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社会地位变迁(英文)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1
美国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ment,United States)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群众运动。
战后头10年,美国黑人争取平等自由的运动只限于由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在法院进行的斗争。
1954 年5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为改变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就布朗控诉托布卡教育委员会一案作出判决:公立学校所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是不平等的,违反《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1955 年12月1日,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黑人罗莎·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让座给白人,被捕入狱。
在青年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全城5万黑人团结一致,罢乘公共汽车达一年之久,终于迫使汽车公司取消种族隔离制。
1957年,金牧师及其支持者组成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将运动深入到南部生活的各个领域。
1958年南方21个主要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
1960年2月1日,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城4个黑人大学生进入一餐馆,白人服务员命令他们走开,他们静坐不动。
这一英勇行为立刻得到南部广大黑人学生响应,发展为大规模静坐运动,迫使近200 个城市的餐馆取消隔离制。
1961 年 5 月初,种族平等大会又开展自由乘客运动。
不久,在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参与下,得到许多白人支持,逐渐发展为全国性运动,迫使南部诸州取消州际公共汽车乘坐上的种族隔离制。
1963年3月,金牧师等人在南部种族隔离极严重的伯明翰组织示威游行,要求取消全城隔离制。
示威群众受到残酷镇压,但由于金牧师的坚持和美国联邦政府被迫进行干预,该城种族隔离制全部被取消。
伯明翰事件后,民权运动队伍迅速扩大。
1963年8月28日组织25万人(其中1/4为白人)向华盛顿进军,要求就业,要求“立即自由”。
另外,有些城市黑人还开展以暴力对付暴力的斗争。
1964年迫使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了《民权法》。
浅论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演变论文题目浅论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演变目录一、引言 (1)二、美国独立战争前的黑人政治地位 (2)(一)肮脏的奴隶贸易 (2)(二)悲惨的奴隶境况 (2)(三)卑贱的奴隶地位 (3)三、独立战争时期的黑人政治地位 (4)四、南北战争时期的黑人政治地位 (5)(一)享有一定法律地位 (5)(二)享有各项公民权利 (6)五、南北战争后至今的黑人政治地位 (7)(一)法院诉讼阶段(20世纪初——50年代中期) (7)(二)直接行动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70年代) (8)(三)积极参政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9)六、结语 (10)浅论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演变陈观英指导教师冯正好摘要从奴隶到总统,美国黑人走过的是一条艰辛曲折的政治之路。
从奴隶制时期的毫无政治地位可言到林肯总统废除黑奴制,从蒙哥马利汽车抵制运动到《选举权法》的签署生效,从雪莉?奇泽姆宣布自己将作为民主党候选人之一竞选美国总统到如今奥巴马当选总统,黑人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高。
这些成绩都是广大黑人及白人废奴者不懈斗争的结果。
但美国的种族歧视并未完全消除,美国黑人全面提高自身地位的斗争仍在继续。
关键词美国黑人奴隶种族歧视选举权参政一、引言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首先是一个非洲式的名字,而且还带有伊斯兰味道。
在美国,这两点都意味着非主流和弱势。
但是,这个名字的主人却创造了一项历史,他是美国1776年建国以来第一位当选总统的非洲裔黑人。
2008年11月5日,当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尘埃落定,黑人奥巴马获得的声誉及历史影响,无疑是震撼的。
一个和平时期靠民选而成功当上美国总统的人,为何吸引了整个美国的异常关注甚至全世界所有关心国际事件的人的心都在为之欢欣鼓舞?要了解一个黑人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积极意义和其历史定性,就必须要回顾一下美国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受到的长达两个世纪的种族歧视。
一直以来,美国黑人这一群体都是世界关注的热点,东西方学者对美国黑人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摘要】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社会地位经历了极大的变化。
在奴隶制度下,她们承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无法享有人身自由和权利,劳动生活极为艰辛。
但随着奴隶制度的废除,黑人妇女获得了自由,开始融入社会,努力改善家庭生活和劳动条件。
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也为她们提供了更多机会。
社会地位的变迁使得黑人妇女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平等待遇。
在当时的社会中,她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平等和自由,以及尊重和支持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
【关键词】19世纪、美国南部、黑人妇女、奴隶制度、解放、劳动、家庭生活、教育、文化、社会地位、变迁、重要性、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这个时期,美国南部地区的种植园经济主要依靠奴隶劳动,黑人妇女作为奴隶的一部分,承担了重要的劳动任务。
她们不仅要从事繁重的农田劳动,还要负责家庭的日常事务,如烹饪、清洁和照顾子女。
随着南方奴隶制度的废除,黑人妇女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她们在劳动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往往只能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生活贫困。
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黑人妇女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资源,限制了她们的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种族关系的演变,黑人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她们开始参与社会运动和政治活动,争取平等权利和地位。
在今日社会,我们可以从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经历中,看到她们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1.2 研究意义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研究这一主题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黑人妇女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黑人妇女生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对她们的影响,揭示她们在家庭、劳动和教育领域的种种困境,以及她们如何通过抗争和努力来争取平等权利。
African American’s status-evolutionIn this passage, we want to talk about African American's status-evolution. The United States is comprised of people of different races, and among which, about 12 percent of them are black people, known as African American. In fact, from 1619 to now, during about 400 years, Their social status has been kept changing, or in other word, improving.At the very beginning, African American lived a slavish life. Most of Black people in American are seed of the black slaves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first recorded Africans in British North America were "20 and odd Negroes" who came to Jamestown, Virginia via Cape Comfort in August 1619 as indentured servants, which was similar to slavery. In 1619, the first group of black people was loo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by Dutch from western Africa, mainly from Angola, Congo. After that, they were enslaved to White People, acting as tool just like animals in early plantation and later, also in factories. According to researches, by the end of 17th century, about 1,300,000 Africans endured great sufferance in the New World. Slave system did not fully develop until the 18th century. We consider it as the bottom of their social status.During the 1770s, Africans, both enslaved and free, helped rebellious English colonists secure American Independence by defeating the British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fter War of Independence. African Americans still had not complete democratic right like White People did.Further mo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why the Civil War broke out is about the slavery in the south of America. In the period of time, blacks couldn’t get equal treatment, they were humiliated, scolded even abused and tortured by whites. President Lincoln led the war into victory, which indirectly ended the slave system. In December 1864, Congress moved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end of the 13th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13th amendment in 1865 was made completely, all United States abolished slavery. 