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38.58 KB
- 文档页数:25
临床检验基础检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临床检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临床检验的常规检验项目和方法;3.掌握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4.了解临床检验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1.临床检验的概念和作用。
(1)临床检验的定义和分类;(2)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3)临床检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临床检验的常规检验项目和方法。
(1)血液学检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鉴定等;(2)生化学检验,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等;(3)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风湿因子等;(4)微生物学检验,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试验、病毒检测等;(5)分子生物学检验,核酸检测、基因检测等。
3.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
(1)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原则;(2)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3)外部质量评价的意义和方法;(4)不合格样本的处理和质量事故的预防。
4.临床检验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1)自动化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2)信息化管理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3)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4)临床检验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临床检验的基本概念、常规检验项目和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2.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和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
1.临床检验的概念和作用。
(1)讲解临床检验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3)介绍临床检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临床检验的常规检验项目和方法。
(1)介绍血液学检验的常规项目和方法;(2)介绍生化学检验的常规项目和方法;(3)介绍免疫学检验的常规项目和方法;(4)介绍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项目和方法;(5)介绍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常规项目和方法。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临床检验基础实验的操作方法,熟悉各种检验原理及临床意义,提高对临床检验结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皮肤采血法:在手指指腹内侧采血,用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等。
(2)静脉采血法:在肘静脉采血,用于血常规、生化检验等。
(3)血涂片制备:将采集的血液涂于载玻片上,固定后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2. 血液一般检验(1)红细胞计数:采用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计算一定体积内红细胞数量,计算红细胞计数。
(2)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计算血红蛋白浓度。
(3)红细胞形态检查:观察红细胞形态,判断有无贫血、红细胞形态异常等。
(4)血细胞比容测定:采用微量法,测定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5)网织红细胞计数:采用试管法,计算网织红细胞数量。
(6)红细胞沉降率测定:采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速度。
(7)白细胞计数:采用血液分析仪,计算白细胞总数。
(8)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血液分析仪,计算各类白细胞百分比。
(9)白细胞形态检查:观察白细胞形态,判断有无感染、炎症等。
(10)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采用试管法,计算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3.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1)血小板计数:采用血液分析仪,计算血小板总数。
(2)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一步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判断凝血功能。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判断凝血功能。
(4)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判断凝血功能。
(5)凝血酶时间测定:测定凝血酶时间,判断凝血功能。
4.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1)ABO血型鉴定:采用正向、反向定型,确定受血者血型。
(2)交叉配血:将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皮肤采血法:成功采集手指指腹内侧血液。
临床检验基础Clinical Laboratory Base课程编号:J6500M003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医学检验实验学时:48学时实验学分:1.0学分先修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书:吴晓蔓主编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开课实验室名称及地点: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楼6号楼。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临床检验基础是临床检验医学的专业课之一,它是通过实验的各种方法包括感官检查,理学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以及自动化仪器检查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检验、分析以获取病原,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的学科。
因此,临床检验基础的实验课在临床检验基础的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对临床检验的严肃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实验的器材,标本采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除必要的示教外大多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见附表)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实验属性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要求每组主要消耗材料名称、数量、消耗额实验一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的制备1、血液的采集2.血液涂片的制备3专业类验证性2 必做玻片、瑞氏染色液实验二血液的一般检验1.器材、试剂的准备。
2.RBC、WBC、WBC3 专业验证2 必做血小板稀释液牛鲍氏计数板分类、PLT计数实验室操作。
3.RBC、WBC、WBC分类PLT、计数结果换算。
类性实验三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验l.器材、试剂的准备2.PT试管法实验操作3、APTT测定试管法的实验操作4、报告方式3专业类验证性2 选做PT、APTT试剂盒实验四尿液生成和标本的采集及处理l.器材、试剂的准备2、防腐处理3专业类验证性2 选做防腐试剂、尿杯实验五尿液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1.器材、试剂的准备。
基础医学实验指导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深入学习和掌握医学上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术,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
(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相应的实验原理介绍)
实验材料:
