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6.1 实验实习目的

(1)掌握气象要素相互影响研究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巩固FORTRAN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变量、函数、数组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外部文件对数据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

(3)掌握站点资料的数据结构。

(4)掌握站点资料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

(5)掌握站点资料生成格点资料的方法。

(6)学习并掌握GrADS函数的使用方法,加强对oacres()、maskout()、amth9()等函数的理解。

(7)掌握GrADS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8)巩固GrADS数据处理流程、绘图要素设置、基础绘图命令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掌握描述语言的应用方法。

6.2 实验实习内容

6.2.1 问题描述

利用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p.dat)和1951-2010年1月中国160站气温资料(t1601.dat),根据6.5节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1951-2010年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的同期相关系数,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的同期相关图,分析冬季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的相互影响关系。要求以“*.dat”和“*.grd”两种格式保存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同期气温的相关等值线图,写上标题,画出黄河、长江,并用阴影标记出相关区,分析之。

6.2.2 问题分析

已知1951-2010年一月蒙古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序列和1951-2010年中国160站1月气温站点资料。

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数。

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图,写上标题,并用阴影标记显著相关区。

通过分析,首先用FORTRAN打开1951-2010年中国160站1月气温数据“t1601.dat”

和1951-2010年蒙古高压强度指数“p.dat”,根据6.5节中同期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编写计算相关系数的函数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数,并保存为“ptcor1.dat”和“ptcor1.grd”文件。根据教材中站点资料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结合rain.map建立站点资料“ptcor1.grd”的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生成中国160站的格点文件“grid.grd”,注意“grid.grd”的数据描述文件中的时间描述说明一定要与“ptcor1.grd”的数据描述文件一致。

用GrADS编写.gs文件,完成将二进制站点资料文件“ptcor1.grd”插值到格点文件“grid.grd”的格点上,并按照要求显示和保存图片。

6.3 实验实习要求

(1)分析问题,理解所给出的方法与技术,理清问题思路,分解任务,设计算法。

(2)输出数据采用有格式输入输出,使输出数据规范、醒目、简洁。

(3)用注释的方法指出程序中函数调用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并为函数进行注释。

(4)巩固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变量、函数、数组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外部文件对数据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

(5)学习并掌握同期相关系数的求解方法,利用函数求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同期相关的160个相关系数,并以*.dat和*.grd两种格式保存。

(6)掌握站点资料处理为二进制资料及其数据描述文件的建立方法,将相关系数资料处理为“ptcor.grd”,并为其书写数据描述文件“ptcor.ctl”。

(7)结合“rain.map”,掌握二进制站点资料的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

(8)掌握与站点资料配备的格点资料的生成办法,生成“grib.grd”文件及其数据描述文件“grib.ctl”。

(9)掌握二进制站点资料文件插值到格点文件的网格点上的方法,用GrADS创建“ptcor.gs”文件,按照要求显示和保存1948-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个气温同期相关系数图“ptcor.gmf”,用红色和蓝色标识出显著正负相关区域。

6.4 实验实习步骤

(1) 编辑FORTRAN程序,生成“mh-t-1.dat”和“mh-t-1.grd”文件。

(2) 编辑FORTRAN将站点资料“mh-t-1.dat”转换成格点数据“mh-t-gr.grd”.

(3) 将站点资料插值到格点上,首先建立“grid.grd”文件。

(4) 在GrADS中运行“!stnmap”命令,生成映射文件“mh-t-gr.map”。

(5) 利用插值函数编写“ptcor1.gs”,并按照要求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我国气温同期相关图。

(6) 启动GrADS,运行、绘制并保存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我国气温同期相关图“ptcor.gmf”。

6.5 实验实习关键技术

X,y 的n 对观测资料12,,...,n x x x 和12,,...,n y y y ,则样本的相关系数rxy 可以这样计算:

1()()n t t x x y y rxy ----=∑ (6.1)

