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8.91 KB
- 文档页数:14
燃烧和火灾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燃烧基础知识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二、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按所处状态):气、液、固助燃物(氧化剂):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引火源(温度):明火、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三、燃烧类型1、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着火又称起火,它是日常生活、生产中最常见的燃烧现象,与是否由外部热源引发无关,并以出现火焰为特征。
爆炸: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的放热、发光和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①爆炸按原理和性质不同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②爆炸极限:可燃的蒸汽、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下限和上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极限范围。
范围越大,危险性越高。
2.按燃烧形态分类:①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与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燃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
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预混燃烧:可燃气体预先同氧化剂混合后的燃烧。
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从管口喷出燃烧,流速过大会脱火,流速过小会回火。
②液体燃烧:a.闪燃:可燃性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b.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受热后边蒸发边与空气相互扩散混合,遇引火源后发生燃烧,呈现有火焰的气相燃烧形式。
液体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蒸发出来的蒸气燃烧。
c.沸溢燃烧:正在燃烧的油层下的水层因受热沸腾膨胀,导致燃烧着的油品喷溅使燃烧瞬间增大的现象。
d.喷溅燃烧:储罐中含有水垫层的重质油品在燃烧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不断加大。
当热波达到水垫层时,水垫层的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迅速膨胀,蒸汽压力达到足以把水垫层上面的油层抬起时,蒸汽冲破油层将燃烧着的油滴和包油的油气抛向上空,向四周喷溅燃烧。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燃烧基础知识及常见易错题全考点1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烟气的现象。
2 .燃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定能够被氧化,而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能够燃烧。
物质是否发生了燃烧反应,可根据〃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发出光亮〃这三个特征来判断。
3 .燃烧的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密度、比表面积、厚度)、助燃物(不一定是氧气,如:氯、氟、氯酸钾。
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和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
引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点燃可燃物质。
生产生活实践中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
4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一定含量的助燃物,一定能量的引火源(汽油燃烧晶氐含氧量14.4%,乙焕3.7%β无论哪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能量,即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汽油燃烧所需的最小引燃能量0.2mJ乙醛(5.1%)0.19mJ),相互作用。
5 .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两种类型。
可燃物着火一般有引燃和自燃两种方式。
6 .外部引火源(如明火、电火花、电热器具等)作用于可燃物的某个局部范围,使该局部受到强烈加热而开始燃烧的现象,称为引燃(又称点燃)。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7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
一是自热自燃,例如煤堆、油脂类、赛璐珞、黄磷等物质。
二是受热自燃,例如油锅加热、沥青熬制。
受热介质达到一定温度而着火,就属于受热自燃。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一、燃烧与火灾的定义、条件和过程1.燃烧的概念及特征 燃烧的概念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三个特征;(1)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2)放热(3)发光和(或)发烟• 防火安全基础知识 • 与逃生 • 》2.火灾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火灾。
