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法理学自考题模拟20(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划分标准是______(分数:1.00)A.法学外部关系B.法的类别√C.法律的制定和实施D.认识论解析:[考点] 法学体系的划分[解析] 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学体系作不同的划分。
从法的类别角度划分,可以将法学分为国内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四类。
2.英国学者弗里曼的______是以教科书的形式表现法理学三大要素的一个范例(分数:1.00)A.《法律学》B.《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C.《劳埃德法理学总论》√D.《法理学》解析:[考点] 法理学的构成要素[解析]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劳埃德法理学总论》,是以教科书的形式表现法理学的三大要素的一个范例。
3.下列属于理性论代表人物的是______(分数:1.00)A.罗尔斯B.西塞罗√C.柏拉图D.边沁解析:[考点] 理性论[解析] 理性论是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的体现。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西塞罗。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分数:1.00)A.人民认识水平的提高B.社会进步的自发表现C.立法者法律素质的提高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解析:[考点]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解析]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5.在中国,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是需要实现______(分数:1.00)A.人民意志B.公共利益C.人民主权√D.公共意志解析:[考点] 立法的民主原则[解析] 现代立法应当坚持民主原则,早已是人们的共识。
在中国,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是实现人民主权所必需。
中国是人民主权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民主的主体,国家活动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权利。
6.法国属于______(分数:1.00)A.复合立法体制B.单一立法体制C.一元化多层次的立法体制D.制衡立法体制√解析:[考点] 制衡立法体制[解析] 法国属于制衡立法体制。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8题)1、齐某在A市B区利用网络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宣称刘某系当地黑社会组织“大哥”,A市中级法院院长王某为其“保护伞”。
刘某以齐某诽谤为由,向B 区法院提起自诉。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B区法院可以该案涉及王某为由裁定不予受理B.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应请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C.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王某应自行回避D.齐某可申请A市中级法院及其下辖的所有基层法院法官整体回避【答案】B2、设甲乙两国自愿经过谈判、签署和批准程序締结了一项条约,规定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甲国将本国领土提供给乙国的军事力量使用,用来攻击并消灭丙国国内的某个种族。
依国际法,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由于双方平等自愿締约,满足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B.由于条约经过合法的締结程序,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C.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得到丙国同意,则缔约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D.该条约因为与国际强行规则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答案】D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权”的论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之一。
下列哪一宪法原则准确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答案】B4、下列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属于法定的免责条件B.有违法行为必然产生法律责任C.法律责任不可能产生于法律特别规定D.法律制裁的主体一定是人民法院【答案】B5、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有关特别行政区立法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后,如认为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符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可以将该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C.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立即失效D.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一律具有溯及力【答案】D6、《晋律》首次将“准五服以制罪”列入律典,以下对该原则表述正确的是、()A.尊长犯卑幼减免处罚尊长B.卑幼犯尊长减轻处罚卑幼C.尊长犯卑幼加重处罚尊长D.尊长犯卑幼处罚同于常人【答案】A7、关于公务员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大锤通过考试被县公安局录用为一名警察,鉴于其在试用期内的优异表现,行政机关决定其试用期为10个月B.所有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都采用年度考核的方式C.区环保局污染控制科科员王二锤在执行科长作出的决定时,认为该决定有错误,其向科长提出了改正意见,科长拒不改变并要求其立即执行,王二锤应当执行,并对执行后果承担责任D.只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有权设定公务员处分事项【答案】D8、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B.从刑事法律角度上看,法律义务就是法律责任C.违法就应承担法律责任,不违法就不承担法律责任D.过错责任既要承担行为上的责任,也要承担思想上的责任【答案】A【解析】A项,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比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B项,法律中的法律义务并不等同法律责任,法律义务是构成法律责任的法定前提条件,但违反法律义务并不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刑法中也是如此;C项,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应当承受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所以不违法也可能产生法律责任;D 项,过错责任只要承担行为上的责任,不用承担思想上的责任。
2.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B.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C.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答案】C【解析】C项,一般而言,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当事人在主观上有过错,但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责任的归责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A项,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因为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B项,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这里的“法律”是广义的法律;D项,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权利(权力)、义务得以生效,消除侵害并尽量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
