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汇总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汇总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汇总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汇总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汇总&练习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 n.a m=a m+n(m,n是正整数).

底数可以是数字或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若是多项式,应该把多项式看做一个整体。幂之间是乘法关系,指数之间是相加关系。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 n)m=a mn(m,n是正整数)。

注意负数的奇数次幂为负,负数的偶数次幂为正。

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

(ab)n=a n b n(n是正整数)。

底数必须是积的形式,当底数中有多个因式时,切勿漏掉系数因式的乘方。当底数中有“-”时,应将视为-1,作为系数因式进行乘方。

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积的系数等于各单项式系数的积,应先确定积的符号,在计算积的绝

对值。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加。有乘方的先算乘方,再算乘法。

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a(m+n)=am+an。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

项,注意符号变化,能合并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a+b)(m+n)=am+an+bm+bn。

7.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

(a+b)(a-b)=a2-b2

有一组符号相同,有一组符号相反,用相同数的平方减去相反数的平方。每一组数的绝对值都相同。

8.完全平方公式,即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a+b)2=a2+2ab+b2,(a-b)2=a2-2ab+b2

首平方,尾平方,积的两倍在中央。

9.公式的灵活变形:(a+b)2+(a-b)2=2a2+2b2,(a+b)2-(a-b)2=4ab,a2+b2=(a+b)2-2ab,

a2+b2=(a-b)2+2ab,(a+b)2=(a-b)2+4ab,(a-b)2=(a+b)2-4ab

;

=

====

-=

-=

+-+-=

--+-=

+?=

-?=

++=

+=

-+=

++=

÷=

=

=

??-+n m n m n m a a a a a a x y y x x y y x b a a bc a ab x x y x b a b a a a b b b a a a a a ,,

8,2)()2())(())((2)2(3)4)(5()3()2)(2()2)(32()2()(85222584233253求已知)( 因式分解知识点&练习

1.

2. 把一个多项式表示成若干个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称为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a 2-b 2=(a+b )(a -b )

因式分解三注意:1.乘积形式;2.恒等变形,指分解后得到的式子通过整式的乘法可以还原成原来的多项式;3.分解彻底。

3. 几个多项式的公共的因式称为它们的公因式。am+an=a (m+n ),其中a 为公因式。

公因式是在一个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且必须相同的因式。一个公因式一般由系数和字母两个部分组成。公因式可以是单项式, 也可以是多项式。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也可以提取公因式,但是需要先变换符号。

4.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这种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am+an=a (m+n ),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数,那么一般提出先提出负号,同时多项式中的各项都变号。

-am+an=-(am -an)=-a (m -n )

5.

6. 找公因式的方法:

1.

找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绝对值的最大公因数。 2. 确定公因式的字母:取各项中的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次数取最低的。

7.

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a2-b2=(a+b )(a -b ), 8.

$ 9. 特点:含有两部分,所含两部分的符号相反,每一部分的绝对值都可以写成某个数的平方。

10. 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a 2+2ab+b 2=(a+b )2,a 2-2ab+b 2=(a -b )2

特点:含有三部分,有两个部分可以分别写成某个数(或式子)的平方,并且这两部分的符号相同。第三部分是这两个数(式子)乘积的2倍,符号可正可以负。

11. 因式分解的步骤(对于不能直接提取公因式或者运用公式法的,先把原来多项式展开再合并,再进行因式分解):

1、

2、提公因式,

3、观看剩下的是两项还是三项,两项就用平方差,三项就用完全平方

4、检查是否分解彻底,如果不彻底继续从步骤1开始。

=

+-=

+-=

-=

-+-=

---=+=+

-=

+-=

++=

-=

-=

--+=

-=

+-=

-+-=

-+-xy y x x x x x x b b b b x x x x x x ab a y x z x y x y x x x x a x a x a a x x a x a 42)(21612121991994

11444416)()(425155)()()()(233222222234422222 相交与平行线

1.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重合、平行三种位置关系。 2.

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

平行推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4.

5. 有共同的顶点,其中一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就是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角)。

6.

对顶角相等。 ~

7.

