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音乐课活起来(3)

让音乐课活起来(3)

让音乐课活起来(3)
让音乐课活起来(3)

让音乐课活起来

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但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不过,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

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水平,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所以,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使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个举动,全班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孩子们个个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还作出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说话。这时,我即时对他们实行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在别人休息、学习、工作时,我们走路应放轻脚步,说话也要小声点,不要去打扰别人,力争做一位文明的、城市化的好小孩。当孩子们的动作有一定的协调度时,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在操场上实行表演。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动作是那么的优美,节奏是那么的整齐。

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课堂上,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

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能够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实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实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实行教学。

童年时,我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弦的儿歌。教会我这首歌的老师是我的爸爸。爸爸是我们四年级的音乐老师。当时,

学校没有任何音乐器材,连一台录音机也没有。在唱歌之前,爸爸给我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我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爸爸以带唱的方式教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以情动声,以声带情”,爸爸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带到了爱的暖窝。从爸爸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当时,爸爸眼中打转的苦涩的泪花,只有我能体会其中的点点滴滴。自此以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经常说起生活中的妈妈。

没想到,同样的一幕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首《爱的奉献》把我的眼泪推向悬崖。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但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注重学生的情感

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升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准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生能够通过唱歌,跳舞,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发展.当然,捕捉孩子的特性,设计相对应合理的课堂计划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之一.

小学生热情好动爱表现,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开的.很多情况下,正是因为学生的争强好胜才持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所以教师要注意把竞争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成功能够提升儿童学习积极性.

音乐课堂中能够使用小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使用游戏来对音乐有再理解,再创造.无论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他终究要涉及到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游戏中注重音乐性,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表现音乐的快乐,音乐游戏不是单纯的玩耍,它真正

的目的是以游戏的方法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

二、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水平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水平及音乐直觉水平,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要培养学生专注持续地倾听,必须重视参与音乐的欣赏形式。所以,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

1.注重“听”的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只有持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要带着不同的问题,能够是辨别乐器,听出主题出现了几次,还能够感受乐曲的情绪,还能够“听”为主线,结合其他辅助教学手段。例如,在听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划拍,轻轻地摇摆,边听音乐边模仿指挥,边听音乐边模仿乐器的动作等。孩子们有了这些小动作能够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扰,准确把握音乐节奏,内心能和音乐产生共鸣。

2、通过“唱”主题旋律,品味音乐内容

音乐主题旋律是一首乐曲或歌曲的核心音调,音乐的发展、变化都与主题息息相关。学生在演唱主题旋律时,往往注入自己的感受和

情感,这样既了解了音乐风格与特点,又激发了他们对欣赏课的兴趣。所以,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主题旋律,带领学生“熟悉—学唱—感受”。

在欣赏《蜗牛与黄鹂鸟》时,我为主题旋律创编了歌词,当学生唱熟了主题音乐后,我要求他们听到乐曲中出现主题音乐时,要边唱边加上蜗牛和黄鹂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器乐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是根据维吾尔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学生对这首儿歌非常熟悉,在欣赏前可让学生先唱唱这首歌曲,然后在聆听器乐曲时可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这样学生会很容易理解乐曲在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

3.通过“动”的参与,体验音乐乐趣

在低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中,当学生听到欢快、富有动感的音乐时,他们往往会很开心,并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热情舞动;当学生听到低沉、舒缓、抒情的音乐时,他们的动作就会变得轻柔、舒展起来。

总来说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真谛,获得精神的愉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体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信息化水准越来越高,如何在这种条件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水平。使用多媒体恰好为这种教学提供了保障,协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一、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只教唱几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在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因为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将歌曲和相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做成幻灯片,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做律动。这样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这样学生不但能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二、突破难点,让学生更直观地去感受音乐。

很多音乐教师对乐理教学大伤脑筋,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而学生却难以掌握。但是乐理教学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如何解决这个对矛盾呢?其实教学过程中,以静态方式存有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例如歌曲《其多列》当中涉及到了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内容,屏幕上播放歌曲的同时还有小人的“走”和“跑”分别代替四分音符和八

分音符,学生们当然知道走是要比跑慢的,老师加以提醒告诉他们这里的两个跑加起来就是一个走的速度了。这样学生们能够眼到、耳到、

心到,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三、扩充容量,实行多元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但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拿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语言的方式传授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使用多媒体将抗日时期的资料以课件形式播放,让学生们感受在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时的那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不但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从中看出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意志。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把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用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很大水准的提升了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中,音乐感觉的培养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德国当代着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能够脱离旋律而存有,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有。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实行音乐教育。我们现在从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归纳出以下几种节奏练习方法:

