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考点重点知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78.39 KB
- 文档页数:8
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考化学实验现象总结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之酸和碱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他的都是人工合成的元素。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通常以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来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三类。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有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两种,分子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化合物元素组成,离子化合物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按照反应方式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几种基本类型。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现代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来排列。
周期表的横向行称为周期,纵向列称为族,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来排列。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指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的元素,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等特性。
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大多数非金属为固体。
2. 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非常常见的性质,酸呈酸性,碱呈碱性,酸碱通过pH值进行表示,pH值在1~6之间的物质为酸性,pH值在8~14之间的物质为碱性。
3. 盐和氧化物盐是指酸和碱中和得到的物质,氧化物是指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质所组成的物质。
四、化学反应和实验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通过符号和化学式进行表示。
2.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验证化学知识的正确性。
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总复习必背考点归纳
为了方面大家在期末的时候更好地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供参考!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整理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空气
1. 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初三化学必背60个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药品的取用。
3. 物质的加热。
4. 仪器的洗涤。
5.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6. 常见物质的分类。
7. 常见物质的颜色。
8. 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物质。
9. 物质的检验。
10.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11.溶液的浓度和稀释。
12.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
13.氧化还原反应。
14.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15.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1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7.电离平衡和酸碱平衡。
18.缓冲溶液的原理和应用。
19.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20.常见非金属物质的性质。
2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3.热力学第一定律。
24.热力学第二定律。
25.化学动力学。
26.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7.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28.胶体溶液和凝胶。
29.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30.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
31.氧气和氧化作用。
32.氢气和氢氧化物。
33.碳和碳的化合物。
34.氮和氮的化合物。
35.硫和硫的化合物。
36.卤素和卤化物。
37.磷和磷的化合物。
38.硅和硅的化合物。
39.常见农药和化肥。
40.土壤污染和防治。
41.水的净化和处理。
42.空气污染和防治。
43.噪声污染和防治。
44.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
45.生态环境保护。
46.环境监测和评价。
47.环境伦理和法规。
48.环境教育和宣传。
49.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保护。
50.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5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2.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3.实验设计与评价。
54.实验安全与防护。
55.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56.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57.实验教学与研究。
58.实验技术进步与应用。
59.实验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
60.化学实验在科研和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必背的60个考点,涵盖了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实验技能、理论知识、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重要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物质的形状改变(如将铁丝弯曲)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蜡烛燃烧(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等。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操作要点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将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固体滑落到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要点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注意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操作要点是瓶塞倒放(防止污染试剂),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液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
- 物质的加热。
-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要用外焰。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免引起火灾。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炸裂),然后对准液体中下部加热。
初三化学所有知识点考点精华总结归纳梳理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完整版)初三必背知识点考点1 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物质溶解的实质:被溶解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扩散,最终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各部分的浓度、密度、颜色、性质均相同。
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如温度)不改变,溶剂和溶质不会分离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物质组成。
注意: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
如 CuSO₄溶液(含有 Cu²⁺) 为蓝色,FeSO₄溶液(含有 Fe²⁺) 为浅绿色,Fe₂(SO₄)₃溶液(含有 Fe³⁺)为黄色。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必须是混合物。
3.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常用水、汽油、酒精等液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4.溶液的质量计算溶液的质量=被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5.溶质溶剂的判断⑥a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⑦b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 蒸发结晶⑧a中混有b,采用什么方法提纯a?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⑨b中混有a,采用什么方法提纯b? 蒸发结晶⑩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得到的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 不饱和, b不饱和考点7 溶液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溶质质量分数意义: 10%的NaCl溶液表示每100份质量的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0份。
即每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90g水。
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100% (注意单位统一)*溶质的质量:指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没溶解的不计算在内。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常见的物质
-金属元素:铁、铜、铝
-非金属元素:氧、氢、氮
-酸:盐酸、硫酸、硝酸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
-盐: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银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周期表上元素的排列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4.原子结构
-原子的基本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的电子排布:能级、轨道、电子填充顺序5.化学键和化合价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平衡反应方程式及其符号表示法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7.摩尔和化学计量
-摩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
8.溶液和浓度
-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溶液的浓度表示: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
9.酸碱反应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10.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和氧化态变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集锦12篇)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氧气(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氢气(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二氧化碳(CO2)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验满(验纯)氧气(O2)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氢气(H2)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二氧化碳(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注意事项(1)制备氧气(O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2)制备氢气(H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点燃会爆炸。
