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共同农业政策29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29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1962年开始实施的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的核心政策之一,其目标在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确保农业群体相当生活水平、增加农民个人收入、稳定市场、保障供给的可靠性、确保农产品以合理价格到达消费者手中。
共同农业政策拥有三个支柱原则:(1)单一市场:即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完全自由化,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成员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对区外国家筑起统一关税;协调成员国之间管理、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规、共同价格和一致的竞争法则。
(2)内部优先: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机制。
当进口产品价格低于欧盟内部价格时,则实行进口征税;当欧盟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内部价格时,就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欧盟外部的进口,消除世界农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
(3)价格与财政预算统一:即每年成员国农业部长理事会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并建立共同预算,即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
目前,欧盟共同预算收入约为840亿欧元,其中用于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约占50%。
为了保障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欧盟通过门槛价格、最低价格以及干预价格等措施对欧盟农产品市场价格实行统一管理。
门槛价格是对欧盟之外国家设立的,是第三国农产品进入欧盟的最低进口价。
如果第三国农产品到岸价格低于门槛价格,就征收两种价格之间的进口差价税。
最低价格是依据一种农产品在欧盟内供不应求地区的市场价格而定,其中包括了贮藏费和运输费。
欧盟部长理事会每年公布14类统管的农产品的最低价格。
干预价格也称保证价格或者保护价格,是生产者每年出售农产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
当某类农产品供大于求,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可以从欧盟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领取市场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或者直接将农产品以干预价格出售给干预中心。
由此可以保证生产者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共同农业政策极大地促进欧洲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以及欧洲一体化建设。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内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是欧盟制定的一项旨在保障农民利益、保障食品供应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自1957年起,CAP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并在现代化的市场环境下不断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就CAP的背景、目标、政策内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背景在欧盟成立初期,欧洲的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市场竞争不充分,农民在市场中面临着价格不稳定和竞争压力。
因此,为了保障农民利益、保障食品供应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欧盟成员国决定制定共同农业政策。
二、目标1.保障农民利益:CAP旨在通过向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市场保护,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保障食品供应:CAP致力于提供充足、优质的农产品,保障欧盟市民的食品需求。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AP倡导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提倡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三、政策内容1.农业补贴:CAP向农民提供直接支付和市场干预,以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市场份额。
这包括直接补贴、价格支持和市场干预等形式。
2.生态补贴:CAP鼓励农民实施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支付生态公共商业、生态支出支持和农业环境支付等形式,鼓励农民采取环保措施。
3.农业市场干预:CAP通过干预市场机制,确保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这包括价格支持、市场干预和贸易政策等措施。
4.农村发展政策:CAP还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支持,鼓励农业多样化、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速,CAP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未来CAP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化改革:CAP将更加强调市场化机制的运作,逐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2.生态环保倾向:CAP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鼓励农民采取环保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多样化:CAP将更加支持农业多样化,鼓励农民开发新型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内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是欧洲联盟(EU)实施的一个重要政策框架,旨在促进欧盟的农业发展、确保农产品供应和保障农民的收入。
CAP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市场支撑、农业补贴、农村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等内容。
以下将对CAP的主要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1.市场支撑:CAP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支持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调节。
其中,该政策规定了最低价格、进出口减轻措施和干预购买等。
最低价格是指政府规定的农产品最低销售价格,以确保农民获取合理的收入。
进出口减轻措施是通过关税等手段来减少进口和促进出口,保护本地农产品市场。
干预购买是指政府向农民购买农产品,以帮助维持价格,并且在市场需求下降时控制供应。
2.农业补贴:CAP通过直接支付补贴的方式来补偿农产业者的成本,确保他们的收入。
这些补贴主要包括直接支付、性能支付和区域支付等。
直接支付是根据农民的土地面积、耕作方法等因素进行支付。
性能支付是为了鼓励农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地生产而进行的支付,例如对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支持。
区域支付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的生产成本和农民收入水平而进行的支付。
3.农村发展:CAP也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支持农村发展计划来促进农村地区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该政策提供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培训、促进农村旅游和支持新的农业企业等。
其中,特别重视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社会福利。
4.农业环境保护:CAP还承担着保护农业环境的责任,通过提供资金和推广可持续农业实践来支持环境保护。
CAP的环境目标包括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