一、语言节奏练习。我们能够通过民谣、诗歌,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比如最简单的《静夜思》,能够加上自创的节奏朗诵,这样学生感觉非常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很新奇,也必然

会很感兴趣。能够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增强节奏,使学生在边朗诵、边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敏感性。

二、声势练习。这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可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并为学生自己创造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积累素材。

三、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实行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对于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实行练习,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第一组跺脚: ××︱ × ×︱

第二组拍腿:0 ××︱0 × ×︱

第三组拍手:××× ×︱××× ×︱

四、轮说节奏练习。在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说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实行轮说,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节奏记忆水平,同时可为今后学习轮唱奠定深刻的感性理解。

五、变奏节奏练习。同一首歌曲可用不同的节奏分别说,也可用不同的节奏同时说。各种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苏教版7年级上册中的歌曲《我们一起来》,节奏欢快,可试用不同的节奏型为之伴奏,更加体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学生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被感染了。

1、拍手× ×︱× ×︱

2、拍手加敲桌× ×︱× ×︱

3、跺脚× ×︱× 0︱× ×︱× 0︱

以上我们介绍了五种节奏练习的方法,不是沉闷地、一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人们在学习上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学激趣策略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创造性的活动形式。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协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搞好“情境教学”呢?

一、使用多媒体,体现情境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三年级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个课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到了哪儿?课件中出示大森林的图片,还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是谁在叫?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学生们纷纷模仿小鸟展翅高飞的情景,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

又如在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个课,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已闭上眼睛的月儿,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地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中躺着两只休息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中亮着一盏灯,有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便睡着了。伴着抒情的乐曲,学生的目光停住了。这时,我轻声地对小朋友说:“夜深了,天上的月亮、星星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关怀的口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让我们也闭上了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二、设置问题,构建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证明,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中,教师讲述:今天从森林里飞出来了三只小鸟,它们是小麻雀、小鸽子和小乌鸦,你会模仿他们的叫声吗?小麻雀:叽叽喳喳;小鸽子:咕咕;小乌鸦: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歌曲中的节奏。又如在处理歌曲时:“小乌鸦急急忙忙为妈妈捉虫子,心情是怎样的?乌鸦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心情又是怎样的?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心情?”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成功地创设了以上问题情境,引导质疑,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能够使用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三、角色转换,进入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书本的角色往往呈对立状态。教材中相关人物的情感、言语、行为等等与现实中的学习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为持续追求、进取的“主动角色”。儿童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中能亲自体验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教学高潮。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中,在向小鸟问好的环节,一部分学生充当各种小鸟,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问好的小朋友,让他们实行对话。学生1:“小麻雀好。”学生2:“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和小鸟做游戏的喜悦。

四、即兴创作,体会情境

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记忆、技能的模仿、歌曲的学唱上。在每一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多次地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表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水平。

如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实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种子得到雨露的浇灌后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种子的心情?”“怎样唱更好听?”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实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能够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角色演唱、自编动作实行表演唱等等。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体会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由此可见,情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催化剂。情境创设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融入快乐的课堂中,才能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浅谈怎样上好一节初中音乐课

浅谈怎样上好一节初中音乐课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紧迫的课题。 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以下面几个方面是我对新形势下如何上好音乐课的几点倡议: (一)选择正确的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下面就音乐教学的特点谈谈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

用。 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科特点相适应,要依据该学科教育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是让他们接受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欣赏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 学校莱西市成人中专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师姓名刘奎华

莱西市成人中专刘奎华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刘奎华,是成人中专的一名音乐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职业学校《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欣赏曲目《重整河山待后生》。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这根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从课的外部模式还是内容结构都力求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由吴宇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内容,是大纲规定的重点欣赏曲目;曲艺音乐——京韵大鼓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该曲运用京韵大鼓的基本唱腔创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韵味。歌曲旋律跌宕起伏、情绪激昂,表现了旧中国劳苦大众在日寇铁蹄下不屈不挠、不甘沦落的民族精神,欣赏该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生动鲜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技能。 本课应训练的基本能力: 1、通过学唱名句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识谱试唱能力。 2、让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力度和情绪的表现,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又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民歌、歌剧、戏曲的学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曲艺音乐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2、知识目标 3、能力目标