1.(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2.(描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和要求,详细叙述实验步骤)
2.(排版清晰、语言准确,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讨论和分析)
(可以涉及到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等方面)
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性陈述,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的主要发现或达到的目标)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基础医学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增加了自己的实验经验,并提高了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进一步理解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如有使用参考文献,请在文末标注所使用的参考文献)。
实验一血液一般检验(一)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内容】1、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2、血红蛋白(微量)吸管3、静脉采血法4、血红蛋白测定5、红细胞计数6、细胞计数池的正、侧面观察7、正常及异常红细胞形态(示教)【目的要求】1、掌握红细胞直接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的标本送检要求、原理、操作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掌握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及血红蛋白(微量)吸管的使用方法。
3、熟悉静脉采血(collection of venous blood)的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4、熟悉细胞计数池的结构及应用范围。
【器材】721-型分光光度计,血细胞计数板,血红蛋白吸管,75%酒精棉球及干棉球,三棱针,玻棒及试管,显微镜。
【试剂】1、HicN试剂的配制氰化钾 50mg高铁氰化钾 200mg无水磷酸二氢钾 140mgTriton×—100 1.0ml蒸馏水加至1000ml,纠正pH至7.0-7.4。
此液为淡黄色透明溶液,贮存在棕色有塞玻璃瓶中,放40C冰箱保存,一般可用数月。
2、赫姆(Hayem)液:氯化钠 1.0g结晶硫酸钠(Na2S04·10H20)5.0g(或无水硫酸钠2.5g)氯化高汞 0.5g蒸馏水加至200ml溶解后加20g/L伊红水溶液1滴,过滤后用。
【实验】一、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器材】1、三棱针,预先高压消毒,每人每次采血更换1次性采血针以避免交叉感染。
2、消毒干棉球。
3、75%乙醇棉球4、20u1吸管【操作方法】1、采血部位以左手无名指为宜。
2、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乙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待干。
3、紧捏刺血部位,用无菌刺血针迅速刺入皮肤约2—3mm,让血液自然流出,如血液不流出可在其周围轻轻加压,但不要过重。
4、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按需要依次采血。
5、采血完毕,用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片刻。
6、血红蛋白吸管的使用:在采血前首先练习一下吸管使用,使其达到得心应手。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的实验项目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实验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课程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也是学生将来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
实验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临床检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看看《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的实验项目都有哪些内容。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如血液常规检验、尿液常规检验、生化指标检验等。
在这些实验项目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样本的采集、处理和检测方法,以及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还有一些特殊的临床检验项目,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学生也需要在课程中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项目中,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临床检验的相关知识后,需要通过实验项目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实验操作的能力。
在血液常规检验实验中,学生需要了解血液样本的采集方法、各种血液指标的检测原理以及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
另外,实验项目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的实验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临床检验知识的理解,提升实验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应该重视实验项目的学习和实践,这对他们将来的临床工作将大有裨益。
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实验项目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临床检验的各个方面。
除了常规的血液常规检验、尿液常规检验、生化指标检验以外,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临床检验项目,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
这些实验项目不仅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帮助他们了解临床检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指导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临床基础检验技术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巧,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验原理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是指用来检测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一系列实验方法和技术,包括血液检验、尿液检验、体液检验等。
这些检验技术可以通过测定不同生化指标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并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3. 实验仪器和试剂•血液分析仪•尿液离心机•尿液分析仪•试管•试剂盒•乙醇•蒸馏水4. 实验步骤4.1 血液检验4.1.1 血液采集1.洗手并戴上手套。
2.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选择尺侧脉络血管。
3.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的部位。
4.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样。
5.将采集到的血样转移到试管中。
4.1.2 血细胞计数1.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分别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2.在血细胞计数仪中设置参数并进行血细胞计数。
3.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
4.1.3 血红蛋白测定1.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转移到试管中。
2.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盒。
3.按照试剂盒的说明进行血红蛋白测定。
4.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
4.2 尿液检验4.2.1 尿液采集1.洗手并戴上手套。
2.使用尿杯收集晨尿样本。
3.将尿液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
4.2.2 尿比重测定1.取一定量的尿液转移到尿液比重计中。
2.记录比重计的读数。
4.2.3 尿常规检查1.在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尿液。
2.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
3.分离尿液中的沉淀物。
