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管理信息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35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热电厂是指由燃煤、燃气或其他燃料依靠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厂。
热电联产是指在燃烧热能发电的将余热用于供热,实现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施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探讨其在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一、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通信技术对热电厂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实现热电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其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监测、设备状态监控、生产调度管理、能耗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热电厂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供热供电质量,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化编制与调整,提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热电厂的生产能力。
2.节能减排。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情况,调整生产参数以降低能耗。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热电厂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控与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放超标的情况,减少环境污染。
3.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预警,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热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智能化,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提高热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
4.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热电厂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生产参数等信息,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帮助管理人员优化生产流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提高热电厂的管理水平。
电厂智慧管控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管控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厂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化的集成和自动化管理,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
下面是一个电厂智慧管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1. 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系统划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三层结构。
2. 数据采集层由传感器、仪表等设备组成,负责采集电厂各种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参数,以及发电机、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3. 数据处理层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存储,同时实时监测数据的变化,并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处理。
4.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包括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分析、运行优化等。
二、功能设计1. 实时监控功能:通过界面展示电厂各个部位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实时参数、故障报警信息等。
2. 预测分析功能:基于采集到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预测设备的故障概率和寿命,提前进行维护。
3. 运行优化功能:通过对电厂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分析,提供设备的运行优化方案,包括节能措施、负荷调度等。
4. 报表和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提供给管理层做决策参考。
三、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案1. 数据采集技术:采用现场总线、传感器和仪表等设备,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采集,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2. 数据处理技术:采用数据库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压缩和结构化。
3.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预测,实现故障预警和及时维护。
4. 界面设计技术: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实现用户对电厂各个方面的可视化监控和操作。
五、系统实施方案1. 系统采购:根据电厂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完成系统的采购。
2. 系统搭建:根据系统架构和功能需求,进行系统的搭建和配置,包括硬件设备的组装和软件的安装。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电厂生产管理系统是集成运行的大型软件系统,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新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生产、供应、管理和监控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对电厂生产全过程实现细致、精细、优化调度处理。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过程监控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
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是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常包含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SCADA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负责现场控制和信号采集;SCADA系统则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展示,通过可视化的监控界面,为运营人员提供实时的监控数据和操作控制界面。
设备管理系统则主要用于处理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的维护管理极大地影响了设备寿命和稳定性,对电厂的生产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帮助运营人员进行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设备故障发生时,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质量管理系统则主要用于管理电厂生产质量,包括产品合格率、供应商质量管理、工艺控制等,它将不良品率、事故率等生产质量指标量化统计,以便于制定生产质量控制方案,防范生产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后续的加工成本。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则主要用于电厂的生产计划编制、调度和执行,它基于电厂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能力规划和生产计划制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整计划进度和配额,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并协调各生产线的跨部门生产。
能源管理系统则主要用于电厂生产的能源管理和节能降耗,判断和分析电厂运行中的能源消耗情况,设定优化目标和措施,制定能源消耗计划和消耗度量标准,及时发现和排除能源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
总之,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有利于电厂提高生产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引言电厂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电厂生产活动的信息系统。
