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作用机理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裂解酶PlySs2裂解细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1.实验目的
PlySs2是从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噬菌体中分离到的一种裂解酶,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aureus,MRSA)、万古霉素中介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V ancomycin-intermediate streptococcus aureus,VISA)、猪链球菌、李斯特
菌(Listeria)、模仿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 simulans)等细菌具有抑制活性,活性高,抗菌谱广[1, 2]。研究发现,PlySs2由两个功能结构域构成,即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domain,CD,PlySc)和细胞壁结合结构域(Cell wall binding domain,CBD,PlySb)[1, 2]。CBD结构域负责与细胞壁上相应基质结合,CD结构域侧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促使细胞壁上特定物质分解,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并裂解细胞。PlySs2的N端为半胱氨酸-组氨酸氨基水解酶(Cysteine-histidine amidohydrolase/peptidase,CHAP)催化结构域,C端为SH3 5型结合结构域。CHAP结构域即具有丙氨酸酰胺酶活性,也具有肽桥内切酶活性[2]。研究发现,只有完整的PlySs2才能
保持其较高的溶菌活性,PlySs2属于结合结构域PlySb依赖型,单独的催化结构域PlySc的溶解活性很小或者基本无活性[1],说明PlySb对底物的识别十分重要。PlySs2能识别多种菌的细胞壁并产生裂解活性,但是不同菌之间存在活性差异,这即体现了其广谱性,又体现了活性差异性。相关报道表明,多数裂解酶与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特定位点结合并破坏其结构,从而裂解细菌。不同菌株之间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具有差异,导致裂解酶存在活性差异[3]。目前推测,PlySs2的结合位点在细胞壁肽聚糖上,并破坏其结构以裂解细菌。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到PlySs2与肽聚糖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分析PlySs2裂解细菌的作用机理。
2.实验思路
根据实验室已有的方法诱导表达和纯化PlySs2,备用。选择PlySs2裂解活性最高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并获得菌体。
实验思路一:PlySs2直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互作用。
在最适条件下孵育PlySs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物,离心并收集上清液。由于PlySs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某种物质相互结合并反应,可能存在PlySs2与底物结合在一起
的复合物,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其中可能存在少量该复合物,再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Native-PAGE)检测分析。若与空白对照比较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回收产物并分析其中的物质成分。方法特点:简单易行,但可能上清液中PlySs2与底物结合的复合物含量较低,无法检测出来。
实验思路二:PlySs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相互作用。
若实验思路一无法找到PlySs2的结合底物,则进一步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直接让PlySs2与细胞壁反应,反应方式有两种:(1)在最适条件下孵育PlySs2和细胞壁的混合物,离心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分析。若与空白对照比较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回收产物并分析其中的物质成分;(2)找到合适的方法固定PlySs2,然后让固定化的PlySs2与细胞壁反应,分离出固定化的PlySs2与细胞壁成分结合的复合物,再从PlySs2上解离出结合底物,收集底物并鉴定。方法特点:提高了PlySs2底物的浓度,减少了细胞内容物对结合反应的影响,但细胞壁提取过程中有可能破坏其天然结构,可能影响PlySs2与底物的结合,固定化PlySs2也有可能影响其结合位点的结合活性。
实验思路三:PlySs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单一成分相互作用。
3.实验方法
3.1.PlySs2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PlySs2的诱导表达和纯化参考黄燕玲的毕业论文[4]。
3.2.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提取和纯化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细胞壁[5, 6],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菌体收集:在Baird-Parker培养基中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完毕后,迅速降温至4℃(冰浴),在4℃下3000 r/min离心20 min,收集菌体沉淀。4℃蒸馏水
反复洗涤菌体至白色,收集菌体,置于100℃沸水中灭活20 min。
(2)超声波细胞破碎: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3)细胞壁收集:超声处理过的混合液在3000 r/min下离心20 min,去除未破碎的菌体沉淀,收集上清液,12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沉淀即为细胞壁。3.3.PlySs2与细胞壁的结合实验
方法一:
4.实验材料
4.1.菌株和质粒
PlySs2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PlySs2;活性测试菌株:Streptococcus aureus B30/B31。均为本实验室保存。
4.2.试剂和耗材
4.3.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4.4.仪器
5.实验预期结果
参考文献
[1] HUANG Y, YANG H, YU J,等.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phage lysin PlySs2: integrity of the catalytic and cell wall binding domains is essential for its broad lytic activity [J]. Virologica Sinica, 2015, 30(1): 45-51.
[2] GILMER D B, SCHMITZ J E, EULER C W,等. Novel Bacteriophage Lysin with Broad Lytic Activity Protects against Mixed Infection by Streptococcus pyogenes an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13, 57(6): 2743-50.
[3] LU J Z, FUJIWARA T, KOMATSUZAWA H,等. Cell wall-targeting domain of glycylglycine endopeptidase distinguishes among peptidoglycan cross-bridges [J].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6, 281(1): 549-58.
[4] 黄燕玲. 噬菌体裂解酶PlySs2细胞壁结合功能域的鉴定与应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5] MORSE S I. STUDIES ON CHEMISTRY AND IMMUNOCHEMISTRY OF CELL WALL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962, 116(2): 229-&.
[6] 孙涛. 嗜酸乳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