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二年级《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教学设计
上海市行知中学杨佳俊
【内容主旨】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碰撞的结果,从文明碰撞的角度去理解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从文明碰撞的角度去分析鸦片战争,并能够掌握历史影响是如何得出的。
(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转换,学生积极发言,突出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初步体会中国人民认识到落后之后的一些奋起改变。
【重点难点】
重点: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的碰撞。
难点:东西方文明碰撞带来的结果。
历史影响是如何得出的
【教学过程】
环节1:1840年,发生了一场在我们今人看来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航向的战争,我们来反思一下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东西。
设计意图:导入。
一句话概括鸦片战争,从而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本课的内容。
环节2:出示鸦片战争整课的大纲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需要掌握哪些内容
环节3:从鸦片战争背景入手,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与他国的差距
设计意图:由材料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总结并完成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表
环节4:展示乾隆接见马嘎尔尼的材料,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与问题,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心态,把这种心态与之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
环节5:分析中英两国对外贸易量,分析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双方贸易的比较,解释出超入超的概念,并找出根本原因,英国通过鸦片贸易扭转逆差后,林则徐禁烟,从而继续分析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环节6:鸦片战争的过程简单带过,展示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内容
设计意图:逐条分析南京条约的条款,引导学生思考南京条约的这些条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环节7:提出问题“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展示中英双方1830年经济水平的比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并不落后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输掉鸦片战争?运用材料,分析得出在制度以及心态观念方面的落后使中国输掉了这场战争
环节8:情境设置: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战争失败后你会有何反应?引导学生从百姓、官员、皇帝角度换位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换位思考,是学生先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鸦片战争对不同阶级的影响,再展示材料,使学生重新认识当时人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从而是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意义是如何得出的
环节9:鸦片战争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对南京条约的逐条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的影响,贯彻论从史出的史学方针
【板书设计】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1842)
战争背景:
战争原因(根本、直接):
二、《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作业设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的沉沦还是发展?请说明理由
【资料附录】
1.亚当·斯密:“中国历来就是世界上一个顶富裕、也是一个最肥沃,耕耘得最合法,最勤奋而人口最众多的国家。
可是看来她长久以来已在停滞状态。
”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
2.马克思、恩格斯: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6页
3.史学家戴逸的观点:“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
18世纪的康雍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
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第5页4.1792 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
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5.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
朕披阅表文,词意脆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
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
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
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6.“中国之物,番人最重者,无若茶与大黄,非此二物,则病胀满而不治。
今之
互市,乃外夷不获已于中国,非中国不获已于外夷。
”“绝茶与大黄不使出”,则可使夷人屈服。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一)
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第521页。
7.“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
——《筹办夷务始末》第2册,第830页
8.“杨侯初来,实无经济,惟知购买马桶御炮,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然尚添造炮位、军器、木牌等事。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261页
9.“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通商贸易无碍。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493页10.“老百姓很少知道此事,甚至一些官员也置身事外。
”
“关于对英战争的情况,一无所知。
中国官员避免谈此事,而蒙古百姓中只流传一些关于战事的模糊传闻,他们甚至跟谁开战都不知道。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