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摘要: 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披露的透明度,并使社会有限的资金做更有效的配置,中国自2007 年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则出发,实证分析实施新会计准则后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 发现: (1)在旧准则下公司计提较多资产减值作为大清洗的策略性工具,但新准则实施后会显着降低这一 现象; (2)新准则虽压缩了使用资产减值做为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公司会改用其它的替代方法,包括仅调 整账面数字的应计盈余,以及改变实质的营业活动。因此新准则具有明显的外溢效果; (3)整体经济法制 越是成熟的地区,越可以缓和资产减值的管理行为。 关键词:经济后果、资产减值、外溢效果、实质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1
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基于资产减值准则的研究
郭喜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成隆 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作者介绍: 郭喜才,男,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俄勒冈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2008-2009)。 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与资产定价。Email:gxcshufe@yahoo.cn. 或者 Xicai@uoregon.edu. 金成隆,男,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会计学系。美国俄勒冈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富布赖特 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与会计政策。Email: kim@nccu.edu.tw
* 作者感谢美国佩斯大学(Pace University) Picheng Lee 教授和美国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Yue Fang 教授给予的建议和支持。文中如有任何错误,都由作者自行负责。
Keywords: Economic Consequence, Asset Impairments, Spillover Effect,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一、前言 会计信息是一项影响投资者之间财富重分配的公共财 (public goods), 因此如何设定一套最适的会 计原则或是政策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hereafter GAAPs),以达到稀有资源做最有限 的配置, 进而影响到投资者之间的财富重分配以及福利极大化, 长期以来即为各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关切 [7] [25] 的议题(Beaver, 2002 ; Scott, 2002 )。为使公司信息透明化,同时使资金在公司之间做最有效的配置, 中国财政部也于 2007年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本文主要目的是在探讨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2007年 整套会计准则包括了一项基本准则以及 38项具体准则,本研究基于下列理由将焦点放在资产减值规 范 : (1)长期以来资产减值已成为企业多期而动态(multi-period)的一种盈余管理的策略工具, 本文拟深入 了解新旧准则下这一跨期经济后果的影响是否不同,以及新准则是否达到了原来的预期; (2)探讨单项会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New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Evidence from Economic Asset Impairments Xicai Guo School of Finan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 Lung Chin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new GAAPs---asset imparirment. In contrast to prior standards for asset imparirment, new standards do not allow firms to reverse asset imparirment loss.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and finds that, prior to 2007, loss firms conduct a big bath behavior using asset impartment in current year and then engage in reserval activities in the following year to avoid being classified into ST firms. However, loss firms are less likely to conduct big bath behavior using asset impartment after the amendment of GAAP. Second, we also document that firms with a big bath tend to use the alternatives to manage earnings, including discretionary accruals and real activities, subsequent to the amendement of accounting for asset impartment. Thus, amended standards result in spillover effects on othe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real transaction. Our results remain unchanged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difference in institution among regions. Finally, we find that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among regions have a signiciant effect on use of provision of asset impartment in avoid being classified into ST firms.
ST制度规定,如果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则将被冠上ST的字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类公司财务状况不理想,资 产质量较差,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且,公司一旦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消除上述情形,则将暂停上市。因此, ST类公司通常会伴随着管理层的更换、融资渠道的限制以及市场流动性较低的现象发生。这些实质成本将会诱使公司管 理层使用多期动态的盈余管理方法,以规避成为ST类公司。由于公司管理层对于资产减值的计提金额与时点选择,具有 相当的选择权,因此可能于第一期通过计提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并于第二期通过减值的转回以规避被列入ST。
3
