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861.50 KB
- 文档页数:28
剑川概况
县城全景
【地理位置及气候】
剑川县境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跨北纬26°12'—26°42',东经99°33'—100°33'之间,东连鹤庆县,南邻洱源县,西与云龙县和怒江州的兰坪县毗连,北和丽江县接壤,县城金华镇,海拔2195米(十字街口),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滇藏公路从这里穿过,距大理州首府下关126公里,距丽江75公里,距省会昆明526公里。
自然概貌: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5公里,总面积3405665.1亩,折合2270平方公里。
其中:山原面积1670.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25%;盆地面积57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1%;水域57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2%。
主要山脉、河流呈南北走向,山势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山峦起伏,河川交错,地貌类型复杂,有高山深壑,也有平坝丘谷。
从地形上分为高寒山区、山区、半山区、坝区。
县内主要山脉中部有老君山(4247.2米)、石钟山(3032.8米)、佛顶山(3038.9米)、东面为白山母山(3795.1
米),东南面为华丛山(3265.8米)、南面为鹅尖山(3327.6米);西南面为千柏山(3715米);西部为天台寺山(3763米)。
盐路山主峰雪斑山,海拔4295.3米,为州内最高海拔点,象图河河谷的沽泥盆和黑潓江边的米子坪海拔1973米,为县内最低海拔点。
主要河流分金龙河——黑潓江水系,白石江——弥沙河水系,象图河水系,均属澜沧江流域水系,剑川坝子中的剑湖为淡水湖泊,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
气候特点:县境位于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气候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属南温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类型,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3℃,最冷1月均温4.5℃,最热7月均温18.5℃,正常年份年降雨724.4毫米,无霜期151天,日照2218.15小时,有晚霜重冻、降温过早、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为地震多发地区。
【行政区划】
剑川县辖5个镇、3个乡: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老君山镇、羊岑乡、弥沙乡、象图乡;红旗林业局。
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1金华镇
位于县境东北部,为剑川县城所在地,1975年设镇,是剑川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214国道的要冲,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东南距昆明525公里,西北距迪庆198公里,距丽江75公里,距兰坪120公里。
县城海拔2195米。
东与大理的鹤庆接壤,南与本县的甸南镇相邻,北与丽江的九河相连。
经2005年并镇(与原剑阳镇合并,仍称金华镇)后,现辖23个社区、村委会,83个自然村,全镇总面积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8942.5亩,总人口51089人,是全县最大的一个乡镇。
居住民族有白、汉、回、纳西、藏、傈僳族,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94%。
金华镇气候属典型南温带温凉层,光照充裕,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2.3℃,平均降水量751毫米,无霜期为205天左右,镇内永丰河、格美江、金凤河、螳螂河、金龙河纵横交错,水利条件较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县城,稳固农业,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50万元,财政总收入达571万元。
全镇粮食总产量为达1610.5万公斤,种植烤烟2256亩,实现产量35万公斤,产值406万元,种植泡核桃9800亩。
到目前为止共有1116家企业(个体户),其中有20多家为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从业人员达1045人。
