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2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与公共服务平台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总体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总体目标 (3)第二章:政务数据共享现状与挑战 (3)2.1 政务数据共享现状 (3)2.1.1 政务数据共享政策环境 (3)2.1.2 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4)2.1.3 政务数据共享实践 (4)2.2 面临的挑战 (4)2.2.1 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4)2.2.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4)2.2.3 技术与人才支撑不足 (4)2.2.4 数据质量与时效性保障 (4)2.2.5 政策执行与监管力度不足 (4)第三章:政务数据共享政策与法规 (4)3.1 政策法规概述 (5)3.2 政策法规要求 (5)3.2.1 法律层面 (5)3.2.2 行政法规层面 (5)3.2.3 部门规章层面 (5)3.2.4 地方政策法规层面 (5)第四章: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架构设计 (6)4.1 平台架构概述 (6)4.2 关键技术选型 (6)第五章: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功能模块 (7)5.1 数据采集与处理 (7)5.2 数据存储与管理 (7)5.3 数据交换与共享 (7)5.4 数据分析与挖掘 (8)第六章: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安全与隐私保护 (8)6.1 安全体系设计 (8)6.1.1 安全目标 (8)6.1.2 安全体系架构 (8)6.1.3 安全管理制度 (9)6.2 隐私保护策略 (9)6.2.1 隐私保护原则 (9)6.2.2 隐私保护措施 (9)6.2.3 隐私保护制度 (10)第七章:政务数据共享平台运营与管理 (10)7.1 运营模式 (10)7.1.1 总体架构 (10)7.1.2 运营策略 (10)7.2 管理体系 (11)7.2.1 组织架构 (11)7.2.2 制度建设 (11)7.2.3 人员培训与考核 (11)7.2.4 数据安全保障 (11)7.2.5 合作与交流 (12)第八章: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推广与应用 (12)8.1 推广策略 (12)8.1.1 政策引导与支持 (12)8.1.2 宣传培训与普及 (12)8.1.3 技术支撑与优化 (12)8.1.4 资源整合与协同 (12)8.2 应用场景 (12)8.2.1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12)8.2.2 社会治理与监管 (13)8.2.3 公共服务优化 (13)8.2.4 资源配置与产业创新 (13)8.2.5 信用体系建设 (13)第九章: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效果评估与优化 (13)9.1 效果评估方法 (13)9.2 优化策略 (14)10.1 发展趋势 (14)10.1.1 数据资源化 (14)10.1.2 技术创新 (14)10.1.3 应用拓展 (15)10.2 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15)10.2.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5)10.2.2 数据质量与标准化 (15)10.2.3 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15)10.2.4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5)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总体目标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解决⽅案⽬录第⼀章总则 (1)1 ⽬的 (1)2 内容概要 (1)3 适⽤范围 (1)第⼆章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1 市共享交换平台定义 (2)2 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第三章对接总体流程 (4)1 准备阶段 (4)2 登记阶段 (5)3 对接阶段 (6)3.1 ⽬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6)3.2 应⽤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6)3.3 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7)3.4 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7)3.5 不同对接模式对⽐说明 (7)4 运维阶段 (12)第四章⽬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13)第⼀步:注册⽬录管理节点,实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 (13)第⼆步:获取⽬录服务或注册核⼼元数据 (15)第五章应⽤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16)第⼀步:注册应⽤系统,获取平台服务 (16)第⼆步:利⽤平台服务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18)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18)2)信息交换 (19)3)为其他部门⽤户提供应⽤系统访问服务 (21)第六章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24)第⼀步:建设本部门前置交换节点,获取平台服务 (24)第⼆步:利⽤平台服务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26)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26)2)信息交换 (28)第七章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31)第⼀步:注册部门平台节点 (31)第⼆步:通过接⼝⽅式获取服务 (33)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33)2)信息交换 (34)附件 (36)附件⼀:市共享交换平台业务流程图 (36)附件⼆:部门所需填写的申请表格 (43)附件三:实施建议⽅案及⼯作单 (44)附件四:前置交换节点服务器参考配置 (45)附件五:名词解释 (45)第⼀章总则1⽬的为促进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规范各部门共享交换节点与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便各部门获得市共享交换平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按照中共xxx市委办公厅、xxx市⼈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作的若⼲意见》(京办发[2005]33号)有关精神,依据《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规划》和《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使⽤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如何搭建高效的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是指由政府部门建立和运营的信息交流平台,旨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为了搭建一个高效的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数据格式政务信息涵盖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的内容,因此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数据格式是非常重要的。
统一的信息标准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格式的统一可以简化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流程,降低各部门在数据交换时的沟通成本。
二、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政务信息共享涉及到大量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是必要的。
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加密传输、访问授权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确保政务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三、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政务信息共享平台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用户的参与,因此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可以减少用户的重复注册和登录,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同时,身份认证体系也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权限管理,实现对不同用户的数据访问权限的控制。