3.下列有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惩罚性责任B.刑事责任可以是一种连带责任C.拘留是一种刑事制裁D.开除公职是一种行政制裁【答案】D【解析】法律责任就是行为主体因为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即没有履行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或主体虽未违反法律义务、但仅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制裁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4(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是( )。
(分数:2.00)A.甲、乙两单位签订一份技术转让合同B.丙到某商店购买了一台空调机C.丁因遇大雨无法履行建筑工程合同√D.戊因小事打架被治安处罚解析:解析: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或现象。
法律事件如大雨、地震等自然原因,以及人的出生、死亡等。
法律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作为如签订合同、授权委托、执法行为以及适用法律的行为等。
不作为如物权关系、人身权关系中的义务人的不作为等。
区分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关键要看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本题中,只有C项表述的情形属于事件,故选C项。
3.甲虽然只有9周岁,但身高已经超过1.5米。
春节后独自用“压岁钱”买了一辆价值300元的自行车。
对此,下列说法中,能够成立的是( )。
(分数:2.00)A.甲具有权利能力√B.甲不具有权利能力C.甲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D.甲具有行为能力解析:解析:公民从一出生就具有权利能力。
就本题而言,甲具有权利能力而不具有行为能力。
故选A项。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但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就本题而言,甲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购买自行车的行为能力。
4.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不能成立的是( )。
(分数:2.00)A.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B.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设定的目标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解析:解析:权利和义务在价值意义上具有主次关系,其中,权利处于主导地位,而义务居于次要地位。
2018年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移动支付逐渐普及,但由于相关法律尚不健全,导致实践中行业管理乱象和支付纠纷频现。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完全可以提前对未来的新科技做出周密的规定B.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当禁止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C.新事物的出现,扩展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也对立法提出了挑战D.在相关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执法机关也可以依据政策对相关行为作出处罚正确答案:C解析:法律不可能对未来新事物做出规定,A项错误;法无禁止即自由,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应当禁止新技的应用和推广B项错误;执法应当有法可依,并且剥夺政治权利、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D 项错误。
故正确选项为C。
2.关于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有法律责任就有法律制裁B.有法律制裁必有法律责任C.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体现D.法律制裁和法律责任互为条件正确答案:B解析:法律责任并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一定受到法律制裁;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体现。
故正确选项为B。
3.2016年12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第55条第1款规定:“在对学生作出处分或其他不利决定之前,学校应当告知学生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学生具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
”该规定集中体现的法律价值是A.正义B.安全C.秩序D.效率正确答案:A解析:题目中“在对学生做出处分或其他不利决定之前,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做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学生具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律即主权者的命令法理学创始人奥斯丁的观点。
突出了法律与公共权力、强制的关联性。
不足之处:忽略了法律与“权利设定”的关系2.法律以社会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要观点。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一种制度。
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最终意义上决定着法律的本质。
法律不仅仅是消极地反映社会,而是对社会起着强大的反作用,或者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4分)4.法律解释应当以立法者意图为标准解释目标理论中的“立法者意图说”。
按照现代社会的人民主权原则和权力分立原则,立法者的意志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因此,法律解释应当以立法者的意图为准,才能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
法官在解释法律时也应该以立法者的意图为准,否则僭越了自己的职权,侵犯了立法机关的权力。
当然确定立法者意图本身,仍然存在难题。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法律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直接的对客体发生作用的方式进行的活动。
(×)在现代法理学中,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和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法律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积极的、直接的对客体发生作用的方式的行为是作为的法律行为。
(3分)2.法律的作用具有局限性。
(√)法律作为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有自己的调整领域,它并不可能取代道德、习惯、风俗、纪律等社会规范的作用,也不可能做到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法律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它自身的僵硬性和不可避免的漏洞的存在,使它对千变万化的人类事务的调整并不可能非常完美。
(3分)3.程序法即使离开实体法也有其存在价值。
(√)程序法不能完全被理解为实体法的附庸,程序法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地位,通过程序实现正义也是程序法的目标。
程序正义可以独立于实体正义而存在。