2006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
镇内资源丰富,有闻名遐迩的剑川木雕和刺绣、布扎、地参、松茸、兰花、当归等土特产品;有年产7万吨的双河煤矿;有锰矿、铜矿和储量丰富的花岗石、石灰石、砂子等建材
资源;石雕工艺精良,从业人员近千,有远近闻名的石雕专业村——梅园村。
金华镇山川毓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有留下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足迹的金华山,有昔日避暑佳地满贤林千狮山,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墨斗山,有林木葱翠、花繁草青的景风公园,有养育剑川儿女的剑湖。
其中“石将军”、“华顶朝阳”、“东岑夕辉”、“桑岭古木”、“海面渔灯”、“睡佛岩”、“玉皇阁”、“灵宝塔”、“来薰楼”、“关岳庙”等自然景观,使人遐想万千,留连忘返。
满贤林建于明代初期,以其山幽、石险、林奇、泉绝而闻名,是历代剑川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联之地。
1998年起恢复了满贤林殿宇,并开始在景区内新雕历代不同风格的石狮子1000多只,同时收集了民间遗存的石狮子200多只,形成了石狮子博览园。
镇内古代建筑群繁多,极具旅游观光价值,有明、清传统民居“三坊一照壁”的四合五天井古建筑群,有始建于清代(1781年)的五孔石拱桥——永安桥,桥龄近290年,是剑川最古的桥梁之一。
古城文风蔚起,人才辈出,有晚清诗人、书法家赵藩,有云南籍的第一个白族共产党员张伯简,有社会活动家周钟岳等。
赵藩所作四川武侯祠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曾受到毛泽东主席、江泽民总书记的高度赞誉。
面临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的大好良好,金华镇确定了以经济社会实现较快较好发展为中心,抓好“一个主题、两篇文章、‘四个’基地、实现‘五个’目标”的“十一五”发展思路。
即以全镇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为主题;做好城镇经济和农村协调发展两篇文章,加快古城开发与保护;建设好“四个”基地,到2010年建成烤烟基地3000亩,生猪出栏5万头,肉牛13350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脱毒马铃薯7000亩;实现固定资产投入增加、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群众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的“五大”目标。
2、甸南镇
位于剑川县城西南部,东与鹤庆县宝顶乡接壤,南与沙溪乡及洱源牛街乡相连,西与羊岑乡连接,北与金华镇及东岭乡交界。
辖16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
镇政府驻天马村,海拔2221米,距县城8公里。
有白、汉、彝、傈僳等民族。
甸南因位处剑川坝南端得名。
清代及民国初年甸南分为南厢图、西厢图两个行政区;民国10年(1921),南厢图、西厢图合并为剑川县第三区;民国28年(1939),又设奠南镇、西湖乡;1949—1957年属剑川县第二区;1958年设奠南公社,后分奠南、西湖、玉华3
个公社;1961年10月合并为奠南公社; 1962年改为奠南区;1969年改称甸南公社;1984年称甸南区;1988年后设甸南乡,2000年改设甸南镇。
白蜡、玉华、白山母、上关甸4个行政村为镇内山区,其余12个行政村均居于坝区。
地形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万亩,占14.2%;林地29.6万亩,占71.2%;水面1.24万亩,占3%;草地、荒山11.8万亩,占11.5%。
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林、牧、副、渔业。
主要农作物为稻谷、小麦、蚕豆、玉米。
主要家畜品种有猪、羊、牛、马。
山区冬季较寒冷,坝区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各月之间气温变化不剧烈,年均温12.3℃,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有霜期190天左右,年降水量927.5毫米。
由于海拔较高,受玉龙雪山冷空气影响,有春温迟、秋寒早的灾害性气候。
3、羊岑乡
位于剑川县中北部,老君山南麓的中低山区。
东与甸南镇接壤,南与沙溪镇毗邻,西接老君山、马登镇,北与丽江玉龙县交界,面积350平方公里。
乡政府驻上羊岑(邑邦村),海拔2325米,距金华镇11公里(直距),辖7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
有白、彝、傈僳、汉四个民族。
