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 格式:ppt
- 大小:14.11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一、名词解释1、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2、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3、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4、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培育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种类和类型。
5、外地种质资源:从国内外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6、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创造的各种新类型、各种突变体或中间材料。
二、填空题1、在遗传育种领域内,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品种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也不是分类学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个(经济学)和(栽培学)方面的概念。
3、种质资源的研究单位最大是一个群体,最小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断)。
4、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第三位。
5、我国园林植物中(金粟兰)和(腊梅)占世界园林总种树的100%。
6、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84年7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保护植物名录》,把( 354 )种植物定为国家保护植物。
7、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最好是采用(就地种植保存)方法,使基因最丰富地区的植物,尽可能地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8、中国广西南宁,1986年建立(金花茶)基因库两座。
9、种子保存法是将保存的种子放在(低温、干燥、缺氧)的条件下储藏。
10、《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三、判断题1、种质资源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半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
(√)2、种质资源的范围大到全球的种质资源,小到一个基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成为优秀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者和园林从业者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和要求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 熟练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具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际操作技能;3. 能够独立进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4. 具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4.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结果分析和报告。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学术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将围绕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展开,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学实践和评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将在实验室和园林实践基地进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的评估将通过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习笔记、实践操作和学术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的实施将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学习和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园林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绪论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概念:园林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理论和手段,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内容:①资源收集、筛选、创新、利用②品种选育③杂交种组配选育④繁育苗木、推广应用任务:①创造新种质②筛选、利用新亲本③选育新品种④创造物种多样性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目标和途径目标:选育新、奇、特、香、抗、多物种园林花草树木的新种质和品种。
途径:改革名花木走新路,改造洋花木为中华,选拔野花木进花园,新的林木花卉王国靠共建。
三、我国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简史及成就简史:西方发达:加州的花木70%来自中国。
中国落后:广州还可以,花木是朝阳产业,后起之上,发展快,机遇大。
中国园林之母,园林植物的特点是名花好而多,野花多而奇,表现为:①早、特,②香,③常开,④特异性,⑤抗逆性强,⑥自播、随遇而安适应性广。
成就:①珠三角、长三角园林史悠久,从而复兴大大发起。
②形成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国外联合经营。
③产值由48亿元~1.3亿美元。
④交流的广而多。
⑤科研形成体系。
⑥新、名、特的花木,从色、型、抗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创举。
⑦园林培育工厂化。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第一节花色遗传花色:花瓣色,或花器官花萼、雄芯及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
遗传:主要是花色素的遗传。
花色素①胡萝卜素:素和醇的总称②类黄酮:羟化、甲基化、酰化、糖苷化等③花青素:天竺葵、花青、花翠、甲基花青、3′甲花翠、锦葵及报春花色素等育种中靠分离的比例决定基因的显隐性,靠色素中生化结构环决定其颜色。
花色和色素:纯、黄、橙、褐、红、粉、紫、蓝、黑、变色等花色,表3-1/P27花色的基因是以四倍体形式发生作用,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数量遗传性状,花色的深浅、多少、部分还受助色素基因和易变基因的微妙作用。
不同花色杂交,多表现为深色花为显性,浅色花为隐性,但也有白色花是显性,变色的花为基因突变而产生。
花色除与基因有关,与环境也依依相联,如光、温、水、土、肥等因素,一般温低、花鲜、花质好,温高花变色、素变质,所以鲜花开在适温中,也证明了南方高温花少、色差的原因。
一、名词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
2.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4.表型模写: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异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称为饰变。
5.个体发育:生物体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一个生命周期中,性状逐渐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化过程。
分化的细胞通过遗传控制的形态建成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个体。
所以,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7.系统发育:种群从原有的一种共同形态向另—种共有形态功能过渡的过程。
是生物界共同的进化历程。
8.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观赏植物的泛称,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主要包括:园林树木、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9.花卉:①狭义花卉:卉,草本植物总称,花卉--开花的草本植物--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②广义花卉:除草本花卉外,包括木本观花植物。