(3分)4.不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就不具备法律意识。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398)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以下哪种法律文书只能由司法机关的侦查人员使用,其他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无权使用?()A、调查报告B、笔录C、判决书D、调取证据通知书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要约的有效条件?A、表明要约人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B、具备合同主要条款C、具有确定的要约对象D、要约人发出要约后,不得撤销要约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权利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平等权B. 言论自由C. 受教育权D. 经营自主权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知识产权5、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下列哪种法律文件拥有最高法律效力?A、行政法规B、宪法C、部门规章D、地方性法规6、关于法的起源,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 法起源于国家政权的建立B. 法起源于社会自治C. 法起源于习惯和习惯法D. 法起源于国家的强制力7、下列关于合同法中的格式条款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格式条款一律无效B. 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C. 格式条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解释为有利于接受方D. 如果格式条款存在两种以上解释,应当作出有利于提供方的解释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A.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B.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C. 违反公序良俗的D. 重大误解、显失公平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多少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0、根据《行政复议法》,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A. 申请人自愿原则B. 公开、公正、公平原则C. 及时、高效原则D. 便民原则11、在下列情形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A. 公务员甲利用其管理国家财产的权限,将部分资金挪作个人使用B. 乙作为公司财务人员,私自篡改账目,以掩盖其挪用公款的事实C. 丙利用自己在银行工作的机会,获取客户个人信息并出售给他人D. 丁未经许可,在网络上发布公司的内部资料,导致商业秘密泄露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A. 欺诈行为B.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C.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D. 超出授权范围的民事行为13、我国《宪法》中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首次明确规定于()年宪法修正案中。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三)(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在我国,承担违宪责任、承受违宪制裁的主体主要是______。
A. 国家机关公职人员B. 国家机关领导人员C. 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 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2. 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______。
A. 行政主体B.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 行政相对人D. 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3. 在下列惩戒措施中,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共同适用的有______。
A. 罚款B. 开除C. 警告D. 拘留4.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正确说法是______。
A. 法律责任都是过错责任B. 惩罚是法律责任的最主要功能C. 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D. 法律责任总是导致法律制裁5. 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_____。
A. 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B. 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C. 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D. 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6.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_____。
A. 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B. 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C. 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D. 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7. 沈某因交通违章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1800元,拘留15日。
他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______。
A. 民事制裁B. 行政处罚C. 刑事制裁D. 行政处分8. 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责任免除的法定事由的是______。
A. 精神失常B. 正当防卫C. 有重大立功表现D. 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9. 某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某利用其掌握的城市居民低保资格复核权,收受申请人好处费,被上级机关撤销主任一职。
陈某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______。
A. 行政处罚B. 刑事制裁C. 民事制裁D. 行政处分10. 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内心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而法律是国家通过立法形成的强制性规范。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特点。
2. 法治与法律的关系- 法治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国家治理原则,是法律的主导地位和全面贯彻执行的体现。
- 法律是法治的基础,法治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裁判、依法办事。
3. 法规与行政法规的区别- 法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性约束力的规范,包括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
-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对行政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4. 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人格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等各方面的权利。
-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
5. 法制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法制建设是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来推进社会进步和保障公民权益的过程。
- 法治建设是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发展的基础。
6. 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公民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了解和遵守法律的规定。
- 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培养尊法、守法、用法思维方式,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
7. 遵纪守法与个人品质的关系- 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和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
- 遵纪守法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法治观念,也反映了个人的道德品质。
8.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 法律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行为者予以追究和处罚。
- 法律制裁是指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分子进行刑事惩罚。
9. 刑法常识- 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合法权益。
- 刑法中包含了犯罪类型、犯罪构成要件、处罚种类等方面的规定。
