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管理、运营、经营是什么其实我们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管理?什么又是企业管理?一谈起企业管理,可能很多人都会问,“哦,企业管理,你们是做培训的?你们是记账的?...”一些书籍上面关于企业运营、管理运营、企业管理等等一堆专业术语更是搞到我们晕头转向,今天我们5D小讲堂开堂的第一讲,我们就来搞懂何为“管理”、“经营”、“运营”、“整体运营”?百度上的解释是:管理:是指管理主体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
经营:含有筹划、谋划、计划、规划、组织、治理、管理等含义。
经营和管理相比,经营侧重指动态性谋划发展的内涵,而管理侧重指使其正常合理地运转。
经营和管理合称经营管理。
在日本,管理学一般称为经营学,也统称经营管理学。
运营: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
是不是看完了依然觉得一头雾水?社会上所谓的专家教授一辈子在研究理论,用一些名词解释忽悠了我们几十年,不想掉进“文字游戏”的坑,不想搞企业文学化,我们必须要自己重新定义,用生活中最简单朴素的道理来阐述它们的意义。
“管理”其实源于政府,是属于政府行为的,“经营管理”这个词来源于工业时代,只有在发达的企业制度之下、具有企业性质的属性上才有的经营管理。
管理,管,就是管人,理,就是理事,把人怎么管起来,把事情怎么理顺,你作为一个管理者,要为它排列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
不管从狭义还是广义上来看,管理涵盖的内容是最多的,包括政府管理、公共管理什么什么管理,管理就是老大,管理包括了经营。
有了企业的存在之后才能匹配企业经营管理,那么对企业来说,企业管理为什么要用经营这个词,何为经营呢?其实一开始经营就是做生意,一个买和一个卖,后来才慢慢产生了经营管理这个说辞。
大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运营管理试卷(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15分,每小题5分)(1)运管管理是指对运营系统进行管理。
(给出类似定义也得分)(2)选址规划就是选位定址。
(给出类似定义也得分)(3)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给出类似定义也得分)二、选择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4分。
把正确的答案统一填在下表中,多选、少选或错选该小题均不得分)三、填空题(本大题10分,每小题2分)1、运营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Input 、Process 、Output 。
2、设施布置有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即:产品专业化布置、工艺专业化布置。
3、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4、评价运营能力的指标有两个,即:效率、利用率。
5、全面质量管理(TQM)包括了三全,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
四、简答题(本大题15分,每小题3分)1、可以在获得顾客真正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顾客真正需求的产品。
(有其他思路正确表述也给分)2、(1)贯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要管理思想;(2)给出了实现这种重要管理思想的具体办法。
(有其他思路正确的表述也给分)3、复盘时,可以用因素评分法进行首钢的搬迁选址。
具体步骤为:(1)筛选钢铁企业选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其权重;(2)给出几个备选地址;(3)就每一个影响因素给出各个备选地址的得分;(4)计算加权得分,加权得分最大者入选。
(有其他思路正确的表述也给分)4、(1)同等看重辅车和投放后的运营;(2)可考虑在共享单车上加载芯片,做好单车的位置、状态实时监控与管理。
(有其他思路正确的表述也给分)5、(1)通过网上挂号和电话挂号分流一部分在挂号窗口排队的患者;(2)可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所挂序号预测大概在几点几分该患者能够进入诊室;(3)根据检查项目预测每位患者的等待时间,如果患者有多个检查项目,把检查的优先顺序推荐给患者;(4)推广自助刷卡打印检查单的做法;(5)在交费环节,可以考虑在每层都设有收费窗口。
企业运营管理名词解释1、社会组织:所谓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2、运作: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为。
3、生产与运作活动:把资源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出)的过程.4、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提供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运作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5、结构化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等.6、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维护。
结构化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非结构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运行机制.7、经济活动单元:需要占据空间的任何实体。
8、设施布置:在一个给定的设施范围内,安排多个经济活动单元的位置。
9、工艺专业化即把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工作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10、对象专业化就是将所有的设备和工作地按产品加工装配的工艺路线顺序排列。
11、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是按照产品或者零件在某种特征上的相似性把它们分组归类,然后在不同的设备群上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12、平面模型布置:硬纸板或塑料片按一定的比例做成各种样板,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布置13、立体模型布置:用木料或塑料制成一定比例的仿真模型,进行全方位的厂区布置,以反映布置的立体效果。
14、生产过程:狭义: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等待停歇过程和自然过程。
广义:生产过程是指产品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开始,经过加工制造过程,直至产成品完工,所经历的所有活动过程.工艺过程:是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加工对象进行加工,使之达到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过程。
它可进一步细分成工艺阶段和工序(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
运输、等待过程:发生在车间之间与工序之间。
存储过程:包括厂内原材料、半成品的存储,车间在制品的存储。
15、在制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中,处于加工、停放状态的制品,包括毛坯、半成品、车间在制品。
网店运营管理实务名词解释1. 网店运营管理网店运营管理是指对网店的日常运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组织和协调,以实现网店的商业目标。
它包括诸多方面,如商品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
2. 商品管理商品管理是指对网店中所销售的商品进行分类、整理、展示和维护的过程。
它包括商品上架、定价、描述、标签、分类等操作。
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网店中所销售商品的库存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库存的盘点、补充、调整以及避免过量和缺货的情况。
4.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是指对所销售商品的采购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的过程。
它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计划、采购订单、交付管理等操作。
5. 销售管理销售管理是指对网店中所销售商品的销售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跟进的过程。
它包括销售目标设定、销售数据分析、销售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维护等操作。