3.燃烧的基本条件(三要素):•(1)可燃物质;•(2)助燃物——氧或氧化剂;•(3)一定的温度-物质燃烧的温度。
4、不同可燃物的燃烧过程(1)火灾中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和氧气边混合边燃烧;(2)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先液化后燃烧的固态可燃物)通常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可燃蒸气与氧化剂在发生燃烧;(3)固态可燃物先是通过热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氧化剂在发生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1.普通火灾(A类):凡由木材、纸张、棉、布、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2.油类火灾(B类):凡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油等。
3.气体火灾(C类):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4.金属火灾:凡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5.电气火灾:(E类)凡是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气火灾。
6、烹饪火灾(F类)•三、灭火的基本方法•(一)隔离法:即将燃烧物或燃烧物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不使火势蔓延而终止其燃烧,从而使火熄灭。
•(二)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烧点,火就会熄灭。
•(三)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四)化学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游离基而停止。
•四、闪燃、阴燃、爆燃、自然的定义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阻燃聚丙烯①卤-锑体系,即气相阻燃机理。
常用的卤系阻燃剂是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八溴醚、四溴双酚A等,加上阻燃协效剂三氧化二锑,具有添加量少,阻燃效果好的特点。
但卤素类阻燃剂一直受到绿色环保组织的非难,以至在有些国家受到制约,被明令禁止使用。
然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仍允许使用,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卤系阻燃剂的寿命至少还有10年以上。
②用含溴烷基磷酸酯来处理PP。
这类阻燃剂兼有PBr协同效应,使阻燃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改善PP的流变性及加工性能,对PP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也小。
③近十年来在PP阻燃技术上,以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Camino首创的膨胀型阻燃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类PN系阻燃剂具有高效、热和光稳定性高、低毒、低烟、低腐蚀,对加工和机械性能影响小,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在PP中只要添加2530份即可达到UL94V0级。
国内刚有膨胀型阻燃剂产品的生产报道。
④丙烯酸五溴苄酯与三元乙丙橡胶的接枝共聚物阻燃的聚丙烯。
这类阻燃处理的PP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强度,在某些场合可用作工程塑料。
⑤无机填充料阻燃聚丙烯所谓的无机填充料即指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它们具有阻燃、抑烟的作用。
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微粒化及表面处理是关键技术,应用于不同塑料。
要慎重选择匹配的表面活性剂,使其与塑料相容性好,并在塑料中得以均匀的分散,又不致太大地影响塑料的机械性能。
由于ATH和氢氧化镁能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起到阻燃抑烟作用,因此二者的复配使用可以使塑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发挥持续阻燃效果。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用氢氧化镁处理PP时,为达到更好的阻燃效果及合适的机械性能,在添加氢氧化镁混炼工艺中,宜采用二步加料方式,这样会得到比一次加料更好的结果。
2.2阻燃聚乙烯①一般来讲,适用于PP的阻燃剂都可用于PE处理技术中,但由于两者结构上的差异,热稳定性和裂解温度的不同,某些芳香族溴系阻燃剂(如十溴二苯醚)在PE特别是在LDPE上的应用效果会更好一些。
阻燃面料知识汇总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阻燃面料知识汇总关键词:面料,阻燃,知识,汇总阻燃产品包括阻燃剂、阻燃涤纶切片、阻燃涤纶纤维和各种阻燃面料对织物阻燃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火险隐患无所不在。
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对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我国在关于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
一、评判依据: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两种依据: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
极限氧指数(LOI)是指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