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摘要】一堂成功的小学音乐课须有一定的艺术美的建构。教师设计这堂课的教学计划,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美的欣赏。所以说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前提。 【关健词】音乐;教学;有效性;艺术;审美 如何激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要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使小学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 研究教学方法。 一、改变教育理念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音乐普及教育 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

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这大目标的前提下,由此决定其性质是音乐艺术普及教育,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师必须开展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教师可根据小学学生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等越趋成熟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优势,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在我的音乐欣赏课上,如何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情感的敏锐的洞察力,是非常有趣的的过程。记得有一次我在没有出示课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说说听了《野蜂飞舞》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听到了洪水暴发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骏马在奔腾其中有一个学生还描述得很生动:“音乐时而低沉有力仿佛一头凶猛的老虎,音乐中时而跳跃的感 觉乂如同一只可爱灵动的小鹿,音乐中飞快的速度仿佛是老虎和小鹿互相追逐的场景,音乐大气恢宏的感觉乂带人进入了宽阔的原野。”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我不禁问他:“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场景呢?”学生回答我说:“前几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欣赏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我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主动唱演”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领悟美

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在情境中感受美----以美激趣。 音乐教室是孩子的音乐乐园,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唤起孩子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例如:钢琴上摆一盆绿色植物,使教室充满生机;墙的一侧剪贴成用各色吹塑纸制成的动物贴画:弹琴的小松鼠,吹圆号的小熊,跳舞的小兔……构成美妙的森林演唱会。另一侧中心位置是“我型我秀”的红花台,可以激励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旁边贴着音乐家画像,使孩子了解认识音乐家,并产生热爱音乐的思想。孩子们在紧张的文化课之后,迈进音乐教室的一刹那,无不被这优美而富有艺术情境的教学环境所感染,犹如进入音乐的殿堂。心感到欢快与美好,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自觉、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二、在教学中孕育美----以美润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味注重课堂纪律,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学生带着厌恶、压抑的心情去上音乐课,

我心目中的好音乐课

我心目中的音乐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节理想中的好课,当然我心中也不例外。一节好课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了必学的知识,更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享受。音乐作为一门听唱艺术给学生带来的感受应该更多,但如何定义一节好课又有很多的要素。以下我就从我个人的几点定位展开叙述。 一、课堂常规要求 首先,一节好课跟学生的配合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班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纪律差,自制力不佳等等,老师不管努力程度如何,都很难上好一节课。所以,课堂常规要求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学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也不可能通过一两节课就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我的音乐课来说,要求其实也并不太多。 1、上课前准备好相关的书籍和物品,做好相应的复习 和预习,并解决好自己的个人问题。 2、上课铃声响后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不吃不喝,不做 小动作,期待老师下达上课的口令。 3、师生相互问好的过程要求学生起立站直不做其它动 作及其它事情(有的学生在跟老师问好的时候,拿书籍、说话、提裤子、东看西看等等)。老师请学生入座后,还是要求端坐 在自己的位置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老师,表现出一种求知欲。 也是让老师更好讲课的一种回应。

