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

1010/2010/MODULAR ANALYTICS E170

甲状旁腺素

用途:

用免疫学方法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的甲状旁腺素(PTH)的含量。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适用于罗氏Elecsys1010、2010和E170免疫测定分析仪。

概述:

甲状旁腺素(PTH)由甲状旁腺合成并分泌入血流中。完整的PTH由一条肽链组成,含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5KD。具有生物活性的N端片段半衰期只有几分钟。因此,有选择地检测完整的甲状旁腺素,可以直接了解甲状旁腺体的分泌活性。

PTH与维生素D和降钙素一起,动员骨骼系统的钙和磷酸,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和肾脏对磷的排泄。PTH和降钙素的相互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性。血钙升高抑制PTH的分泌,

血钙降低则促进PTH的分泌。甲状旁腺体机能紊乱引起的PTH分泌改变,进而导致血钙水平的升高或降低(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

检查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要求灵敏的试验,以便检测低于正常范围的PTH水平。甲状旁腺机能功能亢进症导致PTH分泌上升,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继发性的甲状旁腺机能功能亢进症中,血钙低下,这是由于其它病理状态引起的。

目前,对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中,PTH和血钙含量测定更加引起重视,在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手术前后测定PTH能帮助外科医生了解手术效果,完全切除可使PTH快速下降。PTH测定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生物素化的单抗与N端结合(1-37),钌标记的单抗与C端结合(38-84)。对应的抗原决定簇氨基酸序列在26-32和55-64区域。

原理: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整个过程18分钟完成。

·第1步:50μl标本、生物素化的抗PTH 单克隆抗体和钌(Ru)标记的抗PTH单抗混匀,形成夹心复合物。

·第2步: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让上述形成的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

·第3步:反应混和液吸到测量池中,微粒通过磁铁吸附到电极上,未结合的物质被清洗液洗去,电极加电压后产生化学发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由机器自动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此曲线由仪器通过2点定标校正,由从试剂条形码扫描入仪器的原版标准曲线而得。

试剂:

M: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透明瓶盖),1瓶,6.5ml。粒子浓度0.72mg/ml,生物素结合能力: 470ng生物素/mg粒子。含防腐剂。

R1:生物素化的抗PTH抗体(灰盖),1瓶,10ml。浓度2.3mg/l,磷酸缓冲液0.1mol/l,pH7.0。含防腐剂。

R2:钌(Ru)标记的抗PTH抗体(黑盖),1瓶,10ml。浓度2.0mg/l,磷酸缓冲液0.1mol/l,pH7.0。含防腐剂。

储存和稳定性:

存放在2-8 度,切莫倒置。未开封,可稳定至标明的保质期。开封后,2-8 度12周;

放在Elecsys2010和E170上,8周。

放在Elecsys1010上,4周(使用后放回2-8度;如置20-25度,约20小时)。

标本采集和准备:

血清:按标准常规方法采集。

1010/2010/MODULAR ANALYTICS E170

甲状旁腺素

血浆:EDTA-K3抗凝。建议用血浆,因为比血清稳定。标本在15-25度可稳定2天,在2-8度可稳定3天,-20度可稳定6个月。含沉淀的标本使用前需离心。标本和质控液禁用叠氮钠防腐。标本、定标液和质控品在测定前的温度应与室温平衡;放入仪器后应在2小时内测定以避免蒸发的影响。.

检测步骤方法:

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检查试剂与消耗品是否充足。使用前需混匀微粒。仪器通过扫描试剂盒条形码自动输入测试所需的特异性参数,不需手工输入。如果特殊情况下仪器无法阅读条形码,可以手工输入15位数字。

E170/Elecsys2010:

将冷藏试剂预温到20度后放置于仪器的试剂盘上,避免产生泡沫。仪器自动控制试剂温度和开/关试剂瓶盖。

Elecsys1010:

将冷藏试剂预温到20-25度后放置于仪器的样品/试剂盘上(室温20-25度),避免产生泡沫。使用前手工打开试剂瓶盖,使用后手工关闭试剂瓶盖并放回2-8 度。

定标:

每批PTH试剂有一条形码标签,含有该批试剂定标所需的特殊信息。应用PTH定标液定标。定标频率:

每批试剂必须用新鲜试剂(试剂经仪器注册24小时以内)标定一次,如再次标定即根据下列要求:

E170/Elecsys2010:

·一个月(同一批号试剂)

· 7天(放置仪器上的同一试剂盒)

Elecsys1010:

·每一试剂盒做一次

· 7天(室温20-25 度)

· 3天(室温25-32 度)

各种分析仪均适用的情况:

·根据要求进行标定:如质控结果超出范围时。

质控:

Elecsys骨质控品l、2和3以及其它合适的质控品。各浓度区域的质控至少每24工作时、每个试剂盒或每一次定标后测定一次。质控间隔期应适用于各实验室的具体要求。检测值应落在确定的范围内,如出现质控值落在范围以外,应采取校正措施。

计算:

对每一个标本,仪器会自动计算含量,单位是pg/ml或pmol/l。

换算方法是pmol/l×9.43=pg/ml或pg/ml×0.106=pmol/l

干扰因素:

该方法不受黄疸(胆红素<65mg/dl)、溶血(血红蛋白<1.5g/dl)、脂血(脂质<1500mg/dl)生物素<50ng/ml等干扰,接受高剂量生物素(>5mg/天)治疗的病人,至少要等最后一次摄入生物素8小时后才能采血。不受类风湿因子(1500U/ml)干扰。PTH浓度高达17000pg/ml 也不出现钩状效应。16种常用药物经试验对本测定无干扰。

偶尔会遇到抗链酶亲和素抗体的干扰。

1010/2010/MODULAR ANALYTICS E170

甲状旁腺素

Elecsys PTH测定结果应结合病人病史、临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起来进行诊断。检测范围:

1.20─5000pg/ml或0.127-530pmol/l

稀释:

因检测范围足够宽,标本不需稀释。

正常参考值:

15-65pg/ml或1.6-6.9pmol/l

如有必要,各实验室应自己测定一个正常值范围。

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与作用原理

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与作用原理: 正常人血浆中PTH的浓度约为1毫微克/毫升。PTH在循环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20 分钟,主要在肾脏内灭活。 体内钙代谢虽然受多种激素的影响,但是调节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的两种主要激素是PTH和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降钙素。体内的钙约99%以羟磷灰石骨晶的形式沉积于骨骼, 余下的1%以钙离子形式分布于软骨、血浆及细胞内外液中。钙离子对肌肉收缩、神经传导、血液凝固、激素分泌、酶促反应、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内微管微丝的运动等起重要作用。可见,血钙水平维持相对恒定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PTH促使血浆钙离子浓度升高,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骨和肾脏。它动员骨钙入血,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Ca2+)的重吸收和磷酸盐的排泄,使血钙浓度增加和血磷浓度下降。此外,PTH还间接促进 肠道对Ca2啲吸收。PTH动员骨钙的作用有两个时相:快速时相发生在PTH作用的2?3小时后,主要是通过骨细胞的作用,即骨细胞的胞浆突起向周围释放碱性磷酸酶和蛋白水解酶,使骨小管壁上的钙盐和骨基质加速溶解,更多的磷酸钙从骨组织转运入血; 延缓时相一般发生在PTH作用12?24小时后,主要是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合成过程增强,溶酶体酶类,包括胶原水解酶和其他水解酶加速合成。在这些酶类的作用下,溶骨作用大为加快,大量钙盐由骨组织转运入血和细胞外液。 PTHX寸肾脏的直接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Ca2啲重吸收,因而减少Ca2+ 从

