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指导

重点内容:

1、了解幼儿园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内容。

2、了解与掌握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

3、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组织与指导要点。

一、幼儿园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内容

1、感知和理解丰富多彩的幼儿故事。幼儿故事包括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小说和寓言。

2、学习和欣赏语言优美的幼儿诗歌和散文。

幼儿诗歌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类型,幼儿诗歌和幼儿散文一般想像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能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丰富优美语言和神奇的想像,是幼儿文学作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在讲故事之前,为了激发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创设一个可发挥幼儿文学想像,能让幼儿获得更直观体验的情境,让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生活场景更加生动。

1、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在讲述文学作品前为幼儿描绘一个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产生无穷的遐想,并对教师要讲述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故事《梨子小提琴》是这样为幼儿描绘的:“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狐狸、狮子、小鸡、小兔、小松鼠等等。狐狸很坏,他喜欢欺负小鸡;狮子很凶,他喜欢追小兔。但是,有一天,当他们听了一种好听的音乐以后,就再也不欺负别人了。你想知道是什么音乐那么神奇吗?是谁带来了那么好听的音乐呢?”

2、设问引出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与幼儿一起讨论一些与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以此来引出情境。如: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喜欢恐龙吗?你觉得恐龙是怎样的动物呢?假如有一天,它来到了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侈觉得将会发生什么事呢?”在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继续说:“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可能发生的事,说得很好,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3、艺术渲染情境

即利用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营造一种安静、和谐、优美的氛围,让幼儿在这种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如:故事《梨子小提琴》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教师首先出示一幅小提琴的大图片,同时播放优美的小提琴乐曲,让幼儿安静地观察和欣赏。还可以结合提问引导幼儿欣赏:“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听了音乐,你想做什么?”幼儿欣赏着美妙的音乐,同时大胆的想像,积极的思索,有助于初步体会“音乐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这一故事主题。

(二)理解文学作品,体验作品情感

1、呈现文学作品

给幼儿呈现文学作品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如教师讲述作品、借助录音、情境表演、幻灯、多媒体动画展现作品内容。不管运用何种方式给幼儿呈现文学作品,教师应注意给幼儿营造欣赏作品时以和谐、宽松的氛围和逼真、生动的意境,应尽可能的让幼儿在欣赏作品有时候能多通道地相互作用,即作品欣赏与活动教具或动作结合;作品欣赏与音乐结合;作品欣赏与游戏结合,为幼儿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学意境。

2、理解、体验文学作品

初步理解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理解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主要意思。可通过提问法和讨论法,结合图片、幻灯、录像等手段,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美以及情感,感知作品的主要特色。同时还应让幼儿通过多种活动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愉快的直接体验。可围绕作品内容设计和组织几个相关的活动。如:可以组织观察走访,观看图片和动画片,情境表演等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与作品内容有关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可以通过绘画、折纸、音乐、舞蹈等活动,引导幼儿体会作品的情感和美。

(三)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

在幼儿对文学作品有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扩展自己的想像,并能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像。在立足于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续编和改编故事。如:《猴吃西瓜》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我用瓜皮做什么”,让幼儿创造性想像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三、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组织与指导要点

(一)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

1、题材广泛,主题明确

如传统作品《白雪公主》、反映幼儿生活和反映幼儿能理解的社会生活的内容《重要电话》等作品。

有些故事虽然不能让幼儿得到明确的思想教育,但却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获得健康、积极的心态,同时能让幼儿展开想像的翅膀去飞翔,如《高老鼠和矮老鼠》等。

2、结构简单,情节有趣

由于幼儿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往往比较简单,难以理解深层的关系,因此,一个幼儿故事应主要讲一件事情,涉及的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比较简单。如《城里来了大恐龙》。幼儿喜爱的故事还应有生动有趣、能吸引他们的情节。如故事《慢吞吞的小熊》。

3、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易懂

故事中活灵活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常常能深深的吸引幼儿,有时他们甚至幻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角色。因此,教师应选择那些有着生动人物蝗故事,让幼儿去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幼儿故事应使用幼儿能理解的浅显易懂的语言,并且尽多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有趣的对话语言。多用简单句、主动句和短句,少用复杂句、被动句、长句、尽量避免倒叙、插叙等手法的出现。

4、适合各年龄班的特点

小班――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作为故事活动的主角,篇幅短、人物和情节简单,以对话语言为主。

中大班――可以选择一些不太熟悉但能理解并且感兴趣的内容,如《城里来了大恐龙》。也可以选择一些结局未定的故事,让幼儿续编故事。

(二)幼儿故事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1、教师讲述故事的要求

·能吸引幼儿注意。

·说话清楚、字音正确、语速适中、声调自然、生动。

·能运用不同的语调去表达内容。

·能配上适当的表情、动作。

·和幼儿有目光接触。

·能留意幼儿的反应并作适当的回应。

2、理解故事时提问和讨论的运用

(1)采用灵活的提问方式:

①回忆故事内容的提问。

②理解故事内容的提问,引导幼儿分析故事的一些内容。

③体验故事情感的提问,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情感。

④欣赏文学语言的提问,引导幼儿找出故事中好听的词句和语言。不管哪种提问都应注意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如:“你听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

(2)适当运用讨论法

有些故事中比较深刻的道理,重点的或难懂的内容,都可以让幼儿通过热烈的讨论找到答案。如《城里来了大恐龙》活动三中讨论法的运用。

3、激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对作品的理解在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手工、表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去表现故事中的情节,从而加深幼儿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的理解。

4、给幼儿提供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的机会在故事活动中,幼儿是不是有机会“说”?教师能否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中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1)故事复述:

①让幼儿将自己最好听的声音表现出来,并且相互欣赏。

②鼓励幼儿在原故事基础上进行想像和创造。

③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幼儿复述的积极性,并能让全体幼儿都能参与故事复述。

(2)改编或续编故事

续编是让幼儿通过想像和联想,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继续编出新的情节,如《猫医生过河》。改编是将故事的一些情节做适当的改变,让幼儿编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