四、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多样化需求。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平台进行多维度的数据查询,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同时,平台还应提供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功能,通过图表和报表的方式呈现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五、推行数据共享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政务信息共享需要得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数据开放政策,鼓励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的监管,确保平台的规范运行。
六、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了使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得以高效运行,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平台。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我们要明确目标。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核心,在于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统一、高效、安全的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一、现状分析1.当前政务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孤岛:各部门信息系统自成体系,数据难以共享。
技术落后:部分系统技术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政务需求。
安全隐患: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攻击。
2.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必要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通过整合共享,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
增强信息安全:统一安全管理,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二、总体架构1.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以云计算为基础,构建一个涵盖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
2.制定数据共享标准:明确数据共享的格式、接口等技术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实施信息系统整合:对现有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4.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据安全。
三、具体措施1.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技术选型:采用成熟、稳定的云计算技术,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接入:各部门信息系统通过标准接口接入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交换。
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字典,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共享标准制定:格式标准:明确数据共享的文件格式、数据结构等,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接口标准:制定数据接口的技术规范,确保各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顺利进行。
安全标准:制定数据安全传输、存储、备份等规范,确保数据安全。
3.信息系统整合实施:评估现有系统:对各部门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确定整合方案。
系统改造: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培训与推广: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系统顺利投入使用。
4.信息安全防护:安全策略: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策略,提高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行业政务信息化与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综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政务信息化现状分析 (4)2.1 政务信息化现状 (4)2.2 存在问题及挑战 (4)第三章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5)3.1 建设原则 (5)3.1.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5)3.1.2 坚持统筹规划 (5)3.1.3 强化顶层设计 (5)3.1.4 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 (5)3.1.5 保证信息安全 (5)3.2 建设目标 (5)3.2.1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6)3.2.2 优化决策 (6)3.2.3 提升治理能力 (6)3.2.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6)3.3 建设内容 (6)3.3.1 基础设施建设 (6)3.3.2 应用系统建设 (6)3.3.3 数据资源建设 (6)3.3.4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6)3.3.5 人才队伍建设 (6)3.3.6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6)第四章数据共享平台架构设计 (7)4.1 平台架构设计 (7)4.2 技术选型 (7)4.3 数据共享机制 (8)第五章数据资源规划与管理 (8)5.1 数据资源梳理 (8)5.2 数据资源分类 (8)5.3 数据资源管理 (9)第六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9)6.1 数据采集策略 (9)6.1.1 数据来源 (9)6.1.2 数据采集方式 (10)6.1.3 数据采集周期 (10)6.2 数据处理流程 (10)6.2.1 数据清洗 (10)6.2.3 数据存储 (10)6.3 数据质量控制 (11)6.3.1 数据源头控制 (11)6.3.2 数据处理控制 (11)6.3.3 数据存储控制 (11)6.3.4 数据监控与评估 (11)第七章数据存储与备份 (11)7.1 数据存储方案 (11)7.2 数据备份策略 (12)7.3 数据安全性保障 (13)第八章数据共享与交换 (13)8.1 数据共享策略 (13)8.1.1 目标定位 (13)8.1.2 数据分类与共享范围 (13)8.1.3 数据共享原则 (14)8.2 数据交换机制 (14)8.2.1 数据交换模式 (14)8.2.2 数据交换协议 (14)8.2.3 数据交换流程 (14)8.3 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14)8.3.1 平台架构 (14)8.3.2 平台技术选型 (15)第九章应用系统集成 (15)9.1 系统集成策略 (15)9.2 应用系统对接 (16)9.3 系统兼容性保障 (16)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运维 (17)10.1 项目实施流程 (17)10.1.1 项目启动 (17)10.1.2 需求分析 (17)10.1.3 设计与开发 (17)10.1.4 系统测试 (17)10.1.5 系统部署与培训 (17)10.1.6 项目验收 (17)10.2 项目管理措施 (17)10.2.1 制定项目计划 (17)10.2.2 风险管理 (17)10.2.3 质量管理 (17)10.2.4 成本管理 (17)10.2.5 沟通协调 (18)10.3 运维管理策略 (18)10.3.1 建立运维团队 (18)10.3.2 制定运维制度 (18)10.3.4 定期检查与维护 (18)10.3.5 安全管理 (18)10.4 风险防控与应对措施 (18)10.4.1 技术风险防控 (18)10.4.2 数据风险防控 (18)10.4.3 管理风险防控 (18)10.4.4 法律风险防控 (18)10.4.5 应对措施 (18)第一章综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行业对政务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强。