初三化学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蒸发、石蜡的熔化等。
判断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可能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块状),“一斜二送三直立”(粉末)。
- 液体药品:较多量时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少量时用胶头滴管吸取(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定量量取时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物质的加热。
- 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少于1/4。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使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 仪器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
- 仪器洗涤:洗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初三化学科目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二、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表示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2、化学式书写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表示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表示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三、物质的构成1、分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2、原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3、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阳离子(带正电)和阴离子(带负电)。
四、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块状用镊子,粉末状用药匙。
液体药品:少量用胶头滴管,大量直接倾倒。
2、给物质加热酒精灯的使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
给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给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与桌面成 45°角。
3、仪器的连接和洗涤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时,先用水润湿。
仪器的洗涤: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重要考点
总结归纳
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1、常见气体及其性质:h
2、o2、co、co2、ch4
可燃性:h2、co、ch4还原性:h2、co毒性:co
密度比空气大:o2、co2可溶于水:co2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常见物质的俗名:
纯净物:co2(干冰)c2h5oh(酒精)ch3cooh(醋酸)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na2co3(纯碱)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cuso4?5h2o(胆矾、蓝矾)
混合物:煤(c)天然气、沼气(ch4)生铁、钢(fe)铁锈、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石灰水、石灰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盐酸(hcl)
化学常见的酸、碱、盐的特性
挥发性:浓盐酸、浓硝酸吸水性: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潮解)
脱水性:浓硫酸毒性:nano2(亚硝酸钠)、cuso4(硫酸
铜)ch3oh(甲醇)
遇水放热:浓硫酸(稀释时)、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cao(与水反应时)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ph值
酸性红色无色ph值<7
中性紫色无色ph值=7
碱性蓝色红色ph值>7
备注:盐不一定显中性,如nacl溶液显中性,但na2co3溶液显碱性,而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溶液则显酸性。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液态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液态: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液态: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液态: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液态: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水解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液态: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二、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水解反应的三种类型:核爆,冷却,缓慢水解.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4、不磁铁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就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共同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就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形成的.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7、导致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一排放量(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搜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洪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在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向上排在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10、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减少溶质,增加溶剂,发生改变温度(增高或减少).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小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4、冷却播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16、具备可燃性的三种气体就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害),甲烷(常用).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18、三小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系列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水解三铁.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2、常用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24、氢氧化钠的三个又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26、实验室制备co2无法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28、采用酒精灯存有三禁:严禁向插满的灯里嵌入酒精,严禁用酒精灯回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严禁用嘴点燃酒精灯.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30、液体过滤器操作方式中的三依靠:(1)飞溅滤液时烧杯口紧邻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圆柱形下端管口紧邻烧杯内壁.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32、淡配稀的三个步骤:排序,量挑,熔化.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34、三种受热吸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6、药品丢弃的三不原则:无法用手碰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兎至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严禁闻任何药品的味道.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8、温度对液态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液态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减小,(2)少数液态物质的溶解度受到温度影响变化并不大(3)极少数液态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40、并使铁锈蚀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四、初中化学常用物质又称1、氯化钠(nacl):食盐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4、氧化钙(cao):生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液态(co2):干冰7、氢氯酸(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10、甲烷(ch4):沼气11、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出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五、初中化学资产规模放在空气中质量发生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变硬而减少的:氢氧化钠液态,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减少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溶解而增加的:淡盐酸,淡硝酸,酒精,汽油,淡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拎火星的木条放进瓶中,若木条冷静下来,则就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灌入回应的石灰水,若变混浊则就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浓硫酸硫酸铜,若白色液态变蓝,则不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碱液紫色石蕊试液/重新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回应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叶唇柱硝酸/先滴提稀盐酸再倒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碱液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结晶则就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有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与否所含石灰石:碱液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所含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就是叶唇柱hno3,叶唇柱hcl,叶唇柱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淀粉:重新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七、物质的细粒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过程中将)灼热混合物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重新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重新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重新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重新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冷却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八、化学之最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就是h2.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3、密度最轻的气体就是h2.