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目录

前言-------------------------------------------------------------------------------------------------------------1 1 设计前提---------------------------------------------------------------------------------------------------1 1.1 生产能力、车身尺寸和输送方式------------------------------------------------------------1 1.2车身涂层质量要求---------------------------------------------------------------------------------1

2 涂装线的生产能力和输送速度--------------------------------------------------------------------1

3 涂装工艺流程及参数--------------------------------------------------------------------------------1

4 涂装设备的设计---------------------------------------------------------------------------------------1 4.1前处理设备-------------------------------------------------------------------------------------------1 4.2电泳线--------------------------------------------------------------------------------------------------1 4.3烘干设备-----------------------------------------------------------------------------------------------1 4.4水性底色漆闪干室---------------------------------------------------------------------------------1 4.5车底喷涂线-------------------------------------------------------------------------------------------1 4.6喷漆线及配套设备---------------------------------------------------------------------------------1

5 涂装主要设备的计算--------------------------------------------------------------------------------1 5.1电泳槽-----------------------------------------------------------------------------------------------------1

5.2喷漆室-----------------------------------------------------------------------------------------------------1

6 结语--------------------------------------------------------------------------------------------------------1参考文献-------------------------------------------------------------------------------------------------------1

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0 前言

随着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国内汽车涂装线已越来越重视环保节能型涂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设计汽车涂装线时,涂装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参数必须与之相匹配;同时,为了追求涂装线的高精益化和高柔性化,设备选型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国产设备,通过加强设备维护来提高整个生产线的开动率,从而降低生产线的建设费用;还要充分了解和预测新车型的开发,新涂装线应能满足多品种共线生产,使后续车型投产时对生产线的停产改造时间尽可能短。现在,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设计一个年产10万辆普通轿车的车身涂装车间,选用典型的3C3B涂装工艺。工艺选定后,根据所采用的工艺及年生产纲领的要求,进行工艺的设计及计算。工艺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的确定、各工序采用的工艺规范等。选择和计算各工序所采用的前处理槽的尺寸及数量,选择车间所需的主要设备等。设备选型与计算完毕后,设计车间平面布置图、阴极电泳槽图、以及喷漆室的设计图。最后对所设计的内容进行评述。

1 设计前提

1.1 生产能力、车身尺寸和输送方式

被涂物尺寸(长×宽×高):4.8m×1.7m×1.4m

生产纲领:10万台/年

净生产能力:300台/d,工作时间:23 h/d。

输送方式:前处理、电泳线采用摆杆输送机;车底喷涂采用反向滑橇;中涂、面漆喷涂线及其他部分采用滑橇输送系统。

1.2车身涂层质量要求

满足中、高级轿车的涂层质量要求。电泳底漆、中涂漆和面漆的涂膜厚度的要求不一样,电泳漆:外表面≥18μm,内部空腔≥1lμm;中涂:外表面30~40μm,内表而15~20μm;面漆:金属底色漆12~20μm或素色漆20—25μm,清漆35~50μm。

2 涂装线的生产能力和输送速度

根据设计前提的要求,综合考虑各线设备利用率、返工率和交换件生产需求,确定涂装线的产能和输送速度,见表1。

每年计算时间:335天(扣除一个月检修期)

生产方式为流水线生产。

生产节奏为T =t?k/M

式中:t —工时基数,min;

M —生产纲领;

k —设备有效利用率

工人总数=

输送链速度:v=L/T

式中:v —链速,m/min;

L—挂距,m;

T —生产节奏,min/辆;

表1

序号生产线

线数

(条

)

设备利

用率

(%)

挂距

(m)

生产节奏

(min/辆)

输送速度

(m/min)

返修5%

(台/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前处理

电泳

电泳烘干

电泳打磨

车底喷涂

中涂

中涂烘干

中涂打磨

面漆喷涂

面漆烘干

检查

1

1

1

1

1

1

1

1

1

1

1

90

90

90

95

95

90

90

90

90

90

95

6.0

6.0

5.0

6.0

6.0

6.2

5.0

6.0

6.2

5.0

6.0

4.15

4.15

4.15

4.37

4.37

4.15

4.15

3.94

3.94

3.94

4.16

1.45

1.45

1.20

1.37

1.37

1.49

1.20

1.52

1.57

1.27

1.44

15

15

15

15

3 涂装工艺流程及参数

根据所用涂装材料和工艺的要求,确定的涂装工艺流程及参数见表2。

表2

序号工序名称处理方

工艺参数

区段长

度/m

备注时间

/min

温度

/℃

1 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3

滑橇锁紧/

检查+预清

理挂转至前

处理输送链

前处理

热水洗

预脱脂

脱脂

水洗

水洗(浸入

即出)

表调(浸入

即出)

磷化

水洗

水洗(浸入

即出)

钝化

水洗

循环纯水洗

洁净纯水洗

沥干

自动+

手动

自动

约12

0.5

0.5~1.0

3

0.5

10s

10s

3

0.5

10s

10s

0.5

10s

0.25

RT

50±5

50±5

50±5

RT

RT

RT

40±5

RT

RT

RT

RT

RT

RT

约17.4

推杆悬连一般不

带滑橇

如采用旋转送机,

设备长度可缩短

约20%

可溢流至2.9工序

纯水电导≤10μS

4 4.1 4.2

4.3 4.4

4.5 4.6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电泳涂装

阴极电泳

(含0次UF

液洗)

用循环UF液

用循环UF液

洁净UF液洗

循环DI水洗

洁净DI水洗

沥干

电泳烘干,

强制冷却

所有缝隙处

涂密封

车底喷涂

去遮蔽,擦

净车身外表

电泳打磨

喷中涂

中涂烘干,

强制冷却

中涂打磨

热风对

压涂或

喷涂

高压无

气喷涂

手工

手工

手工或

自动

热风对

手工

3.0~

4.0

0.5

10s

0.1~0.2

10s

0.1~0.2

30

30

28±1

RT

RT

RT

RT

RT

175±5

RT

RT

RT

RT

20~25

140

RT

约8.7

43.2

43.2

如采用旋转送机,

设备长度可缩短

约20%

补加4.3工序的槽

布置在4.3工序的

出口

布置在4.5工序的

出口

20min为车身保

温时间

14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5

16

17

喷面漆

手工喷涂底

色漆

自动喷涂底

色漆

检查补喷底

色漆

晾干

手工喷涂罩

光清漆

自动喷涂罩

光清漆

检查补喷罩

光清漆

晾干

面漆烘干,

强冷

检查,报交

手工

自动

手工

手工

自动

手工

热风对

手工

3

3

30

≥20

≥20

≥20

≥20

≥20

≥20

≥20

140

≥20

45.720min为车身保

温时间

4 涂装设备的设计

涂装设备的设计,包括工区的布置、处理方式、工艺时间和温度等。均要符合表2的要求。

4.1前处理设备

采用以摆杆输送机为输送设备的连续通过式结构,前处理分为脱脂、水洗、磷化、水洗等部分,全部采用喷浸结合式。喷淋压力l~1.5Pa,脱脂采用碱性脱脂剂,温度60~80℃,时间3min,用电热管加热,磷化采用锌系磷化剂,温度45~55℃,时间2min,用电热管加热水,然后通过热交换器来加热磷化剂。在该设备的两端装有风幕,防止热量向外扩散,磷化剂配方中的各种原料通过气动泵按所消耗掉的数量从原料筒中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再通过现场化验来进行调整。两道水洗工序系用室温的通过净化处理自来水,时间各为1min。4.1.1室体

