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苏轼的人生态度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论苏轼的人生态度
内容摘要: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
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而最能代表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的则是他的旷达词。本文即
从其旷达词来看其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豪放旷达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可说是一个诗、词、文、书、画皆独步天下的文化巨匠。但他的一生,却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忧患频仍,坎坷多舛。他的人生态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乌台诗案”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苏轼秉持的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态度。不过之后哪怕一再贬谪,他还是尊主泽民,忘躯为之。而横遭贬谪的苏轼,能在人生逆旅、仕宦险境中,做到任天而动、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又缘于他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汲取了其中的积极因素。正如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认为苏轼复杂思想的构成因素,除了“儒家的底子”,还有“庄子的哲学,陶渊明的诗理,佛家的解脱”。[1]
一.尊主泽民,忘躯为之。
苏轼出生于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年少时即以东汉的“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仁宗嘉祐二年,二十岁的苏东坡和弟弟苏辙双双高中进士。兄弟二人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经历极大地激发了苏轼的功业理想,他觉得“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赴密州马上寄子由》),立志要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主动请求外任。在任职地方官期间,苏轼确实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卓著。初任凤翔签判,他为舒民困,改革“衙前役”。任杭州通判,他访问民间疾苦,了解运河堵塞的情况。任密州太守,他率领民众,灭蝗减灾。任徐州太守,筑堤抗洪,“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宋史·苏轼列传》),最终取得抗洪的胜利。他还亲身视察监狱,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此时的苏东坡,正实现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他的作品中也洋溢着对生命永恒价值的追求,体现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弘道济世的生命观,如“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谩去乡”(《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富贵一朝名不朽”(《石鼓》),“功名意不已”(《韩子华石淙庄》)。但是,有济世之才、正直不阿的苏轼却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乌台诗案”里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身处逆境的东坡,仍以执着的信念高唱生命之歌。他在《与李公择书》中吐露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懔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于造物。”在苏轼的政治信念和人生态度中,“尊主”与“泽民”是高度统一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身为京官,忠言谠论,尽“尊主”之责。苏轼在任职史馆和元祐年间高太后摄政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写过许多激扬清议的政论文章和奏议表章,从中足见他忠君报国的赤胆忠心。“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民”,任职州郡,关心民瘼,尽“泽民”之任。所以即使他被贬黄州,政治失意,幅巾芒履,躬耕东坡,生活困窘,但仍心系民瘼,关注民生。当
时武昌一带有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他非常痛心。一面上书太守,希望
官方出面,禁止溺婴恶俗。另一方面,又成立救儿会,动员富人捐钱,他自
己虽穷困,却每年自行捐出十缗钱。元祐四年苏轼再度来杭任太守,正值“岁
适大旱,饥疫并作”,他立即采取各种赈济措施,拯救民难。最著名的是疏
浚西湖,修复六井,将湖中淤泥堆成一条直线,这就是当今西湖的一大景观———苏堤。即使远贬惠州,失去了权利地位,苏轼还是凭借当时任提刑的
程正辅的友情,对地方颇有建树。如向当地政府建议依谷物市价向农民征税,关心惠州城的诸种改善革新事宜,热心卫生、饮水等公益事业最后甚至贬谪
到蛮荒之地、瘴疾之乡的海南儋州,他仍然作诗道:“莫嫌琼雷隔云海,圣
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谪居海南,作诗
示子由》)综上可知,苏轼无论穷达祸福,无论处境顺逆,他始终是“尊主
泽民”,一生积极有为。心存魏阙,心系民瘼,力行惠政,矢志为民。正如
陆游评价苏轼的一生:“公不以一生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
凛然。”(《放翁题跋·跋东坡帖》)苏轼身上的那种匡时济世的责任感、忧国忧民的情怀、民胞物与的精神,无不体现了儒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二.随缘自适,旷达超脱。
苏轼一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政治打击,先贬黄州,再贬惠州,卒贬儋州。在不断地遭贬被黜中,苏轼没有被悲伤和痛苦压倒,而是及时调适心境,排解悲苦,以一种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处境,这与他在中晚年时他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汲取了佛道思想中的精神养料是分不开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是其人生观的最终表现形式。他的《定风波》就很好得说明了这一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行路中遇到雨,其他人都狼狈不堪,苏轼独不改乎其度,反而觉得雨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别有其趣。这是借眼前经历抒写胸臆怀抱,而笔致轻松诙谐,表现了苏东坡一贯持有的豪放通达的人生态度。词中的风雨其实可以看做是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挫折,每个人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坎坷时,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风雨总会过去,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候。要有诗中“谁怕?”的精神,不要害怕困难,要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和轻视困难的态度。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胸襟。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既不怕雨,也不喜晴,心境恬淡。在生活中,有时也要随遇而安,很多事顺其自然,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忧患所扰,对于困难泰然处之,心胸豁达。苏轼很早就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濡染。苏轼母亲程氏信奉佛教,父亲苏洵曾游嵩山、庐山诸寺与诸长老交往,苏轼皆有耳闻。少年时的苏轼就喜爱读《庄子》,感叹“今见是书,得无心矣”。所以在经历了“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狱中遣子由》)的“乌台诗案”后,罪贬黄州的苏轼觉得自己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精神上渐趋佛道思想。“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与章子厚书》)苏轼开始精研佛学,遍交僧人道士。他摒弃了佛道的虚无、愚妄,吸取了道家的崇尚自然、安时处顺的态度,佛家的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形成了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不为祸福得丧所牵绊,不为苦乐生死所烦扰,从容自若,圆融通达。遭贬的苏轼,善于在自然山水中寻求寄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