4、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一直坚持良好的坐姿,不做小动 作,有事举手经老师同意后起立说话,还要坚持注意力的集中,听从老师的教学工作。 5、铃声响后还是要听老师下达下课的口令,并起立跟 老师说再见,老师回应后再下座位,并整理桌面准备下一节课的书籍和资料。 二、课堂内容整个流程的思路设定 每节课的内容是不同的,如何引导学生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教学思路的设定就需要老师提前备课,提前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各种环节来满足教学目标。通常教学导入一般为通过学生已知的信息内容,逐步引导,再经过老师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但教学的方式又是多样化的,特别是音乐课。有时候我们从内容主题出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共识共鸣,从而带着一种情感主题来学习;还有的时候我们做直入式教学,直接欣赏音乐。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用语言搭配着欣赏的音乐让学生脑中产生特定的画面感,如身临其境般的享受,继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了之后并再次回到美的感受;再有的时候我们从学生的肢体动作开始教学,也就是先动起来,然后搭配着音乐做动作,不仅有听觉的享受,更有肢体动作的快乐行动,在这样美妙感觉的基础上再学习歌曲也非常的舒服;还有的时候以老师展演开始,小乐器进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感受音乐的方式,所以当老师演奏完会引起学生对好音乐美感受的向往,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思路。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完美版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一): 《天鹅湖》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透过选取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二、透过讲述《天鹅湖》故事资料,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四、透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蓝两种色彩的丝带白纸油画棒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学习法,创作学习法,讨论法,模仿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音乐《天鹅湖》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个性喜欢,让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 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 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3、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4、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 2、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天鹅有黑白两种色彩的,是属于卵生动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大家期望有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地球上不见的话,我们就应怎样做呢? 3、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秀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转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罗度巴特明白他们见面十分生气,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让自己邪恶的猫头鹰女儿变公主的模样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把真正的公主关进了高高的铁笼子里,公主多悲哀呀,当王子发现真像以后,便与罗度巴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王子用勇敢消灭了邪恶的魔法师和他的女儿,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让她变回了原先的样貌,并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三、这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去欣赏由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为故事中公主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创作的一段管弦乐曲。 1、请大家认真倾听,感受一下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并充分发挥你所想像力,为乐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多媒体播放《天鹅湖》教师轻声的配上讲述,帮忙学生理解资料。 2、让我们来看看乐曲的创作者为乐曲取了一个怎样的名字。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天鹅湖》 3、随着故事中公主讲述时情绪的波动,乐曲的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红、蓝两种色彩的彩带,请大家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选取色彩适合的彩带挥动,感受乐曲发展时的情绪变化。并记一记你使用彩带的色彩顺序。

让音乐课课堂活起来

让音乐课活起来 音乐课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还习惯于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近二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主动唱演”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引唱——唱趣——欣赏美 引唱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好比是早餐中的牛奶、丰盛宴席的第一道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这里,可用“师生互相赠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可以唱课本上的歌曲或者课外习得的流行歌曲。即使有同学唱相同的歌曲,也可以因为对歌曲情感不同的处理,不同的表现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丰富自己的欣赏水平。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积极参与,范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记忆库不断接收新的内容,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且温习了学习过的歌曲,加深了印象;师生互相赠歌又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新歌的欲望,同时也建立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唱——唱会——感受美 自唱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满足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手段,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达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学生可根据已有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在老师琴声的引导下,进行看谱唱词的试唱练习。教师间或在行间巡视,和学生交流,在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学生汇报自己会唱了哪几句,哪几句不会唱,哪几句比较难,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让他们自己发现难点,在全班张榜招贤,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唱,对他们通过努力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再通过弹琴、范唱或放录音进行点拨。这样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在看谱唱词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了已有的简谱知识,便于发现难点进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合作解决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获取音乐知识的效率,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发展。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歌谱教学单调、枯燥,并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学习兴趣,况且很多歌曲的歌谱有一定的难度,只会增加学生对歌谱学习的反感和厌恶。现实生活中,像“传奇”、“自由飞翔”、“高原红”等很多歌曲传唱很广,不分男女老幼都能模仿得有板有眼,可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熟悉歌谱呢?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音乐教学,而不是专业性教学和培养极少数音乐专业人才的教学。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谱技能以后,我们没有必要再将歌谱和歌词分离开来学习,而只有在学生无法唱准歌词的情况下,才需借助歌谱唱准节奏、唱美情感,因而可以将时间应用到更能体现实践与创新的评唱和演唱中去。 三、评唱——唱美——表现美

互动让音乐课精彩起来

互动让音乐课精彩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在进行着改革,传统的音乐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着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就是互动。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互动就不能存在或发生教学。因为小学生理解乐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这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师生互动能充分激活音乐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教师的“动” 1、通过富有童真的语言打动学生。儿童对音乐和语言有天生的好奇感,教师的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控制语调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 2、通过讲故事,增设情景感染学生。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音乐课上,恰当地运用讲故事,更能抓住孩子的心。在《龟兔赛跑》一课的教学中,

我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将“龟兔赛跑”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很快学生们就进入故事情景当中,故事情景深深地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心;随后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充当“兔子、乌龟、大灰狼”,启发学生各自扮演树林里的的各种植物或动物,象花、草、蘑菇、大树、小鸟、小鹿及小山坡等。学生们边表演边欣赏,创设了龟兔赛跑的环境背景。然而小声跟着唱,启发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通过以上的精心安排,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二、学生的“动” 1、通过课外收集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快乐的音乐会》一课中,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让学生猜一猜,听几种乐器的声音,猜猜是什么乐器,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收集到的乐器声音模仿出来,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乐器的声音。然后再根据学生听到的乐器声音猜出是什么乐器后演奏出来。如此之后,我便说道:那今天老师再带大家和几位好朋友见见面,你们能不能把他们也演奏出来,于是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学习歌曲,并积极地来表演。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素材,在收集中激发乐趣,并在课堂中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2、让学生创作舞蹈动作、感受自己的创作乐趣,从