氧指数越高则说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
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从理论上讲,纺织材料的氧指数只要大于2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其在空气中就有自熄性。
根据氧指数的大小,通常将纺织品分为易燃(LOI<20%)、可燃(LOI=20%~26%)、难燃(LOI=26%~34%)和不燃(LOI>35%)四个等级。
对纺织品的可燃性表征,可用极限氧指数(LOI)表示,即维持已燃材料继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体积的百分率。
按极限氧指数(LOI)将纺织原料分为4类:不燃(LOI≥35%)纺织品,如多数金属纤维、碳纤维、石棉、硼纤维、玻璃纤维、PBO纤维、PBI(聚苯并咪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难燃(LOI="26-34%)纺织品,如芳纶、氟纶、氯纶、改性腈纶、改性涤纶、改性丙纶、改性维纶、改性粘胶、PPS(聚苯硫醚)、海藻纤维等;" 可燃(LOI≥26%≤34%)纺织品,如涤纶、锦纶、维纶、羊毛、蚕丝、醋酯纤维等;易燃(LOI≤20)纺织品,如丙纶、腈纶、棉、麻、粘胶纤维、竹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
阻燃剂基本知识及用途技术的目的是使非阻燃材料具备阻燃的性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容易燃烧或者能够自熄。
阻燃的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种:1、阻燃剂使可燃烧物炭化,从而达到阻燃效果。
这种阻燃效果主要是在固相中发挥作用,这种类别的阻燃材料主要是磷类阻燃剂(包括有机磷类和无机磷类)。
2、阻燃剂在燃烧条件下形成不挥发隔膜,隔绝空气达到阻燃目的。
这种阻燃效果主要是在液相中发挥作用。
这种类别的阻燃材料主要有硼酸盐、卤化物、氧化锑和磷类材料,或者这几种材料间的相互反映生成的物质。
3、阻燃剂分解产物将氢氧自由基连锁反应切断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这种阻燃效果主要是在气相中发挥作用。
这种类别的材料主要是在气相中发挥作用。
这类阻燃材料主要是卤化物和氧化锑。
4、燃烧热的分散和可燃物质的稀释。
这类阻燃材料主要是硼酸锌、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物质,主要是因分解大量吸热、所产生的不燃物质稀释可燃性气体而达到阻燃目的。
其他的还有氮系的阻燃剂,目前新型的磺酸盐系列(市场品为3M的FR-2025),硅系的偶联剂(GE 开发出高效产品,却因为其高昂的成本而应用不多)等。
按照标准的规定,一般采用酒精喷灯燃烧实验或者模拟巷道丙烷燃烧实验来检测产品的阻燃性能。
卤素阻燃剂基本知识根据许多科学研究显示,卤素系阻燃剂已经成为日常环境中到处扩散的污染物,且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威胁日益升高。
而制造、循环回收、或抛弃家电及其它消费性产品的行为,则是造成这些污染物释放到环境的主要途径。
为保护环境,某些卤素系阻燃剂已经不能使用在电器产品和房屋建材的塑料材料部份(此泛指塑料的表面/外壳)。
塑料材料中禁用卤素系阻燃剂的原因是此种阻燃剂无法回收使用,而且在燃烧与加热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物质,威胁到人类身体的健康、环境和下一代子孙。
如同其它有毒的重金属(如铅、镉、水银、六价铬等),欧盟(EuropeanUnion)在欧盟电子电机中危害物资禁用(RestrictionoftheUseofHazardousSubstancesi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RHS)指令中决定在2006年7月1日全面禁止PBB(PolybrominatedBiphenyls)及PBDE(PolybrominatedDiphenylEthers)等溴系阻燃剂的使用。
火灾自救逃生基本知识火灾自救逃生基本知识遇到火灾是要怎么办?慌慌张张逃生,还是先拨打119?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火灾自救逃生基本知识,希望大家喜欢!火灾自救逃生基本知识1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3、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5、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6、室外着火,门已发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所在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也可用绳子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火灾逃生自救知识(1) 牢记火警电话119。
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 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
(3) 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 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 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 遇有火灾.不要围观。
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7) 不能乱打火警电话。
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