6. 客户服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是指对网店顾客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等服务进行管理和提升的过程。
它包括订单处理、退换货管理、客户投诉处理、售后服务跟进等操作。
7.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对网店中所销售商品的物流运输和配送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的过程。
它包括订单配送、物流渠道选择、运费计算、物流跟踪等操作。
8. 营销推广营销推广是指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和渠道,提升网店知名度和销售业绩的过程。
它包括广告投放、优惠促销活动、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优化等操作。
9.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对网店运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的过程。
通过对关键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网店的运营策略,提高业绩和效益。
10. 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优化是指通过优化网店的内容和结构,提高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和曝光度,从而增加网店的流量和转化率。
它包括关键词优化、网站内部优化、外部链接建设等操作。
11.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指对网店中的重要数据进行保护和备份的过程。
它包括安全策略制定、数据备份、防火墙设置、用户权限管理等操作,以防止数据丢失、泄露和被恶意攻击。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Operations广义生产(现代生产、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OM(operation management)生产运营管理对生产系统(为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运作和改进活动。
◆BPR(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通过对企业各个生产流程的重新审视,消除非增值的步骤,并对其余步骤进行计算优化,已达到预期的结果。
◆MTO(订货型生产)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用户可能对产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经过协商和谈判,以协议或合同的形式确认对产品性能、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然后组织设计和制造。
例如,锅炉、船舶等产品的生产,属于订货型生产.◆MTS/MTI(备货型生产)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根据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例如,轴承、紧固件、小型电动机等产品的生产,属于备货型生产。
◆重型项目组织(heavyweight project organization)包含了很强的项目联系,项目经理拥有完全的预算权,会很深程度地参与项目成员的业绩评估并制定大多数主要资源的分配策。
◆轻型项目组织(lightweight project organization)包含了较弱的项目联系,项目经理是一个协调员,协调项目时间表、会议;职能经理负责预算、招聘和解雇以及项目成员的业绩评估。
◆OS (operation strategy)运营策略指利用企业资源所制订的各项企业政策和计划,它最大限度地支持了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
◆PWP(厂中厂)在同一个公司建立不同得工厂,每一个工厂有自己得产品线,实施不同的生产战略,形成不同的竞争重点◆order winner(订单赢得要素)订单赢得要素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订单赢得要素标准可能是产品价格、质量和保证、或者其他发展较早的优势.◆order qualifier(订单资格要素)帮助企业抢到订单的运营目标。
名词解释:运营管理: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垂直一体化: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组织。
纵向一体化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就是通过兼并和收购若干个处于生产经营环节下游的企业实现公司的扩张和成长,后向一体化则是通过收购一个或若干供应商以增加盈利或加强控制横向一体化就是对竞争的兼并与收购。
竞争要素:经济上主要为的是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
订单资格要素:订单资格要素是指允许一定企业的产品参与竞争的资格筛选标准,即企业可以获得订单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各项资格。
订单赢得要素:订单赢得要素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的企业,从而赢得订单的各种要素。
根据不同情况,这些要素可以是产品的成本(价格)、产品质量及可靠性或其他重点。
大规模定制: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
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企业资源规划:是一种企业再造的解决方案,藉由信息科技的协助,将企业的营运策略及经营模式导入整个以信息系统为主干的企业体之中,牵涉到组织内部所有关于人员、资金、物流、制造及企业内部之跨地域或跨国际之流程整合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并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
客户关系管理注重的是与客户的交流,企业的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以产品或以市场为中心。
运营管理一.名词解释1.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2.运营系统:是指使“投入→变换→产出”的运营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的总称。
它的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对应,也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
3.运营战略: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营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它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与运营管理以及运营系统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决策原则。
4.损益平衡点:是指一个量,在该点,全部生产成本等于全部销售收入。
5.生产进出策略:是指根据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确定在其整个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进入和退出该产品的生产。
6.学习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
它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标准阶段。
7.运营流程:是指能够把一定投入变换成一定产出的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由物流和信息流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8.资源柔性:是指一个运营系统能否灵活对应产品品种变化和产量变化的能力。
9.生产周期:是指要加工的产品从以原材料的状态进入一个运营流程,直至变换成完成品为止,在运营流程中度过的全部时间。
10.工作研究:是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现有工作方法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
11.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12.供应链:是由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经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所组成。
13.牛鞭效应:是指订货量的波动在从零售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制造商,直至制造商又到零部件供应商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大。