同位角:前提是有两条线被第三条线所截(一共有三条线,其中一条是两个角的公共边)。

先找到截线,在截线的同一边,

且在两条被截线的同一边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8.内错角:前提是有两条线被第三条线所截(一共有三条线,其中一条是两个角的公共边)。

先找到截线,在截线的两边(不在同一边),

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9.!

10.同旁内角:前提是有两条线被第三条线所截(一共有三条线,其中一条是两个角的公共边)。

先找到截线,在截线的同一边,

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直线的方向,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

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12.平行线的性质(如果是先平行,再角度相等或者互补,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如果是先角度相等或者互补,再平行,就是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15.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7.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8.

19. 与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是直线,出头),

(1) 这时连接两个垂足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段(是线段,不出头)。

(2) 两条平行线的公垂线段都相等。

(3)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指两条平行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

一、填空题

1.如图,AB ∥CD ,射线AE 交CD 于点F ,若∠1=116°,则∠2的度数等于_____.

2.如图,直线//l m ,点A 、B 是直线l 上两点,点C 、D 是直线m 上两点,连接AC AD BC BD 、、、.AD BC 、交于点O ,设AOC △的面积为1S ,BOD 的面积为2S ,则1S _______2S .(填“>”,“<”或“=”)

3.如图所示,//a b ,表示直线a 与b 之间距离的是线段__________的长度.

4.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2°,则∠2= _______°.

5.如图,下列条件中:

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

则一定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_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

二、解答题

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把BOD ∠分成两部分,

(1)直接写出图中AOC ∠的对顶角为________,BOE ∠的邻补角为________;

(2)若AOC 70∠=?,且BOE EOD ∠∠:=2:3,求AOE ∠的度数.

初二数学—整式的乘法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解析《整式乘法》知识点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a n。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八、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a n=a m-n(a≠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a n(a≠0)。 十、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十一、整式的乘法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系数相乘时,注意符号。 3、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6、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2、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4、混合运算中,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时要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到最简结果。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必须做到不重不漏。相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3、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4、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2+(a+b)x+ab。 十二、平方差公式 1、(a+b)(a-b)=a2-b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4、平方差公式还能简化两数之积的运算,解这类题,首先看两个数能否转化成

概率论重要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重要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第一节基本概念 随机实验:将一切具有下面三个特点: (1)可重复性 (2)多结果性 (3)不确定性的试验或观察称为随机试验,简称为试验,常用表示。 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情(结果)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不可能事件:在试验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记为。必然事件:在试验中必然出现的事情,记为Ω。 样本点:随机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记作ω.样本空间:所有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样本空间用Ω表示.一个随机事件就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基本事件—单点集,复合事件—多点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当且仅当该事件所包含的一个样本点出现。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就是集合的关系和运算)包含关系:若事件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发生,则称B 包含A,记为,则称事件A与事件B 相等,记为A=B。 事件的和:“事件A 与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是一事件,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事件的积:称事件“事件A与事件B 都发生”为A 或AB。事件的差:称事件“事件A 发生而事件B 不发生”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差事件,记为A-B。用交并补可以表示为互斥事件:如果A,B两事件不

能同时发生,即AB=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是互不相容事件或互斥事件。互斥时可记为A+B。对立事件:称事件“A不发生”为事件A 的对立事件(逆事件),记为A 。对立事件的性质:事件运算律:设A,B,C为事件,则有: (1)交换律:AB=BA,AB=BA A(BC)=(AB)C=ABC (3)分配律:A(BC)=(AB)(AC)ABAC (4)对偶律(摩根律): 第二节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公理化体系:第三节古典概率模型1、设试验E 是古典概型,其样本空间Ω个样本点组成.则定义事件A 的概率为的某个区域,它的面积为μ(A),则向区域上随机投掷一点,该点落在区域假如样本空间Ω可用一线段,或空间中某个区域表示,则事件A 的概率仍可用上式确定,只不过把μ理解为长度或体积即可.第四节条件概率条件概率:在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记作乘法公式: P(AB)=P(B)P(A|B)=P(A)P(B|A)全概率公式:设第五节事件的独立性两个事件的相互独立:若两事件A、B 满足P(AB)=相互独立.三个事件的相互独立:对于三个事件A、B、C,若P(AB)=相互独立三个事件的两两独立:对于三个事件A、B、C,若P(AB)=两两独立独立的性质:若A 均相互独立总结: 1.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的重要概念,其与独立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具有独立性的场合,它将扮演主要的角色。 2.乘法公式、全概公式、贝叶斯公式在概率论的计算中经常使用,应