1868 14th amendment citizens rights and giv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greater authority to require the States to provide equal legal protection. In 1870, the 15th amendment guaranteed black male (not including black women) voting rights. The 14th and 15th amendments overturned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s Dred Scott decision of 1857, but particularly in the 14th amendment, there were unexpected and far-reaching impact. After that, black people began to win some respect from other races little by little.Combined with a growing African-American community in the Northern United States, the Great Migration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led to a movement to fight violence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frican Americans that, crossed racial lines. In 1960s, by their fighting, after the black civil rights movement, African American’s right and status have been improved greatly by now. In 1963, Martin Luther King delivered a famous speech called “I have a dream”in Washington D.C, stating thatblack people are supposed to possess the identical rights as white people do. finally forcing the Congress next year to pass a Bill, announced the policy of racial segreg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as illegal, becoming United States key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t is unfortunate that on April 4, 1968, King was shot and killed, African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the year to an end. With all that efforts, and his sacrifice the Africans in USA eventually got their liberation and their freedom and highly promoted the position of black people and made a huge step in the mankind history.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still many examples which have proved black people have never stopped to fight for themselves, for their social status. Obama was elected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of America in 2008. It is incredible and controversial for a black to take charge of the whole country, whereas Obama did it. The process of converting from slave to president has marked the black people themselves have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situation. NBA is a paradise of black people. They actualize their values and dreams by their unmatched strength and power. In the field of music, they also do their utmost to win the respect. Mariah Carey, Beyonce, Rihanna, all these divas gain their unshakable positions by their hardworking and effortless voices.So throughout the best and darkest time of America, discussing about African Americans’status-evolution, we think that, the leading trend isthat African Americans status have been improved greatly, and we ascribes 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democracy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ir own fighting for their right.。
黑人在美国历史扮演的角色作者:王素琴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5期王素琴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浦东新区 201306【摘要】美国黑人指的是来自美国,与此同时又是最初来自非洲的深色人种。
他们被欧洲殖民者运送到美国,而在美国,他们又被称为非洲人,有色人种,黑鬼和黑人。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黑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演变:经济,政治,称谓,等等以便于详细分析美国黑人的角色演变。
从这篇论文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美国黑人在实现种族平等和提高美国民主体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他们在经历了巨大的苦难和牺牲后,值得拥有更高更好的形象和地位。
【关键词】奴隶制度美国黑人角色演变一简介非裔美国人与欧洲裔美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塑造了非裔美国人。
他们不能平等地参与美国社会。
她们被剥夺了结婚、接受教育和自由工作的权利。
他们不会说自己的母语,也不会进行自己的文化活动,结果,他们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非洲语言和文化。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的《解放宣言》宣布黑人奴隶获得自由,从而瓦解了南方各州的战斗力量,扭转了局面。
1865年5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十三修正案》,宣布奴隶制在其管辖范围内是非法的。
1865年2月18日,该文件开始生效,奴隶制被废除。
大量的非裔美国人被困在贫民窟,而那里是大多数群体住的地方。
失业、贫困、婴儿死亡率和社会地位低下在贫民区极为普遍。
自奴隶制时代以来,作为下层阶级的一员,只有少数受过教育的黑人享受到了温和的经济增长。
非裔美国人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受歧视的群体。
种族歧视问题在美国社会中异常突出,同时奴隶制也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特殊制度。
本文主要从称谓、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介绍了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和历史中的变迁作用。
1.1非裔美国人的原始角色1619年,非洲人被贩卖到美国去种植棉花和烟草。
这种情况滋生了一种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非洲奴隶被称为黑人,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他们生来懒惰,不负责任并且愚蠢。
他们没有结婚、受教育和独立工作的权利。
文化园地・Pultural Corner268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2期历史文化的变迁中,语言的发展变化尤为突出。
随着英语成为世界第一语言之后,我们对于英语语言的变化发展研究的越来愈多,越来越深,尤其是近年来英语的迅猛发展,出现很多与时代相关的新词,这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并且也成为了语言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西方国家,不可否认的是非洲裔黑人文化对语言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的非洲裔黑人街头文化对于现代英语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就简单谈一下非洲裔黑人街头文化对于英语发展的影响。
我们可以以美国黑人为例来简要了解一下非洲裔黑人的历史。
美国黑人(Black Americans) 是历史上被欧洲殖民者劫运到美国的非洲黑人奴隶的后裔,又称非洲裔美国人,属尼格罗人种,其中2/3为黑白混血种人。
这可追溯到16世纪美洲沦为欧洲殖民地的时期。
