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完好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如上腹胀闷、腹痛、恶心、呕吐、饱胀等,并伴有消化功能异常。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通过辨别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和调理方法。
一、中医辨证分型:1.脾胃虚弱型:主要特点是脾胃气虚,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舌淡苔白等。
治疗时应益气健脾、健胃消食,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温补药物。
2.气滞型:主要特点是气机不畅,消化功能受阻。
患者多表现为腹胀闷、烧心、口苦、口干等。
治疗时应理气行滞,可选用枳壳、香附、陈皮等理气药物。
3.肝胆郁结型:主要特点是肝气郁结,症状多见于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等。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嗳气等。
治疗时应疏肝行气、和胃消食,可选用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药物。
4.阳虚型:主要特点是阳气不足,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肢冷、畏寒、腹痛等。
治疗时应温阳健脾、健胃消食,可选用附子、肉桂、干姜等温阳药物。
5.阴虚型:主要特点是阴液亏虚,消化功能减退。
患者多表现为口干口渴、消瘦、盗汗等。
治疗时应滋阴养胃、健脾消食,可选用熟地、枸杞子、麦冬等滋阴药物。
6.胃湿型:主要特点是湿气郁滞,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口黏腻、恶心呕吐等。
治疗时应健脾健胃、祛湿消食,可选用茯苓、半夏、草果等祛湿药物。
二、常用中药治疗:1.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脾胃气虚、食滞胸口闷滞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半夏、黄连、干姜等。
2.保和丸:适用于气滞胃脘痞闷、饮食停滞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枳壳、乌梅、牡蛎等。
3.柴胡疏肝汤:适用于肝胆郁结、胃气不舒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柴胡、黄芩、干姜等。
4.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久泻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等。
5.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久泻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党参、白术、陈皮等。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分析在中医内科中,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涵盖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分析几种典型病症的辨证与论治方法。
一、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我们以胃炎为例进行分析。
胃炎是胃粘膜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胃痛、消化不良等。
中医辨证中,胃炎可分为阳虚质、阴虚质、气滞质等类型。
对于阳虚质胃炎,治疗方法主要是补阳保胃,常用的药物有补中益气汤等;对于阴虚质胃炎,治疗方法则是滋阴清热,可使用龟龄集等中药;而对于气滞质胃炎,则需疏肝解郁,可选用柴胡疏肝汤等方剂。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了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症。
以感冒为例,中医辨证主要将其分为表邪外袭、肺胃失调等类型。
对于表邪外袭感冒,治疗方法主要是辛散解表,药物有葛根汤等;对于肺胃失调式感冒,治疗方法是调理脾胃,可使用四逆散等方剂。
三、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等。
以高血压为例,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类型。
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方法主要是平肝息风,可选用天王补心丹等药物;对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治疗方法是清肝泄火,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等方剂。
四、其他疾病除了上述常见的疾病外,内科学中还涉及了诸如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以糖尿病为例,中医辨证将其分为气阴两虚、痰湿阻滞等类型。
治疗方法主要是调补脾胃,可采用四君子汤等中药方剂;对于痰湿阻滞型糖尿病,则需祛痰排湿,治疗方法包括用藿香正气汤等药物。
总结起来,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诊疗过程,需要医生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对症下药。
上述的例子只是简单的举例,实际上每一种病症都有更为复杂的辨证与论治方法,中医内科学的精髓在于细致入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希望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能够不断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探讨中医的辨证与治疗方法。
一、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胃酸过多、恶心等。
中医认为,胃炎与脾胃虚弱、肝胃湿热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胃炎时,中医通常采用调理脾胃、清热化湿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1. 中药疗法:常用的中药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可起到健脾胃、降逆止呕和清热利湿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治疗胃炎中的重要性。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
