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八章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了解瑞典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的特点;
∙掌握瑞典学派在利率理论和利率政策上的主要观点;
∙正确理解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及其适用性;
∙掌握瑞典学派全球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和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的主要观点;
∙辨析瑞典学派在通货膨胀理论与治理对策上与其他学派的异同点。
主要内容
1.一、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主张
1.(一)利率与经济运行
1.1、利率决定企业的生产和投资
规模
2.2、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
的影响
3.3、利率对政府筹资行为的作用
4.4、利率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
2.(二)利率与物价
1.1、利率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
2.2、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
3.(三)利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
4.(四)利率政策主张
主要内容
1.二、通货膨胀理论
1.(一)经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理
论模型
2.(二)全球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3.(三)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4.(四)经济开放型小国对国际通货
膨胀传递的主要对策
一、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主张
(一)利率与经济运行
重视利率理论的研究,强调利率政策的作用,是瑞典学派的传统,也是瑞典学派的特色。当代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
瑞典作为一个开放型小国,其经济由四个部门组成,即居民、企业、政府和世界市场,这四个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国家经济运行的轨迹。现实的经济运行是一个不间断的社会经济循环过程,在此买彼卖,漏出注入的循环全过程中,利率对这四个部门的经济行为起着直接和间接的决定性作用,并由此影响整个经济运行。这种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规模
企业如果要扩大生产或投资规模,首先需要有一笔新的资金用于购买投资品和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这笔资金可以有二个来源:一是从信贷市场借入;二是自有资金积累。无论是哪种来源,利率都构成投资的成本。企业家在决策时都会对运用这笔资金扩大生产和投资规模是否合算作事先估计,由于生产和投资收益是可以预期和较为稳定的,因此,关键在于利率。若利率越高,成本越大,生产和投资收益越小,企业家不仅不会扩大生产和投资,反而会缩小原有的生产和投资规模。因此,利率与投资成本成正
比,与投资量成反比。高利率因加大投资成本,致使投资量下降,缩小企业生产和投资规模,使企业生产和投资规模扩大,经济处于扩张状态。
2、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
由于利率是储蓄者提供生息资产的收益,当货币利率较高时,生息资产的收益提高,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加大,居民就会一方面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量;另一方面减少手持现金量,增加生息资产的供给。与此同时,企业因高利率而缩减生产规模,居民收入下降,购买力减少,消费也会随之减少。当经济已经发生萧条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的结果必然加重经济的萎缩和市场的疲软。当货币利率较低时,情形正相反,有利于减少储蓄,扩大消费。
3、利率对政府筹资行为的作用
瑞典学派认为,政府作为经济中的公共部门,在当代生活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影响。政府的公共开支为经济运行注入相当的购买力,但这些开支的来源只有三条渠道:一是税收;二是举债;三是通货膨胀。瑞典学
派把举债作为政府筹资的最佳渠道。利率的高低就决定了政府筹资成本的大小。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政府只能相应提高政府债券的利率,否则不足以吸引居民和企业购买国家的各种债券,这将意味着政府举债的成本增大,。当利率高到一定水平使政府难以支付高昂的筹资成本时,也会把政府“逼”到通货膨胀的道路上去。
4、利率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
瑞典学派认为,开放型小国的经济,是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联的。因此,利率的变动将影响该国对外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进出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
因此,利率通过对上述四部门经济行为的影响,对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引起生产、消费、投资、储蓄、进出口等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导致经济扩张或收缩的主要因素。因此,货币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利率的调节上,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
(二)利率与物价的关系
在物价的影响因素问题上,瑞典学派遵循了维克塞尔的思想,不同意货币数量说的观点,认为物价的波动不是直接与货币量相连,而是与利率的变化紧密相关。他们着重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了补充。
1.利率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
瑞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林达尔认为,利率对物价的影响不是简单直达的,而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传导过程。从总体上说,利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通对个人名义收入、储蓄比例、消费品供给量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实现的。
林达尔强调指出,利率对于物价的影响不是迅速的,其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影响和最终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
2.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
当代瑞典学派认为,利率对物价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下,力度是不等的。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三)利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
针对以往利率理论重视借款人和储蓄
人对利率的反应,忽视作为贷款人的金融机构对利率敏感性的弱点,当代瑞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林德白克和美国的罗沙(R?V?Rosa)等人纷纷撰文,阐述了利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论证了利率政策对信用规模的制约效果,强调了利率对调节信用、调节金融的重要作用。
林德白克认为,作为贷款人的金融机构之所以对利率变化有灵敏的反应,是因为利率变动将影响金融机构的安全性、盈利性和其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贷款的态度和行为,影响资金供给,影响社会信用规模。特别是金融当局所控制的利率变更以后,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的考虑,必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林德白克详细分析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运用状况,并以此作为分析金融机构利率弹性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当代各类金融机构不是将贷款作为唯一的资产运用形式,由于政府债券信誉好,兼备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主要的流动性资产,因此,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构成中,政府债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