整式的乘除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 1:幂的运算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知识点 5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是指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也叫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最终结果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分解成积的形式; 第二,分解成的各因式必须是整式; 第三,必须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n m n aa 2) 幂的乘方法则: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mn a m )n mn a 3) 积的乘方法则: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 n n n ( ab) a b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mn aa mn a 知识点 2:整式的乘法运算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只要将系数、 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 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 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单项式分别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 的积相加。 知识点 3:整式的除法运算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法则: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只要将系数、 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除, 对于只在一个被除式中出现的字 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 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知识点 4:乘法公式 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又叫做:平方差公式) 2)两数和的平方公式(又叫做:完全平方和公式) 3)两数差的平方公式(又叫做:完全平方差公式) : (a : ( a b) 2 : ( a b)2 b)(a 2 a b) 2ab 2ab a 2 b 2 b 2 b 2

概率论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总结 目录 一、前五章总结 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 (1)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0)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3) 第五章极限定理 (18) 二、学习概率论这门课的心得体会 (20) 一、前五章总结 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 第一节:1.、将一切具有下面三个特点:(1)可重复性(2)多结 果性(3)不确定性的试验或观察称为随机试验,简称为试验,常用 E表示。 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情(结果)称为随 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试验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记为Ф。 必然事件:在试验中必然出现的事情,记为S或Ω。 2、我们把随机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记作e 或ω. 全体 样本点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用S或Ω表示.

一个随机事件就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基本事件—单点集,复合事件—多点集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当且仅当该事件所包含的一个样本点出现。 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就是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3、定义:事件的包含与相等 若事件A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发生,则称B包含A,记为B?A 或A?B。 若A?B且A?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为A=B。 定义:和事件 “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是一事件,称此事件为事件 A与事件B的和事件。记为A∪B。用集合表示为: A∪B={e|e∈A,或e∈B}。 定义:积事件 称事件“事件A与事件B都发生”为A与B的积事件,记为A∩ B或AB,用集合表示为AB={e|e∈A且e∈B}。 定义:差事件 称“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这一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差 事件,记为A-B,用集合表示为 A-B={e|e∈A,e?B} 。 定义:互不相容事件或互斥事件 如果A,B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即AB=Φ,则称事件A与事件 B是互不相容事件或互斥事件。 定义6:逆事件/对立事件 称事件“A不发生”为事件A的逆事件,记为ā。A与ā满足:A ∪ā= S,且Aā=Φ。

最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整理

地基基础部分 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 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一般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等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粒径级配?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土中土粒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的土可用筛分法,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的土可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分析。 3.什么是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它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一下的土骨架空隙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传递水压力并产生浮力。毛细水则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孔隙中,土粒之间形成环状弯液面,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张力反作用于土粒,成为毛细压力,这种力使土粒挤紧,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或称为毛细粘聚力。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哪些? 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体中土粒的排列和联结形式,它主要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换算指标? P6 6.熟练掌握土的各个物理性质指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P7-8 7.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是什么? 无粘性土一般指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天然状态下无粘性土具有不同的密实度。密实状态时,压缩小,强度高。疏松状态时,透水性高,强度低。 粘性土粒之间存在粘聚力而使土具有粘性。随含水率的变化可分别划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及流动状态。 8.什么是相对密度? P9 9.什么是界限含水量?什么是液限、塑限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 液限:由流动状态转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缩限:由半固态转为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10.什么是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他们各反映粘性土的什么性质? P10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各采用什么指标进行定名? 粗粒土:粒径级配 细粒土:塑性指数

