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数据报送校验规则(V1[1].0.0.2)
- 格式:xls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4
附件3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报送说明2017年3月目录通用说明 (1)一、公共信息 (5)1. 机构信息表 (5)2. 员工表 (6)3. 柜员表 (7)4. 岗位信息表 (9)5. 机构关系表 (9)二、会计记账信息 (11)6. 总账会计全科目表 (11)7. 内部科目对照表 (13)8. 个人活期存款分户账 (14)9. 个人活期存款分户账明细记录 (16)10. 个人定期存款分户账 (18)11. 个人定期存款分户账明细记录 (20)12. 对公活期存款分户账 (23)13. 对公活期存款分户账明细记录 (24)14. 对公定期存款分户账 (27)15. 对公定期存款分户账明细记录 (29)16. 内部分户账 (31)17. 内部分户账明细记录 (33)18. 个人信贷分户账 (35)19. 个人信贷分户账明细记录 (37)20. 对公信贷分户账 (39)21. 对公信贷分户账明细记录 (42)三、客户信息 (45)22. 个人基础信息 (45)23. 个人客户关系信息 (47)24. 对公客户 (48)25. 股东信息 (52)26. 关联关系 (53)四、授信交易对手信息 (55)27. 信贷合同表 (55)28. 项目贷款信息表 (57)29. 票据票面信息表 (58)30. 表外授信业务 (60)31. 贸易融资业务信息表 (62)32. 银团贷款 (64)33. 委托贷款 (65)34. 个人信贷业务借据 (67)35. 对公信贷业务借据 (70)36. 信贷业务担保合同 (73)37. 担保关系 (75)38. 信贷业务质或抵押物 (76)五、卡片信息 (79)39. 借记卡信息 (79)40. 存折信息 (80)41. 信用卡信息 (81)42. 信用卡账户交易明细记录 (83)六、信贷管理信息 (86)43. 授信信息 (86)44. 贷款核销 (87)45. 贷款展期 (88)46. 信贷资产转让 (90)47. 资产转让关系表 (91)48. 贷款五级形态变动 (92)七、交易流水信息 (94)49. 交易流水 (94)八、统计全科目 (97)50. 资产负债科目统计表 (97)51. 涉农统计表 (98)九、资金业务 (99)52. 资金交易信息表 (99)53. 金融工具信息表 (102)54. 汇率信息表 (104)十、理财业务 (106)55. 理财产品信息表 (106)56. 理财产品状态表 (110)57. 客户理财账户信息表 (111)58. 理财产品销售明细记录 (113)附录一: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编制规则(试行) (116)附录二:资金交易信息表分交易子类填写说明 (122)通用说明1. 适用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外资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
银行信息报送及考评实施办法第一篇:银行信息报送及考评实施办法--------------银行信息报送及考评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省联社《---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报送及考评暂行办法》精神,为推动-----银行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考评机制,增强信息报送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全县信息服务、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支行、分理处,总行各部室(以下简称:各单位)的信息报送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信息是指与全系统改革、发展、管理工作相关的经营、组织活动等重要情况,包括政策性、综合性、动态性、学术性的信息,目的是为全系统互通情况和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第四条总行综合管理部是信息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承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经常性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本单位信息工作计划,并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评比全系统内的信息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本单位信息工作网络,完善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渠道快捷畅通,工作高效运转。
第二章信息报送机制第六条信息工作队伍建设。
(一)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配备必要的信息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信息工作,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确定的信息工作人员应报总行综合管理部。
(二)信息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国家政策尤其是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2.善于把握大局,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及时发现、捕捉、反映各类重要信息;3.掌握信息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4.热爱信息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奉献;5.实事求是,作风正派,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有关规定。
6.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三)各单位要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
在参加会议、调阅文件、调查研究、业务培训和干部交流等方面要为信息工作人员创造条件,使其优先了解本单位各项政策及有关方面的工作动态,充分调动并发挥其积极性。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业反洗钱数据报送检查校验规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7.08.06•【文号】银发[2007]274号•【施行日期】2007.08.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市场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业反洗钱数据报送检查校验规则(试行)》的通知(2007年8月6日银发[2007]274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相关规章,做好银行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报送工作,保证报告的准确和完整,我行制定了《银行业反洗钱数据报送检查校验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社的总部或总部指定负责报送工作的机构(以下统称报送机构)应严格按照《银行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报送接口规范(试行)》(银发[2007]32号印发)制作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并保证报告的电子文件报文符合《规则》要求,否则报告不能被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接收。