二、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发生溃疡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胃酸过多、食欲不振等。
中医认为,胃溃疡多与肝气郁结、胃热炽盛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胃溃疡时,中医通常采用疏肝解郁、清胃降火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1. 中药疗法:常用的中药有柴胡泻心汤、龙胆泻肝汤等,可起到疏肝解郁、清胃降火和抗菌止痛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建议胃溃疡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瘦肉等。
三、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等。
中医认为,胆囊炎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胆囊炎时,中医通常采用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1. 中药疗法:常用的中药有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汤等,可起到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和抗菌消炎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建议胆囊炎患者忌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
综上所述,中医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理脾胃、清热化湿、疏肝解郁等方法,中医能够有效缓解胃炎、胃溃疡和胆囊炎等疾病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脾胃湿热如何辨证治疗关键信息项:1、脾胃湿热的症状表现舌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化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便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体其他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辨证方法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治疗原则清热利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理脾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治疗方法中药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灸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食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起居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脾胃湿热的症状表现111 舌苔脾胃湿热患者的舌苔通常表现为黄腻苔,舌苔厚而湿润,颜色发黄,质地较为油腻。
这是由于湿热内蕴,熏蒸于舌面所致。
112 脉象脉象多为濡数或滑数。
濡脉表示湿邪偏重,数脉则反映有热象,滑脉往往提示体内有痰湿。
113 消化症状常见的消化症状包括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腐吞酸等。
湿热阻滞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114 二便情况大便多黏滞不爽,或便溏而臭秽,小便短黄。
湿热下注肠道和膀胱,影响了二便的排泄。
115 身体其他表现患者还可能有口干口苦,口臭,皮肤油腻,易生痤疮,肢体困重,心烦失眠等表现。
12 辨证方法121 中医四诊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脉象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一、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分析消化系统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机能系统之一,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同时排泄不需要的废物。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日益普遍。
在中医学中,消化系统疾病被认为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者阴阳失衡所致。
因此,在治疗方面,中医采用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1. 中医对胃肠道功能失调的辨证分析胃肠功能失调常见的表现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等。
根据中医理论,这些症状多数归属于脾胃虚弱和寒湿困滞两种情况。
(1)脾胃虚弱:常表现为食欲不佳、大便稀软、舌淡苔白等。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和运输水谷精微,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提供营养。
如果脾胃受损,消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治疗时可以采用理气健脾的方法,如服用健脾化湿的中药和进行针灸穴位刺激。
(2)寒湿困滞:常见于冬季或食物摄入不当导致胃肠受寒。
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稀软等。
中医认为,寒湿困滞会阻碍胃肠的正常运行,导致消化不良和排泄功能紊乱。
治疗时通常采用温阳祛寒、化湿通腑的方法,如服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和进行温针刺激。
2.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
根据中医理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与湿气内蕴、毒邪外袭有关。
(1)湿气内蕴: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湿气内蕴。
