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3 自然界的水循环
- 格式:doc
- 大小:526.00 KB
- 文档页数:10
(完整)学案13自然界的水循环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学案13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学案13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全部内容。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学案13 自然界的水循环[目标定位] 1。
了解地球水体的三态变化及存在形式。
2.了解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3。
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存在形式(1)水圈:由气态、液态和①__________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是一个②________但③________的圈层。
2.陆地水体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④________、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⑤______________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⑥________、⑦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⑧__________的过程.2.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图中A表示⑨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又称大循环;B为海上内循环;C为⑩________循环。
(2)环节:图中a为蒸发,b为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为降水,d为⑫____________________,e为⑬________________,f为地下径流,g为⑭____________,h为蒸发(或蒸腾)。
3.意义错误!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修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环境效应。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运动和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2. 水循环的过程:太阳辐射能促使水分蒸发,水蒸气上升形成云,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一部分水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另一部分水被地表吸收,蒸发,形成水循环。
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是地球上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它促进了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再分配,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4. 水循环的环境效应: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和降水对地表环境产生影响,如湿润气候、土壤侵蚀等。
水循环还参与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地表物质的迁移和转化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地理意义。
2. 利用地图和图像资料,展示水循环的动态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4. 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地图、图像资料。
3. 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循环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3. 展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4. 分析水循环的环境效应:让学生认识到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积极作用。
5.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课堂内容: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水循环基本概念和过程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水循环地理意义和环境效应的理解。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 掌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作用;
3. 认识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导学环节:
一、导入:水的重要性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水的存在形态;
2. 引导学生讨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利用的呢?
二、水的来源与循环
1. 讲解水的来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2. 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
3. 展示水循环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三、水循环的作用
1. 讨论水循环对自然界的重要性:维持地球气候、滋润植被、维持生物生存;
2. 分析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干系:水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 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珍爱: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珍爱水环境。
四、水循环的实践活动
1. 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的水循环情况;
2. 设计小实验,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3. 制定水资源珍爱计划,提倡勤俭用水、珍爱水源。
五、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及作用;
2. 展望未来,呼吁大家关注水资源问题,共同珍爱地球的水环境;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传播水资源珍爱的理念。
导学反思:
1. 你对水循环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 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珍爱水资源?
3. 你愿意为水资源珍爱做出什么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视水资源的珍爱与利用。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为珍爱地球的水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 使学生了解水循环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水循环的概念及主要环节。
2. 水循环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水循环的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2.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水循环的动态过程。
2.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水循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水循环的意义。
五、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各种形态之间不断转换、循环的过程。
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降水、径流、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冰雪融化等。
3. 水循环的意义:a.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b. 更新陆地水资源。
c. 侵蚀、搬运、堆积地貌。
d. 影响气候、生物、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
e. 支持人类生产、生活活动。
4.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 降水:带来水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等。
b. 径流:形成河流、湖泊,影响水能资源、渔业等。
c. 地下径流:补充地下水,影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d. 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洪水等灾害。
e. 冰雪融化:影响冰川、雪山分布,加剧海平面上升。
5. 人类活动与水循环:a. 水资源开发利用:兴修水利工程,调节水循环。
b. 环境保护:防止水污染,维护水循环正常进行。
c. 城市化:影响水循环过程,加剧水资源短缺、内涝等问题。
d.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加剧水土流失、洪水等灾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存在形式及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循环。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的环节;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的构成,理解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补给关系,能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积极合作讨论,大胆展示自己,通过探究思考能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3.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学习过程《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游戏预热】合并同类项:请观察图片中的水体,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划分1.水圈的构成A 按照存在形态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 。
其中_________ 分布最广,__________ 数量最大。
__________ 只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B按照存在空间分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 。
其中 _________ 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____ 。
【合作思考一】 2.水体的相互补给(1)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2)请分析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洪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吗?洪水期,___________ 补给__________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合作思考二】 3.水循环过程(1)用箭头画出各水循环的过程并用文字标注主要环节。
(2)说出各个水循环的过程。
海陆间循环(海陆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4.水循环的意义【探究活动】人类活动或多多少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现象并回答问题。
材料:从1972 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
70 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 千米,80 年代延长至256 千米,90 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
90 年代以前,断流最早发生在四月中旬,一年之内断流月份不超过3 个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环境作用。
3.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地理意义和环境作用。
