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与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237.72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孩子们通过天窗观察世界、发挥想象力的文章。
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孩子们童真的心灵和对世界的好奇。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以及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的语言有较强的兴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容易产生共鸣。
但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文章中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描述,体会作者情感,运用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朗读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节奏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图片和生字词。
2.准备相关音乐、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天窗的看法和想象。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巩固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感受诗词的美。
2.能够朗读诗词《天窗》。
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
2.朗读诗词《天窗》。
3.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诗歌的抽象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画面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天窗》的情境。
2. 学习诗词
让学生跟读诗词《天窗》,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每组提出自己
的看法。
4. 组内表演
每组挑选一名同学表演诗词《天窗》中的情景,其他同学猜测表演内容对应的
诗句。
5. 个人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6.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美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五、作业
1.背诵诗词《天窗》。
2.写一篇感想,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诗歌《天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
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天窗》这首诗词时能够有所收获,感受到诗歌之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篇课文《天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中阁楼上发现一块天窗,这块天窗让他在闷热的夏夜和阴雨的日子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快乐。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天窗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他们对于通过细节描写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还不够强。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通过朗读和感悟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时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朗读和感悟中体会作者情感;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2.天窗的图片或视频3.相关课外阅读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展示天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天窗。
2.呈现(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天窗的描写,以及作者通过对天窗的描写表达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朗读结束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老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外面的世界,从而展开想象和思考的短篇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向学生展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位于四年级下册,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这篇课文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简单的故事情节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
但是,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进行想象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
3.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篇描写孩子童年生活的文章。
课文通过讲述孩子们在乡下度过的一个夏天,以及他们发现天窗所带来的乐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大自然和生活的课文容易产生共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但同时,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气。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课文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景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大自然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外面的世界,从而展开想象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和透过天窗看到的美景,表达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因此对这篇课文应该会有较高的兴趣。
然而,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音频,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然后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天窗的了解和印象。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天窗的美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小小的”、“亮晶晶的”等,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教学卡片。
卡片上分别写有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对应的图片。
学生需要将关键词语和图片进行匹配,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邀请学生上台,用黑板和粉笔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图片进行展示。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天窗》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为故事书中的描述而畅想着“天窗”的美好情景。
这篇文章富有想象力,适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了解《天窗》的故事内容,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天窗》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启发学生用心感受美。
4. 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导读,讲解《天窗》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三步: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中的意义。
•第四步: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天窗》的理解和想象。
•第五步:讨论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天窗》给他们的启示。
5. 总结和作业布置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的方式,让他们全方位地理解和体会《天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美丽事物的向往和情感共鸣。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个别学生对文中隐含的意义理解较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感受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感。
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学生思维启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阅读《天窗》这样的文学作品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并欣赏作品中的美。
综上所述,本节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教案一. 教材分析《3. 天窗》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儿通过对天窗的观察,发挥想象,体验到了窗外的美好世界,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细节描写来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情感,发挥想象,感受生活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情感,发挥想象,感受生活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画面中的景象。