湿气郁于肠道,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治疗时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如服用清热化湿的中药和进行灸法排毒。
(2)毒邪外袭:中医认为,体内的毒邪侵袭结肠,会导致结肠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此时需要通过清除毒邪、消炎止血等方法来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针刺局部穴位。
二、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措施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体选择的中药方剂会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而有所调整。
常见的具有健脾化湿功效的中药包括党参、白朮、茯苓等;具有温阳祛寒作用的中药包括附子、干姜、肉桂等;具有清火解毒作用的中药包括黄连、连州赤小豆等。
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在当今社会,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宝藏之一,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中医将消化系统疾病归纳为脾胃病。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消化与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
二、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相应的中药和疗法。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分辨病情的特点,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通过中药的配伍使用,可以调理脾胃,消除病因,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
2. 药膳调理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包括药膳调理。
中药膳食疗法是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选用具有特殊疗效的中草药搭配食材,制成可口的健康食品。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使用黄精、淮山参等中草药配合糯米、红枣等食材熬制成粥,具有补脾胃的作用。
3. 针灸疗法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包括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独有的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例如,通过针刺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4. 推拿按摩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可以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
通过按摩脾胃相关的穴位和区域,刺激脾胃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理脾胃功能。
例如,腹部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三、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能够根据个体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药膳调理、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等疗法,能够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增加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总结起来,中医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辨证施治、药膳调理、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等。
(中医)脾胃病辨证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升清功能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方面。
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升降失常等方面。
1.脾气虚证临床表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四肢倦怠,食少纳呆,头目昏花,甚则小腹坠胀、阴挺、脱肛,大便稀溏,或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
舌淡苔薄,脉细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思虑、吐泻太过伤脾;或劳累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年老体衰、病后失养,耗伤脾气所致。
辨证要点:以脘腹坠胀,久泻久痢,肛门坠胀,内脏下垂,伴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2.脾胃虚寒证临床表现:面色萎黄,脘腹隐痛,喜按喜温,腹胀纳呆,形寒肢冷,大便稀溏,或尿少,浮肿。
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也可因外寒直中,或过食生冷或苦寒药物用之太过伤损脾阳,或肾阳虚衰累及脾阳所致。
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冷痛绵绵,喜温喜按,伴脾胃气虚之症为辨证要点。
3.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鼻衄、齿衄、肌衄、吐血、尿血、便血,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
伴见面色萎黄苍白,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久病脾虚,过劳伤脾,损伤脾气而致统血无权所致。
辨证要点:以各种慢性出血症,伴气血两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4.食滞胃脘证临床表现:脘腹胀痛,厌食呕吐,或嗳腐吞酸,或兼肠鸣矢气,泻下不爽,泻下物酸腐臭秽。
