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 格式:docx
- 大小:25.8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代时期,经过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体系。
以下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1. 近代时期:中国制造业起源于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当时的洋务派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一时期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食品等。
2.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工厂和企业,如上海的纺织厂、天津的机械厂等。
同时,这一时期的制造业也开始向重工业领域拓展,如钢铁、煤炭等。
3.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如钢铁、机械、电子等。
同时,这一时期的制造业也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出口了大量的工业产品。
4.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这一时期的制造业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快速增长,而且在质量上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5. 21世纪后: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产业和技术,如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
同时,这一时期的制造业也开始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的过程,经过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体系。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蔡恩泽
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从复苏、崛起、亢奋到冷静,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道路,也背上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包袱。
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时期,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
在珠江东岸,有一个小城镇叫东莞,3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侨乡。
沧海桑田,30多年里,这里成为了世界工厂的缩影,之后又遇到金融危机,从沉寂到喧闹,再从喧闹归于平静,蕞尔之地的东莞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1发展历程
11复苏时代1978-1987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中国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启蒙,逐渐觉醒,为第二个10年的崛起作了铺垫。
7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已迅速走上发展道路。
而此时,中国内地虽说模仿苏联,依靠计划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但生产力还很低下,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物资供应匮乏,轻工产品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还要凭票供应。
8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电子产品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比如,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小天鹅,试图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洗衣厂对抗。
牡丹电视机厂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彩电生产线,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惊人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的业内龙头。
燕舞收录机以其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领行业风气之先,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广告词在大江南北口口相传,电视广告又带来惊人的销量和利润。
到了1984年,联想从一间小平房开始起步。
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手工业到现代高科技制造业的蜕变。
古代手工业时期,中国制造业以手工生产为主。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制陶、制瓷、制铁等手工业技术在古代中国非常发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制造业领域之一。
这些技术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声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制造业进入了机械制造时代。
在19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机械设备和工艺,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人民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加强工业基础建设,逐渐实现了从生产方式、工艺技术到设备水平的巨大跨越。
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制造业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中规划和控制阶段。
政府引导和扶持了一批重点产业和企业,提高了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外商投资,并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
这导致了大量的外国企业涌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制造业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并结合国内市场需求进行创新。
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中国制造业逐渐实现了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转变。
现在,中国制造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高效管理和低成本优势赢得了国际竞争。
然而,中国制造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高能耗、高排放和低附加值仍然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并探讨其影响和前景。
古代中国的制造业可以追溯到商朝和周朝时期。
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发达的冶铸、纺织和制陶等行业。
这些手工制造业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并为数百年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制造业发展时期之一是宋朝(960年-1279年)。
宋朝时期,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涉及纺织、造船、冶铸、陶瓷、造纸等各个领域。
当时的中国不仅在亚洲地区,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出口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宋朝的制造业发展推动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制造业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飞跃的突破,而且在技术上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明朝时期的中国是亚洲最大的造船中心,其木制船只在设计和建造技术上领先世界。
此外,明朝的陶瓷业也大量生产各类精美瓷器,远销世界各地。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在后来的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经历了一段低迷期。
清朝的封闭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滞后导致了中国制造业的相对衰退。
与此同时,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这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的制造业在20世纪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的制造业开始逐渐恢复和崛起。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技术,加快了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中国的制造业逐渐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中国的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仅对中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全球经济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各种廉价和高质量的产品。
中国制造业得历史变迁蔡恩泽 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从复苏、崛起、亢奋到冷静,走过了曲折而辉煌得道路,也背上了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得包袱. 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型得时期,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在珠江东岸,有一个小城镇叫东莞,30多年前,这里只就是一个普通得侨乡。
沧海桑田,30多年里,这里成为了世界工厂得缩影,之后又遇到金融危机,从沉寂到喧闹,再从喧闹归于平静,蕞尔之地得东莞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得历史变迁。
1发展历程11复苏时代1978—1987 改革开放后得第一个10年,中国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得启蒙,逐渐觉醒,为第二个10年得崛起作了铺垫。
