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患者补钾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简述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低钾血症等疾病。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1. 了解病情:在补钾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低钾血症
的程度、病因等,以确定合适的补钾方式和治疗剂量。
2. 确定补钾方式:补钾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行。
对于
轻度低钾血症,可以通过口服补钾盐等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低钾血症,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快速补钾。
3. 确定补钾剂量:补钾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血钾浓度、病
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以避免补钾过量或不足造成的不良反应。
4. 注意补钾速度:补钾速度应适中,过快的补钾会引起心律失
常等严重反应,而过慢的补钾会延长治疗时间,影响疗效。
5. 监测血钾浓度:补钾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钾浓度,以避免
补钾过量或不足。
6.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补钾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
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效降低。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7. 注意饮食:患者在补钾期间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以避免补
钾过量。
同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中的钾元素摄入。
- 1 -。
低钾患者补钾原则1、尽量口服补钾,对不能口服者可经静脉滴注;2、禁止静脉推注钾,常用针剂为10%氯化钾溶液,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严禁直接经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骤停;3、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h方可补钾;4、限制补钾总量,依血清钾水平,补钾量为60-80mmol/d(以每克氯化钾等于13。
4mmol/L计算,约需补钾3—6g/d);5、控制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6、滴速勿快: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
低钾血症症状人体血钾得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一旦血钾低于2.5mmol/L以下时会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软瘫与呼吸困难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1、肌无力:为最早得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四肢肌软弱无力,后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2、消化道功能障碍:胃肠道蠕动缓慢,有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等;3、心脏功能异常:传导阻滞与节律异常;4、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头晕、躁动、昏迷、面部及四肢肌抽动、手足搐溺、口周及手足麻木。
高浓度补钾得护理1、心电监护采用高浓度静脉补钾有一定得危险性。
当血钾过低时,患者临床表现四肢肌无力、软瘫、呼吸困难、窒息、腹泻及恶心呕吐等,心电图提示U波改变、Q-T间期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等。
当患者得血钾一旦降至2.0mmol/L,心电图上会出现T波,ST段下降,多源性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出现心室扑动或颤动而致心搏骤停。
而当血钾过高时,可出现QRS波群时限延长、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严重时会出现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宽得QRS波群。
患者表现为肌肉无力,甚至瘫痪形成。
通常以下肢出现较多,后沿躯干向上肢延伸,呼吸肌在极个别情况下才可累及。
因此,对低钾得患者进行高浓度补钾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在补钾期间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呼吸、心电图、血压等改变,并准备各种抢救用物。
补钾的注意事项和原则补钾是指通过摄入富含钾的食物或者口服药物来增加体内钾离子的浓度,以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补钾的注意事项和原则非常重要,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选择适合的补钾方法:可以通过摄入钾含量较高的食物来补钾,如香蕉、土豆、豆类、核桃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口服含钾药物,如氯化钾片、枸橼酸钾颗粒等。
对于严重低钾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氯化钾来进行补钾。
选择补钾方法时应根据个体情况以及具体情况而定。
2.严格控制补钾的剂量:补钾时应根据体内钾离子的浓度以及个体情况来确定所需的补钾剂量。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补钾的目的,剂量过高则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因此,在补钾时需要根据医嘱或者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以确保补钾的安全与有效。
3.谨慎对待高钾血症患者:对于高钾血症患者,补钾应更加慎重。
在补钾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严密监测血钾水平。
如果出现高钾血症的症状(如心律失常、肌无力等),应立即停止补钾,并及时通知医生以寻求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4.考虑补钙同时补钾:由于钾离子与钙离子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补钾时也需要考虑补钙。