4.对沉淀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5.在尿液分析仪中进行尿液pH和尿液蛋白检测。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血细胞计数可以评估血液的健康情况,血红蛋白测定可以检测贫血等。
尿比重测定可以评估肾功能,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异常情况。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操作前需正确佩戴实验室防护装备。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误差。
•实验后注意清洁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组编2005年12月第一章外周血常规检验综合评价实验【检验流程】实验一红细胞计数【目的】掌握显微镜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方法。
【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器材】显微镜、改良Neubauer计数板、试管、微量吸管、玻璃棒。
【试剂】红细胞稀释液(Hayem液):氯化钠1.0g,结晶硫酸钠5.0g(或无水硫酸钠2.5g)蒸馏水加至200ml。
溶解后加20g/l伊红溶液1滴,过滤后使用。
【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操作】1.稀释液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ml。
2.加血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采集末梢血或抗凝血10ul,檫去管外余血,轻轻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清夜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3.充池混匀或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将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室温下平放3~5min,待细胞下沉后于显微镜下计数。
4.计数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5.计算红细胞/L=N³25/5³10³106³200=N³1010=N/100³1012 N :表示5个方格内数得的红细胞数。
25/5 :将5个大方格内数得的红细胞数换算成1个大方格的红细胞数。
³10 :将1个大方格红细胞换算成1ul血液内红细胞。
³106:1L=106ul200:为血液的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1.采血时不能过分挤压采血部位,针刺部位深度必须适当。
2.采血应顺利、准确,采血部位不得有水肿、发绀、冻疮、炎症等。
红细胞数量增高时可适当加大稀释倍数。
3.大小方格内压线细胞的计数遵循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
避免多数或漏数。
4.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均须清洁干燥,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是细胞。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指导学生掌握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了解常见临床检验方法及其操作流程。
实验材料•血液样本•尿液样本•化学试剂•器械:离心机、显微镜、注射器、试管实验步骤1. 血常规检验1.1 血细胞计数1.1.1 样本处理:取血约2mL,加入EDTA抗凝剂,轻轻倒扣混合。
1.1.2 操作步骤:1.吸取适量的血液(建议吸取血管内流动处)。
2.将血液加入血细胞计数板中。
3.加入盐水悬浮混合。
4.使血液充分溶解,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5.使用显微镜进行计数(计数板上的每个9个4方格为1/9平方毫米,计数50个4平方毫米的体积)。
1.2 血液常规检查1.2.1 样本处理:取血约2mL经凝血后离心制成血片。
1.2.2 操作步骤:1.取一张刚制成的干净的血片,涂片、干燥、染色,观察和计数。
2. 尿常规检验2.1 样本处理:收集晨尿10-50mL。
2.2 操作步骤:1.用尿位计量等量的尿液,称重(1ml=1g),记录。
2.加入化学试剂,观察变化。
3.进行显微镜检查。
3. 生化检验3.1 谷丙转氨酶(ALT)3.1.1 样本处理:取血约2mL,采用无菌技术。
3.1.2 操作步骤:1.取适量的标准谷氨酸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组。
2.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清液。
3.分别加入ALT试剂,混匀,放置在37℃水浴中孵育反应。
4.定时记录反应所需时间,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3.2 总胆固醇检查3.2.1 样本处理:取血约2mL,采用无菌技术。
3.2.2 操作步骤:1.取血样,采用无菌技术。
2.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总胆固醇浓度。
4. 免疫学检验4.1 总蛋白测定4.1.1 样本处理:取血约2mL,离心采供清血清供试验使用。
4.1.2 操作步骤:1.取适量总蛋白标准品,按标准曲线加入不同浓度的总蛋白试品,并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2.加入杂蛋白抑制剂,混匀后放置于37℃水浴箱大半小时反应。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技术和临床诊断的基本原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指导中的内容:
1. 血液常规检验:介绍血液样本的采集方法、常规检验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
2. 尿液检验:包括尿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尿液检验的常规项目(比如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3. 生化指标检验:涵盖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4. 微生物学检验:介绍微生物培养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无菌操作技术、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等内容。
5. 免疫学检验:包括ELISA、免疫荧光等常见免疫学实验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
6. 临床样本处理:介绍临床样本的接收、编号、保存、运输等规范操作流程,包括危险性样本和感染性样本的处理要求。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强调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质控品的使用、质控图的分析和实验室内部质量评价等内容。
8. 实验安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合理处理化学品和生物样本,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上述内容可以作为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指导的一部分,它们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临床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
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指导血液常规检验一、微量吸管的使用、毛细血管采血、计数板的鉴定与使用【实验目的】:掌握微量吸管的使用、毛细血管采血、计数板的鉴定、构造与使用。
【实验试剂】:红细胞稀释液、75%乙醇、消毒药棉。
【实验器材】:一次性采血针、计数板、盖玻片、微量吸管、2ml吸管、中号试管、显微镜、小玻璃棒。
【实验原理】:一次性采血针刺破毛细血管后,用微量吸管吸取一定量的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冲入计数池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细胞的数量。
【实验方法】:一、微量吸管的使用:用抗凝血训练微量吸管的使用。
二、毛细血管采血(以红细胞计数为例):准备:取清洁干燥试管一支,加2ml红细胞稀释液。
采血部位选择、按摩→75%乙醇棉球进行刺针部位皮肤消毒→待酒精挥发干(否则血流不成滴)→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针→擦去第一滴血→准确吸取10ul血液→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管尖外围余血后→将血液释放到稀释液底部→回吸上清液2-3次→轻轻混匀。
三、计数板构造与应用1.计数板构造外观构造:每块计数板由“H”型凹槽分上下两个计数室,在计数室两侧各有一条支柱,比计数室高出0.1mm,将一块平整光滑的血细胞计数专用盖玻片(24.0mm×20.0mm×0.6mm)覆盖其上时,盖玻片与计数室间形成0.1mm的缝隙。
格子构造:计数池长、宽各3mm,平均分成9个大格,每个大方格的容积是0.1 mm3四角的四个大方格分别用单线划分成16个中方格,是白细胞计数区域;中央的大方格用双线条划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用单线划分成16个小方格,其中四角和正中的5个中方格是红细胞计数区域。
2.计数板的使用:用清洁干燥柔软的纱布擦拭计数板及盖玻片→用推盖法从计数板下缘向前平推盖玻片将其盖在计数室上→充分混匀细胞悬液→充池→静置→观察细胞分布情况(若严重不匀,应重新充池。