它集成了各种功能模块,包括生产计划、设备管理、数据采集、报警监测等,旨在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档将介绍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
功能模块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用于编制、调整和执行电厂的生产计划。
它包括以下功能:1.生产计划编制:根据电厂的生产能力和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按照时间和优先级排序。
2.计划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如新增、删除或延迟任务。
3.任务分配:将生产计划分配给相关人员,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4.进度跟踪:实时监控生产任务的进度,并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电厂的设备信息和维护计划。
它包括以下功能:1.设备台账:记录电厂所有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安装日期等。
2.设备状态监测: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振动等。
3.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并生成工单。
4.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维修记录和故障处理过程。
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用于采集和分析电厂生产数据,以提供决策支持。
它包括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从各个数据源采集电厂生产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2.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分析。
3.数据分析: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以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4.报表生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支持导出和打印功能。
报警监测报警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厂的运行状态,并发出报警通知。
它包括以下功能:1.报警设置:设置各种报警规则和阈值,以识别异常情况。
2.报警接收:接收并记录报警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和报警级别。
3.报警通知:通过短信、邮件或声音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并提供处理建议。
操作流程以下是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典型操作流程:1.用户登录系统,进入主界面。
2.在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编制生产计划并进行调整。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摘要】本文从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实施,以及数据管理与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最后展望未来发展,强调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持续优化和创新,为热电厂提供更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管理支持。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为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特点、建设目标、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数据管理、分析、实施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展望。
1. 引言1.1 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热电厂是能源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单位,是能源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热电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提升服务质量。
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热电厂实现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推动热电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加强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的进程,热电厂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
火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火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火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料管理对电厂的运营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燃料管理信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和实现一套高效、自动化的燃料管理信息系统。
2. 系统设计目标该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燃料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现对燃料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降低燃料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 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分析功能。
3. 系统功能设计3.1 燃料进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燃料库存情况,根据库存预警线自动下单进货,并与供应商进行对接,实现一键采购的功能。
3.2 燃料消耗管理系统通过监测燃料的消耗情况,提供详细的消耗报告,并基于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燃料消耗情况。
3.3 燃料调配优化根据电厂的负荷情况和燃料库存情况,系统可以自动优化燃料调配方案,使燃料的利用率最大化,并尽量降低燃料的成本。
3.4 燃料质量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燃料的质量参数,并与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异常。
3.5 燃料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各种形式的报表,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管理者了解燃料管理的情况,并作出决策。
4. 系统架构设计该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层次。
前端层次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界面对燃料管理信息进行查询和操作。
后端层次负责处理前端发送的请求,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同时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对数据进行存取操作。
数据库层次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燃料库存、燃料质量参数、采购记录等信息的存储。
5. 系统实现与应用系统的实现基于现代化的软件开发技术,采用常用的开发平台和工具。
前端界面采用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设计,提供直观和易于操作的功能。
后端采用各种算法和方法,实现燃料消耗预测、燃料调配优化等复杂功能。
电厂信息系统SIS与MIS一体化分析摘要:电厂的信息系统主要由监控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两个方面组成,但是就目前的各大电厂的信息系统而言,其管理信息系统更多的是进行独立设置,分开处理。
对于二者的相互联系与合作本文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并对与电厂信息系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策略。
关键词: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厂级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在当今电厂的电厂信息系统当中其系统信息的处理集合方式主要分为信息的监控系统与信息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但是我国电厂的信息管理系统相对于电厂信息系统较为独立,所以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就造成了信息化处理效率低等一系列弊端一、厂级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厂级信息处理系统当中,监控系统与管理系统有着不同的分工与明确的责任,只有两个系统相互分工明确与达到一定的统一一体才能更好的对电厂信息进行处理。