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小小的天窗”、“亮晶晶的星”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认读练习,让学生通过卡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生字词记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教案及板书设计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窗的形态、作用和历史背景;2.了解古人在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3.通过分析文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热爱自然、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天窗的形态、作用和历史背景;2.通过分析文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了解古人在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热爱自然、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进行“天窗”音、形、义三方面的解释,以引导学生主题认识;2.给学生看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天窗”的形态特征。
2. 预习(15分钟)1.请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描写的情景;2.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文章中的情景,并画出天窗的草图。
3. 探究(20分钟)1.请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建筑物,询问其中是否有天窗;2.让学生猜测天窗的作用,记录下来;3.请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再次阅读文章,并解答下列问题:天窗的形状、作用、历史背景。
4. 总结(10分钟)1.请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天窗的功能有哪些?什么样的建筑需要天窗?天窗是怎么出现的?2.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天窗的作用和形态特征。
5. 作业(5分钟)1.请学生完成《天窗》的读书笔记;2.让学生以课文为素材,画一张天窗的设计图,标注出天窗的形态和作用。
五、板书设计1. 关键词•天窗•建筑物•古代建筑•形态特征•历史背景2. 板书内容天窗古代建筑形态特征历史背景作用分析建筑物的种类六、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天窗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建筑物和回顾历史上的古代建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了天窗的形态特征、历史背景以及功能作用。
在教学中我没有使用多媒体设备,导致整个课堂过程比较呆板且缺乏互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我觉得我在课前部分没有预先引导学生,对学生的预习效果不太满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教学设想】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内容?2.完成填空:《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文章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领略了天窗的神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时代天窗带给他的快乐和慰藉。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预设: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理解喻意;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4.能够简单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解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分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天窗》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领会喻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和含义;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文材料和课件;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4.学生课桌椅、讲台等教学场所设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动画片段或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天窗》,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词语解释并讨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或难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第二课时1. 复习内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复述或短文填空,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创设情境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加深对“天窗”含义的理解。
3.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小结。
4.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天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天窗》教学反思(通用12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天窗》教学反思 1《天窗》这篇课文写得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再让学生质疑。
学生非常自然地提出了“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因此,在课上我主要围绕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一、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句子。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通过找句子,读句子悟出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闪电的形状,云朵的变幻多端。
作者的想象主要是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展开,十分合理。
二、指导学生朗读。
因为学生理解了句子,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也就有了感情。
加上暴风雨的呼叫声,学生的朗读有起有伏,抑扬顿挫。
其次,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积累了不少优美的句子,给写作提供了素材。
三、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这节课,我设计了说话练习,除了平时就能说会道的,我还特别让好同学帮助那些平时不太开口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天窗》教学反思 2《天窗》这篇课文意义深刻,由于写作时代离现在孩子的生活较远,他们可能没有书中孩子们的这种感受,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备课时,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孩子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针对“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什么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通过品词品句品段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我让学生将孩子们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进一步感知课文。
在渗透“想象”写法指导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品读悟出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雷电的猛厉,云彩的奇异变幻,读懂了作者的想象主要是在颜色、大小、形状、数量等方面展开,十分合理。
借助这些奇妙的想象的文本内容我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深刻含义。
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教案–3《天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认识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能够学习初步运用想象力进行文字创作。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老师引导下积极参与讨论、阅读、复述等活动。
2.能够通过听、说、读、写这一循环方式,提高课文理解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共鸣和联想,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2.在课文复述和创作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天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进行课文复述并进行简单创作。
难点:1.在复述和创作中做到连贯和合理性。
2.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分发资料或PPT。
2.讲台准备好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3.学生准备好学习用书、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带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感觉。
2. 学习新课1.听读课文: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学生自主读一遍。
2.教师带领学生理解关键词语,解释生字。
3.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老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整理语言。
3. 课文创作1.师生互动,共同构思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
2.学生分组写作,老师指导,提供建议和帮助。
3.学生展示和分享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4. 课堂总结复习课文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文的复述练习,写一段对课文的感想。