16~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 (主要是西非、刚果和安哥拉 )劫运大批黑人奴隶到美洲 ,其中半数以上运入今美国境内,主要在南部诸州的棉花、甘蔗种植场和矿山当苦工,深受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残酷剥削和虐待。
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南方的黑人陆续迁往北方和西北方城市。
美国黑人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屡立战功。
1861~1865年南北战争后,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黑人仍受种族歧视和压迫,美国黑人在政治、经济、教育、就业、居住等方面很难享受到与白人相同的待遇。
他们处在美国社会的底层,时刻受到失业、贫病和死亡的威胁,因此,他们曾进行长期的反抗斗争。
美国黑人通用英语。
主要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部分人信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
他们对发展美国的经济文化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音乐、文艺、体育方面;,黑人的成就更为显著。
所谓黑人文化是一个总称,代表着他们在社会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价值总和,它是随着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发展史不断壮大而进步的。
随着黑人解放事业的发展,黑人文化有了巨大的发展,黑人本身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带动了黑人文化的发展。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7, 5(4), 357-365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17.54048Some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AmericanEnglishShengli Si1, Feifei Li2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hanghaiReceived: Nov. 8th, 2017; accepted: Nov. 20th, 2017; published: Nov. 29th, 2017AbstractAs the main language used by the special group of American blacks, Black American English (BA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inority language in American society. The rise of street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the American blacks leads to the popularity of the Black American English. The Black American English being used nowadays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comparing to the Creole used then. This phenomenon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law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tatus, Black American English is being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which has brought extensive influence to American society and also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 American English.KeywordsBlack American English, Phonology, Lexical Phenomena, Inflection, Syntax美国黑人英语的一些特点司胜利1,李绯绯2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收稿日期:2017年11月8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20日;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9日摘要美国黑人英语作为美国黑人这一特殊群体所使用的主要语言,是美国社会应用最广的少数族裔语言。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文类、历史与受众心态——论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2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3 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历史演变4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5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6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7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8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9 解读艾丽斯沃克的《日常用品》中的黑人女性文化10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11 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12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13 自然会话中会话结构的分析14 对“细密画”的背叛亦或拯救?——从《我的名字叫红》看文明冲突下的阵痛1516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17 论《隐形人》中的象征主义18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19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 Brand Names20 Cause of Tragedy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21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 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22 中美文化差异与对广告翻译的影响23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24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25 英汉新闻标题中缩略词对比研究26 英语体育新闻的翻译27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arlett’s Personality in Gone with the Wind28 The Goth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29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30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31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32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与对策33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的人物分析34 《双城记》中表现的仁爱精神解析35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36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37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38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39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40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41 海明威心中的完美女性――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形象42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43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44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45 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调查研究46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47 从狼人电影解析狼文学48 英汉广告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49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50 对美国个人主义和中国集体主义的一些讨论51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52 词块理论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应用53 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以及其规范性54 目的论在公司宣传广告英译中的应用55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glish5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57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58 An Analysis of the Random and the Determined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59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60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61 中西戏剧发展快慢对比及其原因62 论图片和卡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63 Foreign Brands Translated in Chinese64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65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修辞66 