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运动系统--上肢骨及其连接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46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上肢骨连结自由上肢骨連結1、肩關節由肱骨頭與肩胛骨關節盂構成,也稱盂肱關節,是典型的多軸球窩關節。
近似圓球的肱骨頭和淺而小的關節盂,雖然關節盂的周緣有纖維軟骨構成的盂唇來加深關節窩,仍僅能容納關節頭的1/4~1/3。
肩關節的這種骨結構形狀增加了運動幅度,但也減少了關節的穩固,因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對其穩固性起了重要作用。
肩關節囊薄而松弛,其肩胛骨端附著於關節盂緣,肱骨端附於肱骨解剖頸,在內側可達肱骨外科頸。
關節囊的滑膜層可膨出形成滑液鞘或滑膜囊,以利於肌腱的活動。
肱二頭肌長頭腱就在結節間滑液鞘內穿過關節。
關節囊的上壁有喙肱韌帶,從喙突根部至肱骨大結節前面,與岡上肌腱交織在一起並融入關節囊的纖維層。
囊的前壁和後壁也有數條肌腱的纖維加入,以增加關節的穩固性。
囊的下壁相對最為薄弱,故肩關節脫位時,肱骨頭常從下份滑出,發生前下方脫位。
肩關節正常穩定有賴於肩周圍肌的力量和完好的盂肱韌帶,但伴隨有臂外展發生時,由於關節窩淺而易發生脫位。
在這種情況下,肱骨頭壓迫關節囊的前下面並可能將其撕裂,關節囊在此處最薄弱、其他支持最少。
肩關節為全身最靈活的關節,可作3軸運動,即冠狀軸上的屈和伸,矢狀軸上的收和展,垂直軸上旋內、旋外及環轉運動。
臂外展超過40〜60°角,繼續抬高至180°角時,常伴隨胸鎖與肩鎖關節的運動及肩胛骨的旋轉運動。
肩關節的靈活也帶來了關節的易損,肩關節損傷的外科修複隨著新設計的人工替代物進展,治療效果也得到不斷改善。
無論是替換肱骨頭的半關節成形或包括關節盂在內的全關節修複,小心修複關節周圍肌腱、韌帶等是十分重要的。
2、肘關節是由肱骨下端與尺、橈骨上端構成的複關節,包括3個關節:(1)肱尺關節:由肱骨滑車和尺骨滑車切跡構成。
(2)肱橈關節:由肱骨小頭和橈骨頭關節凹構成。
(3)橈尺近側關節:由橈骨環狀關節面和尺骨橈切跡構成。
上述3個關節包在一個關節囊內,肘關節囊前、後壁薄而松弛,兩側壁厚而緊張,並有韌帶加強。
上肢骨连结:包括上肢带骨的连结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上肢带骨连结:
胸锁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连结的惟一关节。
由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构成,属于双轴关节肿的鞍状关节。
关节囊坚韧并有多条囊外韧带加强。
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外上和内下两部分。
关节盘使关节头和关节窝相适应,由于关节盘下缘附于第1肋软骨,所以能阻止锁骨向内上方脱位。
胸锁关节允许锁骨外侧端向前、向后运动20—30度,向上、向下运动约60度,并绕冠状轴作微小的旋转和环转运动。
胸锁关节的活动度虽小,但以此为支点扩大了上肢的活动范围。
肩锁关节:由锁骨的肩峰端与肩峰的关节面构成,属平面微动关节,是肩胛骨活动的支点。
关节的上、下方都有韧带加强。
此关节活动度小。
喙肩韧带:为三角形的扁韧带,连于肩胛骨的喙突与肩峰之间,它与喙突、肩峰共同构成喙肩弓,架于肩关节上方,有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