二、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按照《规则》要求对报送机构提交的电子文件报文进行自动检查校验。
对不符合《规则》要求的文件,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以“错误回执文件”形式向报送机构发出补正通知,报送机构须根据“错误回执文件”提示的错误原因在接到回执的5个工作日内补正文件,然后重新提交。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将此通知转发至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社。
银行工作中的数据质检步骤及要求在银行工作中,数据质检步骤及要求是确保金融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数据质检的目标是发现和纠正数据错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银行工作中的数据质检步骤以及相应的要求。
一、数据质检步骤1. 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质检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银行需要获取包含客户信息、交易记录和财务报表等各类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来自于不同的系统和渠道,因此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验证和核对在数据整理完成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数据的验证和核对。
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通过与源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果发现数据错误或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3. 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质检的下一步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通过运用统计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数据中的潜在问题或异常情况。
例如,通过对客户交易记录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欺诈行为或异常交易。
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加强风险控制和决策支持。
4. 数据报告和反馈数据质检的最后一步是生成数据报告和提供反馈。
通过将数据质检结果整理成可视化的报告,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传达数据质量情况。
同时,也需要将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协助他们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二、数据质检要求1. 准确性数据质检的首要要求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应该与源数据一致,不应存在错误或遗漏。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输入和处理机制,同时加强对数据质检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2. 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数据质检的另一个重要要求。
数据应包含所有必要的字段和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银行应明确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流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一致性数据的一致性要求数据在不同的系统和渠道之间保持一致。
例如,客户的基本信息应该在不同的系统中保持一致,以避免数据冲突和混淆。
目录第一部分数据采集格式V1.2 ∙∙∙∙∙∙∙∙∙∙∙∙∙∙∙∙∙∙∙∙∙∙∙∙∙∙∙∙∙∙∙∙∙∙∙∙∙∙∙∙∙∙∙∙∙∙∙∙∙∙∙∙∙∙∙∙∙∙ 1 第三部分数据校验规则V1。
2 ∙∙∙∙∙∙∙∙∙∙∙∙∙∙∙∙∙∙∙∙∙∙∙∙∙∙∙∙∙∙∙∙∙∙∙∙∙∙∙∙∙∙∙∙∙∙∙∙∙∙∙∙∙∙∙∙∙29 第四部分上报数据反馈格式V1。
2 ∙∙∙∙∙∙∙∙∙∙∙∙∙∙∙∙∙∙∙∙∙∙∙∙∙∙∙∙∙∙∙∙∙∙∙∙∙∙∙∙∙∙∙∙∙∙∙∙∙∙∙∙∙42 第五部分账户标识报文格式V1。
0 ∙∙∙∙∙∙∙∙∙∙∙∙∙∙∙∙∙∙∙∙∙∙∙∙∙∙∙∙∙∙∙∙∙∙∙∙∙∙∙∙∙∙∙∙∙∙∙∙∙∙∙∙∙∙∙∙52 第六部分数据删除格式 V1.2 ∙∙∙∙∙∙∙∙∙∙∙∙∙∙∙∙∙∙∙∙∙∙∙∙∙∙∙∙∙∙∙∙∙∙∙∙∙∙∙∙∙∙∙∙∙∙∙∙∙∙∙∙∙∙∙56 第七部分错误数据更正指南V1.2 ∙∙∙∙∙∙∙∙∙∙∙∙∙∙∙∙∙∙∙∙∙∙∙∙∙∙∙∙∙∙∙∙∙∙∙∙∙∙∙∙∙∙∙∙∙∙∙∙∙∙∙∙∙∙∙∙∙62第一部分:信贷数据采集格式(V1.2)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要求 (2)4.1数据类型定义 (2)4.2标识项定义 (3)4.3数据处理规则 (3)4。
4数据文件传送方式 (3)4.5数据报送文件的命名规则 (3)4.6加密 (4)5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指标体系 (4)5。
1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信息分类 (4)5。
2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指标 (5)6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报文的结构 (9)7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项信息采集模型与采集数据项 (10)7。
1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项信息采集模型 (10)7.2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数据项 (11)附录 A (规范性附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元目录 (1)A.1 数据元的表示格式 (1)A。
1.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2)2. (5)3. xx银行反洗钱工作考核办法 (6)4. 银行业反洗钱数据报送检查校验规则 (8)1.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负责接收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发现金融机构报送的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有要素不全或者存在错误的,可以向提交报告的金融机构发出补正通知,金融机构应在接到补正通知的5个工作日内补正。