舌苔垢腻,脉滑。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也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等原因导致。
辨证要点:以胃脘胀痛拒按,厌食,呕吐或泻下酸腐为辨证要点。
5.胃阴虚证临床表现:胃脘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咽干燥,或干呕呃逆,胃痛嘈杂,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外感热病后期津液受损,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郁结,气郁化火伤津耗液,或温燥药物用之太过,或胃病迁延不愈所致。
辨证要点:以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伴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脾胃是后天之根本,也是气血化生之源,小儿脾胃在人一出生时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诊病时,不论年龄大小,均需要观舌象、问饮食、查大便、诊脉象,因此脾胃的重要性显现无遗。
一、常见的小儿脾胃病症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主要以呕吐、泄泻、脘腹痛、厌食、积滞、疳病、滞颐为主。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的,导致乳食从胃、经口而出,是小儿脾胃病症中常见的一种病,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食伤,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饮食者,其病总属于胃,说明呕吐和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泄泻则是小儿常见病中典型的以大便次数、大便量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粪质稀薄,甚至呈水样状态,泄泻可分缓急两种。
脘腹痛主要的疼痛部位是胃脘、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之上的位置,可根据不同位置分为胃脘痛、脐腹痛、大腹痛、小腹痛、少腹痛。
胃脘痛指的是胃脘部位的疼痛,脐腹痛指的是肚脐周围部位发生疼痛,大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上、胃脘以下部位发生的疼痛,小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下、腹部正中发生的疼痛,少腹痛指的是小腹部两侧出现疼痛或一侧疼痛。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有些患儿无法描述具体的疼痛位置,常常会出现叙述含糊的情况,因此需要由医生进行判断,将此类疼痛统称为脘腹痛。
厌食指的是小儿长时间的见食不贪,发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小儿厌食和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滞指的是由于内伤乳食,使小儿出现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畅的脾胃病症,此类疾患会使小儿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以便秘或大便酸臭为典型的特征。
疳病是由于喂养方式不当或受到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小儿的脾胃处于长期受损的状态,导致小儿的气液发生耗伤,引起了一种病症。
滞颐指的是在小儿口中不由自主地有涎液流出来,也就是俗称的流口水,由于涎液会浸渍在颐下位置,甚至可使颈部发生糜烂甚至对小儿胸前位置形成影响。
二、小儿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小儿脾胃病的病因通常是由于外感六淫或秽浊之气直中脾胃导致的,或是受到乳食所伤、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过度食用生冷、油炸类食物,对小儿脾胃造成了损伤。
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证治疗
引言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脾胃功能失调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在
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
证治疗方法。
脾胃功能失调的概述
脾胃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负责消化吸收和运化营
养物质。
脾胃功能失调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认为,脾胃功能失调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脾虚、胃寒、胃热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1. 脾虚型治疗
脾虚型脾胃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健脾益气、调节饮食惯等。
常用的药物有党参、黄芪等,可用于健脾益气。
2. 胃寒型治疗
胃寒型脾胃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温阳散寒、调理饮食等。
常用的药物有生姜、肉桂等,可用于温阳散寒。
3. 胃热型治疗
胃热型脾胃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口渴、口糜、便秘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清热化湿、调整膳食等。
常用的药物有黄连、黄芩等,可用于清热化湿。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脾胃功能失调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侧重于辨别不同的病因病机,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简单实用,无法引起法律复杂性,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脾胃功能的平衡。
注:本文所介绍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仅作为参考,具体治疗方法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