6.6 实验实习程序编写

6.6.1 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同期相关 program shixi

integer,parameter::n=60,start=1951

character*10 char1

integer i,j

integer(4) station,nstation

real a(n),b(n),c(160,n),d(n),e(n),co

open(1,file='i:\shixi\2\p.dat',form='formatted')

open(2,file='i:\shixi\2\t1601.txt',form='formatted')

open(3,file='i:\shixi\2\mh-t-1.dat',form='formatted')

open(4,file='i:\shixi\2\mh-t-1.grd',form='binary')

read(1,*)(a(i),i=1,n)

close(1)

read(2,*)((c(i,j),i=1,160),j=1,n)

close(2)

do i=1,160

do j=1,60

b(j)=c(i,j)

end do

call biaozhunhua(n,a)

call biaozhunhua(n,b)

do j=1,60

co=co+a(j)*b(j)

end do

co=co/60

write(3,'(f12.5)') co

write(4) co

end do

close(3)

close(4)

end

subroutine biaozhunhua(nn,ss) real ss(nn),ave,var

ave=0.0

var=0.0

do j=1,nn

ave=ave+ss(j)

end do

ave=ave/nn

do j=1,nn

var=var+(ss(j)-ave)**2

end do

var=var/nn

var=sqrt(var)

do j=1,nn

ss(j)=(ss(j)-ave)/var

end do

end

6.6.2 站点数据转换成格点数据

program main

real cor(160)

open(1,file='i:\shixi\2\mh-t-1.dat',form='formatted') do i=1,160

read(1,*)cor(i)

end do

close(1)

call stntogrd(cor)

Subroutine stntogrd(x)

real lat(160),lon(160),x(160)

character*8 stid(160)

open(2,file='i:\shixi\2\china.dat')

do 20 k=1,160

20 read(2,'(f5.2,2x,f6.2)') lat(k),lon(k)

close(2)

do 2 i=1,160

2 stid(i)=char(i)

open(9,file='i:\shixi\2\mh-t-gr.grd',form='binary') TIM=0.0

NLEV=1

NFLAG=1

do 40 i=1,160

write(9) stid(i),lat(i),lon(i),TIM,NLEV,NFLAG,x(i) 40 continue

NLEV=0

write(9) stid(i-1),lat(i-1),lon(i-1),TIM,NLEV,NFLAG close(9)

return

6.6.3 生成160站的格点文件

program main

parameter (nx=71,ny=41)

real lat(ny),lon(nx)

real s(nx,ny)

open(1,file='i:\shixi\2\grid.grd',form='binary') lat(1)=15.0

lon(1)=70.0

do j=1,ny-1

lat(j+1)=lat(j)+1.0

end do

do i=1,nx-1

lon(i+1)=lon(i)+1.0

end do

do i=1,nx

do j=1,ny

s(i,j)=1

end do

end do

write(1) s

close(1)

一、中国与蒙古国双边关系简况

一、中国与蒙古国双边关系简况 中蒙两国边界线长4676公里。两国于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关系。中蒙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虽经历过一些曲折,但睦邻友好始终是主流。尤其是近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成果显著。1994年,双方重 新签署《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法律基础。1998年12月,应江 泽民主席邀请,蒙古总统那·巴嘎班迪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蒙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两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1999年7月,江泽民主席又应邀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充实和丰富了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内涵。2002年1月,蒙古总理恩赫巴亚尔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蒙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在国际事务中,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看法,相互支持,有效合作。 蒙古是中国北部的重要邻国,地处中俄两国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多年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对蒙古奉行 睦邻友好政策。中方尊重蒙古的独立与主权,尊重蒙古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尊重蒙古的无核区地位。 二、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蒙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60年双方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订《边界 条约》。60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70年代,两国恢复互派大使。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89年两国关系和两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相互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两国友好关系与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1990年中蒙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994 年修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双方确认,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三、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1951年中蒙两国建立贸易关系。1989年两国政府成立了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迄今已举行六次会议。1991年两国政府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以现汇贸易取代了政府间记帐贸易。同年,两国政府签署投资保护协定。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中蒙贸易总额为3.62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为1.23亿美元,进口额为2.39亿美元。 中蒙两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经贸合作关系。据蒙方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对蒙直接投资近700项,累计投资额逾1.35亿美元,占外国在蒙投资总额的约40%,成为在蒙第一大投资国。 1985年以来,两国在发展政府间贸易的同时发展边境贸易。目前,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吉林省等同蒙古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有边境贸易。 四、在文化、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蒙两国于1951年起建立文化联系。近年来,根据中蒙两国政府文化交流计划,两国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