室体内的非喷淋工区设置单侧过道,喷淋工位不设过道。在脱脂工区以后的室体内,有防止车身表面因停线而变十的喷湿装置。需要加热的工区室体有保温层,保温层厚度50 mm。

在前处理线出入口、脱脂工区设置送排风,防止蒸汽、水雾等聚集、外溢,磷化上区设置送排风,防止酸雾聚集。

4.1.2工艺槽

所有浸槽的液面到槽沿的距离为250 mm,车顶到液面距离为300 mm。槽体材质为不锈钢,所有加热槽隔热层厚度50 mm。每个槽子上有RO水和自来水的快速加水口,要求将单个空槽子灌满的最长时问为30 min,每个槽子排空的时间也为30min。

4.1.3加热、除油、除铁屑和除渣等系统

系统的循环采用不锈钢离心泵,为了维修,设置泵的移出轨道,电葫芦。加热系统采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脱脂液采用一级加热,磷化液采用二级加热,磷化液与加热介质的温差≤l0℃,槽液加热到工艺温度所需时间最长为4 h。在热水洗、预脱脂和脱脂系统设置除油和除铁屑装置,除油装置采用二级油水分离,一级加热破乳,二级采用油水分离器,使槽液含油量低于2g/L。除铁屑装置首先采用旋液分离器除去槽液中大颗粒铁屑,再用磁性分离器除去小颗粒铁屑,经纸带式过滤机对浓缩液处理后,清液返回脱脂槽。对磷化槽液配置了全量过滤除渣系统,将含高浓度磷化渣的磷化液从磷化槽底部锥斗中泵入到除渣系统的压滤室,经过压滤、吹干、刮渣处理后,使磷化槽中渣含量≤120×10-6。

4.2电泳线

4.2.1 室体

电泳工区设置双侧过道,UF水洗II工区设置单侧过道。在电泳工区和电泳后通道内有送排风系统,其中电泳工区送排风口沿电泳槽侧均布,以降低电泳室体内的有机溶剂浓度。

4.2.2工艺槽

电泳槽体用6.5 mm厚碳钢制作,6 mm厚的环氧玻璃钢做衬里,用20000 V的高,蓝试验衬里的瞬间放电性,保证衬里的绝缘性能。其他工艺槽的槽体材质为4 ㎜厚的SUS304不锈钢。

4.2.3超滤装置、直流电源和阳极

超滤装置采用进口卷式膜管,车身电泳后清洗需要的新鲜超滤液量为2×

10-3 m3/(m2·min),具有对单根膜管反冲洗功能。电泳直流电源采用国产设备,参数为l 500 A/450 V,输出电压连续可调,共3套。阳极采用3段电压,车身入槽后通电。阳极采用管式阳极,阳极(含底部阳极)与阴极面积比为1:4。4.3烘干设备

烘干设备包括电泳、中涂、面漆烘干室,采用π型结构。

烘干室保温层厚度为150 ㎜,内皮材料为渗铝钢板,外皮材料为镀锌波纹板。保温材料采用密度为120 kg/m3的矿物棉。

4.3.1加热系统

加热系统采用独立区域加热器,加热器包括燃烧器、换热器、嵌入式防爆离心风机、过滤器、电气控制等部件。

辐射升温区采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加热辐射板。对流升温区和保温区采用间接加热,进入烘干室的热空气要经过两次过滤,即在加热器内经过换热器后进行第1次过滤,在烘房的内部风管出风口进行第2次过滤,过滤等级为EU8。

烘干室从冷态达到工作温度的升温时间为l h,并有紧急情况下降温能力,即在2 h内可冷却到45℃。烘干室进出口升降机上方均布置热顶,以防止烘房出入口的油烟冷凝。

4.3.2废气焚烧系统

3个烘干室共用1套RTO废气焚烧系统,废气处理量为40 000 m3/h,该系统由3个蓄热室、一个氧化室和1个过滤室组成。3个蓄热室轮流进行蓄热、放热并执行反吹清扣功能,

氧化室氧化分解废气,过滤室对进入蓄热室的废气进行过滤。

4.3.3 强冷室

采用致冷后的冷空气进行强冷,在强冷室的致冷箱内,空气经过EU4过滤、表冷段致冷、EU8过滤后进入强冷室。

4.4水性底色漆闪干室

采用直通式烘干室结构。闪干室在0.5 h内可从冷态达到丁艺温度。在升温区加热箱内,新鲜空气经EU4过滤器→表冷段→加热段→Eu8过滤,然后由风机送入升温区室内风管,经送风口EU8过滤器后进入闪干室内,送风温度为70℃,含湿量≤0.015 kg/kg干空气。在保温区加热箱内,循环空气进入加热箱经过换热器、EU8过滤器后,由风机送入保温区室

内风管,经送风口EU8过滤器后进入闪干室内,送风温度为90℃。闪干后的强

冷室使用经致冷后的冷空气使车身温度≤35℃。

4.5车底喷涂线

采用以反向滑橇输送机为输送设备的间歇通过式结构。沿整个室体布置送排风,送风由上位空气供应装置供应。

4.6喷漆线及配套设备

喷漆线包括中涂、底色漆和清漆等3条生产线。

4.6.1 空气供应装置

该装置由进风段、初效过滤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均流段、消声段、中效过滤段、亚高效过滤段和出风段等组成,负责向喷漆窒提供经调温、调湿后的李气。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室外空气在表冷段经过冷却除湿后,再在加热段进行等湿升温,使空气温、湿度满足喷漆的要求。在冬季,低温低湿的室外空气在加热段经过等湿升温后,再在加湿段进行等焓加湿,使夺气温、湿度满足喷漆的要求。

为了节能,将打磨室和喷漆线的擦净室的供风进行回用,将其送风量的65%过滤后返回到对应的空气供应装置进风口。

4.6.2动、静压室和喷漆室

来自夸气供应装置的窄气经动、静,K室后形成均匀的层流进入喷漆室内,静压室底部过滤层的过滤等级为EU5。喷漆窜体壁板为1.2 mm的5US304-4<锈钢板和6 mm的夹胶玻璃,室体两侧外壁f:装有荧光灯箱,通过玻璃窗照射到室体内部,在人工喷涂和检查补漆工区布置有喷漆枪站。