电子政务中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电子政务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信息共享平台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系统之一,旨在优化政府信息系统的架构,提升政府信息服务水平。
本文将从设计与实现两个方面分析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旨在探讨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共享平台的优化与完善。
一、设计阶段的重点问题A. 系统架构设计信息共享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是整个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也是决定系统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对于信息共享平台的架构设计,需要将业务需求与系统技术相结合,同时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具体而言,应当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1. 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在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中,应当尽量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分布式系统架构,加强各个服务之间的解耦合,使得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地扩展和维护,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的协同工作。
2. 积极采用云技术云技术是信息共享平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云平台的技术可以为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完善的安全管控和存储管理,同时更好地提升平台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3. 强化安全方案对于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方案,需要在系统架构设计中有所考虑。
一是应当采用多层安全防护机制,保护重要数据和敏感信息的安全;二是加强权限控制管理,严格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三是强化日志监控功能,及时排查系统的异常行为和安全威胁。
B. 数据库设计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之一。
数据库设计直接关系到信息的规范化、分类化和有效性,是很多系统瓶颈的关键所在。
为了优化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数据库规范化数据库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原则,旨在通过规范化设计数据结构,实现数据库结构的最大程度简化和优化。
通过数据库规范化,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可维护性和数据查询效率。
2. 数据库索引设计在数据库索引设计方面,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优化数据库索引,以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和数据响应时间。
行业政务信息化与数据共享平台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政务信息化现状分析 (4)1.2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意义 (4)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效果 (4)第2章政务信息化顶层设计 (5)2.1 总体架构设计 (5)2.1.1 架构原则 (5)2.1.2 架构层次 (5)2.2 技术路线选择 (6)2.2.1 技术选型原则 (6)2.2.2 技术路线 (6)2.3 标准规范制定 (6)2.3.1 数据标准 (6)2.3.2 技术标准 (7)2.3.3 管理规范 (7)第3章数据资源规划与整合 (7)3.1 数据资源梳理 (7)3.1.1 数据资源分类 (7)3.1.2 数据来源分析 (7)3.1.3 数据采集与存储 (7)3.2 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 (7)3.2.1 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8)3.2.2 数据开放策略 (8)3.2.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8)3.3 数据治理与质量控制 (8)3.3.1 数据治理框架 (8)3.3.2 数据质量管理 (8)3.3.3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8)3.3.4 数据标准与规范 (8)第4章数据共享平台架构设计 (9)4.1 平台总体架构 (9)4.1.1 基础设施层 (9)4.1.2 数据资源层 (9)4.1.3 服务支撑层 (9)4.1.4 应用层 (9)4.1.5 展现层 (9)4.2 数据存储与管理 (9)4.2.1 数据存储 (9)4.2.2 数据管理 (9)4.3 数据交换与共享 (9)4.3.1 数据交换 (10)4.3.3 权限控制 (10)第5章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0)5.1 事项梳理与流程优化 (10)5.1.1 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 (10)5.1.2 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10)5.1.3 政务服务标准化 (10)5.2 一站式政务服务门户 (10)5.2.1 门户架构设计 (11)5.2.2 事项申报与办理 (11)5.2.3 个性化服务推送 (11)5.2.4 咨询投诉渠道 (11)5.3 政务服务效能监管 (11)5.3.1 政务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11)5.3.2 政务服务效能监测 (11)5.3.3 政务服务绩效考核 (11)5.3.4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与开放 (11)第6章政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1)6.1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11)6.1.1 统计分析 (12)6.1.2 关联规则挖掘 (12)6.1.3 聚类分析 (12)6.1.4 分类预测 (12)6.2 政务大数据应用场景 (12)6.2.1 智能政务服务 (12)6.2.2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12)6.2.3 政策评估与优化 (12)6.2.4 突发事件应对 (12)6.3 决策支持与智能预警 (12)6.3.1 决策支持系统 (13)6.3.2 智能预警机制 (13)6.3.3 决策模拟与优化 (13)第7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3)7.1 信息安全策略制定 (13)7.1.1 物理安全策略:对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物理安全保护,保证设备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设计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的建设需求,提出了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一种基于服务的
架构,包括了多层架构的建立、元数据的开发和管理、技术标准的确定、
基础设施的搭建、数据共享交换机制的建立、信息的安全和管理、系统的
应用和实施等六个方面,采用了多种技术服务,并结合当前市场现状和技
术发展情况,最终形成一整套健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1、引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日益
增长。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作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大大提升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政府信息资源单调化的现状,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
因此,研究如何合理规划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与交换平台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基于服务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X〕5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9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39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切实解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X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以X省政务云为依托,以实现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库共建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为目标,基于统一架构、统一服务、统一技术平台,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打造覆盖省、市(州)、县(区)三级政府部门的数据交换、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政务数据共享门户,政务资源目录、政务数据资源、政务数据填报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及配套的监督检查制度,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机制。
