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报告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技术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发生新的并发症的事件。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医务人员。
第四条医院设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负责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和监督。
第二章事件的定义与分类第五条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1. 输液过程中漏针、漏管、漏贴等导致感染的;2. 静脉输液插管不合规范操作导致破伤风的;3. 静脉输液插管不合规范操作导致气栓的;4. 出现原因不明的意外伤害的;5. 给药不规范或发生过敏反应的;6. 防褥疮等护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患者不适的;7. 順滑介质带入患者體内造成并发症的;8. 其他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错误导致患者损害的。
第六条护理不良事件分为三级:1. Ⅰ级:患者暂无明显异常,但可能会引发潜在风险;2. Ⅱ级:患者有轻度的不适或病情暂时加重;3. Ⅲ级:患者有严重的不适或病情明显恶化。
第三章事件的报告与处理第七条发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并及时向班组长或主管护士报告。
第八条护士长应及时向相关领导和医院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进行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条对于Ⅰ级和Ⅱ级的护理不良事件,应进行调查并归纳汇总,找出具体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条对于Ⅲ级的护理不良事件,应进行紧急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慰问和赔偿。
第十一条医院通过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和交流研讨活动,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十二条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定期审核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情况,对涉及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
第十三条对于频发的护理不良事件,应进行深入调查,找出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第十四条医院定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对优秀的科室和医护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护理不良事件制度及处理流程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及分类1.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点。
2.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1)用药错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执行治疗性医嘱时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采血错误等。
(2)非计划性拔管: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病人或护理人员等因素发生的计划外拔管行为。
(3)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4)意外事件: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压疮、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自杀等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1. 预防措施: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水平,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2. 登记报告: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当事人及处理均需详细登记,并报护理部。
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3. 事件报告:事件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根据不良事件报告范围和上报时间填写不良事件报表。
三、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流程1. 事件发生: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责任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
2. 护士长了解情况: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情况,于24小时内电话上报护理部并及时在科室内通报,以引起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
3. 组织讨论:护士长一周内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确定不良事件级别,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对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估。
4. 制定改进措施:针对不良事件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质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护理部审核:护理部对不良事件进行审核,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6. 跟踪评价:对实施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及时调整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四、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及处理标准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精选篇)一、目的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及与护理工作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三、不良事件定义本制度所称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护理管理不善、医疗设备故障、药品问题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的事件。
四、不良事件报告1.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应及时报告护士长,科室在24小时内汇报护理部,若发生严重事故应立即上报护理部及医务科。
2.护理人员应主动、及时、准确地报告护理不良事件,不得隐瞒、谎报或迟报。
3.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时,应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具体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等。
五、不良事件调查1.护理部接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调查过程中,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访谈涉及人员,客观、公正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
3.对于重大不良事件,护理部应邀请医务科、院领导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调查。
六、不良事件处理1.根据调查结果,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处理。
能够立即改进的,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问题或隐患;对频繁发生或产生严重负面结果的事件要进行重点分析,采用台账管理等方式重点督办。
2.对不良事件的处理结果,应进行跟踪监控,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对于涉及护理人员违规行为的事件,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不良事件反馈1.护理部应建立不良事件反馈机制,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报告人,增强报告人的获得感。
2.对于重大不良事件,应向全院通报,以便其他科室和人员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八、培训与教育1.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不良事件处理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识别、报告和处理能力。
2.护理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1、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制度,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预测、预防和控制。
2、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当事人及处理均需详细登记。
3、对已经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通过主动上报,职能部门及早介入、指导并配合科室及时给予补救措施,可以尽力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将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等均要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涂改或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5、发生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在一周内组织进行原因分析、讨论、总结、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应每季度进行汇总、成因分析、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对相关整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6、每季度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相符借鉴、避免发生类似事件。
7、实习、进修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带教老师承担相应责任,并及时上报。
8、完善奖惩措施,鼓励风险报告,对风险报告和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科室、个人给予奖励4-10分。