这种效应曲解了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使各个节点对需求都作出了不同估计,其结果,只好在供应链上层层增大库存,以缓解放大的需求波动。
运营管理》重点题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2.运营系统:是指使“投入→变换→产出”的运营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的总称。
XXX1.运营管理的目标和基本问题。
1)目标: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基本问题:①产出要素管理;②资源要素管理;③环境要素管理。
论述题1.试述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产出要素管理:(1)质量;(2)时间;(3)成本;(4)服务。
二)资源要素管理:(1)设施设备管理;(2)物料管理;(3)人员管理;(4)信息管理。
(三)环境要素管理:(1)“产出”的角度;(2)“投入”的角度。
2.试述现代运营管理的新特征。
1)现代运营管理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大;(2)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方式成为主流;(3)信息技术已成为运营系统控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4)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全球运营”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5)跨企业的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简答题不需要展开,论述题每点要适当展开。
)第二章运营战略决策名词解释1.生产进出策略:是指根据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肯定在其整个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进入和退出该产品的生产。
2.研究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工夫会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
XXX1.研究曲线在制定运营战略中的应用。
1)可以用来帮助企业较精确地估计对生产运营能力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能力计划;(2)可以用来帮助企业制定产品的成本计划以及价格策略;(3)研究效应对于制定竞争策略也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2.提高纵向集成度的益处。
1)各环节之间的交易成本有可能降低;(2)能够降低供应风险;(3)有利于赢得和长期保持顾客;(4)有利于协调整个供应链上的运营计划和实施控制,降低库存水平;(5)有助于提高竞争壁垒。
名词解释1、运营管理:也叫运作管理,是对生产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
2、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3、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4、生产(运营):是一切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输出过程,也称投入产出过程。
5、生产运作(运营)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6、制造性生产: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7、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8、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9、备货型生产MTS: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10、订货型生产MTO: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11、工作地:是人们运用机器和工具对物料进行加工制作或为顾客服务的场所12、工作地专业化程度:是指工人从事同样的操作的重复程度。
13、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
工艺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
14、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
15、生产率:是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之比。
16、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
17、工作职务轮换: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
习题与参考答案第01 章一、名词解释1、运营系统答案:由输入-转换-输出过程构成,包括反馈机制,通过增值这一直接目标实现顾客满意、经济效益最终目标的一种系统。
答案解析:略: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运营系统。
2、运营管理答案: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控制。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运营管理。
3、运营战略答案:企业在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改善方面所做出的长期规划。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难。
知识点:运营战略:4、产业革命答案: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以机器代替人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应用为特征,实现了劳动分工和标准化生产的工业变革。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产业革命。
5、标准化答案: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以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标准化。
6、泰勒制答案:泰勒在20世纪初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体系。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科学管理原理。
7、精益生产答案:以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为基础,以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为支撑,通过精准定义价值,让设备浪费环节的价值流真正流动起来,最终实现卓越绩效的生产模式。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精益生产。
8、大规模定制答案: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以能够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高效率地进行定制,从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难。
知识点:大规模定制。
9、低碳运营模式答案:对企业的碳源进行分析,跟踪碳足迹,测算其碳排放量,以企业内部小循环为支撑,实现投资、技术引进、产品开发等的低碳运营方式。
运营管理名词解释柔性柔性运营管理是指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采用灵活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业绩,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柔性运营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它强调灵活性,重视员工参与,注重变革和创新,力求提高组织效率和创造运营价值。
柔性运营管理的核心是灵活性。
它要求企业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和运营环境,根据需要定制合适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它强调分散控制和参与管理,加强和建立团队精神,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决策,提高管理效率。
柔性运营管理是一种可以提高组织创新和发展水平的有效管理模式,它注重利用内部创新活力,发挥外部资源的作用,激发企业的变革和创新,推动企业开发新的市场价值。