4.6.3文丘里漆雾捕捉系统

进入喷涂区的气流环绕车身,将喷漆时产牛的漆雾向下带入漆雾捕捉系统。该系统通过文氏口效应将水流充分雾化,水雾与气流中的漆雾通过碰撞、混合,漆雾被水雾捕捉凝聚成含漆雾的水滴,然后通过降低风速和用挡水板使风向多次转变,水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落入水槽中,捕捉漆雾的效率达98%以上,被净化后的空气由排风机送入70 m高的烟囱排放。

5 涂装主要设备的计算

5.1电泳槽

电泳槽是电泳涂装作业的浸槽,形状有船型和矩形两种。船型电泳槽适用于大量流水连续式生产。其两端的斜坡长度取决于被涂物出入槽的角度,平段的长

度根据链速和泳涂时间确定。根据输送被涂物的轨迹,求取必要的最小限度的主槽形状。为保证槽液较好的搅拌状态和最佳的极间距,电泳槽容纳被涂物要留有间距。

平段长度:L=1.45×3=4.35m

电泳槽的液面到槽沿的距离为250 mm,车顶到液面距离为300 mm。车底到槽底的距离为500mm,底座的高度为250mm,车身距槽壁的距离为500 mm。所以电泳槽本体:2700mm×2450mm×(4000~10000)mm。

5.2 喷漆室

喷涂室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喷涂作业间的大小。再根据选用的喷漆室的类型和供、排风系统的布置方式来确定其外形尺寸。喷涂作业间的大小与被涂物外形和大小、生产方式、喷涂工位的布置等因素有关。

喷涂室的喷涂作业间内尺寸:宽度(W)=被涂物宽度+作业区宽度(0.8~1.5m)×2

所以,W=4.7m

高度(H)=被涂物高度+工件离格栅板距离(0.3~0.5m)+工件离顶棚的高度(1.5~2.0m)

所以,H=3.4m

长度(L)=单件喷涂工时(min)×输送链速度(m/min)+工件距出入口距离(0.6~1.0m)×2

所以,L=5.71

喷涂室断面的决定:

(1)被涂物的高度:1400㎜。

(2)被涂物的宽度:旋转时的最大宽度:5100㎜

(3)被涂物顶离输送链轨顶高度:1500㎜

(4)被涂物下端至水槽间距:300㎜

(5)水槽高度:400㎜

(6)喷涂作业区宽度:1000㎜

(7)工件至水幕间距:400㎜

(8)净化室:600㎜

(9)供风室:450㎜

6 结语

参考文献

[1]王民信,王丽君.汽车涂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伍泽涌,卢鸿琏,肖泽星.新型涂装前处理应用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王锡春.最新汽车涂装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4]王锡春.涂装车间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吴涛编.汽车涂装车间工艺设计基础.吉林: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6]叶扬祥,潘肇基.涂装技术使用手册.机械工业,2003.

[7]王民信,王丽君.汽车涂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注: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

以下)五档制评定成绩。

涂装车间设计

涂装车间设计 1.涂装车间设计:是对涂装车间进行基本建设,扩建或技术改造前的全面规划工作。 2.涂装车间:是将涂料涂覆于被涂物表面上,制成满足特定质量要求的施工场所。 3.现代化涂装车间的特点:①工业化水平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涂装设备。(保证涂层质量 和产量)②具有完善的环保和消防设施;③资源、能源利用合理;④物流畅通;⑤涂装成本低;⑥方便生产管理. 4.涂装车间设计过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涂装车间设计的程序: 设计的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5.涂装工艺师在整个设计中的工作担当的角色: 初设方案→施工图设计→向相关专业提出设计任务书及提供工艺资料→各专业完成总图设计→汇总各专业的设计,对各专业设计进行审查、会签→绘制最终安装的平面图 6.设计基础资料:原始资料和设计数据。 原始资料:①自然条件②地方法规③工厂标准④厂房条件⑤动力能源⑥工厂状况⑦产品资料设计基础数据:车间生产任务;生产纲领;工作制度;年时基数;生产节奏;涂装标准。 7.年时基数:每年生产的实际时数。 工作制度:据车间生产任务及生产条件来确定的生产班制。 生产节奏:是平均的生产节拍,即每件产品(or每个吊具)间的间隔时间,or生产单件产品需要的时间。 生产纲领:是车间在单位时间内(年、月、日)分工种的任务指标。 8.涂装车间设计的内容包括如下六大部分: ①涂装工艺设计(包括设备造型与计算)②厂房建筑设计③给水与排水设计 ④通风采暖设计⑤供热设计⑥供电照明设计 9.涂装工艺设计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确涂装目的(即涂装标准or等级),查清涂装时的条件(底材种类)。 第二阶段:选择性能和经济上适宜的涂料。(与零件底材相配套,达到涂层性能要求,且与涂装条件相适应。) 第三阶段:根据涂装场所,被涂物形状、大小、材质、产品、涂装品种及涂装标准选定适宜的涂装方法。 第四阶段:根据涂料,底材,涂装环境,涂装方法,资源利用,污染等制定多种方案进行比较,通过价值工程计算,最后选定作业条件。 10.工艺设计的基本工序:前处理(除油、除锈、磷化)→涂装→烘干 11.磷化:是指金属表面与含磷酸二氢盐的酸性溶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生成稳定的不溶性的无机化合物膜层的一种表面化学处理方法,所生成的膜称为磷化膜 P比:磷化膜中P相所占的比例(P/(P+H)),P为磷酸二锌铁(Zn2Fe(PO4)2·4H2O),H为磷酸锌Zn3(PO4)2·4H2O。 12.电泳涂装对磷化膜的要求:

浅谈汽车涂装双色车身喷涂工艺

浅谈汽车涂装双色车身喷涂工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成为 人们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汽车的内置功能和外观也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 的目标。车身涂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车外观的美观性以及正常使用。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汽车涂装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涂装;双色车身;喷涂工艺 引言:油双色车身设计的车型已经慢慢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股亮丽的风景线。随着经典车型Mini Copper的走红,小型车中刮起的一起双色车身设计的风潮,长安铃木雨燕、长安奔奔等车型也加入到这股双色风潮之中。随着个性化消 费逐渐成为轿车主流消费,单一的色彩早己不能满足人们对五彩缤纷的需求,双 色车身从欧美市场复制到了中国市场,色彩营销将在新一轮营销大战中大展拳脚。 1汽车涂装双色车身喷涂工艺阐述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需要通过涂料对整车车身进行涂装。而用于车身涂装的涂 料就是指那种处于流动或者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这类有机物质通过涂抹在其他 物体上时能够形成一种薄膜,这种涂料形成的薄膜就称之为车身涂装涂层。而将 涂料涂抹到清洁的被涂抹物的表面上,通过干燥等工艺,形成薄膜的工艺过程就 成为涂装喷涂工艺。 汽车涂装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又变得更加容易。主要是更复杂的工艺 和材料正在被引入,同时也有机器人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提供帮助。事实上,奥迪 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让机器人在一次喷涂过程中涂上两种颜色,从而节省时间 和金钱。 过去,如果汽车制造商想要在一辆车上使用多种颜色,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 间以及施工成本。实际上,制造一辆有多种颜色的汽车需要多个过程。首先需要 铺设主色,经过烘烤干燥,再将其遮盖并涂上二次色。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涂装技 术的发展,使用新的汽车车身涂装,使汽车生产厂的涂装大大简化,涂装一次合 格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使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稳步世界汽车制造也之林。 2影响涂装颜色的因素 手动涂层用于汽车涂层修复中。由于手动操作的随机性,涂层的颜色会出现 色差。另外,施工环境明显会引起喷涂后的色差。根据经验,深色金属涂料受影 响较小,浅色金属涂料受到很大影响,普通涂料基本不受影响。 (1)个人喷洒习惯的影响 手动喷涂的效果受到人们习惯的限制,例如喷枪的速度,喷枪之间的距离, 喷涂次数,流量调节,闪光时间,清漆厚度等等。对最终颜色的影响。对于大多 数涂料,这些因素会导致不同的色调。 (2)其他人对运营因素的影响 除了上述人类习惯的影响。其他手动因素也会影响颜色,如稀释剂比例,稀 释剂类型,喷枪口径,气压调节,喷枪宽度(风扇表面)调整,烘烤等。 这些因素通常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只要操作说明符合技术手册中的说明, 就可以避免这些人为因素引起的影响。 (三)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 施工环境是客观因素,无法避免,例如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空气对流。随 着施工设备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可以人为地控制这些因素,例如在烘房中制作测 试板,调节烘烤室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烘烤室的风压。

汽车涂装车间中央控制室系统功能

汽车涂装车间中央控制室系统功能 中央控制室不仅可以将现场的生产、设备的各种信息数据收集,供车间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参考,并可通过此系统了解生产的组织及产品质量,而且可以远程调整工艺参数,开关机设备,快捷的诊断设备,极大地提高车间生产及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设备也越来越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给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是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任何一台发生故障都可能导致生产线停线。中央控制室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对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而且远程的集中开、关设备可以有效、快捷地查询设备出现的故障,并及时排除,也可获得生产、设备方面的信息,为生产、设备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奇瑞汽车涂装生产车间为例,重点介绍了涂装车间中央控制室的系统功能。 监控模块 1. 监控设备报警器 (1)消息来源是设备控制的一个典型位(Bit),监控系统对这个信息进行通知和处理。设备控制中与之并列的是监控系统定义的状态位。每个通知位(Bit)还有用于原因分析系数的4个监控系统所特有的参数。监控系统用户可以对这些系数自由定义。概括系数,大致描述了通知的结果,有传送带停止、空节拍和操作障碍3种类型;细节系数,详细描述了通知的起因;其他责任,用于描述谁负责通知;缺省记录,包含对通知的原因、影响做进一步描述的后置注释。 (2)故障通知。生产设备的通知集中收集在监控系统的数据库中,故障通知处理用于显示、鉴定和处理当前未解决的通知。与其他设备处理

相反的是,未解决的通知将动态显示,即显示列表将周期性的每分钟刷新。未解决的故障通知以红色表示,未解决已确认的故障通知以红紫色表示。监控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通知中的“确认”单元来确认通知。每个故障通知都可以添加诸如故障的类型和描述。结果表格可以以PDF文件形式输出备份和打印,也可以以ASCII文本文件或 Excel文件形式输出,能够满足用户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 (3)故障日志。设备的通知集中收集在监控系统的数据库中。故障日志用来显示、分析和处理这些通知。故障日志中都是监控系统所熟悉的通知,以彩色的表格形式表示。根据通知状态通知将显示如下:红色,未解决未确认的通知;红紫色,未解决已确认的通知;黑色,已解决的通知。 (4)工作日志。设备的工作日志集中收集在监控系统数据库中,工作日志用于显示、分析和处理工作通知。每个通知都可以添加诸如错误类型和描述、责任、注释、行动计划、丢失部件/车身的数据及优先级等补充信息。 (5)合成工作/故障日志。设备的工作通知以及通知集中收集在监控系统的数据库中。合成工作/故障日志用来显示、分析和处理这些工作通知和故障。由此可以迅速得知故障和工作状态的关系。 (6)前10名处理。生产设备的故障和工作通知集中收集在监控系统的数据库中。前10名列表允许对在一个可以设定的时间段内,出现频率最高、总持续时间最长或平均持续时间最长的通知进行查询。在运行的工作中可以获得设备大量的故障和通知,这些最重要、最关键的故障通知将沉入到通知流中。

涂装作业的危害分析(全)教学内容

涂装作业的危害分析 (全)

一、防止涂装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喷涂间应设置配套通风净化系统。 (2)喷涂间室体及与其相连接的送风、排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备,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备,或铺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3)喷涂间应按相应的防爆等级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设施、仪器、仪表。 (4)喷涂间内所有金属制件,如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接地。 (5)对处理油漆、稀料等的设备和管道均设有静电接地,通风系统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6)在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报警。 (7)与喷涂设备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等部件易发生故障处,宜配套有响声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连锁。 (8)喷漆间设禁火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9)喷漆操作中使用的物料不得与皮肤接触,宜采用防护服、防护眼镜或长管面具与人体隔离(作业人员应该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10)喷漆间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测定和电气安全技术测定,并将 测定结果记人档案。 (11)喷漆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喷漆作业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喷漆间,进人人员要严格进行防火防爆教育。 二、喷涂车间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根据喷涂工艺的特点,其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使用的涂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在我国现行的《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 (GB6514-95)中将含各种有机溶剂的涂料分为甲类,粉末涂料为乙类,水性涂料、乳胶涂料为丙类。参照涂料本身的火灾危险性,可以对不同的工序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但如何确定涂装车间整体的生产类别,则应参照《建规》的有关的规定。

汽车涂装设备设计手册(完整实用版)

目录 第一章涂装车间的工艺及设备总体设计 (5) 1基本概念 (5) 2 涂装车间 (6) 3 涂装线的工艺设计 (12) 4 涂装线的设备设计 (46) 第二章前处理设备 (58) 1 前处理工艺及处理方式 (58) 2 前处理设备设计 (62) 3 密封室设计 (64) 4 槽液循环 (66) 5 喷嘴的形式与数量 (66) 6 泵的选择 (70) 7 加热装置 (71) 8 辅助设备 (74)

