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 格式:ppt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51
《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展望》摘要:目前,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研究和工作方法都相当匮乏。
在政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社会工作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精准扶贫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仍然是主要矛盾的聚焦点,精准扶贫仍然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政策导向."增强权能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坚持认为社会工作是提升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优化精准扶贫的农村社会环境.发挥专业优势,因户因人帮扶,链接社会资源,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跟进评估,是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系统梳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重要问题和困境,对于构建本土化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概述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其次,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文章指出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又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进而对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及设想。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社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工作:开创了一些新的领域,主要是对贫困户开展生产扶贫活动, 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兴办农村福利工厂,安置残疾者和贫困者就业;兴办农村敬老院;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
社工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工作、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优抚和农村社会福利。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原有的国家福利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需求。
从事各种社会服务的部门、准公共机构和新的非政府部门也越来越认识到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是的,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社会职能往往是发展的机会。
随着西方职业社会功能的引入和研究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社会功能的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大多是对城市功能的研究。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社工站业务交流会,共同探讨社工站的发展现状、经验分享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社工站全体工作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社工站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一、社工站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社工站作为社会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全面、优质服务的重任。
以下是我站目前的发展现状:1. 组织架构不断完善。
我站按照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组织架构,明确了岗位职责,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机制。
2. 服务内容日益丰富。
我站围绕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社区救助、社区发展、社区教育、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3. 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我站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4.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我站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二、经验分享在发展过程中,我站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下与大家分享:1. 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始终把社区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2. 强化专业服务。
我们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能力,确保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拓展社会资源。
我们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支持,为社工站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团队建设。
我们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为社工站的发展注入活力。
5. 不断创新。
我们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未来发展方向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站将继续努力,推动社工站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我站未来发展方向:1. 深化专业服务。
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2. 加强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社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不仅需要关注传统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和疾病等,还需要关注新兴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少子化和城乡差距等。
社会工作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新时代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新时代下,社会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第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也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挑战。
犯罪率上升、家庭破裂率增加、精神健康问题加剧等问题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更为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也是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工作需要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服务更多的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
与此社会工作还需要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人才短缺等方面的挑战,以推动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社会工作的定义与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致力于促进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社区的福祉和社会正义的专业实践。
它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社会工作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个体和群体的社会融合与参与;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国内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论文摘要: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明确社会工作的职业领域、健全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工作的法律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对策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所谓社会工作职业化,一般是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社会工作和民政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服务理念看,民政工作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社会工作则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伦理,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地位的平等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
从服务方式看,现阶段的民政工作主要是救济型救助和服务型救助;而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
从服务功能看,现在我国民政工作多侧重于救济性、保障性功能,而国际流行的社会工作更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性功能。
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现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在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职业化水平不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迎接挑战,需要政府机关、事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社会工作职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现代社区管理的运行中,社会工作者起着策划、组织、协调、控制的重要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实践表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成正相关的关系。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服务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加快,同时,也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运用专门的理论与方法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成为迫切需要。
社工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一、社工专业的概述社工(Social Work)是指通过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面向个人、家庭、群体及社区,从事危机干预、心理疏导、社会问题解决等服务工作。