整式的乘法讲义

课 题 整式的乘法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4年7月22日8:00——10:00 教学目标 掌握幂运算以及单项式与多项式之间的运算,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 重点、难点 幂运算以及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 教 学 内 容 一、疑难讲解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同底数幂的乘法 (1)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符号表示:n m n m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3)拓展:①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a m ·a n ·…·a r =a m +n +…+r (m ,n ,…,r 都是正整数). ②法则可逆用,即n m n m a a a ?=+ (m ,n 都是正整数). 谈重点 同底数幂的特征 “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等号左边符合几个同底数幂相 乘,等号右边,即结果为一个幂.注意不要忽视指数为1的因式. 例1、计算 (1)75)()(x x -?- (2))()(2b a b a +?+ (3)26a a ?- (4)32)2()2(x y y x -?- 例2、已知25123x x x x a a =??+,解关于y 的方程1-=a ay 。

知识点二:幂的乘方 (1)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2)符号表示:mn n m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3)拓展:①法则可推广为[(a m )n ]p =a mnp (m ,n ,p 都是正整数) ②法则可逆用:n m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警误区 幂的乘方的理解 不要把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混淆.幂的乘方运算是转化为指 数的乘法运算(底数不变);同底数幂的乘法,是转化为指数的加法运算(底数不变). 例3、计算 (1)42)(xy - (2)33)2(ab - (3)3223)()(x x -?- (4)344321044)(52)2(2)2(x x x x x ?+-?+- 知识点三:积的乘方 (1)法则: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2)符号表示: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3)拓展:①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的乘积,也适用这一法则,如:(abc )n =a n b n c n .a ,b ,c 可以 是任意数,也可以是幂的形式.②法则可逆用:n n n ab b a )(=.(n 为正整数). 警误区 积的乘方的易错点 运用积的乘方法则易出现的错误有:(1)漏乘因式;(2)当每个因 式再乘方时,应该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指数相乘,而结果算式为指数相加;(3)系数计算错误. 例4、已知:的值。求b a b a 3210,610,510+==

中考数学整式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整式知识点归纳 1. 概念: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与字母连接而成的式 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 代数式的值:用数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是 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 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 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 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 叫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即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整式的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幂的运算: 5.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其余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上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1提公因式法:公因式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公共因式吧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因式的系数,取相同字母最低次幂的积。公因式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2公式法:A.平方差公式;B.完全平方公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土力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土力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 1.土: 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物理风化原生矿物(量变)无粘性土 风化作用化学风化次生矿物(质变)粘性土 生物风化有机质 2.土具有三大特点:碎散性、三相体系、自然变异性。 3.三相体系: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 4.固相:土的固体颗粒,构成土的骨架,其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及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 (1)土的矿物成分: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 颗粒矿物成分有两大类: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的新的矿物,如黏土矿物。 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吸水能力逐渐变小) (2)土的粒组: 粒度:土粒的大小。粒组: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

(3)土的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颗粒的相对含量,以及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①△颗粒级配表示方法:曲线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的土的粒径。曲线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很大,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反之,则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②反映土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的指标: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用来定量说明天然土颗粒的组成情况。 公式: 不均匀系数Cu= d60/d10 曲率系数Cc=(d30)2/(d60×d10) d6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d1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有效粒径; d3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30%的粒径,称中值粒径。 级配是否良好的判断: a.级配连续的土: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 b.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呈台阶状,同时满Cu>5和Cc=1~3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③颗粒分析实验:确定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筛分法:(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土) 水分法:(沉降分析法、密度计法)(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 5.液相: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土中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大类。 粘土粒表面吸附水(表面带负电荷) 结合水是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吸附于土粒表面 成薄膜状的水。 分类: 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自由水是指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土中水。

