事,选择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3.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活动的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格林童话》中的道理。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活动的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格林童话》中的道理。
六、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讨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过程评价: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讨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2. 结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分享内容和角色扮演的表现进行评价。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林童话》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 帮助学生理解《格林童话》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和寓意。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书目:《格林童话》2. 教学章节:第一至第五章3. 主要人物: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大灰狼、勇敢的小裁缝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格林童话》第一至第五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阅读的章节,分享故事情节和感受。
4.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寓意。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6. 阅读理解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共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时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格林童话》纸质书籍或电子书。
2. 教学PPT或黑板。
3. 参考资料:有关《格林童话》的解读、评论等。
六、教学内容1. 教学章节:第六至第十章2. 主要人物:睡美人、海的女儿、穿靴子的猫、铁炉匠、猫和老鼠交朋友等。
七、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格林童话》第六至第十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2.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阅读的章节,分享故事情节和感受。
4.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寓意。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格林童话》阅读活动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活动教案
目标:
-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安排:
1. 挑选几个经典的格林童话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则故事进行阅读。
2. 在阅读前,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格林兄弟和他们的作品,
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 学生阅读故事后,可以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也可以就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展开讨论。
4.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或者创作一个新的结局,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故事有关的手工或绘画活动,让他
们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
教学评估:
-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 学生对道德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 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结语:
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享受格林童话带来的乐趣,还能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多方面能力,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1.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阅读积极性。
2. 帮助学生理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格林童话》简介1.1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和特点1.2 讲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分类和数量1.3 分析《格林童话》在我国的影响力及价值第二章:阅读方法指导2.1 挑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格林童话》篇目2.2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童话故事,如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等2.3 引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记录重要信息和感受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3.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格林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3.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主题和寓意3.3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情节排序、复述等实践活动第四章:人物形象解读4.1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如善恶、美丑等4.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故事情节的影响4.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故事改编等实践活动第五章: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传承5.1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诚实、勇敢、善良等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格林童话》故事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3. 采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改编等实践活动,提高阅读体验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故事排序、复述等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3. 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升,通过课堂参与度、阅读笔记等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格林童话》原著或改编版本书籍2. 教学PPT、教案、阅读笔记模板等3. 网络资源,如故事音频、视频、相关文章等4. 角色扮演道具、故事改编素材等六、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共五个章节,预计教学时间为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格林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3.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学会分享阅读心得,提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格林童话》简介:作者、背景、作品特点。
2.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想象、幻想、寓意、幽默。
3. 阅读策略:预测、猜读、细读、批注、反思。
4. 分享阅读心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魅力。
3. 教授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运用到《格林童话》的阅读中。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检验阅读策略的有效性。
3.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分享,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格林童话》原著或改编版。
2. PPT课件:介绍《格林童话》及阅读指导。
3. 阅读策略指导手册:提供具体的阅读方法。
4. 小组讨论表格:记录学生阅读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故事。
3. 阅读指导:针对学生分享的故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分析,如预测、猜读、细读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角色特点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课后作业设计1. 请学生选择《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进行阅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如学生对《格林童话》的了解、阅读兴趣的培养等。
