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 剃头大师教案

19 剃头大师教案

19 剃头大师教案
19 剃头大师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天火之谜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天火之谜》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天火之谜》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 《天火之谜》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当学生自读完第二部分后,让他们说说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学生答案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人;有的认为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有的认为他是一个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人等等。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以读为本。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细细品读文本,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在有体会的地方写点文字,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充分课堂自由阅读与感悟的时间。接着,是自由交流:A当学生交流到知道其天气情况,就顺带当文中三处写到实验天气的句子找出来品读。体会富兰克林勇敢无畏、忘我的科学献身精神。随后抓住“欣喜若狂”体会富兰克林当时兴奋及高兴到极点的心情。学完课文拓展“当你看到高层建筑上的避雷针时想

对富兰克林说些什么。”学生们也能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在以上教学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文本对话,畅所欲言,个性飞扬,使阅读教学具有了无穷的魅力。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这一案例教学中,我自始至终都让学生感受到富兰克林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不迷信、敢于实验的崇高精神。遗憾的是由于多媒体电脑的原因没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风筝实验”,因此对于带电时麻绳“怒发冲冠”缺少表象认识,从而对于这一成语的引用理解的不够到位。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天火之谜》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 《天火之谜》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当学生自读完第二部分后,让他们说说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学生答案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人;有的认为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有的认为他是一个勇于探索科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店子小学张小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句式训练 1、复习导入 看课件“天火”,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怕的天火、雷暴、闪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天火之谜 2、句式练习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谁用什么方法解开了天火之谜?

生:富兰克林借助“风筝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 师:对,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天火之谜是富兰克林借助“风筝实验”解开的。 生:富兰克林在“风筝实验”的帮助下解开了天火之谜。 生:天火之谜被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解开了。 生:富兰克林借助“风筝实验”把天火之谜解开了。 师:这几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会用不同的方法说同一种意思,这就是能说会道。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富兰克林。 二、品味词句,感受品质 1、游戏“找不同” 师:平常我们都做过“找不同“的游戏,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找一找风筝有什么不同。 一只风筝是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一只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在我们头脑中的风筝。 生看光盘“风筝实验”过程,找不同 师:谁来说一说这两只风筝的不同 生:做实验用的风筝比我们平常的风筝多了细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 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这些词语 师:根据以上的比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风筝? 在词语上方用课件出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_的风筝。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9《天火之谜》课课练-苏教版

19 天火之谜 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 一、拼音小关卡。 1.拼音看仔细,字体更要写工整。 任何一项发明创造,最初的时候都是一条爆zhà()性新闻,总要面临fěng()刺和质疑。 但是勇敢的人总能jiē()开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秘密,用事实有力地击bì()嘲讽fěng(),从而开辟出新的前进的道路。 2. 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1)郭晶晶是连续四届的奥运跳水冠.()军。 (2)他外表光鲜,骨子里坏透了,是个衣冠.()楚楚的禽兽。 (3)班里很多同学的脖子上都挂着一把家里的钥匙.()。 (4)妈妈用汤匙.()给我们盛着汤。 二、词语游艺厅。 1. 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无稽.之谈:________安然无恙.:________ 怒发冲冠.:________ 不足.为奇:________ 2. 选词填空。 推算推论推测 (1)这种()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2)由此他大胆地(),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3)通过一步一步地( ),我终于把这道数学难题解决了。 3. 补充下列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冷( )热( ) 欣喜()()()()一谈不足( )() A.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怎么能________呢? B. 对别人的缺点进行________,是不文明的行为。 C.这种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馨行为,在这个社区早已司空见惯,________。 D.得知自己的节目能够上春晚时,”旭日阳刚”二人________。 三、句子训练营。判断下列问句的类型,并把问号去掉,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 1.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2.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课文

天火之谜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 ……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____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

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yànɡ)了。

剃头大师人教部编版

19.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剃、执”等 10 个字,会写“表胆”等 12 个字, 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 过程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 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 重点难点 1. 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剃、执”等 10 个字,会写“表胆”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2)出示理发图片 【设计意图: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 创设情境,调 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动学生的生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 体验,鼓励学