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火灾紧急疏散自救逃生知识一、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二、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三、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四、发生意外,呼唤他人,不拖时间,不要财物;五、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六、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七、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八、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缝,防烟侵入;九、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十、无法自逃,向外招呼,让人救援,脱离困境。
阻燃带知识点阻燃带是一种能够阻止火势蔓延的特殊材料,通常由阻燃剂和基材组成。
它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起到隔离燃烧区域的作用,从而减少火势的扩散和燃烧的危害。
阻燃带在建筑、航空、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本文将从阻燃带的原理、材料选择、应用领域等方面对阻燃带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阻燃带的原理阻燃带的原理是通过使用阻燃剂来改变材料的燃烧性能,使其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
阻燃剂一般分为物理阻燃剂和化学阻燃剂两类。
物理阻燃剂主要是通过增加材料的密度,减少空气含量来达到阻止火焰传播的目的。
化学阻燃剂则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结构,降低燃烧速度和热释放速率来实现阻燃效果。
阻燃带的基材通常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如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
二、阻燃带的材料选择阻燃带的材料选择对其阻燃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阻燃带材料有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有机硅等。
玻璃纤维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带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有效隔离和阻止火势的蔓延。
陶瓷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带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等特点,适用于高温、高压力环境下的阻燃带应用。
有机硅是一种具有较高阻燃性能的材料,能够在高温下形成无燃烧气体层,起到阻止火势扩散的作用。
三、阻燃带的应用领域阻燃带在建筑、航空、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阻燃带常被用于防火隔离带、防火门等设施,能够有效隔离火灾蔓延、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航空领域,阻燃带用于飞机起落架和发动机等部位,能够防止飞机在火灾中燃烧或蔓延,提高飞行安全性。
在汽车领域,阻燃带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和电气线路中,能够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阻燃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阻燃带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的阻燃剂和基材,以提高阻燃带的阻燃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同时,随着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阻燃带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阻燃带有望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一、火灾的危害性?1、火灾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2、火灾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影响;3、火灾造成相当多的人员伤亡;4、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秩序;二、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三、消防工作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四、灭火四种基本方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冷却法。
五、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六、火灾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七、消防安全工作中的两知、三会是什么?知防火常识、知灭火常识会报警、会自救逃生、会协助救援八、水普通可扑救哪些火灾?(选择 A)A、固体B、电器C、液体D、气体九、火灾分类?1、固体火灾2、液体火灾3、气体火灾4、电气火灾5 金属火灾十、火灾发展的趋势?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
十一、防火工作的任务?积极预防火灾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并为一旦发生火灾时及扑救创造条件,以减少火灾的危害。
十二、饭店客房一旦浮现火情应如何处理?1、查看火情4、疏散客人2、小火自救5、抢救物资3、大火报警十三、消防安全工作的三句话?“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十四、防火措施作用?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
十五、灭火方法的作用?一切灭火方法都是为了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