元代以前未见此地地名记载,元代曾用名“阳层(阳:山之南,层:山岭层叠,故名)”清末称羊岑图;民国10年(1921)羊岑与兰州合并为剑川县第六区;民国19年(1930)羊岑从第六区析出,设羊岑镇,辖上、中、下羊岑三个乡;1952年后划归剑川县第二区;1957年10月设羊岑区;1958年改称羊岑公社;1962年改称羊岑区;1970年称羊岑公社;1984年改称羊岑区;1988年改设羊岑乡。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944米,96%为山原面积,老君山体各支系将羊岑分割为数块山间谷地。
全乡耕地面积1.96万亩,占总面积的3.7%;林地面积48.9万亩,占93%;荒山、草地1.5万亩,占2.5%;水面2475亩,占0.5%。
受高海拔影响,全乡气候为冬长夏短,年均温117℃,年降水量955.5毫米,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霜期200至220天,重霜期75至90天。
土壤主要分布为暗棕壤、红棕壤,土层较薄,多砾石底,肥力不高。
森林资源丰富,1974年后树木被大量采伐,加上毁林开荒,林业资源减少,荒山迹地增多。
矿藏有煤、铜、铁、砂金。
土特产有松茸、牛肝菌、芸豆等。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稗子、小麦、蚕豆。
主要家畜有马、牛、羊、猪。
较大水利工程为大干场水库,蓄水量24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 000多亩。
剑兰公路经乡境达29公里。
羊岑传统石雕工艺在滇西北一带颇有名气,1958年乡内优秀石工参加了首都人民大会堂建筑。
云南省红旗林业局驻乡内。
4、沙溪镇
位于剑川县南部,东与洱源县牛街乡接壤,西与弥沙乡相连,南与洱源县乔后乡交界,北与甸南镇毗邻,总面积287平方公里。
镇政府驻寺登村,距金华镇(直距)23公里。
明代以前此地称“沙退”、“沙腿”,清代称“沙溪图”。
民国10年(1921),沙溪图改为剑川县第四区;民国19年(1930)为寺登镇;1949年为剑川县第四区;1952年为沙溪区;1958年为沙溪公社;1962年为沙溪区;1970年为沙溪公社;1984年为沙溪区;1988年起设沙溪乡,2001年改设沙溪镇。
有白、汉、彝、傈僳等4个民族,辖14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
全镇居于金龙河——黑潓江水系南部,东临华丛山,西靠鹅尖山,地势北高南低,境内米子坪海拔1973米,为全县海拔最低点,黑潓
江由北向南流经整个坝子。
全镇有耕地3.9万亩,占总面积的8.9%;林地37.4万亩,占86.7%;荒山、草地1.8万亩,占4.2%;水面815亩,占0.2%。
73%的耕地面积分布于坝区,其余为山区耕地。
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年均温12.3℃,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年降水量790毫米,坝子中部为全县最小降水处,降水量671毫米。
无霜期215天左右。
土壤分布为暗棕壤、棕壤、红棕壤、黄棕壤,土壤肥力高,水源充足,水利条件好。
沙溪是剑川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曾被誉为县内“鱼米之乡”、“剑川粮仓”,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
水利工程有长乐水库、石龙水库,蓄水量共56万立方米。
土特产有地参、花鱼、松茸、牛肝菌、芸豆、梅子。
剑川——乔后公路经此,境内全长35公里。
境内名胜有石宝山风景区,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鳌峰山古墓出土汉代以前青铜器、兵器等文物。
境内石钟寺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教寺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惠墓、段家登戏台列入州、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0月11日,沙溪寺登街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入选2002年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波濒危建筑遗产名录。
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复兴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了诸多殊荣。
沙溪复兴工程先后荣获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
出贡献奖”和美国著名杂志《旅游•休闲》颁发的“全球佳境”大奖;沙溪镇相继被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云南省旅游小城镇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沙溪古镇正成为剑川旅游业的新亮点。