)【注意事项】:1.采血部位应选择皮肤完整,不能有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
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指导实验指导书是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教学工具,通过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实验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并促进其临床应用。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生化实验之前,一定要对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生化试剂和仪器设备,并且需要按照相应的程序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
其次,实验人员应该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方法和流程,并在完成工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2. 实验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一旦开始操作,就不能有任何的不妥协议。
实验流程包括:洗手、准备工作、样品获取、样本处理、试管反应、数据汇总等步骤。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进行样品获取,必须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详细流程操作,正确采集样品。
3. 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实验室,要特别重视实验安全。
切勿将独立的药剂配制在同一地点,不要吃东西,不能按照心情进行超量添加剂量以避免因此引发安全事故。
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危险药品和化学试剂。
4. 完成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并根据所得数据评估检测结果是否有问题。
如果发现有问题,需要进行仔细检查,并重新采集样品进行检测。
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指导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可以熟悉各项生化方法,并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对于生化学相关的工作岗位,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将是一个优秀的加分项。
因此,我相信一份好的实验指导书对学习生化学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基础综合实验
的设计与要求
一、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检验样本的采集、准备和维护,了解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应用,利用技术方法进行临床检验。
2.实验内容:
(1)样本采集和准备:学习样本采集、处理、分离等技术,了解实验室样品准备的具体操作;(2)仪器设备操作: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流程和技巧;
(3)技术方法:学习实验方法的操作要求、技巧和标准,包括基本的试剂上的操作要求、条件的准确性、仪器操作及其精度和准确度控制等;(4)安全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做实验前及实验后的安全操作,包括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和试剂
的安全操作。
二、实验要求
1. 通读实验原理及相关文献,对实验有一定了解;
2. 根据实验说明文档进行实验,按安全要求操作,并合理控制实验参数;
3. 做出正确的操作选择,正确的实施试验,准确
的记录实验结果,完整的写出实验报告;
4. 根据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分析;
5. 合理评价实验结果,科学合理地提出出实验结论。
第1篇一、引言临床基础实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对临床基础实验的操作,使学生掌握医学检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以下为临床基础实验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室环境: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通风,实验桌、椅子等设施符合要求。
2. 实验材料:实验前准备好所需试剂、器材、标本等,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3. 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应穿戴实验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
三、实验操作步骤1. 血液采集:采集静脉血时,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消毒、扎止血带,然后使用注射器抽取血液。
2. 血液检测:根据实验要求,将采集到的血液进行分离、离心等操作,检测相关指标。
3. 尿液检测:采集尿液标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离心、分离等操作,检测相关指标。
4. 粪便检测:采集粪便标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离、离心等操作,检测相关指标。
5. 生殖系统分泌物检测:采集生殖系统分泌物标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离、离心等操作,检测相关指标。
6. 其他体液检测:采集其他体液标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离、离心等操作,检测相关指标。
7. 试剂准备:按照实验要求,准确配制试剂,确保试剂浓度和pH值符合实验要求。
8. 仪器操作:熟练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9. 结果判断: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临床知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 采集标本时,确保标本新鲜、无污染。
3.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实验结束后,清洁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台。
5. 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数据、结果等,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总结1. 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总结实验经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结合临床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4. 提高对医学检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规程适用于临床基础实验操作,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1篇一、前言医学基础试验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试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医学检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各类医学基础试验。
三、试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试验前,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实验设备、试剂和耗材准备齐全。
(2)操作人员需穿戴实验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 样本采集(1)采集样本时,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要求进行,确保样本质量。
(2)采集血液样本时,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避免污染。
3. 样本处理(1)将采集到的样本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处理,如离心、稀释等。
(2)处理过程中,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4. 试验操作(1)根据试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试剂。
(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5. 结果判断(1)根据实验结果,对照标准判断试验结果。
(2)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判断。
6. 结果记录与报告(1)准确记录试验结果,包括数据、现象等。
(2)根据试验结果,撰写试验报告,内容包括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等。