尿中排泄。这一作用出现较快, 大鼠在摘除甲状旁腺的最初三小时, 尿钙排出量即明显增多。PTH促进尿中磷酸盐排泄的作用十分迅速。给摘除甲状旁腺的大鼠静脉注射PTH8分钟后尿中磷酸盐排出量即增多。 PTH S过活化维生素d3间接使肠道吸收的Ca2+曽加。PTH有增强肾内羟化酶活性的作用,在该酶催化下可使25-羟化d3转变为1,25- 双羟d3,后者的生物活性比d3高3?5倍,可使肠道细胞的Ca2+专运系统机能增强,因而促进肠道对Ca2+勺吸收。PTH的分泌主要受血浆Ca2+浓度的调节。血浆Ca2+浓度升高,PTH的分泌即受到抑制;血浆Ca2+浓度降低,则刺激PTH 的分泌。低血钙不仅促进PTH的合成和分泌;还刺激甲状旁腺组织的增生。人的正常血钙浓度为9?11 毫克/100毫升。当血浆Ca2+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时,甲状旁腺持续分泌一定量的PTH,当血浆Ca2+浓度接近11毫克/100毫升时,PTH的分泌几乎停止。除血Ca2+浓度外,血磷和血镁浓度也影响PTH的分泌。如果PTH的分泌过于旺盛,骨形成与骨消蚀的平衡遭到破坏,被增强的破骨活性占优势,长期下去会引起骨钙质的消蚀而易于骨折或骨畸形,并因血钙量过高而导致一系列恶果,如软骨与血管的钙化、神经损伤、肾结石等。若PTH的分泌不足,肾脏的磷酸盐排泄量减低,磷酸钙沉积于骨。血钙的浓度下降过甚,则导致肌肉神经接合处的收缩、松弛反应消失、肌肉痉挛及手足抽搐。临床所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多数由于甲状腺手术时损伤甲状旁腺而影响PTH的分泌,以致出现血钙过低等症状。医学教/ 育网整理搜集。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和拓展,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一节,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本节课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了解,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本节的能力目标也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这一探究活动得到体现,此项探究活动能够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及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是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领悟预实验意义的良好载体。合理有序地组织好此探究活动,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1)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2)高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过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在必修一的学习中系统的学习过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但对于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和结论形成缺乏系统的思考,因此在探究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细化各步骤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二、设计思路 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和实物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标准“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不难。 较为复杂的是本节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活动的处理。由于该项探究活动跨越周期较长,材料、试剂不同也容易导致实验结果差异大,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在1课时内无法完成。在设计本节课时,事先组织部分学生进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通过实验的照片和数据记录,将其作为探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情景创设的材料,使学生对生长素的两重性有了直观印象,同时也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同时,将课堂上的探究目标确立为对实验原理、方法的探究,让学生们在问题引导下积极思考,在合作讨论中有效学习,在整个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能力。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课题: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 了解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三)情感目标 建立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观。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请分析现象及原因。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意图 1、现有两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给予不同的处理(见 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何?为什 么? 提出问题:那是不是任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呢? 请分析“问题探讨”中的“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关系”曲线图。结合“问题”讨论我们从中能解读到哪些信息? 总结: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特点表现两重性: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3、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说出胚芽 鞘的生长 情况并分 析产生的 原因 结合“问 题”讨论此 曲线图所 隐含的信 息。 复习巩固生长 素的产生、运输 特点以及能说 出生长素具有 促进生长的作 用 培养学生学会 分析图表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 力。 黑 暗 单侧光