7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与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得机会,吸引外国大量得资金与技术,已迅速走上发展道路.而此时,中国内地虽说模仿苏联,依靠计划经济,经过30年得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得制造业生产体系,但生产力还很低下,无论就是工业品还就是消费品,物资供应匮乏,轻工产品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还要凭票供应. 8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电子产品逐渐有了自己得品牌,比如,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得小天鹅,试图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生产线得洗衣厂对抗。
牡丹电视机厂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彩电生产线,在凭票供应得时代,取得了50以上惊人得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得业内龙头。
燕舞收录机以其超前得市场经济意识,领行业风气之先,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得广告词在大江南北口口相传,电视广告又带来惊人得销量与利润。
到了1984年,联想从一间小平房开始起步。
机械论文它就是一代科技知识分子从计划体制内得研究走向市场应用得代表性企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科技界得观念。
联想也就是中关村发展史得一个缩影,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得一个典型,为日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此时得东莞,来了一拨一拨戴着墨镜、穿着西装得香港人,她们得穿戴在内地人眼中有着很明显得辨识度. 霍英东来过,李嘉诚来过,更多得就是香港得中小企业主,她们都就是为建立制造业基础而来。
中国制造业经历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之一,历经多个发展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就。
本文将从起步阶段、成长期和创新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挑战。
一、起步阶段中国制造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处于落后状态,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设备简陋,且缺乏现代化管理经验。
然而,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国制造业逐渐崭露头角。
二、成长期20世纪后半叶,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引进外资、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的支持政策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制造基地。
这使得中国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强大竞争力。
在这个阶段,中国以加工制造为主,成为世界制造工厂。
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进行业务投资,并借助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产业链。
中国制造业产值显著增长,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然而,这个阶段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依赖低端制造和外部需求的模式使得中国制造业相对脆弱,对外部经济波动敏感。
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中国加大力度鼓励自主创新,并积极推动科技与制造业的融合。
政府加大对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推动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另一方面,中国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
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大规模推广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为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在创新和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中国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中国制造业的变革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制造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规模较小,技术落后,产值不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制造业开始发生变革。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开始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中低端制造业,并逐步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包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行市场经济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制造业逐渐发展壮大。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开始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中国制造业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简单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转变。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绿色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制造各项发展历程中国制造是指中国在工业制造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制造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1950年代-1970年代)。
在这个阶段,中国采用了计划经济模式,国家通过五年计划来指导工业发展。
重点发展了钢铁、煤炭、电力等重工业,建立了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
此时的中国制造主要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出口规模较小。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1990年代)。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一阶段中国制造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1980年代,因为人工成本较低,中国制造开始向其他国家出口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子等。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世贸组织后(2001年至今)。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制造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中国制造逐渐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高的位置。
中国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制造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上升、知识产权保护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制造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最大的出口国。
中国制造的产品品质也在逐步提升,许多中国品牌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例如华为、小米等手机制造商,以及海尔、格力等家电制造商都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
在发展中国制造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
政府还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引进和国际标准的对接,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中国制造将继续朝着高质量、高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中国将加大在科技创新、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投入,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保护。
同时,中国还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进全球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总之,中国制造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导读:本文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蔡恩泽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从复苏、崛起、亢奋到冷静,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道路,也背上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包袱。
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时期,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在珠江东岸,有一个小城镇叫东莞,3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侨乡。
沧海桑田,30多年里,这里成为了“世界工厂”的缩影,之后又遇到金融危机,从沉寂到喧闹,再从喧闹归于平静,蕞尔之地的东莞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1 发展历程1.1复苏时代(1978-1987)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中国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启蒙,逐渐觉醒,为第二个10年的崛起作了铺垫。