十六、公司灭火器材种类?1、消火栓2、4kg 干粉灭火器3、35kg 干粉灭火器;4、 3kg 二氧化碳灭火器5、 2kg 干粉灭火器十七、新员工上岗前为什么要进行消防培训?1、培训可使新员工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初步的了解2、培训可使新员工初步树立消防安全意识;3 、使新员工对基础消防知识有所了解,待进入工作状态后,有利于新员工在岗位上消防安全工作的学习和开展。
十八、人事部张贴在打卡室墙上的”员工行为规范”第八条是什么?第八条是”严禁在营业区吸烟”。
十九、导致火灾发生的人为因素?1、思想麻痹;不遵守消防法规、制度或者缺乏消防安全常识而引火成灾。
塑料阻燃剂知识汇总第一节 概述大多数高分子材料,无论中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遇火都会燃烧.阻燃剂就是一类能够防止材料被引燃或者抑制火焰传播的助剂.阻燃剂主要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在高分子材料中加工入阻燃剂﹐能够减少高分子材料的可燃性﹐能使高分子材料接触火焰时﹐燃烧迅速变慢﹐离开火源后能较快的自熄。
注意﹐含有阻燃剂的材料并不能成为不燃材料﹐它们只能减少火灾危险﹐而不能消除火灾危险。
对阻燃剂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人们希望阻燃剂能在用量很低的情况下具有持久的阻燃作用﹔希望阻燃剂无毒﹐不会在燃烧时生成有毒气体和浓烟﹔希望阻燃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遇火情况下不会分解或者挥发﹔希望基础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不会由于阻燃剂的使用而损失或降低。
应在材料的阻燃性及其它性能之间寻求最佳的性/价比(effect ratio /cost)﹐而不能过多地降低材料原有的良好性能为代价﹐来一味地满足阻燃性能过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提高材料阻燃性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材料的热分解或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信发烟量。
在阻燃剂领域﹐阻燃和抑烟是相辅相成的。
阻燃剂主要是含磷﹑卤素﹑硼﹑锑﹑铅﹑钼等元素的有机物的无机物。
根据其使用方法﹐阻燃剂一般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类。
添加型阻燃剂是在塑料加工过程中简单参加和混合在塑料中﹐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
反应性阻燃剂是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作为一个组分参加反应﹐并键合到聚合物的分子链上﹐多用于热固性树脂。
有些反应型阻燃剂﹐也可在塑料的加工过程中添加。
按照化学结构﹐阻燃剂又可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两类。
无机阻燃剂包括铝﹑锑﹑锌﹑钼等金属氧化物﹑磷酸盐﹑硼酸盐﹑硫酸盐等﹔有机阻燃剂包括含卤脂肪烃和芳香烃﹑有机磷化合物﹑卤化有机磷化合物等。
阻燃剂按照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元素还可分为卤素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以及铝﹑锑﹑硼﹑钼等金属氧化物阻燃剂﹔也可以按大的类别分为溴系﹑磷系﹑氯系和铝基﹑硼基﹑锑基阻燃剂等。
100条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一、火灾的基本知识1. 火灾是指由于可燃物在氧气的存在下,通过起火源引燃和氧气供应的现象。
2. 火灾具有烟雾、高温、烈火等危险,能够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伤害。
3. 火灾的基本要素有可燃物、氧气和着火源,三者缺一不可。
4. 火灾的常见起火源有明火、电器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
5. 室内火灾的主要烟雾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一氧化二氮等有毒气体。
6. 火灾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
7. 火灾的传播速度受到可燃物的物理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8. 火灾的扑救方法主要有用水扑救、用灭火器扑救和用灭火系统扑救等。
9. 火灾具有突发性和迅猛性,应尽快向相关部门报警并进行疏散和扑救。
10. 火灾后的清理工作应等待专业人员处理,防止二次火灾的发生。
二、火灾预防常识11. 家庭应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和插座。
12. 家庭用电应合理使用,不要私拉乱接电线。
13. 家庭应定期清洁油烟机和燃气灶,防止油脂积累引发火灾。
14. 家庭装修时应选择阻燃材料和合格的建材,减少火灾风险。
15. 家庭应配备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其功能。
16. 出门时要及时关闭燃气、电源等,防止火灾发生。
17. 使用电炉、电热毯等电器时要注意安全使用,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18. 每层楼都应有油房密闭,防止油烟外溢引发火灾。
19. 室内不要乱扔烟蒂,防止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
20. 阳台上不要堆放可燃物,防止阳台火灾的发生。
三、火灾逃生自救常识21. 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防止在火灾发生时无法迅速逃生。
22. 火灾发生时,要迅速报警,并按照逃生通道逃生。
23. 在火灾逃生过程中,不能乘坐电梯,应选择安全通道和楼梯逃生。
24. 火灾逃生时,如果通道被烟雾封闭,应贴近地面前进。
25. 火灾逃生时,应用湿布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26. 在火灾中,不能盲目逃窗,应先打开窗户通风,引起他人注意。
阻燃作用原理
阻燃剂的阻燃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
1、冷却效应。
