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嗜酸细胞腺瘤CT及MRI表现
- 格式:pdf
- 大小:13.01 MB
- 文档页数:5
多图解析:肾脏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肾良性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嗜酸细胞腺瘤、髓质纤维瘤及其他。
肾恶性肿瘤:肾细胞癌、肾盂癌、肾母细胞癌、肾转移瘤。
这些肿瘤的 CT 表现各有哪些特点?一起来看本文。
肾良性肿瘤1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表现:肾实质内软组织和脂肪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
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强化,脂肪组织与坏死区不强化。
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灶脂肪成分﹤20%,一般较难与肾癌鉴别图 10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图 11 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嗜酸细胞腺瘤(RO)少见,多发生于 60 岁以上的男性,肿瘤质地均匀,边界清楚,包膜完整,部分肿瘤中央有纤维疤痕形成,常局限于肾实质,很少侵犯肾包膜和血管。
CT 表现:①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快进慢出;②包膜;③中央疤痕轮辐状强化;④钙化少见。
图 12 嗜酸细胞腺瘤肾恶性肿瘤1肾细胞癌(RCC)(1)分型:透明细胞癌(占70%)、乳头状细胞癌(占10%~20%)、嫌色细胞癌(占 5%~10%)、集合管癌(占 1%)和未分类癌(罕见)。
(2)CT 表现:肾实质内单发肿块,少数为多发,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常造成局部肾轮廓外突。
肿瘤较大者可出现囊变出血和坏死,造成密度不均。
10%~20% 肿块内可见点状或弧线状钙化。
增强扫描肿块的强化形式与组织学亚型相关:透明细胞癌呈「快进快出」型;乳头状和嫌色细胞癌呈「缓慢升高」型。
(3)进展期的透明细胞癌、集合管癌及部分乳头状细胞癌易累及肾窦,常向肾外侵犯;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可发生瘤栓;淋巴结可发生转移。
图 13 右肾透明细胞癌图 14 与上同一病例图 15 与上同一病例图 16 左肾嫌色细胞癌(4)鉴别诊断: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内含确切的脂肪成分。
②肾盂癌:病变位于肾窦区,无肾轮廓改变,强化程度低于肾细胞癌。
③复杂性肾囊肿:无确切强化的壁结节。
④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常并有肾结石,病变浸润生长,内有不规则环状强化脓肿壁。
肾嗜酸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肾嗜酸细胞瘤症状,尤其是肾嗜酸细胞瘤的早期症状,肾嗜酸细胞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肾嗜酸细胞瘤会怎样?以及肾嗜酸细胞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肾嗜酸细胞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肾嗜酸细胞瘤常见症状:
钝痛、少尿、弥漫性下腰痛
*一、症状:
通常无症状,多为意外发现。
1.腰痛多为钝痛。
2.肿块约1/3可触及肿块。
3.血尿以镜下血尿多见。
二、诊断:
1.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
该病与肾癌鉴别极为困难,两者在影像学上非常相似。
在临床实践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以上是对于肾嗜酸细胞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肾嗜酸细胞瘤并发症,肾嗜酸细胞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肾嗜酸细胞瘤常见并发症:
腰痛-血尿综合征
*一、并发病症
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为肾腺瘤的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肾实质肿瘤的4.3%。
一般为良性肿瘤典型病例为单侧病灶,10%为多发,少数为双侧病变。
并发症:腰痛,多为钝痛。
肿块,约1/3可触及肿块。
血尿,以镜下血尿多见。
B 超检查可见肾脏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占位,界限清楚,包膜光滑。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肾嗜酸细胞瘤症状,肾嗜酸细胞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肾嗜酸细胞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 CT 临床鉴别价值分析李剑波发布时间:2023-06-08T02:51:29.758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5期作者:李剑波[导读] 目的:探究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 CT 临床鉴别价值。
方法:把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进入本院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 31 例和肾嗜酸细胞腺瘤 31 例患者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开展 CT 诊断,分析不同疾病患者 CT 征象。
牟定县人民医院云南牟定 675500摘要:目的:探究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 CT 临床鉴别价值。
方法:把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进入本院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 31 例和肾嗜酸细胞腺瘤 31 例患者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开展 CT 诊断,分析不同疾病患者 CT 征象。
结果:两组患者在囊变、坏死、阶段增强反转、星芒状瘢痕、伦福状强化 CT 征象中的差异非常明显(P<0.05)。