对隐报、瞒报的科室、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考核,扣科室绩效2-10分。
9、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
不良护理事件报告的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及时识别和有效管理,本制度明确了不良护理事件报告的管理流程和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护理人员。
3. 不良护理事件定义不良护理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病人伤害事件,包括跌倒、跌落、压疮、误吸、误食、药物不良反应、管道滑脱等。
4. 不良护理事件报告流程4.1 识别不良事件一旦发现不良护理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给护士长。
4.2 护士长初步评估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确认是否为不良护理事件。
4.3 填写不良护理事件报告表确认不良护理事件后,当事人应在24小时内填写不良护理事件报告表,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及后果。
4.4 护士长上报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将报告表上报给护理部。
4.5 护理部调查和处理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6 记录和反馈护理部应对不良护理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及相关部门。
5. 不良护理事件报告的奖励和惩罚5.1 奖励对于主动及时报告不良护理事件的当事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5.2 惩罚对于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不良护理事件的当事人,给予一定的惩罚。
6. 培训和宣传6.1 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不良护理事件报告的相关培训。
6.2 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不良护理事件报告的宣传,提高护理人员对不良护理事件报告的认识和重视。
7. 制度修订本制度每三年进行一次修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以上内容即为不良护理事件报告的管理制度,请全院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共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一、引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未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可能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或对医疗质量产生影响。
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行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伤害、病情恶化、死亡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护理差错、护理事故、患者意外伤害、药物不良反应、设备故障等。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1. 报告制度(1)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明确报告范围、报告时间、报告程序和报告方式。
(2)护理人员发现护理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
(3)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件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向医院领导报告。
2. 处理措施(1)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应根据事件性质和后果,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批评教育、扣分、暂停执业资格等。
(2)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应根据事件性质和后果,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扣分、暂停评优资格等。
(3)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
(4)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药物,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查、召回或销毁。
四、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控制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安全隐患。
3. 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1)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避免影响患者安全。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一、引言: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院护理过程中,由于护士个人或集体的错误行为或疏忽导致的病人伤害或严重后果的事件。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对病人和医院造成的危害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进行阐述。
二、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事件报告范围:事件报告应该包括所有的护理不良事件,无论是病人的意外伤害还是医疗错误等。
2.报告时间要求:事件发生后尽快报告,一般情况下在24小时内完成报告。
3.报告方式:事件报告可以通过书面报告、电子报告或口头报告的方式进行。
4.报告内容:事件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后果以及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5.报告人员:事件报告应由涉及到事件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包括责任护士、主管护士、科室护士长等。
6.报告审核:事件报告应由医院内部专门的护士管理人员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客观真实。
三、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1.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因护士个人错误或疏忽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应根据责任划分,追究相关护士的责任,并作出相应的惩罚。
2.培训教育机制: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护士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其护理质量和安全意识。
3.纠正措施机制:对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院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信息反馈机制: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结果,并对病人进行赔偿和安抚。
5.数据统计与分析机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统计和分析系统,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6.科学管理机制:医院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定期对护理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四、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的意义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医院和护士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一、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护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对患者健康与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的不良结果。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1)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患者的损害;2)分析和评价护理不良事件,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3)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患者的满意度;4)建立健康的工作氛围,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准确定义,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如感染性事件、药物错误事件、跌倒伤害事件等。
2.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登记要求所有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都必须立即报告,并对事件进行登记和归档,以备后续跟踪和分析。
3.护理不良事件的回溯和评价对报告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溯和评价,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责任和风险因素,并制定改进措施。
要求组织专门的评价小组参与事件的评价和分析工作。
4.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和追踪对事件责任人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纠正错误、停止不良行为、进行培训和教育等。
同时要跟踪处理结果和效果。
5.护理不良事件的通报和反馈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进行反馈。
重要事件还要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解释和说明。
6.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和改善建立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机制和措施,包括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优化工作流程等。
通过定期的审查和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不良事件的责任追究对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要追究责任,包括对个人和机构。