特别是在使用氯化钾等高浓度补钾药物时,可能会增加钙离子的排泄。
因此,在补钾的同时,也需要确保补充足够的钙,以维持钙钾平衡。
5.细致观察补钾效果:在开始补钾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补钾后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说明补钾有效。
如果在补钾后仍出现明显不适或症状加重,需要及时调整补钾的剂量或者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6.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除了通过口服药物补钾,补充富含钾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均衡摄入各类食物,并合理搭配富含钾的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钾离子的稳定水平。
静脉补钾的原则简答题静脉补钾是指将钾盐以注射剂的形式通过静脉给予患者,以补充或调节体内钾离子的浓度。
钾是人体细胞内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合理而有效的静脉补钾原则对于维持体内钾离子平衡、防止和治疗钾离子紊乱具有重要意义。
1. 补钾适应症:- 低钾血症:当患者血钾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血清钾浓度<3.5mmol/L)时,需要进行静脉补钾。
- 低钾病因:低钾血症的原因可以是胃肠排泄过多、尿液排钾增加、药物使用不当、酸碱平衡紊乱、内分泌障碍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钾。
- 高钾血症:当患者血钾浓度高于正常范围(血清钾浓度>5.0mmol/L)时,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症状,需要静脉血钾。
2. 静脉补钾剂选择:- 常用静脉补钾剂主要有氯化钾、醋酸钾和甘露醇钾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补钾剂。
如无特殊要求,可选择氯化钾作为首选药物补钾。
- 考虑到药物的渗透压、pH值和浓度等因素,应选择与患者体液等渗或稍高渗的钾盐制剂,以防止不适反应的发生。
- 注意遵循药物说明书中的给药剂量和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速度。
3. 静脉补钾原则:- 评估患者的补钾需要,包括监测血清钾浓度和判断患者的病情。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补钾的途径、剂量和速度。
通常情况下,静脉补钾更为迅速有效,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高血糖危象、急性肾损伤等,需密切观察和控制补钾速度。
- 监测补钾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补钾后应及时复查血清钾浓度,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以评价补钾效果和防止补钾过多引起高钾血症。
- 不同病情下补钾策略的调整。
如患者合并有酸碱平衡紊乱或心脏病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补钾策略。
4. 注意事项:- 药物的稀释和配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 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给药剂量和速度的调整,以防止过量和不良反应。
- 静脉补钾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以及钾离子的排出情况。
低钾血症补钾注意事项
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低钾血症的症状包括乏力、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
补钾是治疗低钾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补钾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根据血钾浓度确定补钾剂剂量:低钾血症严重程度决定了补钾的剂量。
一般情况下,血钾浓度低于3.0 mmol/L时需补钾。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确定合适的补钾剂量。
2. 确保补钾剂稀释充分:补钾剂一般需要稀释后静脉注射。
稀释剂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以确保补钾剂能够充分混合,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3. 注意补钾速度:补钾的速度不能过快,以免造成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升高过快而引发心跳过快或心律失常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补钾的速度控制在10-20 mmol/h。
4. 监测补钾效果和血钾浓度:补钾后应定期监测血钾浓度,确保补钾效果达到预期。
如果血钾浓度达到正常范围,则应逐渐减少钾剂剂量,避免血钾过高。
5. 避免补钾过量:补钾过量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引发心脏问题甚至心脏骤停。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合适的补钾剂量,患者和家属应按照医嘱进行补钾。
6.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补钾剂对机体的吸收和排泄,如针对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药物。
在补钾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调整补钾策略。
补钾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低钾血症症状,如呼吸困难、肌无力等,应立即就医。
补充钾的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
1.见尿补钾:如果无尿或少尿,应警惕补钾造成高钾血症风险,对于肾功能衰竭患
者,应酌情减少补钾剂量,以及减慢补钾速度。
2.补钾液体浓度不宜过高:一般配制补钾液体,浓度不应超过0.3%,过高浓度会刺
激静脉,以及导致相关心律失常发作。
3.严格监测血钾水平变化:补钾过程中应严格监测血钾水平变化,避免出现补钾过
量,引发高钾血症风险。
4.避免应用葡萄糖补钾:补钾早期避免应用葡萄糖作为溶酶进行补钾,因葡萄糖可促
进血液中血钾进入细胞内,而进一步恶化低钾血症。
5.根据患者原发疾病以及血压水平酌情补钾: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及时有效纠正低钾
