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规划“十二五”医改
- 格式:pdf
- 大小:81.79 KB
- 文档页数:1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上海卫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要求,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的重要时期;也是上海市卫生系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材保障、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的关键阶段。
为贯彻《上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医改政策方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院医教研质量;坚持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加强学科人材队伍建设;进一步清理发展思路,激发南北错位发展活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市卫生局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医院改革,深入实施“科教兴院”,医院医疗工作、学科人材队伍建设、基本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十一五”前四年期间,医院全力推进整合南、北部医疗资源,在南部积极发挥松江地区的地域辐射力、政府支撑力;在北部捏合医院原有综合医疗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优势学科潜力发挥,医疗服务三项指标增长速度均位于本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前列。
2005 年到 2022 年期间,医院门急诊量从 133.80 万人次增加到 284.02 万人次,年均增长 21%,总量列全市第二位;出院病人数从 31,554 人次增长到 64,544 人次,年均增长 19.75%,总量列全市第三位;住院病人手术量从 18,243 人次上升到 35,400 人次,年均增长 19.25%,总量列全市第二位; 14.42 天下降至 9.93 天,下降了 4.49 天,下降速率列全市第一位,床位使用率达 111.5%,列全市第二位。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最近国务院发出了卫生事业的十二五规划,在此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左右,特别优先发展县级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使90%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病,康复等问题都在县城内基本解决。
非公立医院的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由于卫生部门处于对传统的公立医院保护,对非公立医院的审批很严格,导致了非公立医院的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发展,直到2001年开放了医疗资源,非公立医院开始在社会上大量出现。
在传统的公立医院建设上,因为公立医院的资金来自于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出资,所以一直延续着事业单位制度,这样就存在了编制内编制外的医院人员福利待遇的区别,并且还存在所谓的以药养医。
非公立医院在建设上,进行的是市场化企业管理,资金来至于投资方,上到院长下到员工都是聘用合同制,从管理体制上确保了人员的分配合理,作为市场化经营的非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随着医疗市场的需要可以及时调整服务价格和项目,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与实惠。
而这次国家出台的政策规划明细到县一级的医疗机构,是给予了民众的优惠与便利,县一级的医疗机构的发展,会辐射到下面的镇,村级人民,给予有病需看的人民不用跑到市区医院看,节约了时间与路途的经费,通过县级医疗机构就能解决,并且通过县级的发展,紧密联系市级医疗专家对县级医院医疗技术的指导,为中央关于继续加强乡镇卫生所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提供了后续的医疗人才储备,以此带动医疗行业的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运用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划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这一政策的基础上,同时扶持县一级的非公立医院,可以打破传统的县人民医院的垄断形式受益的依然是人民,医院之间的良性竞争,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水平同样可以提高行业的服务态度,并且通过扩大非公立医院的规模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形势,通过发展与扩大非公立医院,可以解决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医护人员,后勤人员就业岗位的需求,增加就业率。
基本药物制度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读医改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心得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
通过规划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基本药物的相关制度已经发生了静悄悄的变化,值得关注。
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是《规划》的核心内容,而基本药物制度是基本医疗制度中最重要的部份。
《规划》通过对三年医改的总结,对现行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且一改过去医改文件很少提及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惯例,明确提出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提高药品创新能力和水平。
说明政府已经将医药产业发展纳入了整个医改范畴,这是实施新医改以来的最明确的一次。
三月初,中国药促会联合三个医药行业协会报送给国务院医改办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建议书》(以下称建议书)中明确提出,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国家医改的目标是一致的,同为利益共同体。
一个成熟、良好、规范的医药产业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支撑!决不能将医药产业发展置于医改的对立面!从《规划》的表述看,国务院显然已经接受了这一意见,使“十二五”期间的医改工作向着更加平稳和扎实的方向推进。
可喜可贺!《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重点是“巩固完善”。
同时,针对各界一直以来对基本药物制度特别是招标采购制度的诟病,《规划》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基本药物的筹资责任《规划》除了继续要求地方政府“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之外,首次明确“中央财政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后对地方的经常性补助机制并纳入预算”,反映出中央财政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筹资主体地位,对基本药物的筹资有了责任担当,力求减轻地方财政对基本药物筹资的负担,保持筹资持续性的决心和承诺。
(二)拓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规划》明确提出“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表明“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已经从各地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另外,《规划》提出各地可结合实际,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
为巩固扩大前一阶段改革成果,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既定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明确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投入,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基本医保)框架初步形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筹资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到门诊小病,城乡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安全保障得到明显加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开始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2〕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2012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开局之年。
为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巩固扩大医改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医改,现提出2012年医改主要工作安排如下: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精神,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核心,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保持医改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保持医改良好势头,为实现“十二五”阶段性改革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1.1.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学生、学龄前儿童和新生儿参保管理工作。
继续推进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困难群体参保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在卫生系统2012年医改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2012年4月17日)今天上午,李克强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卫生系统三年医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召开卫生系统医改工作部署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安排2012年卫生系统承担的医改工作,统一思想,把握形势,突出重点,强化落实,促进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医改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巩固医改成果,解决改革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作出的重大决策。