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优秀,惩罚不良。
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1.制定制度,明确责任设立编制制度的工作组,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权限和流程。
制定制度草案,并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2.宣传培训,提高意识对护理人员进行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教育活动和案例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识别、报告、分析和改进,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制度,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所有护理人员及与护理工作相关的人员。
三、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因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护理措施不力、护理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的事件。
四、不良事件的报告1. 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发现的不良事件,不得隐瞒、谎报或者不报。
2. 护理人员应在发现不良事件后的24小时内,向所在科室护士长报告。
3. 护士长应在收到报告后的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
4. 护理部应在收到报告后的24小时内,向医院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五、不良事件的调查与分析1. 护理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 护理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护理部应将调查和分析结果报告给医院安全管理部门。
六、不良事件的处理1. 护理部应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和后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 护理部应将处理结果报告给医院安全管理部门。
七、不良事件的改进1. 护理部应根据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2. 护理部应定期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八、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报告1. 护理部应建立不良事件记录和报告系统,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不良事件。
2. 护理部应定期对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向医院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九、培训与教育1.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报告能力。
2. 护理部应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不良事件的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学习和分享。
十、监督与考核1. 护理部应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实施。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护理措施不力、护理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者病情加重的事件。
第三条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责任到人、及时处理、积极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和改进。
第二章报告与处置第五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在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
第六条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当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七条护理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对不良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八条护理部应当对不良事件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并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奖惩与反馈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护理不良事件奖励与惩罚制度,对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积极参与事件处理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护理部应当定期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情况,并将管理情况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
第四章培训与教育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不良事件管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识别、报告和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的制度。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为确保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促进医疗服务的提升,建立本制度,对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和处理,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防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包含护士长、护士、护士助理等全部相关岗位。
3. 定义3.1 护理不良事件指在护理过程中显现的与标准护理要求不符、有患者损害风险或发生患者损害的事件。
4. 报告流程4.1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护士在发现或者知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应立刻向护士长报告。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需及时派遣负责人前往现场核实情况,并妥当处理事态,尽可能减少患者损害。
•护士长在核实并处理完事态后,应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认真记录事件的经过、患者的情况和损害情况,并及时报送给相关部门。
4.2 事件报告审查•相关部门应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审查,核实报告中的各项内容。
•审查结果应在报告提交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向护士长供应审查看法和处理建议。
4.3 报告信息的保密性•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信息应严格保密,仅供内部使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5. 事件处理5.1 调查和分析•医院应成立特地的调查小组,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构成。
调查小组应在事件报告提交后的5个工作日内打开调查。
•调查小组应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相关记录、当事人叙述、视频监控等,以便确定事件的原因和责任。
•调查小组应依照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事件的分析和评估,并形成调查报告。
5.2 处理措施•依据调查报告,医院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含但不限于责任追究、矫正措施、培训措施等。
•对于责任人员,医院应依法依规进行合适的惩戒,以确保仿佛事件不再发生。
•对于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医院应及时修正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确保仿佛事件彻底根除。
5.3 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确保护理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医院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升护理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力,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防范护理不良事件与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根据《护士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的相关制度,特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一、定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由于医疗护理行为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级:Ⅰ级事件:发生错误,造成患者死亡(包括损害程度I级)。
Ⅱ级事件:发生错误,且造成患者伤害《(包括损害程度E、F、G、H级)。
Ⅲ级事件:发生错误,但未造成患者伤害《(包括损害程度B、C、D级)。
Ⅳ级事件:错误未发生(错误隐患)(包括损害程度A级)。
三、给患者造成损害的轻重程度:A级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不良事件隐患)。
B级不良事件发生但未累及患者。
C级不良事件累及到患者但没有造成伤害。
D级不良事件累及到患者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被伤害,或需通过干预阻止伤害发生。
E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要进行治疗或干预。
F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G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永久性伤害。
H级不良事件发生并导致患者需要治疗挽救生命。
I级不良事件发生导致患者死亡。
四、上报及处理流程:1、护理人员发生或发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时,必须第一时间将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报告科室护士长,遵循早处置、早控制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紧急情况电话报告护理部或总值班。
2、遵循早发现、早报告、主动性、非处罚性原则,及时完成《 不良事件管理上报系统”填报,紧急情况电话上报。