7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已迅速走上发展道路。
而此时,中国内地虽说模仿苏联,依靠计划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但生产力还很低下,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物资供应匮乏,轻工产品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还要凭票供应。
8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电子产品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比如,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小天鹅,试图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洗衣厂对抗。
牡丹电视机厂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彩电生产线,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惊人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的业内龙头。
燕舞收录机以其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领行业风气之先,“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广告词在大江南北口口相传,电视广告又带来惊人的销量和利润。
到了1984年,联想从一间小平房开始起步。
它是一代科技知识分子从计划体制内的研究走向市场应用的代表性企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科技界的观念。
联想也是中关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典型,为日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制造业发展史制造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基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制造业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史。
本文将从古代手工业到现代高科技制造业,概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手工业时期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农耕时代后,逐渐出现了手工业。
在这个时期,制造业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生产工具和产品的制作都依赖于人们的手工操作。
这个时期的制造业主要包括农具、陶器、纺织品等。
制造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主要依靠手工技艺传承和经验积累。
二、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模式。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工厂的生产力大幅提升。
此时,制造业开始向大规模生产转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工业革命时期的制造业涵盖了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三、现代工业时期20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进入了现代工业时期。
在这个时期,制造业经历了以电气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系统大量应用,使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现代工业时期的制造业已经涵盖了众多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生物医药等。
制造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制造业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制造业将会继续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制造业将更加注重研发创新,加强与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物科技等领域的融合,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制造业还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史。
中国制造的发展史中国制造的发展史一、古代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铜器制造就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而到了唐朝时期,陶瓷和纺织品的生产也已经显得非常发达。
铁器也在唐代之后逐渐兴起,并推动了当时的贸易和交流。
二、近代工业时期中国的近代工业时期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的洋务运动。
这个运动是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宗旨的,向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和技术。
在民国时期,工业化进程得到了更多的推进,并迅速发展了许多工业部门。
但是,由于战争和政治不稳定,工业化的进程又一度受到了影响。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
中国的电子、汽车和飞机制造业也在不断壮大。
国际品牌的中国工厂也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一部分。
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进中国制造的发展进程,并将其打造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导者之一。
该计划通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等方面来实现。
这个计划内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无线通信技术、新一代IT技术和高性能材料等,在未来都将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
五、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中国制造业将转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制造。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绿色化的方向转变。
高端化是中国制造的另一个未来趋势。
这需要中国制造企业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技术升级和创新,不断推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
六、总结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充满坎坷,但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在制造业方面具有卓越的贡献和经验。
在中国制造商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业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变革,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进行讲述,展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就。
1949年-1978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制造业开始迈向发展的道路。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面临着老旧设备、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
然而,政府投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2000年:在这一时期,中国制造业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引进外资,加速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加工制造业,以出口贸易为主。
中国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也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000年-2010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的十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进口和出口贸易量大幅增加。
中国制造业的重点从加工制造转向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
中国制造业开始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些中国制造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品牌。
2010年-至今:这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制造业正从追求数量和规模转向提升质量和科技含量。
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发展。
中国制造业正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国际贸易摩擦,通过技术和创新提升竞争力。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都需要中国制造业寻找解决的办法。
因此,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并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中国制造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和最早发展的国家之一。
以下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史的一些主要里程碑和关键时期。
1. 古代制造业的发展(约公元前221年-19世纪初):- 商周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制造业开始蓬勃发展,铁器和青铜器的生产成为当时的主要工业。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加强了冶铁、制陶、制纸以及织造等领域的发展。
丝绸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改善。
- 唐宋时期(7世纪-13世纪):造纸和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和知识的传播,提升了文化素质,也使得书籍和文学作品更广泛地传播。