卫生系统的同志们要将学习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和“十二五”医改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和把握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
下面,我代表卫生部讲三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突出重点,统筹推进2012年医改工作围绕“十二五”医改规划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国务院对今年的改革工作作出了安排,提出了2012年度55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卫生部牵头完成34项,配合完成15项。
各省(区、市)卫生厅局和卫生部有关司局、单位要对照“十二五”医改规划和2012年度医改工作安排所确定的任务目标,集中力量,狠抓落实,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要统筹推进医改各项工作。
(一)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今年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300元左右,这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
我们要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统筹管理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的优势,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要提高到农民年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逐步缩小政策报销比与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比之间的差距。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作者:国家公务员添加时间:2012-10-31 14:22:13免费资料内容教育法规授课讲师:苗震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各项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83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0.0/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6.4‰,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局良好。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全面启动医改工作。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累计报告379348例,有效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46万人,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以内,血吸虫病防治达到疫情控制标准,97.94%的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持续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7.43%。
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8%,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比2000年下降49.8%,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到57%。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卫生部领导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团结带领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转变理念方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医药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色与优势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得到发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项规划顺利实施。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取得进展,其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得到发挥。
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取得新成果,《中华本草》编纂完成,一批中医古籍得到整理研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得到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显现。
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健康促进“十二五”发展规划引言: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制了“健康促进‘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通过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健康环境建设、健康体检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该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升公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健康促进“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健康教育被列为首要任务。
具体来说,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2.培养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通过制定健康行为指南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科学饮食、适量运动等。
3.开展健康素养教育。
倡导公众养成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二、健康环境建设健康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在健康促进“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健康环境建设成为重要目标。
以下是该规划中涉及的一些方面:1.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控制大气、水环境、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3.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乡村。
推进城市和乡村的健康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
三、健康体检健康体检是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健康促进“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该规划中提及的一些重要方面:1.完善健康体检制度。
加强对健康体检的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鼓励公众进行定期体检。
2.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和评估。
除了常规的体格检查,还应包括心理健康评估、生活方式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全面了解公众的健康状况。
3.加强健康体检结果的解读和健康干预。
通过提供详细的健康体检报告和相应的健康建议,帮助公众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健康干预和治疗。
近期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汇总2011-2012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医改和药品相关的政策文件,涉及到了以下几个大的方面:1,“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实施方案;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3,基本药物相关政策;4,药品物价相关政策;5,药品流通环节管理办法这几个方面对国家的医疗体系和药品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既单独成文,又相互联系,了解和熟悉这些政策,对于药品生产销售企业有较大的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这是国务院提出的到2015年时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总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涉及到医保体系、医院改革、疾病控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院运行、医药流通、保障机制等方面,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收入,推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
“十二五”规划的年限是到2015年,那么我预计2012、2013年应该是有新政策大力推出的年份,2014、2015年应该是执行和验收的年份。
理解清楚政策的指导方向,分析政策的核心内容,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摘取几句和药品生产企业相关的比较重要的原文如下:1,2012年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适时公布,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增补;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所有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必须纳入电子监管;2,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3,到2015年。
力争全国百强制药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销售额分别占行业总额的50%和80%,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过票经营、买卖税票、行贿受贿、生产经营假劣药品、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等违法行为;4,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
5,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国实施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行药品全品种电子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