课题论文:以趣激学,让音乐课活起来

音乐论文 以趣激学,让音乐课活起来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媒体的普及,学生通过电脑网络、电视媒体看到的音乐艺术形式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多元化。如果学校的音乐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课堂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强求学生对着课本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把学生限制在一个个框架里,那样的话,老师就代替了学生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严重地抹杀了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地打击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学生把学习音乐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跟着老师一起齐唱,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根据这种情况,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需要不断地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学习音乐,从而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一、在导入上激趣

对音乐课来说,恰当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就会带着浓厚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1.引用故事导入 故事是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倾听的东西,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音乐之门的一把钥匙。音乐故事具有比一般故事更美、更有韵律的优势,可以跨越民族、语言、时空的界限,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引用生动的音乐故事十分容易吸引学生进入情景,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愿意聆听,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音乐之声《雪绒花》这一课之前,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音乐之声这个电影是一部很经典的关于音乐的电影。今天老师给你们讲述这个电影故事。这是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爱跳舞,修道院院长觉得玛丽亚不适应这种与尘世隔绝的生活,就把她派到萨尔茨堡给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家的7个孩子当家庭教师。但这七个孩子生性活泼可爱,各有各的性

让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涌现,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气。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都成了单纯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让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音乐课堂、活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紧跟时代创设学习新歌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激活课堂气氛;利用各种手段,增大信息量,增加兴趣点;根据教学进程,捕捉最佳时机,利用不同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的教学创新推向高潮。 一、紧跟时代,提高兴趣 1、跟着“潮流”走 传统的音乐课堂一直把“流行歌曲”这个异类拒之门外。而“流行歌曲”是否真是个无一是处的异类呢?我觉的不是,“流行歌曲”能被现在的年轻人甚至小孩子接受并喜爱,是有一定原因的。我认为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无可厚非,因为时代变了。出生在21世纪的学生,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们个性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每天的生活都被各种各样的音乐所包围。在音乐课上适时加入他们喜欢的流行元素能很好的激起他们情感共鸣,更好的为课堂服务。但要选择好作品,利用得恰到好处。如我在上中国民歌《赶圩归来阿里里》时,并让学生聆听了《赶圩归来阿里里》的各种版本,如早先的罗宁娜演唱的《赶圩归来阿里里》,到摇滚版《赶圩归来阿里里》,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了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赶圩归来阿里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知道了音乐是可以在原有版本上进行加工再创作的。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学会某些歌曲后,他也会想到要进行改编,创造出属于自已风格的音乐。 2、学综艺节目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得好:“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满的音乐效果。”我想,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佳条件,使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佳目标吧! 这在我观看热播的《我爱记歌词》节目时,突然有了灵感,我何不取其“精华”到课堂上来呢?例如我在上一年级的《小小音乐家》这一课时,创设“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等关卡,表现好的学生会留在教室的

怎样让音乐课更有意思

怎样让音乐课更有意思 安兰青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课,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和更多的美的享受,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呢? 一、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各项准备 1、要热爱学生 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 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大多数音乐教师都要上好几个班的音 乐课,面对的学生就更多,这时候你更不要吝啬你的爱,要做到爱每一个班和 爱每一个学生。只有用心去爱学生,你才会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很可爱,才会更 充满激情的讲课。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 动力。学生就会觉得音乐课充满温馨、充满欢乐,才会更用心的上课! 2、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 教师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自己,教师要让学生热爱音乐,自己更要 热爱音乐,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因为一个爱音乐 的人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去爱音乐,才能引导别人去被音乐所感动。因此我们 要做一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这样才能让你的 音乐课堂充满欢乐,相信学生们也喜欢这样的音乐课。 3、教师课前应根据教材、学情做好有效备课。 任何一首歌曲,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的音乐思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 样写,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 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我们再 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好教学目标、确立好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步骤。 只有做到了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更好的上课。 4、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音乐教师感情最丰富,而且很容易把生活中的种种感情带到课堂中。 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不佳在所难免,之前课备得 再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课前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不良的情绪影 响到美丽动听的音乐,影响到快乐的音乐课堂。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要理智 地进行克制,即时调整。 二、利用各种手段上好音乐课 1、教师在课堂中要灵活的运用教学语言。 音乐是给人美的享受,教学语言则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作为一个音乐 教师就要善于懂得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去引导和感染学生。教学语言技巧掌 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课 的内容随时调整自己的语气,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什时候用平稳的声调,什么时候又激情盎然,什么时候又温柔可亲?······总之教师的语言要 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富有感染力的 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 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者,音乐中有很多音乐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读,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削弱他们学习音乐