生理学第八章 内分泌生理

第八章内分泌生理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激素 2.应激反应 3.垂体门脉系统 4.生长素介质 5.靶细胞 6.促垂体区 7.允许作用8.第二信使9.月经周期 二、填空题 1.激素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作为药物应用时_____激素可被消化酶分解,故不易口服;_____激素不被消化酶分解,故可口服。 2.激素的传递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大多数激素的传递方式是 _____。 3.甲状旁腺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激素,它主要调节血中_____和_____的浓度。 4.甲状腺激素主要以_____的形式贮存于_____中。 5.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_____,而成年人缺乏甲状腺激素将导致_____。 6.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以_____为主,而活性以_____为高。 7.血钙增高,甲状旁腺素分泌_____;血磷升高,甲状旁腺素分泌_____。 8.胰岛素由胰岛_____分泌,其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 9.胰岛素缺乏,组织对糖的利用_____,血糖_____。 10.腺垂体分泌四种促激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_____分泌,糖皮质激素由肾腺皮质_____分泌,性激素可由肾上腺皮质_____和_____分泌。 12.糖皮质激素分泌受腺垂体分泌的_____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受 _____控制。 13.糖皮质激素使血糖_____,肝外组织蛋白质_____,脂肪_____。 14.下丘脑分泌的各种调节性多肽,通过_____运送到_____,调节_____的分泌。 15.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_____和_____。 16.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_____支配,并受ACTH和_____的调节。 17.生长素对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蛋白质的_____,加速脂肪的_____,_____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_____。 1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其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 19.卵巢在卵胞期主要分泌_____,而黄体期还分泌_____。 20.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使蛋白质合成_____,而甲亢时蛋白质_____,呈负氮平衡。 21.卵巢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_____,并分泌_____、_____和少量_____。 22.可以作为激素第二信使的物质是_____和_____等。 23.刺激和维持男性副性征的激素是_____;刺激女性副性征的激素是 _____。 24.LH作用于睾丸_____细胞,引起_____分泌。 25.月经周期中,由于血中_____和_____浓度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形成月经。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属于高考的范畴,占有一定地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作用。 本课题是在前面讲过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植物的向光性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例讲诉植物的激素调节问题。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其他植物激素的理解,从而掌握植物的激素调节。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因此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不难。其次对于生物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有利于课程的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理论联系实际,简述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加深学生理解; 2、能力目标 能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设计并完成实验; 3、情感目标 探讨了生长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 (2)植物不同部位对生长素不同的敏感程度。 2.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五、教学策略 替代式教学策略、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 六、教具 多媒体教具 七、教学过程

“人体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那么植物呢?” .引入植物生长素。(2分钟) 提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生理作用时有什么特点?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最适浓度,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对比;“根据刚刚所学内容,结合生活中现象: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同学们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顶端优势?

2.4.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4.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撰写:孟祥成审核:万垒源编号:14 时间:2009/10/15 学习目标: 1、记住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应用 2、记住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尝试设计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自主学习:生长素生理作用 1、[问题探讨]曲线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有: (1)生长素对根、芽、茎作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对生长素的浓度最敏感的器官是______。 (2)同一浓度下,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________。如分析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根、芽、茎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的信息 3、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其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既能___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既能 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低时______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______生长,甚至________。 4、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用100 ppm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正确的解释是() A.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此浓度只对双子叶杂草起作用 C.小麦和双子叶杂草对此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D.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有抑制作用 6、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带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9gmg·mL-1 D.4 .5mg·mL-1 互动一: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对根、芽、茎作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对生长素的浓度最敏感的器官是______。 (2)同一浓度下,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________。如分析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根、芽、茎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5)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Array互动二:根图分析比较A和B 、C和D生长情况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快慢) (2)分析生长素含量情况:A_____B;C_____ D。(提示,考虑重力 对生长素的影响) (3)分析ABCD四点生长素的作用A_______ B______ C______D____(填促进或抑制) (4)试分析出现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茎