蒙古帝国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认识_张西平

蒙古帝国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认识 □张西平 当1206年铁木真被蒙古王公大会推为成吉思汗后,在欧亚大陆之间,一个马背上的草原帝国迅速崛起。随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正式建立,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畅通阶段。中国和欧洲之间所横亘的无际的沙漠和绵延的群山再也挡不住响着驼铃的商队,驿站的建立更是为中西交通提供了稳定的条件。“正是在蒙古时代,中国才第一次真正为欧洲所了解。” 柏郎嘉宾的《蒙古史》 (L’Yatoria Mongslorum) 约翰?柏郎嘉宾(Jean PlanoCarpin),意大利的神甫。在蒙古的铁骑横扫东欧以后,1245年他奉英诺森(Innocent)教宗之命出使蒙古,试图了解蒙古的军事动向,修复蒙古帝国和欧洲的关系,以消解笼罩在欧洲人心中的对蒙古人的恐惧与惊慌。经过长途跋涉,身体略胖且年事已高的柏郎嘉宾奇迹般地到达了蒙古帝国的心脏哈剌和林(Karakorum),并参加了 贵由(Güyük )大汗的登基典礼,在递交了教宗的书信后,于1247年返回法国的里昂。 柏郎嘉宾返回欧洲后所写的《蒙古史》是当时欧洲第一部关于蒙古人的著作,他在对东方和中国介绍的“可靠性和明确程度方面,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是首屈一指和无可媲美的”。这本书之所以被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在以下两点: 第一,实地考察,材料翔实。柏郎嘉宾在蒙古帝国生活了三年多,书中的记载绝大多数是他亲眼所见,即便是一些有关蒙古和中国的历史情况,也都是那些多年生活在蒙古的西方人告诉他的,如乌克兰人、法兰西人等,可信度很大。《蒙古史》的这一特点,使它和以往西方的那种口头相传的游记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第二,态度公允,评价客观。虽然柏郎嘉宾是一位方济格会的传教士,但他在这本书中“并没有以一位传教士的精神面貌来介绍蒙古人”,他也“没有为读者们提供一些过分臃肿的教

蒙古族对中国的影响

蒙古族对中国的影响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宗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蒙古族孛儿只斤氏统一中国建立空前广大的元帝国: 1.结束了唐朝后三个多世纪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历史上的新的大统一,版图超过了汉唐,是历史上最大的版图,中国今天的疆域是元代基本上定下了轮廓。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尤其是西北方面伸展到了难以计算里数的地方。 2.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君临全国的王朝。 3.对新疆,西藏等地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西藏首次进入中国版图。 4.中国现在的省制发韧于元代的行省制度。 5.对外关系发展,扩大了中国人视野,促进了中国社会变化。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朝的天下“梯航毕达,海宇会同”,超出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6.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容,对中国及广大亚欧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7.成吉思汗为古代军事史写下了独特的篇章,忽必烈军队从北往南,越过大渡河,大雪山和金沙江,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创举。 8.中原地区长期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原文明保存和延续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9.包容多种宗教,忽必烈说全世界崇奉的预言人有四(基督,穆汗默德,摩西,释迦牟尼)我对这四人都致敬礼。 10.1332年造的铜火铳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火炮,其他手工业生产提高。11.发达的海道漕运,庞大的船队航行于东海,黄海和渤海的海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壮举,南北大运河畅通无阻,浩浩荆吴船,日夜行不已。 12.元大都是全国的商业中心,交通中心。 13.兴旺的海外贸易,贸易国由宋时的五六十个发展成140多个,东到日本高丽,

