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微型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篇4教学目标★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根据词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
★感受古诗的魅力,产生热爱古诗词的感情。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卡、赞美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揭示诗题1、播放春景图,诵读有关赞美春天的古诗。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暖花开,春光无限,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写下了赞美春天的是诗,你们能背几首?(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情况,为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做铺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第三首。
相机板书古诗,教师范读。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激发朗读的兴趣:想读一读吗?那快快把书打开吧,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读呢?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2、指名读,随机正音:好了,就读到这,我发现呀,同学们读的.特别认真,一定能读的很好吧,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词语)3、有几个词语悄悄地从诗歌中跳了出来,想考一考大家,能不能被他们难住啊?出示词语卡片“黄鹂、翠鸟、翠绿、鸣叫、船长、时令、千古绝唱”等。
4、下面请你拿出字卡,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
然后互相考一考。
5、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
如“鹂”、“鸣”、“鹭”对比识记。
如“含”、“令”、“岭”,分别含有“今”和“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记忆。
结合旧字认新字。
如:色—绝、天—吴运用字理识记“绝”、“鸣”、“令”。
6、巩固生字:这回都学会了吗?敢不敢开火车读?听好要求:站起来的同学读一遍生字,组一个词语,其他同学当火车检验员,看一看小火车开得怎么样?(猜字游戏,摘苹果等)三、指导写字1、观察本课生字,说一说左右结构的字有哪几个?2、师范写“船”:把“舟”字旁和“舟”字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横变成提,且右边不出头。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4篇)教学目标1、熟悉12个字,会写7个生字、词。
2、能娴熟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问的新授阶段1、呈现新教学内容(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2)教师叙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教师在旁订正错误;指出留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教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
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学生先书空7个生字、词。
请两位学生板书。
教师订正错误之处。
供应记忆策略:往:“住”字再加“丿”常:底下是“巾”字(4)运用生字、词特别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非常、很、极)用“特别”这个词造句。
教师提示:教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快乐。
二、稳固与检测依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掰”“抱”“扔”“摘”“扛”“捧”;学生表演这六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准时订正)学生做习题,校对。
三、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缘由学问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头新授课教学(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日我们就来答复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争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其次自然段之后,发觉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问:为什么?大家争论一下。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一)材料交流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
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
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
4.诗歌体裁: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2024年初一语文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略读、细读、精读等,提高阅读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句子的解读。
阅读方法的运用和阅读技巧的培养。
课文中生词的掌握和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理解障碍和阅读困难。
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进度不一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引出本课的主题和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关于本课的预设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记出生词和难点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并给予帮助。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阅读技巧。
4. 阅读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精读和泛读练习。
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表扬在阅读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激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6.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准备下节课的预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语文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点】a、o、e的音、形教学。
【教学难点】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因为学会了汉语拼音,你们自己就可以读带有拼音的故事书,而且还能学会很多的汉字。
我们先来学习三个单韵母,齐说“单韵母”。
二、学习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1、教学单韵母a:⑴演示课件,问:它们在干什么?(一位医生阿姨正在给一个小朋友检查嗓子,小姐姐张大了嘴巴发出a的音)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单韵母a,它就念a,发音时嘴巴要张大,读音要拉长些。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指名读,齐读a。
⑵认识四声,掌握a的四个声调:“a”是单韵母,出示四声卡片,ˉ、ˊ、ˇ、ˋ,这些就是四声符号。
我们先给a戴上一声的帽子,读1(板书:1)范读,指名读,一声要读得很平,记住:一声平。
(出示二声符号)这是二声,把它戴在a上,读2(板书:2)范读,指名选,二声要往上扬,记住:二声扬。
(出示三声符号)这是三声符号,戴在a上后,a要读成3(板书:3)范读,指名读,三声发音时要拐旁,叫“三声拐弯”,再指名读,齐读。
(出示四声符号)这是四声符号,a戴上它后就读4(板书:4)范读,指名读,发四声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声降”,指名读,齐读。
复习声调规律,齐背儿歌:一声平、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2、教学单韵母o:⑴看图,指明说图意:(公鸡在打鸣,喔喔地叫),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单韵母和公鸡打鸣时发出的“喔喔”声很像。
(出示单韵母o的卡片)指导发音:嘴唇要拢圆,范读,齐读,指名读。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范例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在学校里的教学活动,总是避免不了要为课程编写教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范例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范例篇1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自主积存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写了卢诺尔曼设计第一顶降落伞并实验成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卢诺尔曼富于空想,敢于实践的精神。