1、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厂级监控系统,其主要的职能对于一些过程进行监控,以优化控制和生产为目的厂级自动化信息系统。
尤其是对于火电厂来说,是处于集散控制中心的一种信息处理手段。
在电厂进行生产的时候,监控系统可以对其生产的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有生产当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交给下一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另外厂级监控系统还有监控厂内机组运作性能的作用,可以通过对厂内机组的运作性能进行计算与分析,进而达到厂级的信息化管理。
其次,厂级监控系统对于优化对电厂各级的控制与进行实时调度还有着很大的作用。
2、厂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厂级管理系统相对于厂级监控系统来说,其功能显得略少,但是对于电厂的厂级信息系统来说仍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信息处理部分。
厂级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厂内的日常活动,与对于一些设备的日常操作进行监管与控制,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规事物的操作上,其管理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另外,厂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厂内的资源管理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厂内资源的消耗与增加,厂级管理信息系统都有着明确的监控。
尤其是对于厂内生产运作成本上,其有着完善的计算与管理系统,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厂级管理信息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厂mis系统调研报告标题:电厂MIS系统调研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成为电力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电厂MIS 系统进行调研,探究其在电厂管理中的应用与效益,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调研目的:1.了解电厂MIS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功能。
2.了解电厂MIS系统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行业内主流的MIS系统。
3.探究电厂MIS系统对电厂管理的影响和带来的效益。
4.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提升电厂MIS系统的应用效果。
二、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电厂MIS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地访谈:通过对电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电厂MIS系统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电厂MIS系统的概念:电厂MIS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管理学原理,对电厂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信息化处理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系统。
2.电厂MIS系统的功能:包括能源生产调度、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
3.电厂MIS系统的主要应用情况:目前电厂MIS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已广泛应用,包括火力发电厂、水电站、风电场等不同类型的电厂。
4.电厂MIS系统的优势和效益:电厂MIS系统能够实现电厂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集约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建议:1.加强系统的功能完善:针对电厂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完善电厂MIS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2.推动数据的有效整合:加强各个管理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实现多模块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3.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由于电厂MIS系统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和信息,必须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4.提高员工的系统操作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电厂MIS系统的操作熟练度,提升系统使用的效果。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力工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发电方式,但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安全性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系统总体框架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隐患识别与排查:该模块需要通过对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与排查。
2、风险评估:基于已经识别的各种安全隐患,该模块需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并生成对应的风险报告。
3、风险管理: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隐患,该模块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管理,并制定对应的风险应对与预防方案。
4、审核与评估:系统管理员需要对所有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审核,并基于风险评估模块的结果对其进行评估。
二、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1、安全隐患识别与排查模块:该模块需要按照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隐患的识别与排查,识别到的危险项需要详细记录。
2、风险评估模块:该模块需要对所有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需要包含风险等级以及对应的评估报告。
3、风险管理模块:该模块需要对所有较高风险的隐患进行详细地管理,包括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实施风险预防和应对方案,并对应进行审核和评估等。
4、审核与评估模块:该模块需要对所有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审核,并基于风险评估模块的结果对其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管理不合理或风险过高等情况。
三、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需要通过数据库实现,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安全隐患识别与排查数据:包括安全隐患的具体内容、识别人员以及识别时间等。
2、风险评估数据:包括对各类安全隐患的风险评估结果以及主要的评估报告。
3、风险管理数据:包括对各类安全隐患的详细管理措施、实施时间等。
4、审核与评估数据:包括对管理措施的审核记录以及风险评估的更新记录等。
四、系统的技术支持该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维护以及数据查询等功能。
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一)引言概述:电厂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协助电厂管理和运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通过集成和整合各种功能模块,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架构:1.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架构:系统采用客户端与服务器架构,客户端负责提供用户界面和与用户交互,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
2. 模块化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并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和通信。
二、功能模块:1. 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厂各种设备和参数的数据,并进行监控和显示。
2. 能耗管理:系统提供能耗计算和分析功能,帮助电厂管理者掌握能源的消耗情况,并制定合理的节能措施。
3. 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能够记录和管理电厂设备的巡检、保养和维修等信息,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处理。