2.完成小组课文创作,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但在互动环节,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有待加强,需要多采用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注重课文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3《天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天窗》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课,作者茅盾。
文章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描绘了他通过天窗看到的夜晚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奇思妙想。
全文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通过天窗看到的美丽夜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窥”、“繁星”等。
2. 感受作者通过天窗看到的美丽夜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美好时光。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天窗》的电子课件或纸质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堂活动道具,如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出示课题《天窗》,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梳理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三、深入学习,品味课文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窥”、“繁星”等,感受作者通过天窗看到的美丽夜景。
3.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从天窗看到的美丽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四、朗读课文,感受意境1.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进一步感受课文的美。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天窗- 作者:茅盾- 主题:夜晚景象、奇思妙想- 美句:窥、繁星- 情感:珍惜美好时光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天窗》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通过天窗观察外面的世界,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运用修辞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课文中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丰富想象和深层含义,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韵律美和情感。
4.写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天窗,营造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
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理解《天窗》中的一些诗句和成语的意思。
3.能够通过阅读《天窗》来感受诗意和美。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重点诗句和成语的解释和理解。
2.通过《天窗》这篇文章感受诗意和美。
三、教学难点1.部分古诗词和成语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天窗》中感受诗意和美。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本或复印件。
2.教学PPT。
3.参考资料:《天窗》相关的诗词及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论天空、阳光等话题,导入课文《天窗》,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预期和感受。
2. 预习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猜测《天窗》是关于什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3. 阅读课文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对课文中哪句诗句印象最深刻等。
5. 学习诗句和成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诗句和成语,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6. 朗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天窗》的朗诵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
7. 总结提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诗词,感受文学之美。
六、作业布置1.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句和成语。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自己对《天窗》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课文的理解和诗意的感悟,但在课堂互动和学生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下节课继续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天窗》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之美的感悟和欣赏能力,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天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词语“天窗”。
2.培养学生用诗意的眼光欣赏平凡的事物,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
3.通过朗读、赏析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天窗”的意义。
•朗读课文,体会诗意表达。
2.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理解课文的蕴含意义,感受作者对天窗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首先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然后导入新课,引出“天窗”词语。
2. 导入课文让学生从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素材中感受“天窗”的美感,并让学生揣摩、猜测“天窗”词语的意义。
3. 课文解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词语含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
4. 分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展开关于“天窗”词语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5. 小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课文要点,加深对“天窗”词语的理解,课后可以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练习或写作任务,拓展课文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考查方式采用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口头答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能够准确描述“天窗”的意义。
•朗读课文流畅地表达课文意思。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天窗”的感悟和理解。
五、课外拓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和日常环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让学生用文学的眼光审视世界,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通过朗读课文、讨论思考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词语之美。
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天窗”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乡村生活中,通过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从而展开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乡村生活较为陌生,对课文中的某些情节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思考,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3.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展开想象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乡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想象训练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课文中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音频,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相关图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为学生营造情境。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乡村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印象。
同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遇到生字词,教师及时解释并让学生跟读。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第3课《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天窗》,理解故事情节与主题;2.学习词语:探航、飞翔、动容、眷恋等的意思和用法;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高尚品德的认识,体会风凉心正的道理;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3.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学习尊重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学习词语的意思和用法;3.运用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抽象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与课文《天窗》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故事情节。