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脾又主统血,其气主升,喜燥恶湿。
胃居中焦,与脾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
胃气以降为顺,喜润恶燥。
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
因此,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
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
临床以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为常见症状。
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
虚证多因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或病后失调所致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实证多由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内侵,或失治、误治所致的湿热蕴脾、寒湿困脾;实证多由饮食倍伤,或误食不洁之品,或寒邪、热邪犯胃而成的脾之特性:(1) 六腑之氣皆降,唯脾性上升。
(2) 喜燥惡濕。
氣下陷之病歸屬脾,濕之證亦常屬於脾。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病變範圍:(1) 運化遲鈍(脾者運化),水和穀,出現1.吃的東西不消化,吸收不良,水穀不化,化源不足,水詩瀦留。
2.營養不足,出現營血虧損,生血無源。
脾氣升,然清陽不升。
清陽為何?混濁之物不會升,清的陽氣(指好的物質,有營養的物質)。
清陽不升,統血失職,脾主統血。
脾的功能還包括小腸的吸收。
脾有問題常出現的症狀:(1) 腹脹隱痛,肚子脹。
脾的功能可能主要指小腸的吸收消化功能。
小腸分清別濁。
小腸即在肚臍周圍。
小腸(脾)功能減退可出現腹脹,隱痛。
不欲食而納少(納少除了與脾有關,也與胃有關)。
由於消化吸收不好,胃納減退,或腹瀉便溏(不是新起腹瀉,新起的屬腸的問題)。
長期慢性的腹瀉便溏,浮腫,身重,乃因脾主濕,運化水濕,喜燥惡濕,所以浮腫(嚴格說是濕,不是腫),身重。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症考点:痞满的辨证论治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内科学考点:痞满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痞满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应首辨虚实。
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痞。
次辨寒热。
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而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治疗总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
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
祛邪则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
(三)证治分类1.饮食内停证证候主症: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加减:若食积较重者,可加鸡内金、谷芽、麦芽以消食;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通腑消胀,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清利湿热;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等健脾助运,化湿和中,或用枳实消痞丸消除痞满,健脾和胃。
2.痰湿中阻证证候主症: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证机概要: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
常用药:制半夏、苍术、藿香、陈皮、厚朴、茯苓、甘草。
加减:若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可加枳实、紫苏梗、桔梗等,或合用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化痰理气作用;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腻者,改用黄连温胆汤;兼脾胃虚弱者加用党参、白术、砂仁健脾和中。
3.湿热阻胃证证候主症: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调和营卫、健脾益气法治疗脾胃虚弱病案:颜某,女,30岁。
主诉及病史:时觉形寒自汗,乏力,纳食不运,大便易溏。
诊查:脉缓,舌淡少苔。
辨证:营卫失和,脾胃虚弱。
治法:治以和营卫,健脾胃。
处方:桂枝5g 炒白芍10g 炙黄芪24g 炒党参10g 焦白术15g 茯苓15g 炙草3g 陈皮10g 砂仁(后下)5g 生姜3片大枣6枚二诊:药尽6剂,诸症均减,原方药再服6剂,以资巩固。
按语营卫失调,故形寒自汗;脾胃虚弱则乏力、食少、便溏。
采用桂枝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桂、芍、姜、枣调和营卫,参、术、苓、草益气补中,加黄芪补气固表,陈皮、砂仁理气健脾。
共服药12剂,诸症悉平。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392-393,颜正华医案。
颜正华,1920年生,江苏省丹阳县人。
中医教授。
1934年8月起拜本县秀才出身的内科医生戴雨三老先生为师,攻读中医书籍,为学医打下扎实的基础。
1937年2月又正式拜武进县名老中医杨博良先生为师,杨氏系清末名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精内外科,兼擅诗文。
颜氏除在老师处临证外,还进一步攻读古今医著。
1940年7月完成学业后回乡开业行医。
1956年3月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留校任教,任针灸巡回教学组组长、中药教研组组长1等职。
除为苏北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外,还为南京中医学院编写了《中药学》教材,摸索了教学经验,为中药课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1958年8月调北京中医学院工作,曾任中药教研组组长、中药系副主任、主任等职,曾任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