通过梳理对接省、市(州)、县(区)三级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建成全省统一的基础信息资源库,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及业务协同提供支撑。
二、建设原则(一)统一建设,分级使用。
省级统一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省、市(州)、县(区)分级使用,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二)整合提升,共建共享。
整合、利用存量信息化资源,拓展、延伸、完善已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成全省统一的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汇聚和共享。
(三)需求导向,分步实施。
围绕企业和公众的实际需求,抓住关键环节,合理安排工作进度,逐步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覆盖面和应用深度。
三、主要内容及职责分工(一)建设全省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依托省政务云,建设省、市(州)两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政务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政务数据共享门户、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统一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实现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交换。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简介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技术桥梁,由网络技术、计算机相关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所组成,可以方便政府机关与公民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快捷的信息交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数据资源共享、效率改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政府和人民直接信息沟通的基础和支持技术。
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
1、确定需求
首先通过调研,了解政府对电子政务平台需求,确定功能需求,也就是要实现的业务功能及其要求。
2、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设计,重点考虑网络建设、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安全性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功能实现等等。
3、实现与测试
根据设计的系统和功能,进行代码编程和程序调试,实现所需功能,并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安全。
政务共享平台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政务共享平台是指政府部门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的平台。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政务共享平台已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政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已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目标和意义。
政务共享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政府部门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推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协作,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三、实施方案。
1. 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
政务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确保不同部门、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能够互通互联。
建立数据共享的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的技术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及时、安全共享。
2. 搭建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
政务共享平台需要搭建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传输、存储和使用。
3.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政务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政府服务向社会公众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延伸。
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和流程,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需求。
4. 加强政务共享平台的管理和监督。
政务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政务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使用、监管制度,加强对政务共享平台的日常监督和审计。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确保政务共享平台建设的顺利推进。
2.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政务共享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务共享平台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提高政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是以国家信息技术安全保障体系为依托,针对政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孤岛、信息割裂及信息共享难等问题,为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建设方案。
一、需求分析政府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间需要共享大量政府信息,但由于地理分布、行业领域不同、信息系统不同等原因,政府信息资源被信息孤岛所隔离,从而影响了政务工作的协同和高效,所以需要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二、平台结构设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设计分为前端、中间层和后端三层结构,其中前端是用户访问操作的界面,中间层是连接前端与后端,处理相应的数据交互,后端则是存储数据、提供数据服务的后勤支持层。
三、系统功能设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具有政务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功能,系统包括文件上传和下载、信息交换、信息查询、考核评估、数据清洗等多重功能,能够实现统一认证、安全通信、机构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四、平台管理设计平台管理针对平台的应用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监测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平台的可稳定可靠运行。
同时,平台需要支持在线故障处理与维护、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质量监控等管理功能。