蒙古与中国

蒙古独立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中间几经反复,中国错失过了几次机遇,导致独立最终成定局。无可否认,从满清、北洋军阀、国民党到我共都要负一定责任。而俄罗斯(及苏联)是整个事件中的罪魁祸首。 下面是该事件简要的过程: ?1911年辛亥革命,沙俄推动外蒙独立。 ?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树铮武力收复蒙古。 ?1921苏联再次策动蒙古独立。 ?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与苏联签定《中苏协定》,规定外蒙古是中国领土。 ?1924年11月26日蒙古在苏联支持下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雅尔塔会议斯大林以对日作战诱使英美承认蒙古独立。 ?1946年蒙古公投独立,民国政府在苏联威胁下认可。 ?1949年蒋介石以苏联违约为由宣布蒙古独立无效,并向联合国起诉。 ?194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建交,承认蒙古独立。 ?1950年2月14日,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进一步承认蒙独。 ?1952年联合国判定中华民国胜诉,外蒙古属于中国领土。 ?1961年蒙古入联合国,民国政府缺席。 ?1962年中国共产党与蒙古签订《中蒙边界条约》,彻底独立。 194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跟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维持外蒙被苏联控制并驻军的现状,同意于1946年举行外蒙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独立,1946年外蒙公投通过脱离中国版图独立,国民政府将外蒙地区移出版图。 1949年,中华民国迁台,中共建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联签订1949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新约,承认维持1945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旧约所规定,承认外蒙独立,自此外蒙不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 1952年,台湾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向联合国提出控苏案,以苏联不遵守国民政府与苏联的1945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支持中华民国的反叛组织为由,要求联合国谴责苏联未履行条约。联合国以25票赞成,24票弃权,9票反对通过谴责。随后,1953年中华民国以控苏案被联合国通过为由,宣布废除1945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将外蒙重新划进中华民国版图内。 1961年,时为联合国中国席位代表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美国压力下,放弃阻止外蒙加入联合国,使外蒙得以加入联合国,自此,外蒙独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但中华民国内部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 2002年起,中华民国不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不再将外蒙地区包括在中华民国版图内。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6.1 实验实习目的 (1)掌握气象要素相互影响研究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巩固FORTRAN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变量、函数、数组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外部文件对数据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 (3)掌握站点资料的数据结构。 (4)掌握站点资料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 (5)掌握站点资料生成格点资料的方法。 (6)学习并掌握GrADS函数的使用方法,加强对oacres()、maskout()、amth9()等函数的理解。 (7)掌握GrADS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8)巩固GrADS数据处理流程、绘图要素设置、基础绘图命令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掌握描述语言的应用方法。 6.2 实验实习内容 6.2.1 问题描述 利用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p.dat)和1951-2010年1月中国160站气温资料(t1601.dat),根据 6.5节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1951-2010年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的同期相关系数,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的同期相关图,分析冬季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的相互影响关系。要求以“*.dat”和“*.grd”两种格式保存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同期气温的相关等值线图,写上标题,画出黄河、长江,并用阴影标记出相关区,分析之。 6.2.2 问题分析 已知1951-2010年一月蒙古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序列和1951-2010年中国160站1月气温站点资料。 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数。 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图,写上标题,并用阴影标记显著相关区。 通过分析,首先用FORTRAN打开1951-2010年中国160站1月气温数据“t1601.dat” 和1951-2010年蒙古高压强度指数“p.dat”,根据6.5节中同期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编写计算相关系数的函数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数,并保存为“ptcor1.dat”和“ptcor1.grd”文件。根据教材中站点资料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结合rain.map建立站点资料“ptcor1.grd”的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生成中国160站的格点文件“grid.grd”,注意“grid.grd”的数据描述文件中的时间描述说明一定要与“ptcor1.grd”的数据描述文件一致。 用GrADS编写.gs文件,完成将二进制站点资料文件“ptcor1.grd”插值到格点文件“grid.grd”的格点上,并按照要求显示和保存图片。