计准则之间是否具有外溢效果, 换言之,当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达到防堵盈余管理的行为时,是否也同 时会引发公司使用其它的盈余管理方法,进而影响到其它会计信息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公司的 实质交易行为。(3)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二者对于资产减值是否可以转回,持不同的立场 ( 前 者可以转回,后者则否 ),因此本文对新旧准则的比较,刚好可以比较两套制度关于资产减值的经济 后果差异。因此,本研究对于我国 GAAP制定者、国际 (美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的 国家、我国投资者、以及公司当局,都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中国自 2001年所实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允许公司资产减值于以后可以转回。这一准则涉及多 期动态的盈余计提的规范,再加上特别处理(简称ST制度)制度也是一个从多期角度来规范公司的法 规。因此,长期以来这一准则已经成为管理当局执行多期盈余管理以规避ST的策略性工具,而使社会 资源产生无效率的配置。近来,为防杜这一弊病并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政部于 2006年发布了新 的会计准则,并且于 2007开始以上市公司为实施对象。其中就包括修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也就 是规定公司在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之后就不得再转回。新准则实施后,由于资产减值仅会产 生损失,而不会产生升值利益,这一规定将减少公司使用资产减值规避 ST的诱因 1。因此,本研究的 第一个议题,就是在探讨新准则实施后是否压缩了公司使用资产减值作为大清洗的工具,以规避ST处 罚,也就是在 2007年或之后,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会降低,同时使用资产减值来大清洗的 情况也会减少。为检测这一议题,本文使用涵盖新旧准则的 2001至 2007为研究期间,比较资产减值 计提后转回与不能转回两套 GAAPs的经济后果的差异。 本文第二个问题是,公司管理盈余的诱因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当新准则压缩了公司使用资产减 值计提进行扭亏时,亏损公司是否会改用其它替代性盈余管理方法以规避 ST呢 ? 例如改用更多传统 的账面盈余操纵 ( 如应计盈余 , accruals) ,甚至改用最近引起学术界关注的实质交易 (real operational activities)的盈余管理 (Roychowdury, 2006[24])。例如,是否会改变公司的销货或是生产政策 ? 相对于 账面盈余操纵而言,实质交易的盈余管理行为涉及实际营业模式的改变。最后,由于我国各上市公 司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法制环境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Fan and Wong, 2003) [16],因此,各地区所属的公司 在计提减值准备或者转回时,受到的规范可能不尽相同。本文于敏感度分析中,进一步检验这一问题。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在探讨新准则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具体言之,本文具有下列贡 献。第一,目前资产减值的文献主要是探讨决定因素,或是探讨在旧准则下,管理当局如何进行资产减 值计提以规避ST的处分等。相对的,本文主要是探讨新准则是否可以压缩公司使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 管理的空间,以了解新准则的成效。实证结果发现,新准则确实可以压缩管理当局使用资产减值计提的 方式进行策略型的盈余管理,以规避ST处分。第二,我们也发现在新准则之下,公司会使用其它替代 方法进行策略性盈余管理的行为,这一工具包括应计盈余,因而会降低其它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新 准则之下,公司也会透过实质交易来进行盈余管哩,因而会影响公司的实质营业交易行为,如改变销货 时的授信政策,以及生产时的存货政策。因此,这一新准则具有外溢效果。这些结果对于准则制定者而 言,具有政策意义,主管机构在实施这一新准则时,仍需同时加强其它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了解不同会 计信息之间的外溢效果与影响。 第四, 本研究在探讨经济后果时, 除探讨国内文献常用的应计盈余之外, 也探讨了实质交易的盈余管理与交易行为,本文首次探讨了实质盈余管理的研究。最后,我们发现整体 经济法制越成熟的地区(如会计师较多地区),越可以缓和企业使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或者大清洗的 行为。这一结果表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也应该注重各地区的平衡发展。 本文后续内容安排如下:第二节为文献探讨与假说发展;第三节为研究方法;第四节为实证结果分 析、增额测试与敏感性分析;最后为结论。
1
4
Baidu Nhomakorabea
二、文献探讨与假说发展 一、资产减值相关文献 在国际上, 多数有关资产减值的研究结果认为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投机目的有关, 同时也与公司 经济实质有关。Chen (1991)[10] 发现长期性资产价值减值的确认与公司管理层大清洗的行为有关。 Zucca and Campbell (1992) [27]认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的实质是为了进行大清洗或平滑盈余。Francis et 将以往不佳的绩效归咎于前任管理者 al. (1996) [17] 发现继任的经理人经常会计提大幅的资产减值准备, (Strong and Meyer 1987 [26]; Elliott and Hanna 1996 [15]) 。其次,就与公司经济实质有关的文献而言, Strong and Meyer (1987)发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每股现金流量及股东权益报酬率均较低, 而负债比率则较高。 Elliott and Shaw (1988) [16]发现,资产减值者的资产报酬率及股东权益报酬率, 比同业平均值低。Zucca and Campbell (1992) 发现,资产减值公司的股利成长率、负债权益比及资产 报酬率都比较差。最后,Riedl (2004) [23]和 Chao(2007) [9]发现,在美国 SFAS 121 实施前,经济因素 与减值金额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但在实施 SFAS 121 之后,减值金额则主要是与盈余管理决策有关。 国内方面,李增泉(2001) [3]发现当公司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时, 他们通常不会主动计提; 相对的,在强制要求计提的情况下,具有亏损与利润平滑等动机的公司,会采取增加未来收益的资产减 值政策。Chen et al. (2004) [12] 发现自愿性资产减值被市场视为未来盈利能力的改善,因此具有正向的 反应。赵春光(2006) [6]发现亏损公司会使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大清洗,至于与利润平滑化之间仅有微弱 的证据。戴德明等(2005) [2]发现,亏损公司会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王跃堂等(2005) [5]发现长期资产减 值与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变化有负相关。其它学者也有类似发现(蔡祥、张海燕, 2004 [1]; 王跃堂等, 2005)。 王建新(2007) [4]以 2001~2004 为样本,发现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 上,且减值转回金额与公司盈利水平、是否亏损有关,因为研究的样本仅限于旧准则实施期间,并未涵 盖新准则的实施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