跨文化沟通:管理跨国员工队伍的战略途径67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68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69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70 On the Effects of Reading Aloud in English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71 论文化对词语内涵意义的影响72 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73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74 呼啸山庄之人性的泯灭75 On Aesthetic Value of Thomas Hardy’s Poems76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77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78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rketing7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80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81 A Study of the Human Relations in Sons and Lovers82 《安尼尔的鬼魂》中“鬼魂”的象征意义探究8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对策84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85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86 解读《女勇士》中“乡村医生”里的鬼87 分析场独立与场依赖对任务型教学的影响88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89 An Analysis of the Initiation Theme in The Child in Time9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性格分析91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92 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93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94 奥巴马演讲辞的话语分析95 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96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97 从文化角度分析《论语》中特殊词语的翻译——以“仁”为个例98 《小妇人》中教养方式的分析99 从大卫.芬奇《七宗罪》看宗教极端主义100 《喜福会》所表现的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兼容101 《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中悲剧性的差异102 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103 三星公司营销策略研究104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05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06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107 国外品牌翻译及其接受度研究108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109 浅论中文标语英译110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111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商标名称汉译112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113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114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115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16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117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118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119 《雾都孤儿》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120 Study on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in Literature Works121 海明威的生态意识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122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123 浅议中西方礼物文化的差异124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125 《远大前程》中的幽默与讽刺分析126 浅谈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127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128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简爱》和《红字》中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129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130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131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132 从道德角度分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133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原则134 如何有效做好交替传译笔记135 斯嘉丽:独特的新女性136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137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138 英汉颜色词“红”的对比研究139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句子结构的不对应性140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性格分析141 浅析中美幽默之差异142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43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144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145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146 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147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148 汉英语序对比浅析149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诺桑觉寺》150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151 从民族服饰角度看中美文化价值152 从校园流行语看中美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153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154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155 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156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157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158 英汉称谓语中的文化差异159 A Portrait of Martin Eden as a Nietzschean160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16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结局的文化对比研究16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163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164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165 浅析《掘墓人的女儿》所体现的犹太寻根主题166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167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168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169 像滚石一般流浪:六十年代鲍勃迪伦歌曲中的旅行者意象170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171 麦当劳成功之道172 对比分析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173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174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175 “A Rose for Emily” 中 “Rose” 寓意的新解176 简析《黛西米勒》女主人公的悲剧177 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178 浅议英语情态动词“can”和汉语能愿动词“能”—以类型学为视角179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180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181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182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183 