10.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育种是通过引种、选种、杂交或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观赏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一门科学。
是一门应用科学。
11.品种:(1)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DUS :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
(2)根据特异性(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可以和其它品种相区别的栽培植物群体,不因繁殖(有性或无性)而失去重要特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法指南》)。
(3)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景士西)。
12.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园林植物的遗传性状,以及利用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对园林植物进行育种改良的过程。
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将现代遗传学原理应用于园林植物育种的学科。
它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园林植物遗传特征的了解,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改良品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种植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可用于治疗、营养等方面。
因此,改良品种对于园林植物的生产与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方法,可以把一些先天性的品质优异的植株纯化成为一系列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然后使用扩增这个材料的数量,进行多样性分析、筛选优选、组合配制等操作,通过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品种改良。
2.保护遗传资源园林植物界的许多物种都需要进行保护,这些物种的遗传资源是人类的财富。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些植物的遗传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防止它们消失和凋零。
3.提高植物的适应性不同园林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园林植物来增加它们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应用在实践中,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有很多的应用,总结如下:1.育种设计。
而园林植物学传承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东西,为了达到育种的目的,需要在育种计划中配置什么样的植物进行交配(通常,我们称之为“育种设计”)。
只有成功思考育种设计是育种成功的第一步。
2.发掘优质种质资源。
优异的园林植物品种是承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任何品种、家系以至品系的优异基础全部来自于种质资源的优异,发掘种质才能育种成功。
因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要对各种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3.品质控制。
这是育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区分菌株的性状和表型是必须的,不同的品质性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种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了解品种的性状。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一.1.植物品种保护也称“植物育种者权利”,是授予植物新品种培育者利用其品种排他的独占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
2.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3.自花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支柱生长势、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弱,生活力下降,经济性状退化,产量降低。
这种现象称为自交衰退。
4.选育细胞核中具有3套以上染色体优良新品种的方法。
5.以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进行杂交形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二.CCBDDDDACCACADC三.1.顶交法、不等配组法和半轮配法2.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3.化学诱变,电离辐射4.近缘杂交5.纺锤丝,染色体6差别繁殖7.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方式8.花药,花粉粒9.核不育型,质核不育型10.多样性、重演性、稳定性、局限性四.1.(1)重视拟引进花木品种在原产地的经济表现和观赏价值(2)比较植物原产地和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3)分析限制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生态因子(4)研究植物的生态历史(5)考虑引种植物的生态类型2.表现为:远缘亲本的花粉在柱头上不能萌发;或虽能萌发,但花粉管生长缓慢或花粉管太短,不能进入子房到达胚囊,虽能到达胚囊,但不能受精,或者只有卵核或极核发生单受精.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方法: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交;混合花粉和多次重复授粉;预先无性接近法;媒介法;柱头移植,短截法;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应用温室或保护地杂交,改善授粉受精条件;花粉预先用低剂量辐射处理,再进行杂交.3.组合育种的目的在于通过杂交,使不同亲本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类型,再通过选择,培育出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优势育种的目的则是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杂种的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具有杂种优势的新类型.对于异花授粉的植物,组合育种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使杂种后代的有利基因组合纯化,才能成为定型的品种.而在优势育种中,要想使杂种一代个体间表现一致;就必须使杂合亲本纯合化.简言之,组合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在用于生产时,组合育种是同质结合的类型,可以继续留种繁殖;而优势育种是利用杂合类,不能继续留种繁殖.五.1.回答要点:(1)首先要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2)根据目标收集种质资源,(3)确定拟采用的育种方法,可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分子育种多种育种方法同时进行,从而培育出更多的园林植物新品种.1、详细了此处气候条件,比如一年内降水、气温变化,土壤情况等为后期育种所适应的区域做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landscape plants课程编号:131312621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64 课内实验时数:20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和园林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通过介绍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使学生理解观赏植物的花色、花型、彩斑及重瓣性等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基本途径和一系列方法,尤其是一些传统的育种技术。