保证I、II级事件24小时内,III、IV级事件48小时内报送护理部。
3、护士长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同时要确定事件的性质。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一、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安全隐患报告制度(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范围:包括院内压疮、坠床、跌倒、给药错误、输血错误、输液反应、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走失、自杀、猝死、吸入异物、识别患者错误、暴力行为、外伤/割伤、咬破体温计、烫伤∕烧伤、火灾、失窃、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争吵、打架、针刺伤等不良事件。
(1)可疑即报: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
(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虽然当时并未造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上报。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立即口头报告上级分管护士或护士长,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
当事人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签字后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汇报主管领导、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
当事科室应在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
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科室设立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报告文件夹,保存科室存档资料,要求整齐规范。
4.每月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的件数。
5.需求科室存档的报告表格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表、护理投诉记录、患者皮肤压疮报告表、患者跌倒或坠床报告表、患者管路脱落报告表、患者意外伤害报告表、输液反应登记表。
6.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72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科室做好登记,情况特殊应立即报告,护理部在根据情况逐级报告。
(2)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除积极上报并采取挽救及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造成的不良后果。
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制度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下的跌倒)等。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范围(一)用药错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执行治疗性医嘱时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采血错误等。
(二)非计划性拔管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病人或护理人员等因素发生的计划外拔管行为。
(三)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四)意外事件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压疮、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自杀等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事件。
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Ⅰ级)警告事件--非预期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因护理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四、处置(一)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二)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必须保留,以备鉴定。
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三)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安排者承担责任。
(四)科室设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
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
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五、上报程序:(一)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护士长____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引言1.1 编写目的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事件。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的安全权益,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等。
1.3 定义1)护理不良事件: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事件,包括行为不当、技术操作不当、设备问题、药物错误等。
2)护理过程:护理人员在完成护理任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工作,包括病人沟通、观察病情、执行医嘱、使用设备、药物管理等。
第二部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程序2.1 事件的报告和记录2.1.1 发现及时报告任何人员在发现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向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汇报。
2.1.2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对病人的影响等信息,并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
2.1.3 报告的记录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保存在相关部门的档案中。
2.2 事件的核查和评估2.2.1 核查责任人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核查和评估。
2.2.2 核查内容核查人员应核实事件的真实性,并对事件的原因和责任进行评估。
2.2.3 评估结果核查人员应根据事实情况,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处罚建议。
第三部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3.1 事件处理原则3.1.1 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应以病人的安全和利益为出发点,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3.1.2 责任追究对于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护理不良事件,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
3.1.3 改进措施针对护理不良事件,应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2 事件处理流程3.2.1 事件接收和登记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接收窗口,接收和登记护理不良事件,确保每一起事件都能得到处理。
3.2.2 事件调查和核实医疗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核实,收集相关证据材料,找出事件的原因和责任。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在计划内、未预计到或与预期结果不相符合的事件,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影响正常诊疗工作运行,如:用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严重药物外渗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一、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原则上执行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分级护理不良事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按照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4类9级:(一)Ⅳ类事件(隐患事件):未发生不良事件A级: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二)Ⅳ类事件(无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但未造成患者伤害B级:不良事件发生但未累及患者C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但没有造成伤害D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需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被伤害,或需通过干预阻止伤害发生(三)Ⅳ类事件(有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且造成患者伤害E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进行治疗或干预F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G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永久性伤害H级:不良事件发生并导致患者需要治疗挽救生命(四)Ⅳ类事件(警告事件):发生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死亡I级:不良事件发生导致患者死亡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一)发生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和护士长,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
(二)电话报告:对Ⅳ类警告事件和Ⅳ类有后果事件,护士长立即上报总护士长和护理部,Ⅳ类无后果事件和Ⅳ类隐患事件于24—48小时内上报总护士长和护理部,必要时在护理单元内通报,以引起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