怎样看待蒙古帝国与元代中国的关系

怎样看待蒙古帝国与元代中国的关系 随着中国读者对美国“新清史”研究的了解日多,有一个问题在他们中间引起了很广泛的关注,即清朝到底还算不算中国? 提倡“新清史”的学者并不全都认为清朝不是中国,但他们中间确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既然清朝不是汉族建立的国家,并且它的版图又远远超出汉地范围,所以它是一个把“中国”包括在内的多民族帝国。新清史不但把“中国”仅仅等同于汉文化地区,而且也受到被它强烈批判的近现代民族主义立场的影响,把一个前近代传统国家的属性跟该国家政权所体现的所谓“族裔主权”(ethnic sovereignty)混为一谈。因此,他们才会认为,既然清朝不是汉人建立的,那么怎么还能算是“中国”呢?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看看满族人自己怎么讲,是很重要的。清朝入关前,满语里早就有tulinbai gurun一语,用来对译“中国”之名。在《尼布楚条约》的满文版里,用于表示中方的名称就是这个词。这是一个再直接不过的证据,表明清廷认为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就是中国。人类学不是讲,是人们群体自己在决定他们是谁,也就是决定他们的集体身份究竟为何吗?他们自己都讲自己代表的是中国,怎么还能说它不是中国呢? 元朝是中国吗? 那么元朝的人们也以为自己的国家就是“中国”吗? 元朝的汉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根据我们今天的知识,元代的蒙古语中并没有产生出一个特定的专有名称,可以用它把中国各大区域合在一起,当作一个政治单元来称呼。那时候的蒙古人把元朝看成是好多不同地区的集合。蒙古高原是“达达田地”(monggul-un ghajar);原来的华北就叫“契丹”;西夏即今天的宁夏一