2.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课文中生词和生字的意思;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并展开探讨。
3. 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表演课文中的片段,体验角色情感;2.反思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 词语学习(10分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意思和用法。
5. 课文赏析(15分钟)1.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2.学生分组完成课文赏析任务。
6. 归纳总结(10分钟)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总结课文中的主题与教育意义。
7. 课堂作业(5分钟)学生撰写课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积极参与、发言和表演的情况;2.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五、课后反思教师应当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备课和教学改进做好准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这个教案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学习故事《天窗》所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3天窗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卜”,会写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卜”,会写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题置疑,通过圈画聚焦关键语句。
3.合作品读,把握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重点)
一、借助图片,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乡下天窗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结合课题,相机简介作者,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天窗,齐读)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引导学生关注“天窗”这一乡下特有的事物,进而对天窗产生好奇:什么是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作者围绕着天窗会写些什么?……
2.带着疑问初读课文,用借助插图、联系课文的方法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
3.分享交流:作者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1:天窗的外形、作用。
预设2:下雨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慰藉。
预设3:夜晚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慰藉。
4.了解天窗。
(1)出示图片和第3自然段,说一说什么是天窗。
(2)出示第1、2自然段,联系上文并根据“有了天窗,。
没有天窗,”的句式来说一说,以此了解天窗,明白天窗的作用。
5.感知天窗带来的乐趣。
(1)布置任务:组织学生快速阅读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想想: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初步感受孩子们被关在黑乎乎的屋子里,那种孤独、无聊、苦闷的感觉。
(3)相机出示这两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抚慰)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4)提问:第5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鼓励学生紧扣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来理解语段大意。
教师出示这两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小结:天窗是连接屋内与外面的天地的通道,给孩子们原本枯燥乏味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三、学习生字词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讲解学生不懂的字词。
2.指导区分“藉”和“籍”两个字。
指导生字书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难点)
一、回顾导入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慰藉、快乐)
2.问:“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3.被关在屋子里的孩子是怎么借助这小小的天窗来让自己获得“慰藉”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
二、合作品读,紧扣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一)学习“夏天阵雨来时”
1.教师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由快乐到失落)用“△”标出最能表现孩子们心情的词语。
2.师:屋子,被关上了,天窗,却无法关上;身体,被锁住了,想象却无法锁住!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在文中画出相关语
句。
3.师生合作,把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二)抓关键词,体会作者蕴藏的情感
1.“雨脚”“跳”:这些词用在雨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点落在天窗上的样子当成了雨用脚在跳,雨变得很可爱。
2.“一瞥”:“瞥”指快速地扫了一眼,形象地写出了闪电发出一瞬亮光的样子,闪电变得很可爱。
3.“卜落卜落”:拟声词把雨点落在天窗上的声音表现得可知可感。
4.“带子似的”:把闪电的样子写得具体、贴切。
5.“扫荡”:这个词给人威力十足的感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约束,很自由。
6.“这雨,这风,这雷,这电”:连用四个“这”,构成排比,加强了语气,让人感觉风雨雷电气势十足,像四位霸道的侵略者似的。
补充想象:你想象到,这雨________,这风_________,这雷___________,这电_________,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小结:通过这些字词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原本失落的情感一扫而光,写出了孩子们此时心境的欢快。
(三)学习“晚上被逼着上床‘休息’时”
1.默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当孩子们被大人们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无奈、不甘)你们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2.默读第7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事物,用波浪线勾画出孩子们由看到的事物想象到的景象。
点拨: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体会孩子们神秘而兴奋的心情。
小结:此时的天窗就像是万花筒,让孩子们从虚无的想象中看到了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三、体悟总结,聚焦关键词升华情感
1.提问: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了外面不一样的精彩世界,谁能说说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预设:原本孩子们被锁在小屋子里,内心是苦闷的、无聊的、寂寞的,但他们通过天窗联想到了比平时看到的更精彩、更有趣的情景,此时他们变得更加欢快、激动、兴奋、陶醉,所以天窗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2.升华情感:天窗把孩子们与外界连在一起,让孩子们看到了更阔达、更复杂的雨景;又让孩子们看到了更真切、更确实的夜景。
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集体朗读。
四、分层练笔,迁移运用,体验想象的快乐
1.出示课文第5、7自然段,引导思考:孩子们是如何用天窗从“无”中看到“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点拨:可以抓住数量,抓住形状,还可以抓住颜色,抓住事物特点的联系,天马行空地想象。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练笔任务。
请学生想象自己成为乡下孩子中的一员,就在那样的夜里,在地洞似的屋子里,想象可能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完成仿写任务,最后进行交流和点评。
(1)仿写句子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闪过的一道光亮,想象到。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想象到。
(2)能干的你,学着课文的样子试着仿写段落吧。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想象到。
我会从那,想象到这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乡下人家》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天窗》时,我注重体现“以学定教,以读为本,读练结合”的教学理念,借助关键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关键词句让学生理解孩子们丰富奇特的想象,深入体会课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课文中“想象”部分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通过让学生去掉“想象”的部分,感受“想象”
在生活和写作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分层练笔的环节,先给出透过天窗可以看到什么景物的提示,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然后提高要求,让他们自己思考通过天窗可以看到什么景物,由此能想到什么,并用笔写下来,这是对“想象”的学有所用。
4*三月桃花水
【致读者】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你能阅读到此文章,希望此能对您有所帮助。
为
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资料,同时促进你我共同成长,希望你在阅读此文章
后,如果觉得好,请您点赞;如果文档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告诉我,我将改进
不足之处,对文档进行不断完善。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的需要,是我最大的愿望。
谢谢!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