2. 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制造业的衰落期(1900年-1949年):- 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中国制造业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衰落。
大量的手工业生产被机械化生产所替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7年-1945年):由于日本占领中国大部分地区,中国制造业几乎停滞不前。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制造业复兴(1949年至今):- 毛泽东时期(1949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重振制造业。
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此期间,重工业和轻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大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而闻名于世。
- 21世纪以来:中国持续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和支持。
中国制造业逐渐向高质量、高附加值和创新驱动型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从古代的繁荣到近代的衰落,再到现代的复兴的过程。
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但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技术创新等问题。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中国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经济体之一,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并且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发展1.1 早期制造业的形成与起步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古代制造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商朝和周朝时期。
当时制陶、铁器、纺织等手工业生产逐渐兴起,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工业革命与现代工业制造兴起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影响逐渐传入中国。
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铁路、矿山、纺织业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初,中国制造业经历了民族工业起步、国家工业化的过程。
1.3 经济改革开放与出口导向型制造业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加速了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逐渐从传统工业向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转变。
许多国际知名品牌选择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1.4 科技创新助推制造业升级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了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二、中国制造业的现状2.1 制造业的地位和规模中国制造业占据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相当比例,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经济体。
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2.2 传统制造业的挑战尽管中国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制造业结构比较单一,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也是制造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2.3 制造业升级与转型为了应对挑战,中国制造业正不断进行升级和转型。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涵养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附加值、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迈进。
同时,中国也在加强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3.1 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年-1978年)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经济落后,中国的制造业基础极为薄弱。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了农业和轻工业,如纺织、食品加工等。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1992年)
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的制造业主要以国营企业为主导,市场化程度较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始涌入中国制造业。
这一阶段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主要特点,使中国制造业开始逐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后(1992年-2000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制
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并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此时,中国的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规模效应为优势。
第四阶段:新常态时期(2000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中国制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意识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的必要性,开始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品质。
中国制造业逐渐由低端制造转向中高端制造,提高了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
总结起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逐步开放引进外资,再到快速崛起的过程。
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并对其未来的趋势进行展望。
一、古代手工业时期的中国制造业在古代,中国制造业以手工业为主导,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生产出了一系列精美的工艺品和商品。
这些产品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制造品享誉全球。
古代中国的制造业在劳动分工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产业特色。
例如,苏州的丝绸产业、广州的陶瓷产业、杭州的织造业等等。
这些手工业制造业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近代工业化时期的中国制造业近代以来,受到列强的侵略和西方的工业革命影响,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制造业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弱势产业。
然而,20世纪初,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迎来了一次新的变革。
北洋政府推行的工业化政策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系列国有工业企业相继成立,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位置。
三、当代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挑战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多种挑战。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一部分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到压制。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制造业需要向高端产品、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的创新、绿色和智能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国制造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同时,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的挑战。
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制造业需要应对新的贸易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制造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和相应的变革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阶段:初期发展(1978年 - 1992年)在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的十几年里,中国制造业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制造业的发展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一阶段,中国致力于发展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品和基础产品。
国内市场逐渐扩大,对外贸易也开始蓬勃发展。
然而,在此期间,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
第二阶段:迅速增长(1993年 - 2008年)在19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
由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自身努力提升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中国制造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规模效应、灵活的生产能力和丰富的资源。