4. 运行计划和调度:系统能够生成电厂的运行计划和调度方案,并实时监控和调整。
5. 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安全管理功能,包括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权限设置,以及报警和应急措施。
三、数据管理:1. 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仪表采集实时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关键指标和报表,为决策提供支持。
3. 数据可视化:系统能够将数据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4. 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功能,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性。
四、用户界面和操作:1. 友好的用户界面:系统设计了友好和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看信息。
2. 多语言支持:系统支持多种语言,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使用。
3. 操作权限管理:系统通过权限设置,不同的用户可以访问和操作不同的功能模块和数据。
五、系统集成和扩展:1. 系统集成:系统可以与其他电厂管理系统集成,方便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2. 系统扩展:系统具备扩展性,可以根据电厂的需求进行功能和模块的扩展。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电厂上的应用作者:冯国军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21期目前火电厂的控制均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网和其它系统,这些系统都将与实时数据库系统进行通讯,实时数据库系统配置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器和上位机等,储存全厂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和历史资料,并对生产过程的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为全厂生产过程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现将MIS详细介绍如下:一、MIS主要系统配置1.中心服务器系统:由2台小型机服务器(双机双控容错)集群和磁盘阵列组成。
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存储电厂MIS系统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该机需要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采用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存储。
2台小型机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具有功能强大、可用性强、联网性能好等特点。
其它6台服务器采用微机服务器,作为专业服务器,分别用于防病毒服务器、MIS应用服务器、OA服务器等服务器。
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网络由1000M光纤主干网和1000M/100M/10M二级网络组成,对外通过中国电信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联接。
2.核心交换机(2台):核心交换机连接整个系统的所有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中心。
它的安全、稳定将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实现千兆链路备份。
3.硬件防火墙(2套):一台用于在局域网与外部网络的连接时保证局域网的安全;另一台保证财务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隔离的要求。
二、MIS系统主要功能1.系统运行集成化,软件的运作跨越多个部门;2.业务流程合理化,各级业务部门根据完全优化后的流程重新构建;3.绩效监控动态化,绩效系统能即时反馈以便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管理改善持续化,电厂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评价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
MIS作为应用软件,必须按这个标准去实施所能实现的功能,下文将详细阐述六大系统。
三、六大系统1.资产管理系统:即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企业管理好有形资产,使之物尽其用,能安全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效益、降低维修成本。
电厂SIS系统介绍来源:中国电力 时间:2007-10-17 字体:[ 大中小 ] 投稿1. 概述电厂的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简称SIS系统- 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 in Plant Level)属于厂级生产过程自动化范畴,实现电厂管理信息系统与各种分散控制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桥梁。
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以分散控制系统为基础,以经济运行和提高发电企业整体效益为目的,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专业计算方法,实现整个电厂范围内信息共享,厂级生产过程的实时信息监控和调度,同时又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它为电厂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实时运行数据,为市场运作下的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性指标。
因此,它是电厂生产的成本信息和报价信息的基础。
从管理角度来看,它为控制企业成本、为提高生产力提供重要而真实的运行数据。
同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能提出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方案,使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更具科学性。
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厂范围内的管控一体化,为实现全厂整体效益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提升和稳定、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打下坚实基础。
2. 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的功能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对于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集中各单元机组的参数及设备状态信息、从厂级管理的高度对各机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分析和判断,并做出决策,指挥机组运行。
厂级负荷自动分配系统经通讯接口站接收电网中调负荷指令,依据本厂各机组运行状态,自动对机组的负荷分配进行优化、管理,及动态负荷最优配置,并向各单元机组发出给定负荷指令,以求得到最佳的电力生产安全性及经济效益。
电厂SIS系统的主要功能:2.1监视、指导机组的运行当机组在一定的负荷下运行时,各种参数存在着与负荷及其他运行条件对应的理想值,通常称之为目标值。
这些目标值是根据设计、运行、热力实验等技术参数确定的,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这些参数偏离了目标值,就会造成热经济损失。
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1.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发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监控可以包括设备的即时状态、运行参数、能效指标等信息,以及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
运行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查看设备监控画面,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操作指令的下发和故障处理。
2.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和仪表的联接,自动收集发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包括设备的运行参数、工艺指标、能耗情况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设备运行的潜在问题,定期生成设备运行分析报告、设备状态评估和故障预测,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3.能源管理和优化:通过能效管理平台,实现对发电设备的运行能效进行监测、分析和优化。
能够对比分析不同电站、不同机组之间的能源消耗情况,识别出能源浪费的现象,提出节能降耗的措施和方案。
同时,也可用于能源指标的分析和预测,为发电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4.维护管理和设备台账:通过信息系统,建立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台账数据库,对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