同时,该政策也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做法,并为此提供相应支持。
5.农民的安全网:CAP作为一个农业保护政策,致力于维护农民的收入和稳定农业生产。
这包括灾害保险和收入保险等。
灾害保险是为农民提供赔偿,以应对自然灾害、疾病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对农作物和牲畜的损害。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一、什么是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即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AP,它是欧盟为了维护成员国的利益,促进欧盟成员国农业共同协调地发展出台地一套有机统一的政策体系。
CAP在欧盟制定的统一政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实施对欧盟的一体化具有重要影响。
它是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延续和发展,CAP与关税同盟政策一起构成欧共体两大支柱政策,可见其重要地位,因此要了解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就需要追本溯源,研究欧共体以来共同农业政策的起源和演变。
二、CAP的起源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受到了极大地破坏,欧洲主要国家为了促进欧洲的和平,维护欧洲社会的稳定,从经济一体化入手,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在此推动下,在1957年3月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签订了《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条约除了规定建立关税同盟之外,六国还提出了要实施一项共同体范围内的共同农业政策,把共同市场扩大到农业和农产品贸易上。
为什么当时要提出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呢?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而且农产品是否能稳定地供应事关社会稳定,二战后,西欧国家农业受到战争的极大破坏,农业生产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农产品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各国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西欧国家农业的生产率普遍不高,因此农产品供应严重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农产品不仅会加重经济负担,而且会丧失一定的独立性,在政治上受制于人,此外还更容易受到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而威胁社会稳定。
在此种情况下,西欧各国不能独立地处理这种农业发展的困境,那只好联合起来,共谋发展。
西欧关税同盟建立之后,不仅要求工业品自由流通,农产品也需要自由流通,这也需要共同农业政策的支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六国在1957年的《罗马条约》中同意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欧盟农业政策基本情况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IAL POLICY,简称CAP)是欧盟内实施的第一项共同政策。
前提:统一市场(Market Unity)、共同体优先(Community Preference)和财政一致(Financial Solidarity)。
农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不到3%,就业人口不到5%,但由于农产品、食品占欧盟居民日常生活的开支超过20%,以及农业在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基础作用,农业对欧盟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因此,在农业领域实施共同政策是欧盟走向产业一体化的第一步。
共同农业政策最早在《罗马条约》中提出。
1960年6月30日欧共体(EEC)正式提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方案,1962年起逐步予以实施。
当初设定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业人员的“公平”收入;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农产品合理的销售价格以及确保农产品的供应。
其主要内容是:对内建立共同农业基金《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EAGGF)》,统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对农产品出口予以补贴;对外设置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调整的差价税、配额等,使欧盟农业免遭外部廉价农产品的竞争。
为确保这些目标能够实现,《欧共体条约》还确定成立农业市场共同组织(COMMON ORGANISAT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S),把欧盟生产的农产品划分为若干大类,每一类农产品由一个市场组织管理。
农业市场共同组织从操作上确保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成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一支柱。
在具体政策措施上,共同农业政策的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其主要措施是: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干预、差别关税和出口补贴等。
在价格制定方面,由共同体理事会制定统一的目标价格、门槛价格和干预价格,保证市场平衡,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在市场干预方面,主要是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等措施干预农产品购销,调节生产和流通。
欧洲共同农业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饱经两次大战期间饥荒之苦的欧洲诸国认为有必要为农业专门制定一项政策,来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1957年,今天欧盟的六个主要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罗马签订了《罗马条例》,其中的第39条声明欧洲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必须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增加产出,并且保证农村社区公平的生活水准。
欧洲共同农业政策是由一整套规则和机制所组成,是欧盟最重要的共同政策之一,主要目的是用来规范欧盟内部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加工。
共同农业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欧盟为了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制定了三条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1)欧盟市场统一原则,即逐步取消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实现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协调成员国之间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则和竞争法则等。
(2)欧盟优先原则,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体制。
当产品进口价格低于欧盟内部价格,实行进口征税;当产品出口价格低于欧盟价格,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欧盟外部进口,避免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影响。
(3)价格和预算统一原则,即制定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和财政预算,由各成员国交纳一定的费用建立农业指导金和保证基金,用以进行补贴和支持欧盟的农业发展。
为了保证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干预、差别关税和出口补贴等。
在价格方面,运用统一的目标价格、门槛价格和干预价格,保证市场平衡,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市场干预方面,主要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等措施干预农产品购销,调节生产和流通;在贸易措施方面,主要是通过差别关税等措施限制欧盟外部的廉价农产品进口,同时,利用出口补贴销售欧盟剩余的农产品。
欧洲共同农业政策是一项严重扭曲资源配置的政策。
