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四种基本创作模式 (1)
- 格式:ppt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9
纪录片的结构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从名词词性上理解,就是指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和总体构成形式。
作为动词词性来理解,纪录片的结构是指创作者借助蒙太奇思维和语言,以叙事模式和造型、音响等手段,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将创作素材及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布局。
一部纪录片总离不开叙事和写人,如何把这些人、这些事组织起来,如何剪裁,如何布局,何处铺垫、何处高潮,从哪儿开头、在哪儿结尾等等,都是属于结构的范畴。
如果说纪录片的题材和主题解决的是“呈现什么”的问题的话,结构所解决的则是“如何呈现”的问题。
有人认为结构就是把无序的零散素材变成有序的叙事作品。
一部纪录片如果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结构,也就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叙述方式,并且能够确立鲜明的节奏和风格。
结构的形态:从创作观念上看,大体可分为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还可按照不同的取向分为各种具体的结构形态。
(一)从叙事方式上分,可以分为故事式和散文式故事式按照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冲突来设置和安排纪录片的结构。
分析案例《继母》。
散文式采用散文的结构方式将生活碎片自然地穿缀起来,凸现“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分析案例《终极运动员》。
(二)从时空安排方式上分,可以分为空间式、时间式、时空交错式、双线平行式空间式结构是以空间变化组织材料,也被称为横向式结构。
分析案例《伟大的北极》。
时间式结构是以时间流程组织材料,也被称为纵向式结构。
分析案例时空交错式结构表现为以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过程为纵线,以被采访对象的活动空间为横线,并将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一种符合结构。
分析案例《望长城》双线平行式结构是一种纯文学的叙事结构形态,在两条线索展开的过程中,构成相互映衬或相互对比的叙事模式。
分析案例《三节草》(三)从人与事的关系设计上分,可以分为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多人多事四种类型结构。
一人一事是以一人一事为总的和主要的故事贯穿线,其他人物和事件都作为陪衬的一种结构。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构成规律,就像社会结构不同于数理结构、房屋结构不同于人体结构、自然科学结构不同于艺术结构一样,电视纪录片也有它具有的结构方式。
而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历史进程)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因此,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本文主要讨论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一)绘圆法把一部纪录片的主题或者中心,也就是纪录片的创作者试图在片中所说的“核”作为“圆心”,而“半径”则是片中主人翁或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
中央电视台编导陈晓卿的《远在北京的家》,就是一部采用绘圆法拍摄纪录片的力作。
《远在北京的家》讲述的是几位来自安徽的农村姑娘到北京打工、在北京生活的故事。
全片通过四个段落,记叙了姑娘们在北京的经历,以及她们的生活遭遇,这是贯穿全片的圆心。
片中,作者巧妙地把主人翁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生活经历作为半径,把她们从到保姆介绍所找工作到遭遇生活的艰辛与甘苦等过程,放在这四季中加以描写。
例如,第一个段落是在安徽省无为县的偏僻小村拍摄的。
讲述的是春节刚过,农村姑娘张某就要远离父母双亲,到北京去做保姆。
这是刚刚够上成年的她第一次出远门,远处传来的稀稀的鞭炮声,母亲给她梳头、奶奶的眼泪,一家人围着吃饭,复杂的心情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载着姑娘们的汽车渐渐远去、并在屏幕中消失的时候,观众们所要关注的内容与片中的主人翁一样,“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呢”?大凡从事电视编导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要拍摄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场景,那驾驭起来往往会得心应手;但是,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这是令我们头疼的事情。
跟拍、抓拍、抢拍是纪录片创作必要的拍摄手段,无论是影视界的“正规军”还是拿着DV机器热衷于创作的“散兵游勇”都离不开这一基本方法,尤其是以注重实况感人的原始记录就更需要将这一基本方法用活、用好、用足。
目前,纪录片的拍摄主要使用DVCM–150/ 190即可,这类摄像机价格适中(2–4万元),轻巧便于携带,特别适用摄像机的跟拍、抓拍、抢拍。
一、跟拍跟拍即创作者用摄像机对被采访人物或事件进行原生态的真实记录。
跟拍是纪录片创作最基本的也是常用的方法。
跟拍有以下的特点:第一、主人公能够旁若无人地面对镜头,轻松自然地进入自己的生活状态。
第二、创作者可以得心应手,按照创作要求真实、客观地记录主人公的生活。
第三、可以完整地记录生活或者事件进程,创作者可以获得深刻而详实的素材,为后期影剪留下取舍的空间。
譬如,在一次群众集会的拍摄现场,你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有目标地长时间跟踪拍摄某一集会参加者,也可以有选择地去表现主席台上的演讲者、台下维持秩序的警察,或机动地变换机位去拍摄一般的集会参加者、周围的围观群众等等涵盖性的场面。
在现场变化较多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便于摄像师随机应变地对构图、机位、动作做出调整。
运用这一手法对一个摄像师的最大挑战,是技术上如何尽量减少摄像机依赖人体支撑而带来的晃动和尽力克服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优柔寡断。