第七条金融机构应当在大额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过其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及时以电子方式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没有总部或者无法通过总部及总部指定的机构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的,其报告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确定。
客户通过在境内金融机构开立的账户或者银行卡发生的大额交易,由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或者发卡银行报告;客户通过境外银行卡发生的大额交易,由收单行报告;客户不通过账户或者银行卡发生的大额交易,由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报告。
第八条金融机构应当将可疑交易报其总部,由金融机构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在可疑交易发生后的10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报送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没有总部或者无法通过总部及总部指定的机构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可疑交易的,其报告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确定。
第九条金融机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下列大额交易:(一)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二)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20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三)自然人银行账户之间,以及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操作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2年3月目录1系统建设背景 (2)2系统建设目标 (3)3 系统总体思路 (4)4 系统业务框架 (6)5 数据采集 (7)5.1 采集范围 (7)5.2采集方式 (7)5.3采集内容 (7)5.4采集时点和频率 (9)6 代码发放和管理 (9)6.1柜台新增代码 (10)6.2代码信息维护 (13)6.3代码发放 (14)6.4代码作废 (17)7 代码信息查询 (18)7.1精确查询 (18)7.2模糊查询 (19)8 系统管理 (20)8.1用户管理 (20)8.1.1用户所在机构 (20)8.1.2用户角色及权限 (21)8.1.3用户管理原则 (22)8.1.4用户管理操作 (23)8.2 统计功能 (26)9 系统访问方式和配置要求 (27)9.1系统访问方式 (27)9.2配置要求 (28)1系统建设背景长期以来,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使用不同的代码标识标准,各机构之间甚至同一机构内部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对同一主体都可能采用不同的代码标识方式,从而使属于同一主体的信息分列在两个名义主体名下,严重影响了对同一主体信息的匹配和整合工作,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对同一主体行为的全面了解和认识,给经济金融活动的开展和社会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切实帮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履行“了解你的客户及客户业务”的义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预防腐败工作开展,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按照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要求,人民银行决定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目前持续识别客户身份、更新客户信息操作困难、渠道不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相关法规制度中对客户身份资料的保存和更新成本过高。
因此,人民银行也希望通过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集中金融部门的整体力量,共同解决机构客户身份识别难的问题。
人民银行在深入研究国内现有各种机构代码制度的基础上,决定为每一个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立基本结算账户的机构派发一个唯一的、终生不变的信用代码,同时建立信用代码与其他常用机构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机构信用代码把现有机构代码关联起来,实现不同系统、不同机构之间同一主体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标题: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引言概述: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规范数据审核报送流程,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重要性1.1 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对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1.2 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对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1.3 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对于保证数据的及时性非常重要二、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基本原则2.1 完整性原则: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2.2 准确性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误导2.3 及时性原则:确保数据的及时报送,以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求三、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流程3.1 数据采集和整理:采集各相关部门的数据,并进行初步整理3.2 数据审核和校验: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3 数据报送和反馈:按照规定的报送周期和方式,将审核通过的数据报送给相关部门,并及时反馈审核结果四、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责任分工4.1 数据审核责任:明确数据审核的责任人和审核流程4.2 数据报送责任:明确数据报送的责任人和报送要求4.3 数据反馈责任:明确数据反馈的责任人和反馈方式五、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监督与改进5.1 监督机制:建立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5.2 改进措施:根据数据审核报送工作中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5.3 培训与培养:加强数据审核报送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结论: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是保证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执行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相信读者对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和落实。