5、老君山镇
位于剑川县西北部,东与羊岑乡接壤,南与马登镇相邻,西与兰坪县金顶镇交界北与兰坪县通甸乡毗连,面积238平方公里。
镇政府驻富乐村,海拔2450米,距金华镇(直距)32公里,辖10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有白、彝、傈僳等民族。
唐南诏时此地称“可赕”[K etdant],白语意即“里边的坝
子”(包括现在的上兰、马登两个乡)。
宋大理国时上兰属兰溪郡,元属兰州,据《元史.地理志》载:“兰州在兰沧水之东,……唐为庐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隶大理。
蒙古宪宗四年(1254)内附,隶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兰州。
”明袭元制,上兰属兰州。
古兰州包括现在的马登、上兰两乡,兰坪县大部,以及永平、云龙、维西、丽江等县的部分地区。
民国后,“兰州”一名所指范围缩小到马登、上兰地区。
上兰的“兰”源于“兰沧”一名(兰沧即今澜沧江别写),因居马登(下兰)坝之上,故名。
1949年前属兰坪县通甸乡;1949年底至1956年9月属兰坪县第二区;1956年10月划入剑川县属第二区;1958年属马登公社;1961年底从马登公社析出,成立上兰区;1970年改为上兰公社;1984年改称上兰区;1988年后设上兰乡,2002年改设老君山镇。
老君山镇地处高海拔山间盆地,东靠老君山,西有盐路山,区内
最低海拔2400米。
耕地面积3.6万亩,占总面积的10.2%;林地28.5万亩,占79.9%;坝塘、河流水面625亩,占0.8%;草地、荒山3.4万亩,占9.6%。
粮食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稗子、豆类。
土特产有松茸、牛肝菌、芸豆。
1990年以后,大面积种植苹果成功,上兰苹果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苹果。
由于海拔高,老君山气候冷凉,其特点夏无酷暑,冬有严寒,年均温10℃,年均降水量1031.9毫米。
境内老君山顶为全县最大降水区,年均降水量达1400毫米。
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霜期210至220天,重霜期90天左右,夏秋季节多冰雹。
土壤主要分布暗棕壤、红棕壤,土种多砂砾土,部分胶泥,土层浅瘦,肥力低。
矿藏有铅、锌、铁、铜、金。
老君山风景区有较大开发价值。
境内白石江全长21公里,水利资源丰富。
剑兰公路纵贯乡境南北,交通便利。
新和温泉水温42℃,流量0.005立方米/秒,为优质矿泉水,温泉沐浴开发价值较高。
6、马登镇
位于剑川县西部,东与羊岑乡相连,西接兰坪县金顶镇,南与弥沙乡接壤,北与老君山镇相邻,总面积35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马登村,距金华镇(直距)29公里。
唐南诏时此地与上兰统称“可赕”[Ketdant],属眉邓州庐鹿蛮部,宋大理国属“兰溪郡”;至元十二年(1275)以后属“兰州”;明洪武十八年(1385),原属兰州所辖的一部分地区(今马登大部)从兰州分出,划归剑川州,称“下兰”;清代改称“求仁甸”,清末改称
“兰州图”;民国10年(1921),羊岑图、兰州图并为剑川县第六区;民国19年(1930)第六区撤销,兰州析出,设“兰州镇”;1949年以后,先后在此组建弥兰区政务委员会、永兴乡人民政府、剑川县第三区人民政府;1954年改为第二区,1956年10月,原属兰坪县第二区的上兰11个乡由兰坪县划出,纳属剑川县第二区辖;1958年第二区改为“马登”公社;1961年底原兰坪县划属剑川县的富乐、美水、建基、新生、杉树、新和、启文、官坪等大队从马登析出,成立上兰区。
原从兰坪划人剑川的新民、新华、黄花仍留在马登,马登公社改为马登区;1970年又为马登公社;1984年改称马登区;1988年起设马登乡 ,2000年改设马登镇。
“马登”为兰坪、云龙、乔后、剑川来往客商必经之地,常有马帮歇宿,故名。
全镇辖12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有白、汉、傈僳、彝4个民族。
座落于白石江——弥沙河水系中部地区,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
东屏老君山,西靠盐路山,盐路山主峰雪斑山海拔4295.3米为全县最高海拔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马登坝由北向南铺展于两列群山之间,东部和西部的山原地带属高寒山区,一般海拔2700米左右;坝子中白石江东部、南部,海拔2300米左右,为山区沿河盆坝地区;白石江西部、西北部,海拔2450米左右,为冷凉盆坝区。
土层分布以白石江为界,东部多为暗棕壤、红壤,土层较深但肥力不足;西部地区地势高,多砂砾土,土层浅,肥力不高。
整个坝子虽居于白石江沿岸,但河低田高,水源利用率低。
全乡耕地面积4.1万亩,占总面积的7.6%;林地40.9万亩,占76.4%;水面1 433亩,占0.3%;
荒山、草地约3.4万亩,占15.7%;耕地面积的90%分布在白石江沿岸及坝缘山箐中,10%分布在山区、半山区。