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增进福祉、解决问题,并促进公平正义以及社会变革。
随着社会问题和人们对心理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工专业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
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1. 就业市场需求广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问题愈发突出,对于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非营利组织等都对具备社工知识与技能的毕业生产生了很大兴趣。
2. 社会工作岗位多样化在目前的就业岗位中,除了传统的福利院、儿童福利机构等机构外,新兴领域如老年关怀中心、康复医院等也开始重视引入专门从事社工服务的人才。
此外,大型企事业单位及社区服务中心也纷纷设立了社工岗位来提供员工或居民的福利和支持。
3. 相关法律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社会工作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政策,明确规定了社工人员的培养、职称评定和资格认证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政策给予了从业者更多保护,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 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度提升当前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并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与支持。
因此,在咨询机构、心理健康中心等领域,对具备社工专业技能的毕业生需求持续增长。
三、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1. 就业前景广阔由于我国尚属于初级社会保障阶段,社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因此,未来社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特别是在社区层面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此外,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以及法律政策的落地,也将为社工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2. 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水平要求提高随着社工专业需求的增长,对于高素质的社工人才需求也迅速提高。
因此,社工专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强针对性的培养和实践模块,提升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养。
2024年社会工作者工作计划1、一线岗位招聘: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新的店面不断开业,市场部的.人员需求量将更大,所以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要以养生师,养生顾问,美容师,前台等岗位为主,加大招聘力度和精准度,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
结合今年劳动力市场情况分析,以后的招聘形势会更严峻,开发新的招聘渠道刻不容缓,要为后期的招聘工作争取时间。
其中包括:横幅、看板、海报等宣传资料,及与美容学校的合作事宜。
十一过后是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一个高峰期,此阶段将完成____月份的大部分招聘工作,因此这一阶段非常关键。
每日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挑选人员,组织面试,积极主动招聘。
并对一周招聘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并更新招聘信息,保持工作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2、科员招聘:科员招聘相对比较稳定,预计与____月份相比基本持平,主要招聘渠道还是网络招聘。
可按用人部门的实际要求进行简历筛选并相邀面试。
3、后续工作:(1)做好来公司报到实习的接待工作,提前安排并且由专人负责。
充分体现主人翁精神,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2)跟踪新入职员工工作情况,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上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人员流失。
4、建立人才库:人才库资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员工档案资料,包括该员工参加的各种培训记录,和每个月的考核结果优异者在人才库进行登记,如某岗位缺岗时首先考虑人才库是否有工作职能相同或类似的人选,如有合适人选给予推荐。
另外就是外部求职者,包括历次投递到我公司较为优秀人员的简历资料(公司职位有限没有录用的),这种人才可进入人才库。
此项措施大大缩短招聘周期及招聘成本,更体现出我司对人才储备的系统化、专业化,并且更大程度上激励员工,也符合我司企业文化中“育人”的原则。
以上是我入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和对下月工作的计划,其中也有我个人的一些对工作的见解,请领导提出批评和建议。
2024年社工工作思路第一篇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当我们迈入2024年,社会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明确工作思路,确保我们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论。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服务创新,拓展服务领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
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针对特定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提供定制化服务;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三、强化团队协作,提升服务效率社会工作涉及领域广泛,需要我们加强团队协作,形成合力。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分工与合作流程,确保团队成员能够高效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四、注重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服务质量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
我们将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服务过程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五、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社会工作的理念、成果和价值,提高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
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社会工作。
总结:面对2024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应以更加专业、创新的思路开展社会工作。
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服务创新、强化团队协作、注重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社会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在2024年,我们的社工工作将秉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服务,推动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
北京市民政局讲座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本土实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一、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背景: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我国社会转型(改革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经济增长(发展不等于增长。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民物质福利的改善、合理的经济结构、生产性就业、参与决策及民众福利提高、融入国际市场等);国际上的传统发展战略-没有发展的增长(罗马俱乐部)。
社会的去组织化、去政治化。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
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形势: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改革转型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单位制改革,就业体制改革-失业与贫困,户籍制改革-农民工进城,城市重建,群体性事件。
温家宝: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我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过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历史进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都会遇到,而且会更加集中、更加尖锐。
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2010-8-21)。
(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两大问题:稳定与发展;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十七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温家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0-3)胡锦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第二讲社会工作的演进讲座三社会工作的展望一、经济全球化背景的社会工作•关信平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将会有如下最新发展趋势:➢改变了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基础。
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公平”“社会关照”“社会保护”为目标的价值越来越被信奉“效率”“自由”“竞争”的新自由主义价值取代。
➢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体制开始发生变化。
其方向是从过去的“国家福利”模式逐渐转化为“混合福利”模式,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提供福利,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推行了“社会福利私有化”改革。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不再主张在单纯的“国家福利”模式下继续发展高成本的专业社会工作,而鼓励更多的转向民营化和依托社区和其他民间资源来发展社会工作。
各国调整社会工作的基本体制,积极建立“混合福利”模式下的国家与民间、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之间的新型分工和合作关系。
➢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受到冲击。
许多国家在福利运行体制中,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市场机制,将“纯福利’”机制改造为“准市场”机制。
其目标在于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对福利体制加以改造,从而促进其内部提高运行效率,使福利受益者加大选择自由,提高社会福利机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政府开支。