血症,避免不良预后。
总的来说,补充钾的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血钾浓度、原发疾病等进行调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纠正低钾血症。
简述静脉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静脉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纠正体内的钾离子不平衡问题。
它通过将含有适当浓度的钾盐以静脉方式注射入体内,以快速提高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
在使用静脉补钾时,有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选择合适的钾盐是静脉补钾的关键之一。
常用的钾盐有氯化钾、醋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
其中,氯化钾是最常用的一种,因为它具有较高的钾离子浓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需要根据血钾水平和患者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钾盐。
另外,还需考虑到钾盐的渗透压和药物相容性等因素,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静脉补钾的速度和剂量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钾离子的静脉输入速度不应超过1 mmol/kg/h,以避免发生过快的血钾升高,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可以考虑缓慢静脉输入,以防止快速补钾导致的低钾再发。
此外,剂量的选择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肾脏功能是否正常、是否伴有休克等。
第三,静脉补钾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钾离子浓度。
在补钾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生命体征,以及血钾浓度的变化情况。
若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或高钾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减慢补钾速度、补充液体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症等。
最后,静脉补钾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人群的情况。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生理状态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老年人的肾功能可能下降,因此需要减小补钾剂量,并且加强监测。
对于儿童,需要根据其体重和年龄等确定补钾的剂量和速度。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静脉补钾,除非在严重低钾血症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医生认为静脉补钾的益处大于风险。
总之,静脉补钾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纠正体内钾离子的不平衡问题。
然而,在应用静脉补钾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icu补钾原则
ICU补钾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尽量口服补钾:常用10%氯化钾溶液或柠檬酸钾口服。
如果患者不能口服或者
缺钾较重,可以考虑静脉补钾。
2.见尿补钾:尿量达30-40ml/h后或者尿量达500ml/d以上时,可以予以补
钾。
尿量监测应1次/h,每小时尿量在30~40 ml时补钾较为安全。
3.限制补钾总量:根据血清钾水平,补钾量为60至80mmol/d。
4.控制补钾浓度:补钾不能过急过快,因为缺钾主要是细胞内缺乏,正常情况下,
需要15小时才能达到钾的细胞内外平衡。
补钾时必须观察尿量,如尿少要慎重,避免高血钾。
补钾时,氯化钾浓度不应超过0.3%,即500ml液体中最多加1.5g钾。
5.控制补钾速度:补钾滴速不宜过快,每小时补钾不应超过1g,严重缺钾时每小
时最多不应超过2g。
快速补钾,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此外,对于需要补钾的患者,护士应掌握高/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能根据临床表现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在补钾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监测血钾水平,及时调整补钾方案和速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临床补钾原则
临床补钾是指在药物和治疗方案的指导下,对体内钾水平较低的
患者进行补充治疗。
钾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元素,它参与了人
体的酸碱平衡、蛋白质代谢、神经肌肉传导、骨骼生长等多个生理功能。
因此对于患者出现缺钾的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补充治疗以维持
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临床补钾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遵循以下原则:
1.评估患者的钾缺乏程度:钾缺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治
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轻度缺钾可采用口服补钾;对于中度和重度缺钾,则需使用静脉注射或滴注方式进行补钾。
2.注意体内的酸碱平衡:补充钾可导致血pH升高,因此需要在
补钾时注意监测血气、电解质水平及尿量等指标。
3.必要时应该同时补充氯离子:血液中的氯离子与钾离子在代谢
中存在协同作用。
在补充钾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氯离子以维持体内
的酸碱平衡。
4.注意适当的剂量和速率:在补钾时要注意剂量,确保患者的钾
离子水平逐渐恢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也要控制补钾的速率,
避免因过快补钾而导致的副作用。
5.及时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气、
血清钾水平、心电图检查等指标,以确保补钾治疗的效果。
总之,临床补钾治疗需要严格遵循上述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安全、有效的预期效果。