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三部分:数据校验规则Data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or Consumer Credit Reporting Database SystemPart 3: Data Verify Rule(版本号:V1.1)试行稿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采集报文的结构 (1)5 预处理校验内容 (2)5.1文件名校验 (2)5.2报文头校验 (2)5.3账户记录级校验 (2)5.4 段级校验 (3)5.5 数据项级校验 (3)6 加载入库校验内容 (5)6.1正常报文校验 (5)6.2纠错报文校验 (6)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三部分:数据校验规则1 范围为保证数据质量,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各商业银行向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中心上传报文时的数据校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V1.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则。
3.1数据校验 Data Validation对数据进行检查,验证是否遵从一定的规则。
3.2有效日期 Valid Date日历上存在的日期,年份在1900(含)以后。
3.3当前日期 Currently Date商业银行将采集数据形成报文后进行数据校验的日期。
3.4漏报记录若数据库中不存在被校验账户记录的“结算/应还款日期”所在月数据,却存在被校验账户记录的“结算/应还款日期”之后月份数据,则被校验账户记录为漏报记录。
人行反洗钱-银行业数据报送校验规则(V1[1].0.0.0)
A.现钞交易
类型识别:对于人民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第三至四位为00(第五至六位不为11);对于外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B.非现钞交易——人民币汇票
类型识别:对于人民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第三至六位为0100、0101或0102。
C.非现钞交易——人民币本票
类型识别:对于人民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第三至六位为0103。
D.非现钞交易——人民币支票
类型识别:对于人民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第三至六位为0104。
E.非现钞交易——其他
类型识别:对于人民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第三至六位为0110、0120、0121、0130、0131、0132、0133、0134、0135、0136、0151。
F.非柜台方式境外银行卡交易
类型识别:对于人民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第五至六位为11;对于外币交易,“交易方式TSTP”第三至六位为
交易,“交易方式TSTP”为0001、0002、0003、0004。
六位为0108。
关于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是指金融机构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统计数据的过程。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金融机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格式报送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的标准格式及相关要求。
一、报送数据的标准格式1. 数据报送表格:金融机构需要根据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报送表格进行数据填报。
表格应包含以下内容:- 表格标题:明确表格的名称和报送周期。
- 表格编号:唯一标识表格的编号,方便监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核对。
- 报送单位信息:包括金融机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 数据列: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数据列进行填报,每列应有明确的数据项和单位。
- 数据行:每行对应一个数据报送周期,按照时间顺序填报数据。
- 数据格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如小数位数、日期格式等。
2. 数据报送要求:金融机构在填报数据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数据准确性:确保填报的数据准确无误,如有误需要及时更正。
- 数据完整性:填报的数据应包含所有必填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 数据时效性: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报送周期及时报送数据,如有延迟需要提前向监管部门说明原因。
- 数据一致性:确保填报的数据与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系统保持一致,如有差异需要进行解释和调整。
- 数据保密性: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报送的数据不泄露给任何未授权的第三方。
二、数据报送流程1. 数据准备:金融机构需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从内部数据系统中提取相应的统计数据,并进行核对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填报:根据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报送表格,金融机构将准备好的数据按照标准格式填入表格中。
填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表格标题和编号:确保填写正确的表格标题和编号,避免混淆和错误。
- 报送单位信息:填写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确保联系方式的有效性,以便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和核对。
商业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本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报送工作,加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报送的管理,确保数据的保密和安全,制订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总行合规风险部负责全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的报送工作,指定专人担任数据报送员,按照数据报送的要求,及时、准确和完整地报送本行所有企业基础信息和信贷信用信息。
