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4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180.21 KB
- 文档页数:14
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A .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 .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 .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2. 古代中国曾存在这样一个机构“……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该机构是()A . 中朝B . 参知政事C . 内阁D . 军机处3.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 .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 .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 .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 .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4.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 . 重农抑商政策B . 资本主义萌芽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 . 君主专制制度5. 董仲舒称:“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不明于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这表明他主张()A . 君主专制B . 天人感应C . “大一统”D . 君权神授6. 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由此可见颜元()A . 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B . 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C . 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D . 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7.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 制天命而用之C .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 .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8. 有一初唐书法家,尤擅正书。
他最初效法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开颜柳先河,被后世书法家奉为圭臬。
该书法家最可能是()A . 张旭B . 颜真卿C . 柳公权D . 欧阳询9. 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
赤峰二中2016级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2.阅读下表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名医扁鹊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评价D.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必须保持一致3.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
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
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
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
这种布局体现了A.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4.“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 民主权利,源远流长D. 思想统一,法律至上5.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
可见当时A.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6.1900年7月,(长沙时务学堂教习)唐才常在上海召开“中国国会”,宣布:一、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二、决定不认满洲政府有统治清国之权;三、请光绪帝复辟。
单元检测(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召唤出来的魔鬼了。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解析:选B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2.“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
”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A.空想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进化理论D.启蒙思想解析:选A材料的意思是说这种理论是一种空想,但是有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基础,故A项正确。
3.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
”“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D.通过了《和平法令》解析:选B“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指二月革命中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指推翻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即题干问的是从二月革命转变为十月革命的原因。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从而导致反对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爆发,故B项正确。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松山区第二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提到:“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这段话从侧面反映了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参考答案:B2. 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0年—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
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参考答案:A3. 一战后某国际会议签订的条约中有如下条款:“缔约国相互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力”、“英日同盟应予终止”等。
该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 B.《非战公约》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参考答案:C4.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
”这段话旨在A.否定信徒日常行为的社会价值B.肯定信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抨击教皇和教会存在的必要性D.强调“道”所体现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B5. 《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科学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
这个“科学成果”是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参考答案:D6. 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
新余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西周国力强大B. 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 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D. 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权力尚未集中,中央王朝对地方控制能力不足所以才建立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故C项正确;A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只是对材料的重复而不是解释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原因但也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西周时期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而必然要建立完善的分封制度等制度。
2.下图是描绘集市场景的东汉画像砖拓片。
对该拓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政府对“市”管理严格B. “市”的交易时间不限C.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D. 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北市门和南市门说明交易必须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故选A;材料看不出时间与市的关系,排除B;材料看不出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排除C;南北朝时期才出现草市,排除D。
3.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 吏治渐趋清廉化B. 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 官员日趋专业化D. 中央集权显著加强【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管理事务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官职逐渐专业化,C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职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联系,B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中央集权显著,D错误。
邻水中学高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1.商朝最后两位王竟将上帝的“帝”字用于王的名号,称为帝乙、帝辛,这直接反映了当时A.专制思想浓厚B.君权神授的观念C.统治者威望高D.人们敬畏大自然2.西周武王灭商,封纣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弟)于附近建国监视(即为三监),此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
西周的两次分封均A.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B.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D.有效防止了殷商旧族的叛乱3.《史记》记曰:“襄公(?~前637年)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
”《全唐文》则说昔者宋襄公尝为仁义矣……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出A.宋襄公借助儒家思想治国 B.宋襄公破坏了中央集权制C.宋襄公注重维护宗法秩序 D.宋襄公时周王室地位衰落4.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克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
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它用以弥补政权更替中自然证据的不足。
根据下图,推断秦、汉两朝的德性应是A.火德、土德B.金德、火德C.水德、土德D.土德、木德5.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多有“隐民”“私属徒”之类的称呼。
“民”和“徒”在以前都是奴隶的称呼。
春秋时期,“隐民”“私属徒”却具有了新的含义,指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
这些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剥削关系的出现 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C.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D.自耕农经济逐步确立6.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
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
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7.《史记》记载,秦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项羽进入咸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和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现任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己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
……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
”材料表述的是()A.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B.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C.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D.大国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难度中等。
“……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表明当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已发生变动,需要重构,C项正确。
A项表述不符合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世界多极格局尚未形成,B项错误;大国结盟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错误。
2. 有学者指出,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年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年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
作者该论述的共同标准是A.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B.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参考答案:B3.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同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参考答案:C4. 宋代除了有正常的行政组织和相应的职能分工外,另有差遗制度,本司的长官未受差遣就不能管本司的事务,官职是用来领取俸禄和显示地位的名号,不一定享有实权,只有差遣才是行使职权的名分。
这一举措(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C.打击了保守势力 D.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参考答案:D5. 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
四川省江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转载到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A.a处 B.b处 C.c处 D.d处2.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①太阳光照充足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3.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A.增大田间温差 B.抑制杂草生长 C.保持田园水肥 D.接受阳光直射平均气温〈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之和的绝对值。
负积温500℃为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界线.近60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引种品种多样化。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宁夏负积温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银川与西吉负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植被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5.下列地区中,近60年来农作物越冬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是A.西吉 B.同心 C.中宁 D.银川6.调查发现,宁夏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冷害加剧。