9 前处理用水量计算 (87) 10 绘前处理工作原理图 (88) 11 前处理的发展趋势—硅烷及氧化锆技术 (89) 12 降低水耗 (93) 第三章电泳设备 (96) 1 电泳涂装的特点 (96) 2 电泳原理 (96) 3 电泳设备设计 (98) 附1 电泳专用名词解释 (118) 附2 电泳后冲洗废水再利用 (118) 附3 自泳涂装 (120) 4 使用范围 (121) 5 涂膜的特性 (122) 第四章喷涂设备 (126) 1 喷漆室的功能 (126) 2 喷漆室分类 (126)

3 水旋式喷漆室 (127) 4 文丘里式喷漆漆室 (131) 5 水帘喷漆室 (132) 6 无泵喷漆室 (133) 7 干式喷漆室 (134) 8水性漆喷漆室 (136) 9 喷漆室的设计 (136) 10 集中供漆系统 (143) ESTA (145) 11 喷漆室类型的选择 (154) 12 防火及废气处理 (156) 13 静电喷粉设备 (158) 14 静电喷漆 (162) 15 喷PVC胶设备 (167) 第五章烘干设备 (171) 1 涂膜的固化机理 (171)

汽车生产之涂装车间

实用标准文档 实习概况一 号。我被分到我所实习的单位是比亚迪汽车,位于高新区亚迪路2学到了事业部的涂装车间。在车间主要是负责车间修正工作,了公司11 3个月的实习做一个工作总结不少知识,那现在我将就对这涂装车间生产状况及实习总结. 二初识流水线涂装车间概述1 涂装车间布局环境1.1 安全事项1.2 2.涂装车间生产线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 2.1 涂装工艺2.2几种重要的涂装工艺2.3电泳涂装2.4. PVC喷涂中涂喷涂2.5. 面漆喷涂2.6. 打磨2.7 、抛光2.8涂装工艺法2.9 车间修正线主要职责、工作方法3. 初识流水线流水线,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 按照输送系列产品大体可以分为:皮带流水线、板链线、倍数链线、插件线、网带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线、悬挂线及滚筒流水线这七类流水线。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流水线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以前,总是在别人口中或者

电视上看到“流水线”这个名词。而这次,在比亚 迪汽车厂里,第一次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流水线。我们涂装车间里的流水线大部分厘米)上面放上梯形铁架子,然后把车子放上面就都是那种滚轮(大约直径15-20 行了。不得不提到的是,在这里面工作,一定要多注意安全。 1.涂装车间概述涂装是工程机械产品的表面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防锈、防蚀涂装质量而, 装饰性能产品外观质量不仅反映了产品防护、是产品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且也是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而真正意义上汽车企业的涂装车间,包含了诸多工艺,比如前处理、电泳及水洗、密封线、中涂喷涂、面漆喷涂等等。 涂装车间布局环境1.1 进入涂装车间部,就是成片连成的流水线和一台台的大型机器设备,但是却发现不像一般小型机械厂那样杂乱不堪,而是非常的整齐,那绿色安全通道也会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汽车制造主要以金属为主,但金属材料普遍存在腐蚀问题,这种腐蚀在汽车上轻则影响您爱车的花容月貌,重则就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汽车油漆涂层的质量评价指标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性能指标,这类指标和油漆层的防腐蚀性能密切相关,如附着力、硬度、耐酸碱性等;另一类指标就是装饰性指标,也就是指是否好看,如色差、光亮度、鲜艳度等。显然,性能指标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装饰性指标。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当然,如果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又注重有奇的装饰效果当然是最理想的了。所以,为了保证这些特点,车间里的布局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涂装质量对环

(汽车行业)重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涂装工艺设计子职位族任职资格标准(试行)

(汽车行业)重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涂装工艺设计子职位族任职资格标准(试 行)

Q/JD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企业标准 Q/JD####-2010 涂装工艺设计子职位族任职资格标准 (试行) 2010--发布2010--实施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发布 Q/JD####—2010 前言 本标准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X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工艺技术研究中心总装涂装工艺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俊、郑勇、刘翔、向雪兵、张先锋、徐中琼。 本标准批准人: 汽车涂装工艺设计子职位族 任职资格标准 第壹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级别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 第三部分专业能力标准 第四部分必备知识标准 第五部分学习课程/参考书籍 第壹部分概述 壹、标准名称 汽车涂装工艺设计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二、标准定义 涂装工艺设计能力标准是指生产线建设、SE分析、工艺文件编制、现场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要求。涂装工艺通用的专业和技术能力胜任要求请参照工程技术任职资格标准、相应的专业或技术任职资格标准。 三、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涂装工艺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 四、标准级别 本标准共设六个级别,分别为:P1,P2层标准(职级为4级)、P3层标准(职级为5-7级)、P4层标准(职级为8-10级)、P5层标准(职级为11-12级)、P6层标准(13-14级)。 本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先期开发P2层、P3层、P4层、P5层标准,P6层标准暂未开发。 五、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包括级别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必备知识及技能、能力标准。 第二部分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 壹、角色定义

涂装车间技术规格及要求

涂装车间技术规格及要求 编制: 制作日期: 涂装车间技术规格及要求 项目内容: 1、小型结构件中途线 2、大型结构件涂装线 3、中大挖整机补漆线(SWE330) 4、小挖整机补漆线(SWE130) 5、自行葫芦输送系统(SWE330、SWE450) 一、小型结构件中涂线 (一)、设计依据 1、生产任务:承担小型结构件中涂任务 2、生产纲领:10000台/年 3、生产节拍:10~25分钟/工位 4、工件的尺寸以及重量:见附表一 5、工作制度以及年时基数: (1)、工作制度:全年工作300天,每天两班制 (2)、年时基数:工人年时基数600天,设备年时基数570天 6、能源: (1)、动力电:380V 三相 50HZ

(2)、照明电:220V 单相 50HZ 7、供水:~ 8、压缩空气:~ 9、环境温度:-10℃~45℃ 10、涂装线布局:见附图 11.运输方式:轨道加工艺车运输。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中涂烘干室技术说明: 因结构件的热容量大,烘干室温度应设计在60~120℃,为保证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原则,采用封闭式烘干结构,前后门为对开门,热风循环加热方式。主要有室体、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废气处理系统以及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1、室体:采用钢结构骨架和彩钢保温板拼装制作,底部也需保温,