3.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 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生质疑,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 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 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 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 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 4) 剃头执木尺否则骂人仇人习惯受刑厘米摸耳朵 .........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前 鼻音“惯”。 5. 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 5:生字田字格课件 : )【设计意 表胆鬼理夺骂仇差付倍虽件图:字词的学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习,放手给学注意读准:平舌音“虽” ,翘舌音“差仇”,前鼻音“胆、生,只需出示件”。要求即可,训(2)学生写生字。练学生的自 A. 识记生字主、合作、探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究的能力。】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胆(2)熟字比较。如:麦一表 理骂仇倍 兔一鬼奇一夺着一差

19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19 剃头大师 【教材分析】 《剃头大师》是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则点明了本单元语言运用与训练的重点。在《剃头大师》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一边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即“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理解词语和句子,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得言”,又“得法”。从课文的内容方面看,《剃头大师》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十分鲜明——小沙“胆小”;剃头师傅看似“老掉牙”,却透出一股严肃和认真的劲儿;至于“我”,则十分调皮。小沙因害怕理发,情愿把头交给“我”随意处置;“我”当然十分乐意,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随意乱剪,虽然最终闯了祸,但初衷并无恶意,纯粹就是出于调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我”,都是一派天真!课文意

《天火之谜》教案二

《天火之谜》教案二 教学目的: 学习实验的经过,体会富兰克林的english/ 英语实践的精神。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中国人~~~~雷神 西方人~~~~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塔轮板书: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6、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7、讨论交流 (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 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 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 板书:习惯地 (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 8、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10、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板书震惊世界 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布置作业。 复述实验经过。

19.剃头大师 优秀教案

19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差”,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比喻义的词语。 3.能抓住过程讲述不同之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学习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激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比喻义的词语。 2.能抓住过程讲述不同之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激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有趣的童年 每个同学的童年都是那么有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沙的童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走近作者: 秦文君:女,出生于1954年,上海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3.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表:上窄下宽,中竖与左撇是两笔,下边的左撇和捺要舒展,竖提在撇上部起笔、竖要短。 鬼:日字要扁,一撇从上横处起笔,竖弯钩在下横处、弯要大、里边有撇折、点。 理:王字要窄、上边两横都稍向上拉,里字中间一竖上下是一笔、下横要有力。 仇:九字竖撇起笔要高,横折弯钩的横稍向上拉、转折要重、下边折轻弯要重 4.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5.理解词语。 四、梳理结构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讲述了小沙怕去理发店剃头而央求我为他剪头发,结果剪成梯田样,最后被迫剃成光头的事。 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19 剃头大师【教案】

19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3.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形声字记忆,“剃”;根据组词记忆生字,“执着、否则、仇人、习惯、受刑、代替、厘米”;联系生活记忆生字,“骂、摸”。 写字:“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仇、付、倍、件”为同部首的字;“胆、 理”都是左窄右宽;“鬼”为独体字,须注意它的首笔是短撇;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差”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注意上大下小。 2.朗读教学 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童真童趣。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采用随文识字法,认读生字。同时,重点 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辅助朗读,体会人物心理,读好句 子。 3.语言运用 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 语言的生动、风趣。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时,既要联系上下文,也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理、夺、骂”等12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题质疑,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好“剃”字。 (2)同学们,什么是大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引导质疑,猜测课文。 这篇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害人精”又是谁呢?赶快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从题目直接导入新课,读好生字“剃”,大致了解“大师”的意思,再围绕题目“剃头大师”大胆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 ●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知道“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指谁,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初读反馈,检查落实。 (1)课件出示句子,读准加点字字音。 课件出示 ●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