试述静脉补钾的原则试述静脉补钾的原则静脉补钾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机体补充钾元素,以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静脉补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可以用于补充钾亏损、纠正血钾浓度异常、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等。
在进行静脉补钾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些原则,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
以下是静脉补钾的一些原则:1. 确定补钾的指征:在进行补钾前,首先要判断是否需要补充钾元素。
常见的绝对指征包括低血钾和严重的钾亏损,相对指征包括高血糖、碱中毒等。
2. 评估补钾的速度:钾的补充速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急性低钾或重度低钾的患者可以快速进行钾的补充,而慢性低钾或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缓慢进行补钾,以避免发生高血钾。
3. 根据血钾浓度调整钾的剂量:补钾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血钾浓度而定。
一般情况下,血钾浓度在3.5-5.0mmol/L 之间为正常范围。
如果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需要进行钾的补充。
4. 选择合适的钾盐制剂:常用的钾盐制剂有氯化钾、乳酸钾等。
在选择合适的钾盐制剂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背景疾病、肾功能等。
5. 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静脉补钾时需要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和浓度。
如果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心脏和血管等严重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静脉补钾的速度在10-20mmol/h之间较为安全。
6. 监测血钾浓度:进行静脉补钾后,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钾浓度,以评估补钾效果和调整补钾剂量。
监测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一般每2-4小时测定一次。
7. 预防高血钾并发症:静脉补钾后,患者可能出现高血钾,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避免同时使用贝他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可能导致高血钾的药物。
总之,静脉补钾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在进行静脉补钾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一些原则,包括确定补钾的指征、评估补钾的速度、根据血钾浓度调整钾的剂量、选择合适的钾盐制剂等,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静脉补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述低钾血症的处理原则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3.5mmol/L,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去除病因:寻找并治疗导致低钾血症的原因,如呕吐、腹泻、长期应用排钾利尿剂等。
2. 补钾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钾水平,选择适当的补钾途径和剂量。
一般来说,轻度低钾血症可以通过口服补钾,如氯化钾、枸橼酸钾等;中重度低钾血症则需要通过静脉补钾。
3. 补钾速度和浓度:补钾速度和浓度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钾水平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补钾速度不宜过快,以避免高钾血症;补钾浓度不宜过高,以避免对血管和心脏造成刺激。
4. 监测血钾水平:在补钾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以确保补钾的效果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每 2-4 小时测量一次血钾水平,直到血钾恢复正常。
5. 纠正其他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常常伴随其他电解质紊乱,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等,需要及时纠正。
6. 预防并发症:低钾血症可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7.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合理饮食、避免诱因等,以预防低钾血症的复发。
总之,低钾血症的处理原则是及时补充钾离子,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寻找并治疗病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钾水平调整补钾方案。
静脉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一、静脉补钾的原则1、根据患者的钾离子水平确定补钾方案。
在进行静脉补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血清钾水平,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钾治疗。
一般来说,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就需要考虑补钾治疗。
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和临床表现,确定补钾的剂量和速度。
2、选择适当的钾盐进行补钾治疗。
在进行静脉补钾时,一般可以选择氯化钾、乳酸钾、醋酸钾等不同类型的钾盐。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钾盐种类和浓度,以确保补钾效果最佳。
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类型的钾盐对患者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3、控制补钾的速度和剂量。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确定补钾的速度和剂量。
