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12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杨振山1,张慧2,丁悦1,孙艺芸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绿色空间对生态环境和宜居生活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同时,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色空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不断减少的城市绿色空间,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其休闲健康功能需求的增长间形成了一种空间错位。如何合理规划绿色空间,发挥绿色空间的效用和功能,已成为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实践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系统论述和梳理了城市绿色空间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不同学科对城市绿色空间的理解及研究成果,提出目前城市绿色空间的相关研究内容和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绿色空间;功能;宜居;城市可持续性
1引言
绿色空间是城市的基础性要素之一,其稀缺性和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在未来30年内,全球城镇化率将提升至2/3左右(Maas et al,2006),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将超过75%(Saulle et al,2012)。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化率在2020年也将达到60%左右(陈峰,2009)。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简单地追求经济收入、解决基本温饱到追求生活便捷和舒适,从对经济建设空间的依存到对休闲、绿色空间的喜爱(Hosseini et al,2011)。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断缩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供给和需求间形成了一种空间错位。有数据显示: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0%,对城市绿色空间面积的需要就会增加1%(Choumert,2010)。因此,城市绿色空间逐渐引起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关注,成为继城市经济空间、城市社会空间之外的另一城市重要研究空间。
事实上,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绿色空间一直没有离开研究者的视线。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念,本身就蕴含了绿色空间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何刚,2006)。实践中,美国于1851年颁布第一个《公园法》、1858年建立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成为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的里程碑(董立东,2007)。1875年,英国通过《公共健康法案》,该法案提高了政府用于休闲游憩用地的预算;1877年,英国国家健康协会首次提出“城市开放空间”这一概念,目的是鼓励学校建立操场,以方便学生放学或周末玩耍(Hickman, 20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关注从单个公园转向整体城市,在“城市美化运动”中提出:城市应该多提供一些空间让居民进入,这将有益于居民的健康生活(Hickman,2013)。
但是,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绿色空间建设基本让位于经济发展
第34卷第1期2015年1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1
Jan.2015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连续项目(41371008)。
通讯作者:杨振山(1979-),新疆博乐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研究,E-mail:yangzs@
。
18-29页
第1期杨振山等: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需要,导致大量绿色空间被建设用地挤占(王雷等, 2012)。同时,城市绿色空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弊端也导致其面积骤减,具体包括:①城市绿色空间相关政策缺失,导致城市绿色空间在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包括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居民缺乏对城市绿色空间重要性的充分意识、居民和游客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不同需求所产生的冲突等等(Baycan-Levent et al,2012);
②在建设发展初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Bullock, 2008);③空间分布与人居需求存在很大的错位,以美国为例,城市绿色空间的分布因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Dai,2011)。而在中国,随着城区面积的蔓延式扩大,和超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城区内部的绿色空间非常稀少,已无法满足人居生活的需要。
20世纪后期,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目前中国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学领域(李锋等,2005),除少数学者从空间构成、分布特征等方面作出了论述外(常青等, 2007;孙强等,2008;王占用等,2008;陶宇等, 2013),城市地理学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关注明显不足。鉴于此,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城市绿色空间概念和研究发展趋势作一梳理,希望对未来城市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研究起到启示作用。2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及演化
“城市绿色空间”概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成熟,经历了3个阶段: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开放绿色空间以及城市绿色空间。
2.1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强调空间的“开放性”,是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的初期阶段。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首次提出了“城市开放空间”概念(张虹鸥,2007)。城市开放空间的提出,源于社会化发展导致休闲游憩空间被建筑物占据,学校没有操场,社区没有户外活动广场(Sylvia et al, 2006)。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环境高度密集化、人际关系淡漠化,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身心消耗和精神疲惫无法及时得到缓解,所以需要开放的空间,例如建立公共广场,释放压力与恢复精神(偏晓峰等,2011)。2.2城市开放绿色空间
城市开放绿色空间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绿色性”,是学者对于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的摸索阶段。19世纪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病”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同时也意识到只有当城市开放空间拥有植被和水体时,才对人们的休闲游憩有真正意义。所以世界各国都着力建立城市公园、廊道、绿带等各种形式的城市开放绿色空间。以中国香港为例,二战之后,香港的森林等自然资源遭到大肆砍伐,火灾毁坏了城市景观,1976年8月,为了改造城市开放绿色空间的状况,香港通过了《国家公园法案》,在其指导下,香港在接下来25年的城市绿化率提高了25% (Tian et al,2011)。
2.3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色空间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城市空间可以简要地分为两部分:城市绿色空间与城市灰色空间。城市灰色空间是指城市建筑以及功能性灰色空间(如道路、停车场等)(Mensah,2014)。城市绿色空间构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形成城市的新陈代谢系统,对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urgess et al,1988;Lovell et al,2013)。
“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开放空间”和“城市开放绿色空间”概念的简明化。城市绿色空间与建筑物所形成的灰色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公有还是私有,以及景观构成是讨论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切入点。有的学者认为城市绿色空间既可以位于私人住宅的前后院,也可以是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园(Dai et al,2011;Haq,2011)。从景观构成来看,城市绿色空间广义上指在城市环境中出现的任何植被,是存在于住宅之外的用于聚会的场所,这些场所为居民提供了相互接触的空间、休闲游憩的机会,为自然界的物种提供了生境,维护了生物多样性(Kabisch et al,2013)。
根据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里唯一的自然或半自然的土地利用状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城市绿色空间既可以是公园、廊道和自然保护区等已开发的具体场所,也可以是待人工利用的绿地;此外,城市绿色空间既包含现阶段居民和游客可以进入的开放空间,也包含未来可能可以进入的空间。这一概念秉承动态发展原则,从土地利用的角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