整式的乘法专题复习一

整式的乘法复习专题一(幂的运算) 知识点一:同底幂的乘法和除法 a m ?a n =a m+n ; a m ÷a n =a m-n 延伸:a m ?a n ?a p =a m+n+p 逆用:a m+n =a m ?a n ;a m-n =a m ÷a n 底数互为相反数的转化:1 21 222)(;)(---=-=-n n n n a a a a 针对性练习: 1. 102·107= ; a·a 3·a 4= ; x n+1·x n-1=_____; 52()()x x -÷-=______;10234 x x x x ÷÷÷ =______. 2. x 3·x· =x 5; x 4n ·_____=x 6n ; (-y)2·_____=y 4;÷8 a =3 a ; 3. 若a x =2,a y =3,则a x+y =_____;a x÷y =_____. 4. 已知x m+2=2,x n-2=6,则x m+n =_____. 5. x·____=-x 7; (-a 4)·a 3=____; (-a)4·a 3=____; -a 4·a 2=____; 6. (a -b)·(b -a)2·(b -a)3 = ; 7. 若5x =2,5y =3,则5x+y =_____; 5x+2=_____; 5x+y+1=_____; y x -5= ;1 5-y = . 8. 若x m-2·x 3m =x 6,求m 2-2m+2的值 9. 计算:x 2·2x 5-(-x 3) ·x 4+x 6·(-x) 知识点二:负指数和零指数: p p p a a a ?? ? ??==-11(a≠0);10=a (a≠0). 针对性练习: 1. 2 2-= ;2 ) 2(--= ;221- -??? ??= ;2 21-?? ? ??= . 2. 0 )2(-= ;0 2= ;0 73-?? ? ??= ;()0 1π-= . 3. 若0 (2)x -=1,则x . 4. 已知2 (1) 1x x +-=,且x 是整数,则x= . 知识点三: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 mn n m a a =;()m m m b a ab =. 逆用:()() m n n m mn a a a ==;()m m m ab b a =? 针对性练习: 1. 221()3ab c -=________,23()n a a ? =_________. 2. 5237()()p q p q ????+?+???? = ,23( )4n n n n a b =. 3. 3() 214()a a a ?=; 221()()n n x y xy -? =__________. 4. 100100 1()(3)3?- =_________; =?2012201388 1-)(_________。 5. 若a 2323=,则a= ;若4312882n ?=,则n=_________. 6. 若2,3n n x y ==,则()n xy =_______,23()n x y =________. 7. 若5x =2,5y =3,则5x+y =____; 52x+2=____; 53x+2y =____;1 25 -x = . 8. 计算8 23 32 ()()[()]p p p -?-?-的结果是( ) 9. 已知55 44 33 2,3,4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b>c>a B.a>b>c C.c>a>b D.a

(完整)(用一)整式的乘法(知识点+例题),推荐文档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 一、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例1:计算 (1)821010?;(2)23x x ?-(-)();(3)n 2n 1n a a a a ++???(4)()()103x x -?-=;(5)322(3)---?- (6)23132--??-+ ??? = 。 例2:计算 (1)35b 2b 2b 2+?+?+()()();(2) 23 x 2y y x -?()(2-) 例3:已知x 22m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x 2。 例4已知2a x =,3b x =,求23a b x -的值。 例5已知36m =,92n =,求2413 m n --的值。 1整式的除法运算 例:()()()32101036a a a a -÷-÷-÷ = 。 例2:已知32214369 m n a b a b b ÷=,则m 、n 的取值为( ) A 、 4,3m n == B 、4,1m n == C 、1,3m n == D 、2,3m n == 例3若5320x y --=,则531010x y ÷=_________。 例4若3129 327m m +÷=,则m =__________。 2.幂的乘方(重点)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如 53a ()是三个5a 相乘,读作a 的五次幂的三次方。 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m n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例4:计算 (1)m 2a ();(2)()4 3m ??-?? ;(3)3m 2a -() 3.积的乘方(重点)积的乘方的意义: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如:()()()()3 ab ab ab ab =??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得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如: n n n ab a b ?()= 例5:计算 (1)()()2332x x -?-;(2)()4xy -;(3)()3 233a b -