颜氏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年,为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主要著作有:《中药学》讲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用的《中药学》教材(副主编)、《临床实用中药学》(主编)、《药性歌诀》、《柬埔寨验方集》、《柬中常用草药》等,此外还在全国中医药杂志上发表过《药性理论》、《中药的合理使用》等论文多篇。
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证治疗背景介绍脾胃功能失调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泛酸、便溏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失调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不规律、生活作息不良、情绪波动等。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中医理论,脾胃功能失调的辨证可以分为虚实两种情况:1. 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
虚弱型脾胃功能失调一般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忧思郁怒等因素导致脾胃气虚,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所致。
2. 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口苦、口干、纳差、大便黏滞等症状。
舌苔黄腻,脉滑数。
湿热型脾胃功能失调一般是由于饮食不洁、湿邪侵袭、情绪不稳等因素导致脾胃湿热内蕴。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治疗方案如下:脾胃虚弱型1. 调理饮食:饮食宜规律,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粥、粥面、绿叶蔬菜等。
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增强脾胃功能:可选用补益脾胃的中药调理,如党参、白术、炙甘草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3. 调理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脾胃湿热型1. 饮食调理:宜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帮助排除体内湿热。
2. 清热泻湿:可选用清热泻湿的中药,如黄连、苦参、赤芍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3. 调理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适当进行舒缓放松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注意事项1. 中医辨证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 辨证治疗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不宜急于求成。
3. 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饮食和生活惯的调理,以增强脾胃功能。
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帮助,如还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脾胃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于脾虚胃弱型,可以给予益气健脾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等;对于湿热胃病型,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柏等。
二、调节饮食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脾胃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
四、生活调节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该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脾胃病中医辨证⼀.脾胃对⽣长发育⾄关重要⼈体的后天之本是脾胃,脾胃之⽓左升右降,阴阳相交是为中⽓,脾胃不和,脾湿过旺使胃⽓敌不过,该升不升,该降不降会造成很多疾病。
脾能升清,胃能降浊,肺⽓降⽓顺畅。
正常下降,这样,⼼⽓在下,肾⽓在上,⼼⽕下降,肾⽔上升,⼼肾相交,⽔⽕济济。
胃能纳⾕,脾能运化,运送精微物质到达⼩肠,糟泊排送到⼤肠,营养⼈体百骸五脏,肺⽓下降,肝肾的功能都能正常运转,这就是健康的⼈。
⼆.临床常见的脾胃病症1.呕吐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上逆所致的以饮⾷、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出为临床特征的⼀种病证。
对呕吐的释名,前⼈有两说:⼀说认为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声谓之吐,⽆物有声谓之⼲呕;另⼀说认为呕以声响名,吐以吐物⾔,有声⽆物⽈呕,有物⽆声⽈吐,有声有物⽈呕吐。
呕与吐常同时发⽣,很难截然分开,因此⽆细分的必要,故近世多并称为呕吐。
2.泄泻泄泻是以⼤便次数、⼤便量增多,粪质稀薄,甚⾄如⽔样为特征的⼩⼉常见病。
以⼤便溏薄⽽势缓者为泄,⼤便清稀如⽔⽽直下者为泻。
明万全《幼科发挥·泄泻》云:“泄,谓⽔⾕之物泄出也;泻,谓胃肠之⽓下陷也。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
发病以婴幼⼉为主,6个⽉~2岁的⼩⼉发病率最⾼。
本病轻预后良好,重极易伤津耗液,导致⽓阴两伤,甚⾄出现阴竭阳脱之危候;久泻迁延不愈,可导致疳证,或慢惊风。
3.脘腹痛脘腹痛包括腹痛和胃脘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以上部位发⽣疼痛的病证。
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卷四》云:“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际之上,名⽈腹痛;若痛在胁肋,⽈胁痛;痛在脐上,则⽈胃痛,⽽⾮腹痛。
”根据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腹痛、脐腹痛、少腹痛和⼩腹痛。
胃脘以下、脐部以上疼痛为⼤腹痛,脐周围疼痛为脐腹痛,脐下腹部正中疼痛为⼩腹痛,⼩腹两侧或单侧疼痛为少腹痛。