它以市场和客户导向为导向,应用团队合作的方法,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问题,形成系统的运营策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柔性运营管理强调定制化,以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
企业应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运营管理体系,定制化的运营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企业的运营业绩。
柔性运营管理强调“人”,把员工作为组织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一员。
它强调多管齐下,让员工参与到组织的运营活动中来,参与到决策和执行中来,有效利用各类人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实现组织变革和发展。
柔性运营管理以效率为导向,以有效的控制和最大的利润为目标。
它要求企业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有效的信息管理,动态的客户管理,专业的成本管理,分析性的资源调度,有效的决策支持等多种手段,综合优化组织运营,提高组织运营效率,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愿景。
从上述可以看出,柔性运营管理是一种极具战略性的运营管理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具体需要定制合适的管理体系,更好地激发员工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和发展,取得良好的业绩。
运营名词解释
运营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策略,包括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产品开发、品牌推广、财务预算等方面。
具体来说,运营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营销: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推广和销售产品或服务。
包括制定市场策略、制定营销计划、进行广告投放、建立客户关系等。
2. 客户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包括客户关怀、客户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售后服务等。
3. 产品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开发和改进产品或服务。
包括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研发、测试、发布等。
4. 财务管理:管理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控制、收益管理、风险管理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运营还包括了一系列其他活动和策略,例如品牌管理、传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
运营是企业或组织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制定合适的运营策略和活动,企业可以实现持续增长和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企业或组织来说,运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餐饮企业管理名词解释一、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企业资源规划(ERP)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系统,用于集成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并实现信息的共享与统一管理。
它涵盖了餐饮企业中各个领域,包括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
通过ERP系统,餐饮企业可以实现流程的标准化、数据的集中化以及信息的实时共享,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旨在优化餐饮企业的供应链活动,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管理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餐饮企业可以减少库存积压、提高响应速度,同时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三、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品牌管理是指餐饮企业对自身品牌进行有效管理和提升的过程。
它包括品牌定位、品牌策略的制定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餐饮企业通过品牌管理可以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从而有效吸引顾客并维持忠诚度。
四、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管理方法,致力于建立和维护与顾客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餐饮企业中,CRM通过有效的顾客信息收集和分析,帮助企业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偏好,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通过CRM系统的应用,餐饮企业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销售额,并促进顾客的忠诚度和口碑传播。
五、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人力资源管理(HRM)是一种管理手段,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企业员工的潜力,以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在餐饮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以及员工福利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餐饮企业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员工团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名词解释:1.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宗旨,目标,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策略.2.水平一体化的概念:各公司都只保留核心业务,将不擅长的业务外包,通过并购同种业务的企业,实行水平一体化3.集中一点战略的概念:集中战略是对选定的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生产和战略,它为特定的狭窄目标市场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
4.工艺专业化的概念:设备与人力按工艺内容组织成一个生产单位,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相同或相似工艺内容的加工任务5.对象专业化的概念: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按照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要求,组织相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6.工艺设计的概念:工艺设计是指按产品设计要求,安排或规划出从原材料加工成品所需要的一系列加工过程、工时消耗、设备和工艺装备需求等的说明7.工作测量: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时间并制定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8.成组技术:利用零件的相似性来组织生产的原理和方法。
从设计属性和工艺属性考虑,许多零件具有相似性,将相似零件归为一类,采用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和工艺编制方法,从而减少重复工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改进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简答题:1.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分别具体包括的内容生产系统的设计:产品与服务设计;生产流程选择;生产能力规划;设备与设施布置;岗位与工作设计。
生产系统的运行: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项目管理(后勤管理)。