一些阻燃剂能够吸收高聚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使燃烧中
得高聚物温度降低,防止高聚物继续分解或裂解,中断可燃气体的来源,从而使火焰熄灭。
2、隔绝效应。
起隔绝效应的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不燃性气体或泡沫层,
或者形成一层液体或固体覆盖层,使燃烧过程因无氧气补充而中止。
最近的研究表明,泡沫层的生成在阻燃作用中极为重要。
3、消除自由基效应。
由于气相燃烧完全是自由基反应,而在固相燃烧过程中也
包含自由基反应,故消除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如H、OH、CH3,能使燃烧过程的自由基反应链中断,切断可燃气体的来源,从而中止燃烧反应。
4、稀释效应。
在燃烧时能释放出不燃性气体,稀释可燃性气体及燃烧区域中的
氧,使氧浓度达不到燃烧所需的浓度,从而中止燃烧
大多数阻燃剂的作用以一种为主,兼具其他一种或多种作用的功能。
阻燃的原理
阻燃原理是通过改变火焰的化学反应过程,减少或阻断燃烧过程中的火势发展,以达到延缓火势蔓延或防止火灾发生的目的。
阻燃材料不会自发燃烧,当受到火源时,其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以减慢或抑制火焰的燃烧速度。
阻燃材料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阻止燃烧过程的发展。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产生惰性气体隔离燃烧区域,如阻燃剂。
这些阻燃剂可以降低燃烧区域的温度,并带走部分热量,从而抑制火焰的燃烧。
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燃烧过程中的火焰本身,使其无法扩散。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制造材料表面的物理层面上的障碍,如在材料表面形成阻燃层。
这些阻燃层通常是具有较高阻燃性能的化学物质或涂层,可以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水分、气体或其他抑制燃烧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吸收热量,并减少火焰的温度,从而遮蔽燃烧区域的氧气供应,使火焰难以继续燃烧。
总体来说,阻燃原理是通过改变火焰的化学反应过程或材料表面的物理性质,以减缓或抑制火焰的蔓延和热量释放,从而阻止或延缓火灾的发生和发展。
这是一种重要的火灾防护措施,有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皮革产品作为特殊生活用品它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从最初的穿用逐渐扩展到高档消费如室内装潢办公家具交通工具。
如飞机、火车、汽车内装饰及座垫等领域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在这些领域使用的皮革要求具备一定的阻燃性,以符合政府法规和客户的要求美国对服装特别是空勤人员的服装阻燃性有严格规定。
波音公司要求飞机内部使用的皮具具有自熄性能,高档汽车座垫用皮革也需要具有阻燃性能,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皮革制品的防火将受到应有的重视。
阻燃机理:物质的燃烧与阻燃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影响及制约因素。
我们可以将阻燃剂的阻燃机制理想化分为以下三种:○1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产生自由基抑制剂,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
○2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产生细微粒子,促进自由基的相互结从而导致燃烧终止。
○3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产生大量惰性气体或高密度蒸汽,起到稀释隔绝可燃气体或降温的作用,导致燃烧终止。
凝聚相阻燃在凝聚相中使燃烧延缓或中断可燃材料热分解的阻燃作用,如磷系阻燃剂。
阻燃剂在固相中延缓或阻止产生可燃性气体和自由基。
阻燃材料中的比热容较大的无机填料,通过蓄热和导热使材料不易达到热分解温度,阻燃材料分解时吸收外界热量导致外界温度降低,阻燃材料燃烧时在其表面生成难燃隔热隔氧的多孔炭层,导致燃烧中断。
阻燃评价方法:皮革可燃性的评价通常采用垂直燃烧试验法和需氧指数试验法。
虽然这两种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还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弥补。
垂直燃烧试验法具体测试方法参见美国皮革化学家协会关于防火性能的标准即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点燃燃烧试验。
其目的是测出当燃烧源移去后火焰熄灭所需的时间以及余烬完全熄灭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测出燃烧后试样的剩余长度和重量失去的百分数这些参数值越小,表明皮革防火性越好。
阻燃皮革涂饰:涂饰操作对皮革阻燃性能的影响涂饰操作最终结果是在皮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再加上颜料膏及染料的加入,无论是涂饰剂还是着色物质,其燃烧点都比皮革的燃烧点低,那么在受热的情况下,涂饰剂和着色物质先燃烧,其释放的气体将起到气相阻燃的功能。
阻燃聚丙烯①卤-锑体系,即气相阻燃机理。
常用的卤系阻燃剂是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八溴醚、四溴双酚A等,加上阻燃协效剂三氧化二锑,具有添加量少,阻燃效果好的特点。
但卤素类阻燃剂一直受到绿色环保组织的非难,以至在有些国家受到制约,被明令禁止使用。
然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仍允许使用,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卤系阻燃剂的寿命至少还有10年以上。
②用含溴烷基磷酸酯来处理PP。
这类阻燃剂兼有PBr协同效应,使阻燃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改善PP的流变性及加工性能,对PP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也小。