五、平台运营条件为确保平台的长期可持续运营,平台的运营应满足常规运维、业务运营、资金保障、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条件。
需要完善的资源和财政支持保障,落实人员培训计划,完善机制和流程的制定、推行等。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的实施将极大地方便政府部门内部共享数据,从而有效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效率,更好地提升政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未来,政府通过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建设方案,注重统筹平台的安全、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应用这一方式,推动政务信息交互以及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提升政府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先进地位。
电子政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推行的重要政策之一。
电子政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是实现政府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平台架构设计、功能要求与实现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探讨电子政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平台架构设计电子政务平台的架构设计对平台的功能扩展、性能优化和系统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电子政务平台的架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分布式架构:电子政务平台往往要面对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处理和管理需求。
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将不同功能模块拆分为独立的服务,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容错性。
同时,分布式架构也能更好地支持多用户共享资源,提升系统的并发能力。
2. 开放接口和标准化:电子政务平台需要与各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市民进行信息交互。
因此,在设计平台架构时,需要考虑采用开放接口和标准化的协议,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的顺畅进行。
3. 弹性计算和云平台:随着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用户数量和数据量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
采用弹性计算和云平台架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动分配计算资源,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降低运维成本。
二、功能要求与实现电子政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中,需要满足一系列具体的功能要求。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功能要求与实现的思路:1.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电子政务平台的核心目标是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通过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流程优化,用户可以在线申请各类政务事项,如办理身份证、驾驶证等。
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政府部门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传递,提高办事效率。
2. 信息公开和舆情监测:政府部门需要向公众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和重要公告等信息。
电子政务平台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公开的专栏和数据开放渠道,实现各类信息的集中展示和查询。
与此同时,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市民的关注点进行自动化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问题解决。
3. 电子支付和在线办税:为了提供便捷的服务,电子政务平台应支持在线支付和电子税务申报。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和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整合、共享、利用各种公共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体验。
本文将围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展开讨论。
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定义和意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公共信息资源为支撑,提供多样化服务、信息共享、多元化信息形态等功能,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
其所涉及的服务内容和信息资源包括了政务、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公共信息资源。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消除信息壁垒,加快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社会成本,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要素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使用方式,提高服务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平台的设计要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功能设计整体功能设计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的最基本要素,它包括主要的功能板块和模块设计、前后端交互设计和数据流程设计等。
它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服务内容,进行功能板块的划分和模块的设计,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构建前后端交互架构和数据流程。
2.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平台的使用率,因此设计时应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思维习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设计要素包括界面风格、页面布局、页面交互、导航、内容呈现等。
通过合理的页面布局和导航,简化用户操作过程。
3.安全策略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所承载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为保障数据的安全,必须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防范。
该要素包括系统逻辑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物理安全等,通过多层安全策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4.智能化服务设计智能化服务已成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的重要方向,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自主学习和数据分析,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