怎样上好一节音乐课

《怎样上好一节音乐课》 音乐组:魏娟

《怎样上好一节音乐课》 一堂精彩的音乐课就像一部童话,它那精巧构思,充满新意的教学设计,一段精妙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走进美丽的传说。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前苏联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明确教师就像工程师一样用自身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音乐的艺术殿堂。 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就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各项准备 1、要热爱学生 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大多数音乐教师都要上好几个班的音乐课,面对的学生就更多,这时候你更不要吝啬你的爱,要做到爱每一个班和爱每一个学生。只有用心去爱学生,你才会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很可爱,才会更充满激情的讲课。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学生就会觉得音乐课充满温馨、充满欢乐,才会更用心的上课! 2、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 教师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自己,教师要让学生热爱音乐,自己更要热爱音乐,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因为一个爱音乐的人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去爱音乐,才能引导别人去被音乐所感动。因此我们要做一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这样才能让你的音乐课堂充满欢乐,相信学生们也喜欢这样的音乐课。 3、教师课前应根据教材、学情做好有效备课。 任何一首歌曲,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的音乐思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我们再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好教学目标、确立好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步骤。只有做到了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更好的上课。 4、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音乐教师感情最丰富,而且很容易把生活中的种种感情带到课堂中。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不佳在所难免,之前课备得再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课前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不良的情绪影响到美丽动听的音乐,影响到快乐的音乐课堂。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要理智地进行克制,即时调整。 二、利用各种手段上好音乐课 1、教师在课堂中要灵活的运用教学语言。 音乐是给人美的享受,教学语言则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就要善于懂得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去引导和感染学生。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课的内容随时调整自己的语气,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什时候用平稳的声调,什么时候又激情盎然,什么时候又温柔可亲?······总之教师的语言要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者,音乐中有很多音乐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读,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削弱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时,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主讲: 丁强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 (导入语:在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 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哪些,请唱唱,试试,想想。 (樱花是一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

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8-07-19T11:49:36.78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9期作者:李炘燃 [导读]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音乐课是一门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传统的“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缺少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对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有严重制约性。 李炘燃(西宁市南山路小学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在小学教学活动中,音乐课是一门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传统的“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缺少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对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有严重制约性。所以,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为学生创造体验音乐实践过程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全面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及创新思维,让音乐课活起来。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9-0019-01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一举动,全班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孩子们个个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还作出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说话。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在别人休息、学习、工作时,我们走路应放轻脚步,说话也要小声点,不要去打扰别人,力争做一位文明的、城市化的好小孩。当孩子们的动作有一定的协调度时,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在操场上进行表演。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动作是那么的优美,节奏是那么的整齐。 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课堂上,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童年时,我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弦的儿歌。教会我这首歌的老师是我的爸爸。爸爸是我们四年级的音乐老师。当时,学校没有任何音乐器材,连一台录音机也没有。在唱歌之前,爸爸给我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我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爸爸以带唱的方式教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以情动声,以声带情”,爸爸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带到了爱的暖窝。从爸爸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当时,爸爸眼中打转的苦涩的泪花,只有我能体会其中的点点滴滴。自此以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经常说起生活中的妈妈。没想到,同样的一幕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首《爱的奉献》把我的眼泪推向悬崖。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音乐课“活”起来

让音乐课“活”起来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听、说、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使课堂真正“活” 起来。 1. 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富于想象的思维 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 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只要精心制定教学过程,通过简明、生动、富有 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 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2.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实 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 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 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 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 3.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 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 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律动均有节奏。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 觉的、自然的、即兴的。在课上,我认为,学生应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 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4. 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 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 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 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 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 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 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 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总之,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在轻松愉快的音 乐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又能 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