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
- 格式:pdf
- 大小:590.72 KB
- 文档页数:10
空间的叠加概念空间的叠加概念指的是在同一位置上或者在相邻的位置上有多个空间存在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现象。
空间的叠加既可以是自然地形、城市建设、建筑设计以及室内布置中都存在的现象。
在不同的场合下,由于空间的叠加带来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自然地形中的空间叠加通常意味着多个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地貌地形在同一区域内的存在,或者是不同地形因素之间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例如,山峰和山谷,海拔高度和气温的变化,地形因素导致的气候和生态的差异等等。
城市建设中的空间叠加常常与城市化发展有关,城市不断扩张和增长,各个功能空间开始进入城市,相互叠加,形成一个彼此交错的空间网络。
城市中,住宅、商业、工业、文化、教育等各种功能空间相互叠加,相互关联,搭建出城市的面貌和特色。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叠加更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叠加的空间通过设计手法、构体等形式实现。
例如,以复式楼为例,通过在室内设计中将楼层空间上下叠加,从而增加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实现了视觉上的空间转换与扩阔。
室内布置中的空间叠加则主要是指在室内布局中,不同的元素、家具、艺术品等在同一空间中以叠加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分区和美观的目的。
例如,客厅中,通过在地面铺设地毯、设置不同时期或风格的艺术品和配饰、放置各种大小的家具,实现了空间叠加的效果,同时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总的来说,空间的叠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它在各个领域中有不同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空间的叠加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在实际使用中对于空间功能、美观性以及独特性的要求,而且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空间概念和美学观念。
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室内布置中,空间的叠加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它强调了多元性和协调性之间的平衡,引领了空间设计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主要研究城市)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解释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也是城镇居民点合称。
(包括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较密集地区。
)城镇: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才称为镇市镇的总称叫城镇。
(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
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
狭义上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
其在空间上三种地域概念包括: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行政地域:按行政管理划定的地域,其边界为辖区边界线;以行政辖区边界划分的区域,界限明确。
实体地域:按城市景观与职能差异划分,其边界为实体边界;实体边界地区有一个城乡过渡带,因此这个边界是模糊的;辖区边界与实体边界不一定重叠。
功能地域:由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紧密关联构成的实体区域;它以城市为主体,包括邻近城市的一些乡村地域。
都市区: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区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近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之间劳动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着紧密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特点:城市规模大、多大城市核心、沿高效益的交通走廊发展、具有密集的交互作用、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地质(基岩稳定、无断层、无滑坡泥石流、无地震)、地貌(坡度小、地势低)气候(温度接近于15-25°、降水能保持湿润)、水文(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土壤,植被(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一)1、城市: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特殊聚落,具有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2、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二)1、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3、中心县:简单地说即中心城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里的县。
(三)1、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2、中心位置:位于区域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新的交通线,促使城市的发展。
3、重心位置:中心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区几何中心,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地区的重心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在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和重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
4、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避免与中心城镇的竞争冲突,而具有好于一般次中心的发展表现。
5、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6、实体转运: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7、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8、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
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镇,镇市;City城,城市)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P = a * b n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
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
(见表69)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
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4.理论假设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网络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空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网络的影响。
网络和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方式,还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过去,人们需要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而现在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
这种快速传播的方式使得城市空间瞬间变得更加紧密,信息的流动变得更加迅速。
例如,在城市发生突发事件时,如地震、火灾等,人们可以通过当地的社交媒体迅速获得相关信息,并且可以迅速采取行动。
网络的普及也使得城市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人们交流,了解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这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网络的普及对城市的商业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实体店面逐渐被网络零售所取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趋势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也改变了城市的商业布局。
传统的商业中心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而网络零售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商业活动向周边地区扩散。
同时,网络也催生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新型产业,让城市焕发出新的经济活力。
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城市空间的商业布局,还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网络的普及也改变了城市的社交方式。
过去,人们通过实体的社交活动来结识新朋友,邀约朋友一起共度时光。
但是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随时随地与朋友们保持联系。
