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
- 格式:pptx
- 大小:104.29 KB
- 文档页数:14
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不论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面还是在其结构测定的研究方面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显色反应都发挥着谱学技术所替代不了的作用。
下面仅就其与分离和结构测定密切相关的性质进行简要介绍。
一、性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
游离的各种苷元母核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族光性外其余则无光学活性。
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的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OCH3等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
以黄酮为例其色原酮部分原本元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
因而显现出颜色。
一般情况下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黄色。
查耳酮为黄橙黄色而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链短故不显色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或显微黄色异黄酮。
显然在上述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尤其在7位及4’位引入OH及OCH3等助色团后则因促进电子移位、重排而使化合物的颜色加深。
但OH、OCH3引入其他位置则影响较小。
花色素及其苷元的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一般显红pH 7、紫pH85蓝pH 85等颜色。
二、溶解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和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醇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因分子与分子间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
故分子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溶解度稍大。
至于花色苷元花青素类虽也为平面性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故亲水性较强水中溶解度较大。
黄酮类苷元分子中引入羟基将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而羟基经甲基化后则增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例如一般黄酮类化合物不溶于石油醚中故可与脂溶性杂质分开但川陈皮素56783’4’六甲氧基黄酮却可溶于石油醚。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黄酮类化合物如何用UV法鉴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答:带Ⅰ是桂皮酰基产生的,在300~400nm270nm处;带Ⅱ是苯甲酰基产生上的,在220~2800nm处。
带Ⅰ、带Ⅱ两峰皆强的有:黄酮:带Ⅱ峰位高,带Ⅰ峰位低,且在<350nm处。
黄酮醇:带Ⅱ峰位高,带Ⅰ峰位低,且在>350nm处。
查耳酮:带Ⅰ峰位高;带Ⅱ峰位低。
带Ⅰ为主峰、带Ⅱ较弱有:二氢黄酮:带Ⅱ峰位>270nm。
二氢黄酮醇:带Ⅱ峰位>270nm。
异黄酮:带Ⅱ峰位<270nm。
黄酮类的酸碱性黄酮的酚羟基酸性由强到弱顺序是:7,4′-二羟基>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黄酮类的显色反应:还原反应:1.盐酸-镁粉反应:一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成分在乙醇或甲醇溶液中可被还原成红色至紫红色,个别的显蓝或绿色(如7、3′、4′-三羟基二氢黄酮)。
而异黄酮不显色。
此反应可用于鉴识黄酮类化合物,也可鉴识某提取物或提取液中是否含有上述黄酮类成分。
2.四氢硼钠(钾)反应:二氢黄酮的专属性反应,生成红-紫红色,而其它类不显色,故可用于鉴别。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铝盐和乙酸铅(有5羟基4酮、3羟基4酮和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显阳性);碱式乙酸铅一般的酚类均可生成沉淀。
锆-枸橼酸反应:3羟基4酮的比5羟基4酮的稳定。
区别黄酮与黄酮醇。
乙酸镁甲醇溶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可显天蓝色荧光。
氨性氯化锶: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显阳性。
三氯化铁:有酚羟基的显阳性。
硼酸显色:有5羟基4酮、2′-羟基查耳酮类的呈亮黄色。
碱性试剂显色:二氢黄酮在碱性中可变成查耳酮而显色;有邻二酚羟基的、3、4′-二羟基的黄酮在碱性中不稳定;黄酮醇类在碱性中呈黄色,在空气中再变棕色。
如何用色谱法鉴别黄酮类化合物?1.纸色谱(pc):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混合物。
混合物的鉴定常采用双向色谱法。
中药化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在黄酮的UV中,通常加入不同的诊断试剂来判断羟基的位置,判断7-OH的诊断试剂为()。
A.NaOMeB.NaOAcC.NaOAc/H3BO3D.AlCl3E.AlCl3/HCl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位移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意义。
2.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
A.氧化铝柱色谱B.气相色谱C.聚酰胺柱色谱D.纤维素柱色谱E.活性炭柱色谱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3.某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加入诊断试剂NaOAc(未熔融)后,带Ⅱ红移12nm说明该化合物存在哪种基团()。
A.5-OHB.7-OHC.4'-OHD.3-OHE.7-OH或4'-OH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位移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意义。
4.鉴别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是否存在3-或5-羟基的试剂是()。
A.二氯氧锆-枸橼酸B.三氯化铁C.四氢硼钠D.醋酸镁E.醋酸铅溶液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5.氯化锶反应适用于黄酮结构中具有()。
A.羟基B.邻二羟基C.亚甲二氧基D.甲氧基E.内酯结构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6.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碱提取酸沉淀法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