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5、相对分子质量最轻的氧化物就是h2o.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7、ph=0时,酸性最强大,碱性最强.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8、土壤里最缺少的就是n,k,p三种元素,土壤肥力最低的氮肥就是尿素.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就是中国.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2、地壳中含量最少的金属元素就是铝.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14、空气里含量最少的元素就是氮.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16、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少的元素:碳九、有关不同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序相同.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分子形成相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4、元素种类相同:是因为质子数相同.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十、有毒的物质1、有害的液态: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3、有害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十一、溶解性表的记忆口诀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碱溶铵钾钠钡钙,硫酸盐类除钡钙,氯化物除银亚汞,碳磷酸盐多不水溶性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例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要除去氯化钾液态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入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更多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熔化在g水中,再重新加入60g选好溶液,恰好全然反应,分解成结晶9.8g.试提问:(1)该同学所选的是溶液.(2)排序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税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留存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字)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一.制氧气:2kclo3(mno2,加热)=2kcl+3o2↑2kmno4冷却=k2mno4+mno2+o2↑二.制氢气: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三.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不能用h2so4)。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化学考点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化学,其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的四个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在蜡烛燃烧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火焰的三个层次: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通过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我们可以比较各火焰层温度,并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我们还可以检验产物H2O和CO2.熄灭后,会产生白烟(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会复燃,因此可以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应出现产物名称。
通过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需要注意的是,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科学探究是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
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研究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等用于加热的仪器。
其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而烧杯、烧瓶、锥形瓶只能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以受热均匀)。
试管、蒸发皿可用于固体加热,而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可用于液体加热。
量筒、漏斗、集气瓶等则不能加热。
量筒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但不能用来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
称量器常用的是托盘天平,需要注意调整零点、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以及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在称量结束后,应将游码归零,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三不”原则:不可向正在燃烧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正在燃烧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考点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11、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2、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化学初三下册期中重要知识点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样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2 化学式和化合价考点归纳1.化学式的含义(重点、考点)2.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重点)3.化学式书写方式(重点)4.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重难点、考点)知识点1.化学式的含义: 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以CO2为例说明)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二氧化碳。
⑴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⑵微观上表示分子的构成: 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注: 表示每种物质的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2.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化学性质,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⑴一般情况下, 元素化合价为常见化合价, 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 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⑵在化合物中, 金属元素为正价。
⑶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 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 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⑷在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⑸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6)有些元素有可变化学价, 如Fe2O3中铁元素为+3价, FeSO4中铁元素为+2价。
(7)有些元素在同一化合物里可显不同的化学价, 如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5。
表示方法:标化合价是, 先写“+”或“—”, 再写化合价的数值, 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 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 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如: Na+、Cl-、Mg2+、O2-。
例如:Ca表示钙元素显+2价(或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 钾、钠、氢、银+2 钡、镁、钙、锌+3 铝-1 氯、氟-2 氧+2.+3 铁- 1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 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 二四五氮, 硫四六, 三五有磷, 二四碳;一二铜, 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特别。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点击获取更多“初三化学知识点”相关内容↓↓↓初三化学知识点大全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的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
94%0。
03%0。
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4P2O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知识回顾第一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1 物质组成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H2O为例3、有关物质组成的描述(实质是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关注以下三点:物质由组成;物质由构成;分子由构成。
考点2 物质的多样性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有机物和无机物1、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变化。
2、物质的分类(从元素的组成来分类):由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由组成的称为混合物;由组成的叫单质,由组成的叫化合物;由组成且其中一种是化合物叫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分。
考点3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中最小粒子。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
2、分子是原子的共同特征:不断,彼此间有,质量和体积都。
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考点4 原子、离子结构与其性质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带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等于。
3、原子、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显电中性,氧原子表示为。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带电荷,镁离子表示为。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带电荷,氯离子表示为。
4、写出氯的原子示意图中,小圈表示氯,圈内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
5、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有密切关系。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较易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较易电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为,(He为),达到稳定。
考点5 化合价与化学式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口诀)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价,氧元素通常显价。
2、用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据此可依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和根据化合价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2、根据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及其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6 元素(符号名称分类元素周期表)1、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