胃脘痛,⼜称为胃痛,是以上腹部近⼼窝处经常发⽣疼痛为主,⼩⼉胃脘痛虽不及成⼈多见,但近年来随着⽣活⽔平的提⾼、膳⾷结构的变化,⼉童胃脘痛逐年增多,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消化不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有哪些脾胃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
中医在诊治脾胃病时,有着独特的辨证体系,通过对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来判断病情的性质、部位和正邪盛衰等情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要理解脾胃病的辨证依据,首先需要了解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
运化水谷是指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运化水湿则是指脾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防止水湿停滞。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即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
脾胃相互配合,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二、症状表现1、胃脘部症状胃脘疼痛是脾胃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的性质、时间、部位等都有不同的辨证意义。
如胃脘胀痛,多为气滞;刺痛,多为血瘀;隐痛,多为脾胃虚弱;疼痛在空腹时加重,进食后缓解,多为虚证;疼痛在进食后加重,多为实证。
胃脘痞满也是常见症状,感觉胃脘部堵塞不通,胀满不适。
痞满而按之柔软,多为虚证;痞满而按之较硬,多为实证。
2、食欲和饮食情况食欲减退,多为脾胃虚弱或湿邪困脾;食欲亢进,多为胃火旺盛。
恶心呕吐,多为胃气上逆;呃逆嗳气,多为气机不畅。
3、大便情况大便溏泄,多为脾虚湿盛;大便干结,多为胃热津亏;大便时干时稀,多为肝郁脾虚。
4、其他症状腹胀、腹痛、肠鸣等也是脾胃病常见的症状。
此外,脾胃病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脾气虚的表现;口苦口臭、口舌生疮等胃火上炎的表现;肢体浮肿、舌苔厚腻等湿邪困脾的表现。
三、舌象舌象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脾胃病的辨证,舌象的观察尤为重要。
1、舌质舌质淡白,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舌质红,多为胃火旺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多为血瘀。
2、舌苔舌苔白腻,多为寒湿困脾;舌苔黄腻,多为湿热内蕴;舌苔薄白,多为正常或脾胃虚弱;舌苔少或无苔,多为胃阴不足。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
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论。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
《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
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
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
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
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
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
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
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为治疗之本。
龙祖宏〔2〕认为治疗脾胃病其健脾为基本大法。
治疗脾胃病常用有辛开苦降、运脾除湿、清热化痰浊、散寒理气、益气升阳、健脾益气、甘温益气、甘寒养阴、活血止痛、温脾摄血等10法。
李德新〔3〕认为治疗脾胃病,要分清脾与胃的主次关系,偏于脾者,遵东垣温补之法,倡升发脾胃之阳,治以燥药升之;偏于胃者,循叶氏濡润之道,以保护胃之阴液为要,治以润药救之。
王大鹏〔4〕认为健脾益气法在临床中常配合其它治法综合使用,其中常配合的治法有:健脾益气理气法、健脾降逆法、健脾破积法、健脾清胃法、健脾渗湿法等。
1.2 治疗脾胃病的关键是调畅气机:唐江山〔5〕认为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基本病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故治疗脾胃病从调畅气机着手。
章继东〔6〕认为治疗脾胃病即使无气郁之症,亦须酌用少许理气药来调畅气机。
邵祖燕〔7〕认为脾胃病的病理关键是气机不调,升降失常,治疗始终应调升降为主。
路志正〔8〕认为治疗脾胃病注重调其升降,常升清降浊之法并用。
王熊国等〔9〕认为辛味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具有辛香化浊理气滞、辛开苦泄和脾胃、辛温助运导滞等功效。
1.3 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马晓英〔10〕等认为,在治疗脾胃病中,苦辛法通达上下内外重在调气机,适用于湿热证,为湿热证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冯志荣〔11〕辨证施治注重“通”、“运”、“疏”,以行气和胃,通降胃气;健脾升运,化湿祛痰为大法。
江育仁〔12〕认为健脾不在补贵在运,常用运脾化湿法、运脾和胃法、理气助运法、温运脾阳法、益气助运法。
马俊〔13〕善用行气法治疗脾胃病,认为行气法不仅能止痛、除胀、运脾、和胃,还能解郁、化痰、祛湿。
康正祥〔14〕认为治疗脾胃病谨遵热勿大辛,寒勿伏冰,补而不腻,泻宜和缓,疏调气机,因势利导的原则。
1.4 治疗脾胃病的首要方法为祛湿安胃:郝俊良〔15〕认为胃之病,湿为因,治脾胃病,应以祛湿为主。
单兆伟〔16〕认为脾胃病的治疗不外乎运脾除湿、清胃泄热、清热化湿和清化痰热等方面。
李振华〔17〕认为祛湿当以温药和之,清热须用寒凉之品,用药稍有不慎,或加重湿邪,或加重热邪,更伤脾胃,使病情加重。
步玉如〔18〕认为脾湿胃热是脾胃病的主要矛盾之一,正确妥善的处理这一矛盾,是提高脾胃病临床疗效的关键。
赵国琴〔19〕认为治疗脾胃病必须祛湿,祛湿安胃为治胃首法,治胃先祛湿,湿祛胃自安。
李任先〔20〕认为脾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是“虚”和“痰”。
虚为生痰之本,痰为致虚为标。
治疗脾胃病时强调“痰气同治”,以健脾养胃、燥湿化痰为要。