材料为保温岩面,其厚度为100mm,壁板接缝处涂耐高温密封胶。 2、循环风管:采用1.5mm厚镀锌板制作,烘干室应设有废气处理和 再利用装置。 3、加热系统:采用四元体燃气热风炉,带废气处理装置。为保证循 环空气的清洁度,热风循环系统中设有高温过滤装置。燃烧机采用进口设备,保证加热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四)、喷漆室技术要求: 采用水旋式喷漆室结构,其结构由室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水旋器装置、循环水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1、室体:采用钢结构骨架以及EPS板拼装结构。室体上部分为静压 室,下部分为镀锌格栅板及水盆和水旋器装置。静压室在室体顶部,有稳定气流的作用,使整个静压室到底部格栅板之间形成稳定的压差,保证漆雾最大量的被气流带走。喷漆室内设计成微负压状态,喷漆室两侧有采光玻璃和照明灯箱以及供人进出的检修门,其中检修门为外开结构,玻璃采用钢化玻璃,室内的光照强度不小于500Lux,照明灯箱设计为组控制方式,采用挂壁式日光灯箱,灯具采用飞利浦产品。 2、送风系统:该系统是向喷漆室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新鲜空气的设 备,每个喷漆室两台送风机组,机组的功能段包括进风段、初效过滤段、风机段、均流段、出风段等。空调机组壁板采用插接式结构,过滤、风机段应设有检修门,正压段的检修门为内开,负压段的检修门为外开,壁板接缝处涂密封胶,确保机组漏风率不

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车间工艺课程设计题目: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 1181 学号: 15 学生姓名:苏韬 导师姓名:易翔老师 完成日期:2014.6.3-2014.6.15

目录 前言-------------------------------------------------------------------------------------------------------------1 1 设计前提---------------------------------------------------------------------------------------------------1 1.1 生产能力、车身尺寸和输送方式------------------------------------------------------------1 1.2车身涂层质量要求---------------------------------------------------------------------------------1 2 涂装线的生产能力和输送速度--------------------------------------------------------------------1 3 涂装工艺流程及参数--------------------------------------------------------------------------------1 4 涂装设备的设计---------------------------------------------------------------------------------------1 4.1前处理设备- ------------------------------------------------------------------------------------------1 4.2电泳线- -------------------------------------------------------------------------------------------------1 4.3烘干设备-----------------------------------------------------------------------------------------------1 4.4水性底色漆闪干室---------------------------------------------------------------------------------1 4.5车底喷涂线- ------------------------------------------------------------------------------------------1 4.6喷漆线及配套设备---------------------------------------------------------------------------------1 5 涂装主要设备的计算--------------------------------------------------------------------------------1 5.1 电泳槽-----------------------------------------------------------------------------------------------------1 5.2 喷漆室-----------------------------------------------------------------------------------------------------1 6 涂装三废处理---------------------------------------------------------------------------------------------- 1 6.1 大气污染---------------------------------------------------------------------------------------------------1 6.2 水质污染---------------------------------------------------------------------------------------------------1 7 总结--------------------------------------------------------------------------------------------------------1参考文献-------------------------------------------------------------------------------------------------------1

涂装车间电气消防设计

涂装车间电气消防设计 摘要:针对涂装车间消防电气设计的特殊性,提出各区域电气消防的设计做法。 关键词: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喷漆区域防爆火焰探测器防爆感温探测器气体浓度探测器 在汽车、摩托车等整车生产工厂中,涂装车间极其重要的一环,其生产工艺复杂,设备造价昂贵,且由于在涂装车间中喷漆工艺的存在,使得涂装车间成为正常四大工艺车间(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车间)中最为危险的车间,近年来,涂装车间多次发生火灾事故,每次事故直接损失平均都大于200万元,特别是随着涂装技术在汽车、摩托车行业成功的运用,涂装工艺也正在往各行业如汽车配件、冰箱甚至手机等行业开始大量使用,因此正确认识涂装车间火灾的危险性,并采取适当的消防安全措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涂装车间以轿车涂装工艺最为复杂,也是最高端、最成功的应用,下面以轿车涂装车间为例进行分析。 下面为某工厂涂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车身检查→大流量冲洗→预脱脂(喷)→脱脂(浸+喷) →第一水洗(喷) →第二水洗(浸+喷) →表面调整((浸+喷) →磷化((浸+喷→第三水洗(喷) →第四水洗(浸+喷) →第一纯水洗(喷) →第二纯水 洗(喷) →高压喷淋(喷)→新鲜纯水洗(喷) →阴极电泳(UF0

喷)→ UF1水洗(喷)→UF2水洗((浸+喷) →UF3水洗(喷) →新鲜UF 水洗(喷)→第三纯水洗(喷) →第四纯水洗(浸+喷) →新鲜纯水洗(喷)→沥水→转挂→吹水→电泳烘干→强冷→电泳检查→电泳打磨→涂焊缝密封胶、隔音垫→喷涂PVC→手工擦净→静电除尘→喷中涂→烘干→强冷→中涂打磨→手工擦净→静电除尘→喷底漆→喷清漆→流平→烘干→强冷→检查→抛光、在线修补→喷蜡→送总装 返修、返工 上述工艺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为: 1、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 2、喷漆区域; 3、采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烘房区域; 4、晾干区、喷漆室和晾干室的静压区、文丘里室、烟道及烟囱、点修补室、洁净区等。 涂装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均可以划分为丁类,但在我院的设计实践中发现我国有些城市消防主管部门对此的认识也不足,多次把本可定义为丁、戊类厂房的定义为丙类,这一点应特别注意。事实上新版<<建筑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3.1.2对此已有了明确规定,该条规定如下: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

车身涂装工艺设计方案研究(九院盖东辉)

乘用车车身涂装工艺规划研究 盖东辉马汝成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13001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论述大型乘用车车身涂装车间的工艺规划设计理念,对大型多层乘用车车身涂装车间工艺布置、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应用以及设计思路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工艺布置、分析与优化 大型乘用车车身涂装车间代表了汽车涂装技术的最高水平,它通常都采用多层立体化、区域化工艺布置方式,工艺规划设计难度大,工艺布置复杂。但是,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有效的规划使用工艺面积和节省占地面积。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体会对大型多层乘用车车身涂装车间的工艺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1工艺规划的关键点 1.1 工艺布置区域化、立体化、洁净化 区域化、立体化布置是把同类型、同洁净度要求的涂装设备布置在车间同一区域和楼层。目的是按不同的洁净度分区。通常涂装车间划分为一般洁净区、洁净区、烘干区及噪声区等。 一般洁净区布置密封、车底喷涂线及手工操作的检查、打磨、修整、返修等易产生尘埃颗粒的工位,并与各种辅助设备和洁净度要求较低的各类库房、物流输送频繁的各种材料存放地,在多层厂房底层布置。洁净度要求高的喷漆设备为洁净区,在车间二层布置。烘干室及各排空线在车间二层或三层布置,防止热污染。空调机房噪声大布置在车间第三层或顶层。喷漆排风机房和烟囱布置在喷漆室附近的侧面或端部区域。为了防止脏物、噪声和热的污染,采用金属轻质密封隔墙将喷漆区、烘干区、空调机房封闭,空调机房设在顶层时用楼板封闭,用砖墙将喷漆排风机房、喷漆室下部的水洗系统和废漆处理设备封闭。通过分区和分层工艺布置,实现了涂装车间区域化、立体化。这样能充分利用使用面积,节省占地面积。通过区域化、立体化布置,并满足不同的洁净度要求,实现全车间的洁净化。 1.2车间物流顺畅、短捷 大型多层乘用车车身涂装车间生产物流输送立体交叉,涉及机械化类型较多。通常大型乘用车车身涂装车间内的机械化输送距离长达6-7公里,车身由涂装车间入口到涂装车间出口通常运行时间为基本型乘用车需要6.5-7小时,双色乘用车或多功能车