语境视角下《边城》中对话翻译研究184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185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86 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187 从《红色英勇勋章》看社会突变对人的成长的影响188 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189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190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191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in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Stages 192 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193 The Study of Joseph Conrad’s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the Darkness 194 在幻想中回归童年──评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95 英汉同义词对比及翻译196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197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198 论英语小说中俚语的汉译199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200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3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4 消费文化社会下嘉莉的生存斗争5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6 应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7 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8 从中美管理方式的不同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整合9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10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11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12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13 浅谈商业广告的翻译14 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15 浅析合作原则在外贸英文电函中的应用16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17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18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19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20 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21 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22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23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24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25 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生成语境与基本特征26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8 An Approach to the New Women’s Consumer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29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30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31 Robert Frost’s Man and Nature32 浅谈商务函电的写作33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34 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35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36 《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37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38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39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40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41 如何降低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42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43 从礼貌原则探析酒店服务英语44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45 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历史演变46 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47 初中生英语词汇教学策略48 《爱玛》中身份和同辈的压力49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Word of Bai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5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1 The Hero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52 从目的论角度浅谈电影字幕翻译53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54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TV Talk Shows55 斯佳丽,在逆境中成长56 王尔德家庭道德观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体现57 英汉颜色词“红”的对比研究58 《纯真年代》女性意识探析59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60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61 Feminist Thoughts of Theodore Dreiser——A Case Study of Sister Carrie62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63 英语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64 An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s Used in Literary Works65 On Mark Twain's Contributions to Realism66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67 《鲁宾逊漂流记》与《桃花源记》中乌托邦思想之比较68 A Tentative Study on Metaphor Translat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69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70 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71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72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7374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75 试析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76 中西方大学中第二课堂的角色研究77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8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79 浅析《两个新嫁娘》中的不同婚姻观80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81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82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83 论《财神和爱神》中十九世纪末美国社会的阶级冲突及解决84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85 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86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87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88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89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90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91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92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93 Proverb and It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94 美国主流文化形成探析95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96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97 战争时期坠入凡间的天使——通过《永别了,武器》分析海明威眼中的理想女性98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99100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01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102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103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104 “自我”的迷失与重构:论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开题报告+论文)105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106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107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浅析108 浅析D.H.