有时摄影师为了减少摄像机镜头的晃动感,在拍摄时使用了广角镜头,并且通过身体的前移和后退来分别摄取特写或较宽的画面,所以有人就把这一专业能力要旨归结为一种“脚上的智慧”———为了从远景改为近景摄像机就必须移动,而在现场如何拍摄移动的时机非常关键,这全仗摄像师的高度专注和机敏反应,同时还必须有相当的体力和迅速协调的动作。
二、抓拍抓拍即迅速捕捉、把握住、不放过。
在拍摄过程中,许多出彩的瞬间稍纵即逝,纪录片创作者必须根据丰富的生活阅历去预见可能出现的的精彩片段,一旦出现就要敏捷地去捕捉,把握住绝不放过。
技艺高超的摄像师不仅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性的情节,而且让这种情节的展现方式和整个事件的进展浑然一体,这看起来仿佛是信手拈来一样,但这种情形一般在故事片的拍摄中是通过剧情安排和与之匹配的场面调度来实现的。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四)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四)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八:制作工整精良精品节目是打开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把钥匙。
确定好了要拍摄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制作精品纪录片的问题。
我们知道,制作的前期,有些电视台对技术质量的要求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一些电视台宁可花重金和最好的设备保障电视剧、娱乐节目的制作,也不把纪录片的技术要求摆在首位。
这就造成了纪录片“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的态势,这也是中国纪录片的技术质量在国外信誉不好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克里斯·麦可黎曾经指出:“中国纪录片要在海外寻找市场,必须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是技术质量,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必须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技术标准。
”回头看看我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失去了机会。
这些情况使我们感到痛心。
中国纪录片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
前期拍摄时,要在摄像机、灯光、录音、特殊效果镜头的配备上下工夫,更要舍得使用最好的摄影师。
这样才有了拍出画面工整、色彩讲究并具有故事性的镜头的基础。
后期剪接时,从非线编辑、三维动画、电脑制作、配音配乐、录音合成等,都要精心制作。
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可以借鉴西方同行人的一些做法。
比如说对那些具有吸引力的画面和场景,进行重点加工;可以用稍长一些的时间对某个观赏性强的画面进行特技处理;对某部分感人的情节,进行多种艺术手段的烘托渲染;还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那些娴熟的电视技术帮助观众进行理解、记忆和思考。
对有些“过去时”的故事,甚至可以用“情景再现”、“模拟重演”等方式进行可视性再创作。
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制作的节目,可以说在技术上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大白鲨》是xxxxRY的一部以环保为主题,呼唤人类保护鲨鱼、维持生态平衡的纪录片。
为了说明大白鲨并非主动攻击人类(并非单纯地说教,而是用大量事实、数据和评论表现主旨),作者和专家采用实验的形式,安排不同游姿的机器潜水员入海进行拍摄。
浅谈中国纪录片存在的问题发表时间:2010-04-13T19:20:07.340Z 来源:《大舞台》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李北川[导读] 长镜头、同期声纪实手法的运用,是我国纪录片创作水平的一个分水岭【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纪录片走不进国际市场和纪录片栏目生存危机的现象,论述了目前我国纪录片普遍处在创作模式化、题材狭窄,滥用长镜头、运用虚假同期声和声音质量、画面质量都没有达到国际纪录片要求的技术指标和艺术指标,以及栏目化与创作矛盾的问题。
【关键词】纪录片模式化长镜头同期声栏目化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纪录片创作开始反叛“形象化政论”主题先行的纪录片创作模式后,开拓了纪录片创作新道路,特别是随着新纪录片运动的推进,我国纪录片从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使得边缘群体和底层百姓的生活命运及内心世界得到关注。
而且,一大批优秀纪录片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同时,也有一些纪录片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但是,从我国3000多家电视台,数千家影视制作公司和诸多独立制片人,每年创作的上千部纪录片来看,真正能走进国际市场的却很少,而且有很多纪录片栏目出现生存危机。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纪录片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作模式化从新纪录片运动发展至今,目前我国纪录片创作手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观察式创作手法,即以生活自身形态来阐释生活的创作手法;第二种是再编式创作手法,即通过以往拍的历史影像资料进行重新编辑,重新解说,来讲述历史故事;第三种是探索式创作手法,即通过现存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引出蕴藏在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三种创作模式相比而言,最流行的是观察式创作手法。
这种观察式创作手法的流行,其主要原因是创作界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只要某纪录片获了大奖,某风格的纪录片就成了效仿的模板。
当然这也与理论界有关,因为,我国理论界给纪录片下的定义是:“纪录片是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基本的叙事报道手法是采访拍摄,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纪录片创作手法答:纪录片创作手法包括直接记录法、重新演绎法、主观视角法、电影化手法等。