元素讲种类,不讲。
熟记常见、常用的元素的符号及名称;地壳中质量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是;有“钅”字旁的是元素,有“石”字旁、“气”字头和“氵”字旁的是元素。
2、简单认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考点7 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物1、水由组成,水由构成,1个水分子由构成。
2、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苏打),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酒精,醋酸,葡萄糖胆矾。
考点8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简单推断商品标签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推断。
2.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所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考点9 化学变化的特征、现象、化学变化和能量、催化剂考点10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一些不属于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1、甲烷燃烧、酒精燃烧。
2、CO+金属氧化物。
考点11 金属活动性顺序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Na、Ca外。
考点12 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个数也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必然相等。
考点1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九年级化学课本涉及到的方程式汇总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空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燃烧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1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12、生石灰溶于水13、白磷自燃分解反应: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氧化汞受热分解3、加热高锰酸钾4、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6、高温煅烧石灰置换反应:1、氢气还原氧化铜2、木炭还原氧化铜3、焦炭还原氧化铁4、锌和稀硫酸反应5、铁和稀硫酸反应6、镁和稀硫酸反应7、铝和稀硫酸反应8、锌和稀盐酸反应9、铁和稀盐酸反应10、镁和稀盐酸反应11、铝和稀盐酸反应1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3、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4、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15、镁和氧化铜反应复分解反应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4、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5、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6、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7、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8、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9、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1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11、盐酸和石灰水反应12、用熟石灰中和工厂中的废硫酸13、烧碱和硫酸反应14、铁锈和稀盐酸反应15、铁锈和稀硫酸反应16、含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17、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18、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一起研磨闻到氨味19、硫酸铵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其它反应: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用赤铁矿炼铁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5、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附其它常见的化学方程式1、铁的氧化物FexOy与一氧化碳反应2、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3、氧化铜和硫酸反应4、氧化铜和盐酸反应5、盐酸与硝酸银反应6、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7、硫酸和氯化钡反应8、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考点14、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考点15、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研究1、氧气的制法: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2、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常用跟反应来制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选择气体收集装置应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空气,则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考点16、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透明的金刚石、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组成的,但是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差异。
2、固态二氧化碳叫。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1、不能,也不,也不供;2、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3、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等碱反应:。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烧都消耗产生,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放出。
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造成,给人类带来危害。
3、正常的血液呈,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变成。
这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结合。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能够,火焰呈。
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可利用一氧化碳的来炼铁。
考点17、水的组成净化1、在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正极产生,它们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
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是由和组成。
2、含较多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的水叫软水。
3、软水和硬水的区分:加并振荡,泡沫少沉淀多的是,泡沫多沉淀小的是。
4、利用、、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考点18 溶液组成溶解乳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1、溶液是一种或物质分散到里,形成、的混合物;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功能,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2、溶解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吸收热量,另一种是,当吸收和放出热量不等时,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如NH4NO3溶解时,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当NaOH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3、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4、溶解度表示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溶解度的单位是。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5、溶质质量分数就是质量占质量的百分比,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考点19 金属、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冶炼、金属锈蚀1、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质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但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
2、合金是在中加热熔合些或。
生活中最常见的合金是和。
3、炼铁的原理: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夺取铁矿石里的产,将还原出来。
例如:4、金属资源的保护: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和(或)直接接触,如果隔绝了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钢铁生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以及等。
考点20 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遇水蒸气形成。
浓硫酸具有性、性,溶于水时放出。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沿器壁慢慢注入里,并不断搅拌。
、氢氧化钠俗称 、 、 ,纯净的氢氧化钠是 色的固体, (填易或不易)溶于水并放出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 ;有强 性。
氢氧化钙俗称 、 ,是 色的固体,水溶液俗 称 ,有 性。
3、 溶液的酸碱性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考点21 常 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化学肥料1、氯化钠的化学式是 ,俗名是 的主要成分, (填易或不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 (填大或小)。
氯化钠与人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生理 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 (填易或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性。
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 ,俗名是 。
3、 化学肥料常见的化肥有 肥、 肥、 肥和 肥。
化肥的简易鉴别:溶解法:观察溶解情况和溶解时的热效应。
铵态氮肥: 易 溶于水,钾肥: 易 溶于水。
用熟石灰混合:铵态氮肥:刺激性气味考点22 生活中一些常见有机物 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1、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写化学式)甲烷 ;乙醇 ;乙酸 ;淀粉 葡萄糖 ;蔗糖 。
2、有些有机物如 等会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 。
3、与人类生活有重要联系的有机物还有蛋白质、 、 和以及高分子材料如合成橡胶、 和 等。
化学与社会发展考 点23 燃烧的条件、防火灭火、爆炸1、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 、发 的剧烈的 反应;燃烧的条件:1、2、3、灭火的原理:1、2、3、2、爆炸:可燃物在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使气体的体积而引起;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4、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1、要有足够多的2、燃料与要有足够大的。
考点24 能源和资源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和等。
2、氢气作为一种能源的优点有:1、;2、;3、;而氢气作为最清洁的能源,没能广泛利用的原因是:1、、2、。
乙醇是能源,俗称是酒精。
我国在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汽油中含有30%左右的酒精)的目的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