2.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和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循环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循环的图像和数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水循环的相关图像、数据和案例。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2. 讲授新课:(1)介绍水循环的概念:水在地球上的不断运动过程。
(2)讲解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3)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调节气候、塑造地形、提供水资源等。
(4)阐述水循环的环境作用:生态平衡、地表净化、地质灾害预防等。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讨论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6.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关于水循环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水循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水循环过程和地理意义的掌握。
3. 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水资源管理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工作者的角度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水库、水处理厂等,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
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从形态上看(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④______,分布⑤______;液态水:数量⑥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⑦______、⑧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⑨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⑩________、⑪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⑫________、⑬________、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⑭______、⑮________、⑯________、⑰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⑱_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⑲______、⑳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__、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________。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学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水循环的定义和过程。
强调水循环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存在和意义。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水循环的过程。
1.4 教学活动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水循环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展示水循环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和过程,强调其重要性。
1.5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第二章:蒸发和凝结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蒸发和凝结的概念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蒸发和凝结的定义及其在水循环中的过程。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蒸发和凝结的过程。
2.4 教学活动讲解蒸发和凝结的定义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进行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进行凝结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凝结过程。
2.5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蒸发和凝结的小论文,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三章:降水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降水的定义及其在水循环中的过程。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形式和原因。
3.4 教学活动讲解降水的定义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展示降水形式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降水。
3.5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收集有关降水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制作PPT进行分享。
第四章: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概念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定义及其在水循环中的过程。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现象。
4.4 教学活动讲解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定义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进行地表径流实验,让学生观察地表径流的现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一个人昏迷不醒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一般说第一个字是什么呢?(学生齐答“水!”)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其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投影显示]资料一:“世界水日”的来历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继而,联合国大会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资料二:人类面临空前的水资源危机。
21世纪,世界人口将增长3.6倍,农业用水将增加5倍,工业用水将增加26倍,城乡各地生活用水将增加18倍。
在非洲有12个国家常年缺水,4亿多人饮水不足,而在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许多大河滔滔人海,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地利用。
[教师引导]从以上出示的有关“水”的报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意识到当今水资源问题不仅是区域性的,也是全球性的。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概念,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能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概念及地理意义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3. 水循环的实际应用与水资源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难点:水循环的实际应用与水资源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水循环的图像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循环过程。
2. 讲解水循环的概念及地理意义:讲解水循环的定义,阐述水循环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 介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详细讲解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4. 分析水循环的实际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水循环在农业、城市供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5. 讨论水资源保护: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关于水循环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国家的水循环特点,比较不同地区的水循环差异。
2.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3. 介绍水循环研究的前沿领域,如遥感技术在水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七、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水循环现象。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水循环实验,亲身体验水循环过程。
八、课程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循环概念和环节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水循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一、导入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你知道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吗?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水的奥秘吧!二、探究1. 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息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各种环节。
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更生利用,维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
2.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有哪些?(1)蒸发:水面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升入大气中。
(2)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后凝结成云。
(3)降水:云中的水滴聚集成雨滴,并降落到地面上。
(4)地表径流:降水后的水流经地表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
3. 为什么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水循环通过不息循环和更生利用水资源,维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
没有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将无法更生,生物将无法生存。
三、实践1. 观察实验:利用一个容器装满水,放置在阳光下,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2. 实地考察:到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水体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表径流的情况。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分享你们的观点和想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水资源,珍爱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五、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水循环的知识,深入探讨水资源珍爱的重要性。
2. 进行有关水资源珍爱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
3. 开展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珍爱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我们美丽的地球故里!。
《自然界的水循环》的高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环节。
2.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地理意义。
3.分析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环节和类型。