③近十年来在PP阻燃技术上,以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Camino首创的膨胀型阻燃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类PN系阻燃剂具有高效、热和光稳定性高、低毒、低烟、低腐蚀,对加工和机械性能影响小,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在PP中只要添加2530份即可达到UL94V0级。
国内刚有膨胀型阻燃剂产品的生产报道。
④丙烯酸五溴苄酯与三元乙丙橡胶的接枝共聚物阻燃的聚丙烯。
这类阻燃处理的PP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强度,在某些场合可用作工程塑料。
⑤无机填充料阻燃聚丙烯所谓的无机填充料即指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它们具有阻燃、抑烟的作用。
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微粒化及表面处理是关键技术,应用于不同塑料。
要慎重选择匹配的表面活性剂,使其与塑料相容性好,并在塑料中得以均匀的分散,又不致太大地影响塑料的机械性能。
由于ATH和氢氧化镁能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起到阻燃抑烟作用,因此二者的复配使用可以使塑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发挥持续阻燃效果。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用氢氧化镁处理PP时,为达到更好的阻燃效果及合适的机械性能,在添加氢氧化镁混炼工艺中,宜采用二步加料方式,这样会得到比一次加料更好的结果。
2.2阻燃聚乙烯①一般来讲,适用于PP的阻燃剂都可用于PE处理技术中,但由于两者结构上的差异,热稳定性和裂解温度的不同,某些芳香族溴系阻燃剂(如十溴二苯醚)在PE特别是在LDPE上的应用效果会更好一些。
②这里还要指出,氯系阻燃剂如氯化石蜡、敌克隆(美国西方石油化工公司产品商品名)在某些场合中应用效果会更好。
比如敌克隆在电缆用PE绝缘层中的应用,使PE有极佳的耐电压性能和阻燃效果。
有的文献报道氯系阻燃剂与溴系阻燃剂联用时,会产生某种协效作用,尽管不明显,但比它们单独使用阻燃效果要好。
2.3阻燃聚氯乙稀在PVC中添加大量增塑剂,使之成为软PVC时,对它的阻燃处理就很有必要。
这里需强调的是,除了阻燃剂以外,抑烟也是PVC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选用阻燃增塑剂———芳基磷酸酯、芳基烷基磷酸酯这里要慎重选用阻燃增塑剂,避免在增加阻燃性能的同时恶化了塑料的其它性能,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低温柔顺性。
②抑烟剂传统的抑烟剂有三氧化钼、氢氧化镁、八钼酸铵、硼酸锌、二茂铁等物。
添加钼系抑烟剂一般量在2%3%之间,可降低30%80%的生烟量,如与ATH、氢氧化镁或碳酸钙复合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
2.4阻燃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①对于挤出PS泡沫来讲,使用普通的六溴环十二烷(HBCD)即可达到阻燃目的。
这种处理不必使用阻燃协效剂三氧化二锑,因为起不到协效作用,反而由于它的存在会使体系燃烧时产生熔滴。
②对于常用的普通聚苯乙烯阻燃,要求使用热稳定性能好的HBCD,PS的加工温度在180℃210℃左右,在此加工温度下,普通的HBCD会产生不稳定,易分解。
因此,要求使用耐高温的HBCD(它耐温达230℃240℃)。
③高抗冲聚苯乙烯阻燃技术更难,由于它要用于电子、电器元件,阻燃级别要求更高,需达到UL94V0级。
如果使用溴系阻燃剂就可达到这种要求,但要注意材料的耐光性、热变形温度、抗冲强度、阻燃剂有否渗出等各方面因素是否受到影响。
常用的溴系阻燃剂有十溴二苯醚、溴化环氧树脂(BER)、耐高温HBCD等。
2.5阻燃ABS①处理ABS阻燃时一定要考虑冲击强度是否下降、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指数和光稳定性是否受到影响。
常用的有十溴二苯醚、溴化环氧树脂(BER)、四溴双酚A等。
一些新开发的溴化环氧树脂(BER)能保持ABS原有的热稳定性、热老化性、加工性、光稳定性以及阻燃剂本身不渗出等特点。
②这里为保证ABS原有的抗冲击强度、光泽性以及透明度,可使用胶体五氧化二锑为阻燃协效剂。
③GE公司开发的阻燃硅树脂SFR 100和SFR 1000能有效地应用于聚烯烃阻燃处理中,当它们与硬脂酸镁或ATH、APP以及季戊四醇联用时,不仅能促进炭层的形成,以阻止烟的产生和阻挡火焰的蔓延,还能改善聚烯烃表面的光滑性。
尤其与硬脂酸镁合用时可提高阻燃体系的抗冲击强度,所以硅树脂在ABS、HIPS的阻燃处理技术中是一种很好的阻燃剂,可惜价格太贵,非特殊用途,一般很少有人问津。
但我国四川晨光化工研究院小批量生产的硅树脂阻燃剂与美国GE公司SFR 1000性能相近,不妨可以一试。
2.6阻燃聚酰胺①对阻燃PA来讲,一般要求达到UL94V 0级,主要用添加型阻燃剂,比如十溴二苯醚、溴化聚苯乙烯(BPS)、溴化环氧树脂(BER)等。
选择阻燃剂时,一定要考虑阻燃剂要不易从PA中渗出,不要导致体系耐光性和材料抗冲击强度下降。
②为改善添加型阻燃剂的某些缺点,已经合成一些新的含活性官能团的氧化膦单体,比如三芳基氧化膦(TPO),与尼龙66盐及己二胺共聚可制得主链含TPO的尼龙66共聚物。
这类阻燃PA是在凝聚相及气相中均可发挥阻燃效能,由于阻燃元素成为阻燃PA中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持久的阻燃性。
③另外MCA(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作为添加型阻燃剂与红磷复配在PA阻燃处理中也被经常使用,也能获得较理想的阻燃效果。
2.7阻燃聚碳酸酯PC本身有一定阻燃性能,可达到UL94V 2级,但要获得V 0级水平则需要作阻燃处理。
①一般来讲,作为PC的添加型阻燃剂有含溴芳基磷酸酯、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醚、聚二溴苯醚等,其中含BrP阻燃剂会更有效。
这里需要指出,由于三氧化二锑是PC的解聚催化剂,因此绝对不能使用三氧化二锑来作为含溴阻燃剂的协效剂。
②与阻燃ABS一样,利用含活性官能团的氧化膦单体比如TPO去制备含磷阻燃共聚PC。
③利用PC本身特性制备的PC/PBT、PC/ABS、PC/PET塑料合金的阻燃处理,一般都是利用添加型阻燃剂。