气候秋凉无夏,冬寒较长,年均温11.9℃,年降水量1004.5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霜期210天左右,重霜期90天左右。
由于地形变化较大,坝子东部和南部属南温带温凉层,坝子北部和西部则属中温带高寒层气候,存在着“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状况。
东华村和后甸村一在河东一在河西,只隔一条河和一座小山,两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却大不一样。
当马登坝已是寒风凛冽,四野萧条时,南部甸所小坝子,却草木葱茏,水绿山青。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稗子、小麦。
水利工程有太平、白莱坪等水库,总蓄水量可达93万立方米。
长谷岭的当归畅销省内外,竹蔑制品有悠久历史。
矿藏有铁、石膏、盐、铅。
坝子中部的后甸温泉,水温37℃,流量0.002立方米/秒。
剑(川)兰(坪)、马(登)弥(沙)公路横贯整个坝子,沟通全镇运输线路。
7、弥沙乡
位于剑川县西南部,东与沙溪镇相连,南与洱源乔后乡、剑川象图乡接界,西与象图乡相接,北与马登镇毗邻。
辖6个行政村、41
个自然村,有白、彝、汉、傈僳4个民族,乡政府驻下登,直距金华镇31公里。
“弥沙”为唐南诏时“傍弥潜井”、“沙追井”两地名之合称,“傍弥潜”、“沙追”均为原居于此地的昆明族部落王称号。
清代为弥沙图;民国10年(1921),乔后图、弥沙图合并为剑川县第五区;
民国28年(1939),乔后、弥沙分开,分立为乔后镇、弥沙镇;1949年属弥兰区辖;1952年属剑川县第三区;1954年马登、弥沙、象图改建为第二区;1955年先后分属乔后区和马登区;1958-1961年分设为弥沙公社、象图公社;1961年分设为弥沙、象图、玉河3个公社;1962年弥沙、象图、玉河3个公社合并,成立弥沙区;1970年后称弥沙公社;1984年区内象图、下登、沽泥盆、丰登、江头五个乡析出,设象图区,其余仍为弥沙区。
1986年区机关从弥井迁到下登;1988年设弥沙乡。
全乡坐落在白石江——弥沙河水系下游的河谷山箐中,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面皆山,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
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
东北面的河谷地带较为开阔,形成面积不大的玉石河谷槽小盆地,海拔2280米;随着弥沙河剧烈切割,南部地区则形成一狭长河谷,河谷西部山间横场一带海拔高达2750米,谷底弥井一带海拔2250米,相对高差较大。
随着地形的变化,土壤分布垂直谱带较为明显:2300-3000米土层分布主要为暗棕壤、红棕壤、黄棕壤,土层较薄,肥力不高;2200-2500
米土层分布为黄棕壤、红壤,土质为紫色土、水稻土,土层稍厚,肥力高,但因坡陡田高,能耕种的水田仅1900亩,其余均为山田山地。
弥沙乡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占6.2%;林地25.2万亩,占66%;水面1 607亩,占0.4%;草地、荒山9.7万亩,占25.4%。
属中温带高寒层气候,其特点秋凉无夏,冬寒较长,年均温
11.7℃,年降水量1050.8毫米,霜期玉石河200天左右,横场地带22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玉石河盆地2300小时,弥井谷地2200小时。
主要农作物有杂粮、小麦、玉米、稻谷。
矿藏有铜、铅、锌、煤、盐,其中弥井盐矿历史上曾大量开采,至1956年暂停开采。
境内有马(登)弥(沙)公路、弥(沙)象(图)公路,岩曲、大邑、弥新、文新四个行政村已通公路。
风景游览地有三圣宫、昭应寺、下梅岭瀑布,瀑布高12米、宽9米,为县内最大瀑布。
8、象图乡
象图乡位于剑川县西南部,东与弥沙乡和洱源县乔后接壤,南与云龙县长新乡毗邻,西靠云龙县白石乡,北连兰坪县金顶乡、剑川县马登镇。
辖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有白、彝、傈僳3个民族,乡政府驻核桃树村,直距金华镇47公里。
乡驻地核桃树村紧靠象鼻山,由东向西远眺,象鼻山山梁直下核桃树村附近坪地,呈象鼻抱图书之势,故名象图。
此地清代属弥沙图;民国10年(1921)属剑川县第五区;民国28年(1939)属弥沙镇;1949年属弥兰区,1952年属剑川县第三区;1954年属剑川县第二区;1955年属剑川县乔后区;1958年为象图公社;1961年分为弥沙、象图、玉河3个公社;1962年属弥沙区,1971年属弥沙公社;1984年从弥沙区析出,设象图区;1988年设象图乡。
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万亩,占4.7%;林地22.14刀亩,占73.9%;水面1071亩,占0.4%;草地、荒山6.3万亩,占21%。
全乡坐落在象图河峡谷中,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境内群山壁立,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象图河由北向南剧烈切割,将全乡劈为东西两半,形成一大峡谷。