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1)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讲解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圈之间不断运动和转化的过程。
3.学习水循环的环节(1)讲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降水、径流、下渗、升华、凝华等。
(2)通过实例解释各环节的含义,如蒸发: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表面的水分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4.掌握水循环的类型(1)讲解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通过实例分析各类型的地理意义,如海陆间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补充。
5.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讲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调节气候、补充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等。
(2)举例说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如调节气候:水循环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分布均匀,避免极端气候出现。
6.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水循环原理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7.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水循环的概念、过程、类型和地理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地球家园?8.课后作业(1)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标注各环节和类型。
(2)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讲解环节要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
2.课堂讨论要充分,让学生积极参与。
3.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我会用动画演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比如蒸发、降水等,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水分子是如何在自然界中移动的。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多样,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污染和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严重,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环节及地理意义。
1.2.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和数据等资料分析水循环的特点和规律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提高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二章:水循环的基本概念2.1 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各种形态之间不断转换、流动的过程。
2.2 环节蒸发、降水、径流、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渗漏等。
第三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1 地表形态的塑造水循环通过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改变地表形态。
3.2 气候的形成与调节水循环影响气温、湿度、风向等气候因素,对气候的形成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3.3 生物的生存与繁衍水循环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水分,对生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影响。
第四章:水循环的特点和规律4.1 特点地域性、季节性、不平衡性等。
4.2 规律受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水循环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第五章:我国水循环的主要特点5.1 地域性明显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5.2 季节性较强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5.3 不平衡性突出我国东西部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沿海地区水资源较丰富,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
本章内容概要:本章介绍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地理意义、特点和规律,以及我国水循环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水循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奠定基础。
第六章:水循环的过程与方法6.1 蒸发让学生观察和学习水从地表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了解影响蒸发的因素。
6.2 降水通过图片和实例,解释降水的形成过程,探讨不同类型的降水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一、课标解析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二、主干知识梳理存在形态:、、,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分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__。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的水体陆地水:地表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自然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时空特点:动力:、重力能等水循环的环节:、、、、下渗过程和意义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的。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表形态。
三、典题解析[例1](03年上海地理)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请回答下列两题:(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
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解析:(1)题借用古诗句考查河流补给以及形成陆地径流雨水补给的原因。
黄河流域河水补给形式上有多种形式,但是降水补人是主要方式。
陆地上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含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和以降水的形式补充地表水。
(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应扣住“陆地水进入大气层”这一环节进行分析。
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蒸发、植物蒸腾作用[例2](03全国文科综,36)读图,甲地年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
3.1自然界地水循环学案[考纲及解读]1、水循环地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地地理意义2、了解人类对水循环地影响3、描述陆地水体地相互联系,区别河流地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解读:1)、对潜水与河湖水地相互补给关系地判断;2)、不同地区河流补给地形式及形成原因;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地积极与消极地影响表现形式及结果等。
[要点梳理]一、相互联系地水体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态、态和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地圈层——水圈.b5E2RGbCAP ①气态水数量最,但分布最. ②液态水数量最,分布。
③固态水仅在、或条件下才能存在。
2、陆地水体类型:①地球上地水体包括水、水和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地, 占全球水储量地96.53% ;②分布在陆地上地各种水体,包括水、水、水、水、水、水等,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地3.47%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地作用非常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地;p1EanqFDPw ③在地球淡水中,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地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地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地还不多。
DXDiTa9E3d 水资源地概念:狭义地水资源是指。
3、从运动更新地角度看,陆地上地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地关系: 河流水地补给类型:3、从运动更新地角度看,陆地上地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地关系:案例1:补给关系为:案例2:黄河下游河床底部高出两侧地面,形成“地上河"——黄河水与地下水地补给关系是.[知识点小结]1、陆地水体地相互关系:①河流单一补给地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地补给.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地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地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RTCrpUDGiT [例题]河流径流量分析步骤(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地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 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地变化而变化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季节变化较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5PCzVD7HxA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地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地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二、水循环地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地水地过程.2、水循环类型:①海陆间大循环: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上地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最后由江河汇集返回大海,完成海陆间大循环。
教案设计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和分布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通过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降水量变化我国的河流大多数以为主河流流量变化与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降水补给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体现为夏汛。
如:长江、珠江、黄河等。
2、 冰川融水补给:_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密切相关,这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气温西北地区冰川融水夏汛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如:塔里木河。