一般来说,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导致过度补钾或心肌毒性。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等因素,调整补钾的剂量,确保患者能够达到正常钾离子水平。
4、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钾水平。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钾水平变化。
特别是在补钾的初期,需要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心电图监测和血钾检测,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补钾治疗方案。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中,遇到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或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调整补钾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补钾的剂量和速度,以保证治疗效果最佳。
6、注意预防补钾的并发症。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时,需要注意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补钾速度过快导致高钾血症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以及补钾过量导致的高钾血症等情况。
在进行临床操作时,需要认真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1、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之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特别是心肌功能和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如果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情况,需要谨慎进行补钾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补钾遵循的原则
补钾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 在明确存在低钾血症的情况下,及时补充钾离子,以维持正常的血钾水平。
2.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钾的速度和途径。
轻、中度低钾血症可口服补钾,而严重低钾血症需要静脉补钾。
3. 在使用钾盐补钾时,要根据钾盐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速度进行合理选择,以避免钾过负荷引起高钾血症。
4. 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尿量、酸碱平衡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钾的补充。
5. 监测血钾水平。
定期检测血钾浓度,以评估补钾效果和调整补充钾的速度和剂量。
6. 避免应用对血钾水平有影响的药物,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以防止进一步导致低钾血症。
7. 在补钾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以及注意可能发生的高钾血症并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补钾的具体原则还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并且遵循相关的治疗指南和协议。
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低钾血症(血清钾<3.5 mmol/L)是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
补钾原则原则一:低浓度、慢速度关于浓度方面七版教材及第15 版实用内科学上要求补钾溶液浓度为20~40 mmol/L(例:补钾溶液如氯化钾,氯化钾分子量是74.5,如果使用氯化钾补钾,氯化钾浓度约为1.5~3.0 g/L),所以1000 mL 的液体中氯化钾不能超过3 g,这是循证医学摸索出来的安全浓度,也是大家的共识,不要碰这个雷。
而在补钾速度方面第15 版实用内科学也更谨慎,提到补钾速度不超过10~20 mmol/h(不超过0.75 g~1.5 g/h)。
显然这种补液原则在重症病人中不适用,所以就需要精确的静脉微量输注泵从中心静脉泵入补钾了。
原则二:见尿补钾钾基本上是通过尿液排泄的,补钾时必须检查患者肾功能和尿量。
在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休克致肾功能障碍时,除非有严重心律紊乱或呼吸肌麻痹等紧急情况,应待补充血容量、排尿达到30~40 mL/h 后,始予补钾。
原则三:尽量口服口服补钾具有简单、安全、廉价、易行的优势,是临床最常见的补钾方式,口服补钾以氯化钾为首选,其中因氯化钾溶液比片剂易吸收而更受临床医师喜爱。
由于不是每个医院都有口服的氯化钾溶液,所以有些医师便将氯化钾注射液直接口服,虽然这种用法在说明书上未找到依据,但是临床上可以普遍见到。
也有学者将氯化钾溶液及氯化钾注射液研究对比,口服氯化钾注射液者,无不适主诉,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鉴于氯化钾注射液口感差,有较多的胃肠道反应,宜用果汁、牛奶或是蜂蜜稀释于餐后服用。
注意事项关于溶媒的选择,应使用盐水,因为葡萄糖溶液可刺激胰岛素释放,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故在纠正低血钾补钾时应禁止和葡萄糖一起输入。
若血钾已正常,将氯化钾加入5% 葡萄糖液内静滴,可预防高钾血症和纠正钾缺乏症。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持续钾丢失,一般补钾的效果可能会差些,可以给予保钾利尿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低血钾患者,可给予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与补钾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在肾功能受损患者或同时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时,可产生严重的高血钾症,需定期严密监测血钾。
临床补钾的四不宜原则
临床补钾时需要遵守以下四不宜原则:
1. 不宜快速补钾:补钾速度过快容易引起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因此,补钾时应根据患者血钾水平和临床情况,缓慢给予补钾治疗。
2. 不宜选用浓度过高的钾盐:补钾时要根据患者的血钾水平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钾盐浓度。
过高浓度的钾盐可能引起静脉刺激,导致疼痛和静脉炎症。