《天火之谜》课文读后感学习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 《天火之谜》课文读后感 《天火之谜》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第19课。下面是风林网络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天火之谜》课文读后感,更多课文读后感请关注风林网络读后感栏目! 《天火之谜》课文读后感一 我读了《天火之谜》这篇文章,文章主要写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怎样揭开天之谜和发明避雷针的。 富兰林克通过观察,发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因为,他大胆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富兰克林的推测没有受到大家的认可。由于,他就想通过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1752年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林兰克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着一根细麻铁丝,用来吸收空中的电,风筝线是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攥着丝带。 当富兰克林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没有人相信他,还对他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但是富兰克林的决心并没有因此动摇。他决定用实验证明。在做“风筝实验”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这两段话分别表现出了富兰克林的决心和勇敢,还写出了富兰克林是一个勇敢无畏敢于献身的人。但如果富兰克林没有决心,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心,被人家三言两语一说,心就动摇了。那怎么还可能有“风筝实验”呢? 后来,富兰克林还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现象发明了避雷针。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也想发明一个宇宙监控仪。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夯实基础,为将来实现我的理想而做好准备。

《剃头大师》人教(部编版)

19. 剃头大师 【课时目标】 1. 会认本课“剃、执”等10 个字,会写“表胆”等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2)出示理发图片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 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 3.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 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 (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 字。 1.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 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 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字词的学习,放手给学生,只需出示要求即可,训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计意图:把生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达到正确朗读课文的目的。渗透给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方法。】 【设计意图:

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天火之谜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天火之谜》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天火之谜》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天火之谜》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雷电交加中进行“风筝实验”,揭开雷暴秘密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本课时立足1—3自然段着重研究雷暴可怕和富兰克林细致观察、大胆推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整理资料和观察体验、阅读分析文本的能力,且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事迹本身对喜欢新奇的小学生就有莫大的吸引力,课文叙述生动、语言准确,很有研读价值。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学生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篇写人叙事类文章,对于学习本文,通过事情,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3、本节课的困难点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感受富兰克林细致观察、大胆推测、勇于探索的精神中如何渐进升华对人物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主动对生字正音、悟形,理解生词的意思。 2、知道“天火”是“雷暴”,“雷暴”是普通的放电现象,这个科学结论是由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证明的。 过程与方法: 从富兰克林观察→推测→探究中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崇敬伟人,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

学生面对质疑的勇气与执着。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文本品读中感受雷暴可怕和富兰克林细致观察、大胆推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文本解读中,渐进升华学生对富兰克林的情感,培植学生崇敬伟人、科学研究的精神。 五、主要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1、板书“谜”。 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是谜呢?(“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由“谜”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天火”。 你知道什么是天火吗? 指读课文的第一节。

人教(部编版)19.剃头大师 知识点总结

19.剃头大师 tì zhí fǒu mà chóu guàn xíng tì lí mó 剃执否骂仇惯刑替厘摸 biǎo dǎn guǐ Iǐ duó mà chóu chà fù bèi suī jiàn 表胆鬼理夺骂仇差付倍虽件 听写词语大师表弟胆小中药姑父理发欢迎害人精仇人 摆布痛苦双倍过年央求虽然天分睡衣镜子清除 特殊词语规规矩矩耿耿于怀 近义词监督监视央求恳求熟练老练时髦流行 反义词熟练——生疏随意——刻意倒霉——幸运耿耿于怀——毫不在意词语搭配锃亮的剃刀老掉牙的推剪优秀的顾客时髦的发式 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梦,还怕剃头。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怕”,突出表弟小沙的胆小) 2.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驾谁“害人 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从“害人精”“仇人”“怒视”可以体会到小沙是多么讨厌、害怕剃头。) 3.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有你的,老弟。 (拍三下肩膀,可以看出“我”对小沙的赞许和内心的高兴 4.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 一堆头发。 (动作描写,“嚓嚓两剪刀”写出了“我”剪头发干脆利落。)