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参与程度等。
3. 针对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格林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格林童话》简介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2.掌握《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
3.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了解《格林童话》的出版背景及意义。
3.掌握《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4.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道德观念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3.分享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及其原因。
4.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格林童话》的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课外书籍。
四、课后作业1.阅读《格林童话》中的其他故事,了解其内容和精神。
第二章:《格林童话》中的道德观念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格林童话》中的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分析《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挖掘其中的道德观念。
2.讨论《格林童话》中的善恶报应、勇敢善良等价值观。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格林童话》中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
2.自主学习: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挖掘道德观念。
3.分享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从《格林童话》中学到的道德观念。
4.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格林童话》中的道德观念,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四、课后作业1.阅读《格林童话》中的其他故事,分析其中的道德观念。
第三章:《格林童话》阅读心得一、教学目标2.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2.分析《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挖掘其中的感悟。
3.分享《格林童话》阅读心得,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格林童话》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使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介绍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简介。
1.2.2 讲解《格林童话》的特点和意义。
1.3 教学活动:1.3.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和故事。
1.3.2 学生分享他们对《格林童话》的了解和阅读体验。
1.4 作业:1.4.1 学生选择一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进行阅读。
第二章:理解故事情节2.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理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讲解《格林童话》中常见的情节类型。
2.2.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2.3 教学活动:2.3.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格林童话》中的情节类型。
2.3.2 教师选取一个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2.4 作业:2.4.1 学生选择一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分析并总结其情节发展。
第三章:分析人物形象3.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讲解《格林童话》中的人物类型和特点。
3.2.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3.3.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格林童话》中的人物类型。
3.3.2 教师选取一个故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3.4 作业:3.4.1 学生选择一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分析并总结其中的人物形象。
第四章:欣赏文学语言4.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4.2.1 讲解《格林童话》中的文学语言特点。
4.2.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文学语言。
4.3 教学活动:4.3.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格林童话》中的文学语言特点。
格林童话教案初中1. 指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这本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童话故事中的善恶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 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让童话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二、教学内容1. 格林童话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童话故事中的善恶观念。
3. 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习惯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童话故事中的善恶观念。
2. 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童话故事中的善恶观念。
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童话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童话故事中的善恶观念。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3. 采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童话故事中的善恶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善恶分辨。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明理由。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阅读童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话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童话故事中善恶观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阅读童话的习惯和兴趣是否得到培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格林童话中的善恶观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童话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让童话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格林童话》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格林童话》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 学会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培养对童话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童话的热爱和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格林童话》的作者简介和作品背景。
2. 《格林童话》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3. 《格林童话》中的角色特点和寓意。
4. 《格林童话》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格林童话》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角色特点和寓意。
- 感悟《格林童话》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童话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格林童话》书籍、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讲解: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简介和作品背景,讲解《格林童话》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分析《格林童话》中的角色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感悟《格林童话》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格林童话》故事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格林童话》的阅读收获,强调童话的文学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童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格林童话》整本书阅读2. 内容:- 作者简介和作品背景- 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角色特点和寓意- 文学价值和意义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阅读《格林童话》中的其他故事,记录阅读心得和感悟。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3. 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进行阅读。