10.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和范围-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而设立的法律帮助机制。
2021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为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因为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法律后果。
【注意】(1)引起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三:①违法行为②违约行为③基于法律的规定。
如《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理应承担民事责任的,理应承担民事责任"。
(2)有违法行为一定有法律责任,但是法律责任不一定都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
(二)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1.法律责任与法律权力(1)责任的认定、归结于实现都离不开国家司法、执法机关的权力(职权);(2)法律责任规定了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及越权的后果。
2.法律责任与法定的权利和义务(1)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不当或滥用权力;(2)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称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者追加新义务的根据;(3)法律责任通过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
二.法律责任的竞合(一)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因为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
如出卖人交付的物品有瑕疵,致使买受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买受人向出卖人既可主张侵权责任,又可主张违约责任,但这两种责任不能同时追究,只能追究其一,这种情况即是法律责任的竞合。
法律责任竞合是法律上竞合的一种,它既可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如民法上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也可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如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之间的竞合。
(二)法律责任的竞合的特点:1.法律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
不同法律主体的不同法律责任能够分别追究,不存有相互冲突的问题。
2.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
如果是数个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法律规定,并且符合不同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则应针对各行为追究不同的法律责任,而不能按责任竞合处理。
第1篇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工具。
在法律体系中,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法律后果是指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法律制裁则是指国家机关对违法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本文将从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的定义、特点、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后果1. 定义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范对违法行为人产生的法律效果,包括法律责任、法律义务和法律权利等方面。
法律后果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违法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特点(1)强制性:法律后果具有强制性质,违法行为人不得自行决定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2)约束性: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人具有约束力,使其不得逃避或减轻法律责任。
(3)确定性:法律后果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违法行为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了解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公正性:法律后果的设定和实施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违法行为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二、法律制裁1. 定义法律制裁是指国家机关对违法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以惩罚违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
法律制裁包括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等。
2. 特点(1)强制性:法律制裁具有强制性质,违法行为人必须接受国家机关的制裁。
(2)权威性:法律制裁由国家机关执行,具有法律权威。
(3)惩罚性:法律制裁的目的是惩罚违法行为,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
(4)预防性:法律制裁具有预防作用,可以警示他人遵守法律,减少违法行为。
三、法律后果与法律制裁的关系1. 依存关系法律后果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没有法律后果,法律制裁就失去了依据。
同时,法律制裁是法律后果的实现手段,只有通过法律制裁,法律后果才能得到落实。
2. 相互转化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民事制裁中的罚款、赔偿等,可以视为违法行为人的法律后果;而刑事制裁中的罚金、没收财产等,则可以视为违法行为人的法律制裁。
3. 补充关系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在实现法律规范的目的方面具有补充关系。
浅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即从概念、产生根据和对应关系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从存在依据和实现方式分析了二者的联系。
[关键词]法律责任;法律制裁;联系;区别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属于法学基本范畴,也是实现法律运行操作中必须给予充分把握和高度重视的概念,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一)概念不同在法律责任理论中,到底什么是法律责任,长期以来法学界并没有取得共识,因此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法律责任。
本人较同意下面的观点:“法律责任一词在法学中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本义,第二是引申义。
采用本义的法律责任一词”[1],通常被用来描述因违法所导致的某种法律后果(违法是原因,责任是后果),这是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最常见的含义¬——称之为一般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宪政责任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法律责任。
引申义的“法律责任”往往是指与违法行为毫不相干的某些法律后果——称之为特殊法律责任。
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在理论上有以下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如后果说、处罚说、资格说、责难说、义务说等。
[2]比较这几种说法,可以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义务,但这种法律义务不同于一般的法律义务,而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是一种新义务。
法律义务是法律调查行为的有限性,即由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约束。
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当事人依法或依约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社会成员分内应做之事;其二是当事人由于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引起的“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义务,是社会成员“没有做好分内应做之事”而产生的后果,前者可谓“第一性法律义务”,后者可谓“第二性法律义务”。