甲状旁腺素

1010/2010/MODULAR ANALYTICS E170 甲状旁腺素 用途: 用免疫学方法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的甲状旁腺素(PTH)的含量。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适用于罗氏Elecsys1010、2010和E170免疫测定分析仪。 概述: 甲状旁腺素(PTH)由甲状旁腺合成并分泌入血流中。完整的PTH由一条肽链组成,含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5KD。具有生物活性的N端片段半衰期只有几分钟。因此,有选择地检测完整的甲状旁腺素,可以直接了解甲状旁腺体的分泌活性。 PTH与维生素D和降钙素一起,动员骨骼系统的钙和磷酸,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和肾脏对磷的排泄。PTH和降钙素的相互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性。血钙升高抑制PTH的分泌, 血钙降低则促进PTH的分泌。甲状旁腺体机能紊乱引起的PTH分泌改变,进而导致血钙水平的升高或降低(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 检查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要求灵敏的试验,以便检测低于正常范围的PTH水平。甲状旁腺机能功能亢进症导致PTH分泌上升,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继发性的甲状旁腺机能功能亢进症中,血钙低下,这是由于其它病理状态引起的。 目前,对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中,PTH和血钙含量测定更加引起重视,在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手术前后测定PTH能帮助外科医生了解手术效果,完全切除可使PTH快速下降。PTH测定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生物素化的单抗与N端结合(1-37),钌标记的单抗与C端结合(38-84)。对应的抗原决定簇氨基酸序列在26-32和55-64区域。 原理: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整个过程18分钟完成。 ·第1步:50μl标本、生物素化的抗PTH 单克隆抗体和钌(Ru)标记的抗PTH单抗混匀,形成夹心复合物。 ·第2步: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让上述形成的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 ·第3步:反应混和液吸到测量池中,微粒通过磁铁吸附到电极上,未结合的物质被清洗液洗去,电极加电压后产生化学发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由机器自动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此曲线由仪器通过2点定标校正,由从试剂条形码扫描入仪器的原版标准曲线而得。 试剂: M: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透明瓶盖),1瓶,6.5ml。粒子浓度0.72mg/ml,生物素结合能力: 470ng生物素/mg粒子。含防腐剂。 R1:生物素化的抗PTH抗体(灰盖),1瓶,10ml。浓度2.3mg/l,磷酸缓冲液0.1mol/l,pH7.0。含防腐剂。 R2:钌(Ru)标记的抗PTH抗体(黑盖),1瓶,10ml。浓度2.0mg/l,磷酸缓冲液0.1mol/l,pH7.0。含防腐剂。 储存和稳定性: 存放在2-8 度,切莫倒置。未开封,可稳定至标明的保质期。开封后,2-8 度12周; 放在Elecsys2010和E170上,8周。 放在Elecsys1010上,4周(使用后放回2-8度;如置20-25度,约20小时)。 标本采集和准备: 血清:按标准常规方法采集。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PTH在循环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20 分钟,主要在肾脏内灭活。体内钙代谢虽然受多种激素的影响,但是调节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的两种主要激素是PTH和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降钙素。此外,PTH还间接促进肠道对Ca2+的吸收。PTH对肾脏的直接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Ca2+的重吸收,因而减少Ca2+从尿中排泄。PTH通过活化维生素D3间接使肠道吸收的Ca2+增加。PTH 的分泌主要受血浆 Ca2+浓度的调节。如果PTH的分泌过于旺盛,骨形成与骨消蚀的平衡遭到破坏,被增强的破骨活性占优势,长期下去会引起骨钙质的消蚀而易于骨折或骨畸形,并因血钙量过高而导致一系列恶果。若PTH的分泌不足,肾脏的磷酸盐排泄量减低,磷酸钙沉积于骨。调节体内钙代谢的另一重要激素是降钙素,它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降钙素可以降低血钙水平。 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减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 正常范围 放射免疫法:氨基端(活性端)230~630ng/L;羧基端(无活性端)430~1860ng/L。 免疫化学荧光法:1~10pmol/L。 化学结构与合成途径 在甲状旁腺主细胞内首先合成PTH的第一前身物质,称为前甲状旁腺激素原,含115个氨基酸,以后这一前身物质在细胞内裂解成为含90个氨基酸的第二前身物质──甲状旁腺激素原,后者进而在细胞内裂解成为含84个氨基酸的多肽,即PTH。PTH贮存于细胞内,在血钙降低的情况下释放到血液中。PTH分子中不含胱氨酸,碱性氨基酸的含量比较丰富。各种哺乳动物,如牛、猪、狗、鼠,以及禽类如鸡等的PTH与人类的PTH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在鱼类的垂体中也发现有PTH样物质。 生理功能与作用原理 正常人血浆中PTH的浓度约为1毫微克/毫升。PTH在循环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20 分钟,主要在肾脏内灭活。 体内钙代谢虽然受多种激素的影响,但是调节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的两种主要激素是PTH和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降钙素。体内的钙约99%以羟磷灰石骨晶的形式沉积于骨骼,余下的1%以钙离子形式分布于软骨、血浆及细胞内外液中。钙离子对肌肉收缩、神经