5.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坑坑洼洼”“像层层梯田”写出了头发被剪得非常糟糕。) 背诵《溪边》 天生胆小四“怕” 吃尽苦头 小沙怕剃头受刑一样 剃头大师付双倍钱童年趣事 爽快答应 “我”摆出架势坑坑洼洼 动作熟练层层梯田 随意乱剪 这篇课文讲述了表弟小沙因为怕去理发店剃头,央求“我”给他剃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剃头大师”,却把小沙的头剃得乱七八槽的有趣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描写的有趣的童年生活。 运用铺垫的手法。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件事情发生前,预先布置、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的写作手法。 示例 本课中先写表弟小沙的天生胆小,尤其是细致描写了小沙怕剃头的表现和原因,目的是为后文写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表现“我”当“剃头大师”的趣事做铺垫。

天火之谜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蒋顶小学五年级叶倩如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足为奇、冷嘲热讽、怒发冲冠、无稽之谈?等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实验过程。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上的准确与严谨,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出示雷雨图)雷暴发生时,会出现什么?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大自然中的一种放电现象,是一种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对流天气。它必定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3、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就成了一个谜。齐读课题《天火之谜》。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过渡:老师看到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 2、是谁揭开了天火之谜呢?师板书:富兰克林 你了解富兰克林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他的资料。 出示资料:富兰克林(1706-1790)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主义者、科学家。1731年费城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43年组织美国哲学会,1751年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曾作出贡献,发明了避雷针。他被德国哲学家庄德称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3、检查生字词。 出示:(1)天火上帝的怒火雷神雷暴 指名读,齐读,说说这几个词有什么关系?(古代西方人把天火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科学上叫做雷暴。)指导写?暴?并描红。 出示:(2)击倒劈成两半爆炸毙伤 ①指名学生读这组词。(相机指导书写?劈?、?毙?,描红) ②读了这组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组词。你从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9 剃头大师【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9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3.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形声字记忆,“剃”;根据组词记忆生字,“执着、否则、仇人、习惯、受刑、代替、厘米”;联系生活记忆生字,“骂、摸”。 写字:“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仇、付、倍、件”为同部首的字;“胆、 理、泡”都是左窄右宽;“鬼”为独体字,须注意它的首笔是短撇;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 点;“差”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注意上大下小。 2.朗读教学 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童真童趣。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采用随文识字法,认读生字。同时,重点 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辅助朗读,体会人物心理,读好句 子。 3.语言运用 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 语言的生动、风趣。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时,既要联系上下文,也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理、夺、骂”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题质疑,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好“剃”字。 (2)同学们,什么是大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引导质疑,猜测课文。 这篇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害人精”又是谁呢?赶快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从题目直接导入新课,读好生字“剃”,大致了解“大师”的意思,再围绕题目“剃头大师”大胆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 ●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知道“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指谁,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初读反馈,检查落实。 (1)课件出示句子,读准加点字字音。 课件出示 ●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教学反思(参考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教学 反思(参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教学反思(参考 文本) 在校园开展爱科学月活动之际,我们五年级正好教学第六单元学习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雷暴的秘密,诺贝尔发明固体炸药的事迹,谈迁用二十多年时间撰写《国榷》的故事,从而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下面就教学《天火之谜》教学情况作一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他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秘密。 学生对于科学家一向有崇拜之心,但可能距离相对遥远,课文就提供了一次走近科学家的机会,让学生从细致的描写中去领略科

学家的可贵精神。教学此文,我把“风筝实验”作为重点,从中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集中体会人物的精神,并能当堂复述实验的过程。而文中对实验前后有关事宜的描写,则起到了烘托作用,在教学时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 在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后,脑海中印象最深的的就是那只在雷雨中颠簸的风筝,它凝聚了富兰克林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这时,《村居》里儿童在春日里快乐放飞风筝的情景也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因此,我决定就用这首诗作为课文的导入,在学生朗读此诗后话题一转:“:一直以来,风筝是欢乐和自由的象征,而今天我们课文中出现的一只风筝却非同寻常,(版画风筝)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也引出了课文的重点“风筝实验”。 在简单复习第一自然段“天火”的可怕之后,以引读的方式带出第二自然段,重点让学生领悟其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阅读练习中过渡句的寻找准确率不高,作文训