在社会工作经费投入方面,政府不再承诺承担全部责任,而是鼓励一定程度的收费服务和民间赞助。
二、后现代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乐国林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传统社会工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主张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多元公正。
后现代主义倡导从多视角考虑问题,重构世界的多样性。
倡导对过去和未来的关心,重新建构起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整个世界的形象。
它力图克服现代社会带来的社会机械化,即:不要把劳动者当做机器而不顾他们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参与决策的需要。
主张恢复个人、组织社区的权利和责任,促进地区性文化而非单一文化的繁荣,尊重文化、伦理、宗教、精神的多元性,唤回民众的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使人们的参与更直接,更有生机,更少官僚和等级气息。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服务方式,其发展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同时,新时代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化,需要更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工作者来应对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社会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同时,社会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
因此,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新视角,对于促进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推动社会工作创新等问题,为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社会工作是一门致力于促进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福祉的专业领域。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的实践水平和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的需求。
通过研究新的视角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效果。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新视角,旨在明确社会工作在当今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挖掘新时代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以及利用科技推动社会工作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和如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
通过分析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广大社会工作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社会工作走向更加科学、人性化和持续发展的道路。
2022年4月26日社会工作专业 谈中国的社会工作现状及发展姓 名:学 号:班 级:指导教师:谈中国的社会工作现状及发展摘要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成绩:各方面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专业人才技能不断增强,职业技能教育不断强化,社会实践工作也不断开展。
但是我们知道一种新的理念的推广,一种新的方式的改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碰壁”中不断改变,以求以最理想的形式,最柔和的方式融入到社会中。
所以我国的社会工作开展道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那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社会工作在我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关键词社会工作现状价值问题发展目录绪论一中国社会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二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总结参考文献致谢绪论近期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就深圳社工机构常年遭欠费的情况向深圳市政府提出申请,目前正在等待政府审批。
他们也将通过向中国社工协会基金会申请费用和向银行申请无息贷款的形式,临时助社工机构度过难关。
深圳市社协呼吁政府部门尽早解决拨款程序问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政府部门拨款不及时给各社工机构带来不小压力。
为了保证项目依旧正常运行,社工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在不遗余力地筹款自救。
工作人员除了向企业借钱筹款外,机构理事也在向亲朋好友借钱。
但是这种这种仅仅依靠借钱的方式来缓解自救的做法真正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在我看来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从而演化为一种饮鸩止渴的后果。
一.中国社会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从这件时间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当然这仅仅是其中一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个人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
很多人认为社会工作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计报酬的其它工作。
实际上作为一门专业的社会工作学科与人们的这种认识有很大不同。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揭秘社会工作者待遇和职业现状社工待遇,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发展社会工作事业。
各地社工待遇也逐步提高。
其中,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由于社工事业得到政府重视,部分费用由财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列为我国未来十年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纲要编列的具体内容是“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到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到2023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主要举措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
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
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
加快制定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政策措施。
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
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
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
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
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职业现状1.社工吸纳就业人口不到1%目前社工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大学生从事社工职业的还非常少。
由于今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有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4%。
而目前社工吸纳的就业人口在我国还不到1%。
毋庸置疑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大学生向这一领域寻找就业机会。
除了需求激增外东莞社工人才目前3000元左右的薪酬标准也还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
据透露在公务员及参依照公务员管理岗位上的社工人才将获得相应职级的公务员薪酬受聘岗位为事业编制的社工人才将获得所在单位同职级专业技术人员工资薪酬在公益性社会组织工作的社工人才薪酬也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水平。
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摘要】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着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不足、社会对其认知不足、就业形势严峻、实践机会匮乏以及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等困境。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提升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加强社会宣传和推广,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行业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并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提升专业水准。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和完善,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者。
【关键词】中职社会工作专业, 困境, 对策, 教育水平, 师资力量, 社会认知,就业形势, 实践机会, 行业标准, 规范, 教育提升, 社会宣传, 就业渠道, 实践教学, 行业水准。
1. 引言1.1 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现状中职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关注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工作能力的专业。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职社会工作专业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在当前的发展现状下,中职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在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不足。
一些中职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的教师资源和专业的教育设施。
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社会对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不足也是一个挑战。
很多人对社会工作专业存在误解,认为这是一项低端、边缘化的职业,导致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前景不被看好。
这种认知偏差影响了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推广。