包括设备的巡检记录、维修记录、更换记录等。
运维人员可以根据设备的维护历史和运行数据,推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制定维修计划、调度维修人员,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可靠性。
5.安全管理和报警系统:通过安全管理模块,实现对发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警。
通过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实时监控画面,对设备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系统还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故障预警和警报管理,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故障,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以便及时处理和修复问题。
6.决策支持和报表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报表分析。
管理层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分析发电设备的绩效和效益,制定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优化发电计划和生产调度,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系统还可以生成运行报表、能源报表、维护报表等,方便管理层进行综合评估和资源配置。
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想到电厂燃料管理,我就瞬间进入了那个熟悉的世界。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燃料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
如何将这些环节高效地串联起来,打造一个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平台,成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思考。
1.项目背景电厂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料管理直接影响着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然而,传统的燃料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准确、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电厂燃料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我们提出了建设一套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
2.项目目标(1)实现燃料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
(2)提高燃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降低燃料成本,提高电厂经济效益。
(4)为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3.系统架构电厂燃料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
(1)数据层:主要包括燃料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
(2)业务层:对数据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燃料管理各项业务功能的支撑。
(3)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燃料管理各项业务操作界面,实现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4.功能模块(1)燃料采购管理模块:实现燃料采购计划的制定、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等功能。
(2)燃料运输管理模块:实时监控燃料运输过程,确保燃料安全、及时到达。
(3)燃料储存管理模块:对燃料储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燃料质量。
(4)燃料使用管理模块:实时监控燃料使用情况,为电厂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5)统计分析模块:对燃料管理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6)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
5.技术路线(2)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后端技术,实现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库技术:使用MySQL、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燃料管理数据。
(4)网络通信技术:采用、WebSocket等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包括:基建MIS和生产MIS。
在建设期建立的基建MIS是整个MIS的一部分。
1) 基建期MIS基建期MIS对基建期整个过程进行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进度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合同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企业网站/综合查询等。
基建MIS数据将在电厂建成后自动转入生产期MIS系统。
2) 生产期MIS建立电厂管理信息系统是给电厂的管理人员提供大量实时和非实时的、准确的、完整的、可靠的信息和进行加工、运算分析后的信息,以提高电厂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使发电厂的经营和管理者们将以往粗糙的管理经营方式精细化,以企业特征为根本,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维护费用、合理经营策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确保企业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 主要功能包括: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系统维护等四大部分。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为了提高电厂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电厂的市场竞争力,拟建立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该系统在传统的DCS、辅助车间控制系统与MIS之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管理控制一体化层面,完成对全厂的实时过程的优化管理和控制。
SIS的主要功能是采集DCS、TCS、全厂辅助车间等控制系统的数据来实现电厂运行优化、负荷调度分配优化、经济性能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及设备寿命管理等功能,对全厂的实时过程进行优化管理,为电厂运行管理人员提供运行指导和决策依据,确保电厂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最优化控制策略使整个电厂的设备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生产保持在最佳、最稳定、最经济的运行状态,用最少的成本带来最多的效益。
厂级监视信息系统(SIS)的功能包括:生产过程信息采集、处理和监视;厂级经济性能计算、分析和操作指导等功能。
SIS为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所需的生产过程信息。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3.1设计依据SIS应符合下列标准或与之相当的其它国际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美国防火协会(NFPA)ANSI/NFPA 70 国家电气规范ANSI/NFPA 496 电气设备外壳的净化和密封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ANSI/IEEE C37.90.1-2002 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导则(SWC)ANSI/IEEE 488 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IA RS-232-C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EIA RS-485、RS-422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美国仪器学会(ISA)SA 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ANSI/ISA S82.01 电气和电子设备、测量和控制机相关设备的一般要求ISA RP60.3 控制中心的人机工程学ISA S5.3 分散控制/共享显示仪表的图例符号;逻辑和计算机系统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ANSI/NEMA ICS6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UL 1418 电视用阴极射线管的防内爆UL 44 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UL 