19 剃头大师(教案)

19剃头大师 文 本 分 析 课文讲述了“我”给不喜欢剃头的小沙剃头的一则有趣的故事。小沙天生胆小惧怕剃头,只有一位耳朵不太好使而听不见小沙反抗的老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为了摆脱老师傅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找“我”来给他剃头,“我”变成了一位“剃头大师”……结果却是给小沙把头发剃的坑坑洼洼,“我”的剃头水平与“剃头大师”这个称号产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强烈反差。 本篇描写的童年趣事,表现了童年的天真、无邪,也符合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但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设计时要引导学生厘清故事情节,可根据情节的进展来将课文进行层次划分,要引导学生以“听故事” 为促,来不断深化对童真童趣的感知;同时,教师也要以“讲”内化,对于理解文章题目、文章写法等难点上进行归纳讲解和引导。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剃、执、否”等13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等12个字, 会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3.感受这则故事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体会到童年做的傻事也是趣 事。 教 学 重 点 理解文章主题, 感受童年生活的童 真、童趣。 教 学 难 点 1.理解“剃头大师”题目的 意义。 2.把握老剃头师傅和“我” 给小沙剃头的不同之处。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1.认识“剃、执、否”等13个生字,学会“表、胆、鬼”等12个生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划分课文层次,把握故事情节,初步体会人物感情。 通过层次划分,整体感知故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童年趣事,引出课文。 导语:同学们,你们有做过一些有趣的“傻”事吗?我听说有同学在冬天的时候害怕鱼缸里的金鱼被冻坏了而往鱼缸加开水,也有同学将鸡蛋放进暖烘烘的被窝里想孵出小鸡。大家仔细回忆回忆你们有过这些经历吗?(学生自由交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描述的也是这样一件有趣的“傻”事,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是傻事,为什么又会有趣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故事课堂。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想法? 预设:剃头大师是谁?课文为什么要以“剃头大师”为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字记词 1.介绍作者。 秦文君 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出版作品600多万字,其中包括《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宝贝当家》《一个女孩的心灵史》《调皮的日子》《逃逃》《小丫林晓梅》《小香咕系列》和《会跳舞的向日葵》等50多部作品。作品先后50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余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荷兰文版等发行到海外。 2.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文章。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圈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挑选自己觉得比较难读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指点朗读。 (3)试着概括全文内容。 3.检测自读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19、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19、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部分生词,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具准备】小黑板(文字)、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生读题)天火之谜。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天火是指什么?(雷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引读第2自然段: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那么这个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 (板书:富兰克林解开) 2、读读、想想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过渡:自由读3 —4自然段,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先划出有关语句,然后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勇于探索敢于实验)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交流。(师引导相机板书:早就观察、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自然段,哪些地方自己能够读懂,哪些地方还不理解?读的时候,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我们一起讨论。 4、指名说说不懂的问题,并相机组织学生讨论,朗读课文。 预设: (1)你们真的了解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之间的相似之处吗?你怎么知道的?生读出句子,师出示文本: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

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 从这个片断中,你有什么发现?而那时的富兰克林呢?(出示引读)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老师认为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很值得大家推敲,你们找找看,是哪一个?(生找:大胆)从“大胆”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值得奇怪,但在当时却令人难以相信。 出示取笑的一段话: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潮热讽。 人们为什么要取笑他呢?你能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吗? 想象:什么是“冷嘲热讽”?透过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们会怎样取笑富兰克林呢?(让生扮演不同身份的人:一般的老百姓,自称有学问的人……) 过渡: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有什么打算?生答: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板书“风筝实验”)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师(过渡):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大胆推测和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那么他的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做“风筝实验”)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资料来理解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出示“风筝实验”图画。看了这幅画,你又知道了什么? (1)做这次实验的条件有哪些?(让生找出表现天气的词语: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2)富兰克林的实验充满危险。找出句子,师出示:“这时,富兰克林用手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9天火之谜 教案

19天火之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齐读第一节。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