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在面临困境和挑战的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和宣传,提升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行业发展,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专业水准,为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困境和挑战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主要包括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不足、社会对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不足、就业形势严峻、实践机会匮乏以及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方面。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社工未来的发展趋势。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服务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专业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此,我将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行业发展,谈谈我对社工未来发展的几点看法。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未来,社工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社工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一方面,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对社工的需求将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成为各大高校、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社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我国社会工作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社工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未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将更加广泛,覆盖民生、教育、医疗、养老、司法、社区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社工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此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社工服务手段将不断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社工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一方面,社工专业人才将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工职业规范、行业标准等将逐步完善,为社工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社工将更加注重自我提升,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四、社工组织将更加多元化未来,社工组织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将共同推动社工组织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社工组织要注重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五、社工待遇将逐步提高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工待遇也将逐步提高。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将加大对社工的投入,提高社工的薪酬待遇,确保社工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
275百家论坛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方向王兆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与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今,国内社会工作体制的构建面对着实践模式与施行方式差异性与对立性,难以获得所有社会大众的理解。
文章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指明了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方向本土化为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建设社会工作体制、改善社会工作事业的前提条件。
本土化应当以本国的国情为切入点,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发展具备本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和人才队伍。
本土化是社会工作的实质内容,专业化发展应当以它作为前提。
一、新时代背景下实施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不足之处1.过于依赖制度主体针对国内社会工作来讲,它的制度主体大部分集中在国家和社会。
当前,社会工作的参与中,社会力量显示不足,大部分社会服务工作都由国家机构亦或大众构建的组织负责的,不具备国家收购民间机构来进行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化形式,但社会工作的制度主体主要是依赖国家。
针对当前情况而言,此类单调的服务形式与发达国家的多元化特点对比而言,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大部分国家与地区早已把社会工作的主体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民间组织领域,这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工作负荷,同时也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因此如何掌控国家和社会力量在社会服务中的参与水平是今后社会工作本地化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体制文化的“过敏性”高度的“过敏性”是社会工作体制文化的主要特征。
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理念与实践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如果直接套用,也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它会导致本国出现“过敏”的症状,所以并不是什么好方法。
中国已经存在了五千多年,所积累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良好的人文观念、修身观念、齐家观念、以及处世观念皆是需要我们不断传承的。
同时无论哪个国家的社会工作,如果缺少了精神的支撑,最后势必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3.体制实施中的不足此问题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区性发展不均衡。
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及其趋势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及其趋势(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社区是现代城市的一个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
要想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没有社区的和谐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工作的发展目标,政府将很快退出杜区管理的舞台,逐步形成真正的社区自治。
本文将对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趋势进行一个探讨。
关键字:社区工作发展趋势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 4个时期:①慈善组织时期(1870~1917)。
慈善组织时期(1870~1917)。
以都市的邻里等为对象,协调各慈善团体与救济机构,通过合作方法解决社区问题。
②社区基金会、社区委员会和联合会时期(1917~1935)。
社区基金会、社区委员会和联合会时期(1917~193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福利的基本职责开始由志愿团体转移到政府部门;公共福利大量引用“社区组织过程”的方法。
但其基本职责的转移仅属开始,与政府专业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的志愿团体和个人,仍负主要责任。
小城镇中社区组织的整个工作仍由志愿人员负责,社区组织的形式和方法还没有统一。
③社区组织与社会福利时期(1935~1955)。
社区组织与社会福利时期(1935~1955)。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各级政府部门在公共福利方面处于主动、领导地位。
社区组织的理论与方法日趋成熟,成为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并逐步发展为社会工作的一门分支学科,内容和观念等渐趋统一。
④专业发展与社区发展时期(1955年以后)。
专业发展与社区发展时期(1955年以后),主要特征是以解决社会问题的社区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工作专业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联合国成立“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倡导和推进社区发展工作,改善社区生活条件,解决社区问题,增进社区福利。
1955年以后,在进一步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迁的同时,许多增进福利、促进社区发展的社区服务项目,如社会福利服务、合作服务、就业服务、生产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住宅服务、康乐服务等有较大发展,逐渐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部分。
简述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社会工作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个案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越来越越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个案社会工作在获得了新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探究个案社会工作,为其有序开展提供一些倡议,具有现实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个案社会工作;发展;挑战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其目标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理由或矛盾,推动服务对象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目前,个案社会工作已近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个案社会工作概述(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内涵。
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的转变着手,以良好工作关系为基础,以专业价值为引导,综合运用个人发展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开展的个别化服务,帮助个人或家庭预防和解决有关理由,推动个人或家庭发展的社会工作方式。
个案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协助服务对象应对理由,和服务对象共同分析、解决理由,恢复与培养服务对象的自助能力。
个案社会工作是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注重信息交流和有效互动。
社会个案工需要灵活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和服务对象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从而实现工作双方的互动,有效地协助服务对象。
个案社会工作就是要找出服务对象的理由根源,引导服务对象解决理由,培养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健康的人格,从而激发个体潜能,扩大社会福利。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要素。