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E.中性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7.四氢硼钠反应可用来鉴别哪类黄酮()。
A.查耳酮B.黄酮醇C.橙酮D.儿茶素E.二氢黄酮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8.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MeOH+AlCl3“光谱等于”MeOH+AlCl3/HCl”光谱,说明该化合物()。
A.A环无邻二-OHB.B环无邻二-OHC.A、B环均无邻二-OHD.有5-0H,无3-OHE.有3-0H,无5-0H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位移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意义。
三氯化铝比色法测黄酮原理
三氯化铝比色法是一种用于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到黄酮化合物与三氯化铝(AlCl₃)反应形成有色络合物的过程。
以下是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黄酮化合物存在:当样品中存在黄酮类化合物时,这些化合物具有和三氯化铝反应的特性。
二、三氯化铝反应:黄酮类化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化铝发生配位反应。
这个反应导致黄酮和三氯化铝形成有色的络合物,颜色的形成通常伴随着吸光度的增加。
三、吸光度测量:形成的有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通常在紫外光谱区域)具有吸收峰。
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确定有色络合物的浓度,从而间接反映原始样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这种比色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取决于样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结构。
对于特定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需要优化反应条件和测定波长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黄酮类成分的鉴别
黄酮类成分的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某些试剂反应,表现出颜色变化。
例如,铝盐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黄色络合物;氯化锶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棕色~黑色沉淀;硼酸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亮黄色;草酸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黄色并有绿荧光;枸橼酸与黄酮类化合物只显黄色。
2.还原试验:镁粉和浓盐酸与黄酮类化合物反应,可生成紫-蓝-红色。
3.金属盐络合反应:某些金属盐,如AlCl3、Pb(OAc)2、Mg(OAc)2,可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络合物,表现出颜色变化。
4.荧光分析法: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黄酮类化合物可发出荧光,表现出颜色变化。
5.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和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
6.质谱法:质谱法可用于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一、引言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由于其结构中含有芳香环和羟基等官能团,因此可以通过显色反应来检测其存在。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原理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分子内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稳定的芳香环离子。
这种芳香环离子具有较强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域(UV-Vis)呈现出特征性的吸收峰。
因此,通过测量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光谱,可以检测其存在。
三、常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试剂1. 氧化铝试剂氧化铝试剂是一种常用于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试剂。
该试剂是由氧化铝和钠氢碳酸组成的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会与黄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并使其显色。
2. 硼钵试剂硼钵试剂是一种常用于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试剂。
该试剂是由硼酸和苯甲醛组成的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会与黄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并使其显色。
3. 铝砖红试剂铝砖红试剂是一种常用于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试剂。
该试剂是由铝砖红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会与黄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并使其显色。
四、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实验步骤1. 取少量待检样品,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2. 加入适量的显色反应试剂,如氧化铝试剂、硼钵试剂或铝砖红试剂。
3. 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4. 如果出现颜色变化,则将反应液转移到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收光谱,在特征性吸收峰处测量吸光度值。
5. 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待检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五、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先进行试剂的准备和标准曲线的制备。
2. 实验中应注意保持反应液的碱性,以促进显色反应的进行。
3. 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避免过长或过短时间、过高或过低温度对结果产生影响。
4. 实验中应注意避免与其他有机溶剂接触,以免干扰显色反应的进行。