概率论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第一节 基本概念 随机实验:将一切具有下面三个特点:(1)可重复性(2)多结果性(3)不确定性的试验或观察称为随机试验,简称为试验,常用 E 表示。 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情(结果)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试验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记为Ф。 必然事件:在试验中必然出现的事情,记为Ω。 样本点:随机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记作ω. 样本空间:所有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用Ω表示. 一个随机事件就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基本事件—单点集,复合事件—多点集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当且仅当该事件所包含的一个样本点出现。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就是集合的关系和运算) 包含关系:若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 发生,则称B 包含A ,记为A B ?或B A ?。 相等关系:若A B ?且B A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记为A =B 。 事件的和:“事件A 与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是一事件,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和事件。记为 A ∪B 。 事件的积:称事件“事件A 与事件B 都发生”为A 与B 的积事件,记为A∩ B 或AB 。 事件的差:称事件“事件A 发生而事件B 不发生”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差事件,记为 A -B 。 用交并补可以表示为B A B A =-。 互斥事件:如果A ,B 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即A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是互不相容事件或互斥事件。互斥时B A ?可记为A +B 。 对立事件:称事件“A 不发生”为事件A 的对立事件(逆事件),记为A 。对立事件的性质: Ω=?Φ=?B A B A ,。 事件运算律:设A ,B ,C 为事件,则有 (1)交换律:A ∪B=B ∪A ,AB=BA (2)结合律:A ∪(B ∪C)=(A ∪B)∪C=A ∪B ∪C A(BC)=(AB)C=ABC (3)分配律:A ∪(B∩C)=(A ∪B)∩(A ∪C) A(B ∪C)=(A∩B)∪(A∩C)= AB ∪AC (4)对偶律(摩根律):B A B A ?=? B A B A ?=? 第二节 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公理化体系: (1)非负性:P(A)≥0; (2)规范性:P(Ω)=1 (3)可数可加性: ????n A A A 21两两不相容时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汇总

一、绪论 1.1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1.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散粒堆 积物。 2.地基:地基是指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由地层构成,但地层不一 定是地基,地基是受土木工程影响的地层) 3.基础:基础是指墙、柱地面下的延伸扩大部分,其作用是将结构承受的 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基础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 础) 4.持力层:持力层是指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 5.下卧层:下卧层是指卧在持力层下方的土层。(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远远小 于持力层的强度)。 6.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7.土的工程性质:土的散粒性、渗透性、压缩性、整体强度(连接强度) 弱。 8.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强度条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即结构传来的荷载不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p f ≤;②变形条件:按正常使 s≤ 用极限状态设计,即控制基础沉降的范围使之不超过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二、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 土的三相组成: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简称为三相体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一)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矿物颗粒的成分有两大类:(1)原生矿物:即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2)次生矿物:系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后而形成的新的矿物(如粘土矿物)。它们的颗粒细小,呈片状,是粘性土固相的主要成分。次生矿物

中粘性矿物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 亲水性。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它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晶片之间的夹一层铝氢氧晶片所组成称为2:1型结构单位层或三层型晶胞。它的亲水性特强工程性质差。伊利石它的工程性质介于蒙脱石与高岭石之间。高岭石,它是由一层硅氧晶片和一层铝氢氧晶片组成的晶胞,属于1:1型结构单位层或者两层。它的亲水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均小于伊利石,更小于蒙脱石,遇水稳定,工程性质好。 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在工程性质中,粒度不同、矿物成分不同,土的工程性质也就不同。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而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先粗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三个统称,再细分为六个粒组: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粒、砂粒、粉粒和黏粒。 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土的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由曲线形态可评定土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若曲线平缓则粒径大小相差悬殊,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反之,则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 6030 u d C d =()2 301060c d C d d =? 1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3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30%的粒径,称为中值粒径; 60d —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 ① 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u 5,级配良好;5Cu ,级配不良。 ②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上呈台阶状,采用单一指标Cu 难以全面有效地判断土的级配好坏,需同时满足Cu 5和13Cu =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级配 不良。 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① 筛分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粗粒土)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14.1整式的乘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整式的混合运算 例题一、计算:()()()2443][-a a a a -+-?? 例题二、计算:3 222132213??? ??-???? ??-+xy y y x 例题三、计算:()()()()y x y x y x y x 4333223+--++ 【知识点二】利用幂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例题一、已知510=a ,610=b ,求b a 3210+的值。 例题二、解方程:486331222=-++x x 例题三、已知0352=-+y x ,求y x 324?的值。

【知识点三】整式除法的运用 例题一、已知()p n y mx y x y x 72323212--=?? ? ??-÷,求n,m,p 的值。 例题二、已知一个多项式与单项式457-y x 的积为()2 234775272821y x y y x y x +-,求这个多项式 【知识点四】整式化简求值 例题一、先化简,再求值: ()() ()x x x x x x x x -+-----321589622,其中61-=x 例题二、先化简,再求值: ()()()?? ? ??--++--+-y x x y x x y x y x 2563222,其中2,1=-=y x .