1.5 治疗脾胃病首重审证求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马贵同〔21〕认为治疗脾胃病强调注意四点:首重审证求因,察证细致入微;精于辨证论治,强调健脾补虚;善调脾胃升降,重胃气存无;博彩中西之长,拓宽治疗思路。
林宝成〔22〕认为脾胃病症多为寒热错杂,辨治应握八纲,平调气血,兼理肝肾。
董健华〔23〕认为察病机,重胃气壅滞,通降为治法纲要;明脏腑,知土壅木郁,疏通勿忘治肝;析湿土,同气相召,宜通清利和脾胃。
李培珍〔24〕认为脾胃病病机为脾胃虚衰,寒热错杂为主,其治疗特色是顾护胃气,升降并用,治脾宜温阳,健脾兼理气化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2 他脏病从脾胃病论治研究如高辉远〔25〕对内科、妇科、儿科、老年病等多种疾患常从脾胃论治,提出了脾胃病辨治的四大法则,即补泻有法、适宜为度;升阳降逆、不可太过;药分寒热、用之勿过;药中病止、顾护胃气。
路志正〔26〕认为,脾虚湿盛是痹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治疗痹症宜因症因时,健脾益胃;药食并进,强健脾胃。
李启允〔27〕认为治疗胸痹,若结合脾胃辨证分为脾失健运,寒凝中焦,元气虚衰,寒邪凝滞等类型。
分别以祛痰逐饮,宣痹还阳、补中益气、祛寒逐饮等方法治疗,则疗效更佳。
施奠邦〔28〕认为温燥不效,治宜养阴;健脾无效,治宜泄肝;补脾无效,治宜补肾;调气无效,治宜活血。
3 讨论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施治及研究与临床上取得较大的进展,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但某些研究还有所创新与发展。
临床疗效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法宝,中医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显良好的疗效。
因此,汇集中医医家们对脾胃病的辨治方法及规律,既可开拓脾胃病的诊治思路和方法,又促使中医理论的发展。
研究脾胃病的辨治规律,不紧要重视对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整理和研究,而且应与现代临床、实验研究结合进行,从而使脾胃病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1〕舒鹏,刘沈林教受治牌胃病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2003,19(3):178~179。
〔2〕刘学兰,龙祖宏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探〔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4,25(6):7。
〔3〕夏永良,易杰脾胃同治分清主次补虚祛湿调畅气机一脾胃病的治疗用药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8):452。
〔4〕王大鹏,中医气血五脏治则〔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192~210。
〔5〕陈霖,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4,36(12):9~10。
〔6〕章继东,老年脾胃病治疗体验〔J〕,陕西中医,2001,22(7):434。
〔7〕丁慧芬,邵祖燕教授调升降治脾胃病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1999,31(4):10~11。
〔8〕王秋凤、路杰、边永君等,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心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2):941~942。
〔9〕王熊国、吴明富,辛味药在脾胃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4,25(9):84。
〔10〕马晓英、王秀莲,苦辛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3,24(7):660。
〔11〕何钢、魏雪飞、王影,冯志荣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0):38。
〔12〕陆力生,江育仁教授脾胃病治法举隅〔J〕,南京中医药大学报,2003,19(3):176~177。
〔13〕张敏东,马骏应用行气法治疗脾胃病经验〔J〕,安微中医学院学报,2000,19(1):34~35。
〔14〕王见义,康正祥辨治萎缩性胃炎经验撷萃〔J〕,江苏中医药,2004,25(1):9~10。
〔15〕郝俊良,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河北中医,2003,25(2):115~116。
〔16〕李锐强,单兆伟,从脾湿、胃热辨脾胃病的经验〔J〕,河南中医,1999,19(1):9~10。
〔17〕李振华,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J〕,河南中医,1998,18(1):9~10。
〔18〕危北海,步玉如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出版社,1993:601~602。
〔19〕徐亚民,赵国琴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疾病经验介绍〔J〕,四川中医,2004,22(6):1~2。
〔20〕郭仲之,李任先运用化痰法治疗脾胃病症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4):240~241。
〔21〕陈更新,胡鸿毅,郑红斌等。
马贵同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1,18(1);9~10。
〔22〕张元澧,林宝成老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经验〔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 ,22(5):11。
〔23〕张淋国,董建华治疗慢性胃炎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2):46~49。
〔24〕孔文霞,李培珍诊治脾胃病的经验〔J〕,四川中医,2005,23(10):10。
〔25〕薛长连,高辉远教授对脾胃病立法用药之经验撷要〔J〕,中医函授通讯,1995,3:30~31。
〔26〕张永红,路志正论治痹证不忘脾胃〔J〕,陕西中医,2007,28(1):83。
〔27〕李启允,胸痹与脾胃证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2):47。
〔28〕杨彤丽,施奠邦分层辨治脾胃病经验举隅〔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