带叫“唐古特”;西藏是“图伯特”;云南有两块:一块叫“察汗章”即“白爨”(丽江地区),一块叫“哈拉章”即“黑爨”(大理及其以东地区;大概先是西藏人把云南叫作“爨”,而蒙古人是经过西藏进入云南的,所以他们跟着藏人把云南叫作“爨”,然后又分成丽江、大理两个不同地区);原来南宋的地区则叫作“蛮子田地”或“南家思田地”(nanghiyas-yin ghajar)。在蒙古语里所有这些地方作为一个整体有没有一个特殊名称,用来指代将上述那些地区合并起来,亦即大体相当于今日中国的疆域?似乎没有。到了清初,蒙古语里才有dumdadu ulus一词,就是“中国”(Central Kingdom)的意思。它应该是从满语的tulinbai gurun 翻译过去的。但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它在元代蒙古语文献中的存在。 既然如此,元朝还是不是可以被认为就是中国呢? 韩国学者金浩东几年前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大元”就是蒙古语中“大蒙古国”(Yeke Mongghul Ulus)之名的另一个对译。因此他断言:“‘大元’并不是蒙古帝国分离后的其中一个由忽必烈以中国为中心建立的国家,而是从俄罗斯到太平洋拥有欧亚大部分地区的蒙古帝国本身。”他的见解应该说大体是对的。 不过上面这段话同时也突显出另一个不容分辩的事实,那就是在构成蒙古帝国的各部分于1250至1260年代之际互相分离之后,在东亚就有了一个“由忽必烈以中国为中心建立的国家”。今日所谓“元朝”,就是指这个从蒙古帝国分离出来的“以中国为中心建立的国家”。这一来,“大元”的名称就变得不如金浩东所说那么简单了:它既可以用作大蒙古国的对译,并且在汉文化的“天下”观影响之下被元人继续看成是一个远远超出元朝直接控制的疆域,而将它的“西北诸藩”全都囊括在内的政治实体;同时它也可以指元代中国而言。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属于中国吗 九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属于中国吗九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属于中国吗? 文章提交者:宁尚彬加贴在中国历史铁血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a33136867.html,/bbs73-0-1.html 混迹于历史区也有一定时间了,以前发现坚持满蒙非中国论或元清非中国缪论及玩文字游戏胡搅蛮缠的人并不少.不过,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坚持满蒙非中国论的越来越少了,现在换成不少网友认为元朝是中国,但最初叛金建立的大蒙古国是外来侵略政权,呵呵,毕竟有24史,元清是其中之一!某些人想烧也烧不掉,但24史里没有最初的大蒙古国,现在讨论下大蒙古国是否属于中国,成吉思汗是否中国人。。。 其实,是否中国政权的标准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自主建立的政权,但什么是古代中国人呢?如果坚持华夷之辨区分中国人,接受汉文化的称华,是中国人,不接受的则为夷,是外国人,那现在中国境内好多民族的祖先,在1912年没有五族共和之前都不是中国人,甚至现在到了2009年八月三日,也就是今天,西藏边境的珞巴族和门巴族,还不知汉文化为何物,难道这两族同胞就不是中国人了?难道接受了汉化的新加坡人反而是中国人?如果坚持古代统治者的天下观倒是比较合理的,在各政权的统治者眼里,都有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点,也就是在统治者的天下里,不管是华是夷,都是他的子民,也就是现代所通称的地域管辖权,所以以文化来划分中国人是很可笑的事。古代的天下观,换成现代的法律述语,就是地域管辖权。所以要成为古代的中国人,条件有二:一,出生并生活在古代中国的各民族政权的疆域内;二,出生并生活在现代中国的疆域内!很明显,看现在的中国疆域,历史上的大蒙古国有一半已经不属中国,但中国还有内蒙古。。 [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a33136867.html,/ ] 为了达到切割蒙古族历史的险恶用心,某些网友认为现在的蒙古族是中国人,但历史上他们的祖先不是,炮制出一个爷爷决定孙子的理论来切割蒙古族的历史,大意是蒙古高原在宋朝的时候不是中国领土,所以这片领土上的民族不属于中国,不能因为现在中国有个内蒙古,中国有占蒙古人七成的蒙古族是中国人,历史上蒙古族就是中国人。。。这些网友,简直无理取闹,根本无视中国各民族的形成,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是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中国(汉族,满族,苗族,蒙古族,藏族等等),他们在中国原生土长,我们称为世居民族或是土著民族,这些人当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不然他们是哪国人?一些是近代的移民,也就是归化民族,比如朝鲜族,还有俄罗斯族,京族等,移民归化民族,他们有自已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已承认蒙古独立,1911年,在沙俄策动下,蒙古脱离中国清朝中央政府管辖。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时期,在中俄谈判时,俄国承认蒙古是中国领土,条件是中国容许蒙古(指外蒙地区)自治。1921年,苏联红军进入蒙古,蒙古人民党与蒙古上层王公共同建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在俄国怂恿下,中国的外蒙地区宣布独立。接着,苏俄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竭力阻挠中国收回外蒙主权的行为,1921年11月5日,签订了《俄蒙友好条约》。 1924年5月21日正式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苏联政府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的主权。协定规定,在商定撤兵期限和保障边界安宁的办法后,苏联在外蒙的军队全部撤回。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外蒙条款也未得到执行,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在二、三十年代,直至四十年代,由于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和国共内战,中国一次又一次丧失了收复外蒙领土的机会。然而,直到1945年,中国并没有放弃收复外蒙领土的权利,中国没有承认外蒙独立。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关于日本的协定中,秘密规定,将「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

持」,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第一项条件。 1945年6月30日起,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在莫斯科同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谈判。宋子文说,《雅尔塔协定》中规定「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应该是维持1924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斯大林说,《雅尔塔协定》在「外蒙古」后有一括弧,内有「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意味着独立。宋子文坚持认为外蒙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斯大林说,中国与外蒙古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中国不可能失掉它本来没有的东西。最后,宋子文根据蒋介石指示,提出战后在外蒙进行公民投票7。 1945年8月14日,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正是日本宣布投降前一天,王世杰声明在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投证实蒙古人民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独立。1945年10月,外蒙古举行公投。1946年1月,根据投票结果,中国政府承认了外蒙独立。由于1950年2月14日,中国的共产党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在1945年8月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当事方苏联一方违约而终止,所以后来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仍然坚持「外蒙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61年10月,蒙古加入了联合国。1962年12月26日,中蒙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2000年12月3日,外电报道说,蒙古国的大呼拉尔日前讨论了一项提议,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以及蒙古与中国建立联邦国家。在二十一世纪,