大量外国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在此期间,中国逐渐崛起为全球制造业工厂。
第三阶段:转型升级(2009年 - 现在)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为了提高附加值,中国开始注重发展高端技术和创新能力,致力于提升整体制造业水平。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推动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绿色环保型和服务型转型。
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领域延伸,逐渐从低端主导型向高端创新型转变。
第四阶段:智能制造时代(未来展望)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应用,中国制造业正迈向智能制造时代。
智能制造将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
中国政府将智能制造列为重要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总结: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初期发展、迅速增长、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四个发展阶段。
中国制造发展史历程一、中国制造的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生产水平低下。
在这个时期,中国制造业主要是以国营企业为主,国家对于工业化的支持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如钢铁、煤炭、机械等。
同时,由于长期封闭的国家政策,中国制造业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也难以与国际接轨。
二、改革开放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1978年-2000年)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以低成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要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
同时,中国制造业也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逐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三、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自身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制造业开始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中国制造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
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如高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
2. 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逐渐从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国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开始注重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 品牌建设:中国制造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一些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如华为、小米、海尔等。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回顾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起步阶段到如今的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探讨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 起步阶段(1978年-1990年)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制造业开始迈出发展的第一步。
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制造业发展。
特别是1980年代,中国制造业逐渐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开始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2. 迅速发展阶段(1990年-2010年)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并开始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为支撑,迅速成为全球工厂,并推动了国内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转型升级阶段(2010年-至今)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全球制造业环境的变化,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变。
通过加强创新驱动、提高技术水平和提质增效,中国制造业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4. 制造业的重要地位我国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首先,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者收入水平。
其次,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
最后,制造业的发展还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了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业经历了起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转型升级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我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蔡恩泽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从复苏、崛起、亢奋到冷静,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道路,也背上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包袱。
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时期,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在珠江东岸,有一个小城镇叫东莞,3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侨乡。
沧海桑田,30多年里,这里成为了世界工厂的缩影,之后又遇到金融危机,从沉寂到喧闹,再从喧闹归于平静,蕞尔之地的东莞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1发展历程11复苏时代1978-1987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中国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启蒙,逐渐觉醒,为第二个10年的崛起作了铺垫。
7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已迅速走上发展道路。
而此时,中国内地虽说模仿苏联,依靠计划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但生产力还很低下,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物资供应匮乏,轻工产品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还要凭票供应。
8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电子产品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比如,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小天鹅,试图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洗衣厂对抗。
牡丹电视机厂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彩电生产线,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惊人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的业内龙头。
燕舞收录机以其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领行业风气之先,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广告词在大江南北口口相传,电视广告又带来惊人的销量和利润。
到了1984年,联想从一间小平房开始起步。
机械论文它是一代科技知识分子从计划体制内的研究走向市场应用的代表性企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科技界的观念。
联想也是中关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典型,为日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此时的东莞,来了一拨一拨戴着墨镜、穿着西装的香港人,他们的穿戴在内地人眼中有着很明显的辨识度。
霍英东来过,李嘉诚来过,更多的是香港的中小企业主,他们都是为建立制造业基础而来。
从此,东莞这片宁静的土地开始喧闹起来。
12崛起时代1988-1997 这个10年的关键词是民营、外资和民工潮,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而江浙的民营经济也开始崛起。
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凭借他们灵活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赢得了竞争优势。
这10年,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世代耕种的土地,来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为中国制造业增添了庞大的劳动力。
据统计,在省外打工的77万人中,有6万人居于广东,而东莞独占3万,成为中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这10年,外资挟带强大的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抢滩中国市场,柯达、诺基亚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捷足先登,率先跻身中国市场。