峡谷东部千柏山海拔3715.5米,核桃树村海拔2440米,南部谷底的沽泥盆,海拔1973米,与沙溪米子坪同为县内海拔最低点。
随着海拔的递增,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依次分布的情况较为明显。
土壤亦依海拔升高而递次分布,海拔3400至3900米为棕色针叶林土,2500至3200米为暗棕壤、红棕壤、棕壤,土质为紫色土、水稻土,土层较厚,肥力较高,但因坡陡谷深,能耕种的水田仅有100余亩。
气候属中温带高寒层,特点是长冬无夏,春寒秋凉,年均温11℃。
随着海拔高低不同,霜期和降水量差异较大,山间地带与河谷地带有霜期相差达两个月(谷底160天左右,山间220天左右),山间年降水量约1 200毫米,谷底降水量约700毫米,年日照时数2100小时,立体气候特征很突出。
主要农作物有:杂粮、玉米、小麦、大麦、芸豆;经济林木有:漆、核桃、梅、花椒、枧、青木;药材有:当归、猪苓、何首乌;矿藏有铅锌。
【人口情况】
剑川县辖5镇3乡,88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391个自然村。
境内有白、汉、彝、回、纳西等世居民族,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17.79万人,白族占总人口的90.5%,为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被誉为“白族之乡”。
【历史沿革】
“剑川”一名最早见于唐刘萧著《大唐新语》,记唐九征“勒石于剑川”(公元707年)。
“剑川县”名,则始见于元代《元史•地理志》,“剑川”一名的来历诸说不一,《康熙剑川州志》载:“剑川,西枕老君,东屏青崖,山镇全体,水列川形(即湖尾曲流三折),势若剑锋,形如川字,州以此名。
“1957年3月,于海门口村北面剑湖出水口西岸,发现湖滨村落遗址,遗址中有建筑遗存一成排的木桩柱224棵,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铜器14件(其中11件是青铜器),以及碳化谷物等。
据中国科学院测定,距今三千来年(公元前1150±90年)。
相当于殷代,剑川的先民就已冶炼青铜,制作青铜器,开创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先河,使剑川海门口成为云南文明的发祥地。
1980年,在沙溪鳌峰山古墓葬中,又发现了众多的青铜文物。
沙溪鳌峰山古墓群中的文物又证明,距今2420±80年(约公元前476-206年)剑川的青铜冶炼技术更达到惊人的地步。
据史料记载,剑川西汉时为叶榆县地,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属云南郡;唐初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南诏时为剑浪诏,异牟寻收复铁桥(今巨甸)设剑川节度(治所在铁桥);宋代大理国时属谋统府,设剑川节度又兼置义督贝佥;元代剑川设义督千户,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罢义督千户改设剑川县,属鹤庆路;明代剑川县升为剑川州,隶鹤庆府;清代属丽江府,民国2年(1913年)改为剑川县,民国3年(1914年)划归腾越道,1944年又属丽江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日,中共滇西北工委在剑川发动武装暴动,推翻国民党县政府,成立剑川县人民武装政权;8月1日建立政务委员会,9月在剑川设立滇西北行政专员公署,10月1日正式建立剑川县人民政府,1950年初,专署迁往鹤庆,3月又迁丽江,改称丽江行政专区,剑川县属丽江专区。
1956年8月,剑川划归大理州,同时将兰坪县的富乐、新民等地划归剑川县。
1958年10月,剑川同洱源、邓川合并称剑川县。
1958年10月,剑川同洱源、邓川合并称剑川县,县城设在牛街区三营,1961年9月,三县分并,并将原属剑川的乔后、源安邑等划归洱源县,剑川恢复建制至今。
剑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有目前发现中国最大的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海门口遗址,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器时代,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剑川就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冲,与中原、东南亚地区和中、西亚地区有商贸文化往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剑川逐步形成了崇文尚教的社会风气,教育鼎盛,文风大开,被誉为“文献名邦”,蕴育了赵藩、周钟岳、张伯简、张子斋等一大批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