个案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七大要素:价值理念、服务对象、个案工、理由、专业关系、环境和机构。
个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承认人的独特性和价值,尊重人的个性。
这种价值理念是个案社会工作的灵魂与思想基础,是开展个案社会工作的行动指南。
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个案工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受过专业训练的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人员。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经济关乎国计民生,是实现社会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认清经济变化之态,把握经济发展之势,谋划推动经济建设之策,业已成为当代世界共同聚焦的话题.一、2015年我国经济建设回顾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底公布的经济数据,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比上年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28974亿元,比上年增长%.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粮食产量达62144万吨,增产%,实现“十二连增”.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978元/人,比上年提高%.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实际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实际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实际增长%,其中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最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年未,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去年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5741亿元,比上年下降%.其中,出口141255亿元,下降%;进口104485亿元,下降%.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304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63亿美元,增长%,其中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直接投资85亿美元,增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1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去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公布后,引来国内外不少人士的关注和聚焦,担心、焦虑、猜疑、唱衰乃至“硬着陆”之声不绝于耳.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我国2015年的经济形势呢一实现%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而又十分珍贵.2015年,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但来之不易,不仅有较高的含金量,而且对稳定就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也十分抢眼.%的增速“含金量”较高.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的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超过5000亿美元,不仅相当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了目前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范围看,%的经济增速仍然是比较快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的增速稳住了就业、稳住了物价.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计划312万人;农民工总量达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增产%,实现“十二连增”.这些情况表明,尽管与过去两位数左右的高速增长相比,%的增速有所回落,但稳定增长态势没有改变,继续处在合理区间.%的增速也来之不易.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国际贸易延续低迷态势,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地缘冲突加剧;国内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去产能去库存与稳增长、融资难融资贵与财政金融风险上升、“走出去”与国际市场萎缩等两难多难问题更趋突出,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的增速难能可贵、来之不易.%的增速还稳住了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力拉动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名列前茅,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增长之源.二去年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基础上取得的.去年,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要素的流向和配置;另一方面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既坚定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又加大对符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使经济结构加速优化、更趋协调.去年全年,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和%,分别比上年提高和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比上年末提高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比上年降低.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地区和个百分点.三在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创业方兴未艾,经济动力正在积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趋势明显.去年全年,创新创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出资金总规模达577亿元,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效果显现,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万件,比上年增长%,签订技术合同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和成果的支撑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去年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和%;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快递业务量增长4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03%;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智能电视增长%,智能手机增长%.科技创新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四社会生产的能源消费结构深入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针对资源环境对我国社会生产的约束日趋强化,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去年全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提高个百分点;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持续下降,使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五虽然外部经济环境艰难,但对外贸易和投资仍取得可喜成绩,“一带一路”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自贸区建设,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更好结合,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去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尽管出口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世界出口降幅.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特别是服务出口、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势头强劲.“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其中,投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倍,投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2015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万亿元,超过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我国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六民生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民生优先,按照人人参与、尽力、享有的要求,大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奋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确保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去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个百分点.按照2300元/人·年的农村扶贫标准,去年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365万人和682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人数分别为1708万人、4903万人和518万人.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政府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仍在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总体而言,去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可喜可贺的,它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正确的、有效的,不仅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发展潜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些建设成就,为我们充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风险与挑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准备.二、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波动下行态势,同时也存在实现增长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处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也达到%的水平.