本课程还对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育种目标和良种繁育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对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观赏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是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园林生态学、树木学、花卉学及生物统计学。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1];遗传学基本内容[3];园林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1];重点:遗传学基本内容难点:遗传学基本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章遗传学概要第一节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特征[2];染色体的类别及染色体的精细结构[3];有丝分裂的过程[3];减数分裂的过程[3];高等植物配子体的形成[1];重点:染色体的类别;染色体的精细结构;细胞分裂过程难点:染色体的精细结构;减数分裂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二节遗传的分子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核酸的组成成分[3];DNA的分子结构[2];DNA的半保留复制[3];三种RNA分子[3];遗传密码[3];蛋白质的合成[2];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基因的概念[2];基因表达的调控[1];重点:三种RNA分子;遗传密码;DNA的半保留复制难点:mRNA;基因表达的调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等位基因等概念[3];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1];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3];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3];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3];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2];重点: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难点: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四节连锁遗传、基因定位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现象及其解释[1];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2];连锁交换定律内容[3];交换值及其测定[3];基因定位、伴性遗传的概念[2];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3];重点:连锁交换定律内容;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难点: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五节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概念[2];类别[3];遗传效应[2];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2];整倍体变异[3];非整倍体变异[1];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3];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1];重点:整倍体变异;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别;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难点:染色体结构改变的遗传效应;整倍体变异;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六节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3];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1];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概念[2];类型[3];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难点: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七节数量性状遗传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3];数量性状的特征及遗传机理[2];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3];遗传变异[2];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的概念[1];广义遗传力的计算[3];重点: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广义遗传力的计算难点:数量性状遗传的机理;广义遗传力的计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1.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教学、生产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概述:介绍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2. 园林植物遗传基础:讲解园林植物的遗传物质、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等基本理论。
3.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介绍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方法、技术和实践,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4.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阐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分类、评价和利用,介绍国内外重要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5. 园林植物遗传改良:讲解园林植物遗传改良的原理、方法和实践,包括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3. 实践评价:通过科研项目、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二版),主编:XXX,出版社:XXX。
2. 参考书目:* 《植物遗传学》(第四版),主编:XXX,出版社:XXX。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总1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杨泉女邓日烈刘晓辉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艺系2008年5月目录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2实验二、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3)实验三、花粉生活力的鉴定 (5)实验四、园林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与授粉技术 (7)实验五、人工诱发植物多倍体 (9)实验六、植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1)实验七、园林植物的组织培养 (13)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植物表型变异类型的观察植物表型变异的研究是进行表型选择的工作基础,经过表型选择出来的类型r一般就直接称为优良类型,这些优良类型一方面可直接供生产之需,另一方面可作为该植物种进一步改良的原始材料。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植物表型变异类型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用具手持放大镜、铅笔、绘图纸、枝剪、小刀、米尺。
三、实验材料各种树木和花卉品种。
四、实验内容(一)树木形态特征变异的观察(1)叶子形态特征的变化。
许多乔灌木树种叶子的结构和色泽存在一定的变化,并在绿化事业上广泛应用着,如园柏的针叶有刺叶和鳞叶之分;槭树和黄卢的红叶中,存在深红、淡红和黄色三种类型;李子树中还发生了保持全年树叶紫红的变异,这就是红叶李;各种杨树、柳树的叶形和叶片大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果实(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
果实(球果)是树木重要的繁殖器官,也是划分种、品种和类型的重要的性状特征。
核桃果实按形状可划分为:尖顶、卵果、长果、圆果、方果等五种类型:按种壳光滑程度可分为光、中等光滑和有皱沟三种类型:接种壳厚度及其内壁构造(内壁褶、内壁膜、种壳)可划分为露仁、薄壳、锦仁、夹绵、夹仁、节子等六大类型。
(3)树皮形态特征的变化。
许多树种树皮的色泽、光滑度、裂缝的状况(形状、深裂度、裂缝的色泽)和裂片的形状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杨树、柳树、榆树飞泡桐和松树等树种均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