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30.25 KB
- 文档页数:61
中国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心理及行为分析自考金融系洪沛摘要:在现行中国股票市场上,中小投资者的占据比重相当大,基于其对股票市场亦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研究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对其进行行为分析,做为对股票市场的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不可忽视的。
本论文主要从我国国情及股票发展现状出发,通过研究投资者的心理及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国情、投资者心理、行为分析、未来发展。
目录:一·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及原因。
二·投资者心理及行为分析。
三·改变我国股市现状的对策。
结论。
一·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及原因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我国证券市场却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在政府统一监管的前提下,行政手段的过度使用,加上对证券的严格管制使得证券行业基本脱离经营体系,企业融资渠道缺失。
而金融开放的现实才凸显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弱小及其难以抵挡外来的压力和竞争的状态。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较小。
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西方工业化国家多在百分比的3位数以上,我国则长期处在1位数以内。
按照世界交易所联盟公布的总市值数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排名连续下滑。
截至2004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居第20位,深圳证券交易所则居第26位。
沪深证券交易所加起来的总市值,仅仅略微超过韩国的证券交易所,而只相当于排名第一的纽约交易所的352%。
此外,东京、纳斯达克、伦敦、欧洲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分别是沪深证券交易所总和的7.96倍、7.90倍、6.30倍、5.46倍。
由于2005年基本没有多少上市公司进行首发及再融资,相信沪深证券交易所2005年年底时的排名肯定是呈继续下降的趋势。
据全球知名数据提供商Dealog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6年11月27日,上海、深圳、香港三地证交所的IPO筹资总额达到约45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后者2006年前11个月境内主要交易所(纽交所、纳斯达克及美国交易所)实现了424亿美元的IPO筹资额,但沪深交易所在市场规模上与国外的交易所仍相差甚远。
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有效性研究中国证券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对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盈余预测的有效性。
有效的盈余预测应该具备准确性和信息含量两个方面。
准确性意味着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未来企业的盈余表现。
信息含量则是指盈余预测应该包含有独特的信息,超过市场已经公开的信息。
然而,过去的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存在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的证据表明,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普遍高估了企业的盈余表现。
原因之一是,分析师往往受到市场环境以及中介机构的影响,存在利益冲突。
另一方面,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还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由于企业披露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准确,分析师很难获得准确的数据来进行预测,导致了准确性的下降。
然而,尽管存在准确性的问题,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仍然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
一方面,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往往受到企业内部信息的影响,分析师可以通过与企业高层、财务人员等进行充分的沟通,获取一些非公开的信息。
另一方面,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还受到相关产业趋势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与实际财务数据的差异,评估分析师的准确性。
其次,可以通过构建投资组合来比较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的推荐股票与市场表现的差异,评估分析师的信息含量。
最后,可以通过对分析师的背景、经验以及预测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分析师的行为特征对盈余预测有效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存在一定的有效性问题,其中准确性较低是主要的不足之处。
然而,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仍然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其效果,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的决策过程综合分析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存在准确性的问题,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仍然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因为他们可以获取企业内部信息和受到相关产业趋势等因素的影响。
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行为与心理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2摘要为了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特征,本文对336名个人投资者的基本信息,心理偏差和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当今中国个人投资者投资风格有转向中长线的趋势,但普遍存在各种认知偏差。
同时,投资者通过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
当然,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找到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个人投资者心理偏差投资行为一、引言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但现代金融理论模型解释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时存在着缺陷。
第一,现代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函数最大化等假设上。
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
amos tversky (1990)针对投资者准确无偏的奥斯本定义上的理性,指出投资者具有倾向于过分自信的心理特征。
第二,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市场投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往往非理性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面对传统的现代金融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行为金融却能够很好地解释。
同时,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投资者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研究行为金融,研究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与心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问卷结果分析(一)个人投资者心理特征分析投资心理特征的问题设计除了羊群效应外均采用了封闭式问题的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每个问题都采用逐级递增的形式,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就是他对各题回答所得的分数,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分就可说明投资者整体的态度强弱。