第三条总行科技部负责本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口程序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程序的优化改造,同时负责及时做好解决接口程序运行中产生的问题。
第四条本行按照 T+1 模式(节假日除外)向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企业信用信息。
不得向未经人民银行征信主管部门批准建立或变相建立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企业信用信息。
第五条本行在企业信用信息的传递、接收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严防泄密。
第二章报文的生成第六条本行按照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T+1 上报规则,通过接口程序生成每天的企业征信报文。
遇节假日生成报文顺延,节假日结束后,补报因节假日缺报的全部报文。
第七条报文生成后,应使用征信服务中心提供的预校验程序对报文进行校验。
对“bad”错误报文进行修改,一般性错误由数据报送人员进行修改,如遇贷款卡编码等错误的由数据报送员电话通知错误发生部门主管人员,对错误数据进行修改。
第八条各业务部门在接到企业征信错误数据修改电话后,要第一时间通知错误数据的发生支行,负责指导对其进行正确修改。
同时在综合业务系统中进行同步修改。
第九条错误数据经过修改后,报文再进行生成、校验,报文没有错误后。
使用征信服务中心提供的报文加压加密程序进行加压加密处理,报送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中心。
第三章报文报送和接收第十条企业征信数据报文通过“在线报送”的方式,每日上午向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企业信息报文,即通过本行与征信服务中心联通的网络将报文传输到征信服务中心。
第十一条正常工作日每日要对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配置的邮箱进行查(接)收企业征信反馈报文。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中心发〔2008〕37号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关于发布
证券期货业、保险业数据报送校验规则的通知各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为便于各报告机构系统开发,知悉我中心数据接收的内设规则,现将《证券保险业数据报送校验规则(V1.0.0.0)》通过数据接收平台予以发布。
今后还将根据数据报送工作需要对校验规则适时调整,请在使用时注意版本标识。
对校验规则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中心反馈。
附件:证券保险业数据报送校验规则(V1.0.0.0)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反洗钱证券保险数据通知
内部发送:中心领导,办公室、情报收集部、交易分析各部(组)
联系人:王峰联系电话:66199176。
银行数据检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银行数据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防范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银行机构的数据检查工作。
第三条银行数据检查应遵循依法合规、客观公正、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及时整改的原则。
第四条银行数据检查工作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银行应建立健全数据检查制度,明确数据检查的范围、内容、频率、程序和责任等。
二、数据检查范围与内容第六条数据检查范围包括银行各项业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信息、账户信息、交易记录、信贷数据、财务报表等。
第七条数据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数据的真实性:检查数据是否反映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问题。
(二)数据的准确性:检查数据是否准确无误,是否存在计算错误、录入错误等问题。
(三)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省、遗漏等问题。
(四)数据的合规性:检查数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是否存在违规性问题。
(五)数据的安全性:检查数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是否存在泄露、篡改等问题。
三、数据检查程序第八条银行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数据检查:(一)制定检查计划:根据监管要求、业务风险状况等因素,制定年度数据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范围、内容、时间等。
(二)组织实施检查:按照检查计划,组织实施数据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有序进行。
(三)发现问题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检查结果报告: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给监管机构,并对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报告。
(五)建立检查档案:将检查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归档,以备后续查阅。
四、数据检查责任第九条银行应明确数据检查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各级管理层应承担数据检查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数据检查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数据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保证检查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标准化操作流程“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是我行用以提取大额交易、可疑交易数据、查询反洗钱业务信息、填报反洗钱相关报表的系统。
第一节基本规定一、金融机构应当在大额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操作“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以电子方式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在可疑交易发生后的10个工作日内操作“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以电子方式向“中心”报送可疑交易。
二、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要求,按季度在“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中及时录入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
并按照人行要求及属地管理原则由总、分、支行上报当地人行。