行业政务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总体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政务公开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4)2.1 政务公开政策法规概述 (4)2.1.1 政策法规的定义与意义 (4)2.1.2 政务公开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4)2.1.3 政务公开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 (4)2.2 政务公开标准规范制定 (4)2.2.1 标准规范的定义与作用 (4)2.2.2 政务公开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 (5)2.2.3 政务公开标准规范的制定程序 (5)2.3 政务公开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的执行 (5)2.3.1 执行主体与责任 (5)2.3.2 执行措施与要求 (5)2.3.3 执行效果评价与改进 (6)第三章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选型 (6)3.1 平台架构设计 (6)3.1.1 总体架构 (6)3.1.2 架构模块划分 (6)3.2 技术选型与评估 (7)3.2.1 技术选型原则 (7)3.2.2 技术选型 (7)3.2.3 技术评估 (7)3.3 平台安全性与稳定性分析 (7)3.3.1 安全性分析 (7)3.3.2 稳定性分析 (7)第四章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 (8)4.1 信息资源分类与梳理 (8)4.1.1 分类体系构建 (8)4.1.2 信息资源梳理 (8)4.2 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8)4.2.1 技术整合 (8)4.2.2 内容整合 (9)4.2.3 管理整合 (9)4.3 信息资源管理与维护 (9)4.3.1 信息资源管理 (9)4.3.2 信息资源维护 (9)第五章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10)5.1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10)5.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10)5.3 平台功能实现与测试 (10)第六章政务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运营管理 (11)6.1 平台运营模式设计 (11)6.1.1 设计原则 (11)6.1.2 运营模式 (11)6.2 平台运营团队建设 (11)6.2.1 人员配置 (11)6.2.2 培训与激励 (12)6.3 平台运营监测与评估 (12)6.3.1 监测指标 (12)6.3.2 监测方法 (12)6.3.3 评估周期 (12)第七章政务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广与应用 (12)7.1 平台推广策略 (12)7.1.1 宣传与普及 (12)7.1.2 政策引导与激励 (13)7.1.3 技术支持与保障 (13)7.2 平台应用场景拓展 (13)7.2.1 政务服务场景 (13)7.2.2 政策发布与解读场景 (13)7.2.3 社会监督与反馈场景 (14)7.3 平台用户培训与支持 (14)7.3.1 用户培训 (14)7.3.2 用户支持 (14)第八章政务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安全保障 (14)8.1 信息安全策略 (14)8.1.1 安全策略制定 (14)8.1.2 安全策略执行与监督 (15)8.2 数据保护与隐私权 (15)8.2.1 数据保护措施 (15)8.2.2 隐私权保护 (15)8.3 应急预案与风险评估 (15)8.3.1 应急预案制定 (15)8.3.2 风险评估 (16)第九章政务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绩效评价 (16)9.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6)9.1.1 概述 (16)9.1.2 指标体系构建 (16)9.2 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 (16)9.2.1 评价方法 (16)9.2.2 评价工具 (17)9.3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17)9.3.1 改进平台建设与运行 (17)9.3.2 优化信息资源管理 (17)9.3.3 提升用户满意度 (17)9.3.4 促进政策制定与实施 (17)第十章项目实施与推进策略 (17)10.1 项目实施计划 (17)10.2 项目推进策略 (18)10.3 项目风险控制与应对 (18)第一章总体概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在提升政务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上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实用文档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2012 年 XX月目录一、建设背景 (3)二、建设原则 (3)三、建设目标 (4)四、建设内容 (5)4.1总体架构 . (5)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五.扩展主题应用 (24)六.建设步骤 (24)6.1准备阶段 . (24)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4)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6.4内容建设阶段 (25)6.5培训阶段 . (25)6.6验收阶段 . (25)6.7服务阶段 . (25)一、建设背景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
XXX县根据中办发[ 2002]17 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对于实现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发展以及提升治理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政府部门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壁垒、信息孤立等问题,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定义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指政府各级部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持下,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集中整合、管理和交换各类信息资源的平台。
它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分类、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特点1. 统一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具备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保证各类信息资源在平台上的共享和交换具有一致性。
2. 整合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能够集中整合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共享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合作。
4. 安全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安全可控的数据传输机制,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和防护。
三、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应用案例1. 周边交通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整合市政交通、公安交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提供实时的路况、公交车辆位置等交通信息,方便居民出行。
2. 政务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个政务服务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一站式的政务服务,方便公众查询和办理相关事务。
3.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通过整合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实时监测突发事件并指挥协调救援行动,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4. 土地资源管理平台:整合国土资源、规划、房地产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提供土地资源的查询和管理服务,促进土地利用的规范和优化。