4、充分运用空想和想像,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
教学准备:1. 课件内容:第一部分是空中飞舞的小鸟,飘舞的蒲公英;第二部分是跳伞表演。
第三部分是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第四部分是图片电灯、电话、电脑……2. 一块儿手绢、几根线和一块儿橡皮泥。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
1、师: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象《跳伞表演》,说说你看后的感想。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板书课题)那么降落伞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2、教师讲述舜和拉文的故事,师:那么是谁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降落伞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空中花朵——降落伞》。
(设计意图:多彩的降落伞在空中飞舞,组成美丽的图案,吸引着观众,此时更是吸引着学生,情形创设激发学生对降落伞探究的爱好。
)二、读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
2、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生字进行形近字辨析:(学生自己总结生字中与曾学过的字形、字义易混。
)浸-侵萤-萦揣—端篇-遍-编磨-摩讯-迅帮-绑纵-丛多音字:jìn ( ) hè ( )紧喝jīn ( ) hē ( )3、指名读课文,读后及时订正读音。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掌控了识字的方法,因此创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进一步练习提高识字能力。
)三.读文感悟。
卢诺尔曼为何能够发明降落伞呢?根据学生回答情形相机出示句子。
1、指导学生体会卢诺尔曼从小就富于想象。
(1)“要是我能象小鸟那样,用翅膀在天空中翱翔多好呀!那我就可以飞上蓝天了……”师:这里省略了什么?用上“我飞上了蓝天……”说一句话。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7篇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目标:1.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重点: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
难点: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
读题。
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吟诵,赞美的意思。
这首诗的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确目标石灰有什么值得称颂的?3、预期效果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于谦,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
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民主导学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任务呈现: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
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到读准字音了,读通句子了,读出节奏了停下来。
遇到易错的字音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自主学习: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展示交流:1、谁来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要注意?2、指读,评价。
同桌互读。
任务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过渡: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借助它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空白处,并试着理解诗意。
石灰自述自主学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展示交流:1、对比中说诗意,随机品读,评读。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理解字意:锤、击。
和千锤万击是虚指的用法(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石灰态度如何?板书若等闲。
微型课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微型课教案《草虫的村落》微课教学设计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篇一:微型课教案】《草虫的村落》微课教学设计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复习1、听写词语。
2、朗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思考:(1)“我”是怎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的?画出有关词句,读一读。
再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是怎么送报的。
(2)“我”诚实的劳动,得到了怎样的回报?(3)出示幻灯图片,结合课文和画面,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4)读第5、6自然段,指名表演。
(5)指导朗读,加深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互相关怀的一片“真情”。
三、作业1、朗读课文。
收集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例。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2教学要求: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排列顺序,并能熟读、记诵。
教学过程:一、板书:fùxí二、识读声母表1.出示小黑板: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2.指名读23个声母。
3.分两个大组轮读。
4.这是一张南瓜母表,表上声母排列的顺序是不能随便改动的。
我们在教学声母时,先教zcs,后教zhchshr,这是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习,但在记诵这张声母表时,必须把顺序调整过来。
5.齐读表上的23个声母。
三、识读韵母表。
1.出示小黑板:ɑoeⅰuüɑⅰeⅰuⅰɑoouⅰuⅰeüeerɑnenⅰnunünɑngengingong2.指名读24个韵母。
3.分四个组,每个读一行韵母。
4.这是一张韵母表。
谁能说说表上4行韵母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5.齐读表上24个韵母。
四、识读整体认读音节表。
1.出示小黑板: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2.分4个组,每组读一行音节。
3.这是一张整体认读音节表,??表上共16个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是要整体识读,不用拼读。
20、纸船和风筝(微型课教案)
韩秀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使学生在诵读中悟情,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 课《纸船和风筝》,齐读课题
2、交流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与谁的故事吗?
3、生答:小溪、高山老师随即板画小溪、高山
二、体会得到友谊的快乐
1、那么他们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3-5自然段,想想小熊和松鼠是怎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
2、检查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件)句子一: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⑴是啊,那你瞧小熊收到礼物,他的心情怎样?生答:他(乐坏了),
⑵师: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
⑶师:你从那里看出小熊他乐坏了
⑷谁来读出小熊的快乐?指名2名学生
⑸是啊收到朋友的礼物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让我们带着快乐读读句子吧!
句子二: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那小熊他为什么乐成这样啊?生答:小熊意外收到松鼠送给他的纸船,所以“乐坏了”。
⑴除了纸船,还有什么?(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
课件出示句子
是啊,松果是松鼠亲手采摘的,又是他自己喜爱吃的,松鼠把可口的松果作为礼物送给小熊,小熊能不开心吗?他仿佛听到了松鼠在对他亲切地说:(祝你快乐!)