3、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流量(图中河流有几次汛期?分别在什么季节?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分别是什么?春汛:积雪融水补给夏汛:降水补给这类河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1471012200(月)m 3/s )100030040050060070023568911相互联系的水体存在形态:液态固态气态存在空间:海洋冰川地下河流湖泊陆地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过程动力:太阳辐射能重力能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类型意义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小结:水资源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学习过程: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一)探究“水体分类”:1.阅读教材,探究水的三种存在形态和特点水的三态 特点 举例 水蒸气2、根据水体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分为哪些类型?(阅读教材,归纳填空)大气水水(主体)水( 96.53 %)地表水圈陆地水( 3.47 %)地下水 (二)探究“水体的关系” 3.水体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 练习:根据我国四条河流径流变化判读河流所处以下哪个的位置. (注意:流量大小、汛期) 西北地区( )、东部季风区( )、东北地区(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 阅读教材,结合图3.3回答下列问题: ❖ 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参与水循环的领域有哪些?水循环可划分为几种类型?水循环都有哪些环类 型 领域环节A B C 沼泽水 生物水 土壤水 永冻土底冰m 3/s800 400100002.读图完成:(结合P55活动)①②③⑥④⑤⑦⑧⑨1、地球上水的状态有()A.液态和固态B.气态和固态C.液态、气态和固态D.液态和气态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A.长江东流B.台风登陆C.塔里木河的水蒸发D.海水蒸发3、在海陆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海洋水的蒸发B.大气水的输送C.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二、填空:课后探究: . .二、填空1234(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1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4 __________.(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_____和______之间。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学案13 自然界的水循环[目标定位] 1.了解地球水体的三态变化及存在形式。
2.了解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3.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存在形式(1)水圈:由气态、液态和①__________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是一个②________但③________的圈层。
2.陆地水体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④________、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⑤______________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⑥________、⑦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⑧__________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图中A 表示⑨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又称大循环;B 为海上内循环;C 为⑩________循环。
(2)环节:图中a 为蒸发,b 为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为降水,d 为⑫____________________,e 为⑬________________,f 为地下径流,g 为⑭____________,h 为蒸发(或蒸腾)。
3.意义⎩⎪⎨⎪⎧维持了全球水的⑮ 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⑯ 和传输的作用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⑰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人类修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
【问题思考】1.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为何还会出现水资源危机?2.“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成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3.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探究点一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及其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网2008年8月12日电: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中心对青海湖监测对比结果显示,今年青海湖的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38平方千米,较2004年增加了131.69平方千米,是面积增大以来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
青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1)它与下面三幅图中的哪幅图所示的湖泊水循环性质相似?(2)试推测近几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
【反思归纳】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________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________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
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________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__________补给____________的情况。
探究点二水循环及其意义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一周年的日子。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三类水循环比较一、选择题(2011·三明月考)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据此回答1~3题。
1.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A .雨水B .冰雪融水C .地下水D .季节性积雪融水 3.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 .西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西南地区(2011·阜新期末)下面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 .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5.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海陆间大循环B.跨流域调水C.水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201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济南市“趵突泉”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根据水循环原理知识,判断下列所述正确的是()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7.前些年,趵突泉一度断流,但自2003年趵突泉实现复涌以来,趵突泉已实现连续多年持续喷涌的局面。
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最关键的因素是()A.区域降水增加B.城市环境改善C.南水北调工程D.地下水位上升(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8~9题。
8.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2009·广东地理)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11.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二、综合题12.(2011·福建厦门质检)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约旦河发源于黎巴嫩、叙利亚,流经以色列、约旦,注入死海,全长360多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
约旦河每年平均流量约为6亿立方米,是沿岸国家最重要的水源。
材料二(1)约旦河的年平均流量仅为黄河的1/80,简述其流量小的原因。
(2)水资源争夺是该地区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水资源争端的原因。
(3)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途径之一。
某中学生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方案(乙图)。
该装置设计所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4)死海近年来水位逐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加强B.气候干旱,降水减少C.沿岸地区从该水域大量引水灌溉D.注入该水域的水量减少13.(2009·广东地理)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 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
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 000年以上。
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
【练后反思】答案课前准备区①固②连续③不规则④土壤水⑤水源相互补给⑥岩石圈⑦生物圈⑧连续运动⑨海陆间⑩陆地内⑪水汽输送⑫地表径流⑬下渗⑭降水⑮动态平衡⑯转化⑰地表形态问题思考1.自然原因:①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重极小;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①工农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量增加,使水资源的数量减少;②生产、生活排放废弃物增多,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污染了河流和湖泊,使水资源的质量下降;③水资源浪费严重。
2.大气降水。
海陆间水循环。
3.①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降水(人工降水);③下渗(破坏植被等);④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A。
(2)导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有:①年降水量偏多;②湖面蒸发量可能有所减少;③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④退耕还湖,生态恢复,使入湖水量增加。
反思归纳高于低于调蓄河流水地下水探究点二(1)蒸发降水甲乙(或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人类利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反思归纳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水资源植物蒸腾凝结降水少蒸发降水最大课后练习区1.D[下渗、蒸发和沿河灌溉可使径流量减小。
]2.B 3.A[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
]4.C[水库对大气热力环流影响微弱。
]5.A[海水淡化流程可看作海陆间循环的微型展示。
]6.C[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若补给区受到污染,泉水的水质就会变坏;同时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
] 7.D[只有地下水位上升,趵突泉才可能喷涌,因此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的各种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地下水位。
]8.D[结合图中乍得湖的经纬度位臵可知此地位于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从图中该湖泊的流域范围可以看出该流域为内流区域,水汽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