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可以借助 CT 征象进行疾病鉴别,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肾嗜酸细胞腺瘤;CT;征象肾细胞癌则是大家普遍认知的肾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高发,仅低于膀胱肿瘤发病率。
肾细胞癌患者往往伴有血尿和腰痛症状,肾透明细胞癌是其常见病理类型,主要是发生在人体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中。
机体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的肿瘤一般为良性肿瘤,如肾嗜酸细胞腺瘤,3cm 以上病灶直径的肿瘤仍存在恶变风险,但是临床诊断相对困难,误诊机会多[1]。
CT 是临床常用的疾病诊断方式,本文将其应用在两种肿瘤鉴别诊断中,意义突出,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为研究时段,本时段本院收治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各 31 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肾脏、肾上腺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侃」每日阅读栏目,陪老师们一起“啃”医学影像那些经典实用的好书。
目前在读的是《CT、MRI诊断指南》,CT和MRI是现代医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掌握CT和MRI诊断学已成为当代影像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篇如何阅读常见疾病CT MR第四章腹部疾病第五节肾脏疾病【诊断原则和方法】1.肾脏CT和MRI检查必须常规做平扫和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有时须做延迟扫描以观察肾盂及输尿管等。
2.阅片时要依次观察肾脏的轮廓、密度(信号)、大小形态有无改变,从而来发现病变。
3.发现局灶性病变时,要详细分析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轮廓、密度(信号)特点、增强扫描时各期的表现、MRI不同序列的表现、周围血管和输尿管的情况,再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4.引起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常见肾肿瘤、结核、炎症、肾积水等,引起肾体积缩小的疾病常见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等,肾内出现高密度影的疾病有肾结石、肾出血、各种疾病引起的肾钙化、出血性肾囊肿等,肾内出现低密度影的疾病有肾肿瘤、结核、炎症、肾积水等,肾内出现含脂肪密度的肿块,常见疾病为肾错构瘤。
一、肾结石(一)概述1.类型:肾结石按化学成分和密度大小排列分别为:磷酸钙和草酸钙,磷酸镁胺,胱氨酸,尿酸;90%为磷酸钙和草酸钙,属于阳性结石,尿酸结石为阴性结石。
2.临床表现:血尿,腰痛。
(二)CT诊断1.平扫发现肾盂内圆形、卵圆形、鹿角形或点状高密度影,CT值100HU以上,即可确诊为肾结石。
2.结石梗阻可造成肾盏肾盂扩张积水。
3.怀疑肾结石的病人CT平扫前不能做经静脉注射的碘过敏试验,以免肾盂内的造影剂被误诊为结石。
(三)MRI诊断肾盂内圆形、卵圆形、鹿角形或点状异常信号灶,在T1WI和T2WI上均呈无信号影,即可确诊为肾结石。
(四)鉴别诊断1.肾盂内新鲜血肿:CT平扫也表现为肾盂内高密度影,但其特点是:①形态不规则;②CT值40~60HU;③短期复查病变形态、密度可变,甚至消失;④MRI上,急性血肿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亚急性血肿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检查方法】(一)CT检查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
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肾上腺肿物可作1.5-3mm薄层扫描。
扫描自剑突开始。
窗宽300-500,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在大多数关于肾上腺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及T2WI,层厚3-10mm。
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快速梯度回波(TR/RE:60/30ms,翻转角:15º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T2WI序列。
此项技术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肾上腺及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
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及肝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微小差别。
缺点是每次采样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脂肪。
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及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
在1.5Tesla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及水自旋频率差别为224Hz。
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及水相位周期。
在这个间隔中,脂肪及水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及水含量比例。
及不含脂肪组织相比,含脂肪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Tsushima等人建议用FLASH(快速小角度激发)进行呼吸抑制扫描,TR 为100ms,在相位相反成像中,TE为11ms,在相位一致成像中,TE为13ms,翻转角度为20º。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CT 和磁共振成像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都能够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CT成像是通过X射线经过人体组织的吸收程度来形成影像的,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肾上腺的CT表现因肿瘤类型、大小、部位和病理组织结构的不同而异。