法律责任(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或一般法律责任)法指“第二性法律义务”。
不论“第一性法律义务”,还是“第二性法律义务”,既然以法律义务为依据,它的履行自然具有国家强制性——如当事人不履行义务,会导致法律制裁,由强大的公共权力迫使义务人被动的履行义务,但是“第一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潜在的,是应当为,而“第二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显在的,是必须为。
技能认证辅警知识考试(习题卷3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辅警遇有可能影响其公正履职情形的,( )回避。
A)视情况B)应当C)可以答案:B解析:2.[单选题]我国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A解析:3.[单选题]律师甲在代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时,编造了1份对自己代理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虚假证言,指使证人李某背熟以后向法庭陈述,致使本该败诉的己方当事人因此而胜诉。
甲的行为构成( )。
A)伪证罪B)妨害作证罪C)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D)帮助伪造证据罪答案:B解析:4.[单选题]候选人联审机制是指在村“两委”换届中,组织部门协调___、___、___等8个部门组成联合审查组,对候选人进行资格把关,把黑恶势力挡在门外。
A)检察院、法院、民政部B)政法、纪检、信访C)纪委、监察、信访D)法制、民政、公安机关答案:B解析:5.[单选题]( )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A)党章B)宪法C)纪律处分条例D)廉洁自律准则答案:A解析:B)责令沈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进入酒吧C)责令沈某将护照交公安机关保存D)责令沈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与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前科的人会见或通信答案:D解析:刑诉法关于取保候审相关规定7.[单选题]目前的中央企业大部分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等行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等。
中央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高国有经济在在社会资产中的比重B)增强公有制经济对国有经济命脉的控制作用C)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D)增强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作用答案:C解析:8.[单选题]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使(),不受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的涉A)审判权B)检查权C)监督权D)检察权答案:D解析:9.[单选题]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再实践;D)抽象、具体、再抽象答案:B解析:10.[单选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A)生态文明建设B)理想建设C)道德建设D)纪律建设答案:A解析:11.[单选题]实验室有A、B、C三个实验试管,分别装有10克、15克、20克的水,小明把含有一定浓度的10克药水倒进A试管中,混合后取出10克倒入B试管中,再次混合后,从B试管中取出10克倒入C试管中,最后用化学仪器检测出C试管中药水浓度为2%。
真题模拟考试:2020 法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3)共68道题1、法律责任的实质根据是 ( ) (单选题)A. 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B. 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C. 违法行为的主观能动性D. 违法行为的主要客观因素试题答案:B2、将法律论证从某一论辩程序的视角予以审视,法律论证的合理性取决于论辩程序是否符合可接受性的某些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
此种法律论证方法是()(单选题)A. 逻辑方法B. 修辞方法C. 对话方法D. 三段论试题答案:C3、在欧洲中世纪,——法律观及其实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 ) (单选题)A. 神权B. 法学C. 自然D. 习惯法试题答案:A4、下列有关社会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A. 社会规范的范围非常广泛,法、道德、习惯、社团章程,组织纪律等,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B. 法作为社会规范,不同于自然法则,法是具有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而自然法则反应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不是社会现象C. 技术规范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当技术规范中的某些规范被法定化以后,就上升为法律规范,成为法的组成部分D. 自然法则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试题答案:D5、我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设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的规定,是属于 ( ) (单选题)A. 法律概念的规定B. 法律原则的规定C. 法律规则的规定D. 法律技术的规定试题答案:B6、法实现其价值和发挥其作用的必经之途和基本形式是 ( ) (单选题)A. 法律关系B. 执法C. 司法D. 守法试题答案:A7、法律的规范作用通常分为( )(多选题)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预测作用D. 教育作用E. 强制作用试题答案:A,B,C,D,E8、有时被称为“法律的嘴巴”或“会说话的法律”的法律职业是 ( ) (单选题)A. 检察官B. 法官C. 公证员D. 律师试题答案:B9、立法过程可分为( )阶段。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2、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浮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为什么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因为有法律责任但由于有免于处罚的情形,如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或超过法定免于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等,都会在刑事或行政案件中免予承担相应处罚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如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人民法院有责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等等。
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和法律制裁相联系的法律责任,即违法者对自己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本节所讲的法律责任是狭义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如政治责任、道义责任等,有原则的区别。
其特点在于:(1)法律责任与违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违法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
(2)法律责任是由法律规定的。
法律责任的大小、范围、期限、性质,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
(3)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由国家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此项权力。
(4)法律责任的承担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二)法律责任的认定法律责任的认定,首先是将违法构成的要件作为归责基础。
即是说,看一个人或组织是否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必须从它的行为主观、客观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考虑。