3. 不宜单纯给予口服钾盐:对于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口服钾盐吸收速度较慢,无法迅速纠正血钾水平。
此时应采用静脉给药,以快速纠正血钾水平。
4. 不宜同时补镁而不补钾:补镁治疗时可促进细胞内钾向细胞外流失,因此临床上应同时补充适量的钾盐,以维持血钾水平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则并非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在具体临床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补钾方法。
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引言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体内钾离子缺乏或平衡失调的情况。
钾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功能、维持酸碱平衡和调节心脏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补钾治疗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1. 确定补钾的指征在进行补钾治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补钾的指征。
常见的指征包括: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尿钾排泄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等。
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钾治疗。
2. 确定补钾的途径和速度补钾的途径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
口服补钾适用于轻度缺钾的情况,而静脉注射适用于严重缺钾或急性高钾血症的情况。
在选择补钾的途径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肾功能、胃肠道功能等。
补钾的速度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血钾水平。
对于急性高钾血症,需要迅速降低血钾水平,因此可以选择较快的补钾速度。
而对于慢性低钾血症,需要逐渐纠正钾离子缺乏,因此补钾速度相对较慢。
3. 监测补钾效果和副作用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补钾的效果和副作用。
监测补钾的效果可以通过定期检测血钾水平来评估,以确保钾离子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心电图的变化等。
补钾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心律失常等。
因此,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补钾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 调整补钾方案补钾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血钾水平的变化和患者的临床状况,可以适当调整补钾的剂量和速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5. 注意补钾的安全性补钾治疗需要注意安全性。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例如,补钾的剂量和速度应逐渐增加,以避免急性的钾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的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重度低钾补钾原则
低钾是指血钾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重度低钾是指血钾浓度低于2.5mmol/L,是一种危急状态,需要紧急治疗。
补钾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确认低钾的原因:低钾的原因很多,如使用利尿剂、肾脏疾病、呕吐、腹泻等。
需要确定低钾的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2. 诊断重度低钾:重度低钾需要紧急治疗,以防止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诊断重度低钾需要通过血液检测。
3. 快速补钾:重度低钾需要快速补钾,以使钾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范围。
补钾方式包括口服、静脉滴注等。
4. 选择合适的补钾剂:补钾剂有多种,如氯化钾、醋酸钾、葡萄糖酸钾等。
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钾剂。
5. 监测补钾效果:补钾后需要监测血钾浓度,以确保补钾效果。
如果补钾效果不佳,需要重新调整补钾方案。
6. 预防低钾:预防低钾需要避免使用过量利尿剂、控制高血压等原因。
同时,饮食中需要摄入足够的钾离子,如香蕉、土豆等。
总之,补钾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补钾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同时,预防低钾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注意饮食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 1 -。
低钾患者补钾原则
1、尽量口服补钾,对不能口服者可经静脉滴注;
2、禁止静脉推注钾,常用针剂为10%氯化钾溶液,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严禁直接经静脉
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骤停;
3、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h方可补钾;
4、限制补钾总量,依血清钾水平,补钾量为60-80mmol/d(以每克氯化钾等于13.4mmol/L
计算,约需补钾3-6g/d);
5、控制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
6、滴速勿快: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
低钾血症症状
人体血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一旦血钾低于2.5mmol/L以下时会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软瘫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1、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四肢肌软弱无力,后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消化道功能障碍:胃肠道蠕动缓慢,有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等;