涂装车间工艺设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5781917.html, 涂装车间工艺设计分析 作者:周海涛 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3期 摘要汽车线涂装车间承载着车身外观装饰性、耐用性等性能。与焊装车间、总装车间相比,涂装车间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改动难,能源消耗大等特点。因此,在建线之初就应考虑如何合理布局,减少能耗损失,降低各种成本。以往各种相关论文均是从理论上探讨涂装车间布局,本文是以现有车间布局在实际运转几年来,发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来分析日后新建涂装车间需规避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汽车;涂装车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95-02 1 蒸汽回水 设计院在给我公司设计厂房时,蒸汽管路回水管的布局均高于进水管路,理念为用蒸汽压力将回水压送回锅炉房,充份利用蒸汽热量。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回水压力大,蒸汽管道回水不畅,导致前处理升温较慢。工人均采用排放回水的方式升温,来提高升温效率。此方式排放大量回水,回水得不到循环,锅炉房需补充大量新鲜水,浪费较大。 技改方案:将回水管路降低,低于进水管路,蒸汽回水通过自然流动得以循环,上述问题解决。 2 磷化槽维护 磷化槽按工艺要求每半年要置换一次进行主槽维护。现状为主槽与置换槽间距较大(约50余米),在空间富余的情况下,全理布局可降低部分施工成本。主槽锥底无过梯,维护过 程中架设过桥,存在安全隐患。 循环管路及表面流管路易堵塞,清理不便,需用硝酸浸泡,每次倒槽均需2~3天时间,对于产量饱满情况下,没有足够时间清理时,可适当制作备用管路进行交替清洗使用。 技改方案:因厂房已投产多年,无改造必要。 3 纯水管路 涂装车间长210m,为东西向布置。纯水间设置在厂房西侧。而车间内主要纯水用水点为电泳及后冲洗段,均布置在厂房东侧,在管路布置上造成没必要的浪费。

涂装车间消防系统解决方案

涂装车间消防系统解决 方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涂装车间消防系统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最先进水平的涂装工艺和装备已经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国内相关的车间防火等级分类和车间内消防系统的配置,缺乏统一依据。为使涂装车间既安全又经济,既符合有关消防规范又节省投资,所以要首先对涂装车间生产工艺特点及火灾危险性进行研究分析,确定火灾危险性类别后再针对性的设置消防系统。 1、涂装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涂装生产工艺非常复杂,不同工序的火灾危险性差别比较大。喷漆室和油漆调配存放间因使用或存放甲、乙类可燃物品,通常将其火灾危险性定为甲、乙类。而占车间面积比例较大的前处理、电泳、打腻子等工序,因均在水性环境中操作,基本无火灾危险性,属戊类生产。如将车间整体火灾危险性定为甲、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要求,厂房耐火等级必须是一、二级,而目前涂装车间绝大部分都普遍采用的轻钢结构厂房,这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因此,合理确定涂装车间整体的生产类别,是关系到车间经济、适用和生产安全性的首要问题。 5%时,空气中含二甲苯气体的质量浓度为2210mg/m3。也就是说,根据条文说明规定,当厂房内二甲苯质量浓度低于2210mg/m3时,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可不按照甲乙类确定。

根据GB6514-95的规定,涂装作业工作场地正常生产情况下空气中二甲苯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100mg/m3,扩散到整个厂房时,涂装设备面积之和按照车间面积的20%计,则整个车间内二甲苯蒸汽质量浓度为 20mg/m3,该数值远低于判定值(2210mg/m3)。因此,综上所述,涂装车间整体的火灾危险性按丁戊类确定是适宜的。 2、灭火系统的选择 目前,在涂装线喷漆室内设置CO2自动灭火消防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一些专家和学者对此持用不同意见,一些意见是不赞成使用CO2自动灭火系统,以下讨论则从必要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后持赞成意见。 对于固体表面火灾可选择多种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系统、水喷雾系统、干粉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CO2自动灭火系统。根据投资状况和当地消防部门要求,设计选用情况也不尽相同,自动喷水、喷雾、泡沫灭火对喷漆室火灾是适用的,但由于这些方式都需要配套水箱、泵房以及喷水后需要快速导流而恢复生产等基础配套设施,一些新建厂房可以考虑这种方式。若采用干粉灭火系统也是可以的,但国内做大型干粉灭火设备的厂家很少,系统造价居高不下也是问题。 国内曾有文章指出“喷漆室两端设有的工件进出口,因生产需要和输送方式的限制,一般不可能封闭,虽然其面积小于总表面积的3%,但发生火灾时很难控制开口CO2的流失量,很难保证CO2的灭火浓度。从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摘要汽车涂装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汽车车身的美观性和使用性。文中主要论述了汽车车身的涂装的工艺过程以及作用,并且介绍了影响汽车车身涂装质量的因素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词汽车喷涂;涂装;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和运输必备的工具。汽车的外观和内置功能的设置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讨论汽车的外观设置,也就是汽车涂装工艺的设置及其质量的控制。 1 涂装概述 1.1 涂料和涂装的定义 涂料是指处于流动或者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将这样的有机物质涂抹在其他物体表面时能够形成一层薄膜,我们称这层薄膜为涂层。将涂料涂抹到清洁的被涂物表面上,经过干燥形成薄膜的工艺过程就是涂装。 1.2 涂装的目的 汽车表面进行涂装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起到装饰的作用,汽车车身表面经过涂装可以呈现不同的色彩,并且使得汽车车体具有立体、光滑的视觉效果,从而满足现代人们追求个性的需求和产生美好和舒适的感觉。 2)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这也是汽车涂装最根本的目的。汽车的制造材料是铁和钢等金属,这就使得汽车继承了一般金属材料的缺点,即腐蚀性,所以在汽车涂装的时候我们要选择耐水、耐油、耐热和耐候性好的材料。 2 涂装工艺 车身涂装完成后要在车身由钢板层向上依次得到锌层、磷化层、电泳底漆、中途层、金属底漆和罩光清漆等等,还有在焊缝等汽车连接处有PVC胶层。所以汽车涂装工艺过程包括:前处理、底漆、涂胶、中途、面漆、检查修整和后处理七个步骤。各工序的作用如下所述。 1)前处理。现在经常采用的前处理工艺主要是脱脂和磷化处理。从而去除汽车车身表面的油污,并且得到一层多孔性的磷化薄膜,增加汽车的防锈能力和增加汽车基材和底漆之间的附着力,使汽车的整个图层具有耐腐蚀的能力。