来了蒙古 才知道当地人对中国的感情有多复杂

来了蒙古 才知道当地人对中国的感情有多复杂(转)
来了蒙古,就算是把中亚国家到齐了。乌兰巴托给我的印象,不管是人,还是城市的氛围, 建筑的风格, 和当年还没有发达的哈萨克斯坦很像, 满街的招牌, 不是俄文字母, 就是英文, 听介绍才知道,政府规定,广告牌也好,招牌也好,只能够用这两种语言,所以要在乌拉巴 托找一家中餐厅可不容易,不像在其他的国家,大老远就能够看到中餐厅的中文招牌,而为 了避免麻烦,绝大部分的中餐厅,连菜牌都不写中文,结果搞得好多中国人不知道如何点菜 了。倒是有一家所谓的中餐厅,菜单上还有中文,在成吉思汗酒店里面,吃了一顿饭,实在 不能够说服自己,吃的是中国菜,一问,原来的台湾老板早就走了,一个韩国人接了手,但 是还是挂着中餐厅的名分。怪不得,餐厅里面大部分的顾客都是韩国人,就连餐前的小菜, 都是韩国的泡菜,饭菜味道不想中国菜,终于可以理解。 说到韩国人,中亚国家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满街的韩国餐厅,从首尔到这些中亚国家 的频密航班,还有这些国家的高档酒店里面,充斥着的韩语,实在是让人没有办法忽略他们 的存在。乌兰巴托也是这样,城市里面最体面的一座建筑,就是首尔商业中心,一座为韩国 商界办公生活集中的地方。不过,尽管韩国人如此之多,外界还是对中国人在当地的一举一 动更加关注度。 不少蒙古人不喜欢中国人,这有历史的原因,虽然蒙古大部分是蒙古族人,但是和内蒙古的 蒙古族人已经是很不相同的了。在这里采访了几位来自内蒙古的志愿者老师,他们就说,来 之前, 以为大家都是蒙古族人, 应该没有太多隔阂, 来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同。这里的人, 都是以俄语和英语为主,饮食,生活习性也和自己不同,所以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 了下来。一位志愿者和我们聊起三年前刚刚来的时候,她说,女孩子还好,经管对方知道自 己来自中国,但还算客气,最多就是不理,但是男孩子就不同了,经常会遇到挑衅,所以有 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男志愿者除了上课,就是躲在宿舍里面,不敢外出。学生家长也是,接 送孩子的时候,都爱理不理,但是孩子都是纯真的,只要老师教的好,就会喜欢这个老师, 而渐渐的,家长们也因为孩子的关系爱屋及乌,接受了他们。 英文是蒙古学校的必修课,之前的第二外语最多人选修的是俄语,但是现在,选读中文的人 越来越多,现在中国在当地的中文志愿者老师有五十多个,但是九月份开学,当地需要八十 多个。还有很多私人的中文学校出现,有的可以有一百多个学生。要学中文,是因为中国经 济发展的现实,也许心里面还是有点点不喜欢,但是要和中国做生意打交道,学会了语言, 固然方便很多。 而排斥的心理,一旦因为要学习接受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一定会慢慢的溶解,他们告诉我一 件让他们也很感动的事情,那就是这次四川地震,他们私下以为,蒙古人不会关心,但是结 果每天到使馆捐款慰问的蒙古人多得让他们惊讶,有一位蒙古老人,进了使馆,看到墙上的 中国地图,找到了四川这个位置之后,马上跪在了地上。 三年的志愿者生活,也见证了蒙古这些年的变化,三年前,在乌兰巴托之外的城市,还没有 超市,现在却已经能够买到让他们当年朝思慕想的新鲜蔬菜了。虽然蒙古的城市,很多比不 上中国的一个小镇,但是蒙古人悠闲的生活态度,西化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女士的彬彬有 礼,也让不少志愿者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一旦要离开,他们说,还真舍不得。 乌兰巴托的街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大头照片,街头从早到晚都有装着高音喇叭,贴着大 头照片的车辆经过,这是因为,这个月的二十九号,他们就要进行新一轮的议会换届选举, 七百多名候选人,争夺 79 个席位,从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可以预期,会相当的激烈。蒙古 是一个民主国家,国会选举四年进行一次,但是民主选举的同时,也为这个国家带来局势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