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政务服务现状分析 (4)1.2 建设目标与意义 (4)1.3 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趋势 (4)第2章政务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5)2.1 功能需求 (5)2.2 技术需求 (5)2.3 用户需求 (6)2.4 安全需求 (6)第3章政务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6)3.1 总体架构 (6)3.1.1 基础设施层 (6)3.1.2 数据资源层 (7)3.1.3 应用支撑层 (7)3.1.4 服务展现层 (7)3.2 技术架构 (7)3.2.1 云计算技术 (7)3.2.2 大数据技术 (7)3.2.3 微服务架构 (7)3.2.4 区块链技术 (7)3.3 数据架构 (7)3.3.1 数据源 (8)3.3.2 数据交换 (8)3.3.3 数据存储 (8)3.3.4 数据服务 (8)3.3.5 数据安全 (8)3.4 安全架构 (8)3.4.1 物理安全 (8)3.4.2 网络安全 (8)3.4.3 数据安全 (8)3.4.4 应用安全 (8)3.4.5 终端安全 (8)第四章数据共享机制与政策 (8)4.1 数据共享概述 (8)4.2 数据共享机制 (9)4.2.1 数据共享原则 (9)4.2.2 数据共享范围 (9)4.2.3 数据共享方式 (9)4.2.4 数据共享技术支持 (9)4.3 数据共享政策与法规 (9)4.3.1 政策体系 (9)4.3.3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9)4.4 数据共享实施策略 (9)4.4.1 组织管理 (9)4.4.2 数据质量控制 (9)4.4.3 技术标准与规范 (10)4.4.4 监督与评估 (10)4.4.5 宣传培训与推广 (10)第5章政务数据资源整合与治理 (10)5.1 数据资源梳理 (10)5.1.1 数据资源分类 (10)5.1.2 数据来源识别 (10)5.1.3 数据目录编制 (10)5.1.4 数据资源共享评估 (10)5.2 数据标准制定 (10)5.2.1 数据元标准 (11)5.2.2 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11)5.2.3 数据编码标准 (11)5.2.4 数据质量控制标准 (11)5.3 数据治理策略 (11)5.3.1 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界定 (11)5.3.2 数据安全策略 (11)5.3.3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11)5.3.4 数据共享与开放机制 (11)5.4 数据质量保障 (11)5.4.1 数据质量检查 (12)5.4.2 数据清洗与整合 (12)5.4.3 数据更新与维护 (12)5.4.4 数据质量评估 (12)第6章政务服务平台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12)6.1 用户管理模块 (12)6.1.1 设计目标 (12)6.1.2 功能设计 (12)6.2 业务办理模块 (12)6.2.1 设计目标 (12)6.2.2 功能设计 (13)6.3 互动交流模块 (13)6.3.1 设计目标 (13)6.3.2 功能设计 (13)6.4 数据分析与应用模块 (13)6.4.1 设计目标 (13)6.4.2 功能设计 (13)第7章政务服务流程优化与重构 (13)7.1 政务服务流程现状分析 (13)7.3 政务服务流程重构实践 (14)7.4 流程监控与评估 (14)第8章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体系构建 (15)8.1 安全规划与设计 (15)8.1.1 安全需求分析 (15)8.1.2 安全策略制定 (15)8.1.3 安全架构设计 (15)8.1.4 安全技术规范 (15)8.2 安全防护技术 (15)8.2.1 物理安全防护 (15)8.2.2 网络安全防护 (15)8.2.3 主机安全防护 (16)8.2.4 应用安全防护 (16)8.2.5 数据安全防护 (16)8.3 安全运维与管理 (16)8.3.1 安全运维制度 (16)8.3.2 安全运维流程 (16)8.3.3 安全运维工具 (16)8.3.4 安全监控与预警 (16)8.4 安全风险防范与应对 (16)8.4.1 安全风险评估 (16)8.4.2 安全风险监测 (16)8.4.3 安全风险应对 (17)8.4.4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7)第9章政务服务平台实施与验收 (17)9.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7)9.1.1 组织架构 (17)9.1.2 职责分工 (17)9.1.3 管理流程 (17)9.2 项目实施步骤 (18)9.2.1 需求分析 (18)9.2.2 系统设计 (18)9.2.3 系统开发 (18)9.2.4 系统测试 (18)9.2.5 系统部署 (18)9.3 系统验收与评价 (18)9.3.1 验收标准 (18)9.3.2 评价方法 (18)9.4 培训与售后服务 (19)9.4.1 培训 (19)9.4.2 售后服务 (19)第10章政务服务平台运营与维护 (19)10.1 运营策略与目标 (19)10.1.2 运营目标 (19)10.2 运营团队建设与管理 (19)10.2.1 团队建设 (20)10.2.2 团队管理 (20)10.3 系统维护与优化 (20)10.3.1 系统维护 (20)10.3.2 系统优化 (20)10.4 持续改进与升级计划 (20)10.4.1 改进计划 (20)10.4.2 升级计划 (20)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政务服务现状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行业在政务服务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51【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共享平台设计随着电子政务建设快速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的总量快速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信息资源的开放及共享环境。
虽然资源共享可以推动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为人们带来便利性和快捷性。
但是从政府门户网站现状来看,电子政务建设及管理虽然取得极大成效,但是统筹机制还不健全,多头管理、多头投资及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只有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才能有效推进门户网站建设。
因此,探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涵义及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随着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已经在推广,但是平台系统依然不健全,还需要不断探索。
而探讨平台设计前,应了解资源共享的涵义及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1.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涵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即政府各个部门把该部门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公开,让其他部门、个人及企业通过网络,能够公平公开的使用这些信息资源。
按照共享程度划分成安全共享与不完全共享,按照不同的信息资源类型采用现代网络或传统公告栏、电视等各种手段发布,对显性资源,依据目的、密级进行共享,对隐性资源就要视其影响力与复杂度适度进行共享。
1.2 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政府门户网站历经设计和维护应用后,为政府服务提供便利,但是在各种原因影响下依然还不健全;因此建立共享平台至关重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2.1 打破政府内部“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实现政府纵向机构和横向部门间的信息资源交互与集成,为资源的获取及共享使用提供有效的整合手段,促进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整合,建立电子公共信息资源库。
对即将开发的政务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统一规划,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价值率和利用率,降低行政成本,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文/安道灵支持业务协同,促进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打破政府内部“信息孤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电子政务建设。
1.2.2 有效释放数据潜在价值设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有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信息资源的利用中,发挥数据的最大潜力。
通过先进数据共享技术,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共享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开放性。
有效提高政府与企业及公众的交互水平,为公众服务。
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从前面分析可知,设计共享平台非常必要。
笔者结合经验总结,对共享平台设计进行探讨。
此次平台设计中,主要涉及到目录、共享及管理等各方面技术。
在各种技术中,基于SOA 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从而让共享平台呈现出低成本、适应性强、松耦合。
SOA (面向服务架构)属于一种全新系统设计方式,该系统规划上分成建模,组装,部署,管理及控制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均有专业的技术理念,本文对几个环节进行探讨。
2.1 建模在政务技术上,对平台进行规划,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服务项目,即为目录、共享、安全及管理。
在此基础上,每一项服务依照SOA 设计理念细化。
其共享平台构建图如1所示。
目录服务:这项服务主要为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及应用等各种资源,其中包含有信心注册、更新以及数据管理等各种功能。
共享服务:对各种数据实现共享功能,满足信息需求部门,为各个需要者提供共享服务。