1. 直接记录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纪录片创作手法,它的特征是尽可能地还原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和事件,用镜头记录下来。
这种手法不需要任何演员、剧本或现场导演,只需要摄影师来拍摄即可。
2. 重新演绎法是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演员重新再现历史或经典事件。
以现代技术手段来还原一些历史时期,将特定时代的人物、物品、建筑场景还原出来,通过文献考证、场景搭建、服装道具、化妆假发等手段去实现。
3. 主观视角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纪录片创作手法。
它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用讲述的方式在纪录片中表达他的观点和看法。
这种手法往往需要摄影师采访人物,获取到人物所看到的事物、经验和感受,然后通过镜头和画面的展示来呈现。
4. 电影化手法是将电影的手法和纪录片相结合的创作方式,这种手法注重故事情节的安排,也强调视觉效果的呈现,让观众能更好地融入到纪录片中。
这种手法应用广泛,在现实主义、现代人物与历史故事等领域都有所应用。
总之,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特别之处。
创作者在制作纪录片时可以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形式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多种手法的结合。
5. 变革与创新:美的认为,只有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美的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尝试,不惧失败。
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得美的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
6. 打造企业家精神:美的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因此,美的注重培养员工的企业家精神,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判断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7. 尊重和激励:美的管理之道强调对员工的尊重和激励。
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权利,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潜能。
这种尊重和激励的管理方式,使得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8. 持续改进和学习:美的认为,企业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一)作者:冷冶夫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08年第01期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
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不是“科班出身”,一些DV爱好者的作品也还显得稚嫩,但他们酷爱纪录片这块土地,并快乐地耕耘着、收获着、享受着……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后感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指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前列的实力。
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
特别是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不缺乏热情和勇气,缺乏的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到位”的创作方式。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
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
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
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运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
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1. 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一、强化故事性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
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
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
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
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
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
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
象长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
近日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人生》、《明山的故事》等目都是故事性、可性的作品。
去年得中国片大的《小梅城》、《》、《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片故事化的典范。
也是片故事化的重要成部分,有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地方。