简单地说,这项政策是三项政策的叠加:农产品的最低限价,农产品进口的关税和农产品的出口补贴。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简介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是欧洲联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农业补贴计划之一。
自1957年成立以来,CAP在欧盟国家的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和应对挑战,CAP经历了多次变革。
本文将介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历程。
1957年-1992年:第一阶段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初在1957年的《罗马条约》中被确立,旨在实现农业市场的整合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该阶段的政策重点在于建立共同农业市场和保障农民的收入。
欧盟通过设立关税壁垒和向农民提供直接补贴等手段来保护本国农业,并确保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然而,这一政策很快面临了一些挑战。
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导致了过剩生产和高额补贴支出,给欧盟的预算带来了压力。
此外,CAP的保护性政策也引发了国际贸易争议。
1992年-2003年:第二阶段为了解决第一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欧盟在1992年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减少对农业市场的干预,促进农业的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
新政策引入了直接支付制度,即将原先的价格支持转变为对农民支付直接补贴。
此外,欧盟也开始关注农业的环境和农民的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然而,第二阶段的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直接支付制度导致了补贴的不公平分配和对大农场主的偏袒。
此外,CAP的环境政策在实施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2003年-2013年: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的改革中,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2003年,欧盟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进一步减少对农业市场的干预,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联系,并强调多功能农业的价值。
此外,欧盟还开始注重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服务。
这段时间内,欧盟共同农业政策逐渐向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CAP的补贴仍然存在不公平性,并没有解决农业市场过剩和高额支出的问题。
2014年至今:第四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欧盟在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农业政策改革。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2023—2027:改革与启示
刘武兵
【期刊名称】《世界农业》
【年(卷),期】2022()9
【摘要】原本应最晚于2020年出台的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2021—2027迟迟未能出台,最终于2021年年底出台了CAP 2023—2027(新CAP)。
本文对新CAP 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了新CAP的全景图,并对各项改革措施与2014—2020年的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改革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总体来看,新CAP保留了第一支柱(市场支持和直接支付)和第二支柱(农村发展)的框架,在全球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本次改革增加了对市场支持的预算,加大了对中小农场的支持和对生态保护的支持,农村发展则由各成员国自主设计项目,但需经过欧盟审批才可获得资金,首次将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了各成员国。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新CAP改革给中国农业政策制定带来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页数】12页(P5-16)
【作者】刘武兵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农业多功能性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兼论对我国农业保护政策选择的启示
2.新一轮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特点与启示——基于比利时和德国的考察
3.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4.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经济逻辑与政策措施\r——基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启示
5.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绿色生态转型、改革趋向与发展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欧盟的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是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欧盟的农业政策在其统一市场的框架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欧盟的农业政策以及它对农村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欧盟的农业政策框架欧盟的农业政策自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发展和调整中。
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农民的收入稳定、食品供应安全以及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欧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农业环境保护计划等。
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农业政策的核心,通过对农产品价格和直接支付进行干预,以确保农民的稳定收入。
此外,欧盟还设立了农业环境保护计划,旨在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欧盟的农村发展问题尽管欧盟的农业政策致力于保障农民利益和农产品供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欧盟的农业补贴往往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大型农场主能够更多地受益于补贴政策,而小型农民则相对较少从中获得好处。
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不平等问题。
其次,欧盟的农业政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存在一定的限制。
部分补贴措施可能会鼓励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这与欧盟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一定冲突。
此外,欧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人口减少的问题。
随着年轻一代离开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带来了影响。
因此,如何促进农村的经济多元化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三、欧盟的农村发展机遇尽管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欧盟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欧盟的农业政策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收入和就业机会。
农村地区的农业和相关产业依然是一部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其次,欧盟鼓励农村的经济多元化发展。
除了农业生产外,农村地区还可以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非传统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