无论是朋友圈的分享,还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交流,都让城市的社交空间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与此同时,网络也提供了新的社交平台,如在线论坛、社交网站等,让人们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这种新兴的社交方式对城市空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城市空间的一些问题。
“流空间”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空间分布研究——以京津冀智慧城市为例孔俊婷;滕媛媛;王倩雯【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也逐渐体现出集群的发展特征.文章以“流空间”理论为视角,在系统分析“流要素”与智慧城市试点选择上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京津冀智慧城市群的空间布局,并诠释了试点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呈现出的空间类型;旨在分析、预测新的智慧城市试点布局上提供参考和做出策略性建议.【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2页(P217-218)【关键词】流空间;智慧城市;空间类型;京津冀【作者】孔俊婷;滕媛媛;王倩雯【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由萌芽期逐渐向推进期演进,而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城市的必然经历过程和当代表达形式,也逐渐由无序、参差不齐的建设开始向可持续的、系统性的阶段发展和进步。
“流空间”理论作为信息化城市空间城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科学地阐述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呈现出的空间类型,并对今后科学的智慧城市空间分布和试点选择有指导性作用。
1.“流空间”理论及“流要素”解析1.1 “流空间”理论及“流要素”“流空间”作为信息时代中发展出来的空间理论,科学地阐述了空间在各种“流要素”(主要包括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动和相互作用下的对应关系和发展态势。
从“流空间”的物质组织空间形态来看,其内在的“流要素”本身以及物理运动过程,均需要物化的场所空间支撑(道路交通设施、网络通信设施等)。
这些物化的地理空间对各种“流要素”运动与传输起到支撑作用。
1.2 “流”要素与智慧城市试点选择自2012年起,中国智慧城市已开展了国家层级的试点建设,住建部主持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分三批共有386个试点并开展了相关建设,并参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进行评定。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3 文献综述 (5)2.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概述 (6)2.1 长三角区域概况 (7)2.2 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定义 (8)2.3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9)3.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时空特征分析 (10)3.1 时空特征概念与研究框架 (11)3.2 空间联系网络构成要素 (12)3.3 历史数据与趋势分析 (13)3.4 空间联系网络演变特征 (14)4.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15)5.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7)5.1 研究方法选择 (18)5.1.1 数据分析方法 (19)5.1.2 网络分析与模拟 (20)5.2 数据处理技术 (21)5.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5.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6.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时空特征实证分析 (25)6.1 数据与案例选择 (26)6.2 研究范例分析 (27)6.3 分析结果与讨论 (28)7.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影响因素案例研究 (30)7.1 研究区域案例选择 (31)7.2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32)7.3 分析过程与结果讨论 (33)8. 结论与建议 (35)8.1 研究总结 (36)8.2 对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发展的建议 (38)1. 内容概览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经济数据及人口移动数据等多维度的分析,该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动态特性,如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某些城市在特定时期内作为交通、经济以及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显现出来。
交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影响网络演变的核心因素,而政策导向、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则是影响城市间联系的关键宏观因素。
本研究的成果不仅为理解长三角城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区域规划、城市网络优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演化与特征作者:毛伟来源:《学习与探索》 2020年第5期毛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杭州 310007)摘要:创新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涵,本文利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计算2007—2017年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创新联系度,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创新网络结构。
结论表明,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网络结构日益紧密,呈现出“多中心化”的空间结构特征。
上海一直处于创新网络的核心位置并且与周边城市的创新合作日益增强,苏州、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不断发展已成长为区域性创新中心。
从创新网络内部结构看,上海与苏州子群的创新联系最为密切,南京与合肥形成了跨省域的创新子群,而浙江省内杭州子群和宁波子群间的创新联系比较弱。
因此,长三角创新网络构建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探索“创新飞地”建设、打破创新要素流通壁垒及完善交通网络等基础公共服务。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05-0090-08作者简介:毛伟,1977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一、前言纵观全球经济发展脉络,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空间层面的经济集聚现象也日益明显。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地。
其中,长三角地区拥有人口2.2亿,人均GDP15000美元,预计5年后经济发展基本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平。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干线密集,主要城市间高速铁路有效连接,已初步形成江海联动协作的航运体系和区域性机场群体系;光纤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在全国领先。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济地理学》一、名词解释题第2页区位;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区位条件;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通达指数;遍在原料:局地原料;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第3页需求圆锥体;中心商品;基础聚落;门槛值;跨国公司;产品周期理论;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潜导产业;极核式空间结构;区位指向;农村工业化;增长级;支配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乘数原理;加速原理;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区;经济区划;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理论;第4页中心-外围理论;绝对成本学说;相对成本学说;经济地理学的特性;区域经济结构;区际联系;回波效应;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内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极;中心性;中心地;区域创新网络;需求收入弹性;战略外包二、问答题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4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4区位因子的演变5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5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5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5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6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6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6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6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7集市的特征7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