肾上腺皮质腺瘤多表现为单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其CT值一般在5-20 Hu之间。
而肾上腺髓质肿瘤通常呈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融合的混合密度影像,甚至可见到钙化、坏死、出血等形态学特征。
此外,CT扫描还可以通过分析血管影像中肿瘤血管的数目、分支情况、分布区域等指标来对肿瘤进行判断,有助于鉴别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依靠核磁共振原理实现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具有无辐射、成像清晰等优点,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MRI对肾上腺的软组织结构及局部解剖关系的显示能力比CT更好,特别是对肾上腺周围及深部组织有更好的显示和鉴别诊断能力。
使用MR技术可以根据T1/T2信号来判断肿瘤的类型,肾上腺皮质腺瘤一般T1信号强、T2信号弱,而肾上腺髓质肿瘤则相反。
此外,MRI对肝、脾、肾等器官的病灶监测优于CT,有助于判断肾上腺肿瘤的转移情况。
总之,在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方面,CT和MRI各有特点,可以互补地采用。
临床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案,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和诊断肾上腺肿瘤。
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CT㊁MRI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戴玲玲1ꎬ童明敏2ꎬ于㊀洋1ꎬ柯㊀俊1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㊀江苏㊀苏州㊀215000ꎻ2.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放射科㊀江苏㊀苏州㊀215000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探讨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CT㊁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ꎮ方法㊀选取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ꎬ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ꎮ结果㊀后肾腺瘤呈囊实性或实性肿块ꎬ边界清ꎬDWI呈高信号ꎬADC呈低信号ꎬ实性成分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㊁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皮质ꎻ肾嗜酸细胞腺瘤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ꎬ增强后明显强化ꎬ中央瘢痕伴轮辐状强化㊁反转强化可见ꎻ平滑肌瘤CT平扫呈稍高密度ꎬ钙化常见ꎬ增强扫描呈均匀延迟强化ꎻ囊性肾瘤CT平扫为边界清楚的多房囊性肿块ꎬ囊壁及分隔厚度均匀无附壁结节ꎬ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均匀强化ꎬ囊性成分无强化ꎻ孤立性纤维瘤CT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ꎬ并可见粗大供血动脉影ꎬ实质期强化更明显ꎬ呈渐进性㊁持续性强化ꎮ结论㊀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CT㊁MRI影像学特征ꎬ准确的术前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价值ꎮʌ关键词ɔ㊀肾肿瘤ꎻ良性ꎻ体层摄影术ꎬX线计算机ꎻ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37.11ꎻR445.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12 ̄2258 ̄05CTandMRIimagingfeaturesofrenalrarebenigntumorsinrelationtopathologicalfindingsDAILingling1ꎬTONGMingmin2ꎬYUYang1ꎬKEJun11.DepartmentofRadiologyꎬ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SoochowUniversityꎬSuzhou215000ꎬP.R.China2.DepartmentofRadiologyꎬTheEastDistrictofSuzhouMunicipalHospitalꎬSuzhou215000ꎬP.R.China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CTandMRIimagingfeaturesofrenalrarebenigntumorsinrelationtoclinicalandpathologicalfindings.Methods㊀CTandMRIimagingdataof16rarerenalbenigntumorsconfirmedbysurgeryandpathology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ꎬincluding4casesofmetanephricadenomaꎬ6casesofoncocytomaꎬ3casesofleiomyomaꎬ2casesofcystnephromaꎬand1caseofsolitaryfibroma.SixteencasesunderwentenhancedCTandtwounderwentenhancedMRI.Re ̄sults㊀Themetanephricadenomashowedasacystic ̄solidorsolidmasswithclearbordersꎬhighandlowsignalonDWIandADCmapsrespectivelyꎬshowingmildtomoderateprogressiveenhancementinthesolidcomponentwhichwaslowerthannormalrenalcortex.TheoncocytomadisplayedequalorslightlyhigherdensityonCTꎬenhancedsignificantlyandcentralscarmaybevisualizedwithradialandinvertedenhancement.TheleiomyomasshowedslightlyhigherintensityonCTwithcalcificationcommonlyseenꎬandwerecharacterizedbyhomogeneouslydelayedenhancement.Thecysticnephromaappearedasawellcircumscribedmulti ̄chamberedcysticmassꎬwiththecystwallandpartitionhavinguniformthicknesswithoutmuralnodules.Enhancementcanbede ̄tectedinthecystwallandpartitionbutcannotbeseeninthecysticcomponents.Solitaryfibroidsexhibitedprogressiveandcontin ̄uousenhancementꎬnamelyobviousheterogeneousenhancementevenwithlargevisiblesupplyingarteriesinthecorticalphaseandmoreremarkableenhancementintheparenchymaphase.Conclusion㊀RenalrarebenigntumorsdisplaysomeCTandMRIima ̄gingcharacteristicsꎬandaccuratepreoperativediagnosisisofgreatvalueinguidingthechoiceofclinicaltreatment.ʌKeywordsɔ㊀RenalneoplasmꎻBenignꎻTomographyꎬX ̄raycomputerꎻMagneticresonanceimaging㊀㊀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术前易误诊为肾癌ꎬ而肾脏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完全不同ꎬ因此术前准确鉴别肾脏肿瘤的良恶性至关重要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20年1月16例经手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81701669)ꎻ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BK20170368)作者简介:戴玲玲(1989 ̄)ꎬ女ꎬ江苏盐城人ꎬ医学硕士ꎬ主治医师ꎬ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通信作者:柯俊㊀主治医师㊀E ̄mail:fmrikej@126.com病理证实的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CT㊁MRI影像资料ꎬ结合文献分析ꎬ提高对肾良性肿瘤的认识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中ꎬ男性9例ꎬ女性7例ꎬ年龄19~83岁ꎬ平均年龄(46.7ʃ15.8)岁ꎮ其中后肾腺瘤8522(metanephricadenomaꎬMA)4例ꎬ嗜酸细胞腺瘤(re ̄naloncocytomaꎬRO)6例ꎬ平滑肌瘤(renalleiomyo ̄maꎬRL)3例ꎬ囊性肾瘤(cysticnephromaꎬCN)2例及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fibroustumorꎬSFT)1例ꎮ临床表现为腰部不适ꎬ血尿ꎮ本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ꎮ1.2㊀检查方法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SiemensSomatomSensation64andDualSourceCT)多期扫描ꎬ包括平扫㊁皮质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ꎮ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80~100mlꎬ注射速率4ml/sꎬ分别于25~35s(皮质期)和80~100s(实质期)进行扫描ꎬ扫描范围自膈顶至双肾下极ꎮMRI检查采用SiemensSensation3.0TMR仪进行扫描ꎬ行常规T1WI㊁T2WI㊁DWI㊁抑脂序列及增强扫描ꎮ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 ̄DT ̄PA)0.1mmol/kgꎬ注射速率为3.0ml/sꎮ1.3㊀图像分析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ꎬ行MPR㊁CPR及MIP等处理ꎮ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共同阅片ꎬ意见不同时经协商达成一致ꎮ2㊀结果㊀㊀本组MA4例ꎬ右肾1例ꎬ左肾3例ꎻ呈类圆形或椭圆形㊁境界清楚ꎻ病灶最大径约0.5~8cmꎻCT表现:1例呈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ꎬ其内可见多发分隔ꎻ3例肿块呈实性ꎬ其中1例实性肿块中可见多发斑点状钙化ꎻ增强扫描4例肿块实性成分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ꎬ囊变区无强化ꎮMRI表现:本组2例行MRI检查ꎬ1例病灶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ꎬT1WI呈低信号ꎬT2WI呈高信号ꎬ并可见多发分隔ꎻ1例病灶信号强度均匀ꎬT1WI呈稍高信号ꎬT2WI呈稍低信号(图1Aꎬ1B)ꎮ2例病灶DWI均呈高信号ꎬADC为低信号(图1Cꎬ1D)ꎻ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与CT相似ꎬ表现为渐进性强化ꎬ病灶各期信号强度均低于肾皮质(图1Eꎬ1G)ꎮ本组RO6例ꎬ位于右肾4例ꎬ左肾2例ꎻ呈圆形或类圆形㊁境界清楚ꎻ病灶最大径约2.5~9 3cmꎻCT平扫密度欠均匀ꎬ呈等密度4例ꎬ稍高密度2例ꎬ其中2例较大病灶内见中央瘢痕ꎻ6例病灶中均未见囊变㊁坏死㊁出血和钙化ꎻ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ꎬ3例病灶强化程度高于肾皮质ꎬ3例低于肾皮质ꎬ其中1例病灶内见中心血管影㊁2例较大病灶内见中央瘢痕及轮辐状强化(图2A~2C)ꎻ4例病灶在实质期强化程度有所减低ꎬ另2例病灶边缘皮质期呈结节状㊁斑片状强化ꎬ实质期病灶内部强化较皮质期明显ꎻ2例中央瘢痕在实质期可见轻度强化ꎮ本组RL3例ꎬ右肾2例ꎬ左肾1例ꎻ2例呈圆形㊁1例呈椭圆形ꎬ境界清楚ꎻ病灶最大径约2.5~5 8cmꎻCT平扫呈稍高密度㊁密度均匀ꎬ其中1例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ꎻ增强扫描皮质期呈明显强化㊁2例肿块内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ꎬ实质期2例肿块强化范围增大且趋向均匀㊁强化程度未见减退ꎬ另1例肿块强化稍减低㊁但密度趋向均匀ꎮ本组CN2例ꎬ均位于右肾上极ꎬ1例呈圆形㊁1例呈椭圆形ꎬ境界清楚ꎻ病灶最大径约5.1~9 