(三)网络直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48小时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通过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智能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上报内容根据要求逐项填写。
(四)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仅限于在医院信息平台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发生安全(不良)事件后48小时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后上报相关部门。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文一、前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受伤或痛苦的事件。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管理,是每一个医疗机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范围:包括药物错误、跌倒、压疮、管道滑脱、误吸、坠床等可能导致患者受伤或痛苦的事件。
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时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当事人应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情况、事件经过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护士长对事件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对事件进行审核、归档,并根据事件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
4.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保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应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当事人隐私,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三、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的目的:通过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2.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组织: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负责护理不良事件的调查、分析、整改和跟踪。
3.护理不良事件调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管理小组应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当事人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管理小组应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查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制度缺陷、流程不合理、人员培训不足等。
5.护理不良事件整改:针对事件分析结果,管理小组应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包括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加强培训等,并将整改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6.护理不良事件跟踪:管理小组应对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效果,并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7.护理不良事件通报:护理部应定期将护理不良事件及整改情况向全院通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警惕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和当班医生汇报,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病人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经过、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半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不良事件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以备鉴定。
6.护理部制定护理投诉和纠纷的接待流程,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尊重事实、耐心沟通、端正处理态度,____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重大护理投诉,上报医院备案、讨论。
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病区和科室要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8.执行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鼓励积极上报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绝差错的事例.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9.各科室和护理部如实登记各类护理不良事件。
10.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护理技术管理委员会,对上述事件每月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或护理部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用于报告和管理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
其目的是及时发现护理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报告制度一、引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事件,包括病人疼痛、感染、误用药物、误诊等违背了护理原则和要求的行为和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会损害病人的权益和安全,也会对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的声誉和责任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1. 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事件,包括病人疼痛、感染、误用药物、误诊等违背了护理原则和要求的行为和结果。
根据不同的事件类型,可以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以下几类:操作不规范、医患沟通不畅、病人安全问题、病人权益问题等。
2. 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护理技能和素质。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护理流程和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此外,还应加强病人教育,提高他们对自己护理的重视和主动性。
3. 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和追踪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需要及时处理和追踪。
首先,要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方。
然后,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对责任人的处罚和对病人的补偿。
最后,要进行事件的追踪和评估,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护理流程和规范。
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 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义务和原则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不良事件有报告的义务,不论事件的严重程度如何。
报告的原则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及时性是指在事件发生后应尽快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和追踪。
准确性是指报告内容应真实可信,不夸大或掩饰事件的真相。
全面性是指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经过、原因、责任方和处理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2. 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和方式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包括从事件的发现和报告到处理和追踪的一系列环节。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1.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凡出现差错、事故、跌倒、导管滑脱、非难免压疮、
意外等情况称为护理不良事件。
2.建立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健全护理安全监控网络,并有效运行。
3.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原则。
(1)护理人员应遵循各级护理质控管理的要求,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疾病护理常规。
(2)对每位病员进行相关的评估,确认高危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主动防范各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护士长对护士的评估须进行认定并对护士采取的预防措施及预防的效果进行跟踪监控。
4.有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如报告、登记、调查、分析、评估、处理
等,并严格执行。
5.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应熟练应用《预案》将病员的伤害降到最低。
6.护理部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
(1)对于能够主动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者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经济奖励。
(2)个人或护士长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刻意隐瞒的,经查实,情节严重者,经护理质控管理小组讨论,酌情给予经济处罚或口头警告,并承担一切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