不可否认,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同时也聚集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不可能总是维持高增长态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长期处于高位运行之后逐步回落到正常增长的状态,着力解决高速运行聚集起来的各种内在矛盾和问题,这是经济运行周期性的正常反映,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较大,是周期性、结构性和外部性三重因素作用叠加的结果.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格局分化,负面因素增多,全球贸易低迷,外部需求疲软持续,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去年以来,我国把经济政策的重心集中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上,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妥善应对来自于国内国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着力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的问题,尽管使一些经济行业的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增长下降,但是优化了整个经济结构,转变了发展方式,为下一步的强劲增长做好了准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之后作出的重大判断,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二是我国经济运行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不断改善、需求结构正在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新经济增长点快速增长.当前,尽管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但经济结构不断得以改善和优化,人们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一批体现现代经济发展方向和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以去年为例, 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仅约万亿元,而第二产业投资则为万亿元,第三产业更高达万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比重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引导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有效抑制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扩张,使社会生产朝着符合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同时,国家对创新创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支持设立创业投资企业206家,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比上年增长%,签订技术合同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比上年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使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破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全社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三是我国经济运行分化日益明显,经济增长中不同产业增长的速度分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运行分化,区域格局、宏观层面和微观感受也在分化.经过经济结构的大力调整,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日益明显分化的特点.一是构成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此消彼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激剧变革之中.以过去五年来的情况为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呈现出明显的逐年缩减模式,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不断逐年提升,领跑国民经济的运行,到去年底,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是在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的运行也在不断分化,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态势.比如,同样在工业领域,传统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源约束加剧、上游价格抬升、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下降的局面,而新兴的产业则呈现出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适应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的格局.以去年为例,我国的原煤、火电、粗钢、烧碱、水泥等生产行业,均进入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状态;而智能电视、核电、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生产行业,则出现快速成长和大幅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去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和个百分点.又如,在电力生产行业中,去年火电的增幅比上年下降%,但水电则又比上年增长了5%,核电比上年增长高达%.这些分化,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走向转型发展.三是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有取代传统行业、引领经济变革之势.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兴起,发展出一系列经济新兴业态.根据去年的统计,我国网上商品零售、快递业务、移动互联网接入等行业成长壮大较快,并给人们以切身感受,形成了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此外,区域增长格局也在明显分化,中西部地区走向跨越式发展,新兴经济开发区正展现后发优势,老少边贫地区也正借助精准扶贫共同迈向全面小康.四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较大、增长缓慢、运行分化、内部环境趋紧、外部挑战严峻等诸多困难,但我们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高速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仅去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量部分,就大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已经走过了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阶段,转而进入“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13亿人口构成的大市场和3亿中等收入人群形成的新兴消费实力,市场产品供给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发展,刚刚超过50%的城镇化率,当前正加紧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速推动的三维打印、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变革,正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营运等等,都正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助力.因此,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是牢固的,经济韧性、发展潜力、回旋余地是巨大的,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其良好的,动力是强劲的,保持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是有充分保障的.五是供给侧改革,将成为引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长期面临的工作重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我国经济的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各国为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普遍认识到推动结构转型、改革原有经济运行模式势在必行.我国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主要针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宏观调控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但时间一长,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加速减弱,以致社会经济震荡不停,直到目前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进行“探寻病根”“对症下药”.二是在我国现实经济结构中,、煤炭、水泥、、、石化、、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生产指数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亏损面达到80%,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大幅下降,而这些行业又占据着大量的人力、资金、土地资源,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势必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三是在时下,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又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面对我国经济当前存在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叠加的结构性困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经济运行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保持中高速增长,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使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强调,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四是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五是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与此相一致,会议认为,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1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2帮助企业降低成本;3化解房地产库存;4扩大有效供给;5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和经济发展趋势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提出了“十三五” 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并对今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做出了安排: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三五”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完成六大方面的主要目标:1、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保持在%以上,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