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109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110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国际资本流动——以中国为例111 浅析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112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113 动物成语的英译114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15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116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117 论《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象征意义118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119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120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121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122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123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124 论中美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125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126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形象的成因分析127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128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英语教学129 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130 英雄的成长-对《指环王》主人公弗罗多的分析131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132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133 The Pioneer of Romanticism----The Poems of William Wordsworth134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135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136 浅析英语动物类习语的翻译137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性格分析138 从读者接受理论看《达•芬奇密码》的成功139 中美服饰的文化差异分析14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141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142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143 An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 Byatt’s Possession144 “哈利波特”系列与儿童心理学145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146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ilm Erin Brockovich147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48 名词化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功能分析149 朱虹翻译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研究150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151 A Cultural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152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153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154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155 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156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157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158 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手法浅析159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160 英语新词的发展研究161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162 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开题报告+论)163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164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165 网络资源在听力自主学习中的作用研究166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167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168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169 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170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171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从“非人”到被隔离的“劣等人”——美国黑人社会地位演进系列(一)专家视点【题记】说来也巧,在笔者写作本文的过程中,传出了《纽约邮报》的黑猩猩漫画事件.不管黑猩猩漫画作者和报刊编者的初衷是什么,黑人群众的激烈反应则是事实.应该说,黑人群众的激烈反应折射出"种族歧视"这一美国历史和现实中最永恒,最敏感的话题.18tWHW19H~:从"非人"mt|lB"劣等人"美国黑人社会地位演进系列(一)o陈其2008年l1月,黑白混血儿,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在获胜演说中,奥巴马深情地说: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AnnNixonCooper).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6岁的高龄.她出生在奴隶制度刚刚结束一代人的时间??…?当时像她这样的人由于两个原因不能投票,首先她是女性,其次她是黑人.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心痛和希望;斗争和进步……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在总统就职仪式上发表演说.在他充满自信,百感交集的演说中勾勒出深植于他心灵深处的美国历史和未来,袒露了他特殊的心路历程.其中有几段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文下线条为笔者所an):我们民族的成长受到许多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我们吸取了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有益成分.正是因为我们民族曾亲尝过内战和种族隔离的苦酒,并且在经历了这些黑色的篇章之后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团结,因此我们不由自主,只能相信一切仇恨终有一天都会成为过去,种族的划分不久就会消失,而且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人类共有的人性品德将会自动显现.这就是我们自由和信仰的意义,这也是为何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可以同聚一堂在此欢庆的原因,也是我今天能站在这里庄严宣誓的原因, 而在5O多年前我的父亲甚至都不能成为地方餐馆的服壹生美国仍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我们要秉承历史赋予的宝贵权利,秉承那种代代相传的高贵理念:上帝赋予我们盘个人以平釜和自由:以及每个人尽全力去追求幸福的机会.的确,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伟大历史事件.虽然奥巴马的生命轨迹有异于"从奴隶到将军"的典型道路,但已足以表明当今美国在政治,,二一专12E-mail:zxlsjxck@163com卜一社会,文化,族群关系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从1863年林肯解放奴隶到2008年第一位非洲裔黑人总统诞生,在将近一个半世纪里,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历程漫长曲折,充满血泪.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对这段历史进行回溯,分析和反思,无疑是饶有兴味和意义重大的.一,把"工具或动物"变成"人"美国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在,是对美国"民主"的令人尴尬的辛辣讽刺.《独立宣言》发表时,奴隶制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是合法的.这个毒瘤在美国联邦宪法制订时,就引起相当的麻烦.当时的矛盾似乎是在大州与小州,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之间的斗争.