⑵小熊收到了心爱的礼物,还得到了来自远方的祝福,真是令人高兴呀!谁来做做快乐的小熊?(指名读3名学生这一自然段)
⑶评价你看他满脸的笑容,为感受到他的快乐。
老师听出来了,你是一只快乐的小熊。
⑷齐读哦,还有这么多的同学们想当快乐的小熊是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从你们的脸上老师看出来,大家真是“乐坏了”。
其实不光小熊“乐坏了”,松鼠他(也乐坏了)。
出示图片及自然段:你瞧他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⑴你瞧,松鼠,他收到了什么礼物?
是啊,风筝上有香甜的草莓,草莓多好吃啊,还写着朋友最真诚的祝福呢?
⑵谁来做幸福的小松鼠?(3人)
⑶评价:你明亮的眼睛也会说话,我分明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
看你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知道你是只幸福的松鼠!
⑷齐读:是啊!小熊乐坏了,松鼠也乐坏了,他们收到心爱的礼物,收到温馨的祝福,拥有了一位相知相
伴的好朋友,拥有了一段最美好的友情!它们陶醉了,陶醉在这幸福快乐中,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坐好了挺起腰看谁是最快乐的小熊和最幸福的小松鼠。
3、比较漂和飘课件出示
⑴那么这么可爱的风筝和纸船是怎样送到朋友的手中的呢?
⑵课件漂和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纸船在水里走,所以带三点水,风筝在天上飞,和风有关系,所以带风字旁。
)
⑶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纸船轻轻得漂啊漂,风筝慢慢的飘啊飘
三、感受失去友谊的痛苦
过渡:真美啊!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纸船他轻轻地慢慢得漂到了小熊家门口,风筝阿越飘越高!可是这么美的东西却不见了。
(师朗读第七自然段)
学习句子三:小熊很难过。
松鼠也很难过。
⑴引导:高高的山坡上只有绿树相伴,清清的溪水边只有岩石相依,没有了纸船,也没有了风筝,,更没有那礼物和祝福。
同学们,此时此刻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的心情是怎么样呢?难过是吗?
出示课件齐读句子三:小熊很难过。
松鼠也很难过。
⑵是啊,他们心里难过极了,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该怎样面对一个人的孤单呢?
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第8-9自然段。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⑶创设情境,想象对话
①我看到难过的小熊静静地坐在大树下扎着风筝,只听见小溪里的水哗哗地流着,小熊呆呆地望着溪水,此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小熊,你此时会想些什么?老师来采访几只小熊,亲爱的小熊,你与小松鼠吵架之后心情怎么样?(指名3学生)
②我再到一只小松鼠家去采访,老师看到难过的松鼠正坐在屋顶上折着纸船,他呆呆的望着蓝天,亲爱的小松鼠,为什么你的眼里含着泪水?
⑷小朋友们,你能读出松鼠和小熊的感受吗?指名3学生读句子三
⑸语言引导:
一天两天过去了,小熊还是每天扎着风筝,扎着扎着,他想起了……
三天四天过去了,松鼠还是每天折纸船,纸船一只叠着一只,折着,折着,松鼠他不禁想起了以前──过去快乐的时光,以前幸福的时光……
是啊,以前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快乐!
⑹深情引导:
可是现在,纸船、风筝还有吗?草莓和松果还有吗?写满祝福的纸条还有吗?是啊!再也没有收到礼物的快乐,再也么又交到到朋友的幸福了,松鼠和小熊只能忍受着无尽的孤单和寂寞。
学习第10、第11段
⑴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松鼠实在太后悔了,他再也受不了了,他只有一个愿望:生: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⑵谁来读: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他把纸船放进小溪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多么渴望……多么急切……多么期盼……
⑶师引读: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啦!(出示风筝图片)松鼠高兴得——生:哭了。
这是怎样的眼泪吗?这是激动的泪水。
这是兴奋的泪水。
这是幸福的泪水。
这是快乐的泪水……
你能读出他的这种感受吗?
⑷是啊,松鼠太高兴了,引读──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一只、两只、三只……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就会对小熊说上一句话。
松鼠啊,你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想象着说
⑸小纸船又启航了,风筝也飞起来了,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
四、拓展实践、交流
后来,小熊和松鼠又见面了,它们俩会说些什么呢?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你有什么祝福的话想对她/他说吗?
总结:希望今天的幸福,能影院留在小朋友的心中。
别忘了,我们是朋友!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松鼠
朋友
小熊幸福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