4cmꎻCT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内囊性病灶ꎬ其内可见多发分隔呈多囊状ꎬ邻近肾组织受压ꎻ增强扫描2例肿块囊壁及囊内分隔可见轻度强化ꎬ分隔均匀㊁光整ꎬ无明显壁结节ꎬ囊性成分未见强化(图3A~3C)ꎬ其中1例肿块在皮质期可见迂曲小血管影ꎮ本组SFT1例ꎬ位于右肾盂ꎬ最大径5.2cmꎬCT平扫呈等密度均匀肿块ꎬ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中度不均匀强化ꎬ肿块内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ꎬ实质期肿块强化程度增加㊁且趋向均匀ꎻ右肾盂无明显积水扩张ꎮ3㊀讨论3.1㊀后肾腺瘤(MA)MA是一种起源于后肾胚基的肾脏罕见良性肿瘤ꎬ任何年龄均可发病ꎬ但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ꎬ以女性多见ꎮMA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ꎬ多为偶然发现ꎬ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及血尿等症状[1]ꎬ少数患者可出现相对特征性的红细胞增多症ꎮ本组仅1例患者尿隐血阳性ꎬ其余为无症状体检发现ꎮ大体病理:肿瘤多位于皮质区ꎬ呈圆形或类圆形ꎬ边界清ꎻ切面为灰白或棕黄色ꎬ质较软或韧ꎬ可伴有囊变㊁坏死㊁局灶性出血及钙化等ꎻ光镜下肿瘤细胞均匀一致ꎬ胞浆少而异形性不明显ꎬ核分裂像罕见ꎬ其中肿瘤细胞排列呈 花蕾 状或肾小球样结构较具特征性[2]ꎮ免疫组织化学WT1㊁Vim㊁CD57㊁AE1/AE3㊁CK7多呈阳性ꎬCD10㊁NSE㊁CD56多呈阴性ꎮ本组4例大体病理(图1H)㊁免疫组织化学与文献报道一致ꎬ病理学表现符合典型MA表现ꎮMA主要影像表现有:1)CT平扫表现为单侧肾脏受累ꎬ边缘清晰ꎬ呈类圆形或椭圆形ꎬ呈等㊁稍低或稍高密度ꎬ密度均匀或不均匀ꎬ可见出血㊁坏死㊁囊变及钙化ꎻ2)MRI9522图1㊀女ꎬ43岁ꎮ左肾后肾腺瘤ꎮ图1A~1DMRI(图1AT1WIꎮ图1BT2WIꎮ图1CDWIꎮ图1DADC):病灶信号均匀ꎬT1WI呈稍高信号ꎬT2WI呈等稍低信号ꎬDWI呈均一高信号ꎬADC值低ꎬ提示肿瘤细胞密集ꎬ水分子弥散受限ꎮ图1E~1GCT平扫+增强:病灶为实性肿块ꎬ平扫呈等密度ꎬ密度均匀ꎬ增强后边界清楚ꎬ呈渐进性均匀强化ꎬ各期密度均低于正常肾皮质ꎮ图1H镜下肿瘤细胞小㊁致密排列ꎬ呈腺泡状㊁乳头状排列ꎬ局部伴出芽生长(HE)㊀图2㊀男ꎬ58岁ꎮ右肾嗜酸细胞腺瘤ꎮ图2A平扫病灶呈等密度㊁CT值40HUꎬ中央见低密度疤痕ꎮ图2B增强后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㊁CT值105HUꎬ中央瘢痕(白箭头)未见明显强化ꎮ图2C实质期病灶强化程度稍减低㊁密度趋向均匀ꎬCT值96HUꎬ可见轮辐状强化ꎬ中央瘢痕呈轻度强化ꎮ图2D镜下肿瘤细胞形态一致ꎬ胞浆内充满嗜酸性颗粒ꎬ瘤细胞呈腺泡状及腺管状ꎬ中央可见纤维化瘢痕(HE)㊀图3㊀女ꎬ66岁ꎮ右肾囊性肾瘤ꎮ图3A平扫病灶呈低密度ꎬ内可见多发分隔ꎮ图3B~3C增强扫描皮质期㊁实质期病灶囊壁及囊内分隔呈轻度强化ꎬ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ꎮ图3D镜下见多个扩张囊腔ꎬ囊腔内衬扁平㊁立方及鞋钉样上皮ꎬ纤维间隔中见类似卵巢间质的细胞ꎬ局部可见簇状分布的肾小管(HE)平扫:肿块T1WI多呈等㊁低或稍高信号ꎬT2WI上呈等㊁稍低或稍高信号ꎬ肿块信号不均ꎬ囊变㊁坏死区呈更长T1㊁更长T2信号ꎬ出血呈短T1信号ꎬ低信号假包膜可见ꎻ3)DWI病灶呈高信号ꎬADC值低ꎬ这与MA肿瘤细胞较小且紧密排列相关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病理基础[3]ꎻ4)CT和MRI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持续性或渐进性轻中度强化ꎬ囊性部分无强化ꎻ本组4例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ꎬ与文献报道一致ꎮ3.2㊀嗜酸细胞腺瘤(RO)RO是一种起源于肾集合管上皮闰细胞的少见良性肿瘤ꎻ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ꎬ男性较女性多见ꎻ通常无临床症状ꎬ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有腰痛㊁血尿或腹部包块ꎻRO约95%为单发ꎬ5%为多发ꎬ少数可合并血管平滑肌脂肪瘤㊁肾癌等其他肿瘤ꎬ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2.8岁ꎬ绝大多数以无症状体检偶然发现ꎬ均为单侧单发病灶ꎬ均未合并其他肾脏肿瘤ꎮRO大体标本边界清楚ꎬ切面红褐色或褐色ꎮ光镜下肿瘤由大量形态一致的细胞构成ꎬ瘤细胞具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ꎬ核分裂相罕见(图2D)ꎻ肿瘤细胞呈巢状或实片状ꎬ而不是多见于肾细胞癌的乳头状和肉瘤状结构ꎮ总结分析本组RO的CT表现如下:1)病灶多位于肾皮质ꎬ突出肾轮廓之外㊁边界清楚ꎻCT平扫多呈等或略高密度ꎬ较大肿瘤中央可见不规0622则低密度区ꎻ2)RO是富血供肿瘤ꎬ刘禄明等[4]认为RO增强扫描皮质期可明显强化ꎬ强化幅度可进一步增加持续至肾实质期ꎬ也可于肾实质期减低ꎻ本组6例病灶在皮质期明显强化ꎬ其中4例在肾实质期强化程度减低ꎬ但仍高于肾髓质ꎻ另2例表现出渐进性强化特点ꎻ3)增强扫描较大的病灶中可见中央瘢痕及特征性轮辐状强化ꎻ本组2例病灶增强后出现轮辐状强化ꎬ且在病理大体标本均可见中央瘢痕ꎬ直径均大于4cmꎻ4)反转强化ꎬ有关文献[5 ̄6]指出增强后病灶内低密度区或中央瘢痕在实质期出现强化翻转ꎬ本组4例病灶出现此征象ꎬ其病理基础可能是高或等密度区为肿瘤细胞丰富区ꎬ低密度区为黏液伴纤维血管增生区ꎬ故随着时间延长ꎬ低密度区可出现强化ꎬ导致强化翻转ꎮ3.3㊀平滑肌瘤(RL)RL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ꎬ占所有肾肿瘤的0.18%ꎬ好发于女性ꎬ发病年龄40~45岁[7]ꎮRL起源于肾脏内含有平滑肌组织细胞的部位ꎬ但文献报道肾包膜下来源约占53%ꎬ包膜来源37%ꎬ肾盂来源10%ꎻ患者多无临床症状ꎬ偶见瘤体较大时ꎬ可触及包块ꎬ有腰痛㊁血尿等[8]ꎮ本组3例均为女性ꎬ平均年龄43.6岁ꎬ无症状体检发现ꎮRL大体标本呈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ꎬ切面呈灰白或灰红色ꎬ质韧ꎬ包膜或假包膜完整ꎻ可见囊变及钙化ꎮ光镜下见平滑肌瘤细胞呈梭形ꎬ胞浆红ꎬ细胞核呈梭形ꎬ少分裂相ꎬ多呈交错束状排列排列ꎮ免疫组织化学多表现为Vim㊁SMA及平滑肌抗体阳性ꎬS ̄100蛋白㊁细胞角蛋白阴性ꎮRL的主要CT表现如下:1)平扫肿块呈均匀稍高密度为RL较有特征性的表现[9]ꎻ本组中3例肿块呈稍高密度ꎬ可能与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及肿瘤内的纤维间质有关ꎻ2)肿瘤钙化常见ꎬ本组有2例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ꎻ3)有文献[10]报道ꎬRL增强扫描呈均匀延迟强化ꎬ但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肾皮质ꎻ本组3例肿块在皮质期明显强化ꎬ其中2例肿块实质期进一步持续强化ꎬ另1例肿块实质期强化稍减低㊁但密度趋向均匀ꎬ与文献报道不一致ꎬ考虑为本病例相对少见ꎬ统计学差异所致ꎮ3.4㊀囊性肾瘤(CN)CN是一种少见的肾良性囊肿性病变ꎬ占原发性肾肿瘤的2.4%ꎮ目前多认为是由肾集合小管先天性发育不全和肾小管囊性扩张所致ꎮ该病以40~60岁女性多见ꎮ临床多无特异性症状ꎬ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或出现泌尿系感染㊁血尿等症状就诊ꎮCN切面呈单发多房囊性肿块ꎬ有局限性完整包膜ꎬ多个大小不一㊁互不相通的囊腔聚集ꎻ囊壁薄㊁局部壁可稍厚ꎻ囊内含浆液性液体ꎻ囊内间隔厚薄较一致ꎬ为成熟的纤维组织ꎬ纤维间隔成分类似于卵巢间质(图3D)ꎬ可呈水肿或黏液样ꎮCN的CT主要表现如下:1)发生于单侧肾脏ꎬ肿块多位于肾上极ꎬ平扫为边界清楚的多房囊性肿块ꎬ囊壁及分隔厚度较均匀㊁光整ꎬ未见壁结节ꎻ2)少数CN患者的肿块可有钙化[11]ꎬ本组有l例肿块可见点状钙化ꎻ3)文献报道ꎬCN囊壁及分隔均呈轻度至中度强化ꎬ随着时间的延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ꎬ而囊性部分始终无强化[12 ̄13]ꎬ本组2例肿块强化方式与文献报道一致ꎻ其中1例肿块内可见迂曲小血管ꎬ术后病理证实为肿块供血动脉ꎬ此表现文献报道少见ꎮ3.5㊀孤立性纤维瘤(SFT)SFT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肿瘤ꎬ起源于一种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ꎬ生物学特征为良性或低度恶性ꎮSF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ꎬ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ꎬ无明显性别差异ꎮ发生于肾脏的SF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ꎬ肿瘤较大时以腰痛伴肉眼血尿多见ꎮ肾SFT的大体标本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ꎬ边界清楚ꎬ大部分可见包膜ꎬ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ꎬ常有编织状㊁漩涡状外观ꎮ镜下瘤细胞境界清晰ꎬ主要为梭形ꎬ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或混杂排列ꎬ稀疏区见大量胶原纤维ꎬ其内可见大量薄壁血管及黏液样变ꎮ免疫组化对确诊SFT极为重要ꎬ主要标志物为CD34㊁Vim㊁CD99㊁Bcl ̄2阳性ꎬ而S ̄100㊁CK一般为阴性ꎮ肾SFT的CT表现如下:1)平扫多为孤立性㊁境界清楚㊁圆形或椭圆形的等密度肿块ꎻ2)肿瘤内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ꎬ较大肿块内部可见坏死ꎬ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及间质的排列方式相对致密ꎬ肿块中心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ꎻ3)CT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ꎬ其内常可见粗大的供血血管ꎬ实质期肿块进一步持续强化㊁密度趋向均匀ꎮ本组1例CT平扫见右肾盂区椭圆形㊁边界清楚㊁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影ꎻ增强扫描肿块皮质期呈明显均匀强化ꎬ可见粗大的肾动脉供血ꎬ实质期肿块进一步强化ꎬ与文献报道一致ꎮ综上所述ꎬ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有一些特征性的CT㊁MRI表现ꎬ术前需认真分析影像资料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ꎬ从避免不必要的肾脏根治性切除ꎮ参考文献:1622[1]ZhuQꎬZhuWꎬWuJꎬetal.TheclinicalandCTimagingfea ̄turesofmetanephricadenoma[J].ActaRadiolꎬ2014ꎬ55(2):231 ̄238.[2]TorricelliFCMꎬMarchiniGSꎬCamposRSMꎬetal.MetanephricAdenoma:clinicalꎬimagingꎬandHistologicalfindings[J].Clinicsꎬ2011ꎬ66(2):359 ̄361.[3]刘君凤ꎬ张煊赫ꎬ王海屹ꎬ等.成人后肾腺瘤的MRI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ꎬ2017ꎬ51(9):673 ̄676. [4]刘禄明ꎬ刘芳ꎬ郑雷ꎬ等.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ꎬ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6ꎬ26(9):1659 ̄1662. [5]段娜ꎬ李庆祝ꎬ周长玉ꎬ等.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嫌色细胞癌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8ꎬ28(2):263 ̄266.[6]KimJIꎬChoJYꎬMoonKCꎬetal.Segmentalenhancementinver ̄sionatbiphasicmultidetectorCT:characteristicfindingofsmallrenaloncocytoma[J].Radiologyꎬ2009ꎬ252(2):441 ̄448. [7]GuptaSꎬJimenezREꎬFolpeALꎬetal.RenalLeiomyomaandLeiomyosarcoma[J].AmJSurgPatholꎬ2016ꎬ40(11):1557 ̄1563.[8]GorenMRꎬErbayGꎬOzerCꎬetal.Bilateralrenalleiomyomawith5yearfollow ̄up:Casereport[J].CanUrolAssocJꎬ2015ꎬ9(9 ̄10):734.[9]OnurMRꎬAkinMMandOnurAR.Renalleiomyoma:Ultra ̄sonographyandcomputedtomographyfeatureswithhistopatholog ̄iccorrelation[J].EurasianJMedꎬ2013ꎬ45(3):214 ̄217. [10]丛振杰ꎬ殷薇薇ꎬ姜茂竹ꎬ等.肾平滑肌瘤六例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ꎬ2018ꎬ23(1):33 ̄38. [11]BagleyJEꎬBerryJLandMcMurrianK.Casereport:Multimodal ̄ityimagingofacysticnephroma[J].RadiolTechnolꎬ2013ꎬ84(6):559 ̄566.[12]郑吟诗.MSCT对囊性肾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ꎬ2016ꎬ32(12):1909 ̄1911.[13]赵金坤ꎬ叶兆祥ꎬ白人驹ꎬ等.囊性肾瘤和多房囊性肾癌的CT鉴别诊断[J].中华肿瘤杂志ꎬ2015ꎬ37(11):845 ̄849.(收稿日期:2020 ̄03 ̄10)(上接2247页)[6]ShirabeKꎬAishimaSꎬTaketomiAꎬetal.Prognosticimportanceofthegrossclassification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livingdo ̄nor ̄relatedlivertransplantation.