【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
2. 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作品特点:收集、整理德国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 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4.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背景。
2. 分析《格林童话》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故事。
3. 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讨论故事梗概。
4. 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故事。
二、指导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如预测、归纳、总结等。
1. 引导学生运用预测、归纳、总结等阅读技巧。
2.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阅读技巧,如预测、归纳、总结等。
2. 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深入理解选定的故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讨论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欣赏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内容】1. 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精彩片段。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如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精彩片段。
2. 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趣,如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格林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4.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格林童话》简介教学内容: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第二课时:阅读指导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阅读童话故事,提高阅读效果。
3. 第三课时:欣赏与讨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
4. 第四课时:道德教育5. 第五课时:阅读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魅力。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自主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对《格林童话》中道德观念的认同和践行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格林童话》原著或改编版。
2. 相关介绍《格林童话》的资料或视频。
3. 课堂讨论所需的小组活动材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六课时:故事分享教学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向全班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方法:讲述、交流2. 第七课时:创意写作教学内容:以《格林童话》中的故事为素材,进行创意写作训练。
教学方法:指导、创作3. 第八课时:角色扮演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扮演《格林童话》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教学方法:表演、互动4. 第九课时:阅读拓展教学内容:推荐与《格林童话》相似的课外阅读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方法:推荐、自主阅读5. 第十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收获。
格林童话整本书阅读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作者、作品特点等知识。
2.理解格林童话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格林童话》全书。
三、教学方法1.问答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品味故事中的情节、人物,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2.小组讨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课堂朗读,培养学生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格林童话1.引入:通过展示《格林童话》的封面和一些插图,让学生先欣赏和感受故事的氛围。
2.导入:通过简单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作品特点等知识,比如:“你们知道《格林童话》是哪个国家的故事吗?作者是谁?格林童话的故事特点有哪些?”3.阅读: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故事,并分组朗读、讲解故事的情节、人物和寓意。
4.小结: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1.引入:针对《小红帽》这个故事,询问学生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2.解读:教师讲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寓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3.小组讨论:把学生分为小组,询问每组对书中选择的故事的看法并让小组自由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对故事的理解。
4.小结: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三课:摆放故事情节1.导入: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再通过一些问答活动以及实物的展示来呈现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2.难点突破:通过把故事情节标在黑板上或展示在PPT上,把故事情节按照基本的时间顺序排列,学生通过课堂小组中互相交流来进行讨论。
3.学生表达:每个学生都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我认为这段故事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这么认为。
”4.小结:学生回顾并总结自己在这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并积极分享。
第四课:展示故事情节1.导入:展示学生课前预习的某个故事的情节。
格林童话作品分析:《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
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格林童话》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培养儿童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有积极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2、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阅读童话的方法:略读——精读——感悟。
教学难点:在精读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一、1、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书)2、和书做朋友,为什么会聪明又可爱?3、正因为读书有很多好处,所以人们写出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
(生说有关读书名言)4、简要介绍自己对哪些书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展示你的书)(介绍自己读的新书)二、 1、说得好“一本好书会是我们终身的伴侣,会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
”所以我们应该热爱读书。
应该以书为伴,近一段时期我们读的最多的是什么书?(格林童话)这节课我们就以《格林童话》为主题,上一节读书汇报课。
(板书:《格林童话》读书汇报课)看看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2、我这里有一些词语(出示卡片)看大家认不认识?(生轮流答)3、词语不光要认识,还应该能理解,谁来说说自己都理解了那些词语?4、这些童话里一定有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谁愿意有感情的给大家读一读呢?5、除了词语和句子,谁还能说说你对一篇童话的内容的了解或感受。
(板书:感受)6、童话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让我们明辨了好与坏,善与恶。
那么你们能把这些表演出来吗?生:表演小红帽7、大家对格林童话理解的很好,我们搞一个知识竞赛好不好?小竞赛三、 1、通过阅读格林童话,同学们不仅认识、积累了词语,而且还明白了很多道理,收获很多,其实,不论读任何一本书,一篇文章,只要把好的词语好的句子找出来再加上自己的切身感受你都会取得不小的收获,而这三点也正是我们以后所要写的读书笔记的三大基本内容。
2、下面我们就来读《蚂蚁和蜘蛛》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写在老师给你们发的读书卡上。