作情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句,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片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感人的。
日本国大的《小子》里,在公园内野成迁移的程中捕捉了群野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扣住众心弦:一是当群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它几次想条跳最后一个石,却一次一次是失,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
个在展示程中,众了神,心也随着小子的起跳而跳。
第二个是当群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所有的小均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子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的小直至第八次才地升空与伙伴会合。
纪录片是电影的长子,是故事片的兄弟。
并不是所有的我国拍摄的纪录片能够如《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大多数都像不被看好的书一样被束之高阁,鲜有人问津。
以下是纪录片的艺术表现手法,欢迎阅读。
因此,一部纪录片拍摄手法运用的得当决定了这部纪录片的命运。
大家都知道的一部电视剧—《神雕侠侣》,它已经被翻拍了很多次了,但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过就那么比较出众的一两部而已。
因此,接下来我将举出几个常见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剖析。
1真实再现手法人作为观看纪录片的主体,一部纪录片能多大程度再现事情的真实性,与此人的所知道的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人是纪录片真实性元素中最具有说服力的元素。
人具有再现过去往事的能力,那些鲜明、让人记忆深刻的往事会被我们记在脑海里,然后等我们再重现那一幕幕记忆时,我们就已经换了地点和心态了。
纪录片的拍摄也就抓住了我们的这一特性,当它所再现的就是你我内心最铭刻的类似的往事时,我们和这部纪录片就达成思想上的共鸣。
文学创作的真实再现同样能让我们在记忆的海洋里自由的相遇,就像鲁迅所写的《朝花夕拾》中关于他在百草园儿时的种种经历恰似我们儿时游玩的种种。
2虚实结合手法2.1虚拟而非虚构并不是所有过往的场景和事物都能如实的再现,有的就需要通过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虚拟再现,但是这些是虚拟并不是虚构。
因为这些虚拟的场景和事物都要以真实的存在、历史为依托。
运用三维动画和数字特技进行的虚拟再现是一种有科学依据、历史依据的虚拟,像《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如果缺少了现代数字特技技术的支撑,是无法建构出来的,因此也就无法再现。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这一无比辉煌的皇家园林已经毁于战火之中,如果只是通过拍摄实物进行建构,恐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满目的断壁残垣。
我曾经很好奇的看过《人与自然》栏目播出的特别纪录片—《与恐龙同行》,外国拍摄人员很好的运用了虚拟再现的手法,让我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着”的恐龙群体。
记录片的叙事手法
记录片的叙事手法是其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记录片中,叙事手法是将故事和信息呈现给观众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记录片叙事手法:
1. 对话:记录片中的对话通常是一个故事的主体,它们可以来自受访者、专家、评论员或其他人的口述。
对话可以直接呈现或以配音的形式出现。
2. 旁白:旁白通常由配音员或主持人进行,用于向观众提供背景信息或引导他们进入故事。
3. 采访:采访是记录片制作过程中最常见的叙事手法之一。
受访者可以包括专家、当事人、见证人、评论员等。
4. 影像:影像可以是记录片中的实地拍摄、历史档案、新闻镜头等。
影像通常用于支持和补充对话和采访的内容。
5. 文字:记录片中的文字可以是标签、字幕、评论或其他类型的文字。
文字可以用于提供额外的信息或解释。
6. 音乐:音乐是记录片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音乐可以用于增强情感或氛围,并用于配合影像或对话。
7. 重建:重建是记录片叙事手法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演员或动画来模拟历史事件或关键时刻的再现。
记录片的叙事手法可以使用单独的手法,也可以将多种手法结合使用。
每个手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记录片的制作人需要在每个场景中选择最适合的手法,以提供最好的故事和信息呈现给观众。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四种结构电视纪录片是以影视纪实等多种艺术手段,对真人真事的详细报道和表现。
其结构就是编导者对题材的组合、安排。
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
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
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有: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和依据文理逻辑法。
绘圆法 纪录片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就是将数学中的"绘圆"劫于纪录片的创作之中,圆心与半径的确立是掌握绘圆法的关键。
一部纪录片的"圆心",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或者中心,即纪录片的创作者谋略在这种作品中所言之中核;"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声场的主要活动区域。
绘圆法要求纪录片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
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就常常采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就是运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取得成功的力作。
