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孔子的仁爱思想
- 格式:docx
- 大小:19.23 KB
- 文档页数:4
比较分析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孔子的仁爱思想
摘要: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开创了人类思想的一个新时代,其要旨便是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努力引导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渊源,造就了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仁爱思想。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苏格拉底美德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做出一定的梳理,进而对两者的思想进行历史对话,比较分析其异同之处,探究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道德意蕴。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美德;仁爱
一、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本人一生并无著作存留于世,我们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研究主要依据其学生柏拉图的对话集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
(一)时代背景
苏格拉底出生之前8年,波希战争刚刚结束。
这之后是一段相对和平的年代。
大概到他40岁的时候,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
这场混战断断续续打了27年,最后斯巴达获胜。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黄金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是希腊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希腊的城市国家此前就已经不稳定的均衡关系彻底被打破,斯巴达的霸权也只持续了数十年,此后,战前的形势也未能被恢复。
发展到最后,出现了雄心勃勃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
他死后61年,马其顿征服整个希腊。
2年后,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
又过了2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了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又过了11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四分五裂,古希腊历史结束。
(二)“不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不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①,出自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进行辩护的发言,其意主要是表达了人的理性及其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的最高的存在价值,
他强调要时刻去关注自己的灵魂,以及是否对人生进行反思关乎整个人生的真正幸福。
他说:“不可一日不谈论善和其他各种主题,你们听到我和其他人谈论和考察这些事情,这确实是一个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①苏格拉底告诉人们,一个人有理性才是重要的,必须要用理性去思考问题,去回归本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内心的善。
而如何获得理性,在他看来便是要不断的反思,不断地学习,一个不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这样,便把“认识你自己”的人生信条与“不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相互联系起来,一个人要想实现认识自己,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的审视,依靠自身的理性思考。
苏格拉底“自知自己无知”,确立了对知识、真理、善的追求这一人生目标。
在他看来,通过思维获得的伦理价值,是整个社会道德完善的最高形式,他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引入城邦,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而道德是人不断追求的中心目标。
而联系一切善、道德的东西是什么呢?便引出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伦理思想。
(三)“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主要集中在其著名伦理命题“美德即知识”中,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任何一个人要具有美德,没有充足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他肯定知识是一切美德的基础,人不会明知故犯,为恶是出于无知。
他认为没有人自愿趋恶,或做他认为是恶的事情,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
在苏格拉底看来,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或德行,从根本上说,就是看他是否具有关于美德的知识。
美德有多种,如公正、节制、勇敢、虔诚、友爱等,一个人如果“知道什么事情光荣和善并知道怎样去做它、并知道什么事情不光荣并知道怎样避免它”,那么他就是明智的、节制的。
因此,美德就是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知识,善的知识导致善行,恶的知识导致恶行。
一切善的事情都是光荣的和好的,凡是具有美德知识的人都会选择这些事情来做,而不具有美德知识的人则不会选择做这些事情。
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知道应该去做善事,而实际上却做了恶事,在苏格拉底看来,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的知识所致,或者说如果他真正知道什
么是善,就不会作恶。
既然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或本性,决定着一个人能否为善,那么知识又从何而来呢?正如开头我们提到的苏格拉底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苏格拉底强调,关于善的知识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性,但是这种先天的知识不会显现的,而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它必须通过外在的引导、启发等才能够逐渐显现出来。
“美德即知识”,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伦理道德思想的根基,他很多伦理道德观点都是基于这一伦理命题,如“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等。
苏格拉底以理性为人的本质,进而从人的理性本质出发去探求人的德行与善,又把美德的本质归结为知识,开创了整个西方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传统,苏格拉底也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
二、孔子的仁爱思想
三、苏格拉底美德与孔子仁爱的思想比较
四、苏格拉底美德与孔子仁爱的道德意蕴
参考文献:
[1] 冯契等.哲学大辞典[M].上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 [英] 休谟.人性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美] 梯利.西方哲学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法]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 顾伯平.文化力量与社会发展[J].求是杂志,2005,(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