四、注意事项1. 试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污染。
2. 操作人员需熟悉试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试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4. 试剂和耗材需定期检查,确保质量。
5.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台,回收废弃物品,保持实验室整洁。
五、附则1. 本规程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规程进行修订。
六、相关法规和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3. 《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5. 《微生物和生物制品检验规程》6. 《临床检验数据管理规范》7. 《临床检验报告规范》8. 《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9.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规范》1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1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1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准则》1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指南》1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规定》1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大纲》1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指南》1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执法指南》1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信息报告制度》2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制度》2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指南》2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表》2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统计与分析》2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评估》2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反馈》2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公示》2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监督》3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考核》3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奖惩》3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保密》3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档案管理》3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3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3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3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3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4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4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4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4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4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4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4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4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4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4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5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5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5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5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5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5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5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5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5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6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6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6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6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6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6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6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6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6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6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7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7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7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7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7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7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7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7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7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7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8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8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8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8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8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8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8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8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8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9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9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9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9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9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9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9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9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9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9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0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10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0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0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10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0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0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0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10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11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11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11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1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11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1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1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1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11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1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2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2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12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12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12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12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2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2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2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3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13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3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3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3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13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13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13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13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3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14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4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4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4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14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4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4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4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14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15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15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5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15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5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5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5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15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5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5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6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16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16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16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16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6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16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6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6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6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17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7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7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17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17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17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17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7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17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8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8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8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18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8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8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8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18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18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18