PC/PBT溴代聚苯乙烯(BPS)、含溴芳基磷酸酯等。
PC/ABS三苯基磷酸酯(TPP)、三甲基磷酸酯(TCP)、间苯二酚双磷酸酯(RDP)以及含溴芳基磷酸酯等。
PC/PETTPP、RDP等。
2.8阻燃PBT和PET(线性聚酯) PBT和PET是两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及汽车工业中,它的阻燃制品被使用在阻燃性要求较高的部件中。
它们的阻燃处理如下: ①添加溴系阻燃剂常用的有十溴二苯醚、溴代聚苯乙烯(BPS)、溴化环氧树脂(BER)、双(三溴苯氧基)乙烷等。
举例来讲:添加10%15%的溴素阻燃剂,3%5%的三氧化二锑可使含30%玻纤的PBT达到UL94V 0级别,氧指数可达27%29%。
使用添加型阻燃剂必须要注意在PBT和PET中的分散性,易渗出性,以及对聚酯的光泽、机械强度的影响。
②添加含溴磷酸酯常用的是三(二溴苯基)磷酸酯(TDBPPE),由于同一分子中含有Br、P元素,因此具有卤磷协同效应,在PBT及PET中阻燃效率甚高。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阻燃处理中常添加三氧化二锑来协效,如果作氧指数测试,那么极限氧指数会有增加,但在富氧的测试环境中,Sb与P似乎会有一种互相对抗的作用,因此,用UL94垂直燃烧法来评价体系的难燃性能是最合适的。
③阻燃PET用作阻燃纤维和织物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六溴环十二烷对PET织物作阻燃后处理。
这种织物可作窗帘、幕布、包墙布等室内装饰用布。
由于是后整理方法处理,阻燃剂易渗出,织物手感和阻燃耐久性会逊色一些。
其二是用共聚阻燃改性,这些反应型阻燃单体主要是含溴芳香族化合物、含芳基氧化膦化合物、含溴代芳香基氧化膦化合物等。
由于是阻燃元素成为齐聚物分子中心的一部分,所以具有阻燃效果长久、手感好、耐光等优点,是当今我国PET阻燃纤维和织物的主要阻燃方法。
2.9阻燃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酯是非常重要的热固性树脂,主要用于玻璃钢制品中,以前化工部专门有文件要求所有的玻璃钢设备一定要有阻燃性能,作了强制命令。
这种材料的阻燃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反应型阻燃剂———利用含阻燃元素的原料合成不饱和聚酯。
一般都是含卤素的二元酸、酐、醇以及环氧化合物。
如:含溴的多元醇、四溴邻苯二甲酸(酐)(TBPA)、四溴双酚A(TBBPA)、四氯双酚A(TCBPA)、环氧氯丙烷等。
最近有人研究利用含磷化合物通过酯交换反应而进入不饱和聚酯,利用XP协同效应增加阻燃性能。
②添加型阻燃剂———最好选择加入几种具有协同效应的阻燃剂以及抑烟剂等,使阻燃、抑烟性能发挥得更加出色。
这些阻燃剂有:ATH、微胶囊红磷、硼酸锌、三聚氰胺、卤代磷(膦)酸酯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使用。
2.10阻燃PU泡沫塑料PU泡沫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由于它的结构特殊,即氧气涉及率极高,因此,它的阻燃处理尤为重要。
那么,如从它的结构中进行改性最好,一般可在PU链中引入异氰尿酸酯结构,以提高体系炭化倾向来降低其可燃性。
但该方法应用有限,常用的还是添加型或反应型阻燃剂。
①添加型阻燃剂———一般为液态的含卤磷酸酯和膦酸酯。
而固态的阻燃剂有:三聚氰胺、红磷、硼酸锌、氯化石蜡、ATH、TBC等。
不管哪种阻燃剂都要求与PU中各组分相容性要好,不会产生“烧芯”现象。
②反应型阻燃剂———主要是各种液态及固态的含磷或含卤多元醇。
2.11阻燃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也是热固性树脂中一大品种[5],它在涂料、土木建筑、电子、胶粘剂、航空事业等已广泛应用。
但它的易燃性及离火持续自燃使它们的应用必须在阻燃处理之后。
针对它的燃烧特点,选用含卤阻燃剂比较适宜。
含卤阻燃剂是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高活性自由基捕获剂,能有效地在气相中阻止燃烧。
目前国内已有阻燃剂级别的高分子量环氧树脂生产,其也将是一个应用前景良好的反应型阻燃剂。
一般来讲,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是用含磷、含溴的阻燃剂原料来合成。
其中在环氧树脂骨架结构中引入含磷元素可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
一般原料有磷酸酯、四溴双酚A等聚烯烃PP/PE: MH,ATH,TDCPP,APP,八溴醚,磷酸三苯酯,六溴环十二烷,MPP,硼酸锌,十溴二苯乙烷,包覆红磷,TBC聚氨酯PU : TCEP,TCPP,TDCPP,DMMP,磷酸三苯酯,MPP,FB不饱和树脂UPR : TCPP,TDCPP,DMMP,HBCD,TBC ,红磷尼龙PA6/PA66 : MCA,MPP,FB,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包覆红磷聚酯PBT/PET: TDCPP,磷酸三苯酯,MPP,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包覆红磷 FR-MRP01聚苯乙烯PS : TCPP,TDCPP,HBCD,MCA,TBC,MPP,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FB,包覆红磷环氧树脂EP: TCPP,TDCPP,IPPP,十溴二苯醚,DMMP,磷酸三苯酯,十溴二苯乙烷,包覆红磷聚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八溴醚,磷酸三苯酯,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TBC,包覆红磷聚碳酸酯PC:磷酸三苯酯,HBCD,MCA, 包覆红磷聚氯乙烯PVC : TCEP,TCPP,TDCPP,IPPP,MCA,八溴醚,磷酸三苯酯酚醛树脂PF: TCEP,TCPP,TDCPP,磷酸三苯酯,硼酸锌纸张Paper :磷氮系液体阻燃剂纺织品Textile :磷氮系液体阻燃剂聚甲醛POM : MCA防火涂料Paint : TCPP,MCA,聚磷酸铵,硼酸锌,MPP , PPO硅橡胶:铂金阻燃剂,ATH,MH,FB,白度化红磷2一.锑系阻燃剂1、三氧化二锑(656℃熔点)2、五氧化锑(70℃分解)3、锑的卤化物-三氯化锑和五氯化锑4、锑系阻燃协效机理缺点:重金属,有毒,与砷同系物,粗产品中一般含砷等其他重金属,三氧化二砷是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