【知识点五】开放探求题 例题一、若多项式()()4 3 2 2+ - + +x x n mx x展开后不含有3x项和2x项,试求m,n的值。例题二、甲乙二人共同计算一道整式乘法:()()b x a x+ +3 2,由于甲抄错了第一个多项式中a的符号,得到的结果为10 11 62- +x x;由于乙漏抄了第二个多项式中x的系数,得到的结果为10 9 22+ -x x。 (1)你能知道式子中b a,的值各是多少吗? (2)请你计算出这道整式乘法的正确结果。 例题三、若x是整数,求证 1 21 22 3 + -+ -- x x x x x是整数。

中考数学知识点:整式的乘法_考前复习

中考数学知识点:整式的乘法_考前复习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更多整式的乘法如下:中考数学知识点:整式的乘法 整式的乘法 1.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 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的乘法法则;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③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一次项系数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到 整式的乘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第14章.2分)1.计算(2a 2)3?a 正确的结果是( ) A . 3a 7 B 4a 7 C a 7 D . 4a 6 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人教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第14章.2分)2.若□×3xy =3x 2y ,则□内应填的单项式是( ) A . xy B .3xy C .x D . 3x 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

初二上册数学整式的乘法期末知识点复习

初二上册数学整式的乘法期末知识点复习 有关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整式的乘法期末知识点复习 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编辑了整式的乘法期末知识点复习: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欢迎参考!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 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的乘法法则;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③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1、土力学是利用力学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2、任何建筑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通常把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成为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3、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基。 4、地基和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5、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6、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坏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7、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 8、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9、黏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10、土力的大小称为粒度。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 11、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 12、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 13、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固态水又称矿物内部结晶水或内部结合水。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14、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故称为重力水。 15、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自由水。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他方向移动的现象。 16、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 17、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和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及他们之间的连接特征,而构造是指土层的层理、裂隙和大孔隙等宏观特征,亦称宏观结构。 18、结构的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凝结构。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

v1.0可编辑可修改 例:(1) 2ab(5ab 2 3a 2 b) 2 2 (2) (-5m n) (2n 3m n ) 整式的乘法知识点 1、幕的运算性质:(a ^ 0, m n 都是正整数) (1) m n m^n a ?a = a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 m n a = a mn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 ab n a n b n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4) a m a n = a 小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例(1).在下列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3 2 6 2、3 5 (A ) a a a (B ) (a ) a 2. 零指数幕的概念: a°= 1 (a M 0)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幕都等于 I . 例:2 2017 ° =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负指数幕,等于这个数的正指数幕的倒数. 例: 4.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幕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 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1 1 例:(1) 3a 2b 2abc abc 2 (2) ( -m 3n)3 ( 2m 2n)4 3 2 5.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a (b+c+d)= ab + ac + ad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C) a 8 a 2 a 4 2 2 2 4 (D) (ab ) a b (2) a 54 a 23= 3.负指数幕的概念: a p (a M 0, p 是正整数) 2

v1.0可编辑可修改 2 2 2 6.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a+b)(c+d)= ac + ad + be + bd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 相加. 例:(1)(1 x)(4 X ) ( 2)(2 x y)( x y 1) 7. 乘法公式: ①完全平方公式:(a + b ) 2= a 2 + 2ab + b 2 (a — b ) 2= a 2 — 2ab + b 2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乘积的二倍放中央 例: ① (2 x+5y) 2=( ) 2 + 2x ( ) x ( ) + () ② 卯 2)2=( ) 2 2x ( ) x ( ) + ( ) 2 = _______________ ; 2 2 ③ (x+y) = ( ) = _________ ; ④ (m n)2 = [ ] 2 = ( ) 2 _____________ ; 2 1 ⑥ 一m 4 ② 平方差公式:(a + b ) (a — b )= a 2 — b 2 口诀:两个数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注意:相同项的平方减相反项的平方 例: ①(X 4)( x+4)=() ②(3 a+2b)(3 a 2b)=() ③ ( m n )( m n )=( 1 1 ④ (一X 叫X 2y )=( ⑤ (2a+b+3)(2 a+b- 3)=() ⑤ x 2+__ _ +4 2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