但从根本上讲,地方主义(sectionalism),即南方和北方的争夺主导了制宪过程,其中奴隶制度是核心问题.18世纪80年代,美国人口中奴隶占1/7.那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们怀疑奴隶制度在美国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出自其他利益的考虑也只得默认奴隶制度的存在, 结果出现了具有权宜性质的妥协.北方州代表希望把奴隶计人人口总数内,目的是增加各州应缴纳的联邦直接税.南方代表也希望把奴隶计算在内,但意在增加自己州在众议院中的议员名额.双方为达到各自的目的实行了妥协,其结果就是五分之三条款,即黑人奴隶的人口折为五分之三后,计人各州人口总数.这个妥协实际上是南方的胜利.因为直到内战爆发前,国会很少征收联邦直接税.当然,反奴隶制度的呼声还是有所收获:宪法规定了美国参与国际奴隶贸易为合法的最后截止日期,国会后来在1808年通过了这项法律;到1800 年,绝大多数的北方州要么废除了奴隶制,要么已经开始实施黑奴的逐步解放(gradualemancipation).19世纪20,30年代,美国社会中废奴运动逐渐高涨.就社会阶层看,主要包括三种人:自由黑人,基督教教友派信徒,激进的白人.就相关派别看,也主要有三类:殖民派(colonization),逐步解放派(gradualemancipa. tion),立即解放派(immediateemancipation).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改革家认为奴隶制度的存在埘自己和国家的尊严实为奇耻大辱;人道主义者无法容忍的是奴隶主对黑奴的鞭笞和黑人家庭的支离破碎;民主党人则抗议对奴隶政治权利和民权的彻底剥夺;所有的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s)对奴隶根本没有机会改善自己感到悲哀和绝望.直到l9世纪2O年代,很多人认为,不通过革命,在美国废除奴隶制绝无可能.但是,也有少数理论家声辩: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中"没有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fq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条款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美国宪法已经宣布奴隶制为非法".另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奴隶制度不合理,但在某些州,其存在问题不受联邦政府控制.到密苏里妥协时期,很多反奴隶制度的北方白人终于明确了自己的思想:奴隶制度是错误的,绝不容忍这样的制度存在于美国.但由于联邦宪法要求容忍奴隶制在某些州的存在,他们感到没有责任和理由为此抗争.在奴隶制度合法存在的州中,凡主张不择手段进行废奴的人都被斥为极端不负责.1820年,不久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约翰?昆西?亚当斯称奴隶制"是北方联盟身上的巨大的和讨厌的污点","如果这个联盟不得不解体的话,引爆点绝对是奴隶制问题".但是,亚当斯并不是在公开场合而是在日记里表达了这个观点. 当时,大多数奴隶制度反对者只是力主把奴隶"殖民化",有的仅仅劝说奴隶主应人道地对待自己的"财产".6而且,虽然密苏里妥协禁止在路易斯安那购买中获得的绝大部分土地上实行奴隶制,但没有任何一项触及奴隶制在南方继续存在的现实.19世纪20年代,报纸《全面解放的天才》(TheGen? iusofUniversalEmancipation)编辑,基督教教友派信徒本杰明?兰迪(BenjaminLundy)提出,在南方要用劝说而非联邦干涉的办法处理奴隶制问题,并考虑把自由黑人和奴隶移民到海地和加拿大的可能性.兰迪的思想也不断发生变化.1831年,他开办报纸《解放者》(The Liberator),并使它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反对奴隶制出版物.同年,他组织成立新英格兰反奴隶制协会.该协会主张:奴隶必须立即解放而且要受到平等对待;有偿解放不可接受,把黑人移民也不可行.兰迪的助手威廉?加里森(WilliamLloydGarrison)是言辞激烈,寸步不让的"立即废奴派".很多白人不信任加里森,对他举行的活动进行暴力干扰和破坏.因此,有些加里森的支持者只得另投他门.原来资助《解放者》的纽约富商塔潘(Ar? thurandLewisTappan)等就投奔了废奴运动的另一个领导人威尔德(TheodoreD.Weld).威尔德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奴隶制问题使南北分裂不可避免.他说:"多年来,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诸多事件,奠定了两大政党的基础,一个党的核心是奴隶制,另一个则是自由."但威尔德派的主张是看似矛盾的:"逐步取得奴隶制度的立即废除",并通过政治活动达到废奴目的.1840年,他们最终与加里森决裂,成立自由专家视点党,并推出该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奴隶制,竞选纲领是"逐步地通过立法完成全体黑人的普遍解放".但是,该党候选人在全国只得到7000张民众选票.在白人的反奴隶制斗争产生一定影响之前,已出现了很多自由黑人反奴隶制分子.1830年,美国已有几十个黑人反奴组织.因与加里森派有联系,其规模和影响力也不断增长.白人反奴主义者特别喜欢请黑人特别是逃奴在公众大会上演讲.因为,他们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动情讲述特别能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讲话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见证,容易说服人们相信"黑人既非动物也非工具".黑人反奴主义的首位名人是大卫?沃克尔(DavidWalker).他的力作《向世界有色公民的呼吁》一书,被认为是现代黑人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促动之一. 他虽是自由出身,但也难逃种族主义的巨大伤害.他谴责白人对民主和自由的鼓噪是纯粹的伪善,并预言上帝最终把正义带到美国时,美国"白人暴君将对自己生在人间而懊悔不已".弗来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是来自马里兰州的逃奴,曾受尽奴隶主的毒打和种种凌辱.他定居波士顿后,成为马萨诸塞州反奴隶制协会在公共集会上的着名发言人.他告诉白人听众: "奴隶制度把你们的共和主义留上了可耻的烙印,把你们的人性变成了伪善,把基督教变成谎言."道格拉斯认为:黑人的自由不仅仅是获得解放,而是要求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完全平等.最初,道格拉斯自称是加里森的"忠实信徒",目标是最终摧毁联邦宪法和联邦.但是,到19世纪40年代,道格拉斯产生了新想法,并且宣称: "联邦宪法建立起正义,保证了国内稳定,确保了自由的赋予."也就是说,他改为采取从美国制度内部进行反抗奴隶制的斗争策略.逃奴哈里特?塔布曼(HarrietTub. man)则用她特有的"地下铁道"为解放黑人而斗争.虽然废奴运动中有多种主张,加里森作为最革命最激进的"立即废奴派"领袖,追随者不多,但影响力十分强大.不同于那些主张对黑人的解放采取循序渐进,分期推进方式的改革家,加里森认为废奴不只是中产阶级的改革运动,更是一场革命.他指出,仅仅解放黑奴是不够的,让黑人取得种族平等,获得完全的公正对待才是废奴主义者的惟一和最终目标.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即使在废奴主义者内部,认为黑人与白人平等的白人也是寥寥无几.同时,加里森并不把"立即解放"黑奴纲领在南方将产生怎样的反应放在眼里,而且痛斥道: "所有南方白人都是恶棍,所有黑人都是圣人."甚至说: "我宁愿要黑人统治也不愿南方议员当道,因为这些议员都是'暴徒'."他的追随者也对奴隶主大加鞭笞,认为"奴隶制与残酷是同义词…'奴隶主不属于人类".看到美国北方种族平等思想的局限和南方白人的极度轻蔑, 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美国社会烂透了."因此他拒绝向现存的无论是宗教还是世俗的制度让步.作为一聋j'{13鹳E—mail:zxisjxck@163com专家视点个完美主义者和道德上的绝对主义者,加里森执着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天国".然而,他最终还是走上通过政党政治达到目标的道路.这是废奴运动从道德改革性质走向政治领域的第一步,也正是这一步走向了19世纪50年代共和党的成立.19世纪50年代中期,还是因为新州的属性问题,奴隶制问题成为南北分裂的导火线.因为《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南方和北方之间终于发生了武装冲突. 南方奴隶主组织武装暴徒冲入堪萨斯,北方工农奋起战斗,持续数年,史称"堪萨斯内战",这被视为美国内战的前奏.1858年,主张逐步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发表"分裂的房子"演说.1859年的布朗起义,特别是北方人对烈士布朗殉道式的牺牲表露出的巨大悲痛,使南方奴隶主在震惊之余对北方的怀疑和恐惧进一步加深, 从而把美国进一步推向内战边缘.通过内战这一极端事件和战后共和党人的激进重建,黑人终于得到了真正的历史机遇.1863年,林肯发表《解放宣言》,解放了叛乱州种植园主的奴隶,并特别豁免了边境州和联邦征服的前邦联地区的奴隶.1865 年,作为北方的胜利成果之一,第十三条修正案被纳入美国宪法.其最大成果是在美国及其实行管辖的地方废除"奴隶制和不情愿的苦役"(slaveryandinvoluntary servitude),即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这是美国历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对黑人奴隶而言, 其意义之重大更是不言而喻,因为他们终于摆脱了数百年"动物或工具"的身份而成为法理上的"人".二,宪法上的政治权利:黑男超白女正如道格拉斯早就指出的那样:黑人要求的不仅仅是自由,更要求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完全平等.重建时期(1863—1877),激进派不但要求赋予被解放的黑人(freemen)以平等权利,还要保证他们的其他权利,即不仅是选举权,还包括其选举权不受南方白人破坏的权利.这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自力更生"(self—re—liance)的思想与美国传统信仰相一致.但是,对这些权利的保护将不可避免地牵扯到联邦政府对州事的干涉, 所以又与美国的宪政实践相冲突.重建政府中的激进派看得很清楚,如果黑人要取得真正的平等,就必须在州一联邦关系上进行一场革命.而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他们的计划和设想遭到顽强抵抗,而且这种抵抗不仅仅来自南方白人.虽然第十三条修正案已经颁布,但黑人距离"完全的人"仍然遥远,很多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得不到保证. 1866年国会通过《民权法案》,除特意宣布黑人是美国公民外,还拒绝了各州对黑人在法庭作证,为自己签订工作合同和拥有自己财产方面进行的限制.按美国学者的话说:"它给第十三条修正案安上了牙齿."…但是, 有些共和党人对法案宪政基础的坚实性仍然表示担心, 14故而导致第十四条修正案的制订.美国重建联合委员会特别清醒地意识到,新修正案必须使用清晰,确凿,不致引起任何歧义的措辞来颁发全国性民权立法.1866 年提出的第十四条修正案于l868年获得批准.修正案第一款开门见山地给出"美国公民权"的宽泛定义:"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的所有人,并受其管辖的人,都是美国公民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这样,最为重要的是:美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条文的缺陷得到了弥补;国家公民权成为首要的,州公民权则退居次席;在密苏里妥协和后来辩论中讨论过的,在后来1857年最高法院关于斯考特案(奴隶州密苏里州的奴隶斯科特[DredScott]曾随主人到自由州居住过,为获得自由,遂向密苏里州法院起诉,后又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当时南方控制的最高法院首席法官79岁的马里兰州的檀尼[RogerB. Taney]对此进行了判决,他说:奴隶属于"财产",联邦政府无权干涉财产的移动.