这10年,最为鼓舞人心的事件是邓小平南巡。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报道,很多人就是通过这篇报道知道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88岁的邓小平在南巡中,阐发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注入了强大的观念性动力。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外资、合资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
这10年,是激情和梦想的10年。
中国制造业进入崛起的时代,民族品牌风起云涌,但接踵而至的是打得惊天动地的价格战,暴露了民营企业的软肋和外资的贪婪。
13亢奋时代1998-2007 这10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大跃进年代,得天独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得中国产品价格低廉,增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制造业占中国的40以上,地位举足轻重。
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速已经连续20年居全球之首。
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增加值以美元计算,达到10956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凭借强大的代工力量,争得世界工厂的名头。
数据公司称,全世界销售的笔记本电脑有86来自中国2006年8月数据,但是,主要却是以戴尔,惠普等代工名义生产。
代工可以理解是国际大分工环境下,生产与销售分开的大潮流,但话语权在人家,利润微薄。
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也为中国制造业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这10年,中国经济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奇迹,传统制造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突飞猛进。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制造业企业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增强7客户粘性和忠诚度。
这10年,国民经济一直在三八线内安全运行,通货膨胀不超过3,增长不低于80中国制造业让中国在动荡莫测的世纪交替中保持繁荣的景象。
14冷静时代2008-目前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麻烦。
长期的高速增长,也使中国制造业累积了大量问题。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渐趋丧失、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出口受阻,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
最近几年时间里,东莞有近2000家制鞋企业倒闭,许多工厂的大门前贴上公告,内容是放假。
而老板们则东躲西藏,甚至跑路,有的逃到海外。
与此同时,外资纷纷撤离中国,转奔东南亚地区。
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关注久违的传统制造业,再掀工业化浪潮。
一方面在高端产品上高屋建瓴,力图填充逐渐空心化的国民经济。
另一方面高举反倾销大斧,对中国产品大加挞伐,处心积虑设置藩篱。
最近的事件是,10月11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太阳能电池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作出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从1832——24996不等,反补贴税率1478——1597不等。
内忧外患,使得中国制造业开始下滑。
2011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降至501,创11个月最低水平。
中国制造业开始进入冷静的反思时代。
要保持世界工厂的光环,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产业结构要调整,增长模式要转变,再不能指望廉价的劳动力,再不能拼资源消耗,再不能忽视环境保护,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冷静也是一种力量,中国制造业正酝酿战略性的转型嬗变。
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198,而美国是194,中国从此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制造可谓出尽风头。
900项不同种类的奥运官方纪念品中,中国制造占到65。
2问题和根源21中国制造业的深层次问题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成本优势丧失。
2008年之后,人民币的升值,新劳动法颁布实施,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欧美购买力下降,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遭遇不测。
出口企业的倒闭又迅速影响到上游企业。
例如,中国纺织业遭遇困境,使得中国的纺织机械、缝制机械等行业的订单大为降低,而这些因素,又使得机床等行业的订单出现下降趋势。
至此,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尽失。
过量消耗资源并污染环境。
钢铁、水泥、造纸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企业仍然是中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在发展这些支柱产业的同时,也以环境牺牲为代价。
比如,重型的铸锻产品制造对环境有很大污染,西方国家基本不再自行制造,转而从中国进口。
虽然中国的铸锻制造企业获得了一定盈利,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
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中国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自相残杀,相互压价,导致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利润水平极低,人家喝汤吃肉,我们只是啃骨头。
例如,在每次广交会上,很多外商都利用中国企业之间的鹬蚌相争而得利。
在海外铁矿石采购中,中国企业暗中角逐,抬高价格,让国际铁矿石巨头从中渔利。
盲目扩张下产能过剩。
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目前的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
钢铁行业是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大户。
据预测,2012年我国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超过2011年的68亿吨,而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钢铁的需求最多只有5亿吨左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2中国制造业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忽视原始创新。
除少量优秀制造企业之外,中国制造企业更多地还是以营销为导向,忽视原始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很庞大,一汽、东风、上汽、广汽、长安等汽车企业都与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巨头组建多家合资公司,在获取大量盈利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拥有乘用车设计和制造的一些关键技术。
管理比较粗放。
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依靠规模的扩张,而不是提升管理水平,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
凭借粗放的管理,在竞争尚不激烈的时代,企业还可以生存,而到了竞争白热化阶段就难以为继。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主要就是败在管理上。
还有一些优秀制造企业,被资本大鳄收购之后,毁于一旦。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堪忧。
中国制造的模仿能力全球第一,中国成山寨大本营。
一些企业开发的新品还没有发布或刚刚发布,类似的产品就出现在竞争对手的产品目录当中,这反映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十分薄弱。
很多国有企业,由于激励机制不如民营企业灵活,很多核心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同时,由于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企业对开发新品的积极性不高,仿制的劲头十足。
3愿景值得期待物美价廉一度是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普遍印象和认同。
然而,在今年9月25日闭幕的第九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参观者注意到,东盟制造同样物美价廉,有的甚至更为便宜,比如泰国服装、马来西亚咖啡、越南拖鞋……简单的会展表象背后,隐藏的是全球产业转移大趋势。
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制造业走过沼泽,蹬过雷区,受过烈火烹油的煎熬,遭遇过新形势的追逼。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中国制造业必须在转型中实现新的崛起。
十字路口莫彷徨。
站在市场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国制造能否坚持下去,靠什么成功,价值如何?东莞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扛起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大旗,广东省试点、全国试点城市,东莞成为背负着沉重行囊的探路者。
中国制造想要走向中国智造,升级为制造强国,重拾世界工厂的辉煌,就必须走创新转型之路。
把握升级转型的方向。
制造业转型是持续不断地伴随企业终生的一种活动。
对一个产业而言,它所要节约的不仅是人力、土地成本,还要有上下游产业链完备的优势,是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政府而言,金融和税收体系的改革对中国制造业改革和竞争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有就是法律和监管体系改革,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定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走品牌化道路。
在产品开始全面过剩,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品牌化道路是一条阳光大道。
雅伦玩具公司与北京华旗资讯数码联合研发智能哈笔熊,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嫁接,提高了玩具的技术含量,也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