阶段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
这说明(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B 题干未提及甲骨文的地位,且“唯一”两字不妥,且金文也是当时的文字资料,故A项错误;题干中“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且文物发现地点是宁夏,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分封制,故B项正确;题干中提及的是西周,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监察体系还不成熟,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且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D项错误。
2.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
这体现的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相关的知识,故选D项。
3.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度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解析:选C 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到明朝时已有3 000年,故A项错误;皇帝制度始于秦朝,与材料中“垂二千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出现维护中央集权,始于春秋时期,与材料“垂二千年”时间相符,故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与材料内容和时间皆不符,故D项错误。
4.(2018·浙江五校联考)近年来,随着《琅琊榜》《甄嬛传》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
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家国一体B.嫡庶有别C.宗族制度D.君权至上解析:选D 由于古代帝王的君权至上,而王位继承又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以致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的现象屡屡发生,故D项正确。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4题,总计51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答案】B【解析】郡县制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使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百姓仍然是封君的属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度法令的统一未体现“公天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有利于皇帝集权是家天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A. 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沿革。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代刺史、唐朝丞相、金朝纠弹之官的设立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
故D符合题意。
A项错误,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弹劾的权利;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监察官员素质的问题;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
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监察制度·沿革3.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答案】D【解析】材料简表介绍的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这主要是为了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故B 项正确,A项反复无常说法错误,C项不断提高错误,D项唐末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热身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2019.51.《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国家的户籍册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 从地缘管理方式转向亲缘管理方式 B. 从贵族控制人口转向国家控制人口 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和隐匿人口 D.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编户齐民制度下,国家通过对百姓户口和人丁数登记造册来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保证赋税和徭役的征发。
在春秋战国时期采取这一措施,会削弱贵族对人口的控制,故B 正确。
该措施应有利于管理百姓的方式由亲缘转向地域,排除A 。
即使是在封建社会,这一措施也会削弱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排除C 。
土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与这一措施无关,排除D 。
【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四境之内,文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2.下图为汉代画像石,它描绘了A. 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B. 牛耕技术的发展状况C.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D. 战乱造成的经济破坏【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画像砖展现了农民挑水、耕地、播种等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小农土地生产劳作的状态,故B项正确。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故排除A。
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故排除C。
图片无法体现战乱造成的经济破坏,故排除D。
3.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
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儒学成为了官方学说B. 民主意识的萌发C. 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D. 理学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南宋理学思想的盛行有关,南宋时期朱熹将维护君主统治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解释为“天理”,要求士大夫忠君守节,唯君是从,因此D选项正确。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后汉书》的仪礼志中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
这反映出A. 推崇承天理物、天人合一B. 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C. 先黑后红寓意“以汉代秦”D. 上层社会贺冬成风俗2.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
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
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3.唐高祖明确规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太宗两次颁布敕令,禁止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出入市场;武宗亦强调:“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人争业,然后利可均布,人可家足。
”这表明唐代A. 官员经商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B.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弛C. 政府力图维护社会的商业秩序D. 注重维持社会的等级制度4.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
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
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A. 东部沿海的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B. 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 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的趋势D. 农业经济阻碍了近代化发展5.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由此可知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B.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C. 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D. 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6.据藤村道生《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伤亡情况如下表。
由此可见A. 技术进步使现代战争异常惨烈B. 医疗卫生条件决定战争胜负C. 日军真正敌人是水土不服D. 腐败落后让清政府葬送战争7.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A. 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B. 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C. 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D. 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答案】A【解析】“汉代儒学地位的确立”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材料“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体现了人、君、天三者关系,强调了尊重上天旨意,听从皇帝安排,故A项正确;等级礼仪属于现象,没有反映主旨,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错误;D项应属于“君权神授”的观点,故D项错误。
2.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
宋诗的这一特色A. 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B. 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C. 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D. 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答案】A【解析】材料“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体现了理学的特点,说明宋诗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故B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故C错误;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并不是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故D错误。
晋城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井田制度的瓦解B. 小农经济的形成C. 劳动人口的增长D. 耕种技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等信息可知,由休耕恢复土地肥力,到连种不需要恢复土地肥力,可知耕种技术的进步,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耕种制度,与土地制度无关,A错误;材料与经营模式无关,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劳动力人口的增长,C错误。
2.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种思想A. 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 适应了汉朝“大一统”政治需求C. 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 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B 正确;古代民本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A 错误;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不是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而是强调要突破其局限,C 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仍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D 错误。
3.宋代路级(地方行政级别)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
1.(2018·大庆模拟)《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如无族亲时,由宗亲继承。
”这一规定()A.使遗嘱成为唯一继承方式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C.构建了罗马的法制社会D.保护了监护人的利益解析:选B。
罗马法中关于死者身后财产的规定体现了私法精神,保护了人们的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材料规定了死者未立遗嘱时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故A项错误;罗马的法制社会并非由某一法律条文所构建的,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监护人的权益,故D项错误。
2.(2018·武汉部分学校调研)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
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
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
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B.限制原告的权利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解析:选A。
“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体现了对乙辩护权的尊重,说明了罗马法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护,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限制原告的权利,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原告被告是否平等,故C项错误;“维护被告的利益”不是罗马法的精神,故D项错误。
3.(2018·绵阳模拟)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
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
商品贸易的发展()A.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的关键B.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D.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解析:选C。
据题干,随着罗马帝国商品贸易的发展,罗马法适用的范围越来越扩大,故C项正确;商品贸易的发展与罗马共和国体制的维系之间无必然关系,故A项错误;商品贸易的发展对罗马贵族垄断政权构成了冲击而不是保障,故B项错误;商品贸易的发展与罗马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无必然的关系,故D项错误。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9届)第八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1.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答案】B【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
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2.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 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 项错误;D 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