[J].BritishJournalofSurgeryꎬ2011ꎬ98(2):261 ̄267.[7]LimSꎬKimYKꎬParkHJꎬetal.Infiltrativehepatocellularcarci ̄nomaongadoxeticacid ̄enhancedanddiffusion ̄weightedMRIat3.0T[J].JMagnResonImagingꎬ2014ꎬ39(5):1238 ̄1245. [8]LeeYJꎬLeeJMꎬLeeJSꎬetal.Hepatocellularcarcinoma:diag ̄nosticperformanceofmultidetectorCTandMRimaging ̄asystem ̄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J].Radiologyꎬ2015ꎬ275(1):97 ̄109.[9]KieransASꎬKangSKꎬRosenkrantzAB.Thediagnosticperform ̄anceofdynamiccontrast ̄enhancedMRimagingforcetectionof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measuringupto2cm:ameta ̄a ̄nalysis[J].Radiologyꎬ2015ꎬ278(1):82 ̄86.[10]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ꎬ2016ꎬ50(9):641 ̄646.[11]梁波.普美显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5ꎬ25(12):2175 ̄2179. [12]曹迪ꎬ黄仲奎ꎬ李涛ꎬ等.钆塞酸二钠肝脏MRI多期增强扫描各期相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ꎬ2016ꎬ32(11):1785 ̄1788.[13]黄召弟ꎬ向颖ꎬ孟祥水ꎬ等.肝细胞癌MRI延迟强化特征与纤维组织分布的关系[J].中华放射学杂志ꎬ2017ꎬ51(3):183 ̄187.[14]LimSꎬKimYKꎬParkHJꎬetal.Infiltrativehepatocellularcarci ̄nomaongadoxeticacid ̄enhancedanddiffusion ̄weightedMRIat3.0T[J].JMagnResonImagingꎬ2014ꎬ39(5):1238 ̄1245. [15]许永生ꎬ刘海峰ꎬ黎金葵ꎬ等.Gd ̄EOB ̄DTPA增强MRI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ꎬ2018ꎬ9(7):506 ̄511.(收稿日期:2019 ̄11 ̄20)2622。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评价目的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肾嗜酸细胞腺瘤的7例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选取年限均在2012年2月~2015年7月。
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均接受CT平扫以及多期增强扫描,多期扫描主要包括排泄期、皮髓质期以及肾皮质期,其中2例患者,1例同时进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另1例同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
结果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中,有4例发生于肾下极,3例发生于肾上极,有2例患者的肿瘤直径<3cm,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呈类圆形或圆形,并表现为单发;5例患者增强扫描不均匀,2例患者的增强扫描相对均匀;临床T1WI的肿瘤显示为低、等信号;T2WI的肿瘤显示为混杂信号,并以高信号为主要表现形式。
结论影像学表现在肾嗜酸细胞腺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及肾癌的鉴别中发挥效用。
标签:肾嗜酸细胞腺瘤;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效果肾脏实质性肿瘤主要病发于患者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引起肾嗜酸细胞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在临床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由于肿瘤临床特征的表现不明显,通过会被医护人员误诊为肾癌,进而开展根治性肾切除术,增加患者的痛苦[1]。
本文探讨了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肾嗜酸细胞腺瘤的7例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选取年限均在2012年2月~2015年7月。
7例患者中有5例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2例肿瘤位于右肾,5例肿瘤位于左肾,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6~72岁,瘤体直径的跨度为2.04~10.13cm,平均年龄为(45.63±2.34)岁,平均瘤体直径为(4.75±3.26)cm。
本次入组临床诊断试验的患者中,有1例疼痛伴发热以及腰部酸胀,1例无痛肉眼血尿,2例腰部不适,3例体检意外发现临床无明显症状。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肾脏疾病,它是由肾小管上皮所产生的良性肿瘤。
由于肾嗜酸细胞瘤的症状较为隐蔽,造成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1. CT扫描表现- 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
- 肿瘤内部常见低密度区,其中可能含有小的钙化灶。
- 肿瘤增强扫描呈轻、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通常高于肾细胞癌。
- 动态增强扫描中肿瘤的灌注曲线呈现慢性肾功能曲线,与肾癌不同。
2. MRI表现- 肿瘤常呈等T1信号,高T2信号。
- 肿瘤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并有辐射状小管腔房结构。
- 动态增强MRI中肿瘤呈均匀强化,且增强程度较肾癌低。
3. 超声检查表现- 肿瘤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晰。
鉴别诊断1. 肾细胞癌- 肾嗜酸细胞瘤的边界更加清楚,增强后的灌注曲线呈现慢性肾功能曲线。