如果一个奴隶主把他的"财产"带到把联邦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方,他的财产就不能被剥夺;黑人奴隶或其祖先为奴的自由黑人,不能成为美国公民.檀尼依据的就是州权理论,代表了最极端的南方观点,但是现在被最高法院大法官檀尼宣布为国家大法.最后,檀尼拒绝受理斯科特案[DredScottCase],其借口是:非公民不能在联邦法院进行起诉,而黑人不论是奴隶还是自由人都不是美国公民)的裁定中造成混乱的公民权地点问题,终于得到厘清.再者,它再次说明,第十四条修正案所指的"人"中明确包括黑人,意在赋予男性黑人国家和州的完全公民权.直到今天,第十四条修正案的第一款仍是最关键的核心内容,即对民权的保障和许诺.很明显,它是针对任何歧视性立法如《黑人法典》(theBlackCodes)而说:"任何州都不得制订或实行任何压缩美国公民特权和豁免权的法律;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在州管辖范围内也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护."从宪政角度来看,这些条文表达了美国联邦权力在民权立法上的"州行动"(state—action)理论.美国各州一直是个人自由和民权的制订者,它们仍将继续发挥这种作用.但是,由于第十四条修正案的生效,要求各州在联邦监察机构监督下和国家对保护权利的承诺下制订和规定本州民权.一些较激进的共和党人希望民权的国家化(nationalization)成为联邦政府的单一行为,但这种意见遭到温和派的反对.结果,美国的民权国家化不是通过直接集权化和对国会立法权的强化来完成的, 第十四条修正案在尊重联邦价值观的前提下实行了民权国家化.本修正案的第二款,为防止南方诸州对黑人投票权的剥夺或破坏,暗含着"如果某州拒绝成年男性公民中任何阶级的选举权,该州在联邦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就将按比例减少"的警告.总之,从宪政意义上说,第十四条修正案是美国政治权力集中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削减了州权,确认了内战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顺应了"国家要监督更加复杂,更加紧密联系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要求.从保证黑人权利的角度说,它比第十三条修正案又跨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从对白人妇女选举权只字未提的情况来看,这时黑人男性的政治地位在宪法上超越了白人妇女.很多事实也表明,内战和重建对美国黑人地位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借助重建时期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黑人地位有了"梦想成真"般的提升. 这个时期,有l4名黑人成为联邦众议员;更有两名黑人成为联邦参议员:他们是莱威尔斯(HiramRevels)和布鲁斯(BlancheK.Bruce),前者来自密西西比州,后来成为爱尔肯大学(AlcornUniversity)的校长.三,"黑白分明"社会中的"劣等"人重建时期,从司法角度,联邦最高法院为保障黑人权利发挥了积极作用.19世纪70年代初,联邦最高法院的有关民权案件的裁定日益反映出变化中的北方观点.对屠宰场案(TheSlaughterhouseCases)的解释,为最高法院对第十四条修正案进行第一次司法解释提供了机会.利用这次机会,最高法院在民权问题上表现出温和的国家主义立场(nationalistposition),而且成为此后l0年最高法院的基本立场.虽然此案并没有黑人的直接卷入,但最高法院关于"制订第十四条修正案的目的是保护黑人权利"的司法解释使黑人在此后受益不少. 为切实确保美国黑人的选举权,1870年3月第十五条修正案获得批准.第十五条修正案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第十五条修正案生效时,格兰特总统把它称之为:"最伟大的民权(civil)变化,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事件."结果,美国反奴隶制协会自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正式解散.当时的国会议员,后来的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JamesA.Carfield)在本修正案得到批准后自豪地写道:"第十五条修正案赋予非洲种族对自己命运的关心和把握,并把命运放到了他们自己手中."--从行政角度讲,重建时期后的几位总统都对种族关系的和谐怀有过于理想的期盼.海斯总统只是天真地要求黑人信任南方白人.1877年就任总统后不久,他曾乐观地认为一个"美好情感的时代"(anEraofGood Feelings)正在美国显露曙光.然而当政后不到一年的现实情况令他大失所望.他在日记中写道:"通过州立法, 欺骗,恐吓和暴力,有色人种公民的选举权遭到了剥夺."但他并没有制定任何有力政策来改变这种状况. 19世纪80年代的几位总统在这方面也没有明显起色. 加菲尔德总统同样拿不出什么积极政策,只是无奈地说:"惟一的良方是时间."克里夫兰总统任期内,南方的社会图像是"黑白分明…'种族隔离"到处盛行.无论在专家视点北方还是南方,黑人很难与自人上层交友,更遑论跻身上层社会了.其实,克里夫兰总统本人就是"黑白混校" (mixedschools)的反对者.1887年,克里夫兰向记者解释他的理由时说:"根据专家的意见,分校对有色人种的益处要大得多."海斯和加菲尔德总统都是共和党人,克里夫兰是民主党人,但在此问题上并没有明显的党派分歧.他们对"平等和宪法权利"等美好说辞都点头称是, 但没有一个拿出具体行动加以实现.直到19世纪和2O世纪之交,黑人的选举权仍然受到貌似合理的掣肘.在密西西比州带领下,一些南方州仍巧设障碍,以剥夺黑人的选举权.一道障碍是选举税(polltaxes),它无形中加重了黑人的经济负担,使他们对选举站望而却步.此举当然"殃及池鱼",贫困白人也随之受损;另一障碍是文化考试,规定只有通过文化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选举.考试实行的是"黑白分明"的判分标准.考官对黑人严厉有加,对白人则网开一面.对待文化低的白人,考试规则中添加了一条所谓"理解" 条款,意思是由选举官读出州宪法中的一段文字,白人选民只要能解释其大意即视为合格.而参加同样考试的黑人却无一例外地被淘汰出局.1896年大选时,路易斯安那州有13万黑人投票,形势应当说相当喜人.但1898年,最高法院在威廉告密西西比州一案(Williams v.Mississippi)的裁决中,支持该州黑人必须通过文化考试和缴税作为先决条件的规定,这不但对密西西比州, 而且对全美各州特别是南方州产生了重大影响.结果, 1900年大选时,由于门槛太多太高,路易斯安那州参加投票的黑人只剩下5000.当时一位路易斯安那州的政客还恬不知耻地说:"我们剥夺黑人选举权的考虑,就是像保护小孩儿一样,目的是使他们免受利刃的伤害."_l 在社会生活中,"黑白分明"更加明显,"种族隔离"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第十四条修正案的重大缺陷是没有明确种族隔离的非法性,重建时期以后这一漏洞的后患便暴露无遗.重建时期以后,自1877年以后到19 世纪末,最高法院的很多重要判决都有损于黑人的权利.1878年,最高法院否决了某州禁止在航船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律,理由是它"干涉州际贸易"(interstate commerce),因而是不公正的.1883年的《民权法案》更宣布:被酒店,剧院或任何其他私人所有(下划线为作者所加,下同)的设施拒绝提供平等食宿或权利的黑人不受宪法保护.对于此案,最高法院的判定是:第十四条。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摘要】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受到奴隶制度的严重影响,他们在家庭生活和劳动分工中承担重劳动,受到教育和文化限制,难以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面临种族歧视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困境。
黑人妇女也展现出斗争精神,积极进行改革和进步的努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努力。
这片文章对黑人妇女的困境与斗争,改革与进步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反思进行了探讨,展现出他们在挑战种族歧视和社会地位不公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关键词】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社会地位、奴隶制度、家庭生活、劳动分工、教育、文化限制、社会活动、政治参与、种族歧视、困境、斗争、改革、进步、未来、反思。
1. 引言1.1 美国南部黑人妇女在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地位在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社会地位备受挑战和限制。
受奴隶制度的影响,黑人妇女被剥夺了自由和权利,成为主人和社会的财产。
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着繁重的劳动任务,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对待。
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受到限制,黑人妇女的智识和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在社会活动和政治参与方面,黑人妇女常常被排除在外,无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种族歧视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更加加剧了黑人妇女的困境,使她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黑人妇女并没有放弃,她们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气,努力争取自由和权利。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斗争,一些黑人妇女取得了一些改善,为自己和同胞争取了一些权利。
她们的努力和进步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丝曙光,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黑人妇女的故事和经历激励着我们深刻思考和反思,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为创造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而努力。
2. 正文2.1 奴隶制度对黑人妇女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的黑人妇女面临着严重的奴隶制度影响。
奴隶制度使得黑人妇女成为主人的财产,她们被剥夺了基本的人权和自由。
黑人妇女常常被迫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无论是在田地里劳作或者在主人家中做家务,她们没有选择权和自我决定权,经常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