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19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19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19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19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19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9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19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19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19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20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20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20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20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20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20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20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20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20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20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21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21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21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21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21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21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21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21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21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22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22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22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22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22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22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22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22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22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22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23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23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23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23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23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评估》23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反馈》23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公示》237.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监督》238.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考核》239.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奖惩》240.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保密》24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档案管理》24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建设》243.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应用》244.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标准》245.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化管理》246.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第2篇一、引言医学基础试验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基础,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诊断和治疗的决策。
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指导血液常规检验一、微量吸管的使用、毛细血管采血、计数板的鉴定与使用【实验目的】:掌握微量吸管的使用、毛细血管采血、计数板的鉴定、构造与使用。
【实验试剂】:红细胞稀释液、75%乙醇、消毒药棉。
【实验器材】:一次性采血针、计数板、盖玻片、微量吸管、2ml吸管、中号试管、显微镜、小玻璃棒。
【实验原理】:一次性采血针刺破毛细血管后,用微量吸管吸取一定量的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冲入计数池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细胞的数量。
【实验方法】:一、微量吸管的使用:用抗凝血训练微量吸管的使用。
二、毛细血管采血(以红细胞计数为例):准备:取清洁干燥试管一支,加2ml红细胞稀释液。
采血部位选择、按摩-75%乙醇棉球进行刺针部位皮肤消毒一待酒精挥发干(否则血流不成滴)-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针一擦去第一滴血一准确吸取10ul血液-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管尖外围余血后-将血液释放到稀释液底部-回吸上清液2-3次-轻轻混匀。
三、计数板构造与应用1 .计数板构造外观构造:每块计数板由“ H'型凹槽分上下两个计数室,在计数室两侧各有一条支柱,比计数室高出0.1mm将一块平整光滑的血细胞计数专用盖玻片(24.0mnr K20.0mm K 0.6mm)覆盖其上时,盖玻片与计数室间形成0.1m m的缝隙。
格子构造:计数池长、宽各3mm平均分成9个大格,每个大方格的容积是0.1 mm3四角的四个大方格分别用单线划分成16个中方格,是白细胞计数区域;中央的大方格用双线条划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用单线划分成16个小方格,其中四角和正中的5个中方格是红细胞计数区域。
2. 计数板的使用:用清洁干燥柔软的纱布擦拭计数板及盖玻片一用推盖法从计数板下缘向前平推盖玻片将其盖在计数室上一充分混匀细胞悬液一充池一静置一观察细胞分布情况(若严重不匀,应重新充池。
)【注意事项】:1. 采血部位应选择皮肤完整,不能有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
2. 针刺应迅速,深度适宜(约2-3mm。
待血液自行流出,擦去第—滴血。
3. 微量吸管取血时应将微量吸管管尖侧着插入血滴中央。
若血流不暢,可以左手自采血部位远端向指尖稍压力至血液流出为止。
切忌用力挤压,造成组织液混入,影响结果准确性。
4. 计数板在使用中勿让手指接触计数池及盖玻片表面,以访油腻污染,致使充液时起泡。
二、血涂片的制作,瑞氏染色【实验目的】:掌握血片制作方法,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
【实验试剂】:瑞—吉氏复合染液(I液、U液)【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推玻片、一次性针头、消毒棉球、洗耳球【实验原理】:细胞的着色既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又有物理的吸附作用,不同的细胞由于其所含化学成分不一样,化学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将细胞染成不同的颜色。