六、结论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黄酮类显色鉴别反应1、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显红~紫红色还盐酸 -镁粉反应2、少数显蓝、绿色, B 环上有 -OH 或-OCH3 颜色随之加深原3、查耳酮、橙酮等无该显色反应;花色素引起假阳性反应反钠汞齐还原反应1、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异黄酮类显红色应2、黄酮醇类显黄色 ~淡红色;二氢黄酮醇显棕黄色四氢硼钠还原反应1、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被还原显红~紫红色2、 A 环与 B 环上有一个以上 -OH 或 -OCH3 取代颜色加深AlCl3 反应1、络合物多呈黄色,紫外灯显鲜黄色荧光络2、 4’-羟基黄酮醇或 7, 4’-二羟基显天蓝色荧光合锆盐 -杞橼酸反应1、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中 3-或 5-OH 的存在与否,加锆盐生成黄色反络合物; 2、加入杞橼酸,黄色不减退,有 3-OH 或 3, 5-OH ;应3、黄色减退,无 3-OH 但有 5-OHFeCl3 反应1、黄酮类化合物含有酚羟基2、酚羟基数目位置不同呈现紫、绿、蓝等颜色碱 1、黄酮类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产生黄 ~橙色性试1、查耳酮、橙酮在碱液产生红或紫红色;2、二氢黄酮在冷碱液中呈黄色 ~橙色,放置或加剂热则呈深红或紫红色;3、以上均是二氢黄酮类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的原因反应 1、黄酮醇类在碱液先呈黄色,通空气 3-OH 被氧化,溶液转为棕色苯丙素类化合物鉴别显色反应羟基污酸铁反应1、内酯结构碱性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异羟污酸,在酸性条件下与 Fe3+络合显红色1、与 FeCl3 溶液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酚羟基反应2、若取代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显红色至紫红色Gibb ’s反应( 2,6--二氯苯醌1、碱性条件下内酯水解生成酚羟基,如其对位( 6 位)无取代与氯亚胺) 6Gibb ’s试剂反应显蓝色,判断 C 位是否有取代基Emerson 反应( 4-- 氨基安替1、碱性条件下内酯水解生成酚羟基,如其对位( 6 位)无取代与比林和铁氰化钾)Emerson 试剂反应显红色,判断 C6位是否有取代基醌类化合物颜色鉴别反应Feigl 反应1、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Borntrager 反应与金属离子反应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强心苷类化合物颜色反应Legal 反应(亚硝酰铁C17氰化纳)位上不饱Raymond 反应(间二和内硝基苯)酯环的显色反Kedde 反应( 3,5-二映硝基苯甲酸)Baljet 反应(碱性苦味酸)K—K 反应a—去氧糖颜 Xanthydrol 反应色反应对 - 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过典酸- 对硝基苯胺反应1、为苯醌类及萘醌类专用试剂,样品在PC 或 TLC 上呈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化合物相区别1、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颜色改变,加深。
黄酮类化合物产生颜色的原因
黄酮类化合物能产生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具有交叉共轭体系
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是与其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
如:1、还原反应(1)HCL-Mg 现象:泡沫处呈红色.应用: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紫红.花青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下会发生色变,故预先需对照排除.
(2)四氢硼钠反应方法:生成紫色或紫红色.应用:二氢黄酮(醇)类专属反应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分子中具有3-羟基,4-羰基或5-羟基,4-羰基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1)三氯化铝显色应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现象:鲜黄色荧光
(2)锆盐-枸橼酸反应应用:区分3-OH或5-OH黄酮仍呈鲜黄色(3-OH);黄色溶液显著褪去(5-OH)
(3)氨性氯化锶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试剂:氯化锶的甲醇液和氨气饱和的甲醇液.产生绿~棕色~黑色沉淀.
(4)醋酸镁显色应用:区别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现象:二氢黄酮(醇),天蓝色荧光.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显黄-橙黄-褐色
(5)三氯化铁
3、碱性试剂反应黄酮类化合物与碱性试剂显黄、橙、红色.
4、硼酸显色具有5-羟基黄酮和6‘-羟基查耳酮结构.试剂:草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现象:黄色并有绿色荧光.(枸橼酸-丙酮)(黄色无荧光)。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来源自学考试)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B)。
A.C6-C3B.C6-C3-C6C.C6-C6-C3D.C6-C6-C62.黄酮苷元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一类是(C)。
A.黄烷醇类B.查耳酮类C.花色素类D.二氢黄酮醇类3.检查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B)。
A.碘化铋钾反应B.HCl-Mg粉反应C.Mg(Ac)2反应D.乙酐-浓硫酸反应4.除下列哪点外,其它三点一般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的依据(D)。
A.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B环的连接位置C.三碳链是否与B环构成环状结构D.是否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结构5.黄酮(a).花色素(b).二氢黄酮(c)三类化合物(羟基取代相同时)的水溶性从大到小排序是( C )。
A.>b>cB.a>c>bC.b>c>aD.b>a>c6.下列化合物中酸性处于第二强的是(A)。
A.7-羟基黄酮B.7,4′-二羟基黄酮C.5-羟基黄酮D.3,5-二羟基黄酮7.下列化合物中与四氢硼钠生成红色反应的是(B)。
A. 5,7,4’-三羟基黄酮B. 5,7,4’-三羟基二氢黄酮C. 3,5,7,4’-四羟基花色素D. 4,2’,4’,6’-四羟基查耳酮8.可用于区别3,5,7,4’-四羟基黄酮和5,7,4’-三羟基黄酮的反应是(C)。
A.盐酸-镁粉反应B.KOH反应C.锆-枸橼酸反应D.乙酸镁反应9.聚酰胺色谱的原理是(B)。
A.分配B.氢键缔合C.分子筛D.离子交换二.单选题1.黄酮类化合物早期又称黄碱素,其碱性原子指( A)。
A.1位O原子B.4位酮羰基C.5位羟基D.B环苯基2.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稍大是因为( D )。
A.羟基多B.有羟基C.离子型D. C环为非平面型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D)。
A.结构中有酚羟基B.结构中有临二酚羟基C.分子中存在交叉共轭体系D.A+C项4.下列化合物中与四氢硼钠生成红色反应的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