高中生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试题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 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 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2.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说明了( )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3.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移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能( ) 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B.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D.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4.(2011·河南焦作市模块水平测试)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 A.植物的向光性B.根的向地性 C.顶端优势D.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田中除杂草5.丝瓜是单性花,小明用正常的丝瓜雌花探究生长素的作用,他的做法是:①开花前将1号花套上纸袋,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 A.2号花未套纸袋B.2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只进行套袋处理的雌花D.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促进细胞的代谢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二、非选择题 7.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看图回答问题:

(1)曲线A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中B点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曲线交点D的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 一、选择题 1.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对照组 (未处理)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 1 0.7 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2,4—D浓度(ppm) 1000 850 720 630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实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受粉的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 4-D浓 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子番茄平0 13.26.46.53.53.43.30.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质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质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 1.不同。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 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 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 mol/L。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的生长;维管束的分化、形成层活性提高;叶片的扩大;不定根、侧根的形成;种子的生长、果实的生长、坐果;伤口的愈合;顶端优势。同时可以抑制花、果实、幼叶的脱落,侧枝的生长,块根的形成等。 讲述 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对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来说,一般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关于植物为什么会有顶端优势现象,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 教材中介绍的是“生长素学说”,即认为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处,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这个学说是由K.V.Thimann和F.Skoog于1924年提出的,许多实验支持该学说。 另一种解释是1900年K.Goebel提出的“营养学说”。该假说认为顶芽构成营养库,垄断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侧芽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而生长受抑制。这个学说也有不少支持的证据。 介绍:α-萘乙酸(NAA)、2,4-D、生根粉 NAA是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萘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组织培养体系,可以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它具有与IAA不同的环状结构,但其侧链与IAA相同,比IAA稳定,因此常代替IAA使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习题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生物选编练习 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班级姓名制作人:周彦芹 一选择题 ( )1.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 )2.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 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 生长 B、 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3.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A. 植物的向光性 B. 顶端优势 C. 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 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4.飞行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的生长方向是 A.根向下,茎向下 B.根向上,茎向上 C.根水平方向,茎向上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 () 5.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C.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枝生根D.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6.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A、芽能发育成茎和叶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有机营养()7.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顺利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 同浓度的吲哚丁酸(TBA、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 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从实验结果图来看,为促进枝 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A.3mg·mL-1 B. 6mg·mL-1 C.9mg·mL-1 D. 4.5mg·m L-1 ()8.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 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N肥B.提高CO2浓度C.喷洒磷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9.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A.根的向地性 B.茎的向光性 C.除草剂的应用 D.顶端优势 ()10.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 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 Array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完整word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答案.docx

[ 高二生物导学案17]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校:江门一中学科:生物编写人:马莉审稿:吴海涛 班级 ______学习小组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组内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 一、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知识目标)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能力目标)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知识目标) 4.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培养实验设计、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 和得出结论的能力。(能力目标) 【学习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学法指导 1. 使用要求:课前自主完成。 2.使用步骤:通读教材→完成”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积极思考→”分层巩固”→”大胆质 疑”→研读教材、查资料→解决问题→归纳积累知识,形成网络。 3.完成时间: 40 分钟。 【知识网络与积累】 【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既能 __________ ,也能 _____ ______ ; 既能 _________,也能 _____________ ;既能 ______________,也能 _________________ 。 (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 3)生长素调节生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浓度过高时 甚至杀死植物。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根________芽 ________茎 __________ 。 ( 4)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 顶端优势形成的原理是。 探究 1: 下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讨论: 1.对于根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曲线 AB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B 点表示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曲线 BC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C 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生长的效应是; 超过 C点,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转为,而且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 。 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根最适浓度约是mol/L;芽最适浓度约是mol/L;茎最适浓度约是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 3.作用特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性 既能生长,也能生长; 既能发芽,也能发芽; 既能落花落果,也能花果。 mol/L。 4.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和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生长;浓度过高时会生长,甚至植物。 ②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比较。 ③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根>芽 >茎。 探究2: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除?有何应用?顶端优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2、掌握实验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3、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及上课时间 1课时,10月17日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探究式教学。 2、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探究活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视频。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 从这个实验看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与其浓度有关系,低浓度的时候促进生根,高浓度时抑制生根。这是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 那么生长素的作用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作 2 4 6 8 10 12 4 4.2 4.4 4.6 4.8 5 5.2 5.4 5.6 5.8 6 NAA 的浓度(ppm ) 生根数目(个)