【实验方法】:一、瑞一吉氏复合染液配制I液:取瑞特染粉1g,吉姆萨染粉0.3g,置洁净研钵中,加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再加少量甲醇,继续研磨,再吸出上层染液。
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
收集于棕色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共5天,再存放一周,将染液过滤后即可使用。
U液:磷酸盐缓冲液(PH6.5—6.8 ),取磷酸二氧钾(无水)6.64g,磷酸氟二钠(无水)2.5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调整PH后,加水至1000ml二、血片制作、瑞氏染色方法准备:取清洁干燥载玻片,边缘光滑清洁推玻片各一张。
1、制备血涂片:取载玻片一取血1滴于载玻片右端(边缘留1.5cm 空隙)一左手持载玻片,右手持推玻片-将推玻片放至血滴前沿逐渐后移至血滴沿推片散开后,推玻片与载玻片成30°〜35°的夹角以平稳的速度将血液向前推进—干燥(手持载玻片末端迅速在空气中挥动干燥)。
2、染色:将干透的血涂片放在水平位置一加瑞吉氏复合染液I液数滴,以染液覆盖整个血膜为度—静置染0.5〜1min-滴加约2倍于I液量的U液—用洗耳球吹气混匀—染色5- 10mi n-平持玻片用流线型水洗—干燥—镜检【注意事项】:1 •严格皮肤消毒。
2. 血滴大、血黏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3. 染料放置时间越长,美兰逐渐氧化为天青,染色效果越好。
4•染液淡,室温低,细胞多则染色时间长,反之减少染色时间。
5•水洗方法为平持血涂片流线型水缓缓冲洗干净,不要先倒掉染液。
三、白细胞计数(WBC【实验目的】:掌握白细胞计数的原理、操作方法与结果报告。
【实验原理】:用白细胞稀释液将全血稀释一定的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充入血细胞计数池,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实验试剂】:白细胞稀释液【实验器材】:显微镜、改良Neubauer计数板、试管、微量吸管、玻璃棒【实验方法】:准备:取清洁干燥试管一支,加0.38ml白细胞稀释液。
采血部位按摩-75%乙醇棉球进行刺针部位皮肤消毒一待酒精挥发干(否则血流不成滴)一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针一擦去第一滴血一准确吸取20ul血液—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管尖外围余血后—将血液轻轻释放到稀释液底部—回吸上清液2-3次—混匀—室温静置至液体变为棕褐色即红细胞破坏完全—清洁计数板、盖玻片—充池—静置2—3min待细胞下沉—低倍镜下计数四角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计算—报告。
计算:WBO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N)/4 X 10X 20X 106=N/20X 109/L 【注意事项】:1. 采血部位应选择皮肤完整,不能有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
2 •针刺应迅速,深度适宜(约2 —3mm。
待血液自行流出,擦去第—滴血。
3. 稀释液要过滤使用,试管、计数板均须清洁,以免混入杂质被误认为白细胞。
4. 加稀释液、血液量应精确,以保证稀释倍数。
5. 计数池内细胞分布要均匀,每个大方格间白细胞数差异不得超过均值的土10%,否则要重新充液计数。
6. 严格掌握计数原则,以免人为扩大或缩小计数区域。
7. 白细胞数量过高时,可加大稀释倍数,反之白细胞过低时可计数8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或加大取血量。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DC)【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法外周血分类计数的方法、各种白细胞的镜下形态。
【实验原理】:将血液制备成涂片,经瑞-吉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
通常分类100 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
【实验试剂】:瑞-吉氏复合染液【实验器材】:显微镜、外周血标本片、香柏油、擦镜纸、清洁剂【实验方法】:准备:血涂片制备及瑞-吉氏染色待干低倍镜下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区域一转油镜按一定的规律移动视野,依次进行分类计够100个白细胞一算出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一报告【注意事项】:1. 涂片制备要厚薄适中、均匀、头体尾分明。
2. 分类时要有程序地连续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
3. 分类中如见幼红细胞,不计入100个白细胞内,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幼红细胞多少个来报告,并应注明其所属阶段,4. 分类中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色及其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如疟原虫)及其他异常所见。
五、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计数(DC)【实验目的】:掌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原理、方法与结果报告【实验原理】:白细胞计数原理:用白细胞稀释液将全血稀释一定的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充入血细胞计数池,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将血液制备成涂片,经瑞-吉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
通常分类100 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
【实验试剂】:白细胞稀释液、瑞-吉氏复合染液【实验器材】:显微镜、改良Neubauer 计数板、试管、微量吸管、玻璃棒、载玻片、推玻片、香柏油、擦镜纸、清洁剂【实验方法】:准备:1.取清洁干燥试管一支,加0.38ml 白细胞稀释液。
2. 取清洁干燥载玻片,边缘光滑清洁推玻片各一张。
采血部位按摩-75%乙醇棉球进行刺针部位皮肤消毒一待酒精挥发干(否则血流不成滴)一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针一擦去第一滴血一准确吸取20ul血液—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管尖外围余血后—将血液轻轻释放到稀释液底部-回吸上清液2-3 次-混匀-另取血一滴于载玻片的右端-立即推制血膜-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清洁计数板、盖玻片-充池(静置2-3min 待细胞下沉)-低倍镜下计数四角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将干透的血膜进行瑞-吉氏染色-油镜下分类计数-计算-报告。
六、红细胞计数(RBC、Hb测定【实验目的】:掌握红细胞计数,Hb 测定原理、操作方法,规范的报告结果【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原理:用等滲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滴倍数,充入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得内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Hb测定(HiCN法)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再与氰离子结合形成稳定地氰化搞铁血红蛋白(HiCN , HiCN在规定波长(540nm)和液层厚度(1cm)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毫摩尔消光系数。
可用标准的高精度分光光度计进行直接定量测定,或用HiCN标准液进行比色法测定,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血红蛋白浓度。
【实验试剂】:红细胞稀释液(甲醛枸木缘酸盐稀释液),HiCN 转化液【实验器材】:改良Neubauer计数板、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玻璃试管、微量吸管、玻璃棒、【实验方法】:RBC:取清洁干燥试管一支一加红细胞稀释液 1.99ml 一加未梢血10ul于稀释液底部一吸取上清液嗽洗3—4次一颠倒混匀一清洁计数板,盖玻片一充液一静置2'—3'一计数(中央大格中四角及正中5个方各细胞数)f计算6 12RBC=5个中方格细胞数X 5X 10X 200X 10=5个中方格细胞数X 10 /L。
Hb测定:1. 直接定量测定法:取中号试管一支一加HiCN转化液5ml f加未梢血20ul 一混匀静置5'f 721比色,波长540nm以转化液为空白对照管一测其吸光度“ A”f计算(“ A”X 367.7)-报告2. 标准曲线法:将血红蛋白标准液稀释成不同的三种浓度(150g/L 、100g/L 、50g/L )分别测其吸光度“ A”,以“A”为纵坐标,血红蛋白标准液参考值(g/L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通过标准曲线查出待测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
【注意事项】:1. 取血应顺利、准确,采血部位不得有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不得过渡挤压,红细胞数量明显增高者可适当加大稀释倍数。
2. HiCN转化液应置棕色瓶于4C冰箱中,不能储存于白色瓶、塑料瓶及强光下,否则会使CN丢失,结果偏低。
3. HiCN转化液中有氧化钾剧毒,防止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