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

  • 格式:doc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第一章1.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计算机中图形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构成了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光栅图形生成算法、曲线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虚拟现实等。

2.列举三个以上图形学的应用领域。

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可视化、真实感图形实时绘制与自然景物仿真、计算机动画、用户接口、计算机艺术等。

3.一个图形系统通常由哪些图形设备组成?

答:一个图形系统通常由图形处理器、图形输入设备和图形输出设备构成。

4.图形和图像的区别是什么?

答:图像是指计算机内以位图(Bitmap)形式存在的灰度信息;图形含有几何属性,更强调物体(或场景)的几何表示,是由物体(或场景)的几何模型(几何参数)和物理属性(属性参数)共同组成的。

5.CRT显示器的原理是什么?

答:通过电子枪,将从阴极发射出大量电子,经过强度控制,聚集和加速,使其形成电子流,再经过偏转线圈的控制,快速的轰击显示器的荧光屏,从而使荧光屏上的荧光粉发亮。

6.LCD有哪些技术指标?

(1)可视角度(2)点距和分辨率(3)展望

7.有哪些常用的图形输入设备?

答:键盘、鼠标、光笔和触摸屏等。

第二章

1.描述直线扫描的DDA算法、中点画线算法和Bresenham算法,并用程序实现Bresenham算法。

答:直线扫描的DDA算法:

DDA算法原理是当直线的斜率在(-1,1)之间时,它的增量应该以x为准,即每次都应该让x增加一个像素,然后计算出y的值(y值增量绝对值小于1,更精确),再进行四舍五入,最终得到实际点的像素。当直线斜率绝对值大于1时,增量应该以y为准。

中点画线算法: 假定直线斜率k在0~1之间,当前象素点为(xp,yp),则下一个象素点有两种可选择点P1(xp+1,yp)或P2(xp+1,yp+1)。若P1与P2的中点(xp+1,yp+)称为M,Q为理想直线与x=xp+1垂线的交点。当M在Q的下方时,则取P2应为下一个象素点;当M在Q的上方时,则取P1为下一个象素点。

Bresenham算法: 过各行、各列像素中心构造一组虚拟网格线,按直线从起点到终点的顺序计算直线各垂直网格线的交点,然后确定该列像素中与此交点最近的像素。

2.用中点画线发扫描转换从点A(1,0)到B(4,7)经过的直线段,并给出每一步的判别值。

解:由于A B直线的斜率k=7/3且k>1

我们将坐标进行交换,得到的k=3/7

就可以用书上的方法:

a=-3 b=7 d=1 d1=-6 d2=8 判别式随坐标的变化: x y d

0 1 1

1 1 -5

2 2 3

3 2 -3

4 3 5

5 3 -1

6 4 7

7 4 1

程序: x=1:1:4;

y=7/3*x-7/3;

a=[1 1 2 2 3 3 4 4];

b=0:7;

plot (x,y,'k',a,b,'*r')

title('MATLAB 图形')

xlabel('x=1:4')

ylabel('y=0:7')

grid

3.描述多边形扫描转换的扫描线算法,并写出伪码。

P26-27

4..字符串裁剪可按哪三个精度进行?

答:串精度,字符精度,笔画或像素精度。

5.为了在显示器等输出设备上输出字符,系统中必须装备有相应的字库。字库中存储了每个字符的形状信息,字库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字库分为矢量型和点阵型两种。P32

6.简述裁剪方法和中点裁剪方法的思想,并指出中点裁剪方法的改进之处及这种改进的理由。

答:(1)裁剪就是确定图形中哪些部分落在显示区之内,哪些落在显示区之外,最后只需显示落在显示区内的那部分图形,以便提高显示效率的过程。一般的裁剪方法是:先裁剪再扫描转换。(2)中点裁剪方法的思想是首先对线段端点进行编码,并把线段与窗口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即在全在窗口内、完全不在窗口内和线段与窗口有交。对第一种情况,显示该线段;对第二种情况,丢弃该线段;对第三种情况,用中点分割法求出线段与窗口的交点,即从线段的一端的端点出发找出距该端点最近的可见点,并从线段的另一端点出发找出距该端点最近的可见点,两个可见点之间的连线即为线段的可见部分。(3)中点裁剪方法改进之处:对第三种情况,不直接解方程组求交,而是采用二分法收搜索交点。这样改进的理由是:计算机屏幕的像素通常为 1024×1024,最多十次二分搜索即可

到像素级,必然能找到交点,而且中点法的主要计算过程只用到加法和除2运算,效率高,也适合硬件实现。

7.是描述Liang-Barskey裁剪算法,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它比中点法和Cohen-Sutherland快及原因。

答:(1)设要裁剪的线段是P0P1。 P0P1和窗口边界交于A,B,C,D四点,见图。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A,B和P0三点中找出最靠近的P1点,图中要找的点是P0。从C,D和P1中找出最靠近P0的点。图中要找的点是C 点。那么P0C就是P0P1线段上的可见部分。(2)梁友栋-Barsky算法只能应用于矩形窗口的情形。通常梁友栋-Barsky算法比Cohen-Sutherland算法效率更高,因为需要计算的交点数目减少了。更新参数u1、u2仅仅需要一次除法;线段与窗口边界的交点仅计算一次,就计算出u1、u2最后的值。相比之下,即使一条线段完全落在裁剪窗口之外,Cohen-Sutherland算法也要对它反复求交点,而且每次求交计算都需要做乘除法。

8.解释走样及反走样的概念,并描述反走样的主要方法。

答: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现象称为走样,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效果的技术称为反走样。反走样的主要方法有三种:(1)提高分辨率,把显示器分辨率提高一倍,直线经过两倍的像素,锯齿也增加一倍,但同时每个阶梯也减少了一倍,所以显示出的直线看起来就平直光滑了一些。增加分辨率虽然简单,但不是经济的方法,而且它也只能减轻而不能消除锯齿问题。(2)区域采样,区域采样方法假定每个像素是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小区域,将直线段看做具有一定宽度的狭长矩形。当直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