汽车涂装车间项目改造

汽车涂装车间项目改造 涂装在汽车四大工艺中,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如何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实现更好的涂装效果,江铃汽车带给了我们不少的启迪。 我厂全顺新车型将在现有涂装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为了达到新车型对涂装表面质量较高的要求,提高面漆喷漆室的工艺参数标准,我们需要对车间相应设备进行改造和完善。 设备目前状况 1.空调送风系统 目前面漆线由3台空调机组送风,每台空调机组送风量为228 535m3/h。主要为擦净室、手工喷漆室、自动喷涂段、流平室和洁净室送风。 2.动静压室 3台空调机组送风管全部接入动压室,整个动压室相通。动压室下部均匀设有百叶风阀向静压室按比例分配送风。整个静压室按不同功能段进行分隔,彼此不相通,保证不同的功能段有不同的风速。bd8汽车设计网 3.漆雾捕捉装置 漆雾捕捉装置为单筒水旋式+迷宫式挡水板结构。下部混风室全线贯通,无功能段分隔板。 4.排风系统bd8

目前面漆线有4台排风机,每台风机排风量为136 220m3/h,功率为90kW/台。 风平衡问题分析 1.喷漆室原有各段风量 我车间喷漆室原有各段风量总和为57.79m3/h。现有空调风量为3×228535=685605m3/h,约为68.5万m3/h,可以满足上述喷漆室所需风量的要求。 2.排风量分析 (1)洁净室的风量可直接排入车间,无需进入排风机。因此喷漆室排风量总和约为56.3万m3/h。而现有排风机风量为4×136220= 544880m3/h,约为54.5万m3/h,略显不够。 (2)动压室下部百叶风阀部分已损坏,不能起到调节风量的作用。 (3)水旋筒个别被漆渣堵塞,因此排风不畅。这也是造成各段串风的原因。 (4)排风机入口前的调节风阀已全部损坏,不能起到调节风量的作用。 (5)水旋筒下部的排风区域没有隔板(按功能段分区,互不相通),也是造成各段串风的重要原因。

涂装车间电气《消防》设计

涂装车间电气消防设计 (2010-01-16 11:53:27) 摘要:针对涂装车间消防电气设计的特殊性,提出各区域电气消防的设计做法。 关键词: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喷漆区域防爆火焰探测器防爆感温探测器气体浓度探测器 在汽车、摩托车等整车生产工厂中,涂装车间极其重要的一环,其生产工艺复杂,设备造价昂贵,且由于在涂装车间中喷漆工艺的存在,使得涂装车间成为正常四大工艺车间(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车间)中最为危险的车间,近年来,涂装车间多次发生火灾事故,每次事故直接损失平均都大于200万元,特别是随着涂装技术在汽车、摩托车行业成功的运用,涂装工艺也正在往各行业如汽车配件、冰箱甚至手机等行业开始大量使用,因此正确认识涂装车间火灾的危险性,并采取适当的消防安全措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涂装车间以轿车涂装工艺最为复杂,也是最高端、最成功的应用,下面以轿车涂装车间为例进行分析。 下面为某工厂涂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车身检查→大流量冲洗→ 预脱脂(喷)→脱脂(浸+喷) →第一水洗(喷) →第二水洗(浸+喷) →表面调整((浸+喷) →磷化((浸+喷) →第三水洗(喷) →第四水洗(浸+喷) →第一纯水洗(喷) →第二纯水洗(喷) → 高压喷淋(喷)→新鲜纯水洗(喷) →阴极电泳(0喷)→ 1水洗(喷)→2水洗((浸+喷) →3水洗(喷) →新鲜水洗(喷)→第三纯水洗(喷) →第四纯水洗(浸+喷) →新鲜纯水洗(喷)→沥水→转挂→吹水→电泳烘干→强冷→电泳检查→电泳打磨→涂焊缝密封胶、隔音垫→喷涂→手工擦净→静电除尘→喷中涂→烘干→强冷→中涂打磨→手工擦净→静电除尘→喷底漆→喷清漆→流平→烘干→强冷→ 检查→抛光、在线修补→喷蜡→送总装 返修、返工 上述工艺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为: 1、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 2、喷漆区域; 3、采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烘房区域; 4、晾干区、喷漆室和晾干室的静压区、文丘里室、烟道及烟囱、点修补室、洁净区等。 涂装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均可以划分为丁类,但在我院的设计实践中发现我国有些城市消防主管部门对此的认识也不足,多次把本可定义为丁、戊类厂房的定义为丙类,这一点应特别注意。事实上新版<<建筑防火规范>>( 50016-2006)第3.1.2对此已有了明确规定。 对于国内绝大多数整车涂装车间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当然也有对于个别零部件涂装车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而被应定性为丙类(如保险杠等塑料件涂装车间),此时,整个车间按 50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应为二级保护对象,整个车间应设置火灾探测器,考虑到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这里不做讨论。 下面就涂装车间常见的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电气消防说明如下: 一、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电气消防设计 由于该区域储存油漆及调制油漆的场所,储漆间主要用于生产时储存少量桶装油漆(一昼夜的生产消耗量),调输漆间主要用于油漆的调配及管道压力输送。其主要危险物为二甲苯溶剂及少量苯和甲苯,均属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特性为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后,遇火燃烧爆炸。按照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该区域可划分为1区(国外与中国划分有所不同,如美国把该区划分为0区)。

普通轿车车身涂装车间设计

目录 前言-------------------------------------------------------------------------------------------------------------1 1 设计前提---------------------------------------------------------------------------------------------------1 1.1 生产能力、车身尺寸和输送方式------------------------------------------------------------1 1.2车身涂层质量要求---------------------------------------------------------------------------------1 2 涂装线的生产能力和输送速度--------------------------------------------------------------------1 3 涂装工艺流程及参数--------------------------------------------------------------------------------1 4 涂装设备的设计---------------------------------------------------------------------------------------1 4.1前处理设备-------------------------------------------------------------------------------------------1 4.2电泳线--------------------------------------------------------------------------------------------------1 4.3烘干设备-----------------------------------------------------------------------------------------------1 4.4水性底色漆闪干室---------------------------------------------------------------------------------1 4.5车底喷涂线-------------------------------------------------------------------------------------------1 4.6喷漆线及配套设备---------------------------------------------------------------------------------1 5 涂装主要设备的计算--------------------------------------------------------------------------------1 5.1电泳槽-----------------------------------------------------------------------------------------------------1 5.2喷漆室-----------------------------------------------------------------------------------------------------1 6 结语--------------------------------------------------------------------------------------------------------1参考文献-------------------------------------------------------------------------------------------------------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