1950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子商务设备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068-1(GB2421-89)环境试验:总论和导则(88)IEC 60331(GB12666.6-90)电缆阻燃特性(70)IEC 60332(GB/T18380)燃烧情况下的电缆试验(93)IEC 60529(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码) (EQV)IEC 60950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要求(91)IEC 61000-4-1992(GB/T17626-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除上述标准外,SIS还应符合下列组织颁布的相关标准或与之相当的其它国际组织相关标准:IEC 国际电工学会AIEE 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NSI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MSS 制造标准化协会ICEA 绝缘电缆工程师协会NEBB 美国国家环保局NEC 美国国家电气标准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TCP/IP网络通讯协议IEEE802 局域网标准OPC foundation OPC V2.0《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开放系统互连国家标准》《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国家标准》《信息分类与编码国家标准》《计算机图形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能源部电力行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规范》《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31-2000)》《CAD电子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文档归档和档案管理部分)》《电力工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范》《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设施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火电厂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5号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34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3.2 SIS系统构成3.2.1SIS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信息传递和数据传输的载体,并提供相应的网络设备、接口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功能站、网络管理站、计算机终端设备和过程管理软件包等来构成完整统一的系统。
SIS系统采用B/S与C/S结合(以B/S 为主)的模式。
下列控制系统或控制装置将接入SIS●燃机控制系统TCS●联合循环机组DCS●全厂辅助车间DCS●燃气轮发电机组、蒸汽轮发电机组数据管理系统另外,SIS还通过与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的通讯接口,向MIS提供所需要的各联合循环机组以及各辅助车间的生产过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等信息。
3.2.2 SIS系统的功能本工程,SIS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 生产过程信息采集、处理2) 运行工况监视与查询;3) 运行统计与考核;4) 厂级、机组级性能计算分析和操作指导(生产期实施);5) 耗差分析(生产期实施);6) 数据归类统计、记录、报警、远程报警管理(生产期实施);7) 报表收集及打印;8) SIS系统管理、故障自诊断功能;9) 事故分析与历史数据回放(生产期实施);10) 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生产期实施);11) 性能试验(生产期实施);12) 运行优化(生产期实施);13) 负荷优化分配和调度等(生产期实施);14) 控制系统优化(生产期实施);15) 应力与寿命管理(生产期实施)。
3.3 SIS系统配置3.3.1 硬件配置3.3.1.1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及实时数据库1)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建议新增配置数量;1台。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是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基础运行平台,服务器采用容错服务器,在同一机箱实现了CPU、芯片组、内存、硬盘、PCI设备、网络、风扇等几乎全部部件的冗余,可以保证在任何硬件损坏的情况下,服务器不间断运行。
以硬件方式实现容错,可实现瞬间切换故障点,要求达到99.999%,全年平均停机时间5分钟。
服务器及其软件组成容错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速度的服务器系统。
通过千兆以太网卡与网络交换机相联,以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
服务器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先进的数据压缩方式,用于保存所有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提供数据备份手段。
2) 实时数据库作为面向生产过程的信息系统,SIS数据库平台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要求SIS不仅能将全厂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上来,还要将它们以其基本形式(控制系统采集的时间间隔、精度等)保存下来,并在功能站进行二次加工后作为计算结果再存入实时数据库,满足不同的授权用户和应用程序为实现不同目的而进行的调用,它至少应该满足以下的要求:数据库应支持标准的B/S(浏览器/服务器)和C/S(客户/服务器)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多服务器结构。
为了保证数据库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本工程中选用国际知名品牌。
系统支持多平台结构,包括Unix/IBM、Unix/HP、Unix/DEC、Open VMS、Microsoft windows、LINUX等,从维护管理的角度考虑,应该考虑数据库操作系统与全厂其他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一致性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对于数据的采集应包括与SIS联网的所有系统的实时数据,所采集的每个点的精度应可按要求定义。
采取有效的压缩方式保证电厂所有生产过程实时信息和计算、分析结果数据(标签量按5万点设置)的保存时间至少达到4年,经压缩的数据恢复的扫描时间应不大于15毫秒。
数据包括与OPC定义相同的数值(V)、时间标记(T)与质量标记(Q),其时间标记必须是数据在DCS或其他实时控制系统中原始采集的时间,而不是(SIS)接收到数据的时间。
数据精度与原始精度一致。
实时数据库系统有和与其联网的数据源系统的标准接口,它们至少应包括国内主流DCS系统和Modicon 、Siemens、AB等PLC系统以及其它通用或专用网络等,并支持其它SIS子系统的多路调用和资料同步。
实时数据库不仅应作为SIS所有计算分析程序和打印、报表所需数据的来源,还应有和MIS网络上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接口,支持向Oracle、SQLserver、DB2、Sybase等著名数据库产品的连接与数据复制,支持API、SDK、ODBC、OLEDB等标准的链接方式,并可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其所需的实时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
其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硬件应采用标准的第三方产品,软件模块应完全支持和兼容微软的体系结构,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二次开发能力。
数据库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并易于维护和开发。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数据存储介质的损坏和数据的丢失。
数据库应具有极高的安全可靠性和资料恢复能力,输入数据库的生产过程信息应连续,不应因通讯故障等原因而导致数据的中断或丢失。
实时及历史数据禁止修改。
对每个采集点的安全等级可以定义,只有合法的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相应级别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必须采取措施,以阻止计算机病毒、操作失误或人为破坏数据系统,并具有网络备份手段。
SIS能接受所有来自DCS、PLC、NCS等的信号并能将要求的信号传送至MIS及其他系统。
用于性能计算、经济分析、电厂负荷最优分配等系统的数据一旦有变化,实时数据库应能将变化了的数据在1秒内更新入数据库。
由于全厂的所有信息资源(包括全厂的实时I/0测点、所有厂级设备信息、电网有关信息等)都要由数据库来处理,因此对所有信息编码应采用规定的编码标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同时要考虑与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和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等实时控制系统的信息编码的统一性和互换性,系统资料应自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