此部分信息除锚定与调整心理(小于3存在,大于3不存在)外,其他心理特征均是小于3不存在,大于3存在。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李天择(上海财经大学,上海200433)摘要:文章联系中国证券市场实际分析了投资者的三种非理性投资行为。
这些非理性行为繁荣状况用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知识难以解释。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对股市与投资者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力图揭示造成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繁荣的因素。
研究表明,投资者认知偏差和信息不透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我国股票市场的措施是进行投资者教育和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字: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行为;非理性1投资者行为理论综述1.1经典金融学的无约束理性假设传统主流金融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架构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投资者是理性的、市场完善、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以及理性预期等经济学的理想假设。
在传统主流金融学看来,投资者是理性经济人,具有不受限制的理性,即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运算能力不受任何约束,因此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无所不包的概率计算:投资者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扩大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的,他还预期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也都以扩大他们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证券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及全体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因而,证券产品的价格是随机漫步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没有人能够持续获得利润。
简言之,经典金融学是以完全理性的投资交易行为和完美无暇的市场基础为其理论假设的。
1.2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假设在经典金融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有关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发现实际中存在着许多主流金融理论所不能理解的异常现象,主要包括:易获得性偏误、代表性偏误和锚定性偏误、价格反转、价格惯性、规模溢酬、封闭基金折价现象、过度自信、交易过度、后见之明、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损失厌恶、认知失调、时间偏好、自我控制等等。
人们发现,那种基于投资者具有完全理性预期、完全价格弹性以及完全信息假设的金融经济理论,与现实金融市场实践发展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也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中日益增多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学生学院_____ 治理学院_______ 专业班级 12电子商务(1)学号 3112004902 学生姓名______ 阮健轩__2021年 12 月 24 日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设计调查目的:通过典型抽样方式,了解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状况,包括其大表现状、投资行为状况、权益爱惜状况,和他们对当前证券市场一些热点问题的观点。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由35个题目组成,其中投资者大体情形5题、投资者行为15题、投资者对假设干热点问题观点15题。
回收样本说明:调查中实际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9%。
二、调查结果综述调查围绕三个专题进行:个人投资者大体状况、个人投资者行为状况、、个人投资者对当前市场假设干热点问题的观点。
每一个专题取得的调查结果概要如下:(一)个人投资者的大体状况调查结果勾画出当前活跃于我国股市一线的个人投资者的大体状况。
从年龄情形看,25岁到50岁的适业人群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87%),但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有不容轻忽的份额(12%);从入市时刻看,中国股市一线投资者的平均股龄为2-4年,教育程度方面。
调查发觉,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程度的投资者(高中及中专以下)占了总被调查者的%,而初中以下的低学历者有%,这一数字意味着有较多的投资者未能同意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
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股市的投资规模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其股市的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但在较低学历者中,受教育程度与股市投资规模间的相关性并非强。
(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状况1、入市动机。
调查显示,%的个人投资者入市的要紧缘故是只想确保资产的平安性,同时希望能够取得固定的收益,只有%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股市是期望短时间(1年之内)获取高额收益;38.0%的投资者希望能够使资产稳步增加,同时获取适度波动的年回报。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探究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一种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探究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行为决策的学科。
中国证券市场的进步近年来迅猛,证券分析师作为市场的核心参与者之一,其行为对市场的运作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探究通过对中国证券分析师的行为进行深度分析,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旨在揭示中国证券分析师的典型行为特征,分析其决策偏差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特征、决策偏差、市场影响一、引言近年来,行为金融学在金融领域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究。
行为金融学以人类行为心理学为基础,探究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决策行为。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进步,是对传统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的质疑和反思。
中国证券市场近年来进步迅猛,在这个市场中,证券分析师是核心参与者之一。
他们的探究报告和推举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探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证券分析师的行为,揭示其典型行为特征以及决策偏差,并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能力和市场的健康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中国证券分析师的典型行为特征1. 追逐短期利益:中国证券市场以短期来往为主,证券分析师往往重视短期收益,容易被短期利益驱动而轻忽长期投资价值。
2. 信息得到不充分: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决策往往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他们往往无法得到真正的内幕消息,容易受到市场噪音和虚假信息的干扰。