7企业成长动因7企业空间扩张规律7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7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7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7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7如何选择主导产业8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8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8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8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8集聚机制及其成因8扩散机制及其成因8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9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9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9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9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9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9经济区划的原则9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9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10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10胡佛的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10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10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2期摘要: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城市群或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首先需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总结国内外学者划分城市群发展阶段的方法,借鉴生命成长规律,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在对城市群发展具有的共性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量变与质变特征进行了综合表述。
最后,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提出了宜采取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城市群;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开发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资源要素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不断向各级规模的城镇集聚,许多小城镇升格为城市,中小城市演化为大城市,大城市演化为特大城市,城镇的规模与数量和城镇的空间密度不断增加,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社会经济中的城市群体化现象也越来越显著,城市群体化的作用越来越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一大批城市群,城市群已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同时有关城市群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而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城市群或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首先需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只有对所要研究或要规划建设的城市群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或对策与措施。
1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国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研究起步较早。
以戈特曼的研究为例,他通过分析生产要素对区域人口、产业、空间及城市生活方式等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过程,把纽约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孤立分散阶段(1870年以前)、城市间弱联系阶段(1870—1920年),大都市带的雏形阶段(1920—1950年)和大都市带的成熟阶段(1950年以后)。
比尔·斯科特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中心(中心城市为主导的阶段)、多中心(中心城市和郊区相互竞争阶段)和网络化阶段(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关系)。
第一章1.区域区域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是按某种需要、目的、标准或功能划分出来的一个空间系统,它以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邻近部分。
2. 区域分析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因素(区内、区外)进行分析并探讨区域发展规律。
3. 区域规划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国土上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即对一定地区的国土进行综合开发,对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商业、文教卫生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在规划地域范围内进行综合布局。
4. 区域规划设计区域规划设计是在工程项目定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较具体的规划及总体上的设计,使其功能、风格符合其定位。
具体包含了区域各功能系统的合理调整、区域形态与景观环境的塑造、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区域特定领域问题的技术性解决等方面内容。
5. 区域规划的特征(1) .综合性a. 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
b. 规划思维方法,着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和专项论证的不足。
c. 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方案比选的结果d. 区域规划工作队伍,一般都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成员综合而成( 2).地域性a. 地方特色。
b. 保持完整的规划范围。
(3) .战略性a. 规划时间跨度长。
b. 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重大问题还很多。
c. 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
d. 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诸方面发生深远的影响。
(4) .动态性a. 规划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对未来进行选择并不断反馈的循环过程。
b. 区域的情况时刻在发生改变,大量不确定因素要求区域规划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弹性的规划,能够根据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适时作出应对。
(5) .政策性因区域规划中会遇到许多复杂关系和问题,需要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来加以协调和解决。
6. 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1、区域分类(1)自然区(2)经济区1)聚类经济区,国外文献有称之为均质区2)经济协作区,也称协作区或协作经济区3)经济特区——5 个4)部门经济区5)综合经济区(3)行政区(4)社会区7. 区域总体规划与区域专项规划(1)区域总体规划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有如下重点内容:一是抓住关系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政策。
网络演进引导城市空间特色的自然营建——以安徽省三市为例吴敏;项珏;吕晓倩;耿萌萌【期刊名称】《园林》【年(卷),期】2024(41)1【摘要】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认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发展的本质是一种以建成环境为投资对象的“空间生产”。
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空间被视为最理想的空间生产对象,在资本的运作下持续遭遇侵占和割裂,日渐淡化了服务大众的公共属性。
文章提出将生态网络作为一种捍卫城市空间特色的“空间工具”,超越当前“空间生产”的局限性,站立更广阔的时空维度进行理性思索与科学建构,引导一种内涵式的特色空间“生产”方式。
结合安徽省域范围内的山地型、丘陵型和平原型三种类型城市(宁国市、淮北市、淮北市),基于历史层积回溯城市变迁脉络,探寻城市长久以来的“自然记忆”与生态适应性,进而通过积极的网络演进策略与自然建构手段,在生态自组织与空间他组织的交互演替中构建由多元生态空间共同构成的网络化生态空间体系,并阐述了利用该体系积极干预城市空间形态,引导塑造特定类型城市空间特色的基本逻辑。
研究探索了一种从非建设用地着手,建构建设用地的良好结构与形态的空间增长方式,以促进城市整体形态与生态环境大格局的优化。
【总页数】10页(P38-47)【作者】吴敏;项珏;吕晓倩;耿萌萌【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相关文献】1.基于生态都市主义的城市空间特色营建-以宁波新材料大学创新园为例2.景观文化形态引导下的西安城市景观空间演进——以书院门文化街区为例3.城市特色空间体系构建与控制引导策略研究--以乐山市为例4.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