片子一开始就是机场,主要人物出现,上海人丁尚彪、26岁曾一夜无家可归的硕士生、娇生惯养的、老李和他的女儿......编导选取一群远在他乡的异国游子,用游子们在他乡的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作为他揭示主题的情节,"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什么样的经历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我们看着片子想着这样的问题,而导演张丽玲就是希望用这部片子将这样的思考传达给我们。
诸多的人物,诸多的故事,三年来的变化,通过这种结构,我们了解到异乡漂泊的艰辛,对此充满同情、理解和关心。
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纪录片与短片的创作方法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纪录片与短片创作方法影视摄影和制作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方式。
在这个领域中,纪录片和短片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创作形式。
本文将探讨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纪录片与短片的创作方法。
一、纪录片的创作方法1. 主题选择:在创作纪录片时,选择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至关重要。
主题应具备社会关切度,能够激发公众的兴趣,并能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和思考。
例如,关于环境保护、社会问题、历史事件等都是常见的纪录片主题。
2. 计划策划:在决定了主题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策划。
这包括确定拍摄地点、时间安排、采访对象等。
同时,还需要编写详细的纲要,确定纪录片的叙事线索,并考虑如何最好地传达主题。
3. 采访与拍摄:采访是纪录片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采访时,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以便提问准确。
同时,要运用合适的拍摄技术来捕捉真实而生动的画面,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4. 剪辑与后期制作:纪录片的剪辑与后期制作决定了最终作品的质量。
在剪辑时,需要将采访素材和实地拍摄的画面结合起来,组成有逻辑、流畅的故事。
此外,还可以加入适当的配乐、字幕或解说词,以增强观众的理解和感受。
二、短片的创作方法1. 构思与剧本:短片的创作一样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构思和剧本。
在构思时,要思考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展开并有所发展。
同时,剧本的编写要紧凑,突出短片的主题,并注重情节的起伏和节奏。
2. 角色塑造与演员表演:短片中的角色塑造需要有鲜明的个性和明确的目标。
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让观众能与角色产生共鸣。
同时,要注意演员的表演,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活动。
3. 拍摄与布景:短片的拍摄需要选择适合的场景和布景。
通过合适的布景和摄影技术,可以增强故事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同时,要注意光线的运用,以营造出符合情节需要的氛围和情感。
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是一种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真实地记录人类社会生活的独特影视艺术形式。
社会价值、故事性、真实性一是纪录片的基本原则。
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包括人文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创作原则,是纪录片的灵魂。
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是建立在对真人、真事、真实生活状态的客观叙述上,它体现的是一种“纪实美”。
故事性指的是纪录片要以表现和反映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推动事件的发展,反映人的生活、人的命运的变化;事件是电视纪录片故事化不可或缺的构件。
纪录片的人物、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因此,背景是纪录片叙事的意义以及主题表达的重要元素,声音:为了再现真实的世界,声音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
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来看, 它的创作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声音在纪录片中从无到有, 最终使声音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叙事元素、审美要素。
纪录片之初,声音的介入,画面有时无法传递更多的信息,于是出现了“讲解员”。
他们站在银幕旁对影片的内容进行介绍,而这种讲解也是旁白的雏形。
虽然这时候“讲解员”对画面的解说并不属于纪录片本体,但是它的出现体现了观众对电影中的有声语言的渴望。
在有声片初期的几年里,许多纪录片中的声音是为了有声而有声,并且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出现也不是为了“真实性”的表达,而是为了增加“戏剧性”,成为“商业运作的噱头”。
一、声音的探索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纪录电影大师吉加·维尔托夫认为:电影声音也是电影的一种素材,它不能不加考虑地堆砌在影片中,需要导演做出取舍和加工。
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
格里尔逊同时创造了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即画面+ 解说+ 音乐。
通过这种形式, 由画面与解说以及音乐的不同组合关系,也使得纪录片的风格产生相应的变化。
但运用权威性十足的、说教功能强大的画外解说词进行宣教,过于明显地强调了创作者的意图和理念,使声音,尤其是解说词遮蔽了画面所要传达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