3. 轻忽风险:由于追求高收益,证券分析师往往面临高风险的投资,但他们往往轻忽风险,并未充分思量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4. 推举偏见:一些证券分析师存在推举偏见,即对某些股票或行业有偏好或偏见,这种偏见可能影响其投资推举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5. 锚定效应: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常受到从前的信息和阅历的影响,即锚定效应。
他们往往在决策中依靠于从前的信息和阅历,而轻忽新的信息和变化。
6.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在群体行为中仿效他人的决策,而不再独立沉思。
【关键字】研究中国证券行业研究报告篇一:证券行业研究报告一、我国证券业的现状中国证券行业从无到有、从无序到逐步规范,目前进入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比赛激烈程度不断提高,并呈现出以下特征:1、传统业务比赛日趋激烈,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中国证券行业各传统业务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同质化现象明显、比赛激烈。
其中,作为证券行业主要收入来源的经纪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随着新设营业部的放开以及非现场开户等政策的影响,以及其他理财产品的替代效应,市场比赛日趋激烈。
投资银行业务在中小项目井喷和大项目减少的背景下,部分证券公司采取差异化比赛策略,在争取大项目的同时着力发展中小项目,使得投行业务比赛变得更为充分,并逐步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自营业务由于受股票二级市场行情影响,收入波动较大。
资产管理业务随着政策的放松发展迅速,各证券公司对资产管理业务也更加重视,比赛相对市场化,大型证券公司在人才、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总体来看,在激烈的比赛环境下传统业务正逐步转型,各业务盈利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各项创新业务正处于积极探索中,但为证券行业盈利结构的改善、收入来源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首批试点各项创新业务的证券公司在人才、信息系统和管理经验等软硬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已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
但随着取得各创新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越来越多,比赛也愈加激烈。
2、部分优质证券公司初步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中国证券行业在综合治理后整体进入快速成长时期,但无论从资本实力还是创新业务布局上,部分风险控制能力强、资产质量优良的证券公司初步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尤其在目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环境下,优质证券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合资合作、并购重组、发行次级债、IPO 发行、借壳上市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了资本金,在资本规模上已形成较大的比赛优势。
在创新业务方面,部分优质证券公司由于取得创新业务试点资格和筹备的时间较早,在包括直接投资、股指期货套保、融资融券业务以及国际业务上已大幅领先于其他证券公司。
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发布《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行为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日期】2024.05.24•【文号】中证协发〔2024〕96号•【施行日期】2024.05.24•【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关于发布《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行为指引》的通知中证协发〔2024〕96号各证券公司:为加强对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执业行为自律管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行为指引》。
目前该指引已经协会理事会审议通过,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各公司遵照执行。
附件:1.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行为指引2.关于《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行为指引》的起草说明中国证券业协会2024年5月24日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行为指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执业行为,提升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依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证券承销业务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投价报告”)应当遵守独立、客观、专业、审慎、公平、诚信的基本原则,加强对证券分析师与投资银行业务部门人员、证券发行与承销部门人员、发行人交流等合规管理,防范利益冲突。
第三条证券公司应当在投价报告专项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本指引的相关要求,保证证券分析师撰写投价报告的独立性。
第四条证券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证券承销业务规则》委托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母公司或子公司,或者委托其他承销团成员撰写投价报告的,应当与受托方签订专门的委托协议,约定委托方和受托方各自的权利义务,约定委托方和受托方均需要遵守《首次公开发行证券承销业务规则》及本指引中关于撰写、提供投价报告的规范要求。
第五条采用承销团承销的项目,担任保荐人的主承销商之外承销团其他成员如需撰写投价报告,应独立决定,不得受利益相关方影响或干扰。
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二期课题之六(c)证券投资基金行为研究平安证券有限公司课题组课题主持人: 唐勇课题研究与协调人: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施东晖课题研究员:刘传葵 李贤彬 刘文弟 高春涛 林贤苏目录1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逻辑和特点1.1各类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1.1.1国外成熟市场上的各类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1.1.2我国各类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分析1.2 证券投资基金行为系统博弈分析1.2.1博弈论基本内涵1.2.2行为金融学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1.2.3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模式1.3各类基金的投资理念、选股偏好与持股特征1.3.1各类基金投资理念的比较分析1.3.2各类基金的选股偏好与持股特征1.3.3结论2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微观效应2.1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方式2.1.1基金投资策略与投资方式2.1.2国内基金投资方式与投资策略的演变与转换2.2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与基金投资行为实证研究2.2.1现代资本市场理论2.2.2对基金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2.3基金持股对个股及市场波动的影响2.3.1基金持股对个股的影响2.3.2基金持股对市场的影响2.4结论3相关政策建议3.1进一步发展基金市场,丰富基金品种和扩大基金市场规模3.2加快基金的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基金的监管3.3为基金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3.4建立科学、合理、客观的基金投资绩效评价体系,为基金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3.5建立基金内部独立董事制度,保障基金的合规经营3.6培育成熟和理性的基金投资人参考文献1 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逻辑和特点1.1各类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一般说来,国际上对于投资者的分类,倾向于分成两大类,即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所谓机构投资者,通常是指职业的、大型的专业投资机构,他们谙熟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政策与法规,经验丰富,实力雄厚,在资本市场或证券市场上号召力强,影响大;而个人投资者,通常是指资金量不大、非全职或业余的普通个人投资者。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表现和心理反应分析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内容比较复杂,比较典型的有"搏傻"心理、从众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和赌徒心理等等。