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大家看书50页的问题探讨,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的结果。 问:1.对于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于浓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曲线,例如对于根来说,在10-10以前是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10-10时促进效果最强;10-10到10-8随着浓度提高促进作用减弱;10-8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10-8以后随浓度提高,抑制作用增强。 对于芽、茎变化趋势是一样的,所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及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3.当生长素浓度为10-6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对根是抑制,对芽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茎是促进。 4.哪一种器官对生长素最敏感? 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和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根>芽>茎,顶芽大于侧芽。 怎样表现出促进和抑制的生理作用? 二、体现两重性的现象 现象一、顶端优势 大家看我们校园的雪松外形上有什么特征?对金子塔形,这是为什么呢? ①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的抑制的现象。 ②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③解除方法:去掉顶芽(应用:果树、棉花等的剪枝、摘心) 现象二、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10-10 10-8 10-6 10-4 10 c /m o l ·L -1 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讨论: 1、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不同)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生理作用的特点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信息。 (二)生长素的作用的特点:两重性 1、生长素的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3)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器官与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1)浓度:低-促进,高-抑制; (2)器官:根>芽>茎; (3)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思考:我们有什么实例来说明这些现象呢? 现象一:顶端优势

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去除方法:修剪整枝。 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现象二:根的向地性生长的解释(向重力性)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 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根部:生长素浓度:AB。 茎部:生长素浓度:C

思考:生长素为什么不能大规模地应用? 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且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应用。 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如α—萘乙酸(NAA)、 2,4-D等。 1、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2、获得无子果实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类似物刺激未受粉的雌蕊柱头或子房而获得的,其原理是应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生理作用。 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果实一样吗? 思考:无子西瓜是怎么来的? 无子蕃茄的培育

3.2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人教版必修3)

3.2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 1、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2、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这说明() 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向侧芽 B、原顶芽不再向侧芽运送过量生长素 C、顶芽摘除后,侧芽开始分泌生长素 D、顶芽摘除后,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一般地说() A、高浓度和低浓度都促进生长 B、高浓度和低浓度都抑制生长 C、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D、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 4、对生长素生理作用概括不准确的是()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D、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5、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6、让不易生根的植物枝条生根,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的() A、上端 B、中部 C、下端 D、两端 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摘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 8、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答案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 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D.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2.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到刺激立即下垂 3.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4.下列四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5.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的P 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6.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B.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 7.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下列各项应用中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这样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子果实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05101520253035 (mg/L) 无子番茄平 013.526.246.553.653.743.030.2均重量(g/个) 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5 mg/L左右 9.右图为某双子叶植物顶端优势示意图。下列针对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若将植物放入太空舱中,其不再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B.植物的侧芽如b也能产生生长素 C.双子叶植物的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D.打顶后,首先解除顶端优势,发育成侧枝的是a 10.下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 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11.下图所示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说课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说课稿 【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发挥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特色,努力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生物学科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本人不懈的追求目标。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结合“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做中学”的教学策略,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资料,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独特平台,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习惯、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要。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和交互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变静态为动态。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和求知的心理满足,以求得群体最优发展,并使个体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色有所提高。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③)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节内容包括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尝试运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两部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是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会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对学生读示意图、图解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学会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并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增强学生关心生产的意识。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意识。 (3)通过探索使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解决方法] 通过提问、思考、理解图解及分析实例来突破重点。本节“问题探讨”中的材料,与上一节所学内容似乎有点“矛盾”:上一节的内容显示,植物生长素起促进生长的作用,而“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却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它竟然起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习本节的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