安全服务:针对各个共享信息需求者提供安全保障,主要采用级别授权、身份认证及数字签名等多种安全功能。
平台管理:对平台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并提供分析及报表等各种功能。
2.2 组装对于政府各项业务中,在许多影响因素下,许多业务流程极难开展需求调研,因此共享平台要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共享,均为新生业务,因此业务开展上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流程。
采用SOA 构建设计后,可以非常便利对业务进行优化,当然也可以重新建立业务服务。
2.3 部署平台组装好后就要进行部署,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平台业务,涉及到相关人员、流程以及各种信息间的结合,因此满足业务需求的可靠性及功能,同时还要确保数据具有灵活性,将这些性质纳入到新服务中。
看来平台上每一个服务都通过集群部署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共享的可靠性性,确保共享平台的性能。
在部署过程中,共享服务应该依照各种业务需求把各种信息资源链接起来,主要包含各种公开、共享等各种信息。
在实际共享服务部署时要伴随整个运行,即依照信息资源共享需求不断变换共享服务内容。
2.4 管理管理在共享平台系统架构中属于重要环节,这种模式有效促进平台不断自我完善。
当对平台进行部署后,就应该从技术及业务两个层面对平台进行监管,并收集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反馈到设计初期(建模阶段),这样就能有效了解共享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后期持续改进。
2.5 控制SOA 体系架构属于一种集中控制体系,整个共享平台能够整合政务中多个部门需求,因此控制方面非常重要。
共享平台主要通过目录来控制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因此系统对其中的数据及应用都采用各种目录控制,包含定义及版本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
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实现3.1 平台技术体系架构从前面共享平台设计可知,已经确定好平台技术架构。
这个平台就是信息资源的目录,属于整个共享系统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共享中心、安全中心、目录中心,多个目录节点及多个共享节点共同构成,其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在这个平台中,安全和共享的中心及节点主要用来承载该系统的安全、共享、目录三<<下转252页图1:共享平台构建图图2:共享平台技术体系架构25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关键词】图书馆 流通管理系统 问题1 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1.1 系统的功能图书及文献资料的流通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业务环节之一,也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
流通管理系统面对的对象为广大读者,通过知识及信息的传播,使读者能够对馆藏文献进行高效利用。
该系统所处理的是图书馆以馆藏资源为读者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三个实体,分别为图书馆、馆藏资源、读者。
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常见问题及处理文/尚晋凤流通管理系统以馆藏图书及文献资料的借与还作为主干,并将其它工作集成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图书流通管理体系。
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1.2 系统常见问题从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上看,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2.1 图书的借还问题这是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应用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错误记录。
某个读者并未在图书馆中借出过图书,但系统中却存在该读者的借出记录;读者借出的与系统的记录不符;读者已经归还的图书,在系统中仍然显示为借出状态;读者借书时,系统提示馆藏资料库中无该文献。
(2)操作失误。
这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应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如,图书馆利用流通管理系统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时,工作人员因疏忽大意,忘记清除上一位读者的借阅信息,误将后一位读者的借阅信息输入到上一位读者的借阅记录当中;又如,读者一次借阅多本图书,堆叠在一起时,工作人员仅对最上面的一本进行扫描,系统中也只有该书的借阅记录;再如,扫描器出现异常,致使读取的借书证号错误,而工作人员由于养成看屏幕的习惯,很少对借书证号进行核对,导致读者的借阅信息有误。
1.2.2 系统软硬件问题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软硬件的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部分图书馆的流通管理系统建设的比较早,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并不完备,加之不断使用,导致部分硬件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增大,如果关键硬件故障,则可能使系统陷入瘫痪状态,由此会对正常的图书借还造成影响。
(2)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的使用频率较高,由此使系统始终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当图书的借还量较大时,极有可能造成系统死机。
(3)流通管理系统主要是为读者借还图项服务功能。
3.2 核心业务服务核心服务在整个平台的核心部件,包含目录、共享以及安全三方面服务,核心服务为信息资源需求者提供共享服务,主要由资源目录、共享及安全几个系统来承载。
3.2.1 安全服务共享平台提供的安全服务包含统一认证、数据加解密服务、资源授权及数字签名等各种功能。
在技术上,采用RBAC 模型通过管理用户,明确用户和角色间的对应关系;采用PKI (公钥基础设施)技术体系,确保系统环境的可靠性,确保平台数据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身份认证、抗抵赖等各种安全保障,以此来满足平台系统的安全需求。
3.2.2 共享服务共享服务主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这些资源在各部门进行传输及利用,对整个过程展开配置、管理以及监控。
在此次设计中,共享系统主要通过ESB (企业服务总线)技术实现,包含通信、转换以及互联的功能,而使用EDA (事件驱动)技术传输异步数据采用BPEL (业务流程执行语言)与Web service 技术进行服务整合,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
3.2.3 目录服务目录服务的功能主要是管理信息资源在系统中的目录,在目录管理基础上对信息资源目录进行管理、定位及查询等各种功能。
该服务采用数据技术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审查及发布等,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查询以及导航等多种功能。
3.3 各业务间的关系在共享服务、安全服务及目录服务间,都是通过接口互相进行调用:共享服务:通过调用目录服务资源,通过这些接口就可能对资源定位,而且还能够通过权限接口,从中获取到相应授权信息,通过这种操作来确保共享工作。
目录服务:通过这个技术项目为各种信息资源接口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定位与共享。
安全服务:依据权限等级,为信息资源需求者提供相应共享服务,包含信息查询、数据加密等多种接口,从而确保共享资源具有安全性。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属于综合性项目,从共享平台应用以来取得良好实践效果,为政务工作及信息资源需求者提供便利。
但从应用过程来看,共享平台在应该用中还有很多需要探究的业务及技术问题。
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行设计,这样才有利于最大化利用共享资源,并为完善平台提供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1]马清骁.基层政府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2]翁琦.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访问控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3).[3]李明高.“大数据”之于“电子政务”[J].信息化建设,2013(1).[4]黄铧焕.大数据,大政务,新网络——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网络的发展方向[J].电子政务,2013(5).作者简介安道灵(1983-),男,山西省平遥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