2.生产运作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决策(1)选址:预测市场确定所需能力;评估市场,决策‘建新’还是‘扩现’;选区定址。
(2)设施布置:选择物料传送办法和配套服务;选择布置方案;评估建设费用(3)岗位设计:确定岗位;正确处理人机分工;流程方法改进(4)工作考核和报酬:设置标准;工作考核3.并行工程:一种强调各阶级领域专家共同参加的系统化产品设计方法。
1、运营:一个公司将一系列输入转化为输出(组织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2、制造业运营:输入:物料,人,设备,建筑物,资金,知识,信息,(箭头)转化信息,(箭头)输出:产品,相关服务。
3、服务业运营:4、运营管理:涉及任何商业组织中输入—输出循环的有效管理5、运营经理:为确保组织有效运营,负责过程设计、工作计划与实施的人。
6、盈亏平衡点: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的输出水平。
7、学习曲线:依靠在制造一个品目中的长期经验,教会我们如何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生产;8、规模经济:扩大企业产量导致企业的平均成本或单位成本下降的情形。
1、质量定义:顾客的要求(质量需求)实际得到满足的程度2、供应链:从产品生产到产品提供的一系列过程连接起来形成的供应链条。
运营不再是集中于一个生产者与顾客的关系,而是一条有许多供应商——顾客关系的连接,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顾客,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供应商。
3、符合性质量:质量通过产品服务与明示的要求符合程度来衡量。
4、全面质量管理:它以确保供应链上将每个过程能够正确地执行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它强调在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达成一致认同的绩效、适时的供应能力、低成本以及监视成本变化的需要。
通过主动参与,在产品或服务过程的每个阶段进行仔细地计划和控制,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必须尽可能有效地完成。
5、产出率管理:确保最大比例的将无缺陷的商品提供给顾客的过程。
6、验收抽样:检验制造产品的样本以判断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
7、统计过程控制:基于所有工作输出进行抽样,不仅验出缺陷,而且关注过程输出趋势的方法。
8、标杆超越:学习最佳惯行,确定最低的可接受标准,以最小的成本达到要求质量。
完成这些后,公司就确立了生产特定商品的最好惯行。
9、SERVQUAL: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包括可靠性、响应性、能力、可访问、礼貌、沟通、可信性、安全、理解、有形性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服务质量模型。
10、差距分析:确定我们期望接受的服务与实际接受服务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的过程。
运营管理一.名词解释1.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2.运营系统:是指使“投入→变换→产出”的运营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的总称。
它的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对应,也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
3.运营战略: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营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它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与运营管理以及运营系统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决策原则。
4.损益平衡点:是指一个量,在该点,全部生产成本等于全部销售收入。
5.生产进出策略:是指根据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确定在其整个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进入和退出该产品的生产。
6.学习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
它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标准阶段。
7.运营流程:是指能够把一定投入变换成一定产出的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由物流和信息流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8.资源柔性:是指一个运营系统能否灵活对应产品品种变化和产量变化的能力。
9.生产周期:是指要加工的产品从以原材料的状态进入一个运营流程,直至变换成完成品为止,在运营流程中度过的全部时间。
10.工作研究:是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现有工作方法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
11.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12.供应链:是由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经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所组成。
13.牛鞭效应:是指订货量的波动在从零售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制造商,直至制造商又到零部件供应商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大。
这种效应曲解了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使各个节点对需求都作出了不同估计,其结果,只好在供应链上层层增大库存,以缓解放大的需求波动。
《运营管理》解释、简答、论述答案第一章绪论四、名词解释1、运营活动P2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2、运营系统P5是指使“投入—>变换—>产出”的运营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的总称。
它的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对应,也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
五、简答题1、运营管理的对象和任务。
P5-6答:运营管理的两大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
运营管理的第一大任务就是要对投入—>变换—>产出这样的运营过程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运营管理的第二大任务就是要对投入—>变换—>产出这样的运营系统进行设计、调整和不断的改造升级。
2、产出要素管理包括的内容。
P9-10答:〔1〕质量;〔2〕时间;〔3〕成本;〔4〕服务。
3、运营管理的目标和基本问题。
P9-11答:运营管理的目标: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类:〔1〕产品要素管理:包括:质量、时间、成本、服务。
〔2〕资源要素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管理、物料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
〔3〕环境要素管理: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成了企业运营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4、资源要素管理包括的内容。
P10-11答:〔1〕设施设备管理〔2〕物料管理〔3〕人员管理5、运营管理的职能范围。
P12答:〔1〕市场调查技术预测;〔2〕产品研究与开发;〔3〕生产系统选择与设计;〔4〕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制造。
6、运营管理中的决策内容可分为哪几个层次?P13答:〔1〕运营战略决策〔2〕运营系统设计决策〔3〕运营系统运行决策7、运营战略决策包括的内容。
P13答:〔1〕产品组合策略、〔2〕生产进出策略、〔3〕生产组织方式的设计和选择〔4〕竞争重点的选择与折衷关系平衡等问题。
名词解释
1、运营管理:也叫运作管理,是对生产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过程
和管理行为。
2、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3、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