没有违法行为的存在,就谈不上追究法律责任。
有些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只要它不违法,就不能认为其行为主体应承担法律责任。
浅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即从概念、产生根据和对应关系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从存在依据和实现方式分析了二者的联系。
[关键词]法律责任;法律制裁;联系;区别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属于法学基本范畴,也是实现法律运行操作中必须给予充分把握和高度重视的概念,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一)概念不同在法律责任理论中,到底什么是法律责任,长期以来法学界并没有取得共识,因此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法律责任。
本人较同意下面的观点:“法律责任一词在法学中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本义,第二是引申义。
采用本义的法律责任一词”[1],通常被用来描述因违法所导致的某种法律后果(违法是原因,责任是后果),这是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最常见的含义¬——称之为一般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宪政责任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法律责任。
引申义的“法律责任”往往是指与违法行为毫不相干的某些法律后果——称之为特殊法律责任。
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在理论上有以下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如后果说、处罚说、资格说、责难说、义务说等。
[2]比较这几种说法,可以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义务,但这种法律义务不同于一般的法律义务,而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是一种新义务。
法律义务是法律调查行为的有限性,即由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约束。
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当事人依法或依约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社会成员分内应做之事;其二是当事人由于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引起的“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义务,是社会成员“没有做好分内应做之事”而产生的后果,前者可谓“第一性法律义务”,后者可谓“第二性法律义务”。
法律责任(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或一般法律责任)法指“第二性法律义务”。
不论“第一性法律义务”,还是“第二性法律义务”,既然以法律义务为依据,它的履行自然具有国家强制性——如当事人不履行义务,会导致法律制裁,由强大的公共权力迫使义务人被动的履行义务,但是“第一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潜在的,是应当为,而“第二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显在的,是必须为。
法学基础知识理论1一、概念比较题。
(每题8分,共40分)1.公法和私法[解答] 公法一般指保护国家利益、有组织的政治社会利益或政府利益的法。
它强调权力的强制性干预。
而私法则侧重于保护个人或个体权益,如民法、商法等。
与公法显然不同的是,它强调权利的自治性调节。
2.法律体系和立法体系[解答] 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法学概念。
它们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立法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的渊源即法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法律体系的组成要素则是法律部门。
第二,立法体系是以各法律规范的制定机关在整个国家法律创制中的地位及与此相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和效力等级为分类组合标准,而法律体系则是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调整方法作为划分该体系的组成要素。
第三,立法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外部形式,而法律体系则侧重于法调整的内在内容。
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表现为:第一,两者都是指现行法律规范的不同组合。
第二,当立法体系是法典式的法的形式时,它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致的。
3.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解答] 依照权利、义务的刚性程度,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又叫强制性规范,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相互协议或任何一方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任意性规范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肯定的形式,允许当事人之间相互协议或单方面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4.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解答] 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本质中产生出来,得到社会广泛公认并被奉为法律之准则的公理。
例如,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的原则。
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为实现某种长期、中期或近期目标而作出的政治决策。
例如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
5.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解答] 法律责任是法律所确定的违法行为者所应承受的制裁性法律后果。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2023年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
检查时,任命警察不得少于()人A、 3B、 2C、 1D、 4正确答案:B2.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A、被传唤人所在单位或家属B、被传唤人家属C、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D、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或家属正确答案:B3.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A、 32小时B、 8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正确答案:D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询问不满()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起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A、 12周岁B、 14周岁C、 16周岁D、 18周岁正确答案:C5.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害人或者其他证人,()A、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应当岀示身份证C、可以岀示证件D、不需出示证件正确答案:A6.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是()A、不遵守交通规则,经警告无效的B、犯罪嫌疑人被拘传时企图吞刀片,经警告无效的C、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时企图用头撞墙,经警告无效的D、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经警告无效的正确答案:D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B、依法执法C、以人为本D、以法律为准绳正确答案:C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A、领导批示B、文件规定C、法学理论D、法律规定正确答案:D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B、根本宗旨C、任务D、奋斗目标正确答案:B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