在金融市场上,参与者常常面对庞大的信息流、复杂的情形及交易压力,为迅速做出判断与决策,他们通常借助一些直觉和框架。
直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是在试错法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些普遍经验规则。
它帮助人们迅速找到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最优,可能接近于正确答案,但也可能出现一些系统性的偏差。
框架是描述决策问题的形式。
由于许多框架是模糊的,投资者会因为情境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
这种现象被称为框架依赖。
无论是直觉偏差,还是框架依赖,都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的正确性。
(一)易得性。
易得性反映的是人们依靠容易得到的信息而非全部信息进行判断。
容易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实际信息,也可能是回忆的信息。
由于只使用了部分信息,依赖易得性的判断就容易产生一些偏差。
比如,如果一个投资者从来没有经历过股票交易大幅下跌的情形,就不会想起这种情形,他比那些经历过股价大幅下跌的人,把股价大幅下跌的风险评估得更低。
像这轮从6,000点到2,000点的行情,就让许多2006年、2007年新入市的股民领教了股市是有涨有跌的。
(二)代表性。
代表性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观察到的某种事物的模式与其经验中该类事物的典型模式的相似程度而进行判断。
比如,在代表性作用下,投资者坚持认为,好股票是好公司的股票,不好的股票是差公司的股票。
在投资者的思想中,好公司代表成功公司,成功公司产生高盈利,进而导致高收益,差公司则正好相反。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中国石油刚刚上市时创造了48元的历史最高价,而散户认为亚洲最挣钱的公司的股票多高的价格都值得投资,结果一路下来被套70%的投资者不在少数。
说明投资者利用代表性进行预测时,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出现了预测偏差。
(三)过度自信。
决策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有一种过度自信其有准确估计概率能力的倾向,也就是说,估计者自认为的概率估计的准确性往往要低于其实际的准确性,结果是过高估计一系列事件发生概率。
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摘要: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证券市场在逐渐壮大,作为以资源配置为导向的市场,其给证券市场发挥了较大的功效。
而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个人投资者,他们在市场中由于缺乏自我认知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原因,使得大量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不能取得自身预期的收益,承受着更大的风险。
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往往不都是明智的,充满着各类非理性行为,本文旨在对个体投资的不理智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他们进行投资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个人投资者;证券市场;认知偏差;投资策略一、个人投资者行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在这一大环境下,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场所变成股市,要在这一市场中对各类企业、行业的融资进行合理分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其假设在市场中进行投资的人有较强的动力,而且对市场的合理信息能够予以较快的反应,他们在市场中较为理性,能够按照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对自己的投资战略进行调整,最终令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从起步时的雏形到现在发展迅猛,从监管不力到现在的统一管理,从刚刚诞生到现在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证券市场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国内投资者们的投资理念并没有获得较大的进步,而且在证券市场中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受到合理的保护。
相对于国外的投资者来说,我国个人投资者人数众多,再加上外界环境复杂,消息不全面,存在许多违法交易行为。
所以,当下国内大部分投资个体的决策行为不是明智独立的,较容易受其自身认知的误导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和现状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扮演着资金供应者的角色,没有一个证券市场可以离开投资者还能继续存活下去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是尤为关键的。
这样一来,研究证券市场中投资人的组成及现状是尤为关键的。
147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研究禹泓(贵州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贵州贵阳550013)摘要:在我国证券市场,大多数是没有专业训练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把证券市场与“赌场”等同,将投机当作投资,导致其行为短期化,不断在市场追涨杀跌,产生了处置效应、羊群效应及过度自信等有限理性行为,带来个人财富不断缩水,也加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
投资者需要加强投资理念学习,强化投资心理修养,注重投资具有长期成长价值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盈利。
关键词:有限理性;投资;贪婪与恐惧在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构成成分复杂,其中散户群体数量众多,在我国这样的复杂的投资环境中,投资者的目标都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然而投资者的信息收集、处置及选择能力有限,而大多数的投资者的思想偏于感性,所以在投资市场上产生种种有限理性行为。
一、有限理性的界定在经济学假说中,有限理性是指位于完全不理性和完全理性之间、有一定限度的理性为有限理性,“完全非理性”与“完全理性”是处于对立面的。
人们常常问道:你是感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人;所谓理性就是对待事物分析完全不受情感影响,利用市场的发展规律,市场特定理论来进行判断,作出决策,展开行动。
有限理性概念由阿罗提出,他认为生物体的行径“是有主观意识的理性,这种理性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有限理性并没有丧失伦理道德,也尽可能的综合运用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有限理性”概念被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蒙(Simon )大力倡导,也最大力度的抨击了完全理性。
西蒙认为有限理性理论是“考虑限制决策者处理信息能力的约束理论”,他认为人类往往都是多元化的,既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也有着对市场做出的精确的分析以及推理。
他提出将信息处理费用、不完全信息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融进经济体制的研究。
二、证券投资中有限理性行为表现(一)“处置效应”有限理性行为表现所谓处置效应,当投资者发现股票的表现与预期的走势发生偏差或错位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卖出股票而买入新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