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4、生产(运营):是一切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输出过程,也称投入产出过程。
5、生产运作(运营)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6、制造性生产: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7、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
成产品的生产。
8、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成产品
的生产。
9、备货型生产MTS: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10、订货型生产MTO: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11、工作地:是人们运用机器和工具对物料进行加工制作或为顾客服务的场所
12、工作地专业化程度:是指工人从事同样的操作的重复程度。
13、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
工艺专业化形
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
14、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
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
15、生产率:是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之比。
16、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
17、工作职务轮换: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
18、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19、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是指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
间,也称定额时间,由作业时间与宽放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准备与结
束时间/作业宽放、个人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构成。
14、无效时间:是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人控制范围内的原因而造成的人力、设备的窝工闲置的时间。
15、工作定额,又称为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16、工作标准:正常的工作速度。
17、综合计划:也称生产大纲,是一种概括性计划,是根据需求预测确定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
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水平等决策性描述。
并不具体制定每一种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每一车间、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
18、主生产计划MPS: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通常以日或周为
时间单位。
是将综合生产计划或产销计划转换为作业计划的关键环节。
19、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期间内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20、独立需求:来自用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称为独立需求。
21、ABC分类法:A类价值高数量少;B类价值数量中等;C类数量多价值少。
22、产品结构清单:又称为物料清单文件BOM,它不只是所有元件的清单,还反映了产品项目的结构
层次以及制成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
23、提前期:一是指零件的加工周期和产品的装配周期;二是指以产品的出产时间为计算起点,来确
定零件加工和部件装配何时开始的时间标准。
24、物料需求计划MRP: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25、制造资源计划MRPII: 物料仅仅是一种资源,加上人员、设备、设施、运输等资源,整合相关的
财务、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最后得到的整体的系统计划,就是制造资源计划.
26、企业资源计划ERP:沿着供应链的传递,进行集成,理论上要求信息自由流动。
内部集成,即产
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的集成;外部集成,即企业与供需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
27、排序:确定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28、编制作业计划:确定每个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以及机器加工每个工件的开始时间和完工时间。
29、派工:是按作业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生产任务安排到具体的机床上加工。
30、赶工:是实际进度已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取的行动。
31、加工路线:是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决定的,是工件加工在技术上的约束。
32、单(多)班次问题:每天安排一个(多个)班次的。
33、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
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34、牛鞭效应:指订货量的波动在从零售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制造商、直至制造商又到零部件供应
商的过程中,不断增大,导致层层增大库存,从而使整个供应链损失。
35、项目周期:识别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执行项目、结束项目。
36、任务(工作)分解结构WBS:是对于组成项目的工作元素(或任务)进行定义和编组的一种工具,
以帮助定义和组织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
37、全面生产维修制TPM:是日本企业界在生产维修制的基础上,根据英国人创立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在1971年提出的动员全企业人员参加的更为全面的“生产性维修”。
38、EAM:是一个集成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它以资产、设备台账为基础,以工作单的策划、审批、执
行和报告为主线,融合多种维修管理思想,提供多种维修模式,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起,同时与财务管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文档管理系统建立接口。
39、质量(品质):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40、出错机会:是在每一个单位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且最终会导致顾客不满意的错误个数的最大估计值。
辨析出错的机会是质量统计的关键点。
41、全面质量管理TQM/TQC:是指在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的所有组织、所有部门和全体人员都以产
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方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的全部活动。
42、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发生
的各种损失的总称。
43、精细生产LP:是强调精打细算、使资源消耗最少的一种生产哲理和生产方式,它包含一系列通过
消除浪费和简化过程来降低成本的原理和实践。
44、准时生产JIT:或更准确地称为适时生产,是精细生产方式在生产现场的体现,它是3围绕减少
成品库存、在制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而形成的一套原则和方法。
45、看板:又称作传票卡,是传递信号的工具。
它可以是一种卡片,也可以是一种信号,一种告示牌。
看板分两种,即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移动;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工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