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6
《屈原》活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过程】
一、自学质疑
(一)结合注释,了解本文主人公——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离骚》。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楚辞》。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
(二)朗读课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给下列字词注音。
属.(zhǔ)草稿谗谄
..(Chán chǎn)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
帝喾.(kù)濯淖
..(zhuónào)皭.(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商于.(wū)屈匄.(gài)靳.(jìn)尚唐昧.(mò)咎.(jiù)忠臣之分.(fèn)被.(pī)发餔.(bū)其糟相随属.(zhǔ )
啜.(chuò)其醨.(lí)汶汶
..(mén mén)温蠖.(huò)
(三)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文章意思,并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
(四)速读全文,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第一部分(1—3)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4—10)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第三部分(11—12)屈原自沉汨罗江的经过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五)通览课文,按照“通假字”、“词类活用”、“重点语句翻译”等类别,进行文言知识积累。
示例:博闻强志.“志”同“记”,记忆力
(六)反思自学过程,写下你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七)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测试一下自主学习的结果。
1、通假字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志同“记”,记忆力
(2)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旨趣
(4)靡不毕见见同“现”,显现、表现
(6) 举类迩而见义远见同“现”,表达
(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同“涅”,染黑
(8)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接纳
(2)王甚任.之信任
(3)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心甘焉
....。希望;就;快意,心里舒服
(4)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位次;妒忌
(5)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用、拿;抵得上;到
(6)平伐.其功,以为
..“非.我莫能为”也自夸、炫耀;认为;没有人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取独;明
(8)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处境困难;疲困
(9)一篇之中三致志
..焉表达;意愿、愿望
(10)又安能以皓皓
..乎皎洁的样子;尘垢
..之白,而蒙世之温蠖
(11)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这类人;文辞此指文学
(12)同死生,轻去就
..自失矣被贬归野;在朝为官;茫然
..,又爽然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入:名作状对内、在朝内
(2)谗谄之蔽明也谗谄:动作名,说好人坏话的小人
(3)蝉蜕于浊秽蝉:名作状,像蝉那样;浊秽:形作名,污浊环境
(4)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名词活用作动词,染黑
(5)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存、兴:动词使动用法,使……存,使……兴
(6) 亡国破家相随属亡:动词使动,使……灭亡;破:使……破败
(7)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忠、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精深,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方正,他描述的是
平常的事物,但含义(旨趣)极其重大;列举的是近事,但表达的意义很深远。
(2)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译文:(张仪)到了楚国,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还在楚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
(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译文:军队遭受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才招来的祸患啊。
(4)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如果世上)人人都醉了,为何不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才美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二、互动研讨
(1)文章第一、二段写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其中心句是王甚任之和王怒而疏屈平。
请结合文本分别说出屈原被信任、被疏远的原因。
答:甚任: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怒而疏: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2)请仔细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答:夹叙夹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3)文章的第二部分记叙了楚国哪几件大事?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答:①受骗绝齐;②兵败丹淅;③蓝田退兵;④复释张仪;⑤诸侯击楚;⑥赴秦身死;
⑦为秦所灭。用意:作者写怀王三次被秦国欺骗,兵败地削,客死于秦,从此楚国元气大伤,最后被秦国消灭。这就说明屈原个人的遭遇同他的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4)课文第11节写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在这对照中让读者既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三、检测反馈
(一)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 C )
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