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现状及未来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6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2002年第三期)
栏目名称:权威分析
日期:2002年03月25日
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现状及未来趋势
扩大内需、培育和提高居民购买力,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购买力问题之所以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它能够反映市场的能量和容量,反映内需的大小与潜能,事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影响购买力形成与实现的诸多因素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解决需求不足,除了继续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增加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水平。
购买力总体评估
一、城乡居民购买力现状
1、当年形成的购买力中,劳动报酬性收入占主要比重。据2000年的数据,我国当年形成的购买力大约为5.4万亿元,比1999年的4.9万亿元增长10.7%。在当年形成的社会购买力中,居于首位的是城乡居民的劳动报酬性收入,为4.6万亿元,占85.9%,这是形成当年社会购买力来源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转移性收入净额,为5451亿元,占10.1%,财产性收入净额为1009亿元,占1.9%,借贷性收入净额为1158亿元,占2.1%。
2、购买力实现程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80年代初期曾高达90%以上,以后逐年下降,到1999年只有78.1%,但在2000年度,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实现程度有所回升,达到79.4%。2000年城乡居民共实现的购买力为4.3万亿元,其中消费性支出为3.3万亿元,购买生产资料为0.6万亿元,用于购房与建房支出为0.4万亿元。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消费品支出为2.4万亿元,用于文化生活服务支出为1万亿元。
3、未实现购买力相对较高。2000年,城乡居民未实观的购买力为1.1万亿元,占当年形成购买力总额的20.6%。其中用于增加储蓄存款4700亿元;用于增加手存现金的141亿元;用于购买债券、股票和投入保险的6471亿元。
未实现的购买力占当年形成的购买力比例,自1990年代以来基本保持在20%左右,这同1970年代的2%左右和1980年代的15%左右相比,新增加的结余购买力比例明显地扩大了。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社会购买力水平提高了,当年形成的社会购买力,不仅能够满
足消费的需要,而且还有较多的部分转为增加金融资产;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城乡新增人口的增多、社会从业人员的增加,需要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储蓄存款和手存现金,同时也相应增加了消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未实现购买力居高不下,表明居民即期需求相对不足。
二、居民购买力变动特征
1、决定居民购买力增长的收入增长速度放慢,且明显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决定于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2001年的6860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0年的236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但从增速变动看,凡是市场繁荣、需求旺盛的年份,都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较多的年份;反之,居民收入则增长较慢。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减缓主要有两个时期:
一是1989-1990年,经过1987、1988年的市场大抢购后,市场疲软,加上正值我国三年治理整顿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减缓。由于居民收入增加不多,购买力减弱,造成城乡市场出现萎缩,制约了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大大延缓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的进程。
二是1997-2000年,由于职工工资总额和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的货币总额增长减缓,居民购买力再度减弱,四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为6.6%、5.1%、7.9%和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3.4%、2.2%和1.9%。居民收入增幅不高,直接影响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造成居民消费需求减弱,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后劲(见表一)。
2、形成城乡居民购买力的收入来源渠道趋于多样化。城乡居民购买力主要来源于劳动报酬性收入、转移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等几方面,从构成变动情况看,劳动报酬性收入一直是购买力来源的主体,但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其它收入比重则相应提高。
从农村居民看,1990年代前期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占总收入的15%左右,近几年由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增多,收入也不断增加,劳动报酬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00.4元,占全部现金收入的比重由1990年的20.5%上升到29.4%,提高8.9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在总收入所占的比重由72.2%下降到62.9%。其中出售产品收入的比重由84.9%下降到71.2%,而从二三产业取得的收入比重由23.5%上升到27.9%(见表二)。
从城镇居民的购买力构成看,其来源主体也是劳动报酬性收入,结构也有所变化。家庭
中来自国有、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收入比重明显减少,个体收入比重增加。一是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来自国有、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收入比重为60.4%,比上年减少了9.7个百分点;二是转移性收入继续保持增势。转移性收入继近几年强劲增长后,2000年继续保持惯性增长,由于养老离退休金的按时发放和赡养、赠送收入继续增加,2000年,转移性收入人均1461.7元,所占比重由1992年的16%上升到23.1%;三是财产性收入受1999年利率下调和征收利息税的影响,财产性收入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增幅略有下降。全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28.4元,所占比重为2%,与1992年的1.5%基本持平(见表三)。
3、居民购买力来源多渠道,投向分布不均,结余过于庞大。从总体上判断,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程度稳中有升。但由于购买力分布不均,使不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结果是,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旺盛消费需求但购买力不足,消费潜力难以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拥有强盛购买力的高收入群体,其消费需求已基本实现,购买力大量以储蓄和金融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这一反差是形成目前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购买力未来趋势
一、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将促进购买力水平的提高
政策因素对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实现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今后几年国家将会继续采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购买力水平,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拓展服务性消费领域。国家推动教育消费的力度将会增大,居民用于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也会增加。同时,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这些举措将使居民购买力潜力得到一定释放。因此,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逐渐加大。
二、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增加居民购买力规模
人口因素是影响居民购买力水平、容量和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拥有人口12.7亿人,其中城市人口占36%,农村人口占64%,每年有新增人口1100-1200万人,大约每年增加购买力630-650亿元。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2亿人,2015年达到14.08亿人。因此,新增的购买潜力较大。
我国处于城市化加速期,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42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到2010年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据推算,每年有700-1000万人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