三、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由总、分、支三级管理架构组成。
由总行会计结算部负责反洗钱系统参数设置、操作管理及反洗钱报告员系统管理。
四、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由总、分、支行反洗钱报告员操作。
第二节操作流程反洗钱数据报送系统包括:“参数信息维护”、“数据维护”、“报文管理”、“非现场监管数据上报”、“报送数据统计”、“反馈报文管理”六大模块。
一、参数信息维护参数信息维护由总、分行反洗钱报告员操作。
(一)“客户信息维护”对系统采集的客户信息进行修改。
(二)“金融机构信息维护”:1、新增分、支行机构(不包括下设网点)开业前,分行反洗钱报告员在“金融机构信息维护”点击“新增”按照要求增加该机构相关信息。
同时由总行反洗钱报告员登录“银行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接收平台”,在“机构用户管理”中选择“机构网点管理”点击“新增”按照要求增加该机构相关信息(网址:http://9.136.47.12/camlmas2009/)。
2、每年1月份第一个工作日总行反洗钱报告员在“金融机构信息维护”中,全选点击“退回支行”,分、支行(部)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维护后“提交总部”。
(三)“处理码信息列表”查询大额交易主要构成要素。
(四)“对手方金融机构维护”查询系统采集大额交易对手方金融机构主要信息。
关于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是指金融机构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将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数据通过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进行报送的一项工作。
数据报送的目的是为了监管机构能够及时获取并分析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在进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格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下面是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的标准格式要求:1. 数据报送时间:金融机构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表,定期报送数据。
通常情况下,数据报送时间为每月的特定日期,具体日期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而定。
2. 数据报送内容:金融机构需要报送的数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资产负债表数据: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各项数据,如现金、存款、贷款、债券等。
- 损益表数据:包括收入和支出的各项数据,如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等。
- 风险暴露数据:包括金融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暴露情况,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 资本充足率数据:包括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情况,以评估其风险承受能力和稳健性。
3. 数据报送格式:金融机构需要将报送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填写。
通常情况下,数据报送格式为电子表格形式,如Excel表格。
在填写表格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数据字段和数据类型进行填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数据报送方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将数据报送给监管机构。
通常情况下,监管机构会提供相应的数据报送平台或者系统,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或者系统进行数据报送。
5. 数据报送的责任和义务:金融机构需要保证报送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金融机构还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金融机构应当配合监管机构进行数据核对和审查,并及时纠正和补正错误或者遗漏的数据。
总之,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
通过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数据报送,可以确保监管机构及时获取并分析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
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和优化数据审核报送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数据审核报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数据审核报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部门。
三、定义和缩写1. 数据审核:对所报送数据进行核对、比对、校验和审查的过程。
2. 报送:将经过审核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方式提交给上级、相关部门或者外部机构。
3. 数据报送周期:数据报送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数据报送格式:规定数据报送所需的文件格式和内容要求。
5. 数据报送责任人:负责数据审核和报送的具体责任人员。
四、工作流程1. 数据审核流程1.1 数据准备:各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将需要报送的数据准备好。
1.2 数据审核:由数据审核责任人对准备好的数据进行核对、比对、校验和审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数据修正:如发现数据错误或者不完整的情况,责任人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进行数据修正。
1.4 数据确认:经过审核和修正后,数据审核责任人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5 数据报送:责任人将经过审核和确认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报送给上级、相关部门或者外部机构。
2. 数据报送流程2.1 报送要求:根据不同的报送对象和要求,确定数据报送的周期、格式和内容要求。
2.2 报送通知:报送责任人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或者机构数据报送的时间、格式和内容要求。
2.3 数据整理:根据报送要求,责任人将需要报送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2.4 数据报送:责任人按照报送要求将整理好的数据按时报送给上级、相关部门或者外部机构。
2.5 报送确认:报送责任人应及时与上级、相关部门或者外部机构确认数据的接收情况。
五、数据报送格式1. 报送文件格式:根据具体要求,可以采用Excel、Word、PDF等常见文件格式进行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