- 肾细胞癌的边界常显示模糊,增强后的灌注曲线呈现速性肾功能曲线。
2. 肾腺瘤- 肾嗜酸细胞瘤与肾腺瘤在影像学上难以鉴别,需结合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检测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肿瘤呈均匀轻度强化,慢性肾功能曲线增强特征有助于与肾细胞癌的鉴别。
MRI和超声检查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确诊仍需通过病理学检查。
专业的医生和合理使用影像学手段可以帮助提高肾嗜酸细胞瘤的早期诊断率,并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Xue Y, Wan Q, Shen C, et al. The diagnosis of oncocytoma with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VIM-DWI). J Magn Reson Imaging.2019;49(5):1485-1493. doi:10.1002/jmri.263192. Chow WH, Devesa SS, Warren JL, et al. Rising incidence of renal cell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1999;281(17):1628-1631. doi:10.1001/jama.281.17.16283. Al-Marhoon MS, Aboul-Enein A, Georgopoulos NT. Oncocytoma: An Unusual Renal Mass-A Review of it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 2015;15(2):e157-165.。
肾嗜酸细胞腺瘤CT及MRI表现
王祖飞纪建松苏金亮周利民
目的:总结分析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9例为单发肿瘤,1例并发肾透明细胞癌。
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5~5,4 cm,境界清晰,均位于肾皮质区,向肾外突出。
CT平扫病灶多呈等密度;平扫T1WI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其中4例中央裂隙状疤痕呈更低信号;T2WI病灶呈等、高信号或低信号,肿瘤内混杂稍高信号,中央疤痕呈裂隙状高信号。
动态增强扫描7例明显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但肿瘤实质部分强化均匀,中央疤痕大部分无强化,少部分延迟强化;1例皮髓质期扫描呈“轮辐状”强化。
结论:肾脏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位于肾皮质区,可向肾外突出,边界清楚。
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中央出现星状疤痕以及肿瘤“轮辐状”
强化内其特征性影像表现。
肾肿瘤;腺瘤,嗜酸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R737.11; R814.42; R445.2A1000-0313(2011)09-0974-04Oxyphilic adenoma of kidney:imaging analysis on CT and MR WANG Zu-feiJI Jian-songSHU Jin-liang
323000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作者简介:王祖飞(1975-),男,浙江丽水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
腹部CT和MRI诊断工作。
@@[1]毕文杰,孙庆举,李长勤,等.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CT征象分析与 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1):1195-1198.
@@[2] 吕坚伟,黄旭元.肾嗜酸细胞腺瘤[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 26(1):65-67.
@@[3] Novick AC,Campbell SC. Campbell's urology[M].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2002. 2680-2681.
@@[4] Krizanac S, Vranesic D, Oberman B. Oncocytomas of the kidney [J]. Br J Uro1,1987,60(3) :189-192.
@@[5]杨晓坤,董胜国.肾嗜酸细胞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 统分册,2005,25(4):473-476.
@@[6] Chao DH,Zisman A,Pantuck AJ,et al. Changing concept in the management of renal oncocytoma[J ]. Urology, 2002,59 ( 5 ) : 635- 642.
@@[7] Dechet CB,Bostwick DG,Blute ML,et al. Renal oncocytoma:mul
tifocality, bilateralism, metachronous tumor development and co
existent renal cell carcinoma[J]. J Urol,1999,162(1) : 40-42.@@[8] Kuroda N,Toi M, Hiroi M,et al. Review of renal oncocytoma with focus on clinical and pathobiological aspects [J ]. Histol His
topathol,2003,18(3) :935-942.
@@[9] Kondo T, Nakazawa H, Sakai F, et al. Spoke-wheel-like enhance ment as an important imaging finding of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J]. Int J Urol, 2004,11 (10) : 817-824.
2010-11-082011-05-13
肾嗜酸细胞腺瘤CT及MRI表现
作者:王祖飞, 纪建松, 苏金亮, 周利民
作者单位:丽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浙江,323000
刊名:
放射学实践
英文刊名:Radiologic Practice
年,卷(期):2011(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fsxsj201109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