3、心脏功能异常: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头晕、躁动、昏迷、面部及四肢肌抽动、手足搐溺、口周及手足
麻木。
高浓度补钾的护理
1、心电监护
采用高浓度静脉补钾有一定的危险性。
当血钾过低时,患者临床表现四肢肌无力、软瘫、呼吸困难、窒息、腹泻及恶心呕吐等,心电图提示U波改变、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当患者的血钾一旦降至2.0mmol/L,心电图上会出现T波,ST段下降,多源性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出现心室扑动或颤动而致心搏骤停。
而当血钾过高时,可出现QRS波群时限延长、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严重时会出现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宽的QRS波群。
患者表现为肌肉无力,甚至瘫痪形成。
通常以下肢出现较多,后沿躯干向上肢延伸,呼吸肌在极个别情况下才可累及。
因此,对低钾的患者进行高浓度补钾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在补钾期间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呼吸、心电图、血压等改变,并准备各种抢救用物。
2、尿量的动态监测
尿量偏多,钾的丢失也多,早期易发生低钾血症。
为预防血钾过低,应根据尿量的情况适当补钾,尿量>30ml/h后可开始大量快速静脉补钾。
此外,尿量监测不仅有助于监测肾功能的状态,而且可以用来指导补钾。
尿少或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采用高浓度补钾,以防导致高钾血症。
尿量过多排出的钾多,单位时间内经尿排出的钾大于经静脉补充的钾,因此,对补钾不利。
补钾期间尿量>40ml/h属安全范围,尿量<1ml/kg时,要遵医嘱给予利尿剂。
3、血气分析
因酸碱平衡失调对血钾浓度有一定的影响,pH值每上升0.1就有0.1~1.1mmol的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
因此,在深静脉补钾期间也应动态监测血清钾、电解质和血
气分析,患者一旦发生碱中毒应先纠正碱中毒后再复查血钾,不要急于补钾。
对于存在酸中毒的患者则应在纠酸前补足血钾,防止pH值升高后血钾水平进一步降低。
血钾接近3.5mmol/L,应改用0.3%氯化钾静脉输注,血钾接近5.0mmol/L,停止静脉补钾。
对于难以纠正的低钾,补钾的同时应补镁;低钾未纠正时避免推注钙剂。
4、补钾后继续监测血清钾浓度
由于低钾血症纠正后,还需继续静脉补钾4~6d才能判断血钾是否恢复正常。
这是因为人体98%的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静脉补钾后15h血钾才能与
细胞内钾达到平衡,有时需更长时间。
钾离子在体内分布均匀的时间是1h左右,所以深静脉泵钾后2h内应复查监测血清钾浓度。
采集血标本时应注意避开输液侧,时间不宜过长,不宜拍打血管,采集的标本避免震荡,以避免血细胞破坏,确保血钾检测的准确性。
高渗葡萄糖在体内转变成糖原时需要钾的参与,而胰岛素可使糖原合成增加,钾消耗增多,致血钾下降,因此也可使血钾进一步下降,故应慎用。
5、补充其他电解质
对低血钾并伴有低血钠症的患者,在低血钾纠正的同时应当及时补充钠离子。
此外,低钾血症常合并低镁血症,而镁与钾在生理功能上有协同作用,通过
补镁有助于血清钾水平提升。
对于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单纯补钾效果不佳者,可尝试使用两种途径结合的方法迅速提高血钾浓度,又可避免高钾血症引起的危险。
故主张补钾治疗中、后期补充碱性物质和镁剂或通过加用硫酸镁静脉点滴来提高疗效。
另外,在补钾的时候可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草莓、鸡肉、牛奶等,能提高血钾水平。
6、静脉补钾液体的配制宜用生理盐水,葡萄糖在体内胰岛素的作用下,使钾随糖原向细胞内转移,降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加重低钾血症。
同样在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时,可使血pH上升,H+浓度降低,促使钾离子细胞内移而加重病情。
因此推荐使用生理盐水配
7、镇痛处理
钾离子本身由于物理刺激就能致痛,还能通过诱发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致痛。
因此,在静脉补钾时,护理人员应选择较粗大的静脉血管。
如果
患者疼痛明显不能耐受,可另建一条静脉通路,两条通路各以原滴速的一半滴注
以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作溶剂补钾能减少疼痛的发生,采用葡萄糖溶液补钾出现疼痛时,在输注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可缓解或消除疼痛。
这是因为钾离子进入组织后作用于神经末梢感受器,使其去极化,从而产生疼痛。
钠离子进入组织后,使神经细胞超极化,其兴奋性降低,使痛阈增高而缓解疼痛,也可能是钠离子与钾离子竞争感受器上的膜受体,减轻钾离子的致痛作用。
通过抬高穿刺部位,从而可以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引起的疼痛效果。
8、心理护理
由于低钾血症患者因缺钾会出现肢体瘫痪,患者表现为恐惧、痛苦、抑郁等心理;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胸闷、心悸和疲劳等表现,即使低钾得到纠正后,仍有心理负担,急需心理护理调解。
医护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明白缺钾的表现、症状以及高浓度补钾的时间、效果等,使患者心中有数,从而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及恐惧心理。
9、症状观察
低钾血症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恶心、呕吐、腹胀、肢体软瘫,因呼吸肌麻痹而呼吸困难等。
而血钾升至正常水平后这些症状均可缓解或消失。
这要求在补钾过程中不仅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还要重视患者的主诉。
附:检查期间注意事项
一、感染患者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如必须使用非一次性医疗器械处理如
1、白班直接用防渗透的双层黄色垃圾袋密闭盛放,粘贴“感染器械”标识,
放置于密闭的容器内,由消毒供应中心及时取走处理;
2、如为夜班感染器械直接喷上1:270的酶制剂(每4小时更换,放在妇五
病房)放置于防渗透的双层黄色垃圾袋密闭盛放,粘贴“感染器械”标识后放于密闭的容器内,待白班由由消毒供应中心及时取走处理。
其他非感染患者用后器械,夜班时冲洗干净血迹、分泌物后喷上1:270的酶制剂放于密闭的容器内,白班的处理参见绿本。
二、口服药发放后注意及时签字,现存的口服药执行单检查每页签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