(生读生写)再读一遍,和同桌同学说说你的感受。
并写在读书笔记。
一篇读书笔记就基本完成了,同学们会写读书笔记了吗?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明白了许多道理,还会写读书笔记了,这一些归功于读书,就让我们用书这首诗歌来结束本节课吧(生齐读)作业设计:一、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新皇后最后一次想用()害死白雪公主。
(1)毒酒(2)毒苹果(3)毒梳子2、在《小红帽》的故事中,是()救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
(1)猎人(2)妈妈(3)小红帽自己3、《海的女儿》中,小人鱼最后杀了小王子了吗?()①杀了小王子②没有杀小王子4、《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①烤鹅②圣诞树③奶奶5、丑小鸭冻死在湖面上,()救了她。
①鸭妈妈②老婆婆③农夫二、是非题 (在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在《海的女儿》中,巫婆说:“人鱼一旦死了,便将化成海水中的泡沫。
”……( )2、《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 )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格林童话》,交流阅读感受。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学习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我们吗?”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想见见他们吗?(多媒体出示几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
)谁认识他们,给我们介绍介绍吧?最好能说说他们来自于哪个故事?你对他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的这些朋友都是来自于童话故事里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是要带着大家继续走进好玩的《格林童话》里,去认识了解更多的童话朋友!(板书:《格林童话》班级读书会)二、“学习方法吧!”:1、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也阅读了很多的书籍,谁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平时是怎么开始阅读一本书籍的呢?2、学生交流,教师以鼓励评价。
3、总结:拿起书,阅读扉页上的(指明在书上什么位置)书籍说明可以帮助我们整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而浏览目录上的小标题也可以让我们对这本书的框架结构有更明确的把握。
除了这些,作者介绍,编后记的阅读也都能帮助我们轻松阅读这本书。
因此,咱们在拿到书的时候,不要着急翻看内容,先了解这些,对我们的阅读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刚才老师讲到的方法,首先来整体阅读阅读这本书。
4、全班交流:经过刚才的阅读,你收获到了什么?5、有很多同学以前或者听过或者读过这本书,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你最熟悉或者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故事?6、《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著名的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多媒体出示作者和书本照片)从它面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今天这节课,咱们主要来读读其中的三则故事。
三、“童话故事连连看”:(多媒体出示需要阅读的三则故事名称:《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三兄弟》)1、阅读第一则故事:《青蛙王子》(1)安安静静读故事。
(2)在这个故事中,你都遇见了哪些朋友?(分别出示)(3)你最喜欢哪一个朋友?为什么?(4)小公主分别是怎样对待青蛙王子的?从她的态度上,你想说什么呢?(5)总结。
2、阅读第二则故事:《三兄弟》(1)小组组员分角色共读故事。
(2)小组合作:哪个小组能够合作合作,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3)交流: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现在你想对三兄弟说什么?(5)总结。
3、阅读第三则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1)教师引导阅读故事:渔夫的妻子分别向比目鱼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分别是什么?(一次角色阅读人物对话)海水一次次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总结。
4、联系:从这三则故事中,你分别明白了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5、阅读链接:同学们,这是《格林童话》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则故事。
读完了故事,我们不仅认识了更多的童话人物,了解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还记住了有趣的故事内容,得到了有益的道理启示。
在《格林童话》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能给我们带来这些收获,比如善良的《白雪公主》、《十二个跳舞的公主》、《四个聪明的兄弟》、勇敢的《小红帽》、神奇的《金鸟》等等。
(多媒体依次出示图片)如果你用心阅读,一定可以收获到更多的快乐和道理!四、“期待你的阅读!”:师:一路书香,伴我成长。
今天,我们阅读了《格林童话》里的三则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阅读格林兄弟精心搜集的其他童话故事。
有时间的时候,大家可以继续交流你的阅读感受;也可以将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听听。
教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整本书的阅读方法:略读——精读——感悟。
让学生欣赏文本里生动的故事情节描写同时,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精读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通过文中的字句和用心思考体会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阅读童话的方法:略读——精读——感悟。
教学难点:在精读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
指导过程:一、欣赏读书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二、走进格林兄弟和他们的童话世界:1、学生自由说:你们对格林兄弟和他们的童话有哪些了解?2、教师补充点拨。
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他们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人世间的忧患困苦。
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同度过的。
从中学到大学期间,他们始终住在一起,并且连书籍和其他任何财产也都是共有的。
所以他们在搜集童话的时候,特别看重那些表现人间真情、饱含生活温馨的童话素材。
《格林童话》以《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最为著名。
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是完整的。
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
这本书里的故事情节曲折、但不离奇;叙述朴素、却不单调,一百多年来,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喜爱,试问,度过童年的孩子,有谁不知道青蛙王子、睡美人和灰姑娘的呢?这本书里充满了冒险、神秘、梦幻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
美丽的白雪公主、放鹅姑娘;可爱的小红帽、小精灵;充满危险的黑森林,风光绮丽的城堡……这些奇妙美丽的意境、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沉浸在故事里,久久难以忘怀。
除此之外,这本小书中还有一些民间故事,那些聪明机智、勇敢善良的劳动人民让人感觉那么的亲切。
他们好像正透过书页告诉我们,如何分清善良和邪恶,如何与坏人斗智斗勇,如何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
三、交流读书收获1、小组交流现在让我们先在小组里讲一讲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讲。
当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讲完之后你来补充,选出发言最棒的同学.2、全班听讲故事同学们交流得可真投入,现在就请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吧!指名讲。
讲完提问: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从故事中知道了些什么?(提问讲故事的学生)其他同学听了他的发言,有什么要说的吗?四、小结:看来大家对故事的理解有深有浅.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辨一辨,倾听别人的看法,才能全面了解故事. 教后反思: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格林童话》,交流阅读感受。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学习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阅读笔记。
二、以《灰姑娘》为例指导课外阅读方法:(一)、略读故事,感知内容。
1、故事中的人物,你喜欢哪一个?能说说理由吗?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围绕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二)、精读片段,感悟人物。
1、四人小组共同欣赏故事,讨论一下你你读后有什么思考?有什么收获?2、组织合作交流:首先由各小组代表发言,之后由其它大组的同学补充,老师适时点拨。
通过交流,使学生感悟人物的特